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面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面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面(考试时间:90分钟,出卷人: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lián là ròu zhì zào yuán gùgǎi shàn jǐng cháhūn dǎo kǒng bù二、给形近字组词。

券(______)微(______)陶(______)粼(______)屡(______)卷(______)徽(______)掏(______)嶙(______)缕(______)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____)不动(____)合之众(____)精会神(____)(____)发光温柔和(____)垂头(____)气春风(____)面头晕目(____)四、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蜇.人(zēzhē)似.的(sì shì)钉.住(dīng dìng)纬.度(wéi wěi)盘盂.(yúxū)弓缴.(zhuójiǎo)鸿鹄.(gào hú)教诲.(huǐhuì)碱.性(xián jiǎn)五、选词填空。

鲜艳新鲜1.这里的空气很(________)。

2.(________)的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

只有……才要么……要么之所以……是因为与其……不如3.星期天,我(________)看书,(________)听广播。

4.(________)在雨过天晴后,我们(________)能看到彩虹。

5.他(________)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________)他刻苦努力。

6.(________)坐在这里说空话,(________)踏踏实实地去做。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草原》一文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巴金C. 朱自清D. 冰心3.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A. 三顾茅庐B. 画龙点睛C. 指鹿为马D. 狐假虎威4. 下列哪个词语的注音是正确的?A. 应允(yīng yǔn)B. 恳切(kěn qiē)C. 沮丧(jǔ sàng)D. 荒谬(huāng miù)5.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他的胃口像无底洞一样大。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D. 他的声音像雷一样响。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

(×)2.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赞美的是杭州的山水美景。

(×)3. 《匆匆》一文是朱自清先生的作品。

(√)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出自《论语》。

(×)5.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形容的是思念之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小儿辩日》中,孔子对两小儿的争论做出了怎样的评价?(答案:不能决也)2. 《学弈》一文中,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则(答案:心不在焉)。

3. 《匆匆》一文中,作者用“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来比喻人生的(答案:无常)。

4.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答案:笛福)。

5.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描绘了老北京春节的(答案:习俗)。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请解释《匆匆》一文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的含义。

3. 请简述《草原》一文中的景色描写给你留下的印象。

4. 请解释《两小儿辩日》中孔子的“不能决也”所表达的思想。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缭绕(liáo)迥然(jiǒng)踌躇(chóu)蹒跚(pán)B. 箴言(zhēn)瞠目(chēng)讪笑(shàn)恣意(zì)C. 蹉跎(cuō)踌躇(chú)缭乱(liáo)蹒跚(pán)D. 箴言(zhēn)瞠目(táng)讪笑(shān)恣意(zì)2.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不和同学们一起玩耍。

B. 他总是喜欢独断独行,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C. 他总是喜欢独善其身,不关心集体的事情。

D. 他总是喜欢独占鳌头,不愿意与他人分享。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D.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C. 《水浒传》是清代作家罗贯中所著,描述了宋江领导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描绘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和战争故事。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改变)B. 他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迁移)C. 他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搬迁)D. 他是个见异思迁的人。

语文S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考试时间:90分钟,出卷人: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chén cùjiǎo zi biān piào zhǎ yǎnjiě shìáo zhōu rǎn ɡānɡjié ránwàn xiànɡɡēnɡxīn xuán dēng jiécǎi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健(_________)陶(_________)裹(_________)键(_________)淘(_________)衷(_________)轴(_________)栽(_________)盲(_________)抽(_________)载(_________)育(_________)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别出心(____)大步(____)星自(____)自受(____)天动地技高一(____)斩钉(____)铁全神(____)注弄巧成(____)1.含有一组反义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是前无古人、_____________的伟业。

3.“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技术高人一等的人往往能够抢占先机,抓住机遇。

”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替换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四、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硼.酸(bēnɡ pénɡ)水浒.传(xǔhǔ)追悼.(dào diào)参差.(chāi cī)伽.蓝(jiāqié)摇曳.(yèyì)戴嵩.(ɡāo sōnɡ)蒙.古(měnɡ ménɡ)五、选词填空。

鼓励鼓舞1.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_______)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六年级语文下册s版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s版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s版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明查秋毫B. 风尘扑扑C. 一碧万倾D. 目不暇接2. “春眠不觉晓”这句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白居易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A. 《静夜思》B. 《春夜喜雨》C. 《月下独酌》D. 《望月怀远》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桃花依旧笑春风C. 江水流春去欲尽D. 月落乌啼霜满天5.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诗出自()A. 《满江红》B. 《将进酒》C. 《破阵子》D. 《水调歌头》6.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画蛇添足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A. 《登鹳雀楼》B. 《望岳》C. 《登金陵凤凰台》D. 《登高》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A. 《岳阳楼记》B. 《醉翁亭记》C. 《滕王阁序》D. 《出师表》9.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A. 《春夜喜雨》B. 《春日》C. 《春日》D. 《春夜洛城闻笛》10.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B. 徜徉(cháng yáng)C. 旖旎(yǐ nǐ)D. 踌躇(chóu ch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会当”意思是______。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啼”的意思是______。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

5.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

6.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的“举头”和“低头”分别表示______。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bó bó zhèn zhèn ()()地(2)yí huò bù jué()然不绝(3)yì yán jiāng zhǐ ()言既出2. 用“√”标出正确的读音。

(4分)(1)A. 应和(hé) B. 应和(hè)(2)A. 机械(xiè) B. 机械(jiè)(3)A. 载重(zài) B. 载重(zǎi)(4)A. 差使(chāi) B. 差使(chà)3. 选词填空。

(4分)(1)A. 鼓励 B. 鼓舞老师经常()我们努力学习。

(2)A. 虽然 B. 即使()他很聪明,但也需要勤奋。

4.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顺的话。

(4分)()春天到了,小草从土里钻出来。

()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

()柳树发芽了,小河里的冰也融化了。

()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1)改为双重否定句:他一定完成了作业。

(2)改为反问句:春天的景色不美吗?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分)(1)《匆匆》中,作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其中“______,______”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

(2)《背影》中,朱自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爱的深深怀念,其中“______,______”一句,让人感受到了父爱的深沉。

(3)《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巧妙地利用了______和______,成功借到了十万支箭。

7.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8分)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柳树发芽了,柳枝随风摇曳;小河里的冰也融化了,河水潺潺流淌。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

我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古代常用来表示“夜晚”?A. 明B. 昼C. 夜D. 昏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庖丁解牛C. 杯弓蛇影D. 狐假虎威3.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维C. 骆宾王D. 白居易4.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5.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猪八戒的师傅。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表妹是林黛玉。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王之涣的诗句。

()5.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发生在景阳冈。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 __ 悲歌可以当泣, __ 言笑可以 __ 哀。

”(李白《将进酒》)2. “ __ 春江水暖 __ 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3. “ __ 轻舟已过万重山。

”(杨洪基《 __ 难度》)4. “ __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 “ __ 上明月光, __ 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经过。

2. 请解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桃花潭”的意思。

3.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人物形象。

4. 请解释“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

5.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主要特点。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以“春游”为主题,写一首五言绝句。

2. 请以“友情”为主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

3. 请解释“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的“春眠”是什么意思。

4. 请解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是什么意思。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6套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6套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6套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班级姓名卷首语:同学们,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果实正躲在树丛后面笑眯眯地望着你,愿你努力攀爬,细心采摘,那最大最甜的硕果肯定会属于你!要用蓝黑墨水笔答题,不能使用涂改液和涂改纸哟!一、朗读★听力。

(听老师读两遍,完成下面的问题)天上的白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时,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天空的“招牌”,天上有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这段短文主要描写的是。

2.这段短文的写作特点是。

3.这段短文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4.写一句“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二、积累★运用。

(一)我能写出结构相似的四字词语或成语。

东张西望:伤痕累累:(二)课文内容我熟悉。

一儿曰:“日初出,及日中,则如,此不为?”一儿曰:“日初出,及其日中如,此不为?”(三)我会补充诗句。

(1)《草》一诗中,作者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诗句。

具体描写“枯”的诗句是“”,具体描写“荣”的诗句是“”。

(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可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两句送别诗媲美:“,。

”三、知识★基础。

(一)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词语:你就在伯父shì shì【】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

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tuán jù【】。

这一天在wǎn cān【】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

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dàɡài【】是爸爸告诉他的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作者:————————————————————————————————日期:六年级语文试卷一、看拼音写字、词,把字写正确、端正、美观。

gǔn tàng chuǎi cèbān bīn ()的山石大胆的()()白的两()xióng pu kuíwǔtuòmo挺起()身材()一口()róng héguībǎo 敦煌壁画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和()的艺术(),cuǐcàn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向世人介绍()夺目的敦煌壁画,让Jīng zhàn()的敦煌绘画艺术永久流传于世,许多著名的画家都为hào jìn xīn xuèdòng kū之(),张大千在狭窄的()里,就着昏黄的zīzībújuàn lǐn mǒ烛光,()地()壁画。

二、看拼音,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组成词语。

Chǔ: 基()()藏héng:平()永()líng:()晨()园qiè:()读()而不舍三、根据理解,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个是()2、下列情境中,“笑”得欠妥的一个是()A看小沈阳演小品——开怀大笑B看到地震灾区旧貌变新颜———喜笑颜开C看到高速公路通车——嬉皮笑脸D看到禽流感患者康复——笑容满面3、“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有。

”下列哪一句填在横线上最恰当?()A有散发着鲜花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4、下面句子,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是()A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吹奏着生命之歌。

B排列的书桌,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

C啊!老爷爷永远睡去了,而喷泉却依然醒着。

D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6、修改下面一段话。

(用修改符号修改)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胜名,书中塑造了唐僧,孙悟空和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读了爱不失手。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爱是人间的春风,爱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被《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文中的父亲和的母亲所感动。

还被《船长》一文中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所感染,更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大爱精神受益终身。

8、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3分)四、按要求或照例子写句子。

1、把下面引用的话改写成转述句。

伯父笑着对我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2、写一个反问句,赞美你喜欢的一位同学或者老师。

3、把“广场上的草坪碧绿碧绿的”改写成比喻句。

4、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仿写:蜡烛,如果,那。

五、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送元二使安西》这首送别诗,诗题“使”的意思是,这首诗的诗人借表达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从“,”这两句可以体会出来。

2、古文中有的字词的意思与现代文不同,如《夸父逐日》中的“夸父与日逐走”,这里的“走”是的意思;《两小儿辩日》中“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里“汤”的意思是。

《夸父逐日》是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主要特点是《两小儿辩日》中的两小儿的特点是3、“她(桑娜)的心跳得非常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让我们体会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使我们体会到;“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我们透过刘老师放风筝时的语言,体会到他ǜ4、《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四件事表现鲁迅先生的特点,一是“谈论读书”,表现鲁迅先生对下一代的关心;二是“”,表现了鲁迅先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三是“”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四是“关心女俑阿三”,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六、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做后面的题目。

二十一岁那年,陆羽为了搜集撰写《茶经》的资料,开始游历天下。

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足迹遍布巴山蜀(shǔ)水、荆楚大地、吴越山川……每到一处,陆羽都向当地百姓请教如何种茶、制茶、烹(pēng)茶、饮茶,并把搜集到的资料( )记入“茶记”。

他还( )地将各种茶叶制成标本,随船运回老家。

经过十六年的游历后,陆羽隐居浙江湖州,( )从事茶的研究和著述。

他凭借实地,考察三十二州茶叶产地所获的资料和多年的研究所得,历时五年,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茶经》。

1、将“细心、潜心、详细”三个词语恰当地填入括号里。

(3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风餐露宿”的意思。

(2分)3、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的词语能调换顺序吗?说说理由。

每到一处,陆羽都向当地百姓请教如何种茶、制茶、烹(pēng)茶、饮茶,并把搜集到的资料( )记入“茶记”。

(2分)4、概括这段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分)七、阅读下面短文,做后面的题目。

(20分)爱心树1 从前有一棵树,她特别喜欢一个小男孩。

2 每天小男孩都会跑来,收集她的叶子,把树叶摘下来编成皇冠,扮起森林里的国王。

男孩会爬上树干,抓着树枝荡秋千。

有时候会坐在树荫下,吃着苹果和树聊天。

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玩累了,男孩就在她的树荫下睡一会儿。

男孩特别喜欢这棵树……3 好可爱哦,树很快乐!4 日子在一天天的过去,男孩长大了,他很久都没来找树玩耍,树常常好孤独。

5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树说:“孩子,我好想你啊!来,快爬到我的树干上,抓着我的树枝荡秋千吧,在我的树荫下吃苹果玩耍,就像以前一样。

”6 “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想再爬树玩耍。

”男孩说,“我想买玩具来玩,你可以给我一些钱吗?”7 “对不起。

”树说:“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拿我的苹果到城里去卖。

这样,你就会有钱,就可以买到你要的东西了。

”8 男孩于是爬到树上,摘下树上所有的苹果,带着苹果离开了。

9 树觉得好快乐……10 很久,很久,男孩都没有再来看望大树。

11 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高兴的发抖,她说:“孩子,你终于来了,快快爬到我的身上,让我们一起快乐的玩吧!”12 “我现在很忙,没时间爬树。

”男孩说,“我想要盖一间房子,我还想结婚生小孩,你能给我房子吗?”13 树想了又想,说:“我没有房子可以给你,不过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这样你就能满足愿望了。

”14 当男孩砍下树枝,拖着所有的树枝离开时,树真的好快乐。

15 岁月像流水般消逝着,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

在等待的日子里,孤单的树望穿秋水。

16 当男孩再度出现时,树激动地掉下眼泪,几乎说不出话来。

17 “来啊,孩子,”她轻声的说,“过来,来玩啊!”18 “我很伤心,而且我老了,玩不动了。

”男孩说,“我想要一艘船,到别的地方开创事业,你可以给我一艘船吗?”19 “砍下我的树干去造船吧!”树说,“这样你就可以远航开创事业,你就会快乐。

”20 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一条船,驾着船走了。

21 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22 又过了好久好久,男孩已经变成一位老公公。

有一天,他拄着拐杖来到树的面前。

“很抱歉,孩子,”树说,“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苹果没了,树枝没了,树干也没了。

我真希望能给你些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没有,我只剩下一块老树墩,我很抱歉……”23 “我太累了,爬不动的。

”男孩说,“我现在要的不多,只要一个安静可以坐下来休息的地方,我好累好累。

”24 “好啊!”树一边说,一边努力挺直她仅有的身子,让男孩坐在她的身上休息。

25 男孩坐了下来,树好快乐……1、品味语言。

(4分)短文中多处提到“树好快乐”,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树快乐的原因:树让孩子拿去了苹果,卖了钱,所以很快乐;树;所以很快乐;树;所以很快乐。

树快乐的原因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树的快乐就是。

2、揣摩写法。

(4分)很久,很久,男孩都没有再来看望大树。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有来看望大树了。

这两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记叙的内容相同,采用手法,起作用。

从时间上看,都是讲;从事情上看,都是讲;表达的效果相似,与男孩回来的所作所为对比,说明男孩回来是为了,与男孩回来后树的高兴的心情对比,暗示男孩回来之前树的心情。

3、阅读感悟。

(3分)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

文中的树,象征父母;文中的孩子,象征着子女。

这篇文章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现实,父母一生都在不断地,而子女一生都在不断地,对父母显得。

八、作文(30分)题目:我真要求:1、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如:幸福、自豪、得意、高兴、痛苦、烦恼、遗憾、后悔、困惑……),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3、语言流畅,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不低于500字。

附:写在干净的纸上,粘在试卷上,一并上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