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重点复习笔记
基础护理学的复习重点逢考必过版

基础护理学的复习重点逢考必过版一、护理基本理论1.生物医学科学基础:复习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知识,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
2.护理学理论:复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过程、护理模式和护理评价等内容,了解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3.护理伦理与法律:复习护理伦理、护士职业道德规范和医疗法律法规等知识,了解护士在实践中的职业责任和法律义务。
二、护理常用技术1.基本护理技术:复习常见病人的生活护理技术,如卧床护理、体位转换和床位清洁等操作方法。
2.检查护理技术:复习常用的体格检查和护理评估技术,如心肺听诊、血压测量和体温测量等操作方法。
3.医疗操作技术:复习一些常见的医疗操作技术,如静脉注射、口服给药和皮肤伤口处理等操作方法。
三、护理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规范:复习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准则,了解护士在实践中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2.护理沟通与关怀:复习护理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管理,了解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和关怀技巧。
3.疾病与死亡观:复习护理对待病人疾病和死亡的态度,了解护士在面对病痛和死亡时应具备的情绪支持和心理护理能力。
四、实践操作技能1.医疗仪器操作:复习常用的医疗仪器的操作方法,如吸痰机、血糖仪和心电监护仪等。
2.护理计划编制:复习护理计划编制的步骤和方法,了解如何根据病人的特点和护理需求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3.临床操作技能:复习在临床实践中常见的护理操作技能,如静脉采血、导尿和抢救技能等。
以上是基础护理学的复习重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复习,可以提高对基础护理学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综合考核,加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护理学重点大总结笔记(一)

基础护理学重点大总结笔记(一)基础护理学重点大总结概念•护理学的定义•健康的定义•疾病的定义护理基础•护理的原则•护理的目的•护理的内容护理实践•病人的观察•病人的评估•病人的护理计划•病人的记录人体基础•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疾病的护理•常见疾病的护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重症病人的护理预防护理•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疾病的预防措施•营养与健康职业道德与伦理•护理职业道德•护理伦理•护理法律护理技能•洗澡、换衣•储存药物•手术室操作•急救技能以上是基础护理学的重点大总结,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护理实践能力。
护理管理•护理管理的定义•护理人员的分级管理•护理部门的组织与管理•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研究•临床护理研究•基础护理学研究•护理实践改进护理教育•护理教育的历史•护理教育的现状•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理文化•护理文化的含义•护理文化的特点•日常护理文化•护理与文化的结合护理与医疗卫生•护理与医疗卫生的关系•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关系•医疗卫生改革对护理的影响•护理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以上内容是基础护理学的重点大总结的续篇,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和不断地提高,同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基础护理学重点大总结笔记

基础护理学重点大总结笔记1、医院环境要求安全、舒适、整洁、安静。
2、病室温度应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应保持在22-24℃。
过高或过低的室温都会影响患者的神经、消化和呼吸功能,不利于体力恢复。
3、病室湿度适宜为50-60%。
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增加肾脏负担、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
4、室内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新鲜、调节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医院噪音强度应在35-45dB内,不协调的声音都会影响患者的舒适感。
6、搬运病人时要注意动作轻稳、车速适宜,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推车时应站在患者头侧,注意观察病情。
搬运骨折患者时要固定好骨折部位,并保持输液和引流管通畅。
进门时应先打开门,不可用车撞门。
7、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以及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以及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和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要注意颅脑术后、颈椎、颅骨牵引的患者的特殊情况,以及导管和输液装置的安置情况。
4.对于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时应将患处放在适当的位置,避免受到压力的影响。
同时,操作时应让患者尽量靠近护士,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5.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组织溃烂、坏死的现象。
为预防压疮的发生,应采取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等护理措施。
其中,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撑身体空隙处,以及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9.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的情况。
为控制医院感染,WHO提出了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关键措施。
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三个条件。
护资考试重点笔记大全

护资考试重点笔记大全一、基础护理学(一)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二)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步骤。
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需要收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资料。
诊断是对评估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护理问题。
计划是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护理措施。
实施是将计划付诸实践。
评价则是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护理目标是否实现。
(三)医院环境医院环境需要保持清洁、安静、舒适、安全。
温度一般在18 22℃,湿度在 50% 60%。
病室的通风、采光等都要符合要求,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入院和出院护理入院护理包括迎接新患者、办理入院手续、进行卫生处置和护送患者入病房等。
出院护理则包括患者的出院指导、办理出院手续和床单位的处理等。
(五)卧位与安全常见的卧位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俯卧位等。
不同的卧位适用于不同的病情。
在护理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安全,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床栏、约束带等。
(六)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这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包括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和适用范围,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隔离技术等。
要了解各种消毒灭菌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掌握无菌操作的规范,以及不同隔离类型的要求。
二、内科护理学(一)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
要掌握这些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
例如,COPD 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改善呼吸功能,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合理给氧等。
(二)循环系统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等。
了解心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熟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症状。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要注意观察病情,控制输液速度和量;心律失常患者要密切监测心电变化,做好急救准备。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

基础护理学重点内容整理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基础性学科,主要聚焦于人体生理学与解剖学等基础知识,为护理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基本技能。
本文将介绍基础护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生理学1.基础生理学知识基础生理学知识是基础护理学的重点内容,护士需要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例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泌尿系统等。
此外,还需要理解人体细胞的结构及其运作、酸碱平衡、水和电解质平衡等相关知识。
2.生理变化和适应生理变化和适应是基础护理学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护士需要了解人体各器官随着年龄、性别、疾病状态和环境改变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变化的适应。
例如,女性在经期所面临的生理变化需掌握。
3.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感觉器官、感觉传递和反射反应是基础护理学的重要内容。
护士需了解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感觉神经、感觉器官、神经传导及其与调节体温、饮食、睡眠和疼痛管理有关的知识。
二、解剖学解剖学是基础护理学另一个重点内容,护士需要全面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位置、功能和可能发生的问题。
包括:头颅、颈部、胸部、腹部和生殖器官;各种骨骼、肌肉及其他身体部位;心脏、肺、肝、胃、肠、肾等内脏的生理解剖。
三、药理学药物的理解、掌握和使用是基础护理学的关键内容,护士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副作用以及存储和管理。
此外,还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如何在用药期间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如何减轻不良反应等。
四、心理学心理学是基础护理学的重要内容,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以便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此外,还包括了解和处理患者的焦虑、恐惧、愤怒、失望等情况时的措施及如何促进患者的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
五、疾病护理常见病护理是基础护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护士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
此外,还需要了解预防和宣传保健知识,如肝炎、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等。
六、急救护理急救护理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技能之一,护士需要了解基本的急救技能和知识,如置管、静脉注射和心肺复苏等,为病患提供紧急的护理服务,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基础护理学重点大总结笔记

基础护理学重点大总结笔记一、概述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对基础护理学的重点进行总结。
二、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基础护理学的基石,它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相互关系。
了解人体解剖学可以帮助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进行护理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组织与器官人体由细胞组成,而细胞又组织成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
常见的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器官系统人体包括多个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三、生理学基础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机制。
在基础护理学中,掌握生理学知识对于理解病理变化、评估患者状况以及制定护理计划至关重要。
1.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调节中枢,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了解神经传导机制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助于护理实践。
2.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血液的运输。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心脏的生理功能,对于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四、病理学基础病理学研究疾病的本质、发展过程和病理变化。
基础护理学中的病理学基础部分帮助护士理解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从而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或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
了解炎症反应的过程和分类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炎症情况。
2. 肿瘤病理学肿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对于护士而言,了解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过程,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五、药物治疗学药物治疗学是基础护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各种药物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1. 药物分类及特点药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作用机制、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等。
掌握各类药物的特点,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药建议。
2. 药物给药途径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给予患者,如口服、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
护资考试重点笔记大全

护资考试重点笔记大全一、基础护理学(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二)护理程序1、护理评估: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观察、交谈、护理体格检查、查阅病历等。
2、护理诊断:名称、定义、诊断依据、相关因素。
3、护理计划:优先顺序的排列原则。
4、护理实施: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护理评价: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三)医院环境1、温度:一般病室 18 22℃,新生儿室 22 24℃。
2、湿度:50% 60%。
3、通风:每次 30 分钟左右。
(四)卧位1、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麻未清醒的患者。
2、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患者。
3、半坐卧位:适用于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五)清洁卫生1、口腔护理:常用漱口液的选择。
2、头发护理:床上梳头和洗头的方法。
(六)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1、体温:测量方法及正常范围。
2、脉搏:正常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3、呼吸: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
4、血压:测量方法及高血压、低血压的判断标准。
(七)饮食护理1、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2、治疗饮食:高热量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等。
(八)排泄护理1、排尿护理:正常尿量、异常尿量的判断,导尿的注意事项。
2、排便护理:便秘、腹泻的护理,灌肠的方法。
二、内科护理学(一)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3、支气管哮喘:症状、体征、治疗药物。
(二)循环系统疾病1、心力衰竭: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要点。
2、心律失常: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
3、高血压: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三)消化系统疾病1、胃炎:类型及临床表现。
2、消化性溃疡:症状、并发症、护理措施。
3、肝硬化:临床表现、并发症。
(四)泌尿系统疾病1、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2、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五)血液系统疾病1、贫血:常见贫血的类型、临床表现。
基护各章节重点笔记

基护各章节重点笔记基础护理学的各章节重点笔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第一章:环境。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医院和病房的环境管理,包括病区、病室、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等。
2. 第二章:舒适与安全。
这一章强调了患者舒适度和安全性的重要性,涉及体位、保护具、疼痛护理等方面的知识点。
3. 第三章:清洁卫生。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患者的清洁卫生护理,包括口腔、皮肤、头发、会阴等部位的清洁护理。
4. 第四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这一章重点介绍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包括手卫生、无菌技术、消毒隔离等方面的知识点。
5. 第五章:生命体征。
这一章介绍了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观察,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的测量和观察。
6. 第七章:饮食与营养。
这一章介绍了患者的饮食与营养护理,包括营养需求、饮食原则、饮食安排等方面的知识点。
7. 第八章:排泄。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患者的排泄护理,包括排尿、排便的观察和护理,以及灌肠、导尿等护理操作。
8. 第九章:给药。
这一章重点介绍了给药的护理,包括口服给药、注射给药、局部给药等方法的护理要点。
9. 第十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这一章介绍了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静脉穿刺、输液速度、输血前准备等方面的知识点。
10. 第十一章: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这一章介绍了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要点,包括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机使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11. 第十二章:临终护理。
这一章介绍了临终患者的护理要点,包括疼痛控制、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知识点。
12. 第十三章: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这一章介绍了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的规范和要求,包括病历书写、交接班记录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章节重点笔记可以作为学习和复习基础护理学的参考,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护理学1.何谓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
(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
(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
(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
6.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
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何谓湿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11.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室内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12.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
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30分钟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13.为什么说日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要素之一?自然的光照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愉快,对康复有利;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血流加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增加食欲;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还可促进机体内生成维生素D。
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14.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维持在什么强度内?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
15.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哪“四轻”?病室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16.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有:感觉障碍、目前健康状态、对环境的熟悉度、年龄、诊疗方法等。
17.请问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1)物理性损伤;(2)化学性损伤;(3)生物性损伤;(4)心理性损伤;(5)医源性损伤。
18.请问医院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哪些?常见的物理性损伤有:机械性损伤;温度性损伤;压力性损伤;放射性损伤。
19.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患者适应医院社会环境的因素有护患关系、患者与其他人的关系、医院规则。
20.常见的环境污染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辐射污染。
21.入院护理的目的是协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环境、满足患者各种的合理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22.用红色钢笔将入院时间竖写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的哪些横线之間? 40~42℃。
23.什么是分级护理?分级护理是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及遵医嘱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24.铺备用床的目的是什么?保持病室整洁、美观;准备接受新病人。
25.铺暂空床的目的是什么?保持病室整洁、美观;供新入院患者或暂离床活动的患者使用。
26.麻醉床的目的是什么?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保护被褥不被血液和呕吐物污染;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发生。
27.卧有患者床的目的是什么?为卧床患者更换清洁床单,使病床整洁,患者睡卧舒适,防止压疮及其它合并症的发生;保持病室整洁、美观。
28.出院护理的目的是什么?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尽快适应原工作和生活,并能遵医嘱按时接受治疗或定期复诊。
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清洁、整理床单位。
29.出院方式有哪些?同意出院、自动出院、转院。
30.患者出院前的护理有哪些?(1)通知患者及家属出院日期并協助其做好出院准备;(2)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慰与鼓励,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3)进行恰当适时的健康教育;(4)征求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的意见,以便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31.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有哪些?(1)填写患者出院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单),执行出院医嘱;(2)协助患者清理用物,协助患者或家属办完出院手续;(3)撤去诊断卡及床(尾)头卡.(4)患者出院后需继续服药时,按医嘱处方到药房领取药物,交患者或家属带回,并给予用药知识指导;(5)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出院日和时间栏内,用红钢笔填写出院时间.32.什么是人体力学?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一门科学。
33.什么是杠杆作用?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能绕杆上一固定点转动的一种简单机械。
34.什么是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其中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相对的滑动倾向时,就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其运动的力即摩擦力。
35.什么是静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滑动倾向时,所产生的阻碍物体开始运动的力即静摩擦力。
36.什么是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阻碍滑动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摩擦力。
37.哪些因素决定平衡与稳定?物体的重量与稳定性成正比;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性成正比;物体的重心高度与稳定性成反比;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人或物体的稳定。
38.人体力学的运用原则是什么?扩大支撑面、降低重心、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程度、利用杠杆作用、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39.平车运送法的目的是什么?运送不能起床的患者入院、作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手术或转运患者。
40.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
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
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
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
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
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41.什么是舒适?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的一种自我感觉。
42.舒适包括哪几个方面?(1)身体因素(生理舒适)指个体身体上的舒适感觉。
(2)社会因素(社会舒适)包括人际关系、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3)心理精神因素(心理舒适)指信仰、信念、自尊、生命价值等精神需求的满足。
(4)环境因素(环境舒适)外在的物理环境中适宜的声音、光线、颜色、温湿度等使个体产生舒适的感觉。
43.高水平舒适有哪些表现?心理稳定、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感到安全和完全放松,生理和心理需要均得到满足。
44.不舒适的表现有哪些?表现:紧张、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消极失望、失眠、身体无力、疼痛难以坚持日常工作和生活。
45. 导致不舒适的原因有哪些?(1)身体方面的原因:.疾病、姿势和体位不当、活动受限、身体不洁。
(2)心理社会方面的原因:焦虑、环境陌生、生活习惯改变、角色改变、自尊受损。
(3)环境方面的原因:通风不良、异味、噪音及干扰46.护理不舒适病人的原则?(1)预防为主,积极促进舒适。
(2)加强观察,去除诱因;(3)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不舒适。
47.什么是主动卧位?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舒适卧位,并能随意变更卧床姿势。
48.什么是被动卧位?病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患者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
见于极度衰弱、昏迷、瘫痪者。
49.什么是被迫卧位?是指患者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所需而被迫采取的卧位。
50.稳定卧位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支撑面大,重心低,平衡稳定。
51.舒适卧位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卧位姿势应符合人体力学的要求,体重均分布于身体的各部位,关节处于正常功能位置;(2)经常变换姿势,至少两小时一次。
(3)注意活动关节(4)预防褥疮(5)遮盖患者,保护隐私。
52.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53.中凹卧位的适用范围有哪些?休克患者。
54.屈膝仰卧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腹部检查的患者(2)女病人导尿时,以暴露操作部位。
55.侧卧位的适用范围有哪些?1)灌肠、肛门检查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2)臀部肌内注射(3)预防压疮56.半坐卧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57.端坐位适用范围有哪些?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58.俯卧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3)胃肠胀气所致腹痛59.头低脚高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需采取右侧卧位)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4)跟骨、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反牵引力。
60.头高足低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作反牵引力(2)减低颅内压,预防脑水肿;(3)开颅手术后61.膝胸卧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治疗(2)矫正子宫后倾或胎位不正(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62.截石位适用范围有哪些?(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2)产妇分娩63. 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哪些?(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