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治疗静脉炎

合集下载

静脉炎药方

静脉炎药方

血栓性静脉炎偏方-股肿汤药物组成当归12g 泽泻12g 丹参15g 白茅根15g 牛膝15g 血竭5g 川芎l0g 黄柏l0g 苍术10g 丹皮l0g制剂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

加减变化:病程后期加生黄芪、党参、茯苓、三棱、莪术、泽兰、地龙,去黄柏、苍术、木通;神疲少气懒言,舌苔薄白,脉沉缓者,加桑寄生、菟丝子、续断;肢体麻木怯冷者,加干姜、附子、桂枝、全蝎、蜈蚣。

还可配合①外涂酊剂: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忍冬藤、丹参等份,加入15%酒精溶液浸泡后涂擦患肢,每日涂2次。

②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为一个观察疗程。

③燥湿止痒洗方:用于患肢出现营养障碍或发生瘀滞性皮炎或继发感染,药用苦参、白鲜皮、马齿苋各30g,黄柏、苍术、乌梢蛇各15g,徐长卿、土槿皮各12g,红花10g,水煎熏洗患肢,每日2~3次。

适应病证下肢血栓性深静脉炎。

病案举隅章某,男,50岁。

因高处坠落致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耻骨联合分离1小时人院。

即行急诊清创内固定,同时作左股骨踝上骨牵行术。

2周后拔除牵行钢针,翌日出现左小腿及膝上方肿胀,皮温增高,逐渐加重并向上蔓延,伴发热。

体检时左腹股沟处触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考虑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予静脉造影后证实。

先予20%甘露醇250 ml和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每日2次,治疗1周后肿痛未见减退。

诊见舌苔黄腻,脉濡数。

改用上述中药内服、外洗,并以丹参注射液静滴,2天后肿胀开始减退,至第10天肿胀基本退尽,皮温趋正常,无压痛。

经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血栓消失。

评按血栓性深静脉炎中医谓之“股肿”,系因久卧、外伤、手术等因致气血不畅,脉络痹阻,水津四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蕴而化热,早期宜清热化湿、散瘀通络。

方中当归、月参、血竭、川芎活血祛瘀止痛;黄柏、苍术、白茅根、泽泻清热利湿解毒;丹皮凉血活血;牛膝通达气血,引药下行。

若瘀滞日久,久病必虚,故病程后期加用益气通阳之品以扶正祛邪,增强活血利水之力。

血栓性静脉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血栓性静脉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陈 、 苡仁 、 术 、 柏 、 血 藤 、 泻 、 己 清 热 利 湿 、 瘀 通 薏 苍 黄 鸡 泽 防 散
络 。 ②气 滞 血瘀 型 , 乳 香 、 药 、 山 甲 、 刺 、 仁 、 花 、 以 没 穿 皂 桃 红 当 归 、 贝母 、 浙 赤芍 、 芎 、 血 藤 、 龙 、 粉 、 皮 、 参 活血 川 鸡 地 花 陈 丹 化 瘀 、 结 止 痛 。 ③ 脾 虚 湿 瘀型 , 散 以茯 苓 、 白术 、 子 、 黄 芪 、 附 生 白芍 、 泻 、 己 、 苡仁 、 参 、 龙 、 银 花 、 术 、 草 益 气 泽 防 薏 丹 地 金 苍 甘
散 加 味 ( 术 、 膝 、 柏 、 薏 仁 、 参 、 泻 、 草 ) 热 利 苍 牛 黄 生 丹 泽 紫 清
湿、 活血 消肿 。②气血瘀滞型, 运用 活血通 脉饮 加减 ( 丹参 、 牛
膝、 当归 、 金银 花、 鸡血藤、I ) JI 活血消肿 , 芎 化瘀通脉 。③脾 肾
阳虚 型 , 用 温 肾健 脾 汤 加 减 ( 芪 、 参 、 术 、 参 、 膝 、 运 黄 党 自 丹 牛 鸡 血 藤 、 薏 仁 、 苓 ) 肾健 脾 。 血 利 湿 。 治 疗 2 6例 , 生 茯 温 活 0 临 床治愈 9 7例 , 效 4 显 5例 , 转 4 好 8例 , 效 1 无 6例 , 有 效 率 总
中 西 医合 治 等 方 法 治 疗 本 病 ,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取
关键词 : 静脉 炎 ; 栓 ; 医 治疗 ; 述 血 中 综 中 图 分类 号 : 5 3 6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 6 9 92 0 )1 0 9 3 R 4、 A 10 —0 7 (0 8 0 —0 5 一O
9 2% 。 2.

中医治疗护理血栓性浅静脉炎

中医治疗护理血栓性浅静脉炎
2 . 2 . 3 给药护理
月, 我院对 S T P患者采用 中医 中药治疗 , 取得 了很好 的疗效 , 现 将有关治疗与护理经验 总结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①避免采用下肢静脉给药 , 特别是静 脉 留置针 的使 用 , 以免
因机械性刺激加重炎症扩散 ; ② 应用 活血化瘀药 物时 , 注意 观察 女性患者有无月经量增多 、 经 期延长 现象 ; ③ 每次换药 时注 意观
小 儿 泄 泻 论 治
王 辉
( 湖北省仙桃市 中医院儿科 , 湖北 仙桃
4 3 3 0 0 0 )
关键词 : 小儿泄泻 ; 中医药疗法 ; 健 脾止泻汤
中图分类号 : R 7 2 5 . 7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一o 7 o 4 ( 2 0 1 3 ) 0 6- 0 0 4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
功 能不全 的风 险增 加约 3 0 %[ ”。 自 2 0 1 1年 9月 一2 0 1 2年 9
气虚者 在服 用清 热 利湿 、 活血 化瘀 中药 后 , 易 出现 腹 泻等 症, 因此可进食大枣 、 苹果 、 白扁 豆、 山药、 薏 米、 南瓜 等性平偏温 补的食品。痰湿者宜食用健脾祛 湿的食物 , 每 日食盐少于 3 g , 避 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 肪和高胆 固醇食物。
共治疗观察 4 6例 , 均为 2 0 1 1 年 9月 一 2 0 1 2年 9月我院收治 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 , 其 中男 3 2例 , 女1 4例 ; 年龄 5 0— 7 0岁 ; 病 程1 —1 0 余 年。按照参考 文献 的临床 分期 , 4 6例 中有局部 缺 血期 2 8 例, 营养障碍期 l 8例 。

中药加针刺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证治心得

中药加针刺治疗血栓性静脉炎证治心得
论 著 ・社 区 中 医 药
c Hl E C o M M UNI Y Do C N 写E T TORS
中药加 针 刺治疗 血栓 性 静脉 炎证 治心 得
阳药 : 枝 ( 经 ) 肉桂 、 附子 、 角 桂 温 、 黑 鹿
曹 改杰 郝 现 军
诊 : 冒咳嗽已愈 , 感 左小腿硬结 已消退 , 胀 减, 疼痛加 重 , 右肩臂后伸尚受 限制 , 质 舌 淡红 , 苔 薄 白, 沉 细。处 方 : 归 舌 脉 当 3 g川 芎 1 g 赤 芍 1 g 丹 参 3 g 桂枝 0, 5, 5, 0, l g葛根 3 g 水蛭 6 , O, 0, g 乌梢蛇 lg 全虫 O,
1 g木瓜 1g川 牛膝 1 g 三剂。病情有 0, 0, 5,
改善 , 又诊 : 下肢肿胀硬结消退 , 疼痛 明显 减轻 , 右肩痛 亦减 , 但后 伸受 限。用下方 收工 : 昆布 3 g 海藻 3 g 苏 木 1 g 丹参 0, 0, 5, 3g 桂枝 l g 水蛭 6 , 0, O, g 乌梢蛇 l g 丹皮 O, 1g 连翘 3 g 黄芩 lg 牛膝 1g 5, 0, o, 5 。服药 期问针灸 治疗贯穿始终 , 收效极佳 。 例 2 患者 , ,0岁。患右下肢静脉 : 男 7 炎 3个月 , 用西药青霉素及脉络宁等不见 好转 。有高血压 、 脑梗死病史。症 见右下 肢指 凹性水肿 , 小腿 肿胀疼 痛 , 局部皮 肤
母 l g 陈皮 lg 川 朴 lg 黄芪 3 g O, O ,I O, 0 。又
花、 蜂房配伍 , 扶正 托毒 力宏。服药 期间 均配合针灸 治疗 , 以达到 活血 化瘀 , 通络
止 痛 目的 。
苓、 车前 子、 茯苓 皮、 瓜皮 、 冬 生牡 蛎、 木

中医药治疗血栓性静脉炎116例

中医药治疗血栓性静脉炎116例
花、红花 、丹参 、地龙各 l O g 。水煎服 , 日一剂。
外治法 :① 硝 黄合 剂 ( 自拟方 ) :芒硝 ,独 活,黄 柏 ,蒲公英各 l O g 。开水煮沸 1 ( ) 分钟后用 毛巾蘸药敷 局 部 患处 ,每 日一 次 ,每 次半 小时 。② 水 调散 ( 自拟方 ) 黄柏 、煅石膏等量 ,研为细面 凉开水调敷 局部患 处 ,每
日一 次 。
栓性静脉炎患者 2 3 0 例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共 2 3 0例 ,病 患处浅静 脉均发 红 ,
肿胀 ,灼热 ,出现硬 结节或条 索状肿物 ,局部 明显疼痛 和压痛 。其中治疗 组 1 1 6例 ,男 7 ( ) 例 ,女 4 6例 ;年龄 2 ( ) ~3 0岁 1 5 例 ,3 1 ~4 ( ) 岁3 7 例 ,4 l ~5 ( ) 岁4 2 例 ,5 1 ~
将2 3 0例血栓性静脉 炎患者随机 分为两组 ,治疗组 1 1 6例采
用 我 院 自拟 方 :活血 丸 ,散 瘀 丸 , 山栀 通 脉 片 , 当 归活 血 汤 内服 ,患 处 局 部 外 用 自拟 方硝 黄 舍 剂 , 水调 散 外敷 ; 对 照 组 1 1 4例 采 用 穿
王消炎片 内服 ,患处局 部用消炎液外涂,观察 两组 疗效 。结果
血栓性静脉炎是一种急性非化脓性静脉 内腔的炎症 , 本病多表现为一段浅 表静脉 内膜 炎症并伴有 继发腔 内血 栓形成为特点的静脉血管疾病 ,其特点 为受 累浅表静 脉 区的皮肤红肿 ,自发牵扯性 痛 ,可触到有触 痛的条索状 物或有结节质硬压痛 。属中医学 “ 恶脉 ” 、“ 赤脉” 、“ 脉 痹” 、“ 黄鳅痈 ” 、“ 青蛇 毒”等范畴 。我们对本 病采用 内

静脉炎的中药治疗方案

静脉炎的中药治疗方案

一、中医病因病机1. 气血瘀滞:由于久坐、久站、外伤、手术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滞,脉络受阻,发为静脉炎。

2. 湿热内蕴: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湿热下注,脉络受阻,发为静脉炎。

3. 热毒蕴结:感染、外伤等导致热毒蕴结,热毒侵袭脉络,脉络受阻,发为静脉炎。

二、中药治疗方案1. 治疗原则(1)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疏通脉络。

(2)清热解毒:清除热毒,减轻炎症。

(3)利湿消肿:利湿消肿,缓解疼痛。

2. 方剂组成(1)活血化瘀方组成: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当归、丹参、牛膝、三棱、莪术。

功效:活血化瘀,疏通脉络。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清热解毒方组成: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栀子、大黄、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利湿消肿方组成:茯苓、泽泻、车前子、猪苓、薏苡仁、牛蒡子、冬瓜皮、甘草。

功效:利湿消肿,缓解疼痛。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3. 方剂加减(1)气血瘀滞型:可加用黄芪、党参等益气活血之品;疼痛明显者,可加用延胡索、川楝子等止痛药。

(2)湿热内蕴型:可加用白术、茯苓等健脾利湿之品;大便干结者,可加用大黄、芒硝等通便药。

(3)热毒蕴结型:可加用黄柏、苦参等清热解毒之品;伴有发热者,可加用石膏、知母等清热凉血药。

4. 饮食调理(1)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忌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3)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排便,减轻肠道负担。

5. 生活方式调整(1)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2)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3)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三、注意事项1. 中药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

2. 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 遵医嘱,按疗程服药,不可随意加减药物。

在中医里面哪种方法治疗静脉炎效果是比较好的呢

在中医里面哪种方法治疗静脉炎效果是比较好的呢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在中医里面哪种方法治疗静脉炎效果是比较好的呢
一、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西医治疗通过服用华法林等药物,试图达到溶解血栓,疏通血管等功效,但事实证明,服用华法林效果并不好,而且长期服用还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中医治疗通过口服纯中药制剂,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并且能够清除血栓,畅通血流,对治疗静脉炎有良好的疗效。

二、热敷治疗很多患者认为静脉炎是由寒凝所致,于是采用热敷治疗,但热敷治疗效果甚微,并且不能从根本上治愈静脉炎。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过切除病变血管,建立侧支血液循环来改善血液循环障碍,然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问题,而且手术后极易复发。

静脉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2024新版

静脉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2024新版

案例二
患者王某患有静脉炎多年尝试多种治疗方法 效果不佳。后经人介绍来到一家中医诊所接 受针灸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后王 某的静脉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继续巩固治疗 两个疗程后王某的静脉炎基本痊愈且未再复 发。
06
预防与调护措施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
定时活动
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不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 液回流不畅,引发静脉炎。因此,应定时活 动身体,如伸展四肢、散步等,以缓解静脉 压力。
抬高双腿
在休息或睡觉时,可将双腿抬高,以利于下 肢血液回流,减轻静脉炎症状。
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
要点一
穿着宽松
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过紧的衣物束缚身体 ,影响血液循环。
要点二
保暖措施
在寒冷季节或环境中,应注意保暖,如穿厚袜、戴手套等 ,以防止寒冷刺激导致静脉炎加重。
加强锻炼,促进血液循环
温针灸
在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搓成团状置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 体将热力传入穴位内,以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目的 。
刺络拔罐
在静脉炎患者的患处皮肤上进行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 刺出血或用梅花针叩刺出血后拔罐,以吸出瘀血和毒邪, 达到祛瘀生新、通络止痛的效果。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静脉炎导致下肢肿胀疼痛就诊于 中医门诊。经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药内服 和外敷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一周后李某的症状 得到明显缓解继续治疗一个月后李某的静脉 炎基本痊愈。
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
01
术后患者应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 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 。
02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 免感染。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03
遵医嘱按时服用抗凝药 物和抗生素,以预防血 栓形成和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炎的分析:
血栓性静脉炎简称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发炎,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

其病理变理化血管内膜增生,管腔变窄,血流缓慢。

周围皮肤可呈现充血性红斑,有时伴有水肿。

以后逐渐消退,充血被色素沉着代替,红斑转变成棕褐色。

少数病人可引起反应,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

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受潮湿等,较常见是各种外科手术后引发。

临床表现:
浅静脉炎:
浅静脉炎患者,患肢局部红肿,疼痛,行走时加重,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

深部静脉炎患静脉炎
者,发病突然,患肢呈凹陷性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广泛的静脉努张或曲张以及毛细血管扩张;后期出现营养障碍性改变,伴有瘀积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浅表性溃疡,股、胫周径较健肢粗1cm以上,行走时肿痛加重,静卧后减轻,静脉造影可见患肢深静脉血管狭窄或堵塞。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
游走性血栓浅静脉炎,是指浅静脉炎症发生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而言,是人体浅静脉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
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是指胸壁、乳房,两肋缘及上腹部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并同时有炎性病理改变的一种常见疾病,亦称Monder病。

治病原因:
静脉输入各种抗生素或高渗葡萄糖溶液或因机械直接损伤静脉壁,还有长期静脉曲张引起的血淤滞等,而导致静脉血管内膜损害,形成血栓,迅速导致整条浅静脉壁的炎症反应,甚至累及静脉周围组织,并有渗出液,局部表现有疼痛,肿胀和压痛的索条柱,往往伴有全身反应,但多不严重。

病理变化:
其病理变化特点为静脉壁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导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造成静脉炎的危险因子包括
1.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大小静脉炎小腿血管
2 、操作技术不良3.、不适当的穿刺部位4.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5.固定方法不当6.输液的浓度的酸、硷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

8.,渗透压9,输液快慢静脉炎检查化验
深静脉血栓形成各种诊断诊断复发一般较差不困难继续,可利用以下的诊断技术方法:静脉压测定
患肢静脉压升高,提示侧压处近心端静脉有阻塞
超声
二维超声显像可直接好转见到结论大静脉内的血栓,配合Doppler测算静脉内血流速度经验,并观察得呼静脉炎
吸和压迫动作的正常领导反应是否存在,此种检查对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下个月诊断阳性率可达95%;对远端者服务诊断敏感性仅为50%-70%,但特异性可达95%
放射性核素健康检查
125I纤蛋白原扫描偶用于本病的儿童诊断,与超声波检查相反,本检查对腓肠肌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出率可高达90%,而对近端深静脉血栓诊断已经的特异性较差,本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后需要滞后48-72小时才能显示效果。

IPG和PRG
即阻抗容积描记法(IPG)和静脉血流描记法(PRG):前者应用皮肤电极,后者采用充气袖带测量在生理变化条件下静脉容积的改变,静脉阻塞时,随呼吸和袖带充、放气而引起伏的容积波幅度小,这种试验对近端深静脉雪山形成水平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

对远端者诊断敏感性明显降低。

深静脉造影
从足部浅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在近心端使用压脉带,很容易使造影剂直接开始进入到深静脉系统,如果出现静脉充盈缺损,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诊断咨询。

浅静脉血栓形成大德诊断较容易,局部出院症状体征较明显。

静脉炎的治疗:
周围血管病,在祖国医学当中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正宗》均有详尽记载。

诸如:脱疽、坏疽、脉管病等。

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

石家庄同宝周围血管病研究所根据这一原则立法为:益气行血,搜风祛寒,活血通络,散结止痛,清热解毒。

石家庄同宝周围血管病研究所院长吴同保副主任医师,在整套疗法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以加减治疗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静脉炎等肢体血管病取得了神奇的效果。

组方:
蜈蚣、地龙、全蝎——通脉止痛,解毒散结。

乌梢蛇、制川乌——搜风通络,散寒止痛。

人参、黄花——益气扶正驱邪,行血通络。

水蛭、土元、三棱、莪术、穿山甲——活血破血,去瘀生新。

地丁、金银花、生目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应用中草药熏洗治疗肢体血管病的特效疗法:
应用中草药熏洗治疗肢体血管病,可以温阳化瘀,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改善肢体血液循环,能使肢体发热,疼痛减轻,肿胀消退,皮肤颜色改变活恢复,并有清洁伤面,局部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吴主任根据临床应用,总结出不同类型及不同阶段之熏洗方剂。

虚寒性症状多见患肢发凉、怕冷、麻木、疼痛。

同时伴有疲乏感,局部胀紧压迫感,间
歇性跛行,治宜温阳通络,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生川乌、生草乌、独活、桂枝、防风、透骨草、艾叶、川椒、细辛、红花等适量。

水煎熏洗患肢。

有溃疡者不得使用。

湿热型表现为患肢怕冷、疼痛常为游走性。

行走时酸胀、沉重、乏力。

下肢常出现条索状肿块活结节,红肿热痛,患肢多有浮肿。

治宜清热凉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地丁、野菊花、伸筋草、黄柏、茜草、当归、苏木、木别子、红花、土茯苓等适量洗浴患肢。

淤滞型表现为患肢怕冷,触之冰凉,疼痛呈持续性,皮色紫红、暗红或青紫色,肢端皮肤有瘀点、瘀斑。

治宜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止痛。

处方威灵仙、生草乌、秦艽、木别子、桃仁、苏木、赤芍、归尾、姜黄、元胡、丝瓜络、丹参等适量,水兰熏洗患肢。

热毒型表现为患肢指趾剧痛,昼轻夜重,肢体局部红肿,喜凉怕热,体温高,大便干等。

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地丁、菊花、连翘、大黄、黄柏、玄参、茜草、丹皮、当归、白芷等适量,水煎洗浴患肢。

上述各种类型的第三期,均有出现肢、趾端溃疡,坏死的可能,溃疡浓性分泌物较少或慢性溃疡,伤口经久不愈合者,宜用金银花、当归、黄芪、白芨、白蔹、苦参、黄柏、乳香、没药、石决明、赤芍、连翘、大黄、甘草等适量。

以消毒排脓,去腐生肌,收敛伤口。

根据不同类型选用的“全蝎膏”具有强止痛的效果、“回阳膏”外敷后冰凉的肢体30分钟即可恢复正常温度;“海沸散”、“龙血竭胶囊”均有快速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红灵酒”、“七叶皂苷凝胶”均有消肿散结,清热利湿,能在短时间内使静脉炎造成的肢体水肿、硬块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