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与化疗同步进行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PDF X页)

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PDF X页)

脉沉 。上 方 继 续 7 天 ,改 用 肾气 丸 加 减 [ 熟地 1 2 g ,山 药 1 0 g ,山茱萸 1 0 g ,丹皮 6 g ,泽泻 6 g ,茯苓 1 0 g ,怀牛 膝1 0 g ,桑寄生 1 0 g ,肉桂 1 0 g ,附子 9 g( 先煎 0 . 5 h )], 7剂 ,水 煎 , 日 1 剂 ,每 次 1 0 0 m L ,每 日 3 次 服 。 服 药 后 痊愈 。
实 用中医药杂志 2 0 1 3 年1 2 / J第2 9 卷1 2 期 ( 总第2 5 1 期)
J OURNAL O I ONAL C HI NE S E MEDI C I NE 2 01 3 . Vo 1 . 2 9 No . 1 2
3 33-3 34.
[ 2 ]柴 维 霞 . 如 意 金 黄 散联 合 T D P治 疗仪 照射 治 疗四 肢 急性软组织挫伤疗效观察 [ J ] . 中国中医急症, 2 0 1 2 ,2 1( 4):6 1 9 . [ 3 ]曹元 强 ,袁 轶峰 . 如 意 金 黄 散 合 矾 冰 液 外敷 治 疗 化 疗性静脉 炎的疗效观察 [ 1 ]. 中国 医药 指 南 , 2 0 1 1 ,9( 2):1 1 9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7 一 o 3
物所 致静 脉 炎。
[ 关键词 ] 静脉炎;如意金黄散 ;湿敷 化疗 药 物是 目前 治疗 肿 瘤 的 主要 手段 之 一 。 临床 上 最佳的静脉化疗给药途径是 P I C C , 其次是中心静脉置管。 然而 ,部分患者由于置管后感觉不适 ,活动不便 ,需定 期更换敷料 以及费用等因素不愿接受此方法而采用外周 静脉给药。当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经外周静脉注射时 , 易损伤血管 内皮细胞 ,引起局部血管无 菌性炎症反应 , 即化 学性 静 脉 炎 ,表 现为 沿静 脉走 向出现 条 索状 红 线 , 局部发红、肿胀 、灼热 、疼痛 ,有时可见静脉栓塞和沿 静脉皮肤色素沉着等。2 0 1 1 年 7月至 2 0 1 2年 1 2 月 ,我 们用如意金黄散局部湿敷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取得 良好疗 效 ,现报 道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共 1 0 4例 ,均为 2 0 1 1 年7 月 一2 0 1 2 年 1 2 月在我院 肿瘤科肿瘤化疗患者。 男7 O 例、 女3 4 例, 年龄 4 2~7 3 岁。 随机 分 为对 照组 5 0 例 和观 察组 5 4例 ,两组 性别 、年 龄 、 病情 、化 疗用 药及血 管情况 比较 无显著 性差 异 ( P> 0 . 0 5 ),具有 可 比性 。 2 治 疗 方法 两 组 均 根据 化 疗药 物 的使 用 要 求 常规 静 脉输 入 化疗 药物。 观察 组 用如 意 金 黄散 适 量 ,加 醋 调成 糊 状 ,取 调好 的如 意 金 黄 散 涂 于无 菌 纱 布 上 ,厚 度 约 2 m m、长 度 约 2 0 c m、宽度约 5 c m,距离穿刺点上方 2 c m处 向上沿血管 走 向纵行外敷 ,纱布上再 以薄塑料膜覆盖 ,最后用胶布 固定纱布和塑料膜 ,期 间巡视病房 ,询问患者有无局部 不适 感 ,至 化疗 药物 输入 完毕 。 3 疗 效标 准 依 据美 国 静 脉 输 液 护 理 学 会 ( I N S )静 脉 炎 划 分 标 准…。I 度为穿刺点局部红肿疼痛 , 静脉无条索样改变, 未触及硬结 。Ⅱ度为穿刺点红肿疼痛,静脉条索样改变 , 未触及硬结 。Ⅲ度为穿刺点红肿疼痛 ,静脉条索样改变 , 可 触 及硬结 。

中药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中药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 ] 吴 勤 , 鹏 巨 . 脉 给 药 并 发 静 脉 炎 的 发 病 机 理 和 防 治 进 3 王 静
8 , 至更 高 。化疗 性 静 脉 炎 的 发生 根 本 原 因就 7 甚 是 药物 因素 。 中医认 为 , 疗 药 物 为 热 毒 之 品 , 接 伤 及 血 化 直 脉, 输液 过 程 中 , 穿刺 伤及 局部脉 络 , 导致瘀 血 阻滞 ,
摘 要 :目的 观察 中药湿敷预 防化疗性 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 6 例行化疗 的患者按 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 2 0
组 : 验 组 和对 照 组 , 组 3 试 每 O例 。试 验 组 在 输 入 化 疗 药 物 时 进 行 中 药 湿 敷 , 化 疗 药 物 静 脉 滴 注 结 束 后 3 i。 至 0r n a 对 照 组 在 输 入 化 疗 药 物 时不 给 于 任何 护 理 干 预 , 到 化疗 疗 程 结 束 。观 察 2组 患 者 在 化 疗 疗 程 结 束 后 1周 血 管 静 直 脉 炎 的 发 生 情 况 。结 果 试 验 组 患 者 红肿 型 、 结 型 、 死 型 、 锁 型 静 脉 炎 发 生 率 均 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 异 均 有 硬 坏 闭 差 统 计 学 意 义 ( O0 、. 、. 、. V 0 0 、 0 0 、. 、 . , O 0 ) 2 . 0 0 00 0 0 S . 2 . 3 3 3 3 P< . 5 。结 论 中 药 湿 敷 能 有 效 地 4 预 防化 疗 性 静 脉 炎 。
岁 。其 中肺 癌 2 5例 , 胃癌 1 2例 , 癌 9例 , 腺 癌 肠 胰
5 , 癌 5例 , 例 肝 乳腺 癌 2例 , 性 骨髓 瘤 1例 , 性 恶 恶
资料 比较 采用 检验 。以 P< O 0 . 5为差 异 有 统计

中草药敷贴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中草药敷贴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 王 泽 民. 眠 症 药 物 治 疗 现 状 调 查 f.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 0 , 5 失 J现 】 2 31 0 2
(6:7 6 19 . 1) 9 — 7 7 1 【】 周 晓红 , 兆 伟 . 乐 眠胶 囊 治 疗 失 眠 3 6 单 百 O例 叨. 南 中 医 药 导 报 , 9 , 湖 1 73 9 () 6 1. 6: - 7 1
护 士 要 科 学地 、 有计 划 地 应 用 患 者 静 脉 。 大 限 度 地 减 最 少 化疗 中血管 的损 伤 。
1 . 5观 察 指 标
4个疗 程化疗静脉 输液 的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治 疗组 5 例 , O 其 中男 3 例 , 1 例 , 8 女 2 年龄最小 3 4岁 , 最大 7 4岁 , 均 5 岁 ; 平 4 对 照组 5 例 , 中男 3 0 其 6例 , 1 女 4例 , 年龄最小 3 1岁 , 大 7 岁 , 最 8
『1赵 忠新 . 1 I 睡 眠 障碍 学 临床 M】 上 第 2 0 :8. f1王 向 东 , 希 林 , 弘. 理 卫 生 评 定 量 表 手册 增 订 版 f . 京 : 国 心 2 王 马 心 M] 北 中
理 卫 生 杂 志 社 .9 93 1 3 8 19: -7. 7
用时 取 4 入 食 用 醋或 新 鲜 土豆 汁 中混 匀 .以手捏 药 沫 0g加 不滴水 为宜 , 用 现配 , 现 对照 组不 采 用任 何外 敷 方法 。
13 方 法 .
坏性 , 药物进入 血管后 , 使血 管 内膜 细胞水 肿变性 、 透性增 加 通 引起渗 漏性创 伤致血 管壁性静 脉炎 ; 化疗 的多疗 程 、 长时间 、 反 复静 脉穿刺 可导致 机械 性静 脉炎 , 有文 献报 道 : 疗致静 脉 炎 化 发生率 可达 5 . d.预防化疗性 静脉 炎至关 重要 。我 院 2 o 7 qn 6 08 年 6月 ~ o 9年 3月 运 用 中 草 药 液 与 化 疗 同 步 敷 贴 的 预 防 方 20 法与常规 化疗进行 比较研 究 , 结果疗效显 著 , 现报道如下 :

中药外敷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组4 2 例 。 男3 0 例 ,女 1 2 例 ;对 照组 4 8 例 ,男 3 例 ,女 1 2
注 : X。 -4 0 . 3 e< 0. 0 1
的发 生 率 高 达 8 4 %,反 复 刺 激 和 损 伤 局 部 组 织 内皮 细胞 和 血 管 内皮细 胞 ,而 使 血管 收缩 痉 挛 ,局 部 组 织 缺 血 、 缺 氧 ,形 成静 脉 炎 ,开 始 红肿 、水 肿 、疼 痛如 此 反 复 血 管 变 硬 、呈条 索 状 ,或 形成 硬 结 ,缺 血 、 缺 氧加 重 形 成 难 愈 性 溃 疡 面 ,常 规 的 利 多卡 因湿 敷 是 利 用其 局 部 麻 药 作 用 ,可 使 组织 细 胞 兴 奋 阈值 增 高 ,减轻 疼 痛 。地 塞 米 松 可 抑 制 炎 性递 质 的合 成 。 降 低毛 细 血 管 的通 透 性 ,减 轻水 肿和 红 肿 。
从化疗前3 0 分 钟 外 敷 至化 疗 后2 h按常 规 滴 入化 疗 药 物后
再 滴入 5 %葡 萄糖 注射 液 5 0 0 ml 。 1 . 2 . 2 效 果观 察 : 根据 美 国 护理 学 会静 脉 炎 的判 断 标 准 …, I级 :局 部 疼 痛 、红 肿 、水 肿 静 脉 无 条 索 状 改 变 ,无 硬 结 ; Ⅱ级 :局 部 疼痛 、红 肿 、水 肿 、静 脉 有 条 索 状 改 变 、无硬 结 , Ⅲ级 :局 部 疼 痛 、红 肿 、水 肿 、静 脉条 索 状 改 变 可触 及 硬 结 。 为 了预 防和 减 轻化 疗 性 静 脉 炎 的 发生 ,在 化疗 期 间严 格 给 药 ,严 禁 药 液 外渗 ,询 问
方 静 脉 ,② 实验 组 用 同 仁堂 生 产 的 牛 黄减 毒 片 1 5 片 碾成 粉 剂 加蜂 蜜调 成糊 状 在 穿刺 点上 方 持 续湿 敷 。③两 组 均

中药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60例疗效观察

中药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60例疗效观察

疗 的 , 化 道 肿 瘤病 人 6 消 O例 , 中男 性 4 其 2例 , 性 1 女 8例 , 年
龄 3 ~7 7 9岁 , 胃癌 患 者 6 , 直 肠癌 5 例 结 4例 。
12 方 法 .
将 上述 病 人 随 机 分 为 两 组 :1 观 察 组 3 () 3例 , 将
2 硫 酸 镁 湿 敷 是 利 用 硫 酸 镁 的 高 渗 作 用 , 进 局 部 5 促
发 生 率 为 1 % , 照 组 为 3 % ,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静 脉 炎 5 对 7 差 轻 重 程 度 方 面 , Ⅲ级静 脉 炎 主要 发 生 在 对 照 组 , 中 2例 Ⅱ、 其
中 。经药 物 泵 持 续 泵 入 氟 尿 嘧 啶 可 提 高 临 床 化 疗 效 果 , 静 但 脉 炎 的 发生 率 高 达 8. 3 I , 3 3 J 比文 献 报 道 输 注 化 疗 药 物 局 ] 部 静 脉 炎发 生 率 5 . 6 高 _ , 仅 给 患 者 造 成 不 必 要 的痛 7 1 2不 ] 苦 , 增 加 了 护 理 人 员 静 脉 穿 刺 的 难 度 , 重 要 的是 影 响 了 还 更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0 0 7 4 2 1 ) 20 8 — 1 1 0 —4 X( 0 0 0 — 1 80
静 脉化 疗 是 治 疗 恶 性 肿 瘤 的 主 要 手 段 之 一 。 氟 尿 嘧 啶 是 治疗 消化 道 恶 性 肿 瘤 的 有 效 药 物 , 被 用 于 联 合 化 疗 方 案 常
肿止痛 、 收敛 止 血 、 坚 散 结 、 肌 敛 疮 等 显 著 功 效 , 部 软 生 ]局 直接用药 , 效确 切, 法简便 , 毒副反应 , 者容易接受, 疗 方 无 患

中药溻渍加热敷用于外周化疗用药和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中药溻渍加热敷用于外周化疗用药和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高分 子液体 是 引起静 脉炎 的主要 原 因[ 2 ] 。近年 来 , 护理 人员 通过 了解 静脉炎 发 生的原 因 , 采 取 多种有 效 的防治
化 疗 药物 常引 起不 同程 度 的浅 表 静 脉 炎 , 据报道 , 经外 周静 脉 给药 化 疗外 渗 的发 生 率 为 5 ~6 。但 实
讨 论
脉 炎发 生 , 给病人造 成很 大 的痛苦 , 有 的甚 至拒绝 治疗 。
静 脉炎 是静 脉输液 治疗 过程 中最 常见 的并发 症 之一 , 不
仅 增加 病人 的痛苦 , 同时影 响治疗 效果 。静 脉炎 主要 是 由于 同一静 脉反 复多 次穿 刺或输 入浓 度较 高 、 刺 激性 较 强 的药物或 静脉 内留置 刺 激性 较 大 的塑 料管 时 间太 长 而引起 局部 静 脉壁 的化 学 炎 性反 应 [ 1 ] 。刺激 性 药 物 和
针, 采 用头 皮 针 穿 刺 。两 组 患 者 年 龄 、 住 院 日数 、 P I C C 置管 和外 周 留置 针 人 数 经 统 计 学 处 理 ,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护 理措施 , 使 静 脉 炎 的发 生 率 有 所 下 降 。我 科 于 2 0 1 2 年1 0月 ~2 0 1 3年 1 2月 , 采 用 自行 配 制 的 中 药 溻渍 用 于 防治静 脉炎 发生 。与 未使用 中药 溻渍 组进 行 比较 , 可 明显减 少静 脉炎 发生率 , 现报 道 如下 。
平 均 年龄 5 5岁 , 其中 P I C C置 管 3 0例 , 外 周 留置针 6 7
例, 平 均住 院 日 9 d 。其 中 5例 患 者特 殊 原 因未 用 留置

中药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药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中药外敷对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作者:任娟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1年第11期作者单位:467300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通讯作者:任娟【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

方法选择137例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用中药外敷治疗并观察效果。

结果对红肿型静脉炎治愈率达80.02%,对较严重的坏死型、闭锁型、硬结型静脉炎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结论中药外敷对化疗药物引发的静脉炎治疗效果明显,且易操作、毒副作用少。

【关键词】中药外敷;静脉炎;护理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输注化疗局部静脉炎的发生率时可达57.6%[1]。

静脉炎的发生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痛苦,并且影响对疾病的进一步治疗。

笔者采用自制的中药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临床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外科住院化疗的患者,由化疗药物引发的静脉炎共137例,年龄22~76岁,女62例,男75例。

病种包括: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及期他转移癌等。

静脉输注的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顺铂、卡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紫杉醇等。

1.2 方法1.2.1 静脉炎分型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分为4型: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硬结型: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感;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疼痛,形成皮肤层淤斑;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2]。

1.2.2 中药外敷方法把生地、大黄、乳香、没药、丹皮、冰片,用香油调制成膏涂于患处,厚度1 mm,然后用透明贴膜覆盖,保持24 h,次日用清水洗净,重复上述操作。

外敷期间患肢勿过度活动和负重,并注意适当抬高患肢,以利于患肢血液循环。

根据静脉炎的分型标准观察3 d并记录,最后评价治疗效果。

1.2.3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疼痛症状缓解,局部红肿及静脉条索状红线或硬结消失,血管弹性恢复正常;显效:局部红肿消失,痛减,有轻微压痛,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2/3以上,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有效:局部红肿消失,痛减,有压痛,条索状红线或硬结缩小1/3以上,血管弹性未完全恢复;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进展。

中西药交替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西药交替外敷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损伤 程度 也不 断加重 ,化 疗性静 脉炎 的发 生率 也逐 渐升 高。 2 0 1 3 年 1 0月至 2 0 1 4年 1 2月 ,为 了进一步研究如何减轻化疗
药的 1 3 7例化疗 患者 , 男性 6 7例 , 女性 7 0例 , 年龄 4~ 7 1 岁,
平均年龄 5 0 . 7岁 。 病 种 : 贲 门癌 、 乳腺 癌 、 小 B细 胞 淋 巴瘤 、 胃
【 1 ] 祝 英杰 , 董 菊颖 , 冯 玉 昆. 血清 C A 1 2 5检测 与 卵巢 癌[ J ] _ 云南 医药 ,
2 0 0 5 , 2 6 ( 3 ) : 2 8 0 .
[ 2 ] 张月存. 血清 C A 1 2 5 在上皮 性卵巢癌诊断治疗 中的应用f J 1 _ 中国现代
综上所述 , 血清 C A。 不仅对诊断卵巢癌 、 子宫 内膜癌和子宫 内膜异位症有一定价值 , 其动态监测还可指导治疗和预测复发 。
参考 文献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异有显著 性 ( x = 3 3 . 0 4 , P < 0 . 0 1 ) ; 4 4例 良性 卵巢 肿瘤 患者血清 C A 2 5 值 明显低于卵巢癌组 , 平均值 为( 7 5 . 8 6 ±4 2 . 4 5 ) U / m l , 阳性
手术学杂志 , 2 0 0 4 , 8 ( 1 ) : 5 7 .
[ 3 ] H o s h i a i H,I s h i k a w a M,S a w .a t f Y,e t 1. a L a p a r o s c o p i c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t h e o n s e t a n d p mg r e s s i o n o f e n d o me t r i o s i s 田Am J O b s t e t G y n e c o l , 1 9 9 3 ( 1 6 9 ) : 7 1 4 . [ 4 ] R o b e r t o M, F r a n c i s c o J , R o d r i g u e z E, e t a 1 . M o n i t o r i n g e n d o m e — t r i a l a d e n o c a c i n o m a w i t h f o u r — t u mo r ma F . k e r c o m b i n e d 叨. Ac t a O b s t e t G y n e c o l S c a n d , 1 9 9 2 ( 7 1 ) : 4 5 8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外敷与化疗同步进行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效果观察【关键词】中药外敷;预防;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
10-0061-01
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中静脉化疗是主要方法之一,但因化疗而引发的并发症中化疗性静脉炎是其中之一。

静脉输液中80%左右的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1],静脉化疗的患者比静脉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还要高。

因此,容易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阻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同时也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带来了困难。

临床工作中多数患者由于picc导管价格昂贵,而选择价位较低的浅静脉留置针。

因此,提前给予患者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干扰,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尤为重要。

目前,多数报道为化疗后发生静脉炎后的治疗,对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的同时给予的相应的预防性措施较少。

因此笔者所在科室采用中药外敷与化疗同步进行预防化疗后静脉炎的发生,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需进行化疗的160例住院患者,所用化疗药物为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长春瑞滨等。

16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06例,女54例,年龄22~70岁,平均52.65岁。

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中药湿敷组(治疗组)80例,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组(对照组)
80例。

两组患者病程、病情、病位、穿刺成功率、药物渗漏率等各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两组病例均排除糖尿病史、药物过敏史。

1.2 中药组方
鸡血藤40 g,苏木20 g,桃仁20 g,红花15 g,忍冬藤30 g,徐长卿30 g,丹参30 g,木瓜15 g,桂枝15 g,碾沫。

1.3 临床疗效标准
1.3.1 静脉炎程度分级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协会(ins)判断静脉炎的标准[2],根据输液部位的疼痛、发红、水肿程度及有无条索状物的形成,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1.3.2 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3]是将疼痛程度用0~10这11个数字表示。

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

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在其中一个数字记号。

1.4 方法
1.4.1 观察组将蜂蜜与自制中药(75 g)充分搅匀,调成糊状,均匀的摊在长18 cm,宽9 cm,厚度0.5 mm的敷贴上,于化疗药物输入前1 h置于套管针敷贴上方沿静脉走向。

持续24 h,连续使用3 d,观察静脉血管情况。

1.4.2 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直接给予患者局部静脉留置针穿刺。

1.5 护理
(1)在进行化疗药物静脉输入时,确保治疗组和对照组穿刺的
一次性成功,并注意保护静脉。

(2)严格遵照护理质量标准,做到无菌操作,选上肢前静脉,当日治疗液毕即进行拔除套管针。

(3)避免在有皮下血管或淋巴索的病理部位上的静脉选择穿刺点,避免在24 h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穿刺点下方重新穿刺,以免药物从前一次穿刺点外渗。

(4)统一使用威海洁瑞医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2g ×25 mm的回缩式静脉留置针。

1.6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1.3%,高于对照组的4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化疗中使用的药物毒副作用是肿瘤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长期用药致使静脉内膜受损,最终导致静脉内膜炎。

中医认为是因气滞血瘀毒结造成,致使局部脉络气血不畅。

鸡血藤、苏木、桃仁、红花、忍冬藤等以上诸药均具有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同时还有解毒、养肌肤促进皮肤弹性和颜色恢复之功能[4],通过治疗组的观察发现中药对预防化疗药物性静脉炎效果好,适用于各种化疗药物。

采用中药外敷提前给予静脉血管的干预,对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此方法简单方便,患者容易接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蒋冬梅,王曙红,李亚平.复方七叶皂苷防治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40-41.
[2]廖春红.静脉输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j].护理研究,2003,17(11):351.
[3]李佩文,蔡尤蓉.癌症疼痛中西医汇通[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
[4]罗丽柏.静脉炎的中医防护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1.
(收稿日期:2013-01-16)(编辑:程旭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