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

合集下载

中海达(华星)-RTK操作方法

中海达(华星)-RTK操作方法

RTK操作方法数据导出:打开软件——项目——项目信息——记录点库——点击|“导出图标(最右下角图标)”——输入导出文件名称—-选择导出格式—-确定数据导入:打开软件-—项目—-项目信息—-放样点库——点击|“导入图标(最右下角倒数第二个图标)”-—找到导入文件不限格式(可以是TXT,DAT,CSV)选择择确定——自定义数据格式如:点名,XYH,分隔符为逗号--确定,完成外挂电台模式:基站:打开软件——GPS--连接GPS-—连接-—基准站设置-—平滑——数据链选择“外部数据链”—-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注意:此时仪器的状态为已知点,基站第三个灯为红色一秒闪一次,电台中间的的RX\TX灯为红色一秒闪一次移动站:接基准站设置完毕以后断开GPS——连接GPS——连接-—移动站设置—-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频道与电台频道必须相同—-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注意:此时移动站第三个灯为双色且一秒闪一次至此外挂电台设置完毕,可以开始测量手机卡模式(GSM):基站:打开软件——GPS-—连接GPS-—连接—-基准站设置-—平滑--数据链选择“内置网络,GPRS,运营商CMNTT,服务器IP202。

96.185.34,端口9000,网络:ZHD,分组号0392+001,小组号001”—-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注意:此时仪器的状态为已知点,并且仪器语音提示连上了移动站:接基准站设置完毕以后断开GPS——连接GPS-—连接——移动站设置——数据链选择“内置网络,GPRS,运营商CMNTT,服务器IP202.96.185.34,端口9000,网络:ZHD,分组号0392+001,小组号001”--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各式RTCA,高度截止角5—16之间随便选择—-确定(设置成功OK)仪器功能键操作使用:长按I键开关机;单点F调节频道;(只有移动站调频道)双击F,三灯同时亮,可以进行模式调节即:基站,移动台,静态三者之家进行调节;长按F,三灯同时亮,可以对数据链进行调节,即外挂(仅仅是基站时候才会用到外挂),UHF,GSM之间进行切换;参数计算:参数—-坐标系统,参数计算——四参数+高程拟合——添加源坐标(一般直接采集)-—输入目标坐标,重复操作第二个点—-计算——应用—-保存即可检校方法:查看缩放比例应该在1左右。

RTK求解参数(三参、四参、七参)讲解

RTK求解参数(三参、四参、七参)讲解
RTK求为WGS-84坐标系,而 在我们国家,实际的工作中所使用的都是BJ-54,国 家-80、或地方坐标系, 因此存在WGS-84和当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问题。 2、参数转换一般分两种形式: 平面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四参数、校正参数 椭球体之间的转换: 三参数,七参数
1、架设基准站、设置好GPS主机工作模式 2、打开手簿软件、连接基准站、新建项目、设置坐标系统参数、设置好基准 站参数,使基准站发射差分信号。 3、连接移动站,设置移动站,使得移动站接收到基准站的差分数据,并达到 窄带固定解。 4、移动站到测区已知点上测量出窄带固定解状态下的已知点原始坐标。 5、根据已知点的原始坐标和当地坐标求解出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 6、打开坐标转换参数,则RTK测出的原始坐标会自动转换成当地坐标。 7、到另外你至少一个已知点检查所得到的当地坐标是否正确。 8、在当地坐标系下进行测量,放样等操作,得到当地坐标系下的坐标数据。 9、将坐标数据在手簿中进行坐标格式转换,得到想要的坐标数据格式。 10、将数据经过ActiveSync软件传输到电脑中,进行后续成图操作。
空间直角坐标(X,Y,Z)
大地坐标(B,L,H) 投影正算 平面直角坐标(x,y,h) 平面转换 当地平面坐标(x,y)
RTK简易操作流程
• 以下只是软件的简易操作流程,详细使用步骤请参照接下来的详细说明。此 流程只是我们提供给的一种解决方案,在熟练使用本软件后,可以不依照此 步骤操作。在作业过程中,通常的使用方法为:
• 投影讲解 三参数
三、七参数转换
一:平面四参数+高程拟合(用户常用方法)
• 1、架设基准站 • 基准站可架设在已知点或未知点上(注:如果需要使用求解好的转换 参数,则基准站位置最好和上次位置要一致,打开上次新建好的项目, 在设置基准站,只需要修改基准站的天线高,确定基准站发射差分信 号,则移动站可直接进行工作,不用重新求解转换参数) • 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a、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 • b、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 50米内无高压线); • c、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 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 d、至少两个已知坐标点 (已知点可以是任意坐标系下的坐标,最好 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可以检校已知点的正确性); • e、不管基站架设在未知点上还是已知点上,坐标系统也不管是国家 坐标还是地方施工坐标,此方法都适用。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及RTK操作步骤一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二控制面板按键主机控制面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面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小于1S), 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F键, 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指示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色):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欠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示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示电量2、卫星灯(绿色):“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静态采集指示三、开关机指示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示灯亮开机音乐,上次关机前的工作模式和数据链方式的语音提示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示灯灭关机音乐一、GPS工作模式的设置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用,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方式。

作RTK使用,若用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方式;若用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方式。

特性:主机一旦设置好后,以后开机则默认为上次设置。

中海达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R T K操作步骤(总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步骤一:室外架设基准站步骤二设置项目:1,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称-对勾确认2,项目信息——坐标系统在椭球选线卡选择适合当地的椭球(国家80),投影选线卡输入中央子午线(天津是117:00:00:00000E)椭球转换,平面转换,高程拟合均选择无,点击保存,点击右上角X退出。

步骤三:设置基准站1,GPS——接收机信息——接收机信息——连接GPS——选择仪器号进行连接2,菜单——基准站设置——等待卫星锁定,输入天线高——点击平滑进行平滑采集10次,对勾——数据链(内置电台,频道,功率)——其他——差分模式(RTK)——差分电文——(CMR)——点击确定——等待弹出设置成功后,观察基准站差分灯是否一秒闪烁一次。

3,菜单——断开GPS步骤四:设置移动站1,菜单——移动站设置——数据链(内置电台,频道和基准站一样)——其他——差分电文格式(CMR)——确定2,菜单——天线设置,弹出界面输入天线高——应用进入测量——固定解——测量步骤五:求解转换参数(四参数+高程拟合)1,到达欲求解参数的点位后,将队中杆立好,采用平滑采集,回车保存,其他点同样。

2,将控制点坐标添加到控制点库。

在测量界面,菜单——控制点点库点击+号,输入点名,x,y,h。

——对勾保存,同样添加其他控制点点库3,参数——坐标系统——参数计算——添加——源点右边的——记录点库中选择控制点B1——目标右边的——控制点点库中选择控制点B1对应的点——保存。

同样方法适用于其他。

至少两个坐标点。

4,点击结算。

观察比例缩放因子K是否接近于1(至少或者)——运用——核对参数无误后点击对勾保存,保存坐标系统,并更新坐标点库。

【中海达RTK使用第4步】 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

【中海达RTK使用第4步】 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

【中海达RTK使用第4步】两个控制点计
算四参数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参数概述
1.测量控制点坐标
选择测区较远两个控制点
①测量第一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一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②测量第二个控制点
测量→碎步测量→(移动站立在第二个控制点上,气泡水平居中)→平滑采集(折线图标)→采集10次→确定→输入点名→仪器高→保存
2.把控制点坐标输入手簿
把两个控制点添加到控制点库
项目→坐标数据→控制点→添加→依次输入第一个第二个控制点坐标
3. 计算参数
项目→参数计算→
①添加第一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一个控制点采集的坐标→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一个控制点
①添加第二个控制点
添加→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原始数据)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目标点→从控制点库选择第二个控制点
计算→查看尺度K是否接近1(1.000或0.999)?
尺度K接近1.000或0.999,点运用。

RTK求四参数测试,判断求出来的参数的各种状况(为什么比例尺、尺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就是不对)

RTK求四参数测试,判断求出来的参数的各种状况(为什么比例尺、尺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就是不对)

RTK求四参数测试,判断求出来的参数的各种状况(为什么⽐例尺、尺度符合要求,测量结果就是不对)培训:全站仪导线测量及全站仪操作培训接受报名(零基础可报名)RTK⾥⾯平⾯的转换我们⼀般⽤四参数,北平移、东平移、旋转⾓、⽐例尺。

很多朋友值只会看⽐例尺是否符合要求,0.9999或者1.0000,符合要求,可以⽤,然后就开始测量放样,结果发现错得离谱。

⼀、1和2是2000坐标系下的控制点坐标,PT1和PT2分别是对应1和2的观测的WGS84坐标,PT2错,这个点是我在另外⼀个位置观测的WGS84坐标。

坐标如下图⽚:来看我测试的视频:如果只看尺度(⽐例尺),那两组参数都能使⽤,⽽且参数很好,对不对,实际上⽤PT2错这个数据求的参数是有很⼤问题的,PT2和PT2错,他们之间的平距是1.5412⽶。

但PT2和PT2错到PT1的平距都⾮常接近于⽤1和2坐标反算计算出来的平距,就会造成这种情况。

我甚⾄可以跑到离2号点的位置⼏百⽶的地⽅去测⼀个点,⽤来和1、2还有PT1⼀起求参数,⽐例尺⼀样符合1.0000或者0.9999的要求。

但参数⼀定是错误的。

这⾥错的地⽅就是“旋转⾓”。

不知道我写明⽩意思了没有?⽤RTK测量及放样最重要的事就是----参数、复核这个测试是对之前这篇⽂章,有朋友提出质疑的⼀个解答。

⼆、如果是求参数的时候控制点对应错了,也就是1对应成了PT2,2对应成了PT1,会出现的情况我不做成视频了,我把求出来的参数截图给⼤家看,如下:那这⾥,⽐例尺还是对的,看到了吧,在求参数的计算界⾯,仅仅会提⽰你⾼程精度超限,平⾯不会提醒你。

这是对错误的正确提醒。

注意到旋转⾓在180°左右,有经验的⼈马上就能判断出来,点与点之间对应错了。

⽆论是54、80、还是2000的坐标系,求出来的旋转⾓肯定是接近于0°的。

除⾮是⾃⼰定义的坐标系,才有可能出现很⼤的旋转⾓。

三、如果控制点的XY坐标输⼊反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来看看。

RTK求解参数三参四参七参

RTK求解参数三参四参七参
维护。
03
CATALOGUE
四参RTK求解参数
四参RTK定义
四参RTK(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是一 种实时、高精度、高效率的定位技术 ,通过实时处理来自卫星导航系统的 信号,获取高精度位置、速度和时间 信息。
四参RTK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通过 差分技术消除卫星和接收机之间的公 共误差,实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定 位精度。
要点二
实时性
基于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位置信息, 提高作业效率。
七参RTK优缺点
• 可靠性:不易受到常规静态定位技术中由于信号被遮挡或 干扰而引起的定位问题。
七参RTK优缺点
依赖通信链路
实时传输差分修正值需要稳定的通信链路支持,否则会 影响定位精度。
初始化时间
在某些情况下,移动站接收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初 始定位。
RTK系统采用差分定位技术,将基准站接收机观测到的误差 信息实时传输给移动站接收机,以消除卫星轨道误差、信号 传播误差等影响,提高定位精度。
RTK应用领域
测量
农业
RTK技术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 工程测量等领域,能够实现高精度、快速 、实时的测量作业。
RTK技术可用于农机自动驾驶、农田信息采 集、农业资源调查等领域,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数据处理阶段
对获取的定位数据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
三参RTK优缺点
优点
实时性强,能够快速获取高精度定位结果;不需要已知控制点支持,降低了作业成本; 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天气条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缺点
对接收机数量和型号要求较高,需要两台或更多台接收机同时工作;对信号遮挡和多路 径效应比较敏感,会影响定位精度和可靠性;数据处理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中海达GPS及RTK操作步骤⼀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控制⾯板按键主机控制⾯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于1S), 进⼊“⼯作⽅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作模式选择。

2、长按F⼤于3秒进⼊“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次F键, 进⼊“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提⽰当前⼯作模式、数据链⽅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电池电量。

指⽰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电量2、卫星灯(绿⾊):“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移动站只提⽰接收,基站只提⽰发射)静态采集指⽰三、开关机指⽰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灯亮开机⾳乐,上次关机前的⼯作模式和数据链⽅式的语⾳提⽰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灯灭关机⾳乐⼀、GPS⼯作模式的设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式。

作RTK使⽤,若⽤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式;若⽤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如何计算四参数?
摘要
中海达RTK两个控制点计算四参数(转换参数)流程:
1.把两个控制点输入控制点库;
2.平滑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
3.计算参数。

注意:使用两个点计算四参数前,请确保坐标系统里“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为无!
否则会造成参数叠加,怎么算都是错误的!
---------------------------------------------------------
中海达RTK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参数流程:
1、把两个控制点(GPS01\GPS05)输入控制点库
2、采集两个控制点坐标(GPS01\GPS05)
3、计算参数
1、把控制点输入到控制点库
进坐标数据,选择控制点,添加,把GPS01\GPS05依次添加进去。

2、采集控制点坐标
进碎步测量用平滑采集依次采集GPS01和GPS05点,输入点名GPS01、GPS05,杆高保存。

①碎步测量
②点显示隐藏图标采集控制点GPS01,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GPS01上,气泡水平居中。

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1)、杆
高(1.8)。

平滑采集,每秒采集一次,采集10次求平均,精度较高!
③重复以上操作,采集控制点GPS05,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GPS05上,气泡水平居中,点平滑采集图标开始采集,平滑采集10次,输入点名(GPS05)、杆高(1.8)
3、计算参数
①进计算参数
②默认计算类型“四参数+高程拟合”,点添加依次添加GPS01和GPS05。

④添加 GPS01,源点进点库从坐标点库选择GPS01,目标点——进点库从控制点库选择GPS01,保存。

⑤同样添加 GPS05,保存
⑥添加结果
⑦计算
⑧计算结果:四参数
平移北:—
平移东:—
旋转:—
尺度K:无限接近1,即0.999xxxxxxx < K <1.000xxxxxxx
高程拟合
改正值A:XX.XXXX
注意:尺度K<0.999,尺度K>1.000应该考虑操作错误或控制点有问题,必须检查错误重新计算!
⑨点击应用!
4、检核精度
参数计算完后,必须对所计算的参数进行精度检核,检核方法有两种:
①进碎步测量,测任意控制点坐标(N,E,Z)与已知坐标(N,E,Z)对比。

②放样控制点坐标,把移动站放在控制点上,显示的移动量就是误差。

误差不大(小于2~3公分)即可正常测量,否则因重新计算。

注意事项
1、不求转换参数会发现:RTK测量的坐标值和当地工程的坐标差很多很多!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两个较远控制点(<5km)求转换参数,使RTK测得的值,与当地工程的坐标值一样。

2、使用两个点求转换参数前,把使用最后项目坐标参数关了,新建一个项目!
3、一个项目只能算一次转换参数,如果第一次错了,只能新建项目重新测点计算!
4、在一个项目里第二次算转换参数,会造成参数叠加,计算的四参数是错误的!
5、平面转换里有七参数、四参数、高程拟合里有固定差改正,计算转换参数也会造成参数叠加,必须把使用最后项目坐标参数关了,新建一个项目,才能计算正确!
6、选择的两个控制点如果太近,算出来的误差会比较大,原则上应该覆盖测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