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精讲精练习与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同步精练含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同步精练含解析

第3节机械效率一、知能操练提高1.利用以下图的滑轮, 在粗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重力做的功是实用功B.拉力 F1做的功是额外功C.绳索自由端的拉力 F 做的功是总功D.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2.以下图的剪刀剪纸的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 1 N, 则阻力是 0.8 NB.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 1 N, 则动力是 0.8 N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1 J, 则有 0.2 J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 1 J, 则有 0.8 J 的功用于剪纸3.以下图 , 用滑轮组提高重物时, 重力为 800 N 的物体在10 s 内匀速上涨了 1 m。

已知拉绳索的力F 为 500 N, 则提高重物的过程中()A. 做的实用功是800 JB. 拉力F的功率是80 WC.绳索自由端被拉下 3 m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4. (2017 ·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用以下图的装置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弹簧测力计往常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B. 丈量机械效率的原理是η=C.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力的大小相关D.提高机械效率能够经过减小钩码的重力来实现 5. 用以下图的滑轮组匀速提高重力为 200 N 的物体 , 人对绳的拉力为 125 N,不计绳重和摩擦,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假如人的体重为 600 N, 拉动过程中绳一直未断裂, 他用此滑轮组能提高的最大物重为。

6. 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高同样的高度 , 以下图。

他两次提高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 则 F 甲F 乙 ; 所做的实用功分别为W 和 W , 机械效率分别为 η 甲 和 η 乙 ,甲乙则 W 甲W 乙, η 甲 η 乙。

( 均选填“ >”“ =”或“ <”)7. 以下图是一种小型千斤顶的表示图 , 当手往下压摇动臂时 , 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

10.5机械效率(精选练习)【解析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

10.5机械效率(精选练习)【解析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沪科版)

沪科版 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五节 机械效率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20·河北) 小阳将一桶水从一楼提到二楼。

此过程中,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 .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C .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D .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是总功【答案】B【解析】小阳目的是提水,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故B 正确、C 错;对桶做的功为额外功,故A 错;小阳把水、桶、自身提升做的功为总功,故D 错。

2.(2020·山东 ) 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 .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C .机械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 .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跟物重的比值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答案】C【解析】A 、机械做功越快,表示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故此项不符合题意; B 、从机械效率公式可知,总功多,机械效率的大小还要看有用功的大小,故此项不符合题意;C 、总功包括有用功和额外功,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此项正确符合题意;D 、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跟物重的比值与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没有关系,故此项说法不对,不符合题意。

3.(2020·河南 )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 .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高C .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D .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答案】D【解析】机械效率的高低是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等于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则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所以机械效率越高。

4.(2020·合肥 ) 甲、乙、丙三台机器,它们的机械效率大小是,ηηη<<乙甲丙。

用它们分别把同一物体提高相同高度,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W W W >>总甲总乙总丙B .W W W <<总甲总乙总丙C .W W W ==总甲总乙总丙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把同一物体提高相同高度,所做的有用功相同;而机械效率ηηη<<乙甲丙,则说明总功的关系为W W W >>总甲总乙总丙。

机械效率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机械效率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五节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 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η W 有用 W 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h = GF = η Gh FS = Gh F2h = G2F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η W 有用 W 总 = GhFS =考点解析考点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是总功C.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D.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考点2 机械效率的理解2.(2013•三明)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B.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的多少C.使用滑轮组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D.用同一滑轮组提升质量不同的物体,机械效率不同考点3 机械效率的计算3.(2012•沙县质检)如图是小华同学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钩码总重为2N,小华同学用4s将钩码匀速提升0.16m,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求:(1)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2)在实验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及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考点4 机械效率的测量4.(2012•泰州)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试验序号钩码g/N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功率/%① 4 0.1 1.8 0.3 74.1② 6 0.1 2.4 0.3(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同步练习1.体重是400N的小丽同学用重10N的水桶,提起重为100N的水沿楼梯送到6m高的宿舍里使用,完成这一次提水,她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则她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A.600J,60J B.600J,2460J C.660J,2400J D.3000J,60J 2.(2008•南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4.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下列假设:(1)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有关(2)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3)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重有关(4)机械效率可能跟承受绳子的段数有关然后小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2组实验进行对比,来验证小红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A.(1)B.(2)C.(3)D.(4)5.(2013•厦门)如图所示,用同样的轻绳(不计绳重)和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使用甲装置机械效率较高,使用乙装置能省力.(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N.如果重物重力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一位工人用如图所示滑轮组装置从10m深的井下将重物G匀速提到地面,在整个过程中,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不计,求:(1)若被提升的物体重G=400N,工人用的拉力是250N,求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若工人在100s内用该装置将重G2=900N的物体从井下匀速提到地面,求工人拉绳的力及装置的机械效率?第6题图。

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精讲精练

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精讲精练

滑轮组机械效率知识点精讲精练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要求能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生活中有提高机械效率的意识。

同学们对这方面的内容感性认识较少,学习难度相对较大。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基本知识点,注重对基本公式的归纳总结,以不变应万变,达到降低学习难度,举一反三的目的。

现将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两个公式深入分析,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启发。

一、已知滑轮组中物重G、物体被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端移动的距离s,此时的有用功为物体克服重力向上升高所做的功,总功为拉力做的功。

基本公式:η=W有用/W总=Gh/Fs拓展1:如果通过图示可知绳子的段数n,则物体上升的高度h 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满足确定的关系s=nh,公式可变形为η=W有用/W总=Gh/Fs=G/Fn例1(2007 山东省)用如图1的滑轮组把货物拉上货仓,物重G为480N,用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为2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精析:解法1:s=nh=3⨯2m=6m.η=W有用/W总= Gh/ Fs =480N⨯2m /200N⨯6m= 960J/1200J=80%解法2:η=W有用/W总=Gh/Fs=G/Fn=480N/200N⨯3=80%实验分析:由变形公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高度无关。

因而在探究实验中可以省去刻度尺这一测量工具,只需要弹簧测力计。

拓展2:以上公式符合利用滑轮组将物体提升一定高度的情况。

当利用滑轮组将物体克服摩擦水平拉动一定距离时,有用功应为物体克服摩擦向前移动所做的功,即W有用=fs而不是W有用=Gh。

公式:η=W有用/W总=fs/F S绳例2 (2006 武汉) 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一个重2000N的物体A,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600N,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2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精析:W有用=fs S绳=ns=3s W总=F S绳η=W有用/W总=fs/F S绳=f/nF=600N/3⨯250N=80%二、如果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利用滑轮组将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已知滑轮组中物重G、动滑轮的重G动,有用功为物体克服重力向上升高所做的功,此时的额外功为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总功则为有用功加额外功。

机械效率练习题

机械效率练习题

机械效率练习题一、选择题1.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机械效率?A. 机械效率总是大于1B. 机械效率等于1C. 机械效率小于1D. 机械效率等于机械的重量2. 以下哪种情况下机械效率会提高?A. 增加摩擦力B. 减少摩擦力C. 增加机械的重量D. 增加机械的体积3.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A. 机械效率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B. 机械效率 = 输入功率 / 输出功率C. 机械效率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D. 机械效率 = 1 / 输入功率二、填空题4. 机械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5. 当机械的输入功率为100W,输出功率为80W时,其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6. 简述机械效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四、计算题7. 一个起重机在提升货物时,输入功率为15千瓦,输出功率为12千瓦,计算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8. 假设一个滑轮系统在提升物体时,输入功率为200W,由于摩擦力和其他因素,实际提升物体的功率为150W,求该滑轮系统的机械效率。

五、论述题9. 论述在设计机械系统时,如何通过减少能量损失来提高机械效率。

六、实验题10.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量一个简单机械(如杠杆或滑轮系统)的机械效率,并说明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七、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案例:一个工厂使用一台机器来提升重物,机器的输入功率是50千瓦,但由于机械磨损和摩擦,输出功率只有35千瓦。

分析该机器的机械效率,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八、判断题12. 机械效率越高,意味着机械的能效越好。

()九、应用题13. 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其输入功率为300W,输出功率为250W。

如果需要将输出功率提高到300W,而输入功率不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十、综合分析题14. 考虑到机械效率和成本效益,分析在设计一个用于提升重物的机械系统时,应如何平衡机械效率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可以加深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20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12.3 机械效率精讲精练(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专题12.3 机械效率1.有用功 (W 有用):人们为了达到工作目的____必须____要做的功。

2.额外功(W 额):利用机械时不想需要但___不得不做____的功。

3.总功(W 总):外力所做的功,即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__和___。

4.定义: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分析判定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高低要分析两个因素:有用功与总功。

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___1___.5.计算公式:___ η=总有用W W ×100%_____。

6.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尽可能增加提升物体的___重力___;减轻机械的___自身___重量;合理地减少部件间的有害___摩擦____。

知识点1:有用功和额外功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也就是人们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时必须做的功。

在提升物体时,W 有用= Gh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额外功的主要来源: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重、绳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4.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的过程中实际所做的功叫总功,它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之和。

即:W 总=W 有用+W 额5.若人对机械的动力为F ,则:W 总= FS【例题1】(2019山东威海)如图是一款健身拉力器原理图,斜面的倾角为30°,重500N 的物块与固定在斜面底端的弹簧相连,小明通过定滑轮拉着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 的过程中(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被拉伸状态),小明对绳的拉力所做的功为1000J ,克服弹簧拉力做功300J ,则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为 J ,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为 N .(忽略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课前预习知识点解读与例题突破【答案】500;100。

【解析】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2m ,则斜面的高度h =s =×2m=1m , 克服物块重力做的功W 有用=Gh =500N×1m=500J ;W 额=W 总﹣W 1﹣W 有用=1000J ﹣500J ﹣300J =200J ,由W 额=fs 可得,物块与斜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f ===100N 。

机械效率专题练习(带答案解析)

机械效率专题练习(带答案解析)

机械效率专题练习(带答案解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机械效率专题一、选择题1、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4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2、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80N的重物,物体上升速度为0.1m/s,上升高度为20cm,拉绳子的力F为50N,则(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60cm B.拉力的功率为5WC.有用功为1600J D.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3、关于的功率和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的功率越小,表示机械做功越慢 B.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C.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D.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表示做的有用功越多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600N的力沿着4m长的斜面,将重1200N的油桶匀速推到高1.5m的车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斜面是为了省功B.把油桶滚上去而不是推上去,是为了提高斜面机械效率C.工人师傅做功900J D.油桶在斜面滚动的摩擦力为600N5、如图15所示,小明分别用甲滑轮、乙滑轮把重力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到相同的高度,则A.使用甲滑轮可以省力B.使用乙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使用甲滑轮做的有用功多D.使用乙滑轮的机械效率为100%6、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A.η=×100% B.η=×100%C.η=×100% D.η=×100%7、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率相等8、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 B.甲、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C.F1做的功小于F2做的功 D.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9、分别用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0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甲∶F乙=2∶3 η甲∶η乙=3∶2 甲∶F乙=3∶2 η甲∶η乙=3∶2甲∶F乙=3∶2 η甲∶η乙=1∶1 甲∶F乙=1∶1 η甲∶η乙=1∶110、如图甲图所示,一工人正把一重物送往高台,小明看见后急忙前去帮忙,他找来一块木板,搭成如图乙所示的斜面,结果轻松地把重物推到了高台上.关于这两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机械效率是一样的B.工人克服重力做功较多C.两人做同样多的有用功 D.小明做功的功率要大些11、如图,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面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了距离s,若物重为G,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滑轮及绳重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用功的功率为fv B.拉力的功率为3FvC.装置的机械效率为G/3FD.额外功为(3F-f)s12、如图10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

机械效率练习题

机械效率练习题

机械效率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机械做功越快B. 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机械做有用功的比例越大C. 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机械做的额外功越多D. 机械效率与机械做功的多少无关2. 一台起重机吊起货物,若货物重1000N,起重机做的有用功为5000J,则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A. 50%B. 60%C. 70%D. 80%A. 斜面B. 滑轮组C. 轮轴D. 定滑轮二、填空题1.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所做的________与________之比。

2. 在使用机械时,为了提高机械效率,应尽量减少________功。

3. 一台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表示该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________。

三、计算题1. 一台起重机提升重物,已知重物的重力为1200N,起重机做的总功为7500J,求起重机的机械效率。

2. 某斜面高1m,长5m,将重200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若拉力为100N,求斜面的机械效率。

3. 一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1500J,求滑轮组所做的总功。

四、应用题1. 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来提升重物。

请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机械效率方面的差异。

2. 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机械效率。

3. 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发动机输出的功率为100kW,已知汽车受到的阻力为2000N,求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时的机械效率。

五、判断题1. 机械效率为100%意味着机械做的所有功都是有用功,没有额外功。

()2.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只能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3. 机械效率越低,说明机械设计越不合理。

()4. 在不计摩擦和其他额外功的情况下,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

()六、简答题1. 简述机械效率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

2.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3. 如何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七、作图题1. 请画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示意图,并标明各自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讲义)一、知识点睛1.机械效率:(1)公式:___________(2)求解有用功或总功时,可以直接用对应的力乘以距离;也可以用关系W总=W有+W额。

(3)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物重、机械自重、摩擦等。

2.杠杆的机械效率:F有用功:杠杆作用在物体上的拉力所做的功,即__________;总功:施加的动力所做的功,即______________。

额外功:克服杠杆自重所做的功。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F有用功:作用在物体上的拉力所做的功,即__________;总功:绳子自由端拉力所做的功,即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克服滑轮自重所做的功。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斜面的机械效率Fs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即______________。

总功:沿斜面施加的拉力所做的功,即____________。

额外功: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精讲精练1.现有重800N的木箱A,小李同学想把它搬到高为6m、长为10m的斜面上,如图所示,他站在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用600N的拉力使木箱A以0.2m/s的速度匀速从斜面底端到达斜面顶端。

求:(1)小李同学拉木箱的功率是多大?(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木箱A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2.一辆小汽车正在匀速爬上六盘山一段坡长是1000m、坡高h是60m的盘山路,小汽车的质量m是1000kg,小汽车的牵引力F是720N。

(1)如图所示,上山的路修成盘山弯曲的,目的是_________。

(2)如果小汽车上坡所用时间为60s,求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大?(3)这段盘山路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取g=10N/kg)3.在某个仓库,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1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第2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___J。

(3)通过对比实验1、2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_______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2、3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__(写出一个)有关。

4.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匀速拉动较长的杠杆,使重为18N的物体缓慢升高0.1m,拉力大小F=8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0.25m。

求:(1)拉力所做的功;(2)有用功;(3)杠杆的机械效率。

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

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不考虑摩擦。

(1)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1为_____。

(2)将三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高时,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2_____η1。

(选填“<”、“=”或“>”)(3)将同一物体分别悬挂在A、B两点匀速提高时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B,则ηA_____ηB。

(选填“<”、“=”或“>”)(4)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钩码悬挂钩码总重钩码移动距离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机械效率第5题图第4题图点G/N h/m 离s/m η/%1 A点 1.5 0.10 0.7 0.30 71.42 B点 2.0 0.15 1.2 0.30 83.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__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630N的货物,绳子的自由端拉力F=300N,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考虑绳重和摩擦,求:(1)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拉力做功功率;(3)当所提货物重力为930N时,绳端的拉力为多大?7.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的过程中,设F1、F2做的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求:F1和F2的大小关系;W1和W2的大小关系;P1和P2,的大小关系;η1和η2的大小关系。

F2F18.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所示,他们将测得的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髙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实验G/N F/N h/m s/m W有用/J W总/J η1 2 2.1 0.1 0.1 0.2 0.21 95.2%2 2 1.2 0.1 0.2 0.2 0.24 83.3%3 2 0.9 0.1 0.3 0.2 0.27 ★(1)表格中“★”数据=;第8题图第6题图(2)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3)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滑轮组的优是,缺点是。

9.某场馆建设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2000N的物体A以0.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前拉动2m,拉力F大小为250N,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物体A重力的0.2倍,求:(1)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多少?(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多少?10.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至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拉力F=50N,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11.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土,他用20s的时间把重为120N的土从井中匀速提升5m,拉力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在这个过程中,求:(1)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拉力的大小;(4)拉力的功率。

12. 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A 打捞上来,物体A 的密度为9.0×103kg/m 3,体积为100dm 3。

在5000N 的拉力F 作用下,物体A 在2s 内匀速竖直上升2m (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g =10N/kg 。

求:(1)物体A 受到的浮力; (2)拉力F 做功的功率;(3)物体未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考答案】一、 知识点睛 1. W ηW =有总 2. W 有=GhW 总=FsW ==W 总Gh GhFs Gh G h η='+有杆 3. W 有=GhW 总=FsW ===W +总动动Gh Gh GFs Gh G h G G η=+有 4. W 有=GhW 总=FsW ==W 总Gh GhFs Gh fsη=+有 二、 精讲精练 1. (1)120W(2)80%第12题图(3)120N2.(1)省力(2)1.2×104W(3)83.3%3.(1)匀速;左(2)60;3.0(3)A;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

(4)控制变量法(5)斜面的粗糙程度;木板的长度;拉木块的速度;木板的面积。

4.(1)2J(2)1.8J(3)90%5.(1)0.5;66.7%(2)>(3)<(4)不能;①钩码悬挂的位置没有保持不变;②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出普遍规律。

6.(1)70%(2)180W(3)400N7.F1<F2,W1=W2,P1=P2,η1=η28.(1)74.1%(2)滑轮自身也受重力,机械做的额外功较多(3)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既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额外功增大,机械效率降低9.(1)400N(2)80%(3)200W10.40%11.(1)600J(2)75%(3)80N(4)40W12.(1)1000N(2)104W(3)80%机械效率(作业)1.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时,所测得的机械效率相比较()A.相同B .重物越重所测得的效率越高C .重物越轻所测得的效率越高D .不能确定2.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 的物体匀速提升0.1m ,拉力F =6N ,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做的有用功为1JB .所做的额外功为0.5JC .所做的总功为1.5JD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3. 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为3N 的物体缓慢匀速提高10cm ,手的拉力F 为2N ,手移动的距离s 为30cm 。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A .22%B .33%C .50%D .67%4. 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 钩码重G /N 钩码上升的高度h /cm测力计的示数F /N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cm1 32 1.2 6 23 5 1.2 15 3 3 8 1.2 26 43101.230(1) 前三次实验中,第____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 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____J ,总功是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3) 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是否有关。

5.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 内把900N 的货物匀速提高2m ,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是2400J 。

求: (1) 拉力F 移动的距离; (2) 工人师傅所做有用功的功率; (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 如图所示,重物A 是体积为10dm 3,密度为7.9×103kg/m 3的实心金属块,将它完全浸没在水中,始终未提出水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