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实验题典型例题
机械效率计算题及答案

四.计算题1、(2013四川自贡)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N 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秒,使绳端向下移动了1.5m ,重物匀速上升了0.5m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g=10N/kg ). (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 (3)被吊起的重物质量多大?解:(1)根据n=3,即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是3股; 则绳子的固定端应从动滑轮上开始缠绕,如图: (2)∵W 总=FS=600N×1.5m=900J ; ∴P=W/t=900J/10s=90W .(3)∵S=nh ;∴n=S/h=15m/05m=3; 由η=G/nF 得:G=ηnF=70%×3×600N=1260N ; ∴m=G/g=1260N/10Nkg=126kg . 2.(2013乐山)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升降机货箱的重力是400N ,g 取10N/kg 。
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
试求:(1)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 3,每块大理石的体积是1.0×10-2m 3,则每块大理石的重力是多少?(2)如果每根钢丝绳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0N ,则该升降机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多少块大理石? (3)某次提升中,升降机在1min 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15m ,钢丝绳的拉力是2000N 。
则钢丝绳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1) 每块大理石重:N Kg N m m Kg Vg mg G 280/10100.1/108.23233=⨯⨯⨯⨯===-ρ (2分)(2) 升降机一次能提起的大理石块数:块每块大理石重量能提起的大理石总重量2028040020003=-⨯==NNN n(3) 钢丝绳端移动的距离:m m h s 451533=⨯== (1分) 把货物提升15 m 做的功:J m N Fs W 4109452000⨯=⨯== (1分)升降机的功率:w sJJ t W P 150060109min 110944=⨯=⨯== (1分) 3.(2013扬州)(6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 ,已知物重为800N ,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
物理机械效率试题

物理机械效率试题1.图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 ,这表示A.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B.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C.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2J 的功用于剪纸D.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 的功用于剪纸【答案】D【解析】(1)剪刀可以看作为杠杆,但要计算动力或阻力大小时,需要知道相应的力臂的大小,不知道力臂是不能算动力或阻力大小的.(2)使用剪刀时,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是总功,用于剪纸的力做的功是有用功.故选D2.某同学利用两个滑轮组装了一个滑轮组,将重为300N的物体从一楼匀速提升到三楼,所用的拉力为12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答案】83.3%【解析】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如果从定滑轮开始绕,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如果从动滑轮开始绕,有三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如图乙所示:如果此滑轮组不做额外功,∵G=300N,如果有两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300N=150N,而实际所用的拉力为120N,120N<150N,则拉力的大小为:F拉力∴应有三段绳子承担物体的重力,如图乙所示:∵F=12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83.3%.3.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选填“省力”或“费力”).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N.若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越(选填“高”或“低”).【答案】省力;2;高【解析】解:(1)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费了距离.(2)因为斜面的机械效率η==;所以拉力F===2N;(3)使用同一个斜面,其光滑程度不变,斜面越陡时,其机械效率越高4. 如图所示是太阳能路灯,灯杆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向灯杆下方的蓄电池充电,供夜晚路灯照明.若在一定时间内,太阳光辐射到该太阳能电池板的能量为2.1×107J ,这些能量经转化后,可供功率为35W 的路灯工作50h ,则该路灯消耗的电能为 ,该太阳能路灯的转化效率为 %. 【答案】6.3×106J ;30【解析】解:(1)该路灯消耗的电能:W=Pt=35W×50×3600s=6.3×106J ;(2)该太阳能路灯的转化效率:η===30%5. 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 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 N ,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 为0.2m .物块重G 为1.5N ,物块上升的高度h 为0.3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是 .【答案】2.5;90;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1N ,读数是:2.5N ;(2)W 有用=Gh=1.5N×0.3m=0.45J ;W 总=FS=2.5N×0.2m=0.5J ;η=×100%=×100%=90%(3)因为杠杆自身有重力,提升物体的同时也要提升杠杆,即克服杠杆自重做功,就有了额外功;6. 如图所示,某工人用动滑轮往3m 高的平台上运沙土,已知沙土的质量是40kg ,袋子和动滑轮的总质量是10kg ,不计绳重和摩擦.工人匀速拉动绳子时,所用拉力是 N ,此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 245;80%【解析】解:(1)∵m 沙土=40kg ,m 轮袋=10kg ,g=9.8N/kg ,∴沙土的重力为:G 沙土=m 沙土g=40kg×9.8N/kg=392N ,袋子和动滑轮的总重力为:G 轮袋=m 轮袋g=10kg×9.8N/kg=98N ,而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n=2,∴拉力的大小为:F=(G 轮袋+G 物)=×(98N+392N )=245N .(2)∵G 沙土=392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80%7. 小雪用三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20N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4m ,若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每个滑轮重为N.【答案】30【解析】(1)由图知,n=3,∵η===,∴F===50N;(2)∵不计绳重和摩擦,∴F拉=,即:50N=,则G动=30N.故答案为:30.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F=和推导公式η===是本题的关键.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N.【答案】1.2;83.3%;2【解析】由图知,n=2,s=2h,(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v=2×0.1m/s=0.2m/s,拉力的功率:P=Fv=6N×0.2m/s=1.2W;(2)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W有用=Gh,使用滑轮组做的总功:W总=F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3.3%;(3)∵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G物+G轮),即:6N=(10N+G轮),∴G动=2N.9.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人对绳的拉力为125N,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如果人的体重为600N,拉动过程中绳始终未断裂,他用此滑轮组能提升的最大物重为 . 【答案】80%;1150. 【解析】1)由图可知,s=2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0%;(2)在不计摩擦与绳重时,F=(G 物+G 动),即125N=(200N+G 动),所以G 动=50N ,因为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大拉力不可能大于自身重力,所以最大拉力为F′=600N ,∵F′=(G 物′+G 动),即:600N=(G 物′+50N ),∴最大物重:G 物′=1150N .10. 伴随着“环保低碳、节能减排”的生活新理念,太阳能汽车营运而生.这款汽车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利用电动机为汽车提供动力.若电池板提供给电动机的功率为1600W ,电动机工作时的电流为10A .求:(1)电池板提供给电动机的电压为多少?(2)如果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75%,汽车的功率为多少?(3)如果该车在30min 内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距离为18km ,则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少?【答案】(1)电池板提供给电动机的电压为160V ;(2)汽车的功率为1200W ;(3)车受到的阻力为120N .【解析】解:(1)电池板提供给电动机的电压:U===160V ;(2)汽车的功率:P 机=Pη=1600W×75%=1200W ;(3)汽车行驶的速度:v===10m/s ,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120N , ∵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 ∴水平方向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20N .。
机械效率的典型例题

简单机械之机械效率计算1、关于机械效率,下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总小于1;B、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2、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下正确的是:()A、以较快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B、以较慢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C、增加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D、把滑轮做得更轻巧,减小滑轮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3、某同学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石头抬高20cm,手向下压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cm,人做的功是_____J,有用功是_______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4、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5、如图所示,为使重为1500N的物体匀速移动到长100m斜面的顶端,若斜面的高为10m.需用180N的推力,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常见的简单机械指滑轮、斜面和杠杆。
而有关其机械效率的计算则是九年级物理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每年中考试卷的“常客”。
为了帮助学生们破解难点,掌握重点,下面就按滑轮、斜面、杠杆的顺序,以典型题为例,分类讲解各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一、滑轮㈠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例1.(2011江苏连云港,第29题)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 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N。
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 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
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
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
经典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

机械效率计算题1.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正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1)拉力F;(2)拉力做功的功率;(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则拉力的功率为_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动滑轮重多少N.4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3)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5、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6.如图8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
求:(1)物体上升的速度。
(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在某次升国旗的仪式上,小强同学通过滑轮组将—质量为0.8千克的国旗缓缓匀速升高15米,如图所示。
问:(1)小强匀速拉绳的力为多少?(2)此过程巾,小强对旗做了多少功?(3)如果升旗用了50秒的时间,则小强做功的功率为多大?(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滑轮、绳的质量忽略不汁,取g=10牛/千克)8.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某同学作了相关的测量:小军的体重为400牛,跳起时重心升高的高度平均为0.02米,则小军跳一次做功多少焦;若小军1分钟跳150次,则小军跳绳时的功率为多少瓦。
机械效率例题

3.如图,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 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 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 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斜坡的机械 效率为80%.求卡车: (1)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1.如图所示,物体的重量为2.4×104 N,物体在水 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是物体 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1/10,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F 的功率为150 W,要把物体匀速拉动1 m。求: (1)F的大小; (2)物体移动的速度; (3)需要多长时间.
2.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 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 的物体在 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拉力做 功的功率为多少瓦?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多 少?
机械效率计算题及答案

四.计算题1、(2013四川自贡)如图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N 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秒,使绳端向下移动了,重物匀速上升了,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g=10N/kg ). (1)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2)人所做功的功率多大? (3)被吊起的重物质量多大?解:(1)根据n=3,即动滑轮上绳子段数是3股; 则绳子的固定端应从动滑轮上开始缠绕,如图: (2)∵W 总=FS=600N×=900J ; ∴P=W/t=900J/10s=90W .(3)∵S=nh ;∴n=S/h=15m/05m=3; 由η=G/nF 得:G=ηnF=70%×3×600N=1260N ; ∴m=G/g=1260N/10Nkg=126kg . 2.(2013乐山)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升降机货箱的重力是400N ,g 取10N/kg 。
不计滑轮和钢丝绳的重力,不计摩擦。
试求:(1)已知大理石的密度是×103kg/m 3,每块大理石的体积是×10-2m 3,则每块大理石的重力是多少? (2)如果每根钢丝绳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00N ,则该升降机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多少块大理石?(3)某次提升中,升降机在1min 内将货物匀速提升了15m ,钢丝绳的拉力是2000N 。
则钢丝绳的拉力的功率是多少? (1) 每块大理石重:NKg N m m Kg Vg mg G 280/10100.1/108.23233=⨯⨯⨯⨯===-ρ (2分)(2) 升降机一次能提起的大理石块数:块每块大理石重量能提起的大理石总重量2028040020003=-⨯==NNN n(3) 钢丝绳端移动的距离:m m h s 451533=⨯== (1分) 把货物提升15 m 做的功:J m N Fs W 4109452000⨯=⨯== (1分)升降机的功率:w sJJ t W P 150060109min 110944=⨯=⨯== (1分) 3.(2013扬州)(6分)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提高5m ,已知物重为800N ,人对绳的拉力为500N 。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例1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B. 乙种方法更省力C. 两种方法的机械效率相等D. 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不等点拨: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要么省力,要么省距离。
且使用机械之后,不仅不能省功,反倒要多做功,也就是多做一部分额外功,这就导致用了机械比不用机械时,机械效率更低。
而甲图中的斜面就是一种可以省力的机械。
A.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就是W=Gh,也就是重力乘以重物被举高的高度,所以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克服重力做的功都是一样的。
故此项与题意不符。
B. 乙图是直接搬重物,所以人用的力就等于重物的重力;甲图是利用斜面来搬运重物,而斜面是省力费距离的一种机械。
故甲图更省力,此项与题意不符。
C.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率。
而使用机械(甲图的斜面就是一种机械)与不使用机械(乙图)相比,多了机械带来的额外功,所以甲图的机械效率更低。
此项与题意不符。
D. 由C项的分析可知,甲图的机械效率比乙图低。
此项与题意相符。
答案:D点评:本题的核心在于对功的原理的理解。
甲图是使用机械,乙图是不用机械,然后从做功、省力、机械效率等几个方面对两图进行比较,关键是知道使用机械不省功。
例2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来省力。
小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木块A、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C和一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上述器材外,小明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2)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3)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使物体的位置提高,需要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所以W有用=Gh;总功就是沿斜面的拉力所做的功,所以W总=Fs;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第三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4)分析实验数据,看随着斜面倾斜程度的变大,机械效率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得出结论。
机械效率练习题

10.用相同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8所示, 用它们来提升同一重物,甲滑轮组将 重物举高1m,乙滑轮组将重物举高 2m,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条件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滑轮组拉力大,机械效率低 B.乙滑轮组省力,所以它的机械效率高 C.乙滑轮组将重物举得高。所以它的机械效 率高
D.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多,但甲、乙机械效 率相等
5.如图5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 组来提相同重物G,甲图中两个动滑 轮共重5N,乙图中一个动滑轮重3N, 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两个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 )
A.甲比乙大 B.甲比乙小 C.一样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如图6所示,用两个滑轮组提升货 物,所用的动力之比为F1:F2=4:3, 被提升货物的重力之比为G1:G2=1: 2,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 ( )
A.4示的两个滑轮组分别把重 力相等的两个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 所用的拉力F1=F2,比较两拉力所做 的功W1.W2及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η2,则有( )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W2,η1>η2
机械效率加强练习
9.如图3所示,物体A的质量是100kg, 在力F的作用下物体以0.5m/s的速度 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若A与水平面间 的摩擦力为物重的1/2,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为80%,则5s内拉力的有用功是 ______J,拉力F是______N。(g取 10N/kg)
10.用图4所示的滑轮组甲和乙,提起 同样重的物体时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 甲,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则可判 定η甲______η乙;如果用乙滑轮组第一 次提起重G1的重物,机械效率为η1,第 二次提起重为G2的重物(G1> G2),机 械效率为η2,则可判定η1______η2。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的影响,且动滑轮的 重力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实验题典型例题
1.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小杰和小华
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
(1) 小杰采用了如图23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
他通过滑轮组 用3N 的拉
力F 将重4.8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0.1m 的距离,此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2) 小华采用了另一种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请帮助小华在图 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On
图23
甲 图15 乙
2. 图15甲是小刚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 力计拉动绳子自
由端,将总重为 6N 的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 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
A ,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
B ,位置,在 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 F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5 乙所示。
则: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钩码上升的高度是 cm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力F 做的功是 J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滑轮组机械效率是 %。
(结果保留一位小
数)
3•小刚同学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 23所示 (1) 表中第1次实验数据有错误,改正后计算出其机械效率为 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另一组正确的
数据计算出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两次的机
实 物 I
物体上
拉 绳自由端
验次
重
升高度h/m 力F/N
上升距离s/m
械效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22乙
甲
数
G/N
1
2
0.1
1.
1
0.2
2
4 0.1
2.
0.3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
拉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小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发现示数有忽大忽小现象,
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 造成的。
为改变这种现 象,小刚让弹簧测力计静止下来读数,这样他测得的 (5) 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图19甲是小刚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 意图。
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 将重为6N 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 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 A'位置匀 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如图18乙所示。
贝
(1)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___ N ; (2)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 _________ c m ; (3)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_____________ J 。
5 •某学习小组要用实验研究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 响,他们用如图17所示的同一滑轮组进行了多组实验, 通过实验得到了 下表中的数据:
机械效率将 __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s
厂
■R b
甲 9图18乙
□3
N
测出了实验数据。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o
(2) 实验后小文想:机械效率还应该与物重有关,并用实验 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小文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 (3)小文用滑轮组在t 秒内匀速提起重为G 的物体升高h 米 (不计绳重和摩擦),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n ,动滑轮重G
动= __ o
小文的功率P= ___ o
7.在探究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刚同学用图15 所示的同一滑轮组进行
了三次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
1 实验序号2、3所对应的机械效率的值
分别为 ________ ,
2 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在滑轮
组的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时,机械效率与 --------- 有关,与 --------------- 无关
图21
序号
钩码重G
钩码上 升高
度
纟绳端拉 绳端移动的 机械效
钩码
/ N
钩 码上升/m
力F / N
拉力F/N
距绳端s /m 的 距 率 n
重力G/N
4
的高 剂度/cm
1.8
离 o /cm
74%
2
2.0
6
10.00-1 2
2.5.0
°.3 30.0
80% :
3
Q
C 彳
3 1 no
O ・1
(1) ⑵ (3) 实验时,应将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 __________________ 拉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对于同一滑
轮组,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____ o (选填“高”或“低”)
6•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文连成了如图
18的滑轮组并分别
IF 图15
G
8•某实验小组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组装了如图
21
所
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只滑轮重都相同,不计摩擦和绳重)。
(1) 实验中,在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应使钩码 _______________ 上升。
(2) 用甲、乙两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它们的的机械效率关系是 n 甲 n 乙(选
填:>、V 或=)o
(3)对于甲图所示的滑轮组,如果没有刻度尺,只要测出钩码重
G ,
然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读 出拉力值F ,即可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9.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
实验。
(2) 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
同的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 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3)
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 使用同一
滑轮组,
可以提高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小李在测定某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得到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序
号
物重(N ) 提升高度(m
绳端拉力(N )
绳端移动距离(m )
机械效
率
1 6 1 2.5 4
60%
2
16
1
5
4
实验次数
物理量
l 2 3 钩码重G/ 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 / m
0.1 0.1 0.1 绳端拉力F / N 1.8 1.4 2.4 绳端移动距离s / m
0.3 0.5 0.3 机械效率n
74%
57%
83%
验装置如图21
(1)完成表格中空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图是图16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填“甲”或“乙”)
(3)比较实验1、2可得:使用同一滑轮组,增大提升物体的
物重,可以 _______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增大”或“减小”)(4)小李想到计算机械效率还可用Gh,于是用弹
(G+G动)h '
簧测力计测得动滑轮重,代入上式计算后发现比实际测得的机械效率值偏大,原因是实际测量中还包含克服做的功。
甲乙
图16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