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机械效率精选知识点及习题

机械效率精选知识点及习题

额外功 W额外=W总-W有用 W额外=G动h (不计绳重,摩擦)
机械效率 摩擦)
(n为承担重物绳的股数)
(不计绳重,
7. 用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每个滑轮重10牛,绳子能承受的 最大拉力25牛,不计绳重和摩擦.问: (1)最多能吊起多重的物体? (2)滑轮组最大机械效率是多少?
(1)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 根据F= (G+G动)求 出物体的最大重力; (2)根据η= = = 求出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
• 1、机械效率的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计算公式: • η =
• 根据计算公式进行大小比较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把质量为3Kg,密度为3×103Kg/m3的薄石块从水面 下4m处拉出水面后,再提升10m.已知动滑轮重为10N(不计绳子与滑轮间 的摩擦,设石块地两个上升过程都为匀速,g取10N/Kg). (1)石块的体积为多少? (2)石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3)石块离开水面后提升了10m所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各是多少? (4)猜想石块地水中和离开水面后,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相同?
密度公式的应用
• 1、利用m=ρ V求质量;利用V=m/ρ 求体积 • 2、对于密度公式,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 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其质量(或体积) 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 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与体积成反比; (2)具有同种物质的物体,在同一状态下,体积大的 质量也大,物体的体积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 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 m1/m2=ρ 1/ρ 2 (4)具有不同物质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密 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 v1/v2=ρ 1/ρ 2

机械效率专题知识点+经典难题

机械效率专题知识点+经典难题

机械效率专题训练1.知识点梳理:机械效率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以下各情况中的物理量应该怎么表示。

物体A的重力为G,受地面摩擦力为f,拉力为F。

拉力移动了3m。

请表示: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重G,拉力为F,动滑轮重为g。

物体上升1m。

请表示: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G,摩擦力f,物体从低端到顶端。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题解析【例1】(多选)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A 重490N,物体B 重294N,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动了一段距离;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使物体A在5s内匀速移动0.5m(不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 为294N,拉力F 的功率为29.4WB.拉力F 为147N,拉力F 的功率为14.7WC.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294ND.绳子拉力对物体B 所做的功为73.5J【例2】(2010 年昌平一模)如图所示装置,物体 B 所受重力为G B ,物体A在物体B 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

机械效率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机械效率知识点及同步练习

第五节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 额=f L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斜面:W 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 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① 原 理: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③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6、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 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η W 有用 W 总 = η Gh FL = η Gh FS = Gh Fh = GF = η Gh FS = Gh F2h = G2F = η Gh FS = Gh Fnh = G nF = η W 有用 W 总 = GhFS =考点解析考点1 有用功、额外功、总功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B.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水做的是总功C.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D.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把桶捞上来的时候,桶里带了一些水,对桶和水做的功是有用功考点2 机械效率的理解2.(2013•三明)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B.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的多少C.使用滑轮组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D.用同一滑轮组提升质量不同的物体,机械效率不同考点3 机械效率的计算3.(2012•沙县质检)如图是小华同学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图,钩码总重为2N,小华同学用4s将钩码匀速提升0.16m,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求:(1)钩码匀速上升的速度;(2)在实验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及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考点4 机械效率的测量4.(2012•泰州)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记录数据如下表试验序号钩码g/N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绳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功率/%① 4 0.1 1.8 0.3 74.1② 6 0.1 2.4 0.3(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由记录数据分析,两次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同步练习1.体重是400N的小丽同学用重10N的水桶,提起重为100N的水沿楼梯送到6m高的宿舍里使用,完成这一次提水,她对水做的功为有用功,则她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A.600J,60J B.600J,2460J C.660J,2400J D.3000J,60J 2.(2008•南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4.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下列假设:(1)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有关(2)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3)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重有关(4)机械效率可能跟承受绳子的段数有关然后小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2组实验进行对比,来验证小红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A.(1)B.(2)C.(3)D.(4)5.(2013•厦门)如图所示,用同样的轻绳(不计绳重)和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使用甲装置机械效率较高,使用乙装置能省力.(均选填“一定”或“不一定”)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拉力F=6N,拉力的功率为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N.如果重物重力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一位工人用如图所示滑轮组装置从10m深的井下将重物G匀速提到地面,在整个过程中,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力不计,求:(1)若被提升的物体重G=400N,工人用的拉力是250N,求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若工人在100s内用该装置将重G2=900N的物体从井下匀速提到地面,求工人拉绳的力及装置的机械效率?第6题图。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的变形公式及经典题目与答案(小编推荐)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的变形公式及经典题目与答案(小编推荐)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的变形公式及经典题目与答案(小编推荐)第一篇:初三物理机械效率的变形公式及经典题目与答案(小编推荐)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功W = F S = P t 1J = 1N•m = 1W•s功率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W额=ηW总额外功 W额 = W总–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η机械效率η= W有用 / W总η=G /(n F)= G物 /(G物 + G动)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⒈用机械效率为75%的定滑轮,做了300J的有用功,那么这个定滑轮所做的额外功为()A.100J------B.300J-----C.400J------700J⒉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以及由一只定滑轮和一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去提同一重物,测得匀速拉动钢绳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80N,60N,50N,者三种装置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A.定滑轮-----B动滑轮------C滑轮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⒊用一个动滑轮将重500N的货物提高1M,所用拉力为300N,人做的总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⒋一台机械效率为60%的起重机,在2MIN内把36000N重的物体匀速提高10M,求起重机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是多少?额外功是多少?⒌一个人用100N的利用杠杆提起重250N的物体,人做功200N,将物体提高0.6M,则此过程中总功____J,有用功____J,额外功____,机械效率是___ 答案:1.A2.A3.总功:600J----有用功500J-----额100J----效率83.3%4.有功3.6×10的5次方J-----总功6×10的5次方J------额2.4×10的5次方J ⒌200---150---50---75%第二篇:初中物理重点公式及其变形总结初中物理重点公式及其变形总结作者:Z1)v=ss1m/s ⇒s=vt,t=;1m/s=3.6km/h,1km/h=tv3.6mGm⇒m=ρV,V=;G=mg⇒m=(g=9.8N/kg,g=10N/kg)VρgFF⇒F=PS,S=;P液=ρ液gh SP液2)ρ=3)压强:P=4)称重法:F浮=G物体在空气中-G在液体或气体中;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5)F1L1=F2L2,F=V液g;物体悬浮或漂浮:F浮=G物11G物G物⇒G物=nF,n=;当不计摩擦和绳重时F=(G物+G滑轮)⇒G 物=nF-G滑轮,G滑轮=nF-G物 Fnnss6)s=nh⇒n=,h=;v绳=n·v物; hhW总W总W有用W有用7)W总=Fs⇒F=,s=;W有用=Gh⇒G=,h=;1J=1N·m sFhGWWPP8)P=⇒W=Pt,t=;P=Fv⇒F=,v=;1W=1J/s tPFv9)W总=W有用+W额外⇒ W有用= W总-W额外,W额外= W 总-W有用;η=W有用W有用×100%⇒ W有用=η·W总,W总= W 总η10)Q吸=cm(t-t0)⇒m=Q吸Q吸Q吸Q吸Q吸,t=+t0,t0=+t;V=;Q放=cm(t0-t);η=×100%⇒Q吸=Q放·η,c (t-t0)cmcmqQ放Q放=P有用Q吸P有用,W总=Q放=mq;η=×100%⇒P总=,P有用=P总×η;W有用=Q 吸=cmΔt,W总=W电=UIt=Pt。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机械效率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功和机械能》机械效率知识点整理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或机械系统能够转换输入功的比例,是衡量机械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工程和生活中,提高机械效率可以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因此对于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关于机械效率的一些知识点整理。

一、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机械效率(η)是指机械设备或机械系统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即输出功(P输出)与输入功(P输入)之比:η=P输出/P输入其中,机械效率的数值一般在0到1之间,取决于机械设备的质量和使用情况。

二、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摩擦损失: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摩擦会导致能量的转化效率降低。

因此,减小摩擦损失是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2.传动装置的质量:传动装置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对机械效率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传动装置应具有高强度、高精度和低摩擦特性。

3.能量损失:机械设备在传动和转动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如声振、热量散失等,这些能量损失也会降低机械效率。

4.润滑状态:适当的润滑可以减小机械设备的摩擦,提高机械效率。

合理选择和使用润滑剂可以改善润滑状态。

5.使用环境:机械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如温度、湿度、气体和灰尘等因素的影响下,机械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三、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1.降低摩擦:可以采用润滑、改善工作表面质量、减小接触压力等方法,减小摩擦,提高机械效率。

2.优化设计:在机械设备的设计中,应注重减少能量损失和摩擦损失的因素,并采用合理的设计参数,使机械系统在工作时能够实现最小能耗。

3.定期维护: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异常情况,以保证机械系统的正常工作和高效率。

4.选择合适的能源: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能源,如选择高效的电机、电源等,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四、机械效率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机械效率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出来的重要概念。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设备在转化能量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等于能量的输入减去能量的输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基础) 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机械效率(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定义、大小范围、表示方法、公式、影响因素;3、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关系式;4、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及公式。

【要点梳理】要点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在理想情况下,使用机械所做的功等于不使用机械所作的功。

在实际情况中,使用机械所做的功大于不使用机械所作的功。

2、有用功: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必须做的功。

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沙子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利用机械工作时对工作目的物做的功叫有用功。

3、额外功:对人们完成某件事情来说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如提沙子上楼时对桶、滑轮等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4、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做的功,例如:用桶从井中打水。

由于工作目的是水,所以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人在整个提水过程中做的功是总功。

要点诠释:1、总功是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 有用+W 额外=W 总。

2、额外功的产生是因为利用机械做功时,除了对工作目的物做功外,还要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做功。

要点二、机械效率为了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物理学中引入了机械效率,它等于有用功W 有用与总功W 总之比,符号为η。

要点诠释: 1、公式为总有用W W =η,式中η表示机械效率,它是一个百分数。

η的值越大,表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做功的效率越高。

2、η的值总小于100%,由于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不可能为零,所以额外功总是存在的,即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

3、知道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根据公式可知:如果有用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减小额外功来增大机械效率,(例如我们用轻便的塑料桶打水,而不用很重的铁桶打水,就是运用这个道理);如果额外功不变,我们可以通过增大有用功来提高机械效率;(例如,在研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滑轮组,提起的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了,如果能在增大有用功的同时,减小额外功更好。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机械效率一、知识梳理:(一、)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有用功:..... 一…,叫有用功。

通常是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就是有呵。

,例如,你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W有用=GhJ又如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W有用=fs。

2、额外功j-丄叫额外功,通常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叫总功。

通常是人_ 使用机械时对机械所做的功厂W =Fs,既然是人做的功&那么这里的F就是人使用机械时所用的力,s是人的力所通过的距离。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是W总=W有+W说明:有时候额外功题目中已经忽略,则总功就等于有用功(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有用功和额外功并不一定是固定的,要根据事件的目的进行判定(二、)机械效由表达式可知:(1)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机械效率是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总」。

二、分类典型例题:题型一: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认识,并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例1:下列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 •机械效率总小于1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D •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例2: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图1中三种做功情甲乙况(滑轮规格均相同,不计绳重),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_____ 图。

若钩码的质量为10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m,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________ J,通过分析可判断出______ 图的机械效率最大例3: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

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

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题型二:会简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简单公式的运用) A、竖直方向例4:工人利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5 m,工人对绳的拉力为600N,则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用图__________ J,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n=例5、重2540牛的货物。

八年级初中物理机械效率知识点及习题

八年级初中物理机械效率知识点及习题

机械效率(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几个概念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 额= 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f L3、总功: 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知识点二 机械效率及其计算1、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 公式:斜 面知识网络重难点突破η W 有用W 总= η GhFL=:: 滑轮组③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通常用 百分数 表示。

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 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知识点三 机械效率的测量:1.原 理: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 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 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4小题)1.如图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不同的物体A 和B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A 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提升A 的拉力较大B .提升B 做的有用功较多C .A 物体的重力较小D .提升B 做的额外功较少η W 有用 W 总 = GhFS=【答案】A【解析】由题知,提起两物体所用的滑轮组相同,将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由W额=G动h可知,提升A和B所做的额外功相同,故D错误;不计绳重与摩擦,用同样的滑轮组将不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若提升的物重越大,由W=Gh可知,所做的有用功越大,而额外功相同,虽然拉力做的总功也越大,但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所以,增大提升的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
一、知识梳理:
(一、)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叫有用功。

通常是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例如,你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W有用=Gh;又如用滑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W有用=fs。

2、额外功:叫额外功,通常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叫总功。

通常是人使用机械时对机械所做的功。

W总=Fs,既然是人做的功,那么这里的F就是人使用机械时所用的力,s是人的力所通过的距离。

有用
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外。

说明:有时候额外功题目中已经忽略,则总功就等于有用功(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
有用功和额外功并不一定是固定的,要根据事件的目的进行判定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机械效率是,表达式= = 。

由表达式可知:(1)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

(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 机械效率是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总l。

二、分类典型例题:
题型一: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认识,并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例1:下列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例2: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图1中三种做功情况(滑轮规格均相同,不计绳重),产生额外功最
多的应是图。

若钩码的质量为10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
1m,各种情况机械做的有用功均为J,通过分析可判断出
图的机械效率最大。

例3: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

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

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
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题型二:会简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简单公式的运用)A、竖直方向
例4:工人利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 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
,工人对绳的拉力为600N ,则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 有用
=__________J ,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例5、重2540牛的货物。

如图1所示,滑轮组把它提升米。

若不考虑摩擦,
也不考虑滑轮和绳子的物重,则:
(1)绳端拉力F 是多少牛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米
(3)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须在绳端施力800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是多少
例6、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500N 的物体,在2S 内匀速提升6m ,已知拉力的大小为200N ,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 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

(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 拉力的功率。

(4) 动滑轮的重。

例7、如图3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N 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一端,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s 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kg 的物体提升4m 。

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5个物理量,要求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

(g 取10N /kg )
例8、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一物重为100N 的物体,上升1m ,机械效
率为80%求1)拉力F 是多少2)若物重再加5N ,提升1m 总功,拉力,机械效率分别
是多少(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图2
图3
B、水平方向上(中考不做要求)
例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20c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如果对绳的拉力,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例10、如图2所示,物体重15000牛顿,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物体重的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物体向左匀速运动时绳的自由端的拉
力是多大
C、斜面问题
例11、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1m。

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方向将重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

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4)箱子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例12、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高为h,现用力F沿斜面把物重为G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例13、如图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实验时用弹
簧测力计拉着重为6N的木块分别沿倾斜程度不同的同一斜面匀
速向上运动,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次数斜面倾
斜程度
斜面高
h/m
斜面长
s/m
沿斜面拉
力F/N
机械

率η
1较缓260% 2较陡3★
(1)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J,机械效率是。

(2)小明完成两次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其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你觉得他的结论(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3)斜面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盘山公路、镊子、螺丝钉、汽车方向盘中,应用了斜面的是、。

D、杠杆问题
例14、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3N的物体缓慢匀速提升10cm,手的
拉力F为2N,手移动的距离为30cm。

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例15、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
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如图7所示的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
钩码总重G为,钩码上升高度h为,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则杠杆的机械
效率为%.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
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
据:
次数钩码
悬挂点
钩码总
重G/N
钩码移动
距离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机械效率
η/%
1A]
2B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
越高”的结论答:;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D、推导公式的运用(忽略滑轮和绳之间的摩擦)
表达式=
例16、质量为的重物A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然后
利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将它匀速提升,所用的拉力F大小为5N,若绳重
和摩擦不计,动滑轮有质量,计算时g取10N/kg。

求:(1)重物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

(2)提升该物体时做的总功。

(3)动滑轮的重力。

(4)若仍用此装置将另一个重为10N的重物B也匀速提升,此时的机械
效率比提升重物A时的机械效率增加多少。

例17、张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运送到楼上,图中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子
重和摩擦。

如果所送货物重G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

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且提升同样的高度。

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的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每个滑轮的重是多少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3)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例18、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认识不同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并能
解释其中的原因
例1: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朱钢同学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向上缓缓做
拉力F(N)钩码重
G(N)
测力计线端提升
的距离s(cm)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有用功
W有(J)
总功
W总(J)
机械效
率η3010
(2)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实验装置图
(3)若仍用同一滑轮组,增加悬挂的钩码的个数,那么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不变”、“减小”)。

(4)除了上题的方法外还可以怎么提高机械效率
(5)若拉力F未沿竖直方向,则测出的机械效率会
(6)若加速拉动绳子,则则测出的机械效率
(7)若静止呢
(8)机械效率与绳子的股数或者绕法有关系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