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的典型例题
机械效率的典型例题

简单机械之机械效率计算1、关于机械效率,下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总小于1;B、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2、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以下正确的是:()A、以较快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B、以较慢的速度匀速提升重物;C、增加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D、把滑轮做得更轻巧,减小滑轮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3、某同学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石头抬高20cm,手向下压的力是22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__cm,人做的功是_____J,有用功是_______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4、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5、如图所示,为使重为1500N的物体匀速移动到长100m斜面的顶端,若斜面的高为10m.需用180N的推力,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常见的简单机械指滑轮、斜面和杠杆。
而有关其机械效率的计算则是九年级物理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每年中考试卷的“常客”。
为了帮助学生们破解难点,掌握重点,下面就按滑轮、斜面、杠杆的顺序,以典型题为例,分类讲解各类问题的求解方法。
一、滑轮㈠竖直提升重物的典型例题例1.(2011江苏连云港,第29题)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的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N的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 的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的拉力F为2500N。
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 的功和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所谓“有用功”,就是“对我们有用的功”。
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的目的都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的高度。
所以有用功就应是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和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的高度的乘积。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的力应是一对平衡力。
经典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

机械效率计算题1.如图所示,物体重180N,动滑轮重20N,绳重和摩擦不计.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正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求:(1)拉力F;(2)拉力做功的功率;(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00N的泥桶,所用的拉力为80N,若工人在5S,内将泥桶匀速向上提升2m,则拉力的功率为_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600N的物体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计绳重和摩擦,人拉绳做功的功率为多少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动滑轮重多少N.4重为120N、底面积为0.1m2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匀速运动了10m,用时20s.求:(1)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3)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5、如图4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6.如图8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
求:(1)物体上升的速度。
(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在某次升国旗的仪式上,小强同学通过滑轮组将—质量为0.8千克的国旗缓缓匀速升高15米,如图所示。
问:(1)小强匀速拉绳的力为多少?(2)此过程巾,小强对旗做了多少功?(3)如果升旗用了50秒的时间,则小强做功的功率为多大?(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滑轮、绳的质量忽略不汁,取g=10牛/千克)8.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某同学作了相关的测量:小军的体重为400牛,跳起时重心升高的高度平均为0.02米,则小军跳一次做功多少焦;若小军1分钟跳150次,则小军跳绳时的功率为多少瓦。
机械效率例题

3.如图,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 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 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车轮 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5m2,斜坡的机械 效率为80%.求卡车: (1)对水平路面的压强;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1.如图所示,物体的重量为2.4×104 N,物体在水 平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运动,受到的阻力是物体 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1/10,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F 的功率为150 W,要把物体匀速拉动1 m。求: (1)F的大小; (2)物体移动的速度; (3)需要多长时间.
2.如图所示,已知斜面长5m,高2m,拉力 为50N。利用这个装置将重为100N 的物体在 5s内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拉力做 功的功率为多少瓦?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多 少?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工人做功的功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 Gh = 230N×6m = 1380J(2)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则工人做的总功:= FS =Fnh= 125N×2×6m = 1500JW总(3)工人做功的功率:;(4)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用图中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的物体,手向下拉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当物体被提升3m时,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F做的总功(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解:(1)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3m=6m(2)人所做的有用功:W有= Gh = 800N×3m = 2400J(3)人拉绳子做的总功:W总= FS = 500N×6m = 3000J(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动滑轮的重为50N,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解:(1)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h =2×2m =4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端的拉力:拉力所做的功:W总= FS = 125N×4m =500J(2)拉力的功率:(3)有用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把质量为50kg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匀速推到顶端,所用时间为10s,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300N,斜面长10m,高5m,g=10N/kg,求:(1)把货物推上斜面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此过程推力做了多少功?(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答案】解:(1)货物受到的重力为:G = mg = 50kg×10N/kg = 500N= Gh = 500N×5m = 2500J工人做的有用功为:W有(2)工人推力做的总功为:W总= FS = 300N×10m = 3000J(3)斜面机械效率为:5、如图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m。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典型试题

物理“机械效率”精炼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1、(08潍坊)小明同学利用圆珠笔杆、钢丝、细绳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其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3B.拉细绳的力F等于钩码重力G的1/7C.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相同D.用该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钩码,机械效率不同总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有关?关系怎样?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900N的物体,使物体匀速上升3m,所用拉力为400N,摩擦不计.求(1)动滑轮有多重?(2)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大?(3)若用它匀速提升重1800N的物体,绳端的拉力是多大?这种情况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解析(1)由图看出,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由三股绳子承担,在”摩擦力不计”的条件下:3、(08济宁)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11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的情况下,甲所用的拉力乙所用的拉力;甲滑轮组的效率乙滑轮组的效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强化训练1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卜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拉力做的有用功是100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C.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做功快260N的物体,所用的力为100N,物体提高1m。
则B.拉力做的总功是260JD.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B .做功时间越长,机械功率越大D .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3.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是150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至少加60N的拉力。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门200N的物体A ,那么这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变”):。
若物体上面再放一重为(填“增加”“减小”“不4. 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5.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 利用图示的甲、乙两装置,分别用力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队、可亡表示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即早、吼表示拉力所做的功。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专题训练(含答案和解析)例1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B. 乙种方法更省力C. 两种方法的机械效率相等D. 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不等点拨: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要么省力,要么省距离。
且使用机械之后,不仅不能省功,反倒要多做功,也就是多做一部分额外功,这就导致用了机械比不用机械时,机械效率更低。
而甲图中的斜面就是一种可以省力的机械。
A.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就是W=Gh,也就是重力乘以重物被举高的高度,所以不管采用哪种方法,克服重力做的功都是一样的。
故此项与题意不符。
B. 乙图是直接搬重物,所以人用的力就等于重物的重力;甲图是利用斜面来搬运重物,而斜面是省力费距离的一种机械。
故甲图更省力,此项与题意不符。
C.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率。
而使用机械(甲图的斜面就是一种机械)与不使用机械(乙图)相比,多了机械带来的额外功,所以甲图的机械效率更低。
此项与题意不符。
D. 由C项的分析可知,甲图的机械效率比乙图低。
此项与题意相符。
答案:D点评:本题的核心在于对功的原理的理解。
甲图是使用机械,乙图是不用机械,然后从做功、省力、机械效率等几个方面对两图进行比较,关键是知道使用机械不省功。
例2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来省力。
小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
于是他找来木块A、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C和一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上述器材外,小明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2)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3)使用斜面的目的是使物体的位置提高,需要克服的是物体的重力,所以W有用=Gh;总功就是沿斜面的拉力所做的功,所以W总=Fs;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第三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4)分析实验数据,看随着斜面倾斜程度的变大,机械效率是如何变化的,从而得出结论。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计算题专项训练(附答案)

1、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的总功(3)工人做功的功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解:(1)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 Gh = 230N×6m = 1380J(2)由图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为2,则工人做的总功:= FS =Fnh= 125N×2×6m = 1500JW总(3)工人做功的功率:;(4)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2、用图中滑轮组匀速提升重800N的物体,手向下拉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当物体被提升3m时,求:(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F做的总功(4)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解:(1)由图可知,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3m=6m(2)人所做的有用功:W有= Gh = 800N×3m = 2400J(3)人拉绳子做的总功:W总= FS = 500N×6m = 3000J(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动滑轮的重为50N,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拉力所做的功(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解:(1)由图可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h =2×2m =4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端的拉力:拉力所做的功:W总= FS = 125N×4m =500J(2)拉力的功率:(3)有用功: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把质量为50kg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匀速推到顶端,所用时间为10s,沿斜面向上的推力为300N,斜面长10m,高5m,g=10N/kg,求:(1)把货物推上斜面做的有用功是多少?(2)此过程推力做了多少功?(3)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答案】解:(1)货物受到的重力为:G = mg = 50kg×10N/kg = 500N= Gh = 500N×5m = 2500J工人做的有用功为:W有(2)工人推力做的总功为:W总= FS = 300N×10m = 3000J(3)斜面机械效率为:5、如图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m。
机械效率计算题含答案

机械效率计算题1.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人用125N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求:(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W=500J P=100W (2)80%2.如图所示为一款塔式起重机,工作电压为380伏。
当起重机吊起500千克重物以1米/秒速度匀速上升20米时,工作电流是18安;当起重臂水平旋转,带动重物在8秒内移动16米时,工作电流是5安。
(1)如果起重臂加长,那么平衡块质量应该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
(2)请计算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钢绳对重物所做的功和起重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效率(保留小数到0.1%)。
答案:增加;1×105J;62.1%3.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所用的拉力为150N,物体在5s内匀速上升lm.求:(1)有用功;(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拉力的功率.答案:240J;80%;60W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小明家最近购置了一套新房,为了帮助爸爸将重600N的装修材料运送到6m高的楼上,小明利用物理课上学过的滑轮组,设计了如图20甲所示的材料搬运方案(其中每个滑轮重30N,绳子足够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50N,不计绳重及摩擦).(1)计算说明绳子的拉力是否超过绳子的最大承受力?(2)小明爸爸观察了该装置后,他想如果将该装置的滑轮位置颠倒(图20乙)是否会更省力一些,请你按照小明爸爸的想法,用笔画线在乙图绕上绳子并说明小明爸爸的想法是否正确.(3)求两种方案的机械效率之比?(4)综合分析评估两个方案,你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一些?说明理由.答案:5. 如图22所示装置 ,绳重及摩擦不计。
装卸工人将重为800N 的货物提至高处,人对绳的拉力F 1为500N ,货物在1min 内匀速上升了5m 。
(1)请在图上画出绳子的绕法;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如果重物是600N ,要把重物提升5m ,求拉力做的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机械之机械效率计算
1、关于机械效率,下说法正确得就是:( )
A、机械效率总小于1;B、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得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多得机械,机械效率越高;D、省力越多得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2、为了提高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以下正确得就是:()
A、以较快得速度匀速提升重物;B、以较慢得速度匀速提升重物;
C、增加承担物重得绳子股数;
D、把滑轮做得更轻巧,减小滑轮在转动过程中得摩擦;
3、某同学用动力臂就是阻力臂2倍得杠杆将重400N得石头抬高20cm,手向下压得力就是220N,手下降得高度就是_____cm,人做得功就是_____J,有用功就是_______J,这根杠杆得机械效率就是________
4、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得砂子提到9m高得脚手架上,所用力就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就是多少?
5、如图所示,为使重为1500N得物体匀速移动到长100m斜面得顶端,若斜面得高为10m、需用180N得推力,则这个斜面得机械效率就是多少?
常见得简单机械指滑轮、斜面与杠杆。
而有关其机械效率得计算则就是九年级物理得难点与重点,也就是每年中考试卷得“常客”。
为了帮助学生们破解难点,掌握重点,下面就按滑轮、斜面、杠杆得顺序,以典型题为例,分类讲解各类问题得求解方法。
一、滑轮
㈠竖直提升重物得典型例题
例1.(2011江苏连云港,第29题)在小型建筑工地,常用简易得起重设备竖直吊运建筑材料,其工作原理相当于如图所示得滑轮组。
某次将总重G为4000N得砖块匀速吊运到高为10m得楼上,用时40s,卷扬机提供得拉力F为2500N。
求在此过程中:(1)有用功;(2)拉力F得功与功率;(3)滑轮组得机械效率。
难点突破:
所谓“有用功”,就就是“对我们有用得功”。
在利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竖直方向提升重物时,我们得目得都就是让重物升到我们所需得高度。
所以有用功就应就是滑
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得力与物体在此力作用下升高得高度得乘积。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所受得重力与我们(滑轮钩)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拉物体得力应就是一对平衡力。
再根据功得定义,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得力与物体在力得方向上通过得距离得乘积”,所以,此时克服物体重力做得有用功就就是“物重乘以重物上升高度”,即W有用=G物h物。
而我们做得总功就应就是作用在绳子自由端得力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得乘积。
即W总= F绳S绳。
机械效率=×100%=×100%。
在动滑轮与滑轮组中,我们要注意S绳=nh物。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G物=4000N ,h物=10m,t=40s,F绳=2500N。
另外,从图上我们还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n=2。
正确解法:
(1)W有=G物h物=4000×10J=4×104J;
(2)W总=F绳S绳=F×2h物=2500×2×10J=5×104J,P===1、25×103W;
(3)η=×100%=×100%=80%。
㈡水平拉动重物得典型例题
例2.(2010年湖南湘潭,24题)小勇用右上图所示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0、2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得距离为 m。
若物体与地面得摩擦力为9N,则她所做得功就是J。
如果小勇对绳得拉力F=4N,该滑轮组得机械效率为%。
难点突破:
在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或者滑轮组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重物时,物体在滑轮钩得水平拉力下匀速移动。
我们得目得恰好也就是让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所以我们做得有用功就滑轮钩得拉力与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得距离L得乘积。
因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滑轮钩得拉力与物体与地面得磨擦力就是一对平衡力,即拉力与磨擦力相等。
所以有作功可以这样计算:W有用= ?L。
特别强调此时得有用功不就是W有用=G物h物。
总功就就是作用在绳子上得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得乘积。
即W总= F绳S绳。
所以机械效率=×10
0%=×100%。
此题我们读题不难知道f=9N,h物=0、2m ,F绳=4N。
另外从图知,动滑轮上有3段绳子,所以n=3;
正确解法:
(1)S绳=nh物=3×0、2m=0、6m
(2)W有用= ?L=9N×0、2m=1、8J
(3)=×100%=×100%=×100%=75%
二、斜面典型例题:
例3.(2010江苏苏州,26题)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
用沿斜面方向得推力F,将一个重为100N得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 得功。
求:
(1)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得重力做得功;
(2)斜面得机械效率;
(3)推力F得大小。
难点突破: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斜面也不例外。
我们使用斜面推物体时,虽然省了力但费了距离。
如图中S=10m﹥h=4m。
不管我们使用斜面做了多少功,我们得目得只就是把物体提到离地面一定高度得地方。
所以我们做得有用功实际上就就是克服物体重力向上提得力与物体被提高高度得乘积,即W有用=G物h物。
因物体与斜面之间有磨擦,我们在推物体过程中还要克服摩擦力做100J得功。
这个功不就是我们所想要得,因此我们叫它额外功。
额外功等于物体与斜面之间得摩擦力?与在斜面上移动得距离L得乘积,即=?L。
推力F与物体在斜面上通过得距离S得乘积就就是总功了。
即W总=F推S斜面长。
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等于总功,即W总=W有用+W额外。
一般我们用L表示斜面得长,h表示斜面得高,f表示物体与斜面之间得摩擦力,G 表示物重,F表示沿斜面向上推(拉)物体得力。
则机械效率= ==。
此题中,已知斜面得长L=10m,斜面得高h=4m,物重G=100N,W额外=100J。
求W有用、斜面机械效率、推力F。
正确解法:
(1)W有用=G物h物=100N×4m=400J;
(2)W总=W有用+W额外=400J+100J=500J,==×100%=80% ;
(3)F推===50N。
三、杠杆典型例题:
例4.用一个杠杆来提升重物。
已知动力臂就是阻力臂得3倍,物体重600N,手向下压杠杆得动力就是210N,物体被提升20cm。
求:
(l)手压杠杆下降得高度;
(2)人做了多少总功;
(3)人做了多少额外功;
(4)杠杆得机械效率就是多大。
难点突破:
根据动力臂就是阻力臂得3倍,可知动力移动距离就是物体上升高度得3倍,即S=20cm×3=60cm=0、6m。
我们得目得就是把重物提升20cm,因此,与使用竖直滑轮、斜面提升重物一样,我们做得有作功应就是克服物体重力做得功,即W有用=G物h物。
人做得总功等于手向下压杠杆得动力乘以动力移动得距离,即W总=FS。
额外功等于总功减去有用功(W额外=W总﹣W有用),所以要先求有用功。
杠杆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除以总功,即η=×100%=×100%。
通过读题,我们可以知道,S动力移动=0、6m,G物=600N,F动力=210N, h物=20cm、我们要求:手压杠杆下降得高度S动力移动、人做得总功W总、人做得额外功W额外、杠杆得机械效率η。
正确解法:
(1)物体上升高度h=20cm=0、2m,动力移动距离:S动力移动=3h=3×0、2m=0、6m;
(2)人做得总功:W总=FS=210N×0、6m=126J;
(3)W有用=G物h物=600N×0、2m=120J,W额=W总-W额=126J-120J=6J;
(4)η= ×100%=×100% =95、2%。
四、组合机械典型例题:
例5.(2010兰州33题)如图所示,物重G为2000N,斜面长5m,高3m,斜面与滑轮组装置得总机械效率为80%,若将重物沿斜面以0.2m/s得速度拉上来,求:
(1)所需拉力F就是多少?
(2)机械得总功率就是多少?
难点突破:
此题就是把斜面与滑轮组组成新得机械,很多学生瞧到这样得题头都“炸”了。
不过如果同学们掌握了方法,还就是不难得哟。
我们可以把斜面与滑轮组两种简单机械组成得新装置瞧成一个机械。
比如题中告诉了
G=2000N,h物=3m,装置总得机械效率为80% ,我们可以根据η= ,求出总功W总=。
再根
据滑轮组中动滑轮上绳子得段数(n=3),我们可以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得距离S与移动得速度V。
题中告诉我们G物=2000N,h物=3m,η总=80%,V物=0.2m/s,n=3。
结合图,我们可以轻易求出S绳=3S物=3L斜面长=3×5m=15m,V绳=3V物=3×0.2m/s=0、6 m/s。
正确解法:
(1)由η= 得,W总====7500J,F===5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