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血流变采集标本需注意什么
血液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液采集的注意事项血液采集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操作之一,在确保采集到准确、可靠的血液样本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充分了解采集的目的和方法: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医务人员需充分了解采集的目的和方法。
这可以通过与医生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采集的目的、所需的样本类型和量,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如空腹采血等。
2. 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在进行血液采集前,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如有可能,最好获得患者的同意。
在进行采集时,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如使用适当的固定带固定患者的手臂,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时间等。
3. 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常见的采血部位有手指,手腕,前臂静脉,肘窝血管,颈内静脉,足背静脉等。
手指是最常用的采血部位,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静脉血液供应不足或者患有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时,应避免选择手指处采血。
4. 洗手及穿戴无菌手套: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医务人员必须彻底洗手,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并穿戴无菌手套。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准备采血工具和材料:血液采集必须使用洁净、无菌的采血工具和材料。
事先准备好所需的试管、染色片、注射器、消毒棉球、胶带等,并确保其有效期未过期。
6. 采血点消毒: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必须对采血点进行适当的消毒。
通常可以使用70%的酒精消毒液进行消毒。
在消毒时,应使用适量的酒精湿润棉球,并以圆周运动方式进行消毒,以确保彻底消毒。
7. 充分按压止血:在血液采集完毕后,应立即用干净的棉球或消毒棉球进行轻轻的按压,以确保血液迅速凝固,避免出血。
一般情况下,按压停留2-3分钟即可,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血液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按压时间可能需要更长。
8. 标本处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常可以在采集后立即进行离心,将血液分离成血清或血浆,并将其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以避免血液成分的变化和降解。
9. 处理采血后的伤口:在血液采集后,应及时处理采血时产生的伤口。
检验标本的留取及注意事项

(二)注意事项 1.容器:为有盖无吸水性干燥、防蒸发、防污染 2.以清晨第一次中段尿为宜。 3.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也不可有 消毒剂化学药品的混入及其它杂物如灰土、纸屑 、飞虫等。 4.及时送检,室温下2小时内送检。 5.标本放置运送应避免阳光直射,尿胆原等化学物 质见光分解、氧化而减弱消失。
2、充分准备
3、严格查对 4、正确采集
5、及时送检
重要性
•
1 医疗诊断所依据的信息大 约60%来自临床实验室
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60%最 终可溯源到标本不合要求 可靠的检验结果,第一个环节 必须依赖于高质量的标本
2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血标本的采集
一.患者的准备 一般要求( 1 )病人在采集前 2 小时内避免剧烈运 动和情绪激动,否则可引起生化和血液指标生理 性改变。(2)注意合理饮食,血液生化检查一般 建议空腹 8-12 小时。采血前避免饮酒,否则影响 生化指标假性异常 (3) 部分药物可影响血液和尿液的检查.做微生物 检查,须在使用抗菌素之前采集标本。
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采集前准备好采血必备物品,根据检验的 项目选择相应试管,采血量按照试管上的标 识,采血不足或过多可能无法检测。 (2) 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 如以结扎 1min 的样品结果为基数,则结扎 3min ,可使血浆总蛋白增加 5%,胆固醇增 加 5 %,铁增加 6 %,胆红素增加 8 %,测定 乳酸则不能使用止血带。
9
血液标本的采集
• 生化标本一般应空腹抽血,3-5ml,促凝管或红色普 通管。 • 免疫标本,3ml,促凝管或红色普通管。 • 输血用标本,红色普通管采血3mL • 乙肝DNA检测:分离胶采血管3ml • 必须指出的是,各种标本都必须严格贴好标签,做 好标记(不可用易掉色褪色笔)。
最新!检验科标本采集管理要点

最新!检验科标本采集管理要点作为检验科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深知标本采集管理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详细介绍一些关于检验科标本采集管理的要点。
一、标本的采集1. 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前,应详细阅读标本采集要求,了解患者的病情、过敏史、药物过敏史等,以确保采集过程的安全性。
(2)向患者解释标本采集的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取得患者的配合。
(3)采集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4)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选择合适的采血管,并正确填写标签,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2. 采集标本的技巧(1)采血时,应选择容易止血且血液丰富的部位,如肘正中静脉。
(2)采血时,应确保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以减少患者的痛苦。
(3)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在容器内停留不超过1小时,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4)采集分泌物、排泄物等标本时,应使用无菌容器,并按照要求进行采集。
二、标本的运输与储存1. 标本运输的注意事项(1)对标本进行分类包装,确保标本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遵循标本运输时间要求,确保标本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实验室。
(3)对于特殊标本,如冷冻血浆、白细胞等,应采用特殊的运输方式,如冰袋、干冰等。
2. 标本储存的注意事项(1)对标本进行编号,确保检验过程中的准确性。
(2)按照标本的类型和保存要求,放置在适当的储存环境中,如冰箱、冷藏箱等。
(3)定期检查储存标本的情况,确保标本的质量。
三、标本的处理1. 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混合等,以满足检验设备的要求。
2. 按照检验项目的要求,对标本进行分装,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对于无法检测的标本,应及时进行废弃处理,并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
四、标本的质量控制1.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确保检验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参与室外质控活动,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对检验结果进行审核,确保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检验科工作人员,我深知标本采集管理的重要性。
护理操作: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2h或24h尿标本
.尿生化或尿浓缩查结核杆菌 .7pm(am)排空膀胱→翌日7am .请病人先把尿液排到便盆或便壶 内,再置于3000-5000ml带盖的 清洁容器内。 .用物:容器(3000 ~5000ml) 防腐剂
表18-5 常用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
名 称 甲 醛 作 用 用 法 举 例
固定尿中有机成分、防腐
标本采集
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注射器与针头连接应紧密, 注射器内不可留有空气,防 止气体混入标本 ·有出血倾向的病人,谨慎 使用
标本采集
(三)血培养 目的
1、预防败血症 2、确定致病细菌,确定抗生素 3、监控抗生素的浓度和细菌杀死 的情况
抽血培养的注意事项:
(一)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
目的 目的 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 如血糖、尿素氮、尿酸、肌酐、 方法
肌酸、血氨等
全血标本 血清标本 血培养标本
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 ·真空采血器采血 质和肝功能等 目的 ·注射器采血 血液的细菌学检查
标本采集
真空采血器采血
选择静脉→扎止血带→ 消毒皮肤→持真空采血针 → 静脉穿刺→ 见回血→ 真空采血针另一端针头刺 入真空采血管→ 血液流 入采血管至所需血量→ 取下采血管→ 置换另一 采血管→ 最后一支采血 管即将完毕→ 松止血带 → 病人松拳→ 拔针→按 压穿刺点 标本采集
查肉眼不能察见的 便盒 微量血液
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查寄生虫
便盒
• 大便培养
种类
常规标本
操作要点
排空膀胱。异常粪便挑取有脓血、粘液 的部分;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应从中央取 材,5g蚕豆大小 用无菌棉签取中央部分或脓血、粘液部 分2-5g致培养瓶内,塞紧瓶盖。
血液流变学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 文编辑 王钊林) 本
血液 流 变 学标 本 采 集 的 注 意事 项
李 凤兰 。 虎英 , 程 刘
中 图 分 类 号 : 43 R 7
1 5 防 止 微 血 凝 块 出现 .
在 采 集 血 流 变 标 本 时 , 脉 带 不 易 过 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莹
文 献 标 识 码 : C
紧 、 滞 时 间 要 短 ; 粗 直 血 管 , 针 见 血 , 放 松 压 脉 带 , 免 阻 选 一 即 避 反 复 穿 刺 , 发 组 织 内凝 血 ; 静 脉 血 量 标 准 5mL, 能 多 也 不 诱 取 不 能 少 , 液 与 抗 凝 剂 按 比例 混 合 。拔 针 后 立 即 轻 轻 摇 晃 试 管 混 血 匀 血 样 。 防止 微 血凝 块 出 现 。若 同 时 采 集 多 项 化 验 标 本 , 先 应 取 血 流 变 标 本 , 取 其 他 化 验 项 目标 本 。 防 止 出 现 微 血 栓 , 后 因
・
3 28 ・
CH I ESE EN ER A L U RSI N G N NG , br r 2 Fe ua y, 009 V o17 N o A . .2
体 注 射 缩 宫 素 1 加 强 宫 缩 。按 摩 子 宫 , 用 腹 壁 按 摩 子 宫 法 0U 可
及 腹 部 、 道 双 手 按 摩 子 宫 法 进 行 。也 可 用 双 拳 经 腹 压 迫 腹 主 阴
为 , 检测 血 粘 度 时 , 在 细小 的 凝 块 也 会 使 血 液 与检 测 设 备 毛 细 管 摩 擦 力 增 大 , 上 重 力 作 用 使 血 液 不 能 正 常 通 过 毛 细 管 使 切 变 加
率 变 小 , 黏 度 增 加 。血 凝 块 也 可 消 耗 部 分 纤 维 蛋 白 原 而 使 纤 而 维 蛋 白原 降 低 , 结 果 出现 误 差 。 使
检验标本采集的相关注意事项

标本采集的相关注意事项1、病人的准备做血液检验项目的病人,一般要求采血前禁食10~14小时,采血的前一天避免吃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饮酒。
否则,会引起血脂及某些血清酶结果升高,甚至血清出现混浊,影响整个检验结果。
2、采血时间血液生化检验一般要求早晨空腹安静时采血。
因为体内的各种化学成份受许多因素调节:如饮食后大量葡萄糖及脂类物质吸收入血,使血糖和血脂上升,游离脂肪酸及无机磷降低;运动后会使LA、丙酮酸、LDH、ALT、AST、CK等升高,GLU降低;昼夜变化大的成份有皮质醇、血清铁、胆红素等;日间变化大的主要是代谢废物如Urea、UA等;大量饮水可致血液稀释等等。
但对重症昏迷或急症病例,可随时采血送检GLU、K+、Na+、Ca2+、AMS、血气分析等项目。
但在输液时采血应避免送检项目受输液成份的影响,如输液中补钾、补糖、补硷时送检,对血K+、血GLU、CO2-CP等项目均有影响。
3、采血部位成人一般取肘部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儿常用颈部静脉、股动脉或前囟静脉窦;刚出生的婴儿可收集脐带血;尸体解剖者取心脏血;血气分析一般采动脉血;输液病人采血应避免在输液的同一侧上肢或下肢采血,烧伤患者采血应避免穿剌炎症或水肿部,以免影响结果。
4、采血操作及送检的注意事项4.1、采血器械:采血用的注射器、试管必须干燥清洁。
注射器及针头不宜用酒精消毒。
目前我院主要采用一次性负压采血试管。
4.2、采血操作:必须按无菌操作,采血部位皮肤必须干燥,止血带不可缚扎过久。
4.3、防止分解及自身变化:采血后应尽快送检。
因血液中有些化学成份于离体后极易分解,使其含量改变,如血糖及酶类测定,时间过久,血细胞酵解可使血糖下降,酶活力变化等。
有些化学成份在细胞内外相差悬株,离体时间过长,细胞内外浓度会发生变化,影响测定结果。
如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电解质等。
4.4、防止污染:有些检查项目要求极严格,其采血器具及标本容器必须经过化学清洁。
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操作,也是一项涉及到患者的检查项目,其中的注意事项必须特别强调,以保证采集的质量。
首先,在血标本采集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调查,包括患者的病史、家族史、药物史等,以及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
检查完成后,应该根据检测所需的样本类型,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如血液、尿液等。
其次,在采样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以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
比如,在采集血液的时候,应当使用正确的采样工具,并且要确保采样容器的清洁;在采集尿液的时候,应当按照规定的采样顺序进行,以保证样本的准确性。
此外,在采集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当注意安全问题,防止患者在采样过程中受伤。
比如,在采集血液的时候,应当注意使用无菌手套,以防止患者受到感染;在采集尿液的时候,应当注意防止患者滑倒等。
同时,医护人员在采集标本的时候,还应当注意记录每一个步骤,以及采集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为今后的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
总之,血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操作,其中的注意事项必须特
别强调,以保证采集的质量。
有关医护人员在血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内容包括:患者调查,正确的采样工具和容器,安全措施,以及准确记录采样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异常情况。
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

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血标本采集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中采集过程需要注意多个细节,以确保采集到的标本完好无损,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采样管。
在采样前要确认所需采样的试管种类和型号,并提前准备好需要的采样器材。
2.确认采样点。
在进行采样前,要先确认具体采样点,避免在采集过程中产生偏差。
注意避免感染部位、静脉曲折或其他不适宜采集的部位。
二、前准备1.确认患者身份和病历信息。
进行血标本采集前,一定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历资料,以使采集的样本和患者信息一致。
2.检查有无过敏史。
在进行采集前,尤其是采集需要使用麻醉剂的患者时,一定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减少采集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感。
3.耐心与沟通。
在进行采集前,医护人员需要用温和、亲切的语气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告知采集过程,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三、采集1.消毒。
在进行采集前,要对采集所需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2.选择合适的针头。
在进行采集时,要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针头,以避免伤害肌肉、静脉及淋巴组织。
3.注意静脉选取。
在采集时,需要注意选择粗壮、皮下浅而细小的静脉,以便采集血液流出速度快,样本易于采集。
4.采集位置。
在进行血标本采集时,应该选择在患者舒适的位置进行采集,同时采样管应该保持水平或略低,以避免空气进入。
5.采集时间控制。
采集时,应该掌握采集时间,尽可能缩短采集时间,减少患者不适和痛感。
四、采集后处理1.压迫止血。
采集完成后,应该立即施加适度的压迫止血,以促进血凝和止血。
2.回收利用。
采集完成后,要将采集的样本放入相应的采集管内,并及时送至化验室进行分析。
3.记录标本信息。
采集完成后,要认真填写标本信息,包括采集时间、采样口、采集管种类和编号等,并将其粘贴于相应的采样管上。
以上是关于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通过准备工作、前准备、采集、采集后处理四个方面介绍了血标本采集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血标本采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采样质量和准确性,同时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更好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血流变采集标本需注意什么
血流变分析仪的检验结果与病人采样前的状态,准备,取样方法和标本携带等因素有关。
另外,正确的血液采集方法是诊疗水平的体现,作为医疗工作人员理应准确掌握。
现将检测血流变时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整理如下:
1、采血前的准备
采血前一晚禁食禽畜脂类食物,停服各类药物,对于腹泻、应用减肥类药物的患者,应在腹泻愈后3天,停用减肥药3天。
晚上安静休息,避免紧张,一般采晨空腹血。
2、抗凝剂的配置
抗凝剂的使用对血液流变指标的检测有明显的影响,我们选用市售肝素真空采血管或2毫升含12500单位的肝素加8毫升蒸馏水混匀,分装100支试管,置烘箱烘干,每支试管放4毫升全血充分混匀,避免剧烈摇晃造成血细胞破坏且不能有小凝血块。
3、采血时的要求
(1)血管选择
一般应选择肘部静脉血,要求血管明显无皮肤疾患,尽量避免小静脉采血,因血流变血标本要求较高。
(2)采血技术要求
我们选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或10毫升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为8号,所用器具必须干燥清洁,采血时力争一针见血,避免气泡,采血过程要顺利,切忌用力反复抽取,取血完毕,取下针头,使血液沿血管壁缓缓注入试管,充分混匀,血标本中不得混有气泡和小凝块,否则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3)压脉带的应用
选用压脉带的目的在于固定静脉,看清静脉位置便于穿刺,但压脉带压力的大小、时间长短以及放松至实际采血间隔时间都对血流变检测结果有所影响,一般认为:空刺成功后要在压脉带放松5秒钟以上才开始采血,否则会造成血液粘度增高而出现误差。
4、血标本处理
检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血液离体后20分钟至4小时检测完毕,存放时间过长会造成全血中碳酸分解,二氧化碳分压下降,PH值发生改变,而使血液粘度测量结果偏高,血液静置后,由于血液有形成分沉集在试管下部,而上部为血浆成分,故每做一个静置后的血样检测必须使其充分混匀,先将试管倾斜后旋转几圈,再轻轻摇晃,用吸管从底部开始吸取血样的1/2后再缓慢地沿试管壁注回。
检测前逐个检查血标本是否符合检测要求,有无溶血和凝血块,血样要确保没有气泡、小凝血块、水珠、尘埃等,否则会使结果出现明显差异。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量较为复杂,它是血液组成及其性质的综合表述。
血流变学的检测不同于其他检验项目,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给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标本采集的以上注意事项应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