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赛

合集下载

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实施方案

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实施方案一、比赛背景。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和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举办教师教学设计大赛。

二、比赛目的。

本次比赛旨在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三、比赛对象。

全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均可参加本次比赛。

四、比赛内容。

1. 参赛教师需提交自己设计的一份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内容。

2. 教学设计内容需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五、比赛流程。

1. 报名阶段,参赛教师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教务处提交报名表和教学设计方案。

2. 初赛阶段,由学校教研组组织对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审,评选出初赛入围作品。

3. 决赛阶段,入围作品将在学校进行展示,由专家评委进行现场评审,评选出获奖作品。

4. 颁奖阶段,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并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

六、比赛奖励。

1. 一等奖1名,奖金5000元;2. 二等奖2名,奖金3000元;3. 三等奖3名,奖金1000元;4. 优秀奖若干名,奖金500元。

七、比赛要求。

1. 参赛教师需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提交报名表和教学设计方案,逾期不接受报名。

2. 参赛作品需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 参赛作品需符合学校教学大纲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4. 参赛教师需配合组织的初赛、决赛活动,不得擅自缺席。

八、比赛总结。

本次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将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平台和机会,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希望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教案一:《传统动画制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传统动画的基本原理与制作流程。

2. 掌握动画制作所需的基础技能与工具使用。

3.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传统动画概述与历史回顾。

2. 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流程分析。

3. 动画制作所需的工具与材料介绍。

4.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传统动画片段。

5. 学生自主展示与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传统动画的概念与历史,并展示一段经典的传统动画片段,引发学生对传统动画的兴趣与好奇。

二、理论学习1. 教师详细介绍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包括帧与间隔、绘图技巧、运动规律等内容。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动画制作的基础流程,包括故事构思、角色设计、背景绘制等环节。

三、实践操作1. 学生组成小组,根据教师的指导和范例,进行动画片段的制作。

2. 学生可以使用铅笔、纸张和摄影设备等简易工具,完成动画片段的绘制与拍摄。

四、展示与分享1. 各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动画片段,分享制作心得与体会。

2. 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五、总结与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动画制作的过程与经验,评价各组作品并选出优秀者。

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与发展动画制作技能。

教学案例:小明和小花是同一个小组的成员,他们合作制作了一个短小精悍的动画片段。

片段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小鸟学会飞翔的故事。

他们根据教师的指导,精心设计了角色形象与背景绘制,运用适当的帧与间隔,制作出流畅有节奏感的动画片段。

在展示环节,大家纷纷赞赏他们的创意和技巧,并给予一些建议,帮助他们继续完善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设计大赛,我深刻认识到了传统动画制作对学生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同时,我也发现一些问题,并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动画制作水平。

教学设计大赛教案

教学设计大赛教案

教学设计大赛教案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大赛,提高学生对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教学设计实践。

3. 教学对象: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

4. 教学时间:12周。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选用《教学设计原理与实践》作为主要教材。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论文、案例、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教学PPT。

4. 比赛场地:安排一个适当的教学场所,用于比赛和展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教学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比赛法:组织学生参加教学设计大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四、教学进程第一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1. 教学设计定义与目的2.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3.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二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 教学设计的方法2. 教学设计的步骤3. 教学设计实践案例分析第三周:教学目标的设计1. 教学目标的分类与编写2.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3. 教学目标的设计案例分析第四周:教学内容的设计1. 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筛选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3. 教学内容的设计案例分析第五周: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1. 教学媒体的分类与特点2. 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3. 教学媒体的运用方法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对学生在教学设计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创新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方面。

2. 成果评价:对学生的教学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方面的完整性、合理性和创新性。

3. 比赛评价:根据比赛结果,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

4.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对彼此的教学设计作品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语音:声母、韵母、声调、声韵调的拼读规则、音变等。

2. 词汇:词汇的分类、词义、词性、词汇的积累与运用等。

3. 语法: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

4. 修辞:修辞手法、修辞效果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汉语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课程的期待和疑问。

(二)新课讲授1. 语音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声母、韵母、声调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跟读、模仿,巩固所学知识。

2. 词汇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词汇的分类、词义、词性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词汇积累练习,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语法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4. 修辞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修辞手法、修辞效果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修辞练习,提高修辞运用能力。

(三)课堂活动1. 语音接龙:学生依次说出一个声母、韵母、声调,要求下一个学生说出与之对应的音素。

2. 词汇接龙:学生依次说出一个词,要求下一个学生说出与之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的词。

3. 语法纠错:教师给出一句含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学生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原因。

4. 修辞赏析:学生选取一段含有修辞手法的文章,分析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江苏教学设计大赛评分标准

江苏教学设计大赛评分标准

江苏教学设计大赛评分标准一、综合设计1. 教学目标和内容(占比25%)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并与学科要求相符合;教学内容是否全面、科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2. 教学方法与手段(占比25%)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合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恰当,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组织与管理(占比15%)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教学过程是否流畅;适当的教学时间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否得到合理安排。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占比20%)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符合年级和学科要求;教学目标是否突出主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结构(占比20%)教学内容是否具备连贯性,各项内容是否层次清晰;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融入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学科发展。

3. 教学方法与手段(占比20%)教学方法是否多样、灵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手段是否多样、具有吸引力,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与布置(占比15%)教学准备充分、细致,教学资源准备是否充足;教学布置是否合理、有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实施与评价(占比20%)教学实施情况是否规范、有序,教学时间是否得到合理安排;教学评价方式是否科学、全面,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教学效果1. 学生学习情况(占比40%)学生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学习动力是否增强;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有提升,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向上。

2. 教学反思与改进(占比30%)教师是否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反思,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3. 教学创新和特色(占比30%)教学设计是否具有独特的创新和特色;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江苏教学设计大赛评分标准主要从综合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评委会将根据各项指标的考察情况,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范文汇总五篇【篇1】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

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师: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6)重点指导: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2.读完全文,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上学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2】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一、设计理念: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与教材简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1、多层次地朗读感悟第一、二自然段,感受体验liu伯承求治的镇定与手术前的坚定,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设计大赛比赛总结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教学设计大赛比赛总结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教学设计大赛比赛总结一、引言教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培养创新的教学思维,在许多地方举办教学设计大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评选出优秀的教学设计。

本文将对教学设计大赛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大赛的背景教学设计大赛是一种以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为核心的竞赛活动。

通过比赛的形式,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思维和教学能力。

同时,教学设计大赛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设计大赛的意义1.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大赛通过评选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和改进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2. 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参与教学设计大赛,教师们得到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思维。

3.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教学设计大赛可以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契机,获得比赛的奖项可以增加教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教师的晋升和职业发展。

四、教学设计大赛的注意事项1. 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教学思路。

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确保教学过程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大赛注重创新,教师应该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有趣、有效的学习体验。

3. 考虑评估方式:教学设计大赛不仅注重教学方法,还重视教学评估。

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合理选择评估方式。

4.注意时间掌控:教学设计大赛通常有时间限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紧凑性和高效性。

五、教学设计大赛的影响教学设计大赛对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参与教学设计大赛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设计大赛注重实践与创新,教师通过参赛可以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合集六篇)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合集六篇)

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合集六篇)设计说明《猫》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

作者通过观察猫的神态、动作,倾听猫的叫声等,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把成年猫的古怪性格以及刚满月的小猫们的淘气可爱描写得活灵活现。

文章结构严谨,内容具体,语言形象逼真。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学本课应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通过朗读和对重点词句的推敲,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学习作者精妙的写作手法,体会人与猫之间那份和谐、美好,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老舍先生及其作品。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借助字典,预习课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1.出示多媒体课件:不同形态的猫。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它们很可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猫就是其中的一员。

你们喜欢猫吗?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2.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别喜欢猫,还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老舍先生家的猫。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此环节,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懂字词。

圈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地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2.预习汇报,检测字词。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猫?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猫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猫的呢?4.课文中哪两个句子最能概括大猫和小猫的特点呢?找一找,画出来。

课件出示:(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这两句是这两个部分的总起句,引起下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urther Reading
1. "German youths love being workmen" from The New Generation
/
2. See more about blue-collar on /language/diff erence-between-blue-collar-and-white-collar/
→ 370,000 Yuan a year

180,000 Yuan a year
In China
——from “深圳商报"
a white-collar worker VS a blue-collar skilled worker
Para. 5-7:
Question 2: Why don't we have enough manual workers?
Para. 4: Another strange thing has happened.
• strike back : fight back
In America
a master craftsman: $60,000 a year or even double that
a bank clerk: $30,000 a year
Unit 9 Career and Life
Where Are All the Plumbers ?
Lead-in
What do you want to do upon graduation?
Medicine majors who fail to find jobs as doctors become pharmaceutical sales representatives.
Architecture majors who fail to become architects become real estate salesmen.
service industry workers
office worker
Do you ever think about a skilled trade?
class system in England
In America
Their lines are drawn.
Para. 5-7: intensive reading
Question 2: Why don't we have enough manual workers?
confused sense of values
Which one would you choose upon graduation? Why?
Assignment
writing:
Present your opinions on “your values and career choices”.
language drills:
Try to find at least 6 sentences about these words and phrases and summarize the usage.
blue-collar workers They made enough money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college so they don't have to be blue-collar workers.
In England
A child’s future is determined very early receive classical education learn a trade
no lack of jobs
wait for the right job.
in the same company
blue-collar machineoperation job with a salary of 2000 Yuan a month
white-collar office job with a salary of 1000 Yuan a month
earn more money
Do you think that learn new things working with the brain is better than working with the hands? Why? keep you away from unemployment have a degree in arts and learn to make things with our hands
blu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ollar workers
They made enough money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college so they don't have to be blue-collar workers.
society
Both class system in England and dividing lines in America tell people that blue-collar workers are in lower social class.
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
Mao Zedong
Part 3: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What’s the point the author wants to make in this article? Do you find any useful suggestions for young people coming out of school?
Thanks for watching…
a. What rhetorical device is used in this sentence? b.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say with this sentence?
The differ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work lies in what workers do, not in which one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
skim for the general ideas
focus on the first and last sentence.
scan for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Para.1-2) the author's experience of working with hands
Tasks
1. Discovering the Main Ideas
★ 2. Exploring the Sentences ★ 3. Reflecting on the Values and Career Choices
4. Assignment
7
1.Understanding the Text
quite happy

interest
work until
give up and spend the rest of my life
(Para.3-8) the confusion about some strange things that happen to blue-collar society
plumber [‘plʌmə(r)]
carpenter
Objectives
To read for the main ideas
To practice effective delivery
To appreciate the value of blue-collar work and reflect on values and career choices
Question 1: (Para. 3)
Why don't people get satisfaction from manual work?
people who work with their hands
contrast
VS
people who work with their brains
intellegent less smart lower social class Answer: higher social class well-paid job prejudice lower-paid well-educated\cultured less educated
2.Exploring the Sentences
1. (Para.7) You can only say that it’s because of some confused sense of values we have that makes us think it’s better to sell houses as a salesman than it’s to build them as a carpenter.
I don't undrstand Another strange thing has happened... why... It's hard to explain why...
(Para.9)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To further confuse the matter...
2.(Para.8) To further confuse the matter, when anyone who works mostly with his brain, as I do, does something with his hands,as when I make a piece of turniture, friends give high praise. So, why is it that the people who do it professionally, and far better than I, aren’t in the country clu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