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9月2日至10月14日共6课时

合集下载

【K12学习】四年级上册国学教学设计

【K12学习】四年级上册国学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学设计国学教学设计第五小学班级: . 姓名:.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学习传统文化,研读中华经典。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热爱学习,孝敬老人,关爱他人等道理,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学校国学教程安排,四年级教学内容为《大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按照两个周一个部分、一月背诵一篇的进度来进行教学;二、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大学》,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大学》,演译《大学》,领悟《大学》;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教学措施:;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大学》,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汲取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为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美化学生心灵,开发学生心智,在诵读中提升境界。

3、通过诵读,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大学》,演译《大学》,领悟《大学》的内涵。

教学难点:1、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措施:1、联系学生生活,注重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注意挖掘经典与现实的结合点,指导学生加强诵读、在实践之中学习。

2、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注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年级国学教学进度表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4 15 16 17 18 19 20教学内容开学报名本末始终修身为本诚意国庆节正心齐家治国君子之道期中测查率性修道素位而行诚实守信篇珍重友情篇珍惜时间篇备注国庆放假期中测查第1课《本末始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学习孝道、弟子规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2. 《三字经》:学习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

3. 《百家姓》:学习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千字文》: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论语》:学习孔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对国学经典中的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学经典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道德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评价他们践行国学经典的实际情况。

4. 学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学期国学经典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弟子规》的学习,了解孝道和弟子规的基本内容。

2. 第3-4周:《三字经》的学习,掌握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历史、地理等知识。

3. 第5-6周:《百家姓》的学习,认识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4. 第7-8周:《千字文》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终审稿)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终审稿)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最新版)王欣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田园诗情》诵读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诊断与矫治。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说话首先,我们继续每节课之前的5分钟说话。

今天我们说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国家情况。

二、揭题在欧洲西部有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

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

(板书:荷兰)本课《田园诗情》仿佛是介绍荷兰风光的解说词。

而田园诗指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单纯简朴。

三、新授1.那么,荷兰的乡村又有哪些诗情画意呢让我们听着如诗的解说词一起去游览这低地之国吧!请大家边听录音边想象画面。

2.荷兰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分小组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来想想一下那美丽的景色。

3.(相机板书: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4.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板书:向往赞美)5.是啊,这么美的国家,谁能不向往,谁能不赞美呢今天就有一个中国孩子来到了荷兰,你们愿意成为他的导游,为他介绍一下这个迷人的国家吗(生配乐朗读)6.荷兰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你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就请同学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心中的田园吧!(生画画)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吗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了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就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五、作业请同学们把荷兰介绍给你的父母。

板书田园诗请水之国花之国荷兰牧场之国向往赞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能凭借课文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学四年级国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国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国学启蒙》教案国学教学计划新得学期又来临了,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一、教材得选择。

在“经典驿站”里,感悟我们民族语言得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得语重心长得教诲;在“人物长廊”里,会瞧到,在中国几千年得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得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她们得人格就是多么高尚!在“名声追踪”里,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得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得足迹;在“艺术乐园”里,您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得中国得民族艺术……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得重点之一就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得吟诵唐诗、宋词、元曲,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得重点之二就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得学习内容,加强学生得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得难点就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就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得生僻字与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得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

3、注重面向全体与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得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四、教学进度。

每周一节课,大部分学生达到初步理解、会背诵得目得;五节课中会有一节复习课。

五、教学活动。

本学期将举行国学朗诵比赛,将以组为单位,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得机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学得兴趣。

很多古文经典就是永恒得真理,为了能让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我还要进行不断得学习,逐步提高自己得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文化最好得经典教给孩子,逐步提升孩子得文化品位,给民族得未来播撒希望得种子。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最新版)王欣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田园诗情》诵读教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3.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进行自主阅读能力的诊断与矫治。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说话首先,我们继续每节课之前的5分钟说话。

今天我们说的话题是“各国风采”,谁能说说你所了解的国家情况。

二、揭题在欧洲西部有一个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那就是荷兰。

它又叫尼德兰,是一个低地之国。

(板书:荷兰)本课《田园诗情》仿佛是介绍荷兰风光的解说词。

而田园诗指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单纯简朴。

三、新授1.那么,荷兰的乡村又有哪些诗情画意呢?让我们听着如诗的解说词一起去游览这低地之国吧!请大家边听录音边想象画面。

2.荷兰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分小组再来读读课文,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自己喜欢的语句,甚至可以闭上眼睛来想想一下那美丽的景色。

3.(相机板书: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4.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板书:向往赞美)5.是啊,这么美的国家,谁能不向往,谁能不赞美呢?今天就有一个中国孩子来到了荷兰,你们愿意成为他的导游,为他介绍一下这个迷人的国家吗?(生配乐朗读)6.荷兰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你们愿意把它画下来吗?就请同学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尽情描绘心中的田园吧!(生画画)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吗?四、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去游览了一个美丽的国家,它就是被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荷兰。

五、作业请同学们把荷兰介绍给你的父母。

板书田园诗请水之国花之国荷兰牧场之国向往赞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能凭借课文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中国古典文化,更好地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特点
本册教材选择《中庸》《大学》的精彩文段组织单元,每篇课文根据课文的主旨命名,每篇课文有三部分组成:一是主体课文,由《大学》《中庸》的选段构成,二是辅助模块,包括汉字、故事、诗歌三个小模块,用以配合主体课文的学习,三是思考与练习,包括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形式。

二、教学目标
1、诵读:熟练地诵读教材中选编的片段,部分选段能背诵,
能读出文言文的节奏,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情感,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知识理解:课文涉及儒家思想内容的知识非常多,学生通
过诵读,结合译文和注释,能了解和熟悉那些概念和观点,知道他们的字面意思。

3、文化感悟: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初步体悟课文中传达的旨意,
特别是那些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观点。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能够从课文中的思想内容或深或浅的
某一个层面,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能够获得积极思想
教义。

三、教学进度:
第三周:第一课
第四周:第二课
第五周:国庆节放假第六周:第三课
第七周:第四课
第八周:第五课
第九周:第六课
第十周:第七课
第十一周:活动园地第十二周:第八课
第十三周:第九课
第十四周:第十课
第十五周:第十一课第十六周:第十二课第十七周:第十三课第十八周:第十四课第十九周:第十五课第二十周:第十六课第二十一周:活动园地。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接触国学经典,培养他们对国学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 《弟子规》选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见闻……3. 《百家姓》选段:赵钱孙李,周吴郑王……4. 《千字文》选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5. 《大学》选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所选的国学经典段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读书指导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背诵国学经典。

3. 讨论法: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

4. 实践法:让学生将国学经典中的道德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国学经典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并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所选的国学经典段落。

3. 分析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如孝顺、友爱、尊敬师长等。

4.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分享自己的感悟。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学习国学经典,并将所学应用于生活。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熟练程度,包括朗读、背诵和理解能力。

2.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践行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如孝顺、友爱、尊敬师长等。

3. 收集学生对国学学习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国学经典教材或选集。

2.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国学经典朗读音频。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国学经典文本。

4. 教学卡片或黑板,用于书写重点词汇和句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讲解和朗读国学经典。

2. 每节课安排10分钟学生交流分享。

中华诵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中华诵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上册)教案XXX小学XXX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上册)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笠翁对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讲一东具体内容“天对地……雨霁晚霞红”。

2、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穹”“曜”等字。

3、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4、能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尤其是对仗词语的词性及类别的区分。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

“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雨霁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一东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板书设计第1课一东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教学反思这节课我由一系列趣味横生的对联入手,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解了对仗的知识,而且能熟练诵读本课内容。

教学目标1、讲一东具体内容“牛女二星河左右……漫漫朔雪冷鱼翁”。

2、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穹”“曜”等字。

3、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4、能初步了解对仗的概念,尤其是对仗词语的词性及类别的区分。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参商两曜斗西东。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读儿歌对对子可真有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笠翁对韵》(一东)。

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笠翁对韵》是一本帮助我们学习诗韵对仗的书,过春节的时候,我们都要贴对联,对联必须对仗工整,合乎韵律。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学习过程1、讲解具体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说说对本课内容的大体了解。

生说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2、师讲解本文具体内容:银河左右,牛郎、织女二星一年一会;北斗西东,参星、商星二宿永不相见。

十月,塞外边疆寒霜满地,戍守的士兵深感惊讶;深冬,茫茫江上白雪漫天,垂钓的渔翁瑟瑟发抖。

3、背诵比赛:学生展开背经夺旗比赛。

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然后再在全班展开夺旗比赛。

鼓励学生积极展现才艺四、小结作业布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第1课一东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教学反思《笠翁对韵》讲究对仗、押韵和格律,读起来韵律和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是堪比语文百科的诵读范本。

教学时要以诵读为主,采取多种诵读方式,激发学生朗读和背诵的兴趣,进而记诵语汇、培养语感。

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榭”“鸬”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3、能进一步了解对仗的概念,掌握对仗依据字数的分类状况。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理解个别对仗句在平仄方面并不相反的现象。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回顾上节课《笠翁对韵》具体内容: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内容?指学生背一背,全班齐背2、说一说你懂得的道理。

二、学习过程1、师范读。

2、生自由朗读,读谁字音,读通句子。

3、讲解具体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说说对本课内容的大体了解。

生说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4、梳理文意: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泉水对石头,树干对枝桠。

吹管乐器对弹弦乐器。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山间凉亭对水中台榭,鹦鹉对鸬鹚。

5、背诵比赛:学生展开背经夺旗比赛。

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然后再在全班展开夺旗比赛。

三、知识梳理1、(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诵读学习内容。

或同桌接读,或个人转默读。

(2)师生接读(3)尝试背诵,2、教师抽查背诵,并鼓励表扬背诵较好的同学。

鼓励学生积极展现才艺。

四、小结作业布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第2课四支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

教学反思:国学教学就是要多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学生熟悉对仗的习惯用法,积累一定的文学词汇,并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榭”“鸬”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3、能进一步了解对仗的概念,掌握对仗依据字数的分类状况。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理解个别对仗句在平仄方面并不相反的现象。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回顾上节课《笠翁对韵》具体内容: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内容?指学生背一背,全班齐背2、说一说你懂得的道理。

二、学习过程1、师范读。

2、生自由朗读,读谁字音,读通句子。

3、讲解具体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说说对本课内容的大体了解。

生说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4、梳理文意:神奇韩幹画,雄浑李陵诗:唐代笔意奇绝的韩幹画,汉朝气韵雄浑的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几处翰墨场中才子演绎着夺锦的游戏,此时花间小径佳人流露出怀远的情思。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边塞烽烟四起,战士们争先恐后,为保卫边疆浴血奋战。

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田间风调雨顺,农夫们跃跃欲试,为年底丰收勤劳耕种。

5、背诵比赛:学生展开背经夺旗比赛。

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然后再在全班展开夺旗比赛。

三、知识梳理1、(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诵读学习内容。

或同桌接读,或个人转默读。

(2)师生接读(3)尝试背诵,2、教师抽查背诵,并鼓励表扬背诵较好的同学。

鼓励学生积极展现才艺。

四、小结作业布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第2课四支神奇韩幹画,雄浑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教学反思: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比较深奥,但是从小了解中国文化是必要的。

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游戏活动争取让每一个同学都理解。

学生在学习中不但知道中国文化的精湛,而且用文化熏陶自己。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奥”“扉”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3、能进一步了解对仗的特殊形式——当句对,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对仗的正格。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了解对仗的特殊形式——当句对,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对仗的正格。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回顾上节课《笠翁对韵》具体内容: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内容?指学生背一背,全班齐背2、说一说你懂得的道理。

二、学习过程1、师范读。

2、生自由朗读,读谁字音,读通句子。

3、讲解具体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说说对本课内容的大体了解。

生说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4、梳理文意: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贤能对圣明,正确对错误,觉察深奥的理论对参悟精微的道理。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鲤鱼带来思乡的家信对鸿雁传递报国的国书。

茅草屋对木柴门。

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公鸡黎明就高唱,野鸡清早便奋飞。

红茶慢慢枯萎对绿叶渐渐繁茂。

5、背诵比赛:学生展开背经夺旗比赛。

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然后再在全班展开夺旗比赛。

三、知识梳理1、(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诵读学习内容。

或同桌接读,或个人转默读。

(2)师生接读(3)尝试背诵,2、教师抽查背诵,并鼓励表扬背诵较好的同学。

鼓励学生积极展现才艺。

四、小结作业布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第3课五微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

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

教学反思:国学教学就是要多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学生熟悉对仗的习惯用法,积累一定的文学词汇,并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特别是“奥”“扉”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3、能进一步了解对仗的特殊形式——当句对,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对仗的正格。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读生字生词。

教学难点:了解对仗的特殊形式——当句对,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对仗的正格。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回顾上节课《笠翁对韵》具体内容: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内容?指学生背一背,全班齐背2、说一说你懂得的道理。

二、学习过程1、师范读。

2、生自由朗读,读谁字音,读通句子。

3、讲解具体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自读和讨论,说说对本课内容的大体了解。

生说自己的理解,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4、梳理文意: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骑在马背,踏着落花归来。

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三国黄盖献计周瑜促成吴蜀赤壁大捷,西汉陈平施奇谋妙计以解刘邦白登之围。

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李太白书堂前,瀑布天外飞来,仿佛三千丈。

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诸葛亮祠庙中,古柏参天茂密,已近四十围。

5、背诵比赛:学生展开背经夺旗比赛。

生先在小组内进行比赛,然后再在全班展开夺旗比赛。

三、知识梳理1、(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诵读学习内容。

或同桌接读,或个人转默读。

(2)师生接读(3)尝试背诵,2、教师抽查背诵,并鼓励表扬背诵较好的同学。

鼓励学生积极展现才艺。

四、小结作业布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第3课五微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

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

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教学反思:国学教学就是要多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可以让学生熟悉对仗的习惯用法,积累一定的文学词汇,并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