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ppt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四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
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水经注》)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 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 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 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描写自然的成语)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地理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 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 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 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 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 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 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 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PPT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PPT教案

3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论语》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
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4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11
2、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
【译文】 齐:同斋,斋戒。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12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Dr.Feng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1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译文】 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 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 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 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 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 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 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 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国学经典第四册》课件

《国学经典第四册》课件
2 应用展望
展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国学经典第四册》PPT 课件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国学经典第四册》的内容,包括概述、目标与重点介绍、 经典篇章分析与讲解、重要概念解读、相关题目讲解与应用,以及结语与总 结。
概述
1 传统文化精髓
《国学经典第四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2 历史背景
通过了解书籍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题目讲解与应用
题目解析
合作应用
解析与书籍相关的习题和考试题目,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将所学的知 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行讨论 与分享。
展示演讲
鼓励学生进行展示演讲,提升他们 的口头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结语与总结
1 学习收获
总结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第四册》中的收获和成长。
刻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
3
篇章一
深入分析篇章一的背景、主题和意义,并 进行详细讲解。
篇章三
讲解篇章三中的重要段落和重点论述,引 导学生深入思考。
重要概念解读
精神境界
解读书中涉及的精神境界及其 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道德观念
介绍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在当 代社会中的重要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 文化传承
学习国学经典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课件目标与重点介绍
学习目标
掌握《国学经典第四册》中所涉 及的重要概念和思想。
重点内容
重点讲解书籍中的关键篇章和难 点问题。
知识应用
学习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 际生活和学习中。
经典篇章分析与讲解

国学经典(PPT42页)

国学经典(PPT42页)
❖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 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 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 素。”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 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 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
10.和谐互助 ❖ 《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又说:“君
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滕文公上》:“乡 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持,则百姓亲睦。”——这不就是构建和谐 社会的理论源头吗?
二、国学论教育作用
1.治国:教育比政令刑法更为重要和有效
。”《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季氏》:“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 立。”《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 汉代总结为“五德”“五常”:
(一)“五德”:温、良、恭、俭、让。(出自《 论语·学而》)
❖ 温:邢昺注疏:“敦柔滋润谓之温。”温和待人 ,不急躁、不生硬粗暴。
❖ 良:邢疏:“行不犯物谓之良的总称。儒家经典有“三 礼”:《周礼》《仪礼》《礼记》。
❖ 《周礼》:是周朝的职官制度。《仪礼》是战 国以前的各种礼节仪式,分为冠昏、丧祭、朝 聘、乡射四类礼仪,宋王应麟又分为吉、凶、 宾、嘉四礼。《礼记》是解释、说明《仪礼》 的论集,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 类,故称为“五礼”。吉礼是祭祀的典礼;凶礼 是指丧葬和对天灾人祸的哀吊等礼制;军礼主 要指战争中包括校阅、出师、乞师、致师、献 捷、献俘、筑城、演习等活动的礼制;宾礼指 诸侯对天子的朝觐或各诸侯间的聘问、会盟等 ;嘉礼包括冠礼、婚礼、投壶礼、射礼、乡饮 酒礼、立储礼等。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中华多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中华多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 中华多 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 中华多 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 中华多 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现当代中国的俊杰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 中华多 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走进话题
鲁班
廉颇
祖冲之
中华多俊杰
俊杰:才智杰出的人。
例如: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经务上》:“识时务者,呼 为俊杰。”
秦朝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 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 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 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 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 “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 的封建王朝君主。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 中华多 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中华经典(称颂俊杰人才的成语)
[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超群拔萃]超群:超出众人;拔:超出;拔萃:才具特出。出类拔萃, 形容超越寻常,杰出。 [豪杰英雄]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宏才远志]宏:广博。杰出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 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人杰地灵]杰:杰出;灵:好。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 成了名胜之区。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传统文化鉴赏: 中华多 俊杰 人教部编版(共22张PPT)

国学经典ppt课件

国学经典ppt课件

03
国学思想与精神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详细描述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伦理,倡导仁爱、正义、礼制、智慧和诚信等价值 观念。
道家思想
总结词
道家思想以“道”为核心,主张“无为 而治”,强调顺其自然、回归自然。
03
形成期
国学经典主要形成于春秋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书 立说,奠定了后世传统文 化的基础。
发展期
汉唐时期,儒释道三家融 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 国传统文化。
成熟期
宋明时期,理学兴起,儒 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同时 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取得 了新的成就。
02
国学经典著作
《论语》
总结词
儒家经典,涵盖伦理、道德、政治、教育等多方面思想。
弘扬国学经典的现实意义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有助于维 护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促进文化创新
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 发展需求,推动国学经典文化的
创新与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通过学习国ຫໍສະໝຸດ 经典,提升国民素 质和文化修养水平。
05
国学经典的教学方法
重视国学经典的阅读与理解
建立阅读计划
培养道德意识
国学经典强调道德意识和自我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和 领悟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个人增强道德意识,提高自我约 束能力。
引导行为规范
国学经典中包含着许多行为规范和礼仪制度,如《论语》 中的“礼之用,和为贵”,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内容,能 够帮助个人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国学经典对个人思维方式的提升作用
培养审美情趣

2024版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课堂PPT课件

2024版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课堂PPT课件

名家书法作品欣赏与评析
古代名家作品
介绍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 古代书法大家的代表作品,分析
其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
当代名家作品
展示启功、沙孟海、欧阳中石等当 代书法家的优秀作品,探讨其创新 精神和时代特色。
作品评析方法
讲解如何欣赏和评析书法作品,包 括笔墨运用、结构布局、气韵生动 等方面的评价标准。
解读
孔子说:“学习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 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这 段话告诉我们要不断学习、与朋友交流,并保持宽容的心态。
《孟子》节选及解读
节选原文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 者,人恒敬之。”
解读
孟子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 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 他。”这句话强调了互相尊重、互相 关爱的重要性,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 则。
天文历法
古代中国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如商代甲骨文中的日食、月食记录,战国时 期的《甘石星经》,以及后来逐渐完善的农历等,这些都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 作用。
医学成就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问世,为中 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
统美德。
诗词欣赏
欣赏了多首古诗词,如 《春晓》、《静夜思》 等,感受了诗词的韵律
美。
礼仪规范
学习了传统礼仪规范, 如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等,提升了个人修养。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01
02
03
04
学习态度
自觉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学习,如诵读、 抄写、讲解等,提高学习效率。

国学经典ppt课件论语

国学经典ppt课件论语

03
大同社会
论语所追求的大同社会愿景,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目标。通过
实现公平正义、消除贫富差距,可以逐步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繁荣。
05
论语的实践与应用
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培养道德观念
01
论语中的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忠诚、仁爱等道德观念,有助于
家长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育孩子尊重长辈
02
论语中提到的“孝”道,提倡尊敬和顺从父母,有助于培养孩
促进社会和谐
国学经典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学习国学经 典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人类 文明进步。
论语的简介和影响
《论语》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包含了丰富的 哲学、伦理、政治思想。
教育影响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育应 该普及到每个人,这种教育思想对中 国乃至全球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正实现学习的价值。
“不亦说乎”则表达了学习的快 乐和满足感,说明学习不仅是一 种需要,更是一种享受和快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认为诚实和谦虚是获取知 识的重要品质,只有承认自己 的不足和无知,才能不断学习 和进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告诫人们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自 己的知识和能力,不要自以为 是或虚假夸大。
诚信
论语认为诚信是立人之本。在当今社会,诚信成为个人和企业在市 场竞争中的重要品质。
提高个人修养
1 2 3
谦虚
论语提倡谦虚,认为这是个人成长的必要品质。 在现代社会,谦虚使人进步,有助于个人在学业 和事业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自律
论语强调自律,主张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通过 培养自律习惯,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 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 文档
5
第三单元:童话的魅力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
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
语》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 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 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 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 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 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最新 文档
15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 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 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 ,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 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 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 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1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译文】 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
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
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
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
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第一单元:走进千山万水 1、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
【注释】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
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
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 寿。”
最新 文档
最新 文档
6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损矣。”《论语》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 三种。与正直的人为朋友,与讲求诚信的人为朋 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朋友,那是有益的。与心 胸偏狭的人为朋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朋友,与 巧言善辩的人为朋友,那是有害的。”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
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 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最新 文档
4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 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 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究信誉,真不 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 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使呢?”
病这三件事。
最新 文档
12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
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 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 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最新 文档
南山岿蘶而威烈 ,暴风迅猛又强烈。人们都丰衣足食,我有什么可担扰! 南山岿巍而险峻 ,暴风强劲又迅疾。人们生活都幸福,唯我未终养父母。
最新 文档
17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
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 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最新 文档
16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青莪蒿。可怜我的父母亲 ,生我养我真辛劳。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牡蒿草。可怜我的父母亲,生我养我真艰辛。
洒瓶已经空荡荡,只剩酒瓮愧难当。穷苦人活在今世,不如早早就去世。 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依仗谁?出门时忧心重重,回家时双亲已故。
父亲用心抚养我,母亲尽力养育我。抚摸我又爱护我,精心培育我成长。 反复看我不厌烦,进进出出抱着我。本想报答父母恩,父母恩浩大无边。
最新 文档
9
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 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就在其中了。”
最新 文档
10
第五单元:战争与和平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最新 文档
2
第二单元:以诚待人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论语》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
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
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最新 文档
3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最新 文档
7
第四单元:热爱生命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论语》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说,流逝的日子 呀,像水一样。
最新 文档
8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 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 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 刚,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 要戒贪得。”
13
第六单元:浓浓思乡情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论语》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游历, 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最新 文档
14
2、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 “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
翻译: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
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 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 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 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 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 的。”
最新 文档
11
2、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
【译文】 齐:同斋,斋戒。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