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课堂PPT)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
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水经注》)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 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 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 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描写自然的成语)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地理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 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 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 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 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 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 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 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
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水经注》)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 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 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 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描写自然的成语)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地理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 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 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 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 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 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 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 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PPT教案

3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论语》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
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4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11
2、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
【译文】 齐:同斋,斋戒。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12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
2020-12-06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Dr.Feng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
1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译文】 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 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 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 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 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 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 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 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国学课件ppt小学

04
国学实践与应用
传统礼仪与节庆
总结词
传统礼仪与节庆是国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 德观念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
义。
春节
介绍春节的起源、习俗和意义 ,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强调家庭团聚和传统文化传 承。
端午节
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意 义,如赛龙舟、包粽子等,强 调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
国学教育在小学的师资培训与资源建设
师资培训
为了保障国学教育的质量,需要对小学教师进行国学教 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小学国学 教育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包括教材编写、课件制作、网络资源等方面, 应注重资源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 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应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 和网络课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国学教育在小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课程设置
国学教育在小学的课程设置应包括经典诵读、古代文 学、传统文化、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注重知识性 与趣味性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式、互动式、情境式为主,通过讲 解、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 主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与应用
国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与 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 活相结合,培养小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能力。
国际化传播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不断提升,国学教育将更加 注重国际化传播,推动中华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THANK YOU
传统艺术与文化
总结词
传统艺术与文化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传统艺术与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 内涵和精神。
详细描述
传统艺术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这些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 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传统节庆、服饰、建筑等文化元素也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这些 元素,可以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小学生国学ppt课件

孟子仁爱
介绍孟子如何提倡仁爱,强调人与人 之间的关爱与尊重。
传统节日与习俗
春节贴福字
解释春节贴福字的传统习俗,寓 意幸福安康。
中秋节赏月
介绍中秋节赏月的习俗,象征团圆 和思乡之情。
重阳节登高
讲解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寓意避邪 祈福。
民间传说与神话
精卫填海
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体现不屈 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
起源
国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 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文化 繁荣为后来的国学发展奠 定了基础。
发展
汉唐时期,国学得到了进 一步的发展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 的传入,国学逐渐与世界 文化融合,走上了现代化 的道路。
02 国学基础知识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总结词
详细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汉字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参与国学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
培养兴趣与习惯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 学习的习惯。
注重实践与应用
将国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礼仪、待人接物等,让小学生体 会国学的实际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起源于甲骨文,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 了现代使用的简化汉字。在PPT课件中,可以展示不同时期的汉字形态,以及其 与古代文化、历史的联系。
古代文学经典
总结词
介绍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分析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
详细描述
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学作品,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介绍其作者、内容和文学特色,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pt课件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 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精选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国 学经典故事。
注重故事的思想性、教育性和 趣味性。
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价值观。
展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知识 和人物形象。
故事讲解技巧与方法
01
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
02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 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讲解 。
0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 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加 深理解。
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和贡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 物。
分析历史人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 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04
经典名言警句理解与运用
名言警句来源及分类整理
来源
古代典籍、名人名言、诗 词歌赋等
分类
按主题分类,如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等;按 作者分类,如孔子、孟子 、老子等
3
成语与俗语的比较
比较成语和俗语的异同点,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05
传统文化知识普及与传播
传统节日习俗介绍及体验活动设计
01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 俗与文化内涵。
02
设计节日主题体验活动,如制作 传统美食、写春联、猜灯谜、包 粽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 统文化的魅力。
鼓励自己
在遇到困难时,用名言警句来鼓 励自己,增强信心
提醒他人
可以用名言警句来提醒他人注意 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
引用论证
在写作或演讲中引用名言警句来 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相关成语、俗语拓展学习
1 2
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或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 建议。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04
精选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国 学经典故事。
注重故事的思想性、教育性和 趣味性。
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 价值观。
展现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知识 和人物形象。
故事讲解技巧与方法
01
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情 节和人物形象。
02
通过图片、音频、视频 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讲解 。
0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 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加 深理解。
评价历史人物的地位和贡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 物。
分析历史人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努力学 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04
经典名言警句理解与运用
名言警句来源及分类整理
来源
古代典籍、名人名言、诗 词歌赋等
分类
按主题分类,如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等;按 作者分类,如孔子、孟子 、老子等
3
成语与俗语的比较
比较成语和俗语的异同点,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05
传统文化知识普及与传播
传统节日习俗介绍及体验活动设计
01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习 俗与文化内涵。
02
设计节日主题体验活动,如制作 传统美食、写春联、猜灯谜、包 粽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 统文化的魅力。
鼓励自己
在遇到困难时,用名言警句来鼓 励自己,增强信心
提醒他人
可以用名言警句来提醒他人注意 言行举止,传递正能量
引用论证
在写作或演讲中引用名言警句来 论证自己的观点,增强说服力
相关成语、俗语拓展学习
1 2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ppt课件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矣。”《卫灵公》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32
日积月累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而被封为上卿, 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他。 蔺相如得知后,就有意躲着廉颇,避免发生冲突。别 人以为他畏惧廉颇,廉颇也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 “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在国 家面临危难时,我怎么能计较个人得失呢?” 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光着上 身,背负荆条,来到蔺相如家请罪,说:“想不到您这样 宽宏大量!” 从此以后,两人结为刎颈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16
日积月累
子产惠人
一个寒冷的冬天,郑国大夫子产乘车去郊外。 路上,他看见几个农夫在寒风中行走,冻得瑟瑟 发抖,就让车夫把他们送回了家。
还有一次,子产外出巡视,看见河上没有桥, 人们都艰难地蹚着水过河。子产便车夫把车子拉 到河中当桥,让人们从车上通过。
子产当政的时候,十分爱护百姓。他去世后, 老百姓十分感激他的仁爱,都非常怀念他。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17
诗歌赏读
赠萧瑀
(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 智者必怀仁。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18
第五课 推己及人
经典诵读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 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 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 仁之方也已。”《雍也》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32
日积月累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而被封为上卿, 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他。 蔺相如得知后,就有意躲着廉颇,避免发生冲突。别 人以为他畏惧廉颇,廉颇也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 “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在国 家面临危难时,我怎么能计较个人得失呢?” 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光着上 身,背负荆条,来到蔺相如家请罪,说:“想不到您这样 宽宏大量!” 从此以后,两人结为刎颈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 静;知者乐,仁者寿。”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16
日积月累
子产惠人
一个寒冷的冬天,郑国大夫子产乘车去郊外。 路上,他看见几个农夫在寒风中行走,冻得瑟瑟 发抖,就让车夫把他们送回了家。
还有一次,子产外出巡视,看见河上没有桥, 人们都艰难地蹚着水过河。子产便车夫把车子拉 到河中当桥,让人们从车上通过。
子产当政的时候,十分爱护百姓。他去世后, 老百姓十分感激他的仁爱,都非常怀念他。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17
诗歌赏读
赠萧瑀
(唐)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 智者必怀仁。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18
第五课 推己及人
经典诵读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 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 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 仁之方也已。”《雍也》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
儿童国学经典PPT精选课件

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 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44
《声律启蒙》之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0
三字经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青年人舞蹈欢乐 的场面。
乐曲在散板引子后,用双弦滚奏出悠扬的声, 描绘出恬静朦胧的山寨夜景。
这一音调来自于彝族民歌《海莱腔》,它在 后面得到充分发展。第二段的主题音调是根 据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改编的。
41
市区有位读“私塾”小男孩
2007.01.15《茂名日报》报道
42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六个节目
内容:背诵《声律启蒙》(节选) 章节: “一东”~“二冬” 背诵:莫东灵、柯宇彤、黄渔洲
43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 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 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 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 汇、修辞的训练。
一耽学堂茂名公益小组 2007年2月4日
1
公
人
心
文
天
日
下
新
努
力
44
《声律启蒙》之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30
三字经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具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绘了彝家山寨迷人的夜色和青年人舞蹈欢乐 的场面。
乐曲在散板引子后,用双弦滚奏出悠扬的声, 描绘出恬静朦胧的山寨夜景。
这一音调来自于彝族民歌《海莱腔》,它在 后面得到充分发展。第二段的主题音调是根 据彝族民间乐曲《烟盒舞曲》改编的。
41
市区有位读“私塾”小男孩
2007.01.15《茂名日报》报道
42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六个节目
内容:背诵《声律启蒙》(节选) 章节: “一东”~“二冬” 背诵:莫东灵、柯宇彤、黄渔洲
43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 启蒙读物。
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 器物等的虚实应对。
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 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 汇、修辞的训练。
一耽学堂茂名公益小组 2007年2月4日
1
公
人
心
文
天
日
下
新
努
力
小学国学经典ppt课件

孔子说:“父母亲的年龄不可以不知 道。一方面因为他们高寿而高兴,一 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而忧惧。”
.
从小处做起,心中牵挂着 父母就是对父母尽孝。
.
.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子女想起赡(shàn)养自己的父母时, 等不及的父母这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是什么? 爱,是只要你快乐 爱,是陪你走一辈子 爱,是无悔青春的流逝 你的高飞,你是我的安慰 爱是痴痴的等待......
.
以不子 惧知曰 。也: ”。“
一父 则母 以之 喜年 ,, 一不 则可
“ ”
唯孟 其武 疾伯 之问 忧孝 。。
子 曰 :
父 母 .,
.
.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 唯其疾之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 其疾之忧。”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回答道 :“做父母的,只为子女的疾病担 忧。”
.
保重健康,珍爱自己 就是对父母尽孝
.
惋惜
痛心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论语 孝
.
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 国人,我国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相 传孔子有弟子三千, 圣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 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 的影响。
.
《论语》是儒家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 一,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撰 而成。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集 中体现了孔子的政 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
.
从小处做起,心中牵挂着 父母就是对父母尽孝。
.
.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子女想起赡(shàn)养自己的父母时, 等不及的父母这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
是什么? 爱,是只要你快乐 爱,是陪你走一辈子 爱,是无悔青春的流逝 你的高飞,你是我的安慰 爱是痴痴的等待......
.
以不子 惧知曰 。也: ”。“
一父 则母 以之 喜年 ,, 一不 则可
“ ”
唯孟 其武 疾伯 之问 忧孝 。。
子 曰 :
父 母 .,
.
.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 唯其疾之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 其疾之忧。”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回答道 :“做父母的,只为子女的疾病担 忧。”
.
保重健康,珍爱自己 就是对父母尽孝
.
惋惜
痛心
.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
论语 孝
.
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 国人,我国古代著名 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相 传孔子有弟子三千, 圣贤弟子七十二人,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 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 的影响。
.
《论语》是儒家 学派的经典著作之 一,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撰 而成。记录了孔子 及其弟子言行,集 中体现了孔子的政 治主张、伦理思想 、道德观念及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 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4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 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 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究信誉,真不 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 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使呢?”
16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青莪蒿。可怜我的父母亲 ,生我养我真辛劳。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牡蒿草。可怜我的父母亲,生我养我真艰辛。 洒瓶已经空荡荡,只剩酒瓮愧难当。穷苦人活在今世,不如早早就去世。 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依仗谁?出门时忧心重重,回家时双亲已故。 父亲用心抚养我,母亲尽力养育我。抚摸我又爱护我,精心培育我成长。 反复看我不厌烦,进进出出抱着我。本想报答父母恩,父母恩浩大无边。 南山岿蘶而威烈 ,暴风迅猛又强烈。人们都丰衣足食,我有什么可担扰! 南山岿巍而险峻 ,暴风强劲又迅疾。人们生活都幸福,唯我未终养父母。
7
第四单元:热爱生命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论语》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说,流逝的日子 呀,像水一样。
8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 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 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 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 贪得。”
【译文】 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 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 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 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 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2
第二单元:以诚待人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病这三件事。
12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
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 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 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13
第六单元:浓浓思乡情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论语》
6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损矣。”《论语》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 三种。与正直的人为朋友,与讲求诚信的人为朋 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朋友,那是有益的。与心 胸偏狭的人为朋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朋友,与 巧言善辩的人为朋友,那是有害的。”
5
第三单元:童话的魅力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 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 语》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 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 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 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 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 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17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
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 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8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论语》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
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
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游历, 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14
2、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 “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
翻译: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
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 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15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 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 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 ,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 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 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 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 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 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 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 的。”
11
2、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
【译文】 齐:同斋,斋戒。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
第一单元:走进千山万水 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
【注释】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
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 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 寿。”
1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9
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 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就在其中了。”
10
第五单元:战争与和平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4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 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 哉?”《论语》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究信誉,真不 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小车的 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使呢?”
16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青莪蒿。可怜我的父母亲 ,生我养我真辛劳。 高高水蓼像莪草,其实它是牡蒿草。可怜我的父母亲,生我养我真艰辛。 洒瓶已经空荡荡,只剩酒瓮愧难当。穷苦人活在今世,不如早早就去世。 没有父亲依靠谁?没有母亲依仗谁?出门时忧心重重,回家时双亲已故。 父亲用心抚养我,母亲尽力养育我。抚摸我又爱护我,精心培育我成长。 反复看我不厌烦,进进出出抱着我。本想报答父母恩,父母恩浩大无边。 南山岿蘶而威烈 ,暴风迅猛又强烈。人们都丰衣足食,我有什么可担扰! 南山岿巍而险峻 ,暴风强劲又迅疾。人们生活都幸福,唯我未终养父母。
7
第四单元:热爱生命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昼夜。”《论语》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说,流逝的日子 呀,像水一样。
8
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 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 得。”《论语》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年轻时, 血气未定,要戒女色;到了壮年,血气方刚, 要戒争斗。到了老年,血气已经衰弱,要戒 贪得。”
【译文】 东进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 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 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 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 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2
第二单元:以诚待人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
病这三件事。
12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
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 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 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13
第六单元:浓浓思乡情 1、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方。”《论语》
6
2、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 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 友便佞,损矣。”《论语》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 三种。与正直的人为朋友,与讲求诚信的人为朋 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为朋友,那是有益的。与心 胸偏狭的人为朋友,与刻意讨好的人为朋友,与 巧言善辩的人为朋友,那是有害的。”
5
第三单元:童话的魅力 1、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 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 语》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 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 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 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 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 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17
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
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 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18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论语》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论语》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
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
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游历, 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14
2、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 “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
翻译: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
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 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15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 瘁。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 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 ,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 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 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 莫不榖,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 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 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 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 的。”
11
2、子之所慎:齐、战、疾。《论语》
【译文】 齐:同斋,斋戒。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
第一单元:走进千山万水 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 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
【注释】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
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 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 寿。”
1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
9
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译文】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 自己的志向,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仁就在其中了。”
10
第五单元:战争与和平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