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合集下载

山西省长治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2笔算乘法第2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新人教

山西省长治市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2笔算乘法第2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新人教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导入】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新课讲授】1.导入:我们为了补充能量,学校在午餐时为同学们准备了酸奶,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引导学生列式:48×37=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50×40=2000大约2000盒。

(2)50×37=1850 50-48=237×2=74 1850-74=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7=336 48×30=1440336+1440=1776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表示几个十,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睛,我知道,我将为他们揭开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神秘面纱。

我手中的教材,是我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47页至49页的内容。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

我期待他们能够在课后,独立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其中,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笔算乘法的过程和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他们理解并处理进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知识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主要包括黑板、粉笔和一些彩色卡片,学具则是每位学生一份的练习本和彩色笔。

然后,我会详细讲解笔算乘法的过程,我会用黑板和粉笔,一步步演示如何将23乘以3。

我会强调,当我们把23分解成20和3,先用20乘以3,得到60,然后用3乘以3,得到9,把60和9相加,就得到了23乘以3的结果,也就是69。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穿插一些例题,让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笔算乘法的理解。

比如,我们可以一起计算24乘以5,或者是32乘以7。

随堂练习是检验孩子们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我会设计一些题目,让孩子们独立完成,我会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巩固所学。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步骤,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能够一目了然。

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巩固所学。

比如,25乘以4,或者是48乘以4。

课后,我会进行自我反思,思考我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孩子们是否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他们可以尝试自己解决更复杂的乘法问题,或者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

这样,我相信,孩子们能够在我引导下,顺利完成这一节课的学习,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49例2,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灵活应用合适的笔算方法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再次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灵活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敢挑战吗?课件出示习题。

指导学生回忆计算法则:用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与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两个部分的积相加。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2。

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列式为48×37。

(一)估算并交流。

师: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师:哪种方法更接近准确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看来,预设1的方法与准确值相差最少,也较为简便,即方法最佳。

【设计意图】在设计中特意安排了“估一数”与“估两数”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估算时有个清晰的思路。

尤其在估算之后,又通过比较误差的大小,把合理选择算法落实到估算之中。

(二)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同学们已经知道48×37的结果大约是1850,那么准确结果是多少呢?请大家动笔列竖式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笔算,再与同桌进行讨论,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方法呢?大部分同学同意第二种算法,因为3表示的是3个十,所以是乘30。

师:你们在写竖式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不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可以像一位数乘法那样,一位一位地去乘,同时把进位的数写到相应的地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2节 【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2节 【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2节【第二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掌握进位、借位的方法;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的习惯;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进位、借位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熟练掌握进位、借位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进位、借位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黑板、彩笔;2.教材、练习册、讲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教师用两个两位数让学生计算,并用笔算的方法解释计算过程,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2. 讲解笔算乘法教师通过黑板演示,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注重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本质和规律。

3. 练习乘法口诀教师与学生一起复习乘法口诀,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识,为后续乘法计算打好基础。

4. 练习笔算乘法教师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练习册中的数学题目,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5. 讲解进位、借位的方法通过一些例子和练习,教师讲解进位、借位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方法。

6. 练习进位、借位的方法教师让学生用进位、借位的方法计算练习册中的数学题目,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7.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需要继续巩固和复习。

七、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数学题目,并在作业本中写出计算过程。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师采用了黑板演示和练习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同时讲解进位、借位的方法也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注意到有些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乘法口诀和进位、借位的方法,需要继续巩固和练习。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

2022-202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2022-2022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

对比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14 × 12
28 14
168
48 × 357
336 1 424
1776
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出现了进位,计算时 要加上进位的数。
课堂练习
1. 23
× 314 92
69 782
54
× 239 486
108 1566
47
× 612 94
2 842 2914
78
× 812 156
3 78
126
1 6 38
25×15=375
25 × 125
1 25 25 375
3.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5 9 改正:
× 22 118 118
236 (×)
59
×
22 1
118
1 1 18
1298
43
× 46 258
172 1978 ( √ ) 易错提示
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个乘数哪一位上的数乘第一 个乘数,积的末位就和第二个乘数的那一位对齐。
竖式计算
37×48= 1776
计算时,不要忘
37
记加上进位的数。
× 458 2 96
148
1 776
···37×8 的积 ···37×40的积 ···296和1480的和
竖式计算 37×48= 1776
检验一下哦!
43 87
× 43 587 32 39 6
1 4 48 1 776
1.与估算结果对比 1776< 2000
十位数乘它本身加1 的数:6×(6+1)= 42
十位数乘它本身加1 的数:2×(2+1)= 6
运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当我站在讲台前,看着台下孩子们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知道,今天的课将会是他们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我将要教授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这是他们理解数学世界的重要一环。

一、教学内容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今天将教授第5章第3节“两位数乘两位数”。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笔算的步骤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笔算,并理解笔算的逻辑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其中涉及到进位和连续的乘法,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练习纸,用于辅助教学和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一共有多少个种子?”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然后我展示笔算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笔算的步骤。

接着,我通过PPT展示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题,例如“23乘以45”,我逐步讲解笔算的过程,让学生跟随我的讲解,一起完成笔算。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进位和连续乘法的技巧。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我给予他们一些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让他们独立完成。

我在他们完成练习后,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帮助他们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并在下面列出了笔算的步骤和重要的技巧,如进位和连续乘法。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作业,要求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写下了详细的解答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同时,我还想拓展延伸,让学生们思考,除了笔算,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我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案设计,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乘)-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乘)-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乘)-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进位乘算法;2.理解进位乘法的原理和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进位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进位乘算法;2.教会学生进位乘法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设计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案、黑板、粉笔、教具等;2.学生带好笔、本、教辅等。

2. 教学环节(1)引入1.教师通过事例引入本课的内容:小明给爷爷买了一盒巧克力,盒子里有12块巧克力,共花费22元。

请问每块巧克力花费多少钱?请计算一下。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

(2)讲授1.教师详细讲解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进位乘算法。

2.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进位乘法的方法和技巧。

3.教师引导学生分步骤解决进位乘法的实际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3)练习1.学生自主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学生相互交流答案,一起分析如何得到正确答案。

(4)巩固1.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进位乘法练习题。

2.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思路,共同解决难题。

(5)作业1.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2.学生复习前面所学的进位加减法,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进位乘算法。

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详细讲解、示范演示、实际练习和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计算方法。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苏教版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数学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理,熟练运用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 探索新知(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共同总结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3)教师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板书。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应用拓展(1)出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同学分享并共同解决。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2. 板书内容:(1)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2)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复习导入】
提问: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新课讲授】
1.导入:我们为了补充能量,学校在午餐时为同学们准备了酸奶,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式:48×37=
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

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
50×40=2000
大约2000盒。

(2)50×37=1850 50-48=2
37×2=74 1850-74=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7=336 48×30=1440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

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
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表示几个十,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

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

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你们真棒!
6.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计算方法: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

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3×34=782
54×13=702
47×62=2914
78×82=6396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

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课堂小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

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创优作业100》中本课时练习。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
例2: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1)48≈5037≈40 50×40=2000
大约2000盒。

(2)50×37=1850 50-48=2
37×2=74 1850-74=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7=336 48×30=1440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表示几个十,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小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与新授教学有关的乘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不仅唤起学生的旧知,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由于本节课48乘37的顺序及计算过程与前面不进位的一样,只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

所以新课的教学,我主要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试算,然后在组内相互交流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收获,最后在全班进行集体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