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 第1 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1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1.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BA.分子B.电子C.质子 D.中子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C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4.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5.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A.电子 B.质子C.中子D.核子6.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BA.电流方向由A到BB.电流方向由B到A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始终无电流7.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电源的作用是不断产生电荷C.用电器的作用就是消耗电荷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9.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DA.玻璃杯B.竹筷C.瓷碗D.不锈钢杯10.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BA.玻璃试管B.钢尺C.塑料笔筒D.橡皮1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BA.金属勺 B.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12.下列物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A.陶瓷碗B.二极管 C.铅笔芯D.缝衣针13.1909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________,它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基础篇】一、填空题1.电荷的多少叫作 ,简称 ;电荷量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2.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如图所示,毛皮与图中 的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选填“正”或“负”)电。
二、选择题1.小球在带正电的物体附近被排斥,则小球( )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可能带负电 D.一定不带电2.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排斥3.运送燃油的油罐车的尾部有一根铁链一直拖到地上,这是为了( ) A.使车辆更加美观 B.增大车受到的摩擦力毛皮 毛衣 长筒袜 棉花木块 橡皮筋 蜡烛 纸C.用于固定油箱D.将摩擦产生的电荷导走,避免燃油起火4.以下几组材料都是绝缘体的是()A.橡胶、玻璃、塑料B.玻璃、大地、塑料C.人体、空气、石墨D.食盐水溶液、金属、水【能力篇】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错误的是( )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C.能导电的物体叫作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作绝缘体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2.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甲、乙、丙之间相互作用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已知甲球带正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丙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乙、丙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丙球可能带负电D.丙球可能带正电3.如图是“静电章鱼”实验,用比塑料易失去电子的毛皮分别摩擦塑料丝和塑料管,然后把塑料丝往空中抛出后将塑料管放在下面,此时塑料丝静止在空中形状像章鱼。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塑料丝与塑料管带异种电荷后吸附在一起B.塑料丝间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呈章鱼状C.塑料管经毛皮摩擦得到电子后带正电D.塑料管得到的电子数等于毛皮两次失去的电子总数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变大,则验电器原来带______电;在金属箔张角变大的瞬间,验电器金属杆里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
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1.下列各种微观粒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答案】B【解析】解: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所以在原子核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故选:B。
2.蜜蜂飞行时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从而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这是因为()A.蜜蜂身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空气中B.空气中的一些电子转移到蜜蜂身上C.蜜蜂身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空气中D.空气中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蜜蜂身上【答案】B【解析】解: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且蜜蜂在飞行中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蜜蜂带负电;蜜蜂带负电的原因是: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空气中的一些电子转移到蜜蜂身上,蜜蜂得到电子而带负电,空气因失去电子带正电,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熔喷布是N95口罩的核心材料,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使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荷,从而吸附含有病毒的飞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喷布是通过摩擦带电的B.静电纤维布能吸引轻小物体C.飞沫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慢【答案】B【解析】解:A、由题意可知,熔喷布通过静电驻极工艺带电的,故A错误;B、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熔喷布的纤维表面带有大量的电荷,能吸附轻小物体沫,故B正确;C、飞沫是轻小的物体,则飞沫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故C错误;D、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D错误。
故选:B。
4.带正电的甲金属球和带负电的乙金属球接触后,乙球也带了正电,这是由于()A.甲球上的部分原子核转移到了乙球上B.甲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了乙球上C.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了甲球上D.乙球上的部分原子核转移到了甲球上【答案】C【解析】解:AD、质子和原子核都不会发生转移,发生转移的只有电子,故AD错误;BC、甲球带正电,则甲球是缺少电子的;乙球带负电,则乙球有多余的电子;甲乙相互接触时,乙球上的部分电子转移到了甲球上,因乙球失去较多的电子,所以乙球也带了正电,故B错误,C正确。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
下列最适合用作这种材料的是()A.铝合金B.橡胶C.干木材D.陶瓷2.从导电性能方面考虑,下列物质分类合理的是()A.铅笔芯、食盐、铁是导体B.人体、食盐、大地是导体C.塑料、橡胶、陶瓷是绝缘体D.石墨、陶瓷、玻璃是绝缘体3.如图,将塑料签字笔的笔尾在头发上摩擦后用细线挂起来,静止后,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笔尾,观察到笔尾远离橡胶棒,则摩擦后的签字笔()A.带正电B.带负电C.与头发带同种电荷D.不带电4.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C和B互相吸引,而B和D也互相排斥,则()A.C带正电,B带负电B.C带负电,B带正电C.C带正电,A带负电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5.如图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处粒子整体不显电B.甲处粒子带正电C.甲处粒子是核外电子D.在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对外显负电6.春色满园“滨”纷至,梨花万亩雪“海”香。
如图是游人在“梨花语”景区的写真,以下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飞行的蜜蜂发出的是可听声B.蜜蜂因为带静电而吸引花粉C.雪白的梨花能折射所有色光D.满园花香是由于分子的运动7.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绕核运动,如图是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下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电子数和中子数相等B.所有原子核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一定相等C.所有的原子都一定是由电子、质子、中子组成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8.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9.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在这一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验电器金属球上B.橡胶棒能带上电荷,说明橡胶棒是导体C.瞬间的电流方向是从橡胶棒到验电器金属箔D.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因带不同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10.如图所示是电工师傅利用试电笔检测电路的情景,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木头桌面B.金属笔尾C.导线的橡胶皮D.塑料笔杆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发现吸管被推开,由此说明力可以改变吸管的,吸管带的是(选填“正”或“负”)电荷。
人教九年级物理15.1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含答案)

15.1 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基础巩固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如图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A.图1中磁铁吸引铁屑B.图2中摩擦后的气球粘在手上C.图3中塑料梳子吸引梳过的头发D.图4中摩擦的玻璃棒吸引纸屑2.(永州中考)如图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 B C D3.验电器是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当带负电的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由于互相(选填“吸引”或“排斥”)而张开。
4.(2019・江西中考)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轻小的物体,它们见面时相互吸引。
由图中对话可以判断:甲物体可能带电或。
第4题图第4题变式题图【变式题】a、b、c是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它们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b带负电,则a带电,c带电。
知识点二原子及其结构5.(2019・广东中考)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6.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的中心有,周围有绕其运动的。
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可以解释摩擦起电现象: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橡胶棒(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知识点三导体和绝缘体7.(2019・湘潭中考)如图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木铲B.不锈钢锅C.玻璃杯D.陶瓷盘8.绝缘体不容易导电,这是因为()A.绝缘体中没有电子B.绝缘体中的电子不运动C.绝缘体中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中和了D.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東缚在原子或分子范围内,自由电荷很少能力提升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始于对静电现象的研究。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1019CB.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10.电车车门下常常挂有一条铁链,这条铁链在电车行驶时是提起而不与地面接触的,当电车停车开门时,铁链下落与地面接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章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5章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两种电荷1.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球带正电荷,则甲球()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3.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
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______而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__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4.研究发现自然界存在______种电荷,人们把与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__电荷。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了电子5.如图所示的两个带电小人,由图可以推知它们的头发带的是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利用此原理制作的电学实验仪器是______6.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属球,看到验电器两片金属箔张开,橡胶棒带______。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使电荷从一个物体______另一个物体知识点原子及其结构7.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这些电子总共带______库仑的电荷,金属锡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______8.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
由此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更精细的结构;若该原子_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将带正电。
9.摩擦起电实际上是______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毛皮与塑料尺摩擦,由于塑料尺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所以结果是毛皮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测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摩擦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B.失去了电子的物体带负电C.两个物体相互摩擦创造了电荷D.两个物体原子核发生了转移2.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石墨、食盐水溶液B.橡胶、铜、水银C.塑料、金属、玻璃D.人体、大地、铁3.如图测所示,用带有正电的绝缘棒靠近悬挂着的轻质小球时,小球被吸引,则小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4.下列现象中,与摩擦起电现象无关的是()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B.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C.运送汽油的油罐车上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D.电风扇扇叶上会有一层灰尘5.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c球带负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一定带正电,b球一定带负电B.a球一定带正电,d球可以不带电C.b球一定带负电,d球可以不带电D.b球一定带负电,d球一定带正电6.如图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与大地相连),工人提油枪加油前,必须用手触摸静电释放器清除身体上的静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电释放器是由金属制成的B.人体通常情况下是导体C.人体与衣服摩擦可创造出电荷D.静电释放过程是电子在转移7.如图所示,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先闭合再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棒接触前,金属球带正电,金属箔带负电B.橡胶棒接触金属球时,电流方向从橡胶棒到金属球C.摩擦过程中,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D.两块金属箔张开时所带电荷总是同种电荷8.(多选)物理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演示了一个实验:老师将塑料袋剪成细丝,用两块毛皮分别来回摩擦细丝和塑料管后,将细丝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塑料管靠近时,细丝可以在空中飞舞,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时,正电荷在毛皮与塑料管之间发生了转移B.细丝和塑料管带上不同的电荷C.毛皮摩擦后的细丝间会相互排斥D.该现象可以解释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二、填空题9.《晋书·五行志》中记载道“衣中忽有火,众威怪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5.1两种电荷》同步测试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小叶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棒和金属球都是绝缘体B.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玻璃棒到验电器C.玻璃棒带正电,验电器带负电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异种电荷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橡胶棒产生电荷B.该现象能说明橡胶棒带了负电荷C.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D.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过程中,瞬间电流的方向是从金属球到金属箔片3.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异种电荷互相吸引B.细丝张开的原因是带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C.细丝带了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在物体间的转移4.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负电。
甲和乙互相吸引,丙和甲互相排斥,则()A.乙一定带正电,丙带负电B.乙可能不带电,丙带负电C.乙可能带正电,丙带正电D.乙一定不带电,丙带正电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开关闭合后小灯泡能够发光,在金属夹a、b间应接入下列物品中的A.橡皮B.布质笔袋C.塑料三角板D.不锈钢尺6.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宇宙中天体位置是恒定不变的B.宇宙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C.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7.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人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结成冰后分子将停止做无规则运动B.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能带电,说明通过摩擦可创造电荷C.地球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8.关于物质结构和分子动理论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叶在风中的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在水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C.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作用D.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核内的中子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的电子带的负电荷相等9.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的过程就是产生正负电荷的过程B.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物体间发生了电子的转移C.两个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则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D.摩擦起电时,最终带上正电的物体得到了正电荷10.关于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互相吸引,异种电荷互相排斥B.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不带电轻小物体C.塑料管、陶瓷球、橡胶垫、铁丝都是绝缘体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11.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B.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原子、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中子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二、填空题1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发生电子转移,如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电子(填“得到”或“失去”),而丝绸带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
步练习及答案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说明玻璃棒_______ ;此轻
小物体
_______ (选填“肯定”或“可能”)是带电体.
2.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 电荷,若将此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轻小物体时会互相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
3. 小李同学在镜子前梳头,她发现梳子会吸引头发,这是因为摩擦后梳子和头发因带___________电荷而相互吸引
4.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组成,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 ____ 和不带电的 _________组成。
5. 用在干操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 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 _____电。
6.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橡胶棒由于___________电子而带负电。
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与作业纸摩擦过的塑料吸管,发现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带
____________电。
7.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选填“正”或“负”)电,如图将它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是因为(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5题 7题
8. 早在公元前600年,人们发现了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_________的转移;1733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并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9. 我们经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警示:“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
这是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汽油会不断与筒壁摩擦,使塑料桶带________,造成火灾隐患。
10.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_______电,B与c一定能相互_______。
11.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μm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
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
闭合开关S1、S2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 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____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2. 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
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13. 如图所示,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如果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
玻璃棒
12题 13题
14.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
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 )
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
C.A变大,B不变 D.A闭合,B张开
A
15题 16题
15.四个悬挂着的带电通草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D球( ) A.带与A球不同种的电荷B.带与B球不同种的电荷
C.带与C球不同种的电荷 D.一定带正电荷
16. 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17. 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带负电
C.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 D. 小球一定不带电
18. 三个轻质小球,两两靠近都相互吸引,则三个小球的带点情况是()
A. 两个带同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B. 两个不带电,一个带电
C. 两个带同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D. 两个带异种电荷,一个不带电
19.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陶瓷碗 B.橡胶手套 C.钢尺 D.塑料笔杆
20.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铅笔芯
B.橡皮擦
C.钢质小刀
D.不锈钢汤匙
三、解答题
21. 在编织地毯时,往往要在地毯中编织一些细铜丝,为什么?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 带了电荷可能
2. 负排斥
3. 异种
4. 电子质子中子
5. 带了电荷负电
6. 得到电子负电
7. 正电同种
8. 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9. 电
10. 负吸引
11. 轻小物体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选择题
三. 解答题
21. 答:当人从地毯上走过时,鞋底和地毯相互摩擦,就会使地毯带电,铜丝可以将电荷导入大地,防止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造成触电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