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ppt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3 地球的运动 课件 (共40张PPT)

昼夜长短的变化
读图回答。
二分二至日不同纬度昼夜长短图
(1)全球各地春秋分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2)北半球各地夏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3)北半球各地冬至日昼夜长短有何规律?
要点(1) [读图说明]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要点(2) [读图分析]北半球各地夜大在于昼长,
越往北夜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要点(3) [读图归纳]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夜长,
1.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 越长 , 北极附近出现 极昼 现象。 2.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且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附近出现 极夜 现象。 3.春秋分日:全球昼夜 平分 。 4. 赤道 上全年昼夜平分。
三、季节更替
1.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 ,季节更替现象不明显。 2.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 。 3.中纬度地区: 四季 更替明显。
2.右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 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 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 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 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2)此时,90°E的区时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________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2021/7/262021/7/262021/7/26Jul-2126-Jul-21
地 理 (中图版 ·必修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62021/7/262021/7/26Monday, July 26, 2021
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太阳直射点与昼夜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图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北半球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春分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春分-夏至向北移动,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长,夜变短昼短夜长,昼变短,夜变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夏至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白南半球黑夜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夜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昼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越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夏至-秋分向南移动,在北半球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秋分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秋分-向南移动,在昼短夜长,昼长夜短,北半球正午南回归线冬至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昼变长,夜变短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冬至南回归线北半球黑夜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冬至-春分向北移动,在南半球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昼长夜短,昼变短,夜变长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
人教版必修一1.3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共38张PPT)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空间变化 (同时不同地) 在同一时间,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2)、时间变化 (同地不同时) 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思考: 太阳直射点位于什么 地方?正午太阳高度 角的变化规律?
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 侧递减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 南北两极递减。
(2)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靠近时变 大,远离时变小。
1下列日期中,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A.6月1日
B.7月1日
C.10月1 日 D.元月1日
2赤道上一年中什么时候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 夏至与冬至日(因为这时直射点在回归线上,赤
66°34´S 90°S
①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90 ° N P 23°26′ N
0°
达到全年最大
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23°26 ′ S 达到全年最小
90° S
90 ° N
23°26′ N
0° 23°26 ′ S P
90° S
达到全年最小
达到全年最大
③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地区
90 ° N
23°26′ N P 0° 23°26 ′ S
B、6月21日21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
•【答案】B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
H = 90°—︱ ± ︱
=当地纬度 =太阳直射点纬度
注意:
纬度差是指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若直射点与所求点位于同一半球,则该纬度 差为两地纬度之差;
正午太阳高度角PPT课件

2019/10/25
16
总结:①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2)太正阳午高太度阳最高大度值的为年9变0°化,规全律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A)
②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90°,全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 即一年 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B)
③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全年没有太阳直射现 象。一年中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图C)
2
(一)太阳高度
1、概念:太阳高度角,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某地的夹角, 用字母h表示。
h
O
地平面
2019/10/25
3
(一)太阳高度
2、取值范围: 0°≤h≤90°
90°
3、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过程
C
B 白天: h>0
日出日落: h=0
地平面
h
O
0° O
h
地平面
A
D
晚上: h<0
最大
正午
2019/10/25
既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夏至日那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 大值;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 小值
距太阳直射点最 远的一天
夏至日 (6月22日)
2019/10/25
10
距太阳直射点 最远的一天
正午太阳高度 达到一年中最小
60°
30°
2019/10/25
0° 北极 北极圈
北回归线 0 ° 南回归线
夏至日 春秋分 冬至日
90°
同一时间, 离太阳直射 60° 点所在纬度 越近,当地 30° 正午太阳高 度越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 1.3节 地球的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共21张PPT)

1.3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思考 教学楼一侧还是行政楼一侧停的车比较多?为什么?
N
N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的概念;会简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理解正 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小组合作探究 和讨论,探究知识中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发现, 体会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 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重要意义。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
【预习检查】 1. 太阳高度角:_太___阳__光__线______与____地__面_______的 夹角a,简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组合作】
(1)春分日——夏至日期间,海口市(20°N)的正午太 阳高度 如何变化? (2)秋分日——冬至日期间,海口市(20°N)的正午太阳高度 如何变化? (3)海口市(20°N)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如何变化?
①春分—夏至:先变大后变小,直射20°N时达全年最大值。 ②(夏提至示—:秋结分合:下先图变画大太后阳变直小射,点直移射动2轨0°迹N图再分次析出,现“最如大何值变。化”从 ③变秋大分或—变冬小至,:达逐到渐一变年小当,中冬最至大日、时最达小全值年的最纬小度值位。置等方面描述)
点
位置
达到最 达到最 大值时间 小值时间
A 北回归线
B 及其以北 夏至日 冬至日
E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
冬至日
夏至日
C
赤道与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思考 教学楼一侧还是行政楼一侧停的车比较多?为什么?
N
N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 的概念;会简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理解正 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小组合作探究 和讨论,探究知识中的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发现, 体会正午太阳高度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学 习生活中有用地理的重要意义。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
【预习检查】 1. 太阳高度角:_太___阳__光__线______与____地__面_______的 夹角a,简称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
1.3节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小组合作】
(1)春分日——夏至日期间,海口市(20°N)的正午太 阳高度 如何变化? (2)秋分日——冬至日期间,海口市(20°N)的正午太阳高度 如何变化? (3)海口市(20°N)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如何变化?
①春分—夏至:先变大后变小,直射20°N时达全年最大值。 ②(夏提至示—:秋结分合:下先图变画大太后阳变直小射,点直移射动2轨0°迹N图再分次析出,现“最如大何值变。化”从 ③变秋大分或—变冬小至,:达逐到渐一变年小当,中冬最至大日、时最达小全值年的最纬小度值位。置等方面描述)
点
位置
达到最 达到最 大值时间 小值时间
A 北回归线
B 及其以北 夏至日 冬至日
E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
冬至日
夏至日
C
赤道与
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ppt课件

极昼 极夜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实验(课本120页)
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转动薄膜, 依次将阳光直射点对准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逐一观察昼半球和夜半 球所在部分的纬线长短情况
3、杆影的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杆 子,纬度不同,杆影长度不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
地球的公转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思考:你知道吗,萧山一年中哪个月份白 昼最长,哪个月份白昼最短?
6月
12月
你知道四季中昼夜变化情况吗?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四.昼夜长短变化
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 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思考:我国科学家去南 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 间比较好?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实验(课本120页)
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转动薄膜, 依次将阳光直射点对准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逐一观察昼半球和夜半 球所在部分的纬线长短情况
3、杆影的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杆 子,纬度不同,杆影长度不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二
地球的公转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思考:你知道吗,萧山一年中哪个月份白 昼最长,哪个月份白昼最短?
6月
12月
你知道四季中昼夜变化情况吗?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四.昼夜长短变化
1.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赤 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情况刚好相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思考:我国科学家去南 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 间比较好?
中国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课件(共43张PPT)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 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 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 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 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 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思维过程】 (1)根据“6月22日北京时间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约为105°E,根据“6月22日 13时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约83°”,可计算出该地的纬 度约为30°26′N,因此答案选C。 (2)根据该地北京时间6点左右日出(太阳高度为0°), 13时达到正午,且正午的太阳高度为83°,可推算 出太阳每小时约升高12°,当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 度角达到36°时,北京时间应该为6月22日9时,所 以可计算出西四区的区时为9-(8+4)=-3时,即6 月21日21时。
角越大,越远则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纬度地 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北回归
北半球冬至日后逐渐增大,
线及 北半球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其以北 然后又逐渐缩小,到北半球冬至
地区 日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
归线
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直
之间的 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地区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 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 度互余。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 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 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的关系为α+h=90°(如图所示)。
【真题2】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 图,完成(1)~(2)题。
高中地理课件-1.3.7-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

90° H
23°26´
90°S 66°34´S 23°26´S 0° 23°26´N 66°34´N 90°N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90°);从此纬线向南 北两侧递减。
(1) 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靠近增 远离减
(2)离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越远越小 近大远小
(与直射点纬度相差1°,太阳高度角也相差1°)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无 直射,H < 90°, 夏至 最大, 冬至 最小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无 直射, H < 90°, 冬至 最大, 夏至 最小
回归线之间地区: 两次直射,回归线上一次 0~23°26′N地区, 直射 时最大, 冬至 最小 0~23°26′S地区, 直射 时最大, 夏至 最小
H=90°-纬度差
(纬度差:所求地纬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之差) (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练一练
1、求丰城(28°N)春分日、冬至日、夏至日的 正午太阳高度?
H春分日==90°-(28°- 0°) =62° H冬至日=90°—(28°+23°26′)=38°34′ H夏至日=90°—(28°—23°26′)=85°26′
2. 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
的是( C )
A.海口 B.重庆 C.拉萨 D.吐鲁番
达标拓展
1.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
最大的( B)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图
2.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 D ) A.23°26′ B.66°34′ C.90° D.45°
影子较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
பைடு நூலகம்正午
头顶
太阳的运动轨迹
H
傍晚
早晨
太阳
定义: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 角,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简称正午太阳高度。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
1. 指出太阳直射哪条纬 线?直射哪条经线?
2. 比较北回归线、北极 圈和北极点三处正午太 阳高度的大小?
半年取正值,当地冬半年取负值。
例:求夏至日武汉(31°N) 的正午太阳高度
H 90 31 2326 8226 求冬至日武汉(31°N)的正午太阳高度
H 90 31 2326 3534
六、探究问题
1. 影子长短问题
2m
2m
30° 影子长度
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答: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赤道正午太阳 高度为90°,自赤 道向两极递减
二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观察
66°34’N在冬至日、二分日、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分别是多少?
答:冬至日:0°;二分日:23°26’;夏至日:46°52’
思考
66°34’N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是否可能出现比夏 至日还大的情况? 答:不可能,66°34’ N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夏至日最大
结论
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四、小结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太阳直射纬线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赤道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北回归线
从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北回归线 及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 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
赤道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回归线
从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南回归线 及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 球各地达一年中最小值
五、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 90
式中 为当地纬度; 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
60° 影子长度
结论: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
2.楼间距问题 •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楼间距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楼间距越大
• 在我国,纬度低的地方楼间距小些,
纬度高的地方楼间距大些
2.楼间距问题
例 夏至日,在36°34’N建两栋20米高的楼房,要使南
楼的影子正午时分终年不遮挡北楼,两楼的间距最 小应为多少米?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球自转 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一、太阳高度(角)
定义: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
N
h
h > 0:白昼
0°
O
h = 0 :晨昏线上
S
h < 0 :黑夜
分析题意:即求正午太 阳高度最小时南楼的影 子长度
20m
步骤1:计算此地一年 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
H N
?
S 步骤2:利用三角函数
计算影长
结论:距离太阳直射点 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 大
3.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北回归线正午太阳 高度为90°,自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太阳直射哪条纬线? 答:23°26’S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南回归线正午太 阳高度为90°,自南 回归线向南、北两侧 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