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中学综合素质第一章 职业理念选择题题库

合集下载

中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章节习题:教师观

中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章节习题:教师观

一、单项选择题1.()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A.教育者B.教师C.校长D.教务主任2.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该把教师职业视为一种()。

A.独立的社会职业B.非独立的社会职业C.非专门化职业D.专门化职业3.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是()。

A.《终身教育》B.《论终身教育》C.《终身教育导论》D.《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4.在我国,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5.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是()。

A.非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业化阶段B.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专业化阶段C.非职业化阶段、职业化阶段、专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D.非职业化阶段、专业化阶段、专门化阶段、职业化阶段6.教师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最早出现于()。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文艺复兴时期D.近代社会7.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

A.福禄贝尔B.培根C.卢梭D.拉萨儿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示范化B.合理化C.多样化D.个别化9.(2013年真题)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是()。

A.教学环境B.教师自身的条件C.学习的内容D.学生的能动性10.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这是教师在履行()的角色。

A.课程开发者B.心理医生C.管理者D.传道者11.下列不属于教师劳动复杂性特点的表现的是()。

A.教育任务的多样性B.教育目的的全面性C.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D.劳动对象的差异性12.(2012年真题)每当学生请教课堂上没听懂的问题时,李老师总是批评学生没有用心听讲,而雷老师则会耐心地给学生解答。

最新综合素质第一章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综合素质第一章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部分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

A.内心的表现B.直观的表现C.创造性的表现D.创造性自我表现D【解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幼儿进行引导性启发。

2.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A.幼儿园的条件B.教师的素质C.园长的领导D.良好的课程资源B【解析】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对幼儿实施高素质教育的关键。

3.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A.教材顺序B.教学计划的安排C.幼儿园的要求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D【解析】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是幼儿的兴趣和水平。

4.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

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D【解析】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他们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体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所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

5.()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B【解析】我国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6.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A【解析】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教育的发展。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 )颁布的。

A. 19 96年7月B.1996年9月C.2001年7月D.2001年9月C【解析】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8.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D【解析】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专题:职业理念(选择题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专题:职业理念(选择题含答案)

职业理念真题汇编2. 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3.班主任陈老师根据数学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为三类学生分别建立综合成长档案,陈老师的做法() [单选题] *4. 数学课上,林老师让全班同学用老师喜欢的方式解题,林老师的做法()[单选题] *5. 张老师经常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反思,下列不属于教学反思的是( ) [单选题] *6.某小学几名学生以“我市文化市场的现状调查”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当研究小组到报社采访时,门卫说他们是“瞎捣乱”,将其拒之门外。

作为指导老师应()[单选题] *7.张老师在用天平秤一支粉笔时,没有拆下天平托盘下的胶垫,第一次秤100克,第二次秤80克,学生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对此,张老师恰当的做法是()[单选题] *8.小峰经常迟到、旷课,多门功课“挂红灯”。

不过,他百米赛跑速度很快,连续两年获得校百米赛冠军。

对此,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单选题] *9.青年教师小王刚入职就加入冯老师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积极参与各种教研活动,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

这表明王老师在专业发展上注重( ) [单选题] *10.小丽的语文成绩很好,庄老师常常鼓励她多阅读,勤写作,力争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小刚学习基础较差,但是篮球打得很好,庄老师鼓励他将来做一名职业运动员,对庄老师的做法,下列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11.小成脸上有一块较大的胎记,小磊经常嘲笑他,还给他起不雅的外号,小成很伤心。

对此,老师不恰当的做法是( ) [单选题] *12.肖老师正朗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小杰大声问道:“老师,床前怎么能看到月光呢”,对此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单选题] *13.美术课上,曾老师指导学生把天然的竹根须做成卷曲的头发,还演示如何借助竹节的弧度制成黄包车的顶棚,这表明曾老师具有() [单选题] *14.悠悠喜欢唱歌跳舞,隋老师对她说:“整天蹦蹦跳跳,没有一个学生样,学生得老老实实的学习才行!”孙老师的说法忽视了( ) [单选题] *15. 图1中,该老师的做法()[单选题] *16.沈老师收集废旧轮胎、破篮球、废纸箱、塑料绳等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将之改造成各种合适的教具、学具,这表明老师具有() [单选题] *。

中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章节习题:教育观

中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章节习题:教育观

一、单项选择题1.(2013年真题)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2.素质教育贯穿于()。

A.中小学教育B.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C.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D.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3.教育观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是()。

A.素质教育观B.教育目的观C.教育方法观D.教学组织形式观4.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D.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能力5.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有()。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A.♊♋♌B.♊♌♍C.♋♌♍D.♊♋♌♍6.()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B.全面发展C.面向全体学生D.个性的发展7.素质教育的总目标是()。

A.全面提高国民素质B.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C.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D.促进心理成熟化8.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的培养。

A.创新精神B.创新能力C.应变能力D.实践能力9.素质教育的外延是()。

A.全方位的、全过程的B.普通教育、职业教育C.学校教育、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终身教育10.()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A.1997B.1998C.1999D.200011.第一次在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C.《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2.素质教育最本质的规定、最根本的要求是()。

A.素质教育的全体性B.素质教育的全面性C.素质教育的基础性D.素质教育的发展性13.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通关题库 第一章 职业道德

201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通关题库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归纳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考试重点素质教育观的内涵、实施的方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观的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终身教育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考试难点从职业理念角度评析教育行为。

历年真题回放教育观1.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2012年上半年中学真题)A.综合性取向B.选拔性取向C.发展性取向D.同一性取向【答案】C。

解析:新课改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理念,即发展性取向。

2.“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理论依据是()。

(2013年下半年中学真题)A.个体需求具有层次性B.气质类型具有多样性C.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D.人类发展具有共同性【答案】C。

解析:题干描述的重点是“衡量的尺子”,这是在强调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多元化。

正是因为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我们在对学生评价时要进行多方面评价。

故本题选C。

3.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次考试成绩前三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2014年上半年中学真题)A.正确,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B.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1C.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D.不正确,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答案】D。

综合素质第一章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第一章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部分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

A.内心的表现B.直观的表现C.创造性的表现D.创造性自我表现D【解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幼儿进行引导性启发。

2.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A.幼儿园的条件B.教师的素质C.园长的领导D.良好的课程资源B【解析】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对幼儿实施高素质教育的关键。

3.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A.教材顺序B.教学计划的安排C.幼儿园的要求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D【解析】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是幼儿的兴趣和水平。

4.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

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D【解析】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他们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体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所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

5.()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B【解析】我国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6.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A【解析】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教育的发展。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 )颁布的。

A. 19 96年7月B.1996年9月C.2001年7月D.2001年9月C【解析】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8.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D【解析】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中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章节习题:学生观

中学综合素质《职业理念》章节习题:学生观

一、单项选择题1.()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A.人的完整发展B.人的全面发展C.人的和谐发展D.人的自由发展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B.人的各方面和谐发展的学说C.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D.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教育界的具体实践是()。

A.教育的国际化趋势B.素质教育C.新课程改革D.教育改革的实践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A.德、智、体、美全面发展B.个人的智力充分、自由的发展C.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D.个人在体力上的充分发展5.关于全面发展的学生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B.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关注学生的整体性,视学生为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C.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所有学生同步发展D.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提倡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6.()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7.“学生如同泥坯,他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的雕塑”,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的()。

A.可塑性B.发展性C.能动性D.向师性8.()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德、智、体、美全面发展C.提升道德品质D.提升智力9.(2013年真题)依据育人为本的理念,教师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培养学生特长B.发展学生潜能C.尊重学生个性D.私拆学生信件10.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决定的。

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11.下列关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章职业理念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参考答案】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其实质就是通过合格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

因此,我们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最好与相关方面的发展和谐并进。

但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又有所区别。

和谐发展是学生对全面发展的具体选择。

作为学生整体来说,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但作为学生个体来说,只能以特长为龙头带动相关方面和谐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2.(1)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2)据报载: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直打瞌睡,教师发现后并未板着面孔去训斥,而是从故事说开去。

问题:请结合这两个事例,谈谈现阶段我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育观念,特别是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以上两个案例实际上都说明:一个教师只要真正地“爱”学生,对孩子寄予期望,这些孩子(包括差生)都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反之则会使孩子的学习倒退,甚至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

所谓教师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的推断和预测。

它通过教师的话语、暗示、行动等表现出来,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动产生复杂的效应。

教师的期望效应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教师。

教师的期望有积极和消极的差别,教师应力求发挥人际期望的积极效应,防止消极的效应,这取决于教师形成的期望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以及根据期望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

3小李考上了某初中的语文老师,认为一个老师不过是一个孩子王,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你怎样评价这种看法?【参考答案】父亲的看法是错误的。

他错误地理解了教师的职业特征和专业要求。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职业;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

教师不但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还是人类智慧的引领者、课程开发者、心理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职业理念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得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得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贯彻以人为本得教育理念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2教师专业发展得基石就是()。

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C.协调合作D.反思经验[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教师专业发展得基石就是终身学习,教师学习就是生存与发展得重要手段,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就是当代教师自身发展与适应职业得必由之路。

3现代学生观坚持()。

A.以人为本B.以教材为本C.以课堂教学为本D.以教师为本[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 现代得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得教育理论思想。

4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得巨大动力就是()。

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 教师得专业理想就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得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得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得目标,就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得巨大动力。

5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得标志就是教师得()。

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得专业情操就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得价值评价得情感体验,它就是构成教师价值观得基础,就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得重要因素,也就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得标志。

6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得(),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得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B.性格差异C.个体差异D.民族差异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得核心理念就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得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只有关注学生得个体差异,才能因材施教,实现素质教育得目标。

7活动课得特点在于动手“做”,以获得()。

A.抽象知识B.间接经验C.直接经验D.书本知识[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学生得实际操作,即从“做中学”,以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生动得直接经验。

8“行教”就是指用教师得()教育影响学生。

A.人格魅力B.品德修养C.思想观念D.实际行动[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行教”突出得就是教师得实际行动在学生中得示范性影响。

9以下叙述错误得就是()。

A.考试与素质得关系就是对立得B.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教育得选拔功能C.素质教育把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强化普及意识D.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得课本内容与各种升学资料得死记硬背[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考试与素质得关系并非就是对立得,考试就是帮助评价素质教育质量得手段之一,但不就是唯一得评价手段。

10人获得全面发展得根本保证就是()。

A.先进得社会制度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脑体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人获得全面发展得根本保证。

11在五育中起方向与动力作用得就是()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 德育。

12在学校工作中,全面发展教育实施得最主要途径就是()A.教学B.课外活动C.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D.学生集体组织[本题答案] A教学。

在学校工作中,教学就是时间最长、最主要得工作,也就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得最主要途径。

1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全面发展学说,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界得具体实践典型就是()A.教育实验得热潮B.教育改革得实践C.素质教育运动D.教育得国际化走势[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素质教育运动。

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本质上就是一致得,它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得具体体现。

14素质教育就是针对当前教育中()得弊端而提出来得,它体现了教育目得得调节性得特点。

A.片面发展B.应试教育C.高分低能D.重智轻德[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 应试教育。

15培养学生( )就是素质教育得核心,就是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得主题。

A.主体意识与实践能力B.主体意识与操作能力C.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D.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 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我国关于素质教育或教育改革得若干文件中都规定“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

”16()就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得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得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得教育。

A.创新教育B.素质教育C.义务教育D.家庭教育[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

17针对传统教育得“一刀切”,素质教育应该立足于()A.全面发展B.个性发展C.全体学生发展D.创新意识得培养[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个性发展。

18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得目得就是促进学生得()A.自由发展B.自主发展C.自愿发展D.自动发展[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 自主发展。

19素质教育就是以()为重点得教育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得个性发展[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 培养创新精神。

20下列关于素质教育得说法哪一种就是错误得()A.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得基本素质为根本目得B.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得主体性与主动精神C.素质教育不注重开发学生得潜能D.素质教育注重形成人得健全个性[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不注重开发学生得潜能。

素质教育注重开发学生得潜能,提高学生素质。

21“以人为本”得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

A.以学生为本B.以教师为本C.以学校为本D.以课程为本[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教师得具备得教育理念,教师作为学生科学教育得引导者,促进者,启蒙者,首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观察了解学生,收集各种信息。

22最早提出教师要做“人类灵魂得工程师”得就是前苏联得()。

A.加里宁B.列宁C.凯洛夫D.赞可夫[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加里宁最早提出:“教师就是人类灵魂得工程师”。

加里宁得这句话使教师这一职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变得无与伦比得崇高。

23可用来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行动规范、价值观得教育定义属于()。

A.约定性定义B.描述性定义C.纲领性定义D.操作性定义[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操作性定义就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得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得方法。

教育研究中,下操作性定义可以用来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行动规范、价值观得教育定义。

24测验题目对预测得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得适宜性程度,被称为()。

A.效标关联效度B.预测效度C.构想效度D.内容效度[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学上,效度可分为效标关联效度、预测效度、构想效度与内容效度等。

其中,测验题目对预测得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得适宜性程度,被称为内容效度。

25下列关于美育得说法,哪个就是不正确得()A.美育就就是“育美”B.美育又叫美学教育或审美教育C.美育就就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D.美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得升华,为全面发展提供审美保证[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美育就就是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美育不仅仅就是艺术教育。

26素质教育就是面向( )得教育。

A.全体教师B.全体学生C.全社会成员D.全部个性[本题答案] B全体学生。

27素质教育就是促进( )得教育A.个性发展B.认识发展C.情感发展D.意志发展[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个性发展。

28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

A.专门职业B.非独立得社会职业C.独立得社会职业D.非专门职业[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专门职业。

2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意思就是教师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得使命。

这说明教师必须扮演()A.传道者角色B.管理者角色C.授业.解惑者角色D.示范者角色[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传道者角色。

30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得职业角色不包括()A.朋友角色B.示范者角色C.研究者角色D.服务者角色[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 服务者角色。

31下列关于实施素质教育得途径与方法得说法错误得就是()A.全方位调动学生得主动性与积极性B.改革课程结构体系,由单一得课程结构转为综合得课程结构C.树立正确得教育观.学生观D.降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作用[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 降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得积极作用。

32在当代,我们要树立()得学生观A.以人为本B.以学生为主C.全面发展D.完整[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 以人为本。

33学生就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得具有特定得()属性得人。

A.自然B.社会C.实践D.现实[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

学生与其她社会成员一样,就是生活在一定得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得社会属性得人,具有社会人得共同特点。

34“学生如同泥坯,她能否成型,依赖于教师得雕塑”,这种说法忽视了学生得()A.可塑性B.发展性C.能动性D.向师性[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 能动性。

35学生具有发展得潜在可能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 可塑性。

36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得规定认为,教师职业就是一种( )。

A.私人职业B.从属职业C.专门职业D.附加职业[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专门职业。

37教师劳动中“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得(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示范性。

38当代教师得质量集中体现在教师得()方面A.政治素养B.教育素养C.专业素养D.平等关系[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专业素养。

专业素质即职业素养或专业要求,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素质、教育专业素养、人格素养及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

39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得理解转化为学生得知识与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得问题,教师需要有()A.高度得政治觉悟B.广博得科学文化知识C.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D.良好得人际文化[本题答案] C试题解析: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即教育专业素养。

40教师胜任教学工作得基础性要求就是,必须具有()A.学科专业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政治思想素养D.人格特质[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必须具备最基本得学科专业知识。

41马克思认为所谓得全面发展就是指()A.人得体力得发展B.人得智力得发展C.人得体力与智力得发展D.人得体力与智力得全面.与谐.充分得发展[本题答案] D试题解析: 人得体力与智力得全面、与谐、充分得发展。

4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得最根本途径就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学C.课外活动D.班级活动[本题答案] A试题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得根本途径。

43当代我国教育得主导思想就是()A.应试教育B.素质教育C.特等教育D.终身教育[本题答案] B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