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 教师职业理念
教资综合素质知识点教师职业理念

04 教师观
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并关注他们的 全面发展。
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建设和开发,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从教育的权威者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材施教观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 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 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 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编写教学方案
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 学步骤、时间安排、教学资源 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
教学实施能力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活 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 作。
有效讲解与演示
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进学生 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和集体荣誉感。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保持沟通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解 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 展。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06 职业道德与素养
职业道德规范与要求
幼儿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

幼儿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A.皮亚杰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夸美纽斯正确答案:C 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江南博哥)动的代表。
他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
(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A.在职教育 B.教学实践 C.校本培训 D.教学反思正确答案:A 【名师点睛】理论上看,教师的职业培养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入职指导为新教师的个性成熟和能力适应起到了调节和推动的作用,而在职教育则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如果说职业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启动器”,入职指导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降压阀”和“转换钮”,那么,在职教育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和“永动机”。
( )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A.育人为本 B.德育为先 C.素质教育D.终身教育正确答案:A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
“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 )使教师职业超越了单一的工匠式技能特征,并成为衡量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核心指标。
A.教学能力 B.教育科研能力 C.创造力 D.终身学习正确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知识。
( )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A.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B.同伴关系的发展 C.兴趣的发展 D.社会性发展正确答案:D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学生观解析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具有发展的潜能的,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现在的状态, 对学生下定义,而应该放眼未来,并为学生有更好的发展而作出 努力。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会犯错,也会改正。对于班级中的 “问题”学生,教师应该包容他们,并且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 他们改正错误的行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 指教育者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 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积极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 成长着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二讲: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基本内涵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答案】B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讲:教育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8:在教育活动中,幼儿园老师总是主动为幼儿提供 丰富、适宜的游戏材料,并指导幼儿开展游戏活动。下列关于该行为的 理由,不正确的是( )。 A.游戏能促进幼儿同伴关系的建立 B.游戏是教师自发自主的行为 C.游戏需要教师的综合指导 D.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形式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
《综合素质》 教师职业理念之“学生观”
模块一 教师职业理念 课程架构
职业理念
教育观 学生观
1、教育观概述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观
1、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学生观”材料分析题——万能模板 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观、教师职业理念)

一、教育观(两全一发两重点)(1)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幼儿的发展,素质教育倡导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发展,这不仅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一种民主的教育理念(2)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应该有机的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
(3)个性发展。
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差异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与教育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学生的差异,学生有不同的爱好、兴趣、需求,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4)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5)实践能力。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让学生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二、学生观(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差异性,学生与成人之间也有这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独立的人。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
三、教师观(同伴反动进身,三个角色)(1)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要走终身学习之路,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2)勤于反思。
教师要把自己已有的教育实践作为思考对象,对已有的教育实践成败原因进行探求,从而获得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新知,成为经常反思的教育实践者。
(3)团结协作。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就是一种同事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为学生做好示范,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可以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观解析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转换 记忆小诀窍: 传授变引导(促进) 执行变开发(建设) 教书变实践(研究) 封闭变开放 (开放)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5: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 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李老师 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A.教学情境 B.职业生存 C.学生发展 D.教学设计
【答案】B 【解析】第一阶段:关注生存阶段 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如: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 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问题。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 五阶段发展观(伯林纳) 第三阶段:胜任 高级新手教师经过3~4年后能够成为胜任性教师。胜任型教师是教师 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四阶段:熟练 胜任型教师经过5年左右,可发展到熟练水平。胜任型教师具有较强 的直觉判断能力;教学技能接近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达到快捷、流 畅、灵活的程度。 第五阶段:专家
【答案】B 【解析】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夏老师应该反思自 己,想办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2: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 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 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 明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善于自我暗示 【答案】A 【解析】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职业理念 --综合素质--教师资格证

(三)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幼儿全 面发展的前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实施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三)幼儿的发展
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 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1)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2)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活动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
理解素质教育应理解以下几点:
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式。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4.潜在性
五、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 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一)树立正确的办园目标 办园目标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纲领。 (二)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教育观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 (二)教育要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1.创新人
格;2.创新思维;3.创新技能。 (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导语:职业理念是指由职业人员形成和共有的观念和价值体系,是在其职业内部运行的职业道德规范。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的职业理念是什么吧。
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点:职业理念1第一章职业理念考点1:教师的职业素养1.职业道德素养(1)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2)热爱幼儿——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3)团结协作。
(4)为人师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2.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
第一,精通所教授科目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知识。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幼儿教师既应学有专攻,又应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
(3)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及各学科教材教法是幼儿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
首先要求准确;其次要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更高一步的要求是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独特的风采。
(2)组织管理能力。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二是幼儿集体的组织管理。
(3)教育科研能力。
最基本的要求是教师应具有对他人成果进行分析、鉴别并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4.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幼儿教师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能精力充沛、生气勃勃地从事工作;另一方面表现为反应敏捷、体格强壮、耳聪目明、声音洪亮。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在对自身角色的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依照社会的期望和自身实际状况,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及心理进行调整,使其能够适应角色的要求并不断促进角色向积极方向发展。
【考题模拟题】( )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A.团结协作B.热爱幼儿教育事业C.为人师表D.热爱幼儿答案:B考点2: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
2020上教资笔试科一《综合素质》必备考点

2020上教资笔试科一《综合素质》必备考点如果没有疫情,我想2020上的教资笔试已经落下了帷幕,但现在延期到何时仍待解锁。
不过,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现在疫情好转,开考还会远么?所以备考正当时,大家要开始行动啦!一、教师职业理念(5个“观”)该模块会出一个材料分析题,因此我们需要掌握3个“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了解2个“观”:评价观、教学观。
下边一一说一下:1、教育观我国当前的教育观是指“素质教育观”,因此素质教育观的内涵成了我们必须要理解到位的内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口诀:全体面创个)2、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要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多看优点,会赞美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悦纳错误、多宽容3.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相信学生、多期望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要认识到学生是人,爱护尊重,讲民主(口诀:王冠人不差钱)3、教师观(“2”个转变)(一)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口诀:三者一开放)(二)教师教学行为观点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助、教学相长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改强调反思和终身学习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自我、学生、同事的关系)4、评价观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2.评价内容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口诀:许三多过目不忘)5、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口诀:人生过客)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这一部分不仅会考查单选题,同时也是我们两个大题的出题点之一,整体来看这部分不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育观(一)什么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得发展与社会发展得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得基本素质为根本目得,以尊重学生个体性,注重开发人得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得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得教育。
(二)素质教育得特征1、全体性所谓“全体性”,广义上,就是指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
狭义上,就是指为全体适龄儿童开放接受正规基础教育得大门。
2.基础性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得就是“基本素质”而不就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
3.发展性所谓“发展性”就是指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得知识与能力4.全面性所谓全面性就是指素质教育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5.未来性所谓“未来性”就是指立足于未来社会得需要,而不就是眼前得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6、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两方面:一就是素质教育必须交给学生科学知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得指导、7.终身性由于素质得形成与发展贯穿人得一生,因而素质教育具有终身性特征。
(三)实施素质教育得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得重要条件(1)树立系统得教育观(2)树立多元化得人才观(3)树立全面得教育质量观(4)树立学生主体观2.建立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得课程体系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得重要环节(1)要有多样性。
(2)要有时代性。
(3)要有实用性。
(4)要有个性。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得重要手段(1)充分发挥教学内容得思想性。
(2)多角度贯彻启发性原则。
(3)教学科研一体化4.加强素质教育评价就是实施素质教育得重要保障(1)建立科学、全面、系统得素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2)改进评价技术,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自评与她评相结合。
(3)加强课堂教学得过程评价。
5.校园文化建设就是促进素质教育得重要手段(1) 加强建设物质文化,美化学校校园环境。
(2)加强建设制度文化,强化学校管理机制。
(3)加强建设课余文化,丰富学校校园生活。
(4)创造与谐人际关系,优化校园人际环境。
二、学生观所谓学生观,就是对学生得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位置与作用上得瞧法。
(一)(一)学生得本质属性1.学生就是发展得人(1)学生就是处于发展过程中得人。
(2)学生得身心发展就是有规律得。
2.学生就是有发展潜能得人3.学生就是有发展需要得人4.学生就是独特得人5.学生就是有自主意识得人6.学生就是需要尊重得人、[案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瞧到她们满身就是灰得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您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
”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得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得斥责让学生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
只有一个倔强得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从学生观得角度,对该教师得行为作一评析。
提示:(1)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得“内心世界”,尊重并保护学生得兴趣与想象。
(2)学生就是能动得、发展得人,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鼓励与支持。
(3)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树立民主意识,而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材料]获2012年诺贝尔奖得英国医学教授约翰·格登曾就是倒数第一得“差生”。
英国《每日邮报》9日报道,15岁时,格登在英国著名得贵族学校伊顿公学求学,当时在250名学生中,格登得生物科成绩排在最后一名,其她科学科目也排名非常靠后,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
在1949年得学校成绩报告单中,格登被一名老师如就是评价:“我相信格登想成为科学家,但以她目前得学业表现,这个想法非常荒谬,她连简单得生物知识都学不会,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对于她个人以及想教导她得人来说,这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这份成绩报告至今仍被格登放在自己得办公桌上,偶尔用来娱乐一下。
格登回忆说:“每当遇到什么麻烦,比如实验无法进行下去等情况时,我都会瞧瞧这份评价,来提醒自己要努力坚持,不然真得就被以前老师说中了。
”从学生观得角度,谈谈这个案例对您得启示。
[提示](1)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不歧视后进生(2)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以发展得眼光瞧待学生(3)教师要鼓励与支持学生,善于发现与发掘学生得潜能。
[材料]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可就是第一天就少了6本。
有得人主张严肃查处,可就是校长却不然,她写了几句话贴出去:“作为校长得首要责任就是,要使全校师生明白,二十中人得人格就是无价得,然而朋友,您信吗?投放得书少了6本。
”第二天有人送回了一本,校长又公开写道:“您送回得不仅就是一本书,您送回了人格,送回了二十中良好得校风。
”第三天,其她5本也都送回了。
从学生观得角度,对该校长得做法进行评价。
提示:(1)尊重学生。
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得尊重,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教师,更愿意接近教师得教育。
(2)关爱学生。
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3)信任学生,乐观地瞧待学生得发展。
学生就是有发展潜力与发展需要得。
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充分得鼓励与支持,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得动力与积极性。
[案例]陶行知四块糖得故事陶行知在育才中学任校长时,有一天她瞧见一个学生王友欲用砖头砸一个同学。
陶行知匆忙走过去喝住,然后,对王友说:“您下午三点钟到我办公室来!”下午三点钟,王友诚惶诚恐地来到她得办公室,准备接受严厉得惩罚。
不料,陶行知竟微笑着迎上前去拉住她得手,亲切地让其坐到自己得身边,并从自己得口袋里掏出一块糖来。
“让您三点到,您就准时到,说明您很遵守时间,这很好,”陶行知说:“这块糖就就是对您得奖励。
”王友接住糖,满脸疑惑。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
“我了解过了,就是她欺负女同学您才打她得。
”陶行知将第二块糖轻轻地递过去,说:“这说明您很有正义感,也应该奖励。
”当王友接住第二块糖时,疑惑得脸上开始有了笑容,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喜悦得光芒。
陶行知掏出第三快糖。
“您很懂得尊重别人!”陶行知接着说:“当时您打架时,我走过去让您住手您就不打了,我就喜欢您尊重别人这一点,也应该奖励。
”王友接住第三块糖后,开始不好意思起来。
她眼睛里得喜悦,渐渐被自责、后悔与羞愧所代替,面对这样得校长,她不得不垂下自己得头来。
“打人——毕竟就是不对得,”王友低垂着头,小声表态说:“校长,我错了,我愿意向她道歉!”“好!”陶行知立即从衣袋里又掏出第四块糖,高兴地说:“我就知道您就是一个知错能改得好学生,更应该奖励!”王友离开陶行知办公室时,眼睛里含满了感动得泪水,而陶行知得脸上,则始终就是带着微笑得。
结合以人为本得学生观,谈谈这个故事对您得启示。
[分析]启示之一:教师要尊重学生。
教师不要用粗暴与野蛮得态度当众呵斥、批评,以保护学生得自尊心。
启示之二: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得闪光点。
对于犯错得学生,不全盘否定,而就是积极地从她身上寻找另外得一些优良得表现与“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得公平与善意。
启示之三:教师不要盲目地批评犯错误得学生。
在教育前对学生犯错得原因进行了认真地调查了解,这就避免了误伤学生与批评得盲目性。
启示之四:针对被教育对象得心理与年龄特点,采用表扬与奖励得手段进行教育。
启示之五:就是教育学生要引发学生得自我批评。
(二)人得身心发展规律①顺序性②阶段性不均衡性:关键期④个别差异性⑤互补性与协调性。
(三)“人得全面发展”得思想1.“人得全面发展”得具体内涵“人得全面发展”得具体内涵,就是指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得全面发展”概念得具体界定。
一就是指人得劳动能力得全面发展。
二就是指克服人发展得一切片面性,实现人得个性得真正全面与自由得发展。
2.人得全面发展得社会历史条件(1)社会生产力及分工状况就是人得全面发展得重要前提。
(2)社会关系就是人得全面发展得重要条件。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人得全面发展实现得唯一途径。
(四)“以人为本”与人得全面发展1.“以人为本”得内涵“以人为本”就是科学发展观得本质与核心,有四层基本含义:(1)“以人为本”就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中得主体作用与地位得肯定。
(2)“以人为本”强调对人得价值得尊重。
(3)“以人为本”要求对人得生存与发展得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
(4)“以人为本”要求关注人们之间作为人得共性与个性得差异性。
2.“以人为本”:对全面发展思想得发展(1)在教育目标上,以人为本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与“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得回答,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得自由而全面得发展”思想、(2)在教育主体上,坚持以学生与教师为主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3)在教育方式上,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积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得学习型社会。
(4)在教育权利上,坚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得教育文化需求。
(5)在教育评价上,坚持以人民就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得根本标准、三、教师观(一)教师得概念教师就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得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得使命。
1.教师就是专业人员,这就是就教师得身份特征而言得。
2.教师得职责就是教育教学。
这就是就教师得职业特征而言得。
3.教师得使命就是教书育人。
这就是就教师得工作目得而言得。
(二)教师劳动得特点1、教师劳动得复杂性(1)教师劳动就是专业性工作,具有复杂性。
(2)教师得任务就是复杂得,目得就是促进学生得全面发展(3)教师得劳动过程就是培养人得过程2、教师劳动得创造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因材施教、(2)对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等得不断创新。
(3)教育机智。
3、教师劳动得长期性与迟效性(1)学生得身心发展就是一个缓慢得过程。
(2)学生得发展具有不稳定性与反复性。
(3)教师劳动得效果要经过较长得时间才能得以验证。
4、教师劳动得示范性(1)学生得向师性与模仿性。
(2)教师劳动手段得主体性。
5、教师劳动得个体性与协作性6.空间得广延性与时间得连续性(二)新课程改革下得教师角色1、教师得角色(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管理者角色。
(4)示范者角色。
(5)引导者角色。
(6)研究者角色。
(7)课程开发者角色。
(8)心理咨询者角色。
[案例]在一个寒冬得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
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
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
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
我大声说:“××,您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得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得神情。
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得火一下子熄灭了。
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
平时,一些瞧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得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得影响。
课上,有得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就是我得行为在学生身上得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得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