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点焊参数标准(DOC)

合集下载

点焊标准

点焊标准

1.下列位置发现的不合格焊点,不管是什么级别的焊点公差要求,都必须修理。

(1)有两个不合格焊点挨在一起的。

(2)不合格焊点间只有一个合格焊点隔开的。

(3)在两行焊点交叉处,为两行焊点的共同焊点的。

(4)在一行焊点的末端的焊点。

2.焊点表面质量分三级:
(1)一级表面质量要求钣金后必须没有表面疤痕或者不完整,而且在涂装后看不出来;
伤痕深度一定不能超过钣金可以去掉的最大深度,钣金打磨不能去掉超过10%的金属厚度,或者是伤痕深度超过10%是必须先填上才能打磨。

表面有飞溅是不允许的。

(2)二级表面质量表面只允许有很轻的伤痕,在允许金属损失很小的时候采用(高出金属表面最多10%,低于金属表面最多15%),飞溅是不允许的。

(3)三级表面质量表面不平度不能超过25%。

9.不合格的焊点:(方法A是推荐使用的,使用其他方法需获得批准,D和E只适合卡车)
A.点焊:在现在存在的焊点之间加一有效焊点。

位置尽可能摆在焊点中间。

B.塞焊:修理单个焊点或用两个塞焊修理两个相邻的焊点。

塞焊是在上层金属上钻孔然后用MIG/MAG焊填满融化的金属。

只能用于修理两层金属焊点。

C.电弧焊:和B类似,事实上用MAG焊比较好。

D.柳丁
E.填补焊
F.螺母螺栓或专用紧固
G.气体铜钎焊。

焊接检验标准: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

焊接检验标准: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

焊接检验标准: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焊接检验标准: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焊接检验标准1. 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 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不良缺陷定义4.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4.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4.3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4.4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4.5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4.6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4.7“R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4.8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4.9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4.10 硬划痕:由于硬物磨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深度的划痕(用指甲刮有明显感觉)。

4.11虚焊:因焊接操作不当造成的焊接不牢固。

4.12裂纹:焊后焊口处出现的裂痕。

5、焊接检验标准5.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点焊件破坏规格标准

点焊件破坏规格标准

点焊破坏点直径标准电极标准铁板厚度m /m 安全件普通件m a xdΦm i nDΦ0 .6m /m 4 .0Φ 3 .5Φ 4 — 5 160 .8 4 .5 4 .0 4 —5 161 .0 5 .0 4 .5 5 —6 161 .2 5 .5 5 .0 5 — 6 191 .4 6 .0 5 .5 6 — 7 191 .6 6 .5 6 .0 6 — 7 192 .0 7 .0 6 .5 7 — 8 192 .3 7 .5 7 .0 7 — 8 192 .6 8 .0 7 .5 8 — 9 193 .2 9 .0 8 .0 9 — 10 193 .6 1 0 .0 9 .0 1 0 — 1 1 224 .0 1 1 .0 1 0.0 1 0 — 1 1 22 注:1.两件母材厚度不同时,以薄板条件为佳。

2.电极材质导电率75%,硬度HB75。

3.点焊点的深度为铁板厚度的:A 级10%B 级10 %-- 15%C级15%--25%略图1 略图2焊点尺寸:D + d 2软钢板电阻焊接条件(参考版)板厚电极最良条件(A)中等条件(B)普通条件(C)Maxd∮minD∮通电时间加压力焊接电流溶著径截断强度±14%通电时间加压力焊接电流溶著径截断强度±17%通电时间加压力焊接电流溶著径截断强度mm mm mm ∞kg f A mm kgf ∞kg f A mm kgf ∞kg f A mm kgf0.4 0.5 0.6 3.24.84.81010105671151351505.2006.0006.6004.04.34.718024030010111375901004.5005.0005.5003.64.04.31602102802024264045503.5004.0004.3003.33.64.01251752250.81.0 1.2 4.86.46.4101313810121902252707.8008.8009.8005.35.86.24406107801520231251501756.5007.2007.7004.85.45.84005406803036406075855.0005.6006.1004.65.35.53555306501.61.82.0 2.4 6.48.08.08.0131616161618202436041047058011.50012.50013.30015.0006.97.47.98.61.0601.3001.4501.850303336442402753003709.1009.70010.30011.3006.77.17.68.41.0001.1801.3701.770525864771151301501807.0007.5008.0008.6006.36.77.17.99251.1001.3051.6853.2 4 5 9.511.012.01619223250708201000130017.40019.00021.20010.311.614.53.1004.2006.600509012050063080012.90014.30016.0009.911.212.72.8504.1006.0001.515521026034044010.00011.00012.5009.410.612.62.6653.5004.800注:1本表所示之被熔接材为熟间展延后经酸洗且轻涂油膜之软钢板,抗拉强度为30~32kg/mm。

点焊参数

点焊参数

本守则规定了我公司汽车产品(料厚不超过5mm)点焊应遵守的基本规则,适用于冷扎和热扎钢板、镀锌钢板、不锈钢板的点焊。

点焊还应遵守SQB42011—2009《焊接通用工艺守则总则》。

点焊机焊接工艺参数规范
1.焊接参数的规范:
表2 低碳钢板的点焊规范
表3 不锈钢点焊规范参数
表4 镀锌钢板的点焊规范
2.点焊接头的最小搭边宽度和焊点的最小点距
a)点焊接头的最小搭边宽度见图1
最小搭边宽度
b = 4δ+8 (当δ
1<δ
2
时,按δ
2
计算)
其中 b ——搭边宽度,mm ;δ——板厚,mm
图1 搭边尺寸
b)点焊接头的最小搭边宽度和焊点的最小点距见表4
表4 点焊接头的最小搭边宽度和焊点的最小点距单位mm
3.点焊熔核直径的合格判定基准
点焊熔核直径合格判定基准见表5
表5 点焊熔核直径的合格判定基准单位: mm。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完整资料).doc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完整资料).doc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完整资料).doc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苏州市华振机械电器有限公司钣金加工检验通用标准HZ-WI-006(A/0)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原材料检验标准4.1金属材料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斑痕,无开裂与变形。

4.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塑粉4.2.1塑粉整批来料一致性良好,有出厂证明与检验报告,包含粉号、色号以及各项检验参数。

4.2.2试用后符合产品要求(包括颜色、光泽、流平性、附着力等)。

4.3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3.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3.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3.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5.1冲裁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平面公差度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5.25.2.1 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钣金件通用公差精度的标准

钣金件通用公差精度的标准

钣金件通用公差精度标准1 目的采用统一规范的未注公差标准,规范钣金件设计、生产、验收标准,保证钣金加工件精度要求。

(1)能有效简化制图,节省设计时间,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换。

(2)突出图样上注出公差的尺寸,方便生产制造。

(3)简化检验要求,有助于质量管理。

最终能达到高质量、高效率生产。

2 适用范围从标准颁布之日起试运行,适用于颁布以后新设计钣金件(以前设计的钣金件,还按照原标准进行制造及验收)。

从设计出图、生产制造到产品验收的整个阶段,按照本标准运行。

3 职责3.1技术中心技术中心按照该标准进行设计,标准参考见附录一。

对功能上无特殊要求的要素采用一般公差,在图样上可不注出其公差,只须在技术要求或技术文件中说明参照本标准。

图样上尺寸未注公差的一般公差的公差等级,需考虑通常的车间精度。

(1)对任一单一尺寸,当功能上允许的公差等于或大于一般公差时,采用一般公差,既不需标注其公差。

(2)当要素的功能允许比一般公差大的公差,在制造上比一般公差更为经济时,其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要在尺寸后注出。

(3)由于功能上的需要,某要素要求采用比一般公差小的公差值,应在尺寸后注出其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

3.2 制造中心(主指钣金件供应商)制造中心按照该标准进行生产,标准参考见附录一。

设计图样中标注公差项,依照标注的偏差数值进行生产。

而对于设计图样中未注公差项,应依照规范的标准偏差数值进行生产。

如果供应不能加工出设计标注的精度要求时,应与主设计人员沟通协商解决。

3.3 品质管理部品质管理部按照该标准进行验收,标准参考见附录一。

品质管理部严格按照未注公差的标准进行钣金件的验收工作。

对于超出一般公差的工件,如未达到损害其功能时及影响外观时,请与主设计人员联系,以判定是否可让步接收(但并不能说明以后都可降低标准)。

若工件的功能受到损害时请供应商返工或报废。

4 制定本标准依据参考国际标准:ISO 2768, 国家标准:GB/T 1184-1996、GB/T 1804-2000。

钣金件焊接要求20181018

钣金件焊接要求20181018

1
钣金件焊接要求
QJ/PLA 03.29-201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钣金件焊接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钣金焊接工艺要求,以及供应商的现场焊接与 IQC 来料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24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T 12212 技术制图 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 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J/PLA 03.29-2018
钣金件焊接要求
2018-08-XX 发布
2018-08-XX 实施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湖南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钣金件焊接要求 QJ/PLA 03.29-2018
提出部门:标准化部 拟 制: 审 核: 标准化: 批 准:
表 1 板厚、结构形式与焊接方式参照表
焊缝 形式
塞焊
焊接工艺 及设备
使用范围
CO2 保焊
t≥1.5 的任意可焊材料, 需在次要件上绘制塞焊
电弧焊

图例
t2 t1
标注要求
备注
塞焊孔径一 般大于 5mm
对接断续 焊
氩弧焊 CO2 保焊
电弧焊
氩弧焊
对接满焊 CO2 保焊
电弧焊
氩弧焊
断续角焊 CO2 保焊
电弧焊
图 1 竖筋直接落在底板的焊接要求 3.3.4 面板与柜体上气弹簧销轴的两个端面都需要满焊(如下图 2、图 3 所示)。

钣金件焊接工艺

钣金件焊接工艺

图3-71
焊h 接火焰的种类
14
2、气焊的接头形式:
气焊的接头形式有卷边接头、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搭 接接头、管子接头、法兰接头等,如图3-72所示。
图3-72
3、焊接方向:
(1)右向焊法。右向焊时,焊炬指向已完成的焊缝。焊接过程自左向 右,焊炬在焊丝前面移动,如图3-73所示。
图3-66
立焊
h
8
(3)横焊:
横焊时,应选用较小直径的焊条和较小的焊接电流,并采用短弧法及 适当的运条法。 当焊件厚度小于5mm时,可以不开坡口,宜选用用 φ3.2mm或φ4mm的焊条,如图3-67a所示。
当焊件较厚时,应该开坡口,这时应采用多层焊或多道焊的方法,如 图3-67b所示。
图3-67
立焊
点焊操作常用设备为挤压式电阻点焊机,点焊机如图3-88所示。 在焊接之前,应当把焊件表面整平。尽管不消除这种间隙也能进行焊 接,但是焊点面积变小,造成焊接强度不足,如图3-89所示。
图3-88 点焊机
图3-89
焊件表面的处理
h
29
5、点焊技术在车身中的应用:
前车身悬架支承构件是以点焊方法连接的,图3-90所示
h
图3-70
气焊设备13
1、焊接火焰的种类:
(1)中性焰。如图3-71a所示,焰心呈尖锥形,色蓝白而亮,轮廓清楚, 外焰呈淡桔红色。
(2)碳化焰。如图3-71b所示,焰心呈蓝白色,外周包着一层淡蓝色的 火焰,轮廓不清楚,外焰呈桔红色,伴有黑烟。
(3)氧化焰。如图3-71c所示,焰心呈淡蓝色,内焰已看不清了,焊接 时会发出急剧的“嗖嗖”声。
h
9
(4)仰焊:
仰焊时,应采用尽可能短的电弧,以使熔滴在很短的时间立即过渡 到熔池中,很快与熔池中的熔化金属熔合,促使焊缝的快速凝固。应选 用较小直径的焊条,一般为φ3~φ4mm,焊条角度如图3-68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钣金件点焊参数标准
核准:
审核:
会签:
制定:付强红
发布日期:2011/07/06
海宁红狮宝盛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规范点焊过程参数不确定性及标准的不明确性,同时规范和明确焊接的使用,判定及检测方法,保证公司产品的焊接质量,并加以规定,以便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
2.范围:
适用部门:技术、生产部焊接及公司其它涉及焊接的车间;公司所生产的所有需点焊产品,但是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除外
适用客户:公司所生产的所有需点焊产品,如 BE,WINCOR 及其他客户,但是有特殊要求的产品除外.
3.引用标准:
1.BE PS-01-01_03 Welding焊接标准
2.国内点焊标准
3.国内点焊接检测方法
4.点焊参数规格及标准
电阻点焊(resistance spot welding),简称点焊。

是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点焊是一种高速、经济的重要连接方法,适用于制造可以采用搭接、接头不要求气密、厚度小于3mm的冲压、轧制的薄板构件。

当然,它也可焊接厚度达6mm或更厚的金属构件,但这时其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将不如某些熔焊方法。

如下为焊接参数规格及标准参考表:
1.点焊通常采用搭接接头或折边接头(图1).接头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等厚度或不等厚度、相同材料或不相同材料的零件组成,焊点数量可为单点或多点.在电极可达性良好的条件下,接头主要尺寸设计可参见表1、表2和表3。

图1
2.焊前工件表面清理
点焊、凸焊和缝焊前,均需对焊件表面进行清理,以除掉表面脏物与氧化膜,获得小而均匀一致的接触电阻,这是避免电极粘结、喷溅、保证点焊质量和高生产率的主要前提.对于重要焊接结构和铝合金焊件等,尚需每批抽测施加一定电极压力下的两电极间总电阻R,以评定清理效果,一般情况下可由清理工艺保证。

清理方法可有二类:机械法清理,主要有喷砂、刷光、抛光及磨光等;化学清理用溶液参见表5,也可查阅相关熔焊资料。

3、常用金属材料的点焊
判断金属材料点焊焊接性的主要标志:①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即电阻率小而热导率大的金属材料,其焊接性较差;
②材料的高温塑性及塑性温度范围,即高温屈服强度大的材料(如耐热合金)、塑性温度区间较窄的材料(如铝合金),其焊接性较差;③材料对热循环的敏感性,即易生成与热循环作用有关缺陷(裂纹、淬硬组织等)的材料(如65Mn),其焊接性较差;④熔点高、线膨胀系数大、硬度高等金属材料,其焊接性一般也较差。

当然,评定某一金属材料点焊焊接性时,应综合、全面地考虑以上诸因素。

3.1 低碳钢的点焊(表6)
3.2可淬硬钢的点焊
点焊技术要点:
(1)电极压力和焊接电流选择在保证熔核直径条件下,焊接电流脉冲值应选择偏小,以使熔核焊透率接近设计值下限(50%~60%为宜),电极压力值应选择较大,为相同板厚低碳钢点焊时的1.5~1.7倍,或采用可予调制的焊接电流脉冲波形(即用热量递增控制以减轻或避免初期内喷溅)。

(2)双脉冲点焊工艺这种点焊工艺为焊接电流脉冲加1个回火热处理脉冲,配合适当会得到高强度的点焊接头,撕破试验时接头呈韧性断裂,可撕出圆孔。

这里应注意,两脉冲之间的间隔时间一定要保证使焊点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Ms温度以下。

同时,回火电流脉冲幅值要适当,以避免焊接区金属加热重新超过奥氏体相变点而引起二次淬火。

双脉冲点焊焊接参数可参见表7。

3.3铝合金的点焊
铝合金分为冷作强化型3A21(LF21)、5A02(LF2)、6A06(LF6)等和热处理强化型2A12-T4(LY12CZ)、7A04-T6(LC4CS)等。

焊接性均较差。

焊技术要点:
(1)焊前必须按工艺文件仔细进行表面化学清洗,并规定焊前存放时间。

(2)电极一般选用CdCu合金,端面推荐用球面形并注意经常清理,电极应冷却良好。

(3)采用硬规范,焊接电流常为相同板厚低碳钢的4~5倍,因此功率强大的点焊机是焊铝的基本条件。

(4)波形选择,除板厚δ<1.2mm的冷作强化型铝合金可以用工频交流波形点焊外,板厚较大的冷作强化型铝合金及所有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一律推荐用直流冲击波、三相低频和直流焊机点焊。

(5)焊接循环,采用缓升、缓降的焊接电流,可起到预热和缓冷作用;具有阶梯形或马鞍形压力变化曲线可提供较高的锻压力;高精确度的控制器可保证各程序的准确性,尤其是锻压力的施加时间。

这样的点焊循环对防止喷溅、缩孔及裂纹等缺陷至关重要。

(6)焊接参数参见表8、表9和表10
3.4 不锈钢的点焊
按钢的组织可将不锈钢分为奥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铁素体型、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型等。

其中马氏体不锈钢由于可淬硬、有磁性,其点焊焊接性与前述可淬硬钢相近,考虑到该型钢具有较大的晶粒长大倾向,焊接时间参数一般应选择小些,参见表11。

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点焊焊接性良好,尤其是电阻率高(为低碳钢的5~6倍),热导率低(为低碳钢的1/3)以及不存在淬硬倾向和不带磁性(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有磁性),因此无需特殊的工艺措施,采用普通交流点焊机、简单焊接循环即可获得满意的焊接质量。

点焊技术要点:
(1)可用酸洗、砂布打磨或毡轮抛光等方法进行焊前表面清理,但对用铅锌或铝锌模成形的焊件必须采用酸洗方法。

(2)采用硬规范、强烈的内部和外部水冷,可显著提高生产率和焊接质量。

(3)由于高温强度大、塑性变形困难,应选用较高的电极压力,以避免产生喷溅和缩孔、裂纹等缺陷。

(4)板厚大于3mm时,常采用多脉冲焊接电流来改善电极工作状况,其脉冲较点焊等厚低碳钢时要短且稀。

这种多脉冲措施亦可用后热处理。

(5)焊接参数参见表12和表13。

3.5 镀层钢板的点焊
镀层钢板主要有镀锌板、镀铝板、镀铅板、镀锡板、贴塑板等。

其中贴聚氯乙烯塑料面钢板焊接时,除保证必要的强度外,还应保证贴塑面不被破坏,因此必须采用单面点焊和较短的焊接时间,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焊件均设计成凸焊结构。

由于低熔点镀层的存在,不仅使焊接区的电流密度降低,而且使电流场的分布不稳定;若增大焊接电流又进一步促进了电极工作端面铜与镀层金属形成固溶体及金属间化合物等合金,加快了电极粘损和镀层的破坏。

同时,低熔点的镀层金属会使熔核在结晶过程中产生裂纹和气孔。

因此,镀层钢板合适的点焊参数范围窄,接头强度波动大,电极修整频繁,焊接性较差。

点焊技术要点:
(1)需要比普通钢板点焊更大的焊接电流和电极压力,约提高1/3以上。

(2)电极材料应选用CrZrCu合金或弥散强化铜,或镶钨复合电极,并允许采用内部和外部的强烈水冷却。

同时,电极的两次修磨间的焊点数应仅为低碳钢时的1/10~1/20。

(3)在结构允许条件下改用凸焊是一行之有效的措施,再配之以缓升或直流焊接电流波形会进一步提高焊接质量。

(4)点焊时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以防止锌、铅等元素的金属蒸汽和氧化物尘埃对人体健康的侵害。

(5)焊接参数参见表14和表15。

4.点焊检测方法
4.1. 破坏试验及检测:
a.剥开
b.击打在一点上
1.)如母材断开,判定为OK
2.)焊点直径小(按以下处理)
P1 升高电流
P2 把电流时间延长一点
P3 把加压入下降
4.2. 焊接不良的区分和造成的原因:
4.2.1. 溶点焊瘤
原因排查:
4.2.2. 无粘性
原因排查:
4.2.3. 有膨胀
4.2.4. 压痕不是圆的
4.2.4.无然烧变化
排查方法:
1.若是想到有点奇怪,立即叫来负责人让其检查,容易妥协就会导致大事故发生;
2.首件确认以试片为准,过程中按每2小时进行试片检测一次;
3.开机,换人,停机,维修机器及工艺改变必须做首件试片检测.
4.3 检查及判定基准(如附表)
备注
1.如上为公司内部标准,如同客户标准相冲突,以客户标准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