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

定义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 (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 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 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CO2潴留,从而引 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 的综合征
诊 断 标 准
靠临床表现难以确诊,确诊靠动脉血气分 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诊断标准:PaO2<60mmHg或伴有 PaCO2>50mmHg 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 所致的血气异常。
(四)按病变部位分类
1、中枢性呼衰: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和各种中毒致呼吸中枢被抑制所致,有 呼吸节律改变。 2、周围性呼衰:由支气管—肺、胸廓、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和呼吸肌疾病所致。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病理生理基础是缺氧和CO2潴留,可使 机体任何器官和组织均受到不同程度影 响和损害。
(一)缺氧
(四)酸碱平衡与电解质紊乱的处理 1、呼酸:改善肺泡通气,促进CO2排出,一般不补碱。 2、代酸:单纯代酸首选NaHCO3; 呼酸并代酸:PH>7.20不宜使用碱剂,因可能加重 CO2潴留或导致代碱。 3、代碱:补KCL、重者补精氨酸。 (五)合并症的防治:右心衰、消化道出血、休克、肝、 肾功能受损。 (六)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原因:能量大量消耗、热量补充不足; 副作用:免疫功能下降,感染不易控制,呼吸泵衰竭, 导致抢救失败或病程延长; 营养支持补充: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多 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三)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一.呼吸兴奋剂:刺激呼吸中枢或周围化学感 受器,增加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改善通气, 促进清醒 对换气功能障碍者例肺炎、肺水肿、肺 间质纤维化不宜使用 呼吸中枢兴奋剂:尼可刹米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兴奋剂: 洛贝林、阿米三嗪
呼吸衰竭名词解释内科

呼吸衰竭名词解释内科
呼吸衰竭是指肺功能异常导致的呼吸系统不足,无法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病症。
呼吸衰竭在内科领域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本文将从定义、病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对呼吸衰竭进行详细讲解。
一、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肺部结构或功能异常而导致呼吸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通常表现为大气吸入后气体交换不良所导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并伴随有血二氧化碳升高。
二、病因
呼吸衰竭的病因种类较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肺部感染等引起的肺功能减退。
同时,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例如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肺水肿等。
三、症状
呼吸衰竭的症状通常包括气短、呼吸急促、胸闷、咳嗽等,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暂停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呼吸衰竭可能会危及生命。
四、诊断
呼吸衰竭的诊断通常是通过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等多种方法综合判断而得出的。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进行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胸部CT等检查手段以帮助确诊。
五、治疗
呼吸衰竭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氧疗、呼吸道管理、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等。
其中,机械通气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常常采用呼吸机等设备来辅助呼吸。
总之,呼吸衰竭对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危害极大,因此在预防和治
疗呼吸衰竭方面需要高度重视。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呼吸衰竭,医生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以确保患者能够最快地康复。
呼吸衰竭名词解释

呼吸衰竭名词解释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部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给身体细胞,并不能有效清除二氧化碳的一种疾病状态。
由于呼吸衰竭会引起全身氧供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
呼吸衰竭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两种类型。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在较短时间内,由于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胸部外伤、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肺部功能严重损害,导致氧供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
慢性呼吸衰竭则是指由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纤维化等导致呼吸功能减退,逐渐发生氧供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
呼吸衰竭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运动耐力下降、频繁呼吸等。
严重的呼吸衰竭可导致心跳加快、血压下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症状,对生命造成威胁。
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的血气分析、胸部X光检查等。
血气分析可以明确氧合指标和通气功能,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呼吸衰竭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支持治疗。
病因治疗是针对呼吸衰竭的原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等。
支持治疗包括氧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措施。
氧疗可以通过给予高浓度氧气改善氧合,减轻组织缺氧症状。
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指通过机械装置辅助患者呼吸,纠正通气功能障碍,降低呼吸负荷。
预防呼吸衰竭的关键在于预防其常见病因,如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合理用药、戒烟等。
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强化肺部锻炼,提高呼吸肌力量和改善肺功能,可以有效预防疾病进展。
总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需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由于其病情危重,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治疗的效果。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一)名词解释(1~21)1.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2.呼吸功能不全3.I型呼吸衰竭4.Ⅱ型呼吸衰竭5.急性呼吸衰竭6.慢性呼吸衰竭7.呼吸肌疲劳(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8.肺衰竭9.限制性通气不足(restrictive hypoventilation)。
10.阻塞性通气不足(obstructive hypoventilation)11.中央性气道阻塞12.外周性气道阻塞13.“等压点”14.弥散障碍(diffusion impairment)15.静脉血掺杂(venous admixture)16.功能性分流(functional shunt)。
17.解剖分流(anatomic shunt)18.真性分流(true shunt)19.二氧化碳麻醉20.肺性脑病2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二)选择题(1~58)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内呼吸功能障碍;B.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C.血液携氧功能障碍;D.CO2排出功能障碍;E.呼吸系统疾病造成机体缺氧。
2.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为: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B.炎症使中央气道狭窄、阻塞;C.麻醉或镇静药过量使用;D.肺栓塞;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3.II型肺泡上皮受损时可使:A.肺泡回缩力↓;B.肺泡表面张力↑;C.肺顺应性↑;D.肺泡膨胀稳定性增强;E.以上都不对。
4.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中央气道阻塞;B.外周气道阻塞;C.肺泡扩张受限制;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肺泡膜面积减少,厚度增加。
5.阻塞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非弹性阻力↑;B.肺顺应性↓;C.肺泡扩张受限;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以上都不对。
6.肺呼吸当发生PaCO2升高者,一定会合并低氧血症,这是由于:A.肺分流产生低氧血症;B.死腔样通气形成;C.肺泡氧分压降低;D.弥散障碍;E.生理性分流量增加。
呼吸衰竭

5.缺氧对肾脏的影响: 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可出现少尿或无尿, 6.缺氧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消化道溃疡与出血 肝脏出现肝细胞水肿、变性甚至坏死。患者 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和黄疸。
(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PaCO2升高对机体的危害程度的决定因素:
与PaCO2的绝对值相关 主要与PaCO2增高的速度相关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脑水肿,颅内酸中毒。 先兴奋,后抑制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血管阻力轻度下降、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 加、血压轻微上升。 二氧化碳潴留对脑血管、冠状血管、四肢末 梢血管产生扩张作用,血流量增加;对肺、 肾、腹腔脏器血管产生收缩作用,血流量减 少。
呼吸衰竭
龙华医院急诊科 杨婕
一、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的定义
一般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 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 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 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 起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通常血气诊断:
海平面、静息状态及呼吸空气的情况下,动 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和(或)动脉血 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
六、 临床表现及诊断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包括:
原发病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 导致的呼吸困难
多脏器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
一、缺氧的症状:
1.呼吸困难: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 表现在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 2.紫绀:口唇、指(趾)端出现发绀。
3.神经精神症状:轻度缺氧可有头痛,注意力 涣散,智力或定向功能障碍;缺氧加重时, 可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昏迷、抽搐等。
名词解释呼吸衰竭

名词解释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指机体呼吸系统无法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血氧饱和度下降和二氧化碳潴留,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
呼吸衰竭可以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两种类型。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呼吸功能突然丧失,导致动脉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常常由急性肺部疾病引起,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水肿、肺栓塞等。
此时,机体
氧合和通气功能明显下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发绀等症状。
慢性呼吸衰竭是指患者长期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导致即PaO2
低于60mmHg,并伴有慢性二氧化碳潴留,即PaCO2高于
45mmHg。
慢性呼吸衰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慢性阻塞性肺
病(COPD)、哮喘、肺纤维化、肺恶性肿瘤等。
患者可出现
气短、咳嗽、痰多等症状,并逐渐出现乏力、体重下降、指甲变形、肺性颈静脉压力增高等体征。
呼吸衰竭主要通过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来诊断。
治疗上,急性呼吸衰竭需要立即处理原发疾病,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供应,同时短期内辅助通气(如气管切开或非侵入性机械通气)可能需要进行。
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治疗原发病,纠正体内酸碱平衡,使用辅助通气设备,如氧气供应、呼吸机治疗等。
另外,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而言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生理功能障碍,症状表现多样,常常由急性或慢性肺部疾病引起,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提高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同时改善生活方式和预防呼吸道感染也对预防和控制呼吸衰竭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衰竭名词解释释

呼吸衰竭名词解释释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机能严重受损,无法维持机体正常气体交换,导致严重的氧合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一种病理状态。
呼吸衰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低氧血症型和高碳酸血症型。
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是指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是小于60mmHg)。
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是指动脉血碳酸分压(PaCO2)增高,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大于45mmHg)。
呼吸衰竭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栓塞等。
此外,心力衰竭、脊髓损伤、中毒、麻醉后等原因也可能引起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气促、发绀、意识状态改变、胸痛等。
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患者常常表现为气促、发绀、心悸,同时伴有乏力、精神不振等。
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患者则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浅表快速,抽搐、意识障碍等。
严重的呼吸衰竭会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呼吸衰竭的治疗主要有氧疗、机械通气、药物治疗以及病因治疗等。
氧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通过给予患者高浓度氧气,提高血氧饱和度,从而改善组织供氧情况。
机械通气是对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手段,通过将气道连接到呼吸机上,进行机械辅助通气,以维持患者正常的气体交换。
药物治疗包括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催眠镇静药物以及抗生素等,以缓解呼吸道痉挛、减轻呼吸困难和预防或治疗感染等。
针对呼吸衰竭的病因,例如治疗肺炎、肺气肿等疾病,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呼吸衰竭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预防呼吸衰竭的关键在于及早诊断和治疗引起呼吸衰竭的疾病,例如早期治疗肺炎、积极控制COPD等。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避免空气污染、适度锻炼等,也有助于预防呼吸衰竭。
总之,呼吸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氧疗:低浓度25%~29% 低流量1~2L/min 25%~29%, 2、氧疗: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min 3、增加通气量 4、抗感染 5、纠正酸碱失衡 6、病因治疗及支持治疗
A1型题
1、慢性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 A 慢性呼吸衰竭最早、 A、呼吸困难 B、意识障碍 C、发绀 D、球结膜水肿 E、咳嗽
4、呼吸衰竭病人的病情观察,下列哪一项变 呼吸衰竭病人的病情观察, 化对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极为重要 C A、皮肤 B、呼吸 C、神志 D、瞳孔 E、心率
5、关于通气/血流的描述,下述哪项不正确 关于通气/血流的描述, A、肺泡通气量约4L/min 肺泡通气量约4L/min B、肺血流量约5L/min 肺血流量约5L/min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主要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通气/ D、通气/血流比例小于0.8,造成动静脉分流 通气/血流比例小于0.8, 0.8 E、通气/血流比例大于0.8,造成死腔样通气 通气/血流比例大于0.8, 0.8
10、 10、有关呼吸衰竭的概念哪一项不对 D A.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低于正常或 A.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低于正常或 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PaO2 伴有PaCO2 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伴有PaCO2增高的病理过程 B.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PaO2<60mmHg, B.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PaO2<60mmHg, PaCO2>50mmHg 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 C.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I型)和高碳酸血症型(II型) C.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 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 和高碳酸血症型(II型 D.呼吸衰竭患者(未经治疗时)可以只有PaCO2升高而没有PaO2 D.呼吸衰竭患者(未经治疗时)可以只有PaCO2升高而没有PaO2 呼吸衰竭患者 PaCO2升高而没有 降低 E.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E.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1
7
呼吸衰竭的病因
2020/10/11
8
病因
凡是损害呼吸功能的各种因素最终都会导致呼衰 气道阻塞性病变 肺组织病变 肺血管病变 胸廓胸膜病变 神经肌肉疾病
2020/10/11
9
凡可严重阻碍呼吸运动和肺内气体交换 的疾病皆可引起呼吸衰竭
2020/10/11
10
常见病因-气道阻塞性病变
枢
完整的呼吸过程包括外呼吸、内呼吸
肺通气
肺
外呼吸
肺换气
extrinsic respiration
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
呼吸衰竭
组 织
组织换气 组织的氧利用
内呼吸
intrinsic respiration
1.登山运动员达3000m以上
2.当吸入气的氧浓度(FiO2) 不足21% PaO2<60mmHg
– 数秒或数小时发生 – 对生命威胁大
• 慢性
– 数日或更长时间进展 – pH在正常范围 – 对生命威胁小
•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 属于慢性呼吸衰竭,兼有急性呼衰特点 – 诱因:呼吸道感染、气道痉挛、气胸
Acute on chronic respiratory failure
2020/10/11
19
呼吸衰竭分类 -- 发病机制
• 泵衰竭:通气性呼吸衰竭
– 呼吸肌、胸廓、呼吸中枢等 – 主要是呼吸驱动力不足或呼吸运动受限而引起的通气量下降,常
表现为缺氧和CO2潴留。 – 通气功能通障碍(II型呼吸衰竭)
• 肺衰竭:换气性呼吸衰竭
– 肺部疾患:气道、肺实质、肺血管 –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所致,表现为氧合障碍(I型呼吸衰竭),
气管支气管炎症、痉挛、肿瘤、 异物、纤维化瘢痕如COPD
通气↓、 V/Q失调
PaO2↓PaCO2↑ 呼吸衰竭
2020/10/11
11
常见病因-肺组织病变
各种累及肺泡和肺间质的病变 如肺炎、肺气肿、肺结核等
肺泡弥散面积↓肺顺应性↓ V/Q失调
PaO2↓或伴PaCO2↑
呼吸衰竭
2020/10/11
12
颅内、脊髓、脊神经、呼吸肌病变
呼吸肌动力↓
通气↓
PaO2↓ PaCO2↑
呼吸衰竭
2020/10/11
15
呼吸衰竭的分类
2020/10/11
16
呼吸衰竭的分类
1、按动脉血气: • Ⅰ型(缺氧性呼吸衰竭) • Ⅱ型(高碳酸性呼吸衰竭)
2、按发病急缓: • 急性和慢性
3、按发病机制: • 肺衰竭(典型血气改变为低氧血症) • 泵衰竭(典型血气改变低氧伴高碳酸血症)
换的物理弥散过程 发生障碍。
O2
影响因素
• 影响弥散的因素:
气体分压差 气体弥散系数 弥散面积 肺泡膜的厚度和通透性 气体和血液的接触时间、 心排血量、血红蛋白含量、V/Q比值
2020/10/11
26
弥散障碍时血气改变
❖CO2弥散能力比 O2大20倍 ❖ CO2完成弥散时间0.13s(O2:0.25-0.3s)
常见肺病血因管-肺疾血病管病变
肺栓塞、肺血管炎、 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
V/Q失调
PaO2↓
呼吸衰竭
2020/10/11
13
常见病因-胸廓与胸膜病变
连枷胸、气胸、胸腔积液、脊柱畸形
胸廓活动和肺脏扩张受限 通气↓、气体分布不均
PaO2↓或伴PaCO2↑
呼吸衰竭
2020/10/11
14
常见病因-神经肌肉疾病
2020/10/11
28
VA/Q失调血气变化
• 混合静脉血与动脉血的O2分压差要比CO2分压差大得多(10倍) • 氧离解曲线呈S形,正常处于其平台,无法携氧更多 • CO2解离曲线呈直线,通气良好区可代偿排出CO2 • CO2弥散能力比O2大20倍
弥散障碍引起哪型呼衰 ?
PaO2降低,PaCO2不增高
Ⅰ型呼吸衰竭
2020/10/11
27
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正常时,VA/Q=0.8 • 若VA/Q ↓<0.8:
– 部分肺泡通气(VA)不足, 形成动-静脉样分流(功能 性分流)
• 若VA/Q ↑>0.8:
– 部分肺泡血流(Q)不足, 形成生理死腔增加(无效腔 样通气)
登山运动员发生呼吸衰竭了吗?
2020/10/11
6
呼吸衰竭定义的前提
• PaO2 < 60mmHg 和/或 PaCO2 > 50mmHg • 前提:
–海平面、静息、呼吸空气 –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出量降低
• ABG(动脉血气)正常值 • PaO2 80-100mmHg, [104.2-(0.27 x age)] • PaCO2 35-45mmHg
3
呼吸衰竭
•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 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 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 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 征。
PaO2 < 60mmHg 和/或 PaCO2 > 50mmHg
2020/10/11
4
中
呼吸:摄取、利用O2 、排出CO2
2020/10/11
17
呼吸衰竭分类 -- 动脉血气
I型呼吸衰竭(低氧) ← 换气功能障碍
➢PaO2<60mmHg + CO2正常或降低
II型呼吸衰竭(高碳酸性) ← 通气功能障碍
➢PaO2<60mmHg + CO2 > 50mmHg
2020/10/11
18
呼吸衰竭分类 -- 发病急缓
• 急性
或与通气功能通障碍共存。
2020/10/11
20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2020/10/11
21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通气不足
弥散障碍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动-静脉解剖分流
氧耗量增加
2020/10/11
22
一、肺通气不足
❖ (呼吸空气时) PACO2=0.863×VCO2 (CO2产生量)/VA, VA 和PACO2 呈反比
❖ 静息时,肺泡通气量(VA)约4L/min,肺泡通气量减少, 则肺泡氧分压(PAO2)下降,PACO2分压上升。
❖ 常产生Ⅱ型呼衰, PaO2 , PaCO2 。
2020/10/11
23
2020/10/11
肺泡通气量 (L/min)
PAO2
PACO2
24
二、弥散障碍
• 弥散障碍:
–是指O2、CO2等气体 通过肺泡膜进行交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2020/10/11
1
目录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分类 2. 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和机制 3. 掌握呼吸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原则 4. 掌握慢性呼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处理原则
2020/10/11
2
呼吸衰竭的定义
20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