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二、规划依据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人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

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

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

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

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1.景观结构: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

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方案一、设计理念1.生态优先:在设计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生态因素,采用绿色环保材料,注重植被搭配,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2.功能分区:根据校园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满足师生日常学习、生活、休闲的需求。

3.美学价值:注重景观的美学效果,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融入传统元素,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

二、具体设计方案1.入口景观区(1)设置大型景观雕塑,展现学校特色和历史底蕴。

(2)建设喷泉广场,增加视觉效果和氛围感。

(3)设置休息区,配备座椅、凉亭等设施,方便师生休息。

2.学术区(1)打造中心花园,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和花卉,形成四季景观。

(2)设置学习长廊,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

(3)利用地形,建设阶梯式绿地,增加立体感。

3.生活区(1)建设休闲广场,配备健身器材、休息座椅等设施。

(2)设置户外烧烤区,提供师生聚餐、活动的场所。

(3)种植蔬菜、水果等植物,打造校园采摘园。

4.运动区(1)建设标准化运动场,满足师生运动需求。

(2)设置户外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丰富运动项目。

(3)利用地形,建设登山步道,提高师生身体素质。

5.生态保护区(1)保留原有植被,增加生态湿地,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设置观鸟台、观景台,提供观赏自然风光的场所。

(3)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

三、施工与维护1.严格遵循施工标准,确保施工质量。

2.选择专业绿化公司进行植被种植,保证成活率。

3.建立健全校园景观维护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养护。

四、预期效果1.提升校园整体环境,提高师生生活质量。

2.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形象。

3.丰富校园活动,促进师生身心健康。

4.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站在未来的校园景观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阳光、绿树、清新的空气,这里将成为师生们学习、生活的乐园。

让我们一起努力,将这个优秀方案变为现实!注意事项一:植被选择与搭配解决办法:得考虑到不同区域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植被。

高校教学区绿地设计方案

高校教学区绿地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教学区作为高校的核心区域,其环境品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质量。

本方案旨在为高校教学区打造一个生态、美观、舒适的绿地环境,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二、设计原则1. 生态优先:以生态环保为前提,充分利用本土植物资源,构建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

2. 美观实用: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同时满足师生休闲、交流等功能需求。

3. 灵活布局:根据教学区地形、地貌和功能分区,合理规划绿地布局。

4. 持续发展:注重绿地维护管理,确保绿地长期稳定发展。

三、设计方案1. 绿地布局(1)中心绿地:位于教学区核心区域,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以大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体,形成生态景观带,为师生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

(2)庭院绿地: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建筑周围设置庭院绿地,面积为每栋建筑约1000平方米。

庭院绿地以小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营造安静、舒适的学术氛围。

(3)道路绿地:在教学区道路两侧设置道路绿地,面积为每侧约200平方米。

道路绿地以低矮灌木、地被植物为主,形成连续的景观带,美化校园环境。

2. 植物配置(1)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如银杏、白皮松、国槐等,营造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2)灌木:选择耐寒、耐旱、耐修剪的灌木,如紫叶李、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丰富绿地层次。

(3)地被植物:选择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如麦冬、草皮等,保证绿地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 景观设施(1)座椅:在中心绿地、庭院绿地等区域设置休闲座椅,方便师生休息、交流。

(2)步道:采用环保材料铺设步道,引导师生在绿地内漫步、观赏。

(3)景观小品: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等,提升绿地艺术氛围。

四、绿地维护管理1. 制定科学的绿地养护计划,确保绿地内植物生长良好。

2.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绿地生态平衡。

3. 定期修剪、整形,保持绿地美观。

4. 加强绿化宣传,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一.概况: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处于荆州市南环路。

南临长江,占地面积约64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21.95万平方米。

现有教职员工1380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52人,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

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

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

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

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四.设计构思:1. 人性化氛围: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

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

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 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

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

五:分区布置说明:1. 中央主景区: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

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

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

校园绿地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设计说明

校园绿地设计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绿地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校园绿地不仅是学生们放松身心的地方,也是学校美化环境、提升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校园绿地的设计。

校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功能性。

绿地的设计应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宜人的环境。

在绿地中设置凉亭、休息区、健身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学生们不同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在绿地中设置花坛、草坪、树木等景观元素,为学生们提供观赏和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校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生态性。

绿地应有适宜的植被组成,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植物选择上,应注重树种的适应性和观赏性,选择具有四季变化、花期长、造型美观的树木。

同时,还可以适当设置花草盆景,增加绿地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另外,绿地中应合理设置水体,如小型喷泉、人工湖等,以增加水分蒸发量,改善绿地的湿度和温度。

校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

绿地的设计应考虑到长远发展,采用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在绿地的布局上,应注重节约用地,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

在绿地的建设过程中,应采用环保材料,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同时,还可以设置太阳能路灯、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校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艺术性。

绿地的设计应注重形式美和色彩美,创造出美丽、和谐的环境。

在景观的布局上,可以运用对称、轴对称、层次等手法,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在色彩的运用上,可以选择不同颜色的花卉和树木,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

此外,还可以在绿地中设置雕塑、壁画等艺术装饰,增加绿地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

校园绿地的设计应注重功能性、生态性、可持续性和艺术性。

通过合理布局和精心设计,可以打造出一个舒适、美丽、环保的绿地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愉快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希望本文的设计说明能够为校园绿地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学校营造一个宜人的校园环境。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念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念是将校园空地打造成适合学生活动、学习和休闲的功能性空间,并结合美学和生态环保要求进行设计规划。

在现代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绿地成为缓解城市压力的绿色宝地,也是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的关键所在。

首先,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保,尽可能保留或加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根据当地的植被特点选择种植适合的树种,同时考虑到减少浪费、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等环保方面的要求。

我们可以采用绿色建筑概念,使用生态材料和被动设计原则,进行绿色能量储存和节约能量消耗,这将在校园内产生巨大的节能效益。

其次,设计师应考虑校园绿地景观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保证景观美不失实用性,同时考虑到与周边环境建筑相协调,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设计者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将绿地进行分区,制定合理的道路和步行系统,保证同学们的正常出行,并在适当位置放置座椅、草坪等休闲空间,为同学们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

最后,景观设计还应注重功能方面的需要,列出不同校园部门的需求清单,决定设计的适用性、有用性和可持续性。

特别强调学生实践和美学教育,设计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要求开设绿色种植和美学艺术课
程,吸引同学们参与,提升同学们的创造力和责任心。

总之,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生态环保、实用性、美学、协调等多种因素,注重功能性、美感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安全、高效的校园空间。

这种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校园休闲需求,还可以提升校园的形象和环境,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提供良好的保障。

学院校区景观设计说明

学院校区景观设计说明

学院校区景观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学院校区位于杭州下沙开发区高教西区,新校区总用地面积X.X公顷。

校区东、北侧分别是浙江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东、南两面有较完整的水系。

新校园的绿化率为X.X%,绿化面积X平方米。

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X平方米,建筑物占地面积X 平方米,建筑密度X.X%,容积率X.X,建筑高度以X~X层为主,图书馆最高为X层。

校区总体的建筑风格以现代为主,力求简洁、轻盈。

色彩以砖红色、白色为主色调,其中以砖红色为主,白色为辅。

二、设计依据学院校区总平面布置图、校区鸟瞰图、校区区域管网图;国家和浙江省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和规定。

三、设计理念环境是人聚居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是由“人与自然”与“人与人”的活动体系有机组合形成。

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理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所需的精神功能。

位于杭州下沙开发区高教西区。

分析环境对师生学习、生活和交流意义,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整体规划布局的特点,建筑的风格定位,以人的行为活动需求作为整个环境创作的切入点,贯彻场所精神的理论,创造出具有不同特色的空间模式,整体的景观由一系列场所构成。

基于上述的分析,提出以下的设计理念:1、配合总体规划,通过环境景观设计,积极改善校园整体环境结构要素,主轴空间规整,副轴空间流畅。

大片风景园使校园统一融合于绿色环境之中,营造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新世纪高等学府校园风貌。

2、强调校园环境特色塑造,设计时注重环境内涵,突出表达电子工业学院特色。

强调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环境设计既有充满理性的轴线设计,又有极富浪漫色彩的风景园设计手法。

3、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环境对人们心理的改善作用。

环境设计,结合建筑共同营造一系列人性化尺度的宜人小空间,为师生提供了学习、生活和交流的场所.4、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绿地对校园环境的改善作用。

设计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运用植物的多样性及各种形态、形式,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提高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
功能性评价
评估绿地景观是否满足校园内师生的使用需 求,如休息、交流、学习等。
生态性评价
评估绿地景观对校园生态环境的贡献,如空 气净化、噪音降低、雨水收集等。
美学性评价
评估绿地景观的视觉效果,包括色彩、形态、 空间布局等是否具有美感。
文化性评价
评估绿地景观是否体现校园文化特色,与校 园历史、传统相据校园功能分区和学生活动特点, 合理规划绿地布局,提高绿地的使用 效率。
01
02
增加绿化种类
引入更多具有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的 植物种类,丰富绿地景观的层次和色 彩。
03
完善设施配套
在绿地中增加座椅、灯光、标识等设 施,提高绿地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展望未来发展
关注校园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结 合新技术和新材料,推动绿地景观设 计的创新和进步。
人文关怀
人性化设计
景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 需求,提供舒适、安全、 便捷的校园环境。
文化传承
将校园文化融入景观设计 中,体现学校的历史、传 统和特色,增强校园文化 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互动与参与性
创造互动性强、参与度高 的绿地景观,满足师生交 流、休闲、娱乐等需求。
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
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节约土地、 水、能源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游戏设施
设置沙坑、攀爬架、滑梯等儿童游乐 设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望。
自然教育
种植果树、蔬菜等,让孩子们了解植 物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 践能力。
互动空间
创造开放式的草坪、花坛等空间,鼓 励孩子们自由奔跑、交流互动,培养 他们的社交能力。
05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评价与优化
设计评价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说明
1、绿地基本情况
● 地形地貌
该绿地位于学生公寓以南,呈不规则矩形,地形平坦。

东临晨曦广场,西临图书馆和教学楼,沿龙腾大道南北长82米,地形被抬高,东西高度呈斜坡性宽46米。

● 环境分析
该绿地原有景观植物为大叶黄杨球沿绿地东西沿路和南北两个铺装广场道路边缘栽植。

西南角处是湿地松林,东北角和东铺装广场以南边缘处布置有竹园和棕榈树丛,绿地南边沿园路栽植二乔木兰十株,另有两处南天竹从。

原有园林小品有石凳、雕塑、草坪灯等。

● 现状分析
1) 绿地以西临主干道,人流量大。

2) 功能区不明确,缺乏休息设施。

3) 场地因缺乏管理,园路不明确,导致草坪践踏现象严重,且给人以杂乱荒
废的感觉。

4) 植物配置不合理,景观布局单一,且长势不好,没有景观效果。

2、景观设计原则
作为教学场所环境中的绿地,营造一个幽静优雅的环境很重要,这既能使学子们安静的学习,也能使学子们陶冶情操。

校园绿地规划较为简洁整齐,主要功能区在整体绿化上亦有所区别,以加强区域感。

植物配置上也应该注意四季颜色的变化。

3、景观规划说明
● 园路分析
这里以绿地原有各个出入口为线索来布置园路以区分功能区。

遵循人的行为心理,以原绿地上被踩踏处的路线和布置的花架长廊为依据来布置园内回路,有效地解决绿地被踩踏的问题。

● 功能区划分
根据绿地所处的环境位置,结合园路可对其空间划分。

绿地东侧远离校园主干道远离人群,为安静休憩区,东南角雕像处铺装广场为学习区,靠近学生公寓的铺装广场为生活活动区,中间园路两侧为景观观赏区。

● 园林小品
● 园路铺装
● 植物配植分析
注:该绿地土地贫瘠,且常年缺乏管理,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基础上,适宜种植耐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的植物进行植物景观配置。

1. 保留原有的湿地松林并配置了枫香,形成了上层空间,湿地松林中密植葱
莲做地被植物,形成有层次的空间美感和色彩美感。

用海桐和火棘在种植马尾松丛处的出入口处设置绿篱以防止践踏葱莲地被。

2. 东南角雕像旁和铺装广场的石凳两旁配置龙爪槐和栀子,既起到遮荫作
用,又创造了相对隔离的幽静气氛。

3. 在铺装广场原有的花台内配置紫叶小檗、小叶女贞、迎春、月季,形成带
状花景,又确保四季有景可赏。

4. 在公寓楼处的铺装广场的南面及其他边角进行草皮铺设,与广场边缘的棕
榈丛和黄杨球进行过渡性配置。

草皮宜选择耐践踏的结缕草。

5. 南天竹一处利用植物和景石布置自然式花境,以南天竹为背景配置石竹、
圆锥绣球、连翘、鸢尾,形成四季景观。

草坪与花径之间配置铺地柏作为过渡,
6. 绿地东部休憩区沿棕榈丛处设置一花架长廊,配置中华常春藤和叶子花作
攀缘植物,颜色鲜明的叶子花和常春藤形成色彩美。

7. 花架长廊以西以园路为分割,布置日本晚樱、木本绣球、鸡爪槭、金钟花
和鸢尾组合成错落有致的四季花境,花境周围以密植车轴草和结缕草为地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