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 适用范围:
• 适用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 构,
• 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 轻骨料混凝土系指干表观密 度≤1 950kg / m3的混凝土,常用的轻骨料有陶粒、自燃煤矸石、火山渣等。
• 特殊混凝土系指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如膨胀、耐酸、耐碱、耐油、 耐热、耐磨、防辐射等。
底板)、墙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混凝土带。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第三章、基本规定
• 3.1 施工管理 • 3.1.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 3.1.2 施工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应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管理的需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 3.3 施工质量与安全 • 3.3.1 各工序的施工,应在前一道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 3.3.2 应及时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其质量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
•当设计文件对施工有专门、具体或特殊要求时,应同时执行设计文件。但 应注意,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应低于本规范和规 范GB50204的规 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1.0.1 为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证工程质 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 土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
• 1.0.3 本规范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当设计文件对施工有 专门要求时,尚应按设计文件执行。
• 1.0.4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强制条文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强制条文规定

4.1.2 模板及支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工况进行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

5.1.3 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

6.1.3 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6.4.10 预应力筋张拉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

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或每根钢绞线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2 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更换。

7.2.4 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2 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2%;7.2.10 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

7.6.3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凝结时间进行检验。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应为一批;7.6.4 当使用中水泥质量受不利环境影响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 • • • • • • •
2.0.6 先张法 2.0.7 后张法 2.0.8 成型钢筋 采用专用设备,按规定尺寸、形状预先加工成型的普通钢筋制品。 2.0.9 施工缝 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2.0.10 后浇带 考虑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结构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将梁、板(包括基础 底板)、墙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一定时间后再浇筑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混凝土带。
•当设计文件对施工有专门、具体或特殊要求时,应同时执行设计文件。但 应注意,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应低于本规范和规 范GB50204的规 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第一章、总则
• 1.0.1 为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保证工程质 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 土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
总工办技术部
二O一三年七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概述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公告 (第 1110 号)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 GB50666-2011,自 2012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4.1.2、 5.1.3、5.2.2、 6.1.3、6.4.10、 7.2.4(2)、7.2.10、 7.6.3(1)、 7.6.4、8.1.3 条 (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出版发行。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强制条文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强制条文规定
2 混凝土细骨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2%;
7
7.2.10
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
8
7.6.3
原材料进场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及凝结时间进行检验。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水泥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应为一批;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 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
4
6.1.3
当预应力筋需要代换时,应进行专门计算,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
5
6.4.10
预应力筋张拉中应避免预应力筋断裂或滑脱。当发生断裂或滑脱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
5.1.3
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3
5.2.2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后张法预应力结构构件,断裂或滑脱的数量严禁超过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根数的3%,且每束钢丝或每根钢绞线不得超过一丝;对多跨双向连续板,其同一截面应按每跨计算;
2 对先张法预应力构件,在浇筑混凝土前发生断裂或滑脱的预应力筋必须更换。

_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_GB50666_2011编制简介_冬期_高温和雨期施工

_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_GB50666_2011编制简介_冬期_高温和雨期施工

101300 ; 2.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310016 ; 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
150080 ;
3. 浙江省长城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100013 )
[摘要]《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 GB50666 — 2011 第 10 章 分 一 般 规 定 、 冬 期 施 工、 高 温 施 工、 雨 期 施 工, 共4 节 41 条 。 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04 — 92 比 较, 增加了高温施工和雨期施工内容, 将原版中冬期 钢筋施工调到钢筋工程章节 。 冬期施工 介 绍 了 气 温 界 限 的 确 定 、 混 凝 土 热 工 计 算 的 重 要 性、 水 泥 选 用、 外加剂选 用、 原材料预热 、 混凝土养护等内容; 高温施工介绍 了 进 入 高 温 的 条 件 、 高 温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施 工 措 施 等; 雨 期 施 工 安全控制等内容 。 介绍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施工; 冬期; 高温; 雨期 [中图分类号] TU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498 ( 2012 ) 06002004
冬期施工
[收稿日期] 201203 05 [作者简介] 李景芳,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教 授 级 高 级 工 程师, 北京市顺义区林河工业开发区 林 河 大 街 15 号 101300 , 电 话: ( 010 ) 89498016 , E-mail : ljf1962 @ sohu. com [通讯作者] 李小阳, 中国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工 程 师, 北京市北三环东 E-mail : lixiaoyang2008 @ 126 . com 路 30 号 100013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

2012年技术标准考试题库《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一、单项选择题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D)m。

A、0.8B、1C、1.5D、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受力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A)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

A、3B、5C、10D、1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C)倍,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A、6B、10C、12D、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C)倍。

A、6B、8C、10D、1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C)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mm。

A、10、25B、15、20C、15、25D、20、1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D)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A、内外外B、内内内C、外外外D、内内外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对后张法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D),且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且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2。

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最新

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最新

一、规范名称及编号最新版本的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名称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编号为GB50666-2011。

二、规范内容1. 模板工程:规范对模板的选材、设计、制作、安装、拆除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以确保模板工程质量和安全。

2. 钢筋工程:规范对钢筋的加工、绑扎、焊接、安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钢筋工程质量。

3. 预应力工程:规范对预应力筋的张拉、锚固、张拉控制、预应力损失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预应力工程质量。

4.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规范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混凝土质量。

5. 现浇结构工程:规范对现浇梁、板、柱、墙等构件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验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6. 装配式结构工程:规范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生产、运输、安装、验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效率。

7. 冬期、高温和雨期施工:规范对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8. 环境保护:规范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规范创新点1. 系统地提出了模板及支架设计方法的构造措施,提高了模板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提出了预应力结构工程耐久性相关的施工规定,有利于促进我国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

3. 首次提出高温、雨期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4. 反映国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实际情况,系统提出了装配式结构施工验算的技术规定。

总之,最新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对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

2012年技术标准考试题库《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一、单项选择题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D)m。

A、0.8B、1C、1.5D、2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受力光圆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A)倍,作受压钢筋使用时,光圆钢筋末端可不作弯钩。

A、3B、5C、10D、1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框架结构的顶层端节点,对梁上部纵向钢筋、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弯折处,当钢筋直径为28mm以下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C)倍,钢筋直径为28mm及以上时,弯弧内直径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6倍。

A、6B、10C、12D、16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的(C)倍。

A、6B、8C、10D、1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机械连接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且不得小于(C)mm;接头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mm。

A、10、25B、15、20C、15、25D、20、1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构件交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侧;次梁钢筋宜放在主梁钢筋()侧;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放在(D)部,并在墙边弯折锚固。

A、内外外B、内内内C、外外外D、内内外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666-2011):对后张法预制构件,孔道之间的水平净间距不宜小于(D),且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孔道至构件边缘的净间距不宜小于(,且不宜小于孔道外径的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7 年,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列入 制订计划,2008 年 1 月编制组成立,2010 年 7 月 规 范 送 审 稿 通 过 审 查,2011 年 8 月由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正式发布,自 2012年 8 月 1 日起实施。
概述
➢立 项 背 景 和 编 制 过 程
– 1992 年前,为“施工及验收规范”既有施工又有验收。 – 2000 年提出“验评分离、强化验收”,改为“验收规范
概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立 项 背 景 和 编 制 过 程
《砼结构工程设计规范》GB 50010
《砼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砼结构工程验收规范》GB 50204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
• 组成了我国混凝土国家标准的基本框架 。与其他标准配合,形成比较完整的混 凝土结构标准体系。
概述
➢立 项 背 景 和 编 制 过 程
•当设计文件对施工有专门、具体或特殊要求时,应同时执行设计 文件。但应注意,设计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应低于本规范和 规 范GB50204的规定。
1总则
➢0 节 4 条
• 1.0.1 为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贯彻国家技术经济 政策,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节 约资源、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不 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
• 1.0.3 本规范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当 设计文件对施工有专门要求时,尚应按设计文件执行。
• 1.0.4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 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总则
➢0 节 4 条
式混凝土结构。
• 2.0.2 现浇混凝土结构 • 在现场支模并整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结构,简称现浇结构。 • 2.0.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简称装配式结构。
• 2.0.4 混凝土工作性 • 在一定施工条件下,便于施工操作且能保证获得均匀密实
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应具备的性能,主要包括流动性、 粘聚性和保水性。
• 轻骨料混凝土和特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制、运 输、泵送、振捣等有其特殊性,应按国家现行相关 标准执行;
• 轻骨料混凝土及特殊混凝土施工的其他分项工程 ( 如模板、钢筋、预应力等) ,仍应按规范的规 定执行。
2术语
• 2.0.1 混凝土结构 •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可分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
”,去掉了“施工要求”,由施工企业自行编制企业标准 解决。 – 2010 年恢复为“施工”+“验收”模式,比较符合我国 目前体制和实际情况。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纳入了近年来我 国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工艺和研究成果,借 鉴了国外先进标准,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广 泛征求意见,经过严格评审,正式发布。
概述
➢立 项 背 景 和 编 制 过 程
1总则
2术语(新增)
3基本规定(新增) 4模板工程(变化)
5钢筋工程
6预应力工程
7混凝土制备与运输(变化)8现浇结构工程(变化)
9装配式结构工程
10冬期、高温和雨期施工(变化)
11环境保护(新增) 附录
计11章48节380条
➢立 项 背 景 和 编 制 过 程
• 2.0.5 自密实混凝土 • 无需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动并密实的混凝土。
➢ 0节10条
2术语
• 2.0.6 先张法 • 2.0.7 后张法
➢ 0节10条
• 2.0.8 成型钢筋
• 采用专用设备,按规定尺寸、形状预先加工成型的普通钢 筋制品。
• 2.0.9 施工缝
• 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 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 适用的混凝土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 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及特殊混凝土的施工。 轻骨 料混凝土系指干表观密度≤1 950kg / m3的混凝土, 常用的轻骨料有陶粒、自燃煤矸石、火山渣等。
• 特殊混凝土系指有特殊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如膨胀、 耐酸、耐碱、耐油、耐热、耐磨、防辐射等。
• 历次版本
• 《钢 筋 混 凝 土 工 程 施 工 及 验 收 规 范 》 GBJ10—65,GBJ10—65 ( 1973 年修订版) , GBJ204—83
• 《混 凝 土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及 验 收 规 范 》 GB50204-92;
•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 规 范》B50204— 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技术解读
概述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的公告
(第 1110 号) 现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为国家标准 ,编号为 GB50666-2011,自 2012年 8 月 1 日起实 施。其中,第4.1.2、 5.1.3、5.2.2、 6.1.3、 6.4.10、7.2.4(2)、7.2.10、 7.6.3(1)、 7.6.4、8.1.3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 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出版发行。
概述
规范与专项标准和设计的关系 •本规范属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通用标准。当混凝土结构施工方 面相关专用标准规定与规范的规定相抵触时,应以规范的规定为 准。此处的“相抵触”,系指对相同对象或技术指标,有关标准 的要求较规范更为宽松的情况,不包括有关标准中的规定更为严 格、具体的情况。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的全面修订工作已于 2011 年 6月启动。规范报批前,两规范编 制组进行了多次协调,规范侧重于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控制,强 调质量检查; 规 范GB50204 修订后章节仍与 2002 年版相同, 但进一步强化验收要求,GB50666 和 GB50204 两本规范既密切相 关、互相配合,又在功能上有区分。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概述
➢立 项 背 景 和 编 制 过 程
编制意义 管理模式,从验收管理走向过程管理 促进行业发展,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发展
促进土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 编制方法
总结近年来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实践 经验和研究成果 借鉴有关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开展多项专题 研究
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