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小学数学

合集下载

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数学就在身边-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应用广泛且重要,我们身边的许多日常生活场景都离不开数学的运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数学,并学习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小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来展示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1. 店家准备商品假设有一家杂货店要准备自己的商品,并安排在货架上供顾客购买。

店家需要考虑如何合理摆放不同种类商品的数量。

这就需要数学中的“倍数”和“因数”概念。

店家可以将商品的数量划分成不同的倍数,以便更好地管理和补充货物。

例如,某种商品的库存是30个,店家可以按照“5的倍数”进行摆放,即每行摆放5个,共摆放6行。

这样,当货物售罄时,店家就可以更方便地找出需要补充的数量。

2. 分配蛋糕小明过生日,他在班级里分发蛋糕给同学们享用。

假设蛋糕要被平均分配给20个同学,小明就需要运用到分数的概念。

小明可以将蛋糕切成20等份,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够平均分到一份。

除了分数的运用,小明还需要用到简单的加法和除法,以确保蛋糕的切分是准确的,并且每个同学分到的蛋糕有相同的块数。

3. 花园设计小华的家有一个蔬菜花园,他和父母一起决定如何设计种植蔬菜的区块。

在设计过程中,小华需要考虑到每种蔬菜的生长周期和范围,以确保每种蔬菜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空间和养分。

他需要运用到面积和周长的概念,以及将花园分成不同大小的区域,用来种植不同的蔬菜。

此外,小华还需要计算蔬菜的生长速度和需要的水量,以确保蔬菜的种植得到适当的照顾。

4. 家居购物小玲的家需要重新装修,她和父母一起去商场选购家具。

在购买过程中,他们需要考虑到房间的大小以及家具的尺寸,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具的搭配。

小玲可以运用到数学的测量知识,如长度、宽度、高度等,来确保选购的家具能够完美地适应他们的家中。

此外,他们还需要计算家具的价格,并根据预算进行购物决策。

数学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家具,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购物智慧。

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与生活的结合——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是一门普适且重要的学科,它不仅仅是学校课程中的一部分,更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小学数学是孩子们数学学习的起点,它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1.分数的应用分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分数的应用情况。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常常会看到“7折优惠”、“半价促销”等打折信息,这些都涉及到了分数的应用。

孩子们学习分数的概念后,可以通过分析各种购物打折信息,计算出实际需要支付的金额,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分数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几何图形的认知小学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孩子们认识和理解空间的基础。

在生活中,各种几何图形无处不在,如街道上的交通标志、家具的形状、衣物的样式等等。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分析身边的几何图形,并帮助他们建立几何概念和几何形状的联系。

比如,孩子们在购物时选择衣物,他们可以通过几何图形的认知,更好地理解衣物的特点和款式。

3.时间与日历的运用时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小学数学中的时间学习也是帮助孩子们正确运用时间的必要知识。

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数字钟表和日历的使用,掌握准确的时间表达和日程安排。

在生活中,孩子们可以利用所学的时间知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等,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

4.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与整理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与生活息息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观察、统计各类数据,如家庭成员的身高、班级同学的爱好等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孩子们可以理解统计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孩子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图表的制作和数据呈现。

5.金钱计算金钱计算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项基本技能,而在生活中,金钱计算的应用也随处可见。

小学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生活中的数学》

勺子
9的写法
“10”像什么? 1“0像10油”条怎和么鸡写蛋?。
10的写法
找一找,说一说。
10
跳一跳,说一说。
跳一跳,说一说。
拨一拨,说一说。
1 画一画,写一写。
2 看数接着画。
3 一共有 10 个小朋友。
从丁丁开始数,我排第7 从当当开始数,我排第4
1.认识了很多数字,还会写6-10这些数字。 2.学会顺着和倒着数数,还懂得了要爱护我们 的文具。 3.知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我们学过的数字。
《生活中的数学》
数一数,连一连。
6 7 8 9 10
数出每种文具的数量并与其对应的数连起来
6 7 8 9 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各种文具的数量
6 7 8 9 10
想一想,做一做。
【摆小棒】 【画图】 【手势】
【摆小棒】 【画图】 【手势】
8
【摆小棒】 【画图】 【手势】
9
【摆小棒】 【画图】 【手势】
10
【摆小棒】 【画图】 【手势】
描一描,写一写。
描一描,写一写。
“6”像什么?
哨子
6“像6”哨怎子么吹写得?响。
6的书写
“7”像什么? 7“像7”镰怎刀么割写青?草。
镰刀
7的书写
“8”像什么? 8“像8”葫怎芦么扭写扭?腰。
葫芦
8的写法
“9”像什么? “9像9”勺怎子么能写吃?饭。

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案例

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案例

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案例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案例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

尽管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数学内容相对简单,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将探讨一些小学数学的实际应用,展示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案例。

一、时间管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各种时间安排,例如安排学习时间、休息时间、玩耍时间等。

数学的时间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

例如,我们可以用小学数学中学到的24小时制和分钟的概念,帮助我们精确地计算和安排每天的时间。

此外,通过小学数学中的时间计算,我们可以学会预估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购物计算购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购物过程中,数学能够帮助我们计算价格、找零、比较折扣等。

举个例子,小明去超市买了一些水果,苹果每斤5元,他买了3斤,用小学数学中的乘法可以计算出总价为15元。

而且,数学还能帮助我们判断折扣力度,通过计算原价和折扣价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选择最划算的购物方式。

三、度量单位转换度量单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进行转换的。

小学数学中的度量单位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进行换算。

比如,我们可以用小学数学中学到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将厘米转换为米、毫升转换为升等。

这种能力在我们使用测量工具、做菜、体验科学实验等方面都非常重要。

四、日程规划学习日程规划是小学生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之一。

数学中的日历和日期概念能够帮助我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通过使用数学,我们可以计算出剩余的学习时间、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数量等。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五、统计分析统计学是应用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

小学数学中的图表和统计概念可以用来分析一些简单的情况,比如调查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种类、统计图书馆书籍的借阅量等。

小学数学日常生活计算题

小学数学日常生活计算题

小学数学日常生活计算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计算是无处不在的。

无论是购物计算价格、测量物体的尺寸,还是解决一些日常问题,数学计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一些小学生常见的日常生活计算题目,展示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 购物计算小明去超市购买了一瓶牛奶,价格为5元,又购买了一盒饼干,价格为8元。

小明给了收银员一张20元的纸币,请计算小明应该找回多少零钱。

解答:购买物品的总价为5+8=13元。

小明给了20元,因此找回的零钱为20-13=7元。

2. 道路距离计算小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千米,他又骑车到朋友家的距离是4千米。

请计算小华总共骑车多少千米。

解答:小华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千米,再加上从学校到朋友家的距离4千米,因此小华总共骑车的距离是3+4=7千米。

3. 饮料瓶数计算小红去超市买饮料,每瓶饮料的容量是500毫升。

小红买了6瓶饮料,请计算她买了多少毫升的饮料。

解答:每瓶饮料的容量是500毫升,小红买了6瓶,因此小红买了的总容量为500×6=3000毫升。

4. 时间计算小明7点半起床,然后花了20分钟洗漱。

请计算小明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吃早餐。

解答:小明起床的时间是7点半,然后洗漱花了20分钟。

因此小明可以开始吃早餐的时间是7点半+20分钟=7点50分。

5. 面积计算小华想在她的房间铺地板,她房间的长是4米,宽是3米。

请计算房间的总面积。

解答:房间的长是4米,宽是3米,因此房间的总面积为4×3=12平方米。

通过这些日常生活计算题目,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

数学不仅仅是一种学科,更是一种实用工具,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因此,我们要重视数学学习,将其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结:数学计算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购物计算、距离计算、容量计算、时间计算等都是我们使用数学的例子。

通过这些计算题目,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技能,并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工资的计算;
2、数学加减乘除的计算;
3、面积的排序;
4、骑自行车的时候用脚蹬一圈脚踏板自行车行走的米数;
5、家庭生活成本计算;
6、计算机相关工作者
详尽进行存有:
1、财务收入与支出,日常的消费管理等等。

2、数学加减乘除的排序。

例如商品的交易,日期的排序,时间的排序。

3、自家的住房面积,公园的占地面积,操场的活动面积等等。

4、骑著自行车奔跑的米数。

我们可以回去测量车轮的半径,再用圆的周长公式谋出。

5、家庭生活成本计算,学习了数学以后就会在生活中不由自主的使用。

经常被使用
的是统筹方法,如煮饭过程中的一系列事物先后安排,都是有数学科学上的学问的。

6、数学就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c语言写下程序,就须要运用排序算法(例如快速排序,插入排序,堆排序,福兰县排序,基数排序,希尔排序,桶排序,锦标赛排序等等)
如果掌控《数据结构》的有关科学知识,就可以显得非常容易。

数学应用小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数学应用小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数学应用小学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小学数学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帮助我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还培养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场景。

第一场景:购物计算在我们购物的过程中,数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比如,当我们在超市购买商品时,需要计算价格、找零等。

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基本的运算,例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此外,在折扣和优惠活动中,我们也需要运用百分数和比例的概念来计算打折后的价格。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并比较不同商家的价格。

例如,如果我们需要购买一件衣服,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商家提供的价格,选择最经济合理的选项。

这就需要我们能够计算和比较数字大小,以及理解单位的概念。

第二场景: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数学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

首先,我们需要使用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和天,来衡量时间。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转换不同时间单位的方法。

此外,数学还能帮助我们计算时间差和计划日程。

比如,在安排个人活动或制定旅行计划时,我们需要计算不同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合理规划时间。

通过使用数学方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时间,提高生活的质量。

第三场景:距离和导航在我们旅行或出行的过程中,数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数学,我们可以计算出行的时间和距离。

比如,在导航软件中,我们可以通过输入起点和终点的位置,计算出最短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

这就需要我们理解坐标、距离和速度的概念。

此外,数学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和预测交通问题。

通过了解交通流量、速度和距离的关系,我们能够选择最佳的出行方案,并避开拥堵的地区。

这无疑提高了我们的出行效率,减少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第四场景:测量和估算数学对于测量和估算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等。

而数学给出了准确的测量方法,例如使用尺子、量杯和天平等工具。

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生活中的数学:小学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将探讨小学数学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1. 购物中的数学每次去超市购物,都是一次应用数学知识的好机会。

例如,孩子们可以学会如何使用加法和乘法来计算总价。

假设每个苹果3元,妈妈买了5个苹果,那么他们就可以用乘法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通过这样的实践,孩子们不仅能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学会理财的基本技能。

2. 做饭与烘焙烘焙和做饭需要精确的测量,这是理解分数和单位转换的绝佳机会。

比如,做蛋糕时,需要用到1/2杯的糖和1/4杯的牛奶,这时候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意义。

此外,将克转化为千克,或者将毫升转化为升,也是在厨房里常见的数学应用。

3. 时间管理时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小学数学中学习到的钟表知识,能够帮助孩子们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例如,知道一节课是45分钟,课间休息是15分钟,孩子们可以计算出一天需要多少时间在学校,并安排课后活动。

4. 家庭预算制定家庭预算也是应用数学的一个方面。

通过家庭收入和支出的计算,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分配资源。

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加法和减法,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计划的重要性。

5. 游戏与娱乐许多游戏和活动都涉及到数学知识。

例如,棋类游戏需要计算步数和策略;拼图游戏需要空间意识和几何知识。

通过这些游戏,孩子们可以在娱乐中学到数学概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建立秩序与逻辑思维数学训练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通过整理房间、分类玩具等活动,学习到如何用逻辑来处理和解决问题。

这些活动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应用,也是培养良好习惯和秩序感的重要方式。

结语小学数学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孩子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还能在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小学数学
【摘要】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来源;生活;联系
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

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1.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

例如:在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的“工
作效率”,学生不易理解。

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缝纽扣比赛。

教学新课时,联系缝纽扣的活动,学生就容易理解工作效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

又如,“小括号”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先出示“8+6×5”与“6×5+8”两道算式,让学生复习运算顺序。

然后出示应用题:
工人老师傅上午工作3小时,下午工作4小时,每小时做12个零件,他一天共做几个零件?(要求列综合算式)
学生列式计算如下:
12×3+4=12×7=84(个),
教师设疑:先做加法,再做乘法,好像不对吧?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在学生束手无策时,适时引出小括号。

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矛盾的解决,使学生了解引进括号的原因和用途,懂得了先算括号里的数的道理。

2.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
例如,“面积单位”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眼睛看出来;再出示两个等宽不等长、面积差不多的长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得出: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出来;然后出示不等长也不等宽、面积差不多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大小,学生深思后得出:可以画方格,再通过比较方格数的多少来比较面积的大小;最后出示两个方格数相等,但面积明显不等的图形,引导学生讨论,方格数相等为什么面积不相等?从这个
现实问题中得出,方格的大小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这时引出“面积单位”,已是“水到渠成”了。

这样组织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单位的概念,而且了解了面积单位产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借助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做到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

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的实践活动课中,先真正让学生了解周围人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初步让学生体会到收集,整理信息方式。

通过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是为了应用。

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
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面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

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

例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新星小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

在学了百分比的知识后,我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方法是:在一个布袋里放6个同样的小球,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老师和学生轮流每次从袋中摸出2个小球,如果球上两数相加和为偶数,学生赢,加起来和为奇数,教师赢。

比赛结果教师赢的次数多,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并把各种情况一一列出,得知,和为偶数的有6种情况,和为奇数的有9种情况,老师赢的可能性占60%,学生赢的可能性占40%,所以老师赢的次数多。

最后还指出,街头巷尾的有些赌博活动,“坐庄”者使的就是这种骗术,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
中去感受、去验证、去应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

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如:调查“学生一周用几只铅笔,一共需多少钱”;“家里每星期买菜要付出多少钱”;“对最近数学测验同学的得分情况进行调查”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不仅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其它综合素养。

4.加强操作,培养能力
要把课堂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

这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操场边的水杉树高。

水杉高参天,如何测量?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提出爬上去量,但是两手抱树怎么量?有人提议拿绳子,先用绳子量树,下树后再量绳子。

这可是个好办法,可又无枝可攀,如何上去?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2米的竹竿,笔直插在操场上。

这时正阳光灿烂,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1米。

启发学生思考:从竿长是影子的2倍,你能想出测树高的办法吗?学生想出:树高也是它的影长的2倍。

(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树影的长,算出了树高。

接着,教师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树高公式吗?于是得出:竿长:竿影长=树高:树
影长;或:树高:竿长=树影长:竿影长。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参考文献:
[1] 《数学与人类文化发展》,张祖贵著,广东教育出版社
[2] 《数学与社会》,胡作玄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