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残余药品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四篇)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四篇)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是指对医疗机构内的剩余药物和过期药品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的制度。

1.药物清点:医疗机构应每天对药房、临床科室和病房等使用药物的地方进行清点,统计剩余麻、精一药品的数量和种类,并记录在相应的清点表中。

2.分类管理:剩余麻、精一药品应按照药物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管理,包括麻醉药、精一药品、危险药品等。

每种分类应有专门的存放位置和标识,以便于管理和监控。

3.定期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剩余麻、精一药品进行检查,查看药物是否过期,是否损坏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4.封存处理:对于过期、损坏或其他原因不能再使用的剩余麻、精一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封存处理,保证其不会被误用或误取。

5.记录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剩余麻、精一药品的使用和处理记录,包括入库记录、领用记录、退库记录等,以便于追溯和监督。

6.合理利用:医疗机构可探索合理利用剩余麻、精一药品的方式,如进行捐赠、合理调配等,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7.培训教育:医疗机构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药品管理的认识和责任意识。

通过以上制度,可以有效管理医疗机构内的剩余麻、精一药品,避免过期药品的使用和滥用,确保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

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二)是指对医疗机构中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剩余麻、精一药品管理制度的框架:1. 引导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避免滥用和浪费。

2. 对医疗机构中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进行定期清点,确保药物数量与记录一致。

3. 对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进行分类存储,区分不同药品的特性和用途,防止混淆和交叉感染。

4. 建立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领用、使用和归还登记制度,包括药物名称、规格、数量、领用人员、领用日期等信息。

5. 严格控制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领用权限,只有具有相关资质和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才能领用和使用这些药物。

6. 对剩余麻黄碱类和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药事管理中的药物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

药事管理中的药物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

药事管理中的药物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药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在药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药物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废弃物。

本文将从药物废弃物的定义、来源、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回收利用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废弃物的定义药物废弃物是指在医疗保健、药房、家庭或其他环境中产生的含有药物成分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包括过期药品、未使用完的药物、药品包装材料以及药剂的残余等。

二、药物废弃物的来源1. 医疗保健机构:医院、诊所等医疗保健机构是产生大量药物废弃物的地方。

这些废弃物包括过期的药品、患者未使用完的药物以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药物残余等。

2. 家庭:在家庭环境中,人们常常会购买药品用于自己或家人的健康保健。

然而,一些药物可能会过期或者未完全使用,导致废弃物的产生。

3. 药房:药房是药物分发的地方,然而,一些药物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销售,或者过期,这些废弃物需要得到妥善处理。

三、药物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药物废弃物对环境有潜在的负面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是对水体的污染。

药物废弃物中的药物成分可能通过排放到废水中进入自然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此外,药物成分还可能通过土壤中的渗透和农作物的吸收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四、药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方法1. 药物回收:医疗机构和药房可以设立药物回收点,接收过期药品和未使用完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进行专业化处理,例如以化学方式进行破坏或以合适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2. 药品包装材料回收:在药事管理中,药品包装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废弃物。

药事管理机构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设立回收箱或回收点,将废弃的药品包装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药物残余的再利用:一些药物残余可以通过专业处理后进行再利用。

例如,一些药物残余可以用于研究用途或者其他医疗领域,减少资源的浪费。

五、药事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在药事管理中,药物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残余药管理制度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残余药管理制度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残余药管理制度
1.病区备用阿片类药物放入保险柜内保存,班班清点、登记。

2.使用阿片类药物必须有医嘱和麻方,阿片类药物使用必须按实时、规范记录在麻醉药使用登记本上,字迹清楚。

3.吗啡针剂残余药处理:将残余药液冲入下水道,在麻醉药使用登记本上记录,空安剖放入“回收箱”盒内,交给有关部门统一粉碎处理。

4.即释吗啡片残余药片处理:将残余药片碾碎,冲入下水道,并在麻醉药使用登记本上记录。

5. 即释吗啡口服液残余药液处理:将残余药液冲入下水道,并在麻醉药使用登记本上记录。

6.多瑞吉废贴处理:多瑞吉贴使用后废贴要回收,废贴回收后,放入“废贴回收箱”盒内,并在多瑞吉废贴回收本上记录,定期集中送交到有关部门统一焚烧销毁。

浙江省肿瘤医院医务科、护理部。

病房不需要使用药品退药管理制度范文(2篇)

病房不需要使用药品退药管理制度范文(2篇)

病房不需要使用药品退药管理制度范文为加强我院病房药品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避免药品过期失效,减少医院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一、病房应制定有责任心的护师担任药品质量监督员,并负责药品的管理。

二、病房不需要使用的药品个人不得挪用。

三、病房不需要使用的药品应定期退回药库(房),并事前做好数量清点和质量检查。

四、病房不需要使用的药品退回药库(房)前,护士长应向主管院长进行汇报。

五、病房不需要使用的药品退回药库(房)时,应做好移交工作,至少有一名质量监督员在场,并做好交接记录。

六、退回药品药库(房)应专人保管,专区存放,专帐记录。

退回记录应完整、准确、规范、手续、签名齐全,妥善保管。

七、所有退回药品均应重新验收,合格的方可重新入库;验收中发现不合格药品不得入库,应单独存放于不合格药品区,标识明显。

病房不需要使用药品退药管理制度范文(2)药品退药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规范病房内药品退药管理,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权益。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病房内的药品退药管理工作。

二、管理原则2.1 安全第一:以患者用药安全为首要原则,减少用药误差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2 合理用药:通过药师的专业判断,确保药品退还的理由符合相关政策要求,避免药品的滥用和浪费。

2.3 严格管理:加强对药品退还环节的监管,做到严查严控,杜绝违规退药行为的发生。

2.4 审批程序:严格按照药品退药的审批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流程的合理、规范和透明。

三、退药操作流程3.1 报告上级:当病人需要退药时,医生应立即上报病人的病情变化或退药原因,并向病房负责人汇报。

3.2 药师审查:药师应根据医生提交的病人情况,对是否符合退药条件进行专业判断。

3.3 退药申请:医生向病房药房提供符合退药条件的申请单,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理由等详细信息,并附上医生的签章。

3.4 药品退还:药房根据退药申请单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药品退还病房并在申请单上注明退药日期和退药人员签字。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模版

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模版科医疗废弃物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产生的,在医疗活动中使用过的或者被污染的材料、设备、器械、药品和其他物品,其中包含可能对人体健康或者环境造成危害的废弃物。

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合理规范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制定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检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模板,具体内容如下:一、总则1.1 目的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医疗机构科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分拣、运输和处置,保障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产生的科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等。

二、科医疗废弃物管理责任2.1 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对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科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2 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应对所在科室产生的科医疗废弃物进行有效管理,组织科室内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三、科医疗废弃物分类管理3.1 分类方法根据科医疗废弃物的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分类,包括可能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感染性废物、化学品废物、医疗器械废物和一般医疗废物等。

3.2 分类标识及容器对于不同的科医疗废弃物,应在容器上进行清晰的标识,并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防溅性。

四、科医疗废弃物收集与运输4.1 收集容器医疗机构应提供合适且符合要求的收集容器,不同分类的科医疗废弃物应使用不同颜色的收集容器进行分类收集。

4.2 收集操作医疗机构应组织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科医疗废弃物的收集,避免交叉污染。

4.3 运输方式医疗机构应与专业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公司合作,确保科医疗废弃物的安全运输,禁止将科医疗废弃物与其他物品混装。

五、科医疗废弃物处置5.1 处置方式医疗机构应与合法的医疗废弃物处置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依据科医疗废弃物的分类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置。

药品存储及调配管理制度

药品存储及调配管理制度

药品存储及调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药品的存储及调配管理工作,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合理使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药店、药库、药房等药品存储及调配单位。

第三条药品存储及调配工作应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本制度的要求进行。

第二章药品存储管理第四条药品存储应在特地的药库内进行,药库应定期消毒,并设有特地的保洁人员负责药品存储区域的清洁工作。

第五条药品存储区域应干燥、通风、避光,温度应符合药品存储要求,并有温湿度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控。

第六条药品应依照品种进行分类存放,不同属性的药品应分开存放,并标明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第七条进口药品和特殊药品应单独存放,标明“特殊药品/进口药品”;易降解和易受潮药品应存放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第八条药品存储区域内禁止存放其他物品,禁止吸烟、乱丢杂物,严禁药品接触明火。

第九条药品的保质期即将到期时,应及时进行整理,确保过期药品及时淘汰并处理。

第十条药品存储区域应定期进行温湿度校准、设备检查,并订立检查记录。

第三章药品调配管理第十一条药品调配应依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严禁私自调换药品或更改剂量等行为。

第十二条药品调配前应核对处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第十三条药品调配时应依照正确的计量和方法进行,严禁挥霍药品。

第十四条药品调配过程中应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严禁异物污染。

第十五条药品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关岗位培训证书,并定期参加连续教育,提高药品调配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药品调配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妥当处理药品的残余物。

第四章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医院设立药品管理专职部门,负责药品存储及调配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考核。

第十八条药品管理专职部门应定期对药品存储区域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含:药品存放是否符合规定、温湿度监控是否正常、药品清理是否及时等。

第十九条药品调配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刻上报,妥当处理,严禁隐瞒或掩盖。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六篇)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六篇)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医疗废弃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为了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院长为医疗废弃物管理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2、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由专人负责,护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科室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科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科室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3、各科室医务人员对污物的收集、处理要按无害化处理和分类收集的原则进行。

医疗废弃物放置于防渗漏的黄色塑料袋(桶)内(损伤性医疗废弃物应放置于不易穿透的有警示标识的黄色专用容器内,少量的药物性医疗废弃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医疗废弃物放置),由专人使用专用的运送工具运送到医院焚烧物集中点进行焚烧处理,不能焚烧的进行填埋,并做好交接登记手续。

4、医疗废弃物运送要封闭袋口,防止发生流失、泄漏和扩散,防止直接接触工作人员身体。

5、禁止丢弃医疗废弃物。

禁止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弃物或者和生活垃圾混放。

医疗废弃物更不得在露天存放。

6、医疗废弃物在各科室存放时间不得超过____小时,工作人员每天(每次)运送废物结束时,对容器和运送工具及场所要及时进行清洁消毒。

7、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和处置。

各科室产生的污水,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应该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8、加强监督,定期检查。

9、医疗废弃物收集人员在收集、运送医疗废弃物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医疗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

一旦被医疗废弃物刺伤、擦伤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登记、报告等措施。

____人民医院____年____月发生医疗废弃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时的应急方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弃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动物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动物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动物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作为一个专业的动物医院,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是一项必要的任务。

医疗废弃物包括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注射器、病人身上的血液和药物残余等等。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地处理,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科学、规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对于保障病人、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废弃物分为5个类别:1.医疗废弃物第一类:含有细菌、病毒、血清、疫苗等致病性物质的废弃物。

2.医疗废弃物第二类:化学性质稳定或较为稳定的废弃物,如废药品、废化学试剂等。

3.医疗废弃物第三类: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

4.医疗废弃物第四类:锐器类废弃物,如注射器、针头、玻璃片等。

5.医疗废弃物第五类:其他废弃物,如废旧布匹、废旧毛巾、口罩等非化学、生物、锐器等废弃物。

动物医院产生的主要是第一、二、四类医疗废弃物。

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医院要建立明确的标识和贮存、处理方式。

动物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建立1.医院要建立医疗废弃物管理委员会,由医疗、环境保护、安全保卫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负责制定、完善和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以及对医院中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存储、转运、处理等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2.建立完善的医疗废弃物分类标识,并要求医务人员按照要求分类投放,确保分类和减量。

3.确定医疗废弃物贮存、转运、处置的标准和方法,并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

在保证环保和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成本。

4.对医疗废弃物转运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保证其对其本职工作的认知和操作技能的掌握。

严格执行动物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对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说,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的建立只是第一步,只有经过长期有效的执行才能达到科学、合理和规范的废弃物管理。

动物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废弃物分类的宣传和教育,以及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医务人员,要求其必须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要求进行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使用规范,保证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和环保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残余药品管理制度
1.目的:规范残余药品的处理。

2.范围:全院医务人员。

3.定义:残余药品是指患者治疗结束或病情变化,已经使用过一部分后剩余的不适合继续给患者使用的药品。

包括:各类注射后的残余液、药品配置过程中的残留药品、患者使用非整数单位剂量药品的剩余药品及患者治疗结束尚未使用完而又不适合由患者带出院的药品等。

对于已配置的药品因更改医嘱或患者病情变化未使用的,亦按残余药品处理。

4.权责
4.1护士:严格按规范处理残余药品。

4.2药学部:负责全院人员残余药品处理规范的培训,并为残余药品处理提供指导。

4.3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医疗废物处置的指导及监管。

5.制度内容
5.1残余药品的分类
5.1.1各类注射后的残余液。

5.1.2药品配置过程中的残留药品。

5.1.3患者使用非整数单位剂量的剩余药品。

5.1.4对于已配置的药品因更改医嘱或患者病情变化未使用的,亦按残余药品处理。

5.2残余药品按医疗废物处理,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5.3化疗药残余药品处理,执行《化疗药品管理制度》。

5.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残余药品处理,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