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国家概论
民族概论4

第四章民族问题及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习题一、单项选择1.民族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这说明发展是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其中(B )是两个重要的平行发展过程。
A.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B.社会发展与民族发展C.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D.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2.民族的发展表现于诸多方面,但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它既是支撑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
(C)A.社会政治发展B.社会文化发展C.社会经济发展D.军事发展3.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民族人口的增长C.民族文化的传播D.民族认同意识的增强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A.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B.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C.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D.以国家与民族地区形式表现出的民族关系5.()是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D )A.民族分化B.民族同化C.民族歧视D.民族压迫6.下列有关民族与阶级关系的看法中正确的是(B)A.消灭民族压迫并不必然地要消灭剥削制度B.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范围内,民族压迫的内容比阶级压迫的内容更广泛和更复杂C.民族压迫主要是由于民族差异性造成的而与阶级关系联系不大D.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比民族问题存在的时间要长7.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是(C)A.民族分化B.民族组合C.民族差异D.民族融合8.下列与民族特征有关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A.民族的特征与特点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民族特征会像社会阶级关系和生产方式更替那样急剧迅速地变化C.民族特征之间的差异问题可以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去解决D.民族的特征仅在阶级社会存在并发生重要作用,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再起作用9.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是(C)A.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B.各民族的文化差异仍然存在C.民族间的差异和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灭D.各民族间在经济生活中还未实现共同富裕10.()是最为直接和有力的社会组织、管理与调控系统,其运行直接影响各民族社会利益的多寡得失及至生存与发展。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汇总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汇总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社会历史过程,其基本标志是()。
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经济生活D. 共同的心理素质答案:D2. 民族平等原则是指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享有()。
A. 同等的权利和义务B. 不同的权利和义务C. 高等的权利和义务D. 低等的权利和义务答案:A3. 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是()。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区域自治D.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4. 民族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共同的语言B. 共同的地域C. 共同的宗教信仰D. 共同的心理素质答案:ABD5. 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
A. 民族平等B. 民族团结C. 民族融合D. 民族互助答案:AB三、简答题6. 简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答案: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坚持民族平等,保障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权利;(2)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在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水平;(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队伍建设;(6)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四、论述题7. 论述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答案:民族认同感的形成机制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性。
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传统、文化传承、语言交流、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等。
民族认同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1)民族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2)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可以促进民族成员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认同,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3)民族认同感的培养和强化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4)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防止文化同质化的趋势。
民族国家概论

民族国家概论民族国家概论第⼀讲概述⼀、综述⼀)研究对象国家Nation State;民族Nation (State-Nation)Ethnic group;民族国家Nation-State,Nation State National state⼆)主要问题1、现代民族国家是怎样形成的?2、现代民族国家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现代民族国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现代民族国家⾯临怎样的挑战⼆、基本概念⼀)国家1、马克思、恩格斯:统治阶级的⼯具;似乎成了完全独⽴的东西①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甚⼀⽇地消灭⽣产资料、财产和⼈⼝的分散状态。
它使⼈⼝密集起来,使⽣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的⼿⾥。
由此必然产⽣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
各⾃独⽴的、⼏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个拥有统⼀的政府、统⼀的法律、统⼀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的关税的统⼀的民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②这个⾏政权有庞⼤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有复杂⽽巧妙的国家机器,有50万⼈的官吏队伍和50万⼈的军队。
这个俨如密⽹⼀般缠住法国社会全⾝并阻塞其⼀切⽑孔的可怕的寄⽣机体,是在专制君主时代,在封建制度崩溃时期产⽣的,同时这个寄⽣机体⼜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切变⾰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不是把它摧毁。
那些相继争夺统治权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胜利者的主要战利品。
……但是在专制君主制时代,在第⼀次⾰命时期,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官僚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进⾏准备的⼿段。
在复辟时期,在路易—菲利浦统治时期,在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官僚虽⼒求达到个⼈专制,但它终究是统治阶级的⼯具。
只有在第⼆个波拿巴统治时期,国家才似乎成了完全独⽴的东西。
虽然如此,国家权⼒并不是悬在空中的。
波拿巴代表⼀个阶级,⽽且是代表法国社会中⼈数最多的⼀个阶级——⼩农。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

民族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族的定义是什么?A. 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B. 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群体C. 具有共同政治理念的群体D. 具有共同文化传统的群体答案:A2.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地理环境B. 社会制度C. 经济基础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3.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人类社会B. 个体行为C. 特定民族D. 特定文化答案:C4.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A. 法国大革命B. 第一次世界大战C. 工业革命D. 冷战答案:A5. 民族认同感的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哪项?A. 语言B. 宗教C. 历史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6.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主要依靠什么?A. 法律B. 文化交流C. 经济合作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7. 民族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维护国家统一B. 保障民族平等C. 促进民族团结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民族自决权是指什么?A.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C. 民族有权决定自己的文化习俗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A9. 民族融合的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A. 语言融合B. 文化融合C. 经济融合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民族问题的处理原则是什么?A. 尊重和保护B. 平等和公正C. 和谐和稳定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民族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A. 民族起源B. 民族发展C. 民族关系D. 民族政策答案:ABCD2. 民族问题的处理方式通常包括哪些?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文化手段答案:ABCD3. 民族认同感的表现形式有哪些?A. 语言使用B. 宗教信仰C. 服饰习惯D. 节日庆典答案:ABCD4. 民族政策的实施需要哪些条件?A. 法律保障B. 政策支持C. 社会认可D. 经济基础答案:ABCD5. 民族融合的积极影响包括哪些?A. 促进文化交流B. 增强民族团结C. 推动经济发展D. 维护社会稳定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政治学概论 北京大学 5 第5讲现代国际体系的基础 (5.7.1) 5.7民族国家概念辨析:国内层面和国际

5.7民族国家概念辨析:国内层面与国际层面下课有人问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很好,一个问题是怎么理解中国,中国虽然是个帝国,在古代,但是有没有国家机构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不但有,而且早就有了,其实,这一点都不困难,你要细想一下,在中国有记载的历史里面,最长的一次分裂是什么时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500年的分裂,这500年的分裂的一个核心结果是什么呀?在公元21年的时候,就出现了现代国家的一个雏形,那个时候的国家的创建,基本上差不多就是一系列机构,全职的行政人员,特定的疆域,是不是很特定?对于秦帝国来讲,这可能就是,这可能不是那么清楚,但是对在这个大概的这个范围内,这个垄断暴力工具基本上是有,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呀?中国的问题是,自从秦帝国以后,中国就统一多于分裂,西欧的这些民族国家是一点一点、一次战斗一次战斗的接着变得越来越坚强,而中国这个帝国是一点一点的、慢慢的软化下去了,就它一直保留着那个现代国家的雏形,但是,它对内部的统治力是非常弱的,逐渐的,变得非常弱了,原因在哪儿?没有东西刺激它,关于中国的发展,是很有意思,就说我这个课程,在讲课上没法太多的展开。
但是,我们可以在讨论课上,你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讨论。
第二个问题就是中国历史上没有民族吗?我们现在不也是经常说文天祥啊、袁崇焕啊、岳飞啊,至少原来是这么说的,都是民族英雄,不是现在说,不是宋高宗颁给岳飞一块匾,上面写的民族英雄,你看你为我们民族去努力了,不是这样的,岳飞的思想是什么思想,是忠君的思想,他恢复的是什么样的土地,是宋氏王朝的江山,别开玩笑,各位,就是我们需要借用岳飞文天祥和袁崇焕来抗日的时候,这可以了,我们说,你看那个时候,我们也有英雄人物,但你不能说那个时代是那样的。
当然了,如果宋朝和金国、辽国、西夏,持续的发生这个战争,发生能够到1000年,我估计中国这个民族可能就那个时候也能成形,所以,就是这个民族是一个持续竞争、残酷竞争的这样的一个结果,那个时候就只要是有战争,就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呀?是分人,这肯定是,宋朝以外的国家把宋朝人叫做宋人,把其他以外国家叫做贼,就你可以分。
《民族学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作为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民族学概论是该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知识选修课程。
该课程通过对民族学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解中国民族团结的基本视角,为其下一步学习专业理论课打好必要的基础。
同时,学习民族学概论知识,也可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看待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民族关系和正确处理身边遇见的民族问题,进一步增强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营造出一个健康的民族气氛,促进各民族的学生共同团结进步,为共同的家园中华民族建设而奋斗。
Ethnology provides a unique and enlightening way to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our lives, and what factors affect the harmony of ethnic relations. Introduction to Ethnology 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course offers a scientific study of ethnic relations. Topics include ethnic relations, national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religion and customs.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f ethnology,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unity of Chinese nationalities and lay a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their further study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courses. We- 4 -also explore the topics of gender, age, race, ethnicity and class. As we move through the course, try to develop your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by relating the topics and theories you read about to your own life experiences.2.设计思路:本课程侧重于引导学生掌握民族学的基本构成概念和基本理论,并能将理论较好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西方文化概论-第二节2民族国家的崛起

③英国的兴起
力图在新教和天主教之间寻求妥协的兼容并 蓄的宗教政策,使得英国人在面对外敌时能够放 弃教派分歧而一致对外,同时也使英国具有宗教 宽容精神和言论自由,后者促进了英国近代科学 的兴盛和民主制度的出现。
与此同时,一方面英国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 因素迅猛生长,另一方面它不断发展海外商业贸 易和殖民扩张。以上诸因素使得英国逐渐成长为 欧洲最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宗教改革有助于培养民族意识或爱 国心,后者又使得普通民众产生关于一 个政治统一体和文化统一体的心理认同, 这便为民族国家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精 神基础。
4、民族国家的特点
国家的疆域稳定,国家成为大多数民 众普遍关心的共同政治单元,民众也获得 了较大的政治参与权。
5、民族国家的政体形式
17、18世纪的西欧民族国家的国家 权力大多采取专制君主制的政体形式, 故这一历史时期又被称作“专制主义时 代”。这里的“专制主义”并无贬义之 意,而是指政治上的集权。
到了17世纪中叶,荷兰取代了西班牙而与英、法形成 新的三足鼎立之势。18世纪以后,荷兰逐渐衰落,而美国 和德国则开始崛起,形成新的多元化格局。这种政治格局 与罗马帝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大国的兴衰
①西班牙的衰落
西班牙在17世纪衰败的首要原因是,树敌较多 (土耳其、法国、英国、德国境内的新教徒以及尼 德兰的叛乱者)带来的巨额军费开支导致经济上的 过度窘迫。
④荷兰的兴衰
荷兰因其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的发展而 成为欧洲的强权国家之一。与此同时,荷兰 的共和体制和宗教宽容气氛也促进了其经济 和文化的发展。17世纪中叶以后,它取代日 益衰落的西班牙,和英国和法国一起形成了 新的三足鼎立之势。
然而,荷兰的政府行政效率低,并且领 土较小,使得其无法真正成为强权大国,最 终在与英、法等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民族概论知识点总结

民族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民族的定义民族是指具有共同语言、宗教、文化传统、历史记忆、地域习俗等共同特征的人群,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群集合体。
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多种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现。
民族的定义还有一些争议,例如在马克思主义观点中,民族是一个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形态,在这种观点下,民族的定义是更为深刻的。
二、民族的分类民族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大民族和小民族;按照传统地域可分为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按照经济状况可分为发达民族和欠发达民族等。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我国共有56个民族,包括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
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等。
地理环境对民族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气候、地貌、资源分布等因素都会影响民族的生活方式、经济活动和文化传承。
历史传统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这些因素对民族的认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艺术、风俗等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对民族的认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地区或国家内存在多种民族、宗教、语言、文化传统等现象。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之间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交流,各自的文化传统也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多元文化的存在使得一个地区或国家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然而,多元文化也会引发民族关系、文化传承、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问题。
五、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合作、交流、融合等方面。
民族关系的良好与否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和社会和谐,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国家概论第一讲概述一、综述一)研究对象国家Nation State;民族Nation (State-Nation)Ethnic group;民族国家Nation-State,Nation State National state二)主要问题1、现代民族国家是怎样形成的?2、现代民族国家之间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现代民族国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现代民族国家面临怎样的挑战二、基本概念一)国家1、马克思、恩格斯:统治阶级的工具;似乎成了完全独立的东西①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
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
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
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②这个行政权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有复杂而巧妙的国家机器,有50万人的官吏队伍和50万人的军队。
这个俨如密网一般缠住法国社会全身并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的寄生机体,是在专制君主时代,在封建制度崩溃时期产生的,同时这个寄生机体又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崩溃。
一切变革都是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备,而不是把它摧毁。
那些相继争夺统治权的政党,都把这个庞大国家建筑物的夺得视为胜利者的主要战利品。
……但是在专制君主制时代,在第一次革命时期,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官僚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进行准备的手段。
在复辟时期,在路易—菲利浦统治时期,在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官僚虽力求达到个人专制,但它终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只有在第二个波拿巴统治时期,国家才似乎成了完全独立的东西。
虽然如此,国家权力并不是悬在空中的。
波拿巴代表一个阶级,而且是代表法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一个阶级——小农。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2、列宁: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政权3、韦伯:对暴力使用权的合法垄断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它在一定疆域之内(成功地)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
政治的运作,要依靠以暴力为后盾的权力这种十分特殊的手段,既如此,对于政治的道德要求,就真那么寻常不足道吗?难道我们没有看见,布尔什维克和斯巴达克分子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结果,同任何军事独裁者毫无二致,正是因为他们使用了这样的政治手段吗?(韦伯:《以政治为业》)二)民族1、主观派:社会群体的主观归属感一个民族是一个灵魂,一种精神原则——[法]勒南当一个共同体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构成一个民族,或他们的行为如同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时,该民族就诞生了。
——[英]赛顿—沃森2、客观派:划分群体的客观标准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苏]斯大林3、卡尔·多伊奇:①文化民族历史形成的文化共同体,如中国的汉族、少数民族;②政治民族拥有国家的群体,或已经产生准政府功能,有能力制订、支持、推行共同愿望的群体(中华民族)三)民族国家1、定义所谓民族国家,就是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政府的、具有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以及同质的国民文化的、由本国的统治阶级治理并在法律上代表全体国民的主权国家。
要素是国家的统一性和国民文化的同质性。
——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nation-state)是在由国境线划分的一定疆域内形成的、拥有主权的国家,在其中居住的人们(nation=民族)共有民族的一体意识(national identity=民族认同) ——木畑洋一2、共同特征1)宁骚:《民族与国家》:独立的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主权人民化;国民文化的同质性;统一民族市场2)西川长夫:国民主权(对内)和国家主权(对外);以国家整合为目的的各种机构(包括议会、政府、军队、警察等统治工具,家庭、学校、媒体、宗教等思想工具)和以国民整合为目的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存在于世界性的民族国家体系中3、民族国家的历史1)近代民族国家①近代民族国家的雏形——中央集权制的主权国家有领土、主权 16、17世纪欧洲的绝对主义国家;30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主权国家特点无国界、认同国境线(border, boundary)尚不明确,只有边疆的概念(frontier);缺乏民族认同(national identity)②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动因——从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民族认同的产生A政治合法性:君主——民族《第三等级是什么?》“国家是什么?是生活在一部普通法之下并由同一个立法机构代表的人们的联合体。
”凡属于国家的一切,第三等级都包罗无遗;而一切并非第三等级的东西,便不能看作是属于国家的。
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
贵族等级享有民事的和公共的特权,所以在我们中间同样是异己的。
战争:军费、兵源(18世纪欧洲的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B动因工业化:交通、信息、识字率、出版③近代民族国家的扩展与深化A先发:英国、法国民族认同不是彻底的——1860年代法国37000多个市镇村中,有近8400个村的日常用语不是法语——民族语言的标准化B后发:德国、意大利、日本自上而下的民族主义更明显排外的民族主义色彩更强烈C拉丁美洲国家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拥有了领土、主权,但民族认同尚未形成2)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国家①大部分民族国家成为帝国主义国家②以明确的国境线划分整个世界A领土国家的框架被强加于殖民地a殖民地划界的任意性b殖民地内部的多样性c分而治之的策略B为独立后民族认同的形成留下了隐患③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民族认同的强化A民族认同面临危机资本主义发展——阶级矛盾激化——扩大殖民地、发动殖民地战争B民族主义呈现强烈的排外性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憎恨别的国家、民族爱国主义:内在的变革——外在的扩张C国内及针对殖民地的种族歧视国内社会底层对殖民地的歧视反犹主义(Anti-Semitism)与犹太复国主义(Zionism)3)世界大战与民族国家体系的扩大①一战:全球范围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A旧帝国的瓦解与帝国主义国家不同、俄国除外B民族自决的原则列宁、威尔逊C国境线的任意性与复杂性中东(伊科边界)、中东欧(科索沃)②一战后出现的对民族国家的质疑A和平主义、国际关系学(international)B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C共产国际(苏联的国家利益)③二战:法西斯主义vs.反法西斯主义总动员:极端民族主义vs.民主主义(人民战争)抵抗运动的民族性与跨国性4)冷战与反殖民主义①民族解放运动、民族国家建设②问题A继承了殖民地时代的国境线——非洲形成民族认同的困难国内族群矛盾、经济争端——内战、国际冲突B新的国境线导致民族分裂和冲突——北爱、印巴、巴以C未兑现的民族国家——库尔德4、民族国家的未来民族国家受到的挑战(Glocalization):A全球化(地区主义):欧盟——特殊的还是普遍的?B地方化:苏格兰、威尔士多重认同的共存民族国家的作用反恐民族国家的终结?——后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前民族国家第二讲民族国家与现代性一、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内涵一)作为政治体系的民族国家(政治整合)政治现代化的结果/动因主权、领土、政府、人民人民主权与专家治国(technocracy)二)作为观念的民族国家(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政治合法性的理论二、现代化理论中的民族国家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1967)一)现代化的定义近几个世纪以来,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导致源远流长的改革过程所呈现的动态形式。
现代化的特殊意义在于它的动态特征以及它对人类事物影响的普遍性。
反映着人类控制环境的知识亘古未有的增长,伴随着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各种体制适应迅速变化的各种功能的过程。
二)现代性的特征1、理智科学革命、知识增长2、政治决策强化——政治现代化1)公共领域决策的强化①国家行政机构日益集中化国家权力扩展到地方、私人领域(家庭、乡村、地主、教会——国家;教育、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税收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到1/2,古代不到5%(中国2006:3.9万亿/20.9万亿)2 高度组织化的由官僚科层维护的法治法律体系代替个人专断3 国家与每个社会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大众参与的各种形式4 依赖公民的承认和参与民族主义2)私人领域的决策强化①集中化和科层化②现代性的特征是为了公众利益(它由政治领袖来解释)对生产财产实行公共管理。
公有制:经济统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法人财产):国家通过法律制约依赖于传统文化,而不是依赖于现代性的程度。
3、经济投资、贸易、机械化生产4、社会城市化(家庭、分工、教育、性别、通讯、医疗、分配)社会动员转向国家领域(国家认同和国家控制的强化)5、心理适应能力、创造精神、主动热情三、现代化与民族国家建设创造一个民族国家是压倒其他一切问题的核心问题;无论如何,民族主义都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实现目的——现代化——的手段,然而民族主义往往淹没了现代化并使其转移了主要进程。
例:自由主义(独立前)——保守主义(独立后);启蒙——救亡四、工业化与民族的形成一)工业化理论(盖尔纳):18世纪以来世界上所有社会都被卷入的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现代化:工业化及其伴随物工业社会需要一支流动的、能阅读、计算和进行语言交流的劳动大军,必须在由国家提供的、大众化和强制的公共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
2)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①高层次文化不是精英文化,而是一种识文断字和标准化的“公园”文化由专家培训,由外部(国家)提供教育民族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一种必要的文化形式,即高层次文化;没有积极或直接的力量,不单独构成原因②理论特点:物质主义和决定论特定的社会经济形式需要特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全球化——民族国家的终结?五、民族国家的观念民族国家指基本上一个民族构成一个国家的那种国家形态。
中国是“多民族统一国家”,与欧洲、特别是西欧迥异。
所以“民族国家”是一个欧洲概念。
民族国家通常是一种政治概念,意思是“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变为“国家”的政治形态。
“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神权帝国观念让位于近代国家观念。
——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扩张史》一)关于民族国家的学说1、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目标:实现祖国意大利的统一;阿拉贡的国王费尔迪南如何实现西班牙的统一;强有力的君主——强有力的国家2、布丹——《论国家》(《共和六书》)核心概念——主权:单一的;永恒的;绝对的;不受任何人类制定的法律限制;听从于自然法3、霍布斯《利维坦》号称“国民的整体”或“国家”(拉丁语为civitas)的这个庞然大物“利维坦”是用艺术造成的,它只是一个“人造的人”;虽然它远比自然人身高力大,却是以保护自然为其目的,在“利维坦”中,“主权”是使整体得到生命和活动的“人造的灵魂”;官员和其他司法、行政人员是人造的“关节”;用以紧密联结最高主权职位并推动每一关节和成员执行其任务的“赏”和“神经”,这同自然人身上的情况一样;一切个别成员的“资产”和“财富”是“实力”;人民的安全是它的“事业”;向它提供必要知识的顾问们是它的“记忆”;“公平”和“法律”是人造的“理智”和“意志”;“和睦”是它的“健康”;“动乱”是它的疾病,而“内战”是它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