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内容要点
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第一篇:世界民族音乐世界民族音乐1.什么叫玛卡姆、达斯特加赫?他们有什么特点?阿拉伯古典音乐中,旋律体系称为玛卡姆。
这是以四音列和五音列为基础的音阶组织,每个四音列和五音列均有各种2度音程组合而成,各种2度音程按不同顺序排列便可形成许多类型的四音列和五音列,这些累心的四音列和五音列再进行不同的组合就可以产生更多种模式的调式音阶。
每种玛卡姆除了具有固定的音程连接模式外,还有各自特定的终止音,开始音,停留音和色彩音。
在阿拉伯古典音乐中,玛卡姆这个词除了用作表示调式音阶、旋法体系之外,还用来表示具有套曲性质的音乐体裁,并作为声乐器乐即兴表演规范。
伊朗古典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
其旋法体系称为达斯特加赫,相当于阿拉伯和土耳其的玛卡姆,也具有调式音阶、即兴表演规范和组曲等多种含义。
达斯特加赫由12种类型的旋法构成。
由各种各样的旋法又派生出多种旋律型,称职位古谢,她们为即兴表演提供旋律的基本模式。
伊斯兰的旋法,旋法体系不仅有固有的音律、音程、音阶、中心音、可变音、终始音、终始形,而且兼具乐句周期、装饰法、情绪等意义。
这些属于某一达斯特加赫的各种古谢按规定的顺序来连接,进行编曲、作曲,就称为拉迪夫。
2.略述西亚中亚北非传统音乐特征一.以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音乐特征。
从整体上看,西亚、中亚、北非、作为一个音乐文化区有着许多共同点,这就是以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为主导,在许多地区都具有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共同特征。
1.微分音的运用和乐音的有条件的带腔性。
2.玛卡姆和达斯特加赫的旋法体系。
3.均分律动与非均分旋律同时存在。
节奏节拍中,其均分律动常以固定节奏型贯穿全曲。
4.织体思维方式以横向性为主。
但由于运用固定节奏型,旋律节奏与伴奏节奏之间往往形成对比,所以表现出纵向性思维特征。
5.乐器运用的共同点。
二.民俗音乐的多样化。
在西亚各地,除了各地民俗音乐具有不同的体裁形式之外,在乐器运用方面也表现出许多差异。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以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为例

内容阐述
1、课程设置:应结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制定适合当地学生的世界 民族音乐课程。同时,还需考虑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在学习 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世界民族音乐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内容:应涵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文化,包括民间音乐、古典音乐、 流行音乐等。此外,还需注重音乐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 合音乐素养。
此外,我建议学者们在阅读此书时,应当将其视为一个开放的研究平台。我们 可以从中汲取伍国栋先生的学术智慧,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不断丰 富和拓展这个平台。我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并投入到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来, 为推动这一学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热爱民族音乐的人,我深感荣幸能够在这个领域里有所收获。《民族 音乐学概论》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和价值,也启发了我对本 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的思考。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研究民族音乐学,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做出自己的贡献。
概述
世界民族音乐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区的音乐,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 特点。在教育领域中,世界民族音乐课程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还 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研究现状
目前,世界民族音乐课程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方面。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教学方 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以完善世界民 族音乐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当前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不够丰富,缺乏多样性;
2、教学内容以西方音乐为主,对其他民族音乐涉及较少;
世界民族音乐笔记

合奏曲。
灵魂:琵琶,筝,尺八和三味线。
世界民族音乐绪论在日本众多的管乐器,弦乐器,打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种类,围日本称之为唐乐(中国)——击乐器中,没有铜管乐器,没有机左方乐,风格明朗,是和声性的。
绕着人的各种生活形态而发展械化的键盘乐器,倾向于乐器的自高丽乐(朝鲜)——右方乐,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然化。
音乐与宗教的关系风格哀愁,是复调性的。
朝鲜广义的雅乐是把日本古代以来音乐与语言的关系一、朝鲜音乐的分类的祭祀歌舞以及接受亚洲大陆输入音乐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一)宫廷音乐甘美瓦的唐乐,高丽乐影响而新创作的艺朝鲜的宫廷音乐是在不断地吸日本天皇雅乐术歌曲(这类声乐歌曲包括:催马收外来音乐文化的过冲中形成和发乐,朗咏,披讲)都加入雅乐之中。
将军能乐展起来的。
根据其不同的来源可分儒教的祭祀雅乐没有传入日三味线庶民为“雅乐”,民族“唐乐”,本,传入日本的是娱乐性的燕乐(宴“乡乐”。
(二)士大夫音乐。
民族的共同标志乐)(三)民间音乐追求噪音美——声明民族的共同标志是共同的语言,共二、1.杂歌是民间歌谣的总称。
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佛教典仪中唱颂的赞歌,大多《阿里郎》为代表。
的文化遗迹表现于共同文化的共同。
数为无伴奏的男声独唱和“合唱”2.心理素质这种合唱为各位演唱者照各自风格板索里是一种叙述完整故事情节的长篇说唱,以小鼓伴奏,表民族文化所进行的一种“自由唱”。
演包含唱,白,民族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声明以佛教的教理和思想为内表情动作三个要素。
演出形式是说唱一人,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鼓伴奏一人,容,风格平稳,庄重,速度较为缓鼓手时以衬词帮,以渲染气氛。
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
慢,与仪式典礼直接结合。
(四)宗教音乐能乐——武士阶级的音乐它包括:学术思想,道德观念,文三、(五)佛教与萨满教音乐象征剧,表演者戴着象征人,物制度,风俗习惯等(六)戏剧音乐民族文化的两大特性鬼,神的面具。
以唱,念,做来表采用音乐伴奏的有两种戏剧形一是共同性,即为民族各分子所共现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读后感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读后感《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读后感通过认真的阅读本书,基本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有:绪论以及世界各民族区域音乐共十章。
绪论主要分析民族与民族文化民族音乐文化脉络中的音乐。
第一章世界民族及其音乐重点介绍当代世界民族的数量、地理分布、经济类型世界民族音乐多样的形态。
世界各国的乐器以及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区别。
第二章东亚音乐主要概述东亚的音乐文化重点介绍中国音乐、日本音乐、朝鲜半岛音乐。
第三章东南亚各国的音乐文化概述东南亚的历史文化东南亚大陆地区以及岛屿地区的音乐及特点。
第四章南亚音乐概述南亚各国的历史文化重点介绍印度音乐文化。
第五章西亚、北非音乐第六章非洲音乐第七章欧洲音乐第八章北美洲音乐第九章拉丁美洲音乐第十章大洋洲音乐通过学习(主要是1-4章的学习)简单了解了世界民族音乐的丰富多样,详细的知道我们亚洲的各区域各国音乐的精彩。
也认真的学习了中国音乐这一章节的内容,了解了祖国富饶的地域孕育了多姿的音乐。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觉得我们更因该好好的保存自己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使我们自己的音乐能在世界多元化的艺术海洋中站稳一席之地。
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何保存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当今我国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上至政府下至百姓都在为国或为家在努力争取利益。
这一时刻,我们的音乐文化似乎也走上了市场和经济的大道。
感觉音乐艺术慢慢的经济化市场化了,我们本身祖先留下的东西在慢慢的褪色,离开我们的身边。
主管文化领域的官员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近几年全国上下一直在热火的进行“申遗”运动。
将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都保护起来,这确实是一件好事情。
我们现在不保护它们起来,等到它们消失的时候再也没有办法保护了。
这就是说真到那一天我们就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根源了。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全球已经连接在一起,很多人认为西方的东西就是好的,是“进口”的就好、、、、甚至已经包括了音乐在内,觉得西方的音乐就是好音乐。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内容要点

民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是因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相同而结合的人群。
民族文化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特征:共同性、延续性。
内容:学术思想、道德观念、文物制度、风俗习惯)*民族音乐(原义:少数民族音乐。
广义:各民族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简述文化脉络中的音乐音乐作为人类文化得一个种类,它必然与文化的各个方面紧相关联。
(1)音乐与自然环境(2)音乐与社会环境(3)音乐与宗教(4)音乐与语言(5)音乐与历史(6)音乐与政治形态【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同样也对音乐给予各种各样的影响。
其中,各民族所使用的乐器尤其可以看出与当地风土的密切关系。
(2)音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围绕着生产方式而形成的多种社会性关系与音乐的关联之中。
它不仅限于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而且对音乐的意义和风格也有深刻的影响。
(3)以宗教观和宇宙观为背景的人们的意识和感觉,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虽然不是决定因素,但在文化共同点方面也给音乐以各种各样的影响。
(4)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因素,语系是区别民族的系统指标之一。
语言因素对音乐音乐的影响也十分深刻】*试述世界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1)扩大视野,人类音乐的多样性,理解以使用乐音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理解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性;(2)掌握人类音乐文化、音乐行为的普遍性;(3)掌握双重视角的方法,既充分了解局内人对其自身所拥有的民族音乐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又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还原到一张白纸的状态来进行客观的记述和分析,从而能领悟到音乐美的尺度是根据文化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的;(4)只有在全面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把中国音乐放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在与各民族音乐的比较对照之中,才能真正明确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特点和位置。
世界民族音乐1.课程介绍

三、文脉中的音乐
(一)、音乐与自然环境 (二)、音乐与社会环境 (三)、音乐与宗教 (四)、音乐与语言
四、多种多样的世界民族音乐形态
◆1、音组织:音高、音律、音阶及旋法 ◆2、节奏:规整节奏与自由节奏、2拍子系统
与3拍子系统、节奏周期、复节奏
◆3、曲式:有再现的曲式与贯穿发展的曲式
、变奏曲式、阿拉伯风格曲式
◆4、演奏样式:异音性、固定低音、即兴演
奏
◆5、演奏形态:民俗音乐、艺术音乐
五、世界各民族的乐器
◆1、乐器的种类 ◆2、乐器的分类 ◆3、乐器的分布于地域性 ◆4、乐器的功用 ◆5、环境、文化与乐器
六、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划分
(一)世界民族音乐的文化划分的依据
1、客观基础和文化背景
2、音乐形态特征: a、音乐的体裁形式方面的特征;
b、音乐形态方面的特征,包括音组织、时值、曲式结 构、乐器、演奏风格、演奏形态等; c、各民族对各自音乐的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地位、 作用及由此形成的音乐观。
(二)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
世界民族民族音乐
课程介绍
一、“世界民族音乐”是什么?
存在于世界各地不同人们生活中的音乐景观
1、广义:就是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在一定的文化 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承与传承的音乐 总和。 2、狭义:扎根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 具有该民族的音乐特征人类音乐的多样性,理解音乐 在文化中的特殊性。
1、东亚音乐文化区 2、东南亚文化区 3、南亚文化区 4、西亚、北非音乐文化区 5、黑人非洲音乐文化区 6、欧洲音乐文化区 7、北美音乐文化区 8、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 9、大洋洲洲音乐文化区
民族音乐概论知识点

学,音乐本体研究,音乐科学,人文哲学,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的形式,创造的只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音乐,其中包括在历史上产生,世代相 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只有本 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
(牧童短笛——是钢琴演奏的,不属于传统音乐)…词曲)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12,汉代“诗经”(孔子编)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多为四言体。
战国后期:《楚辞》楚国屈原汉武帝《乐府》、《相和歌》加伴奏、代表作《孔雀东南飞》220-589)湖北“西曲”、江苏“吴歌”、“徒歌”(无伴奏)618-907)曲子,渐脱民歌雏形,是音乐与文学高度结合的艺术。
宋(960-1279).“宋词” 1368-1911)1、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
2、 直接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是人民的镜子。
3、 民歌发展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按体裁和样式:(1)劳动号子 (2)山歌 (3)小调 (4)唱歌以及多声部歌曲界定: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用于劳动的歌曲分类:搬运号子 工程号子 农事号子 船工号子 捕鱼号子特征:(1)音乐节奏源于劳动节奏(2)基本节奏型贯穿全曲(3)音乐表现受劳动强度限制 一领众合 表演形式:多无伴奏 一领众合曲式结构:(1)趋势短小,在劳动中反复歌唱。
(2)曲调起伏较大,节奏自由,音域宽,拖腔长。
(3)曲调起伏较大,复调性质 界定:泛指“劳动号子”之外的一切田野民间歌曲 分类:(1)高原山歌——高亢、嘹亮、粗犷、有力。
(2)平原山歌——明快、流畅。
(3)草原山歌——开阔、热情、奔放。
一般特征:直接反映劳动人民情感,节奏较自由,演唱伸缩性较大,抒情性强。
形式:(1)高腔山歌:流行于高原区,曲调高亢,嘹亮,音域宽,多跳进,拖长腔,节奏富有变化。
如:青海“花儿” 苗族“山歌” (2)平腔山歌(3)矮腔山歌(4)多声部山歌 畲族:双音 侗族:双音 壮族:山歌结构曲式(1)二句体、四句体,是山歌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曲式。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复习资料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复习资料世界民族音乐概论复习资料在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和风格。
这些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复习世界民族音乐概论。
一、亚洲地区1. 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中国音乐以古琴、二胡、古筝等乐器为主要表演工具,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思想,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2. 印度音乐:印度音乐以印度古典音乐为代表,注重旋律的演绎和情感的表达。
它以坚持音乐的内涵和精神为特点,常常通过演唱和舞蹈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3. 日本音乐:日本音乐以传统的和声和节奏为特点,乐器包括三味线、筝、鼓等。
日本音乐注重平衡和谐的美感,常常与传统的舞蹈形式相结合。
二、非洲地区1. 非洲音乐:非洲音乐多样而丰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例如,西非的节奏鼓和口琴,东非的马林巴和木琴,南非的口技和合唱等。
非洲音乐强调节奏和律动感,常常与舞蹈和口头传统相结合。
三、欧洲地区1. 西方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以交响乐、室内乐和歌剧为代表,源自欧洲的文化传统。
它注重和声和音乐结构,以复杂的旋律和情感表达为特点。
2. 民间音乐:欧洲各地的民间音乐风格各异,如爱尔兰的民谣、希腊的民间舞曲等。
这些音乐通常通过吉他、提琴等乐器演奏,传递着当地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
四、美洲地区1. 拉丁音乐:拉丁音乐是美洲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之一,包括了萨尔萨、探戈、桑巴等风格。
这些音乐以热情、节奏和舞蹈为特点,常常伴随着拉丁舞蹈的表演。
2. 美国音乐:美国音乐融合了多种文化和风格,如爵士乐、蓝调、摇滚乐等。
这些音乐反映了美国的多元文化和社会变革,成为世界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大洋洲地区1. 夏威夷音乐:夏威夷音乐以钢琴、吉他和乌克丽丽为主要乐器,融合了夏威夷原住民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元素。
它以轻快、愉悦的旋律为特点,常常伴随着舞蹈和歌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民族音乐概论》课程主要掌握的内容绪论1.民族2.民族文化3.民族音乐(原义、广义和狭义的解释)4.简述文化脉络中的音乐(讲义4-5页)5.试述世界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1)扩大视野,人类音乐的多样性,理解以使用乐音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理解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性;(2)掌握人类音乐文化、音乐行为的普遍性;(3)掌握双重视角的方法,既充分了解局内人对其自身所拥有的民族音乐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又要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还原到一张白纸的状态来进行客观的记述和分析,从而能领悟到音乐美的尺度是根据文化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的;(4)只有在全面了解世界各民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把中国音乐放在世界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在与各民族音乐的比较对照之中,才能真正明确中国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特点和位置。
第一章世界民族及其音乐1.世界民族的七种经济类型(讲义1-2页)2.人种(2页)3.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3页)4.音阶与旋法:音阶是机械性的音高顺序排列;旋法是包括旋律基本特征因素在内的,具有更为紧密的相互关系的音高排列。
5.节奏(规整节奏和自由节奏;2拍子系统节奏和3拍子系统节奏;节奏周期;复节奏)6.曲式(有再现的曲式与贯穿发展的曲式;变奏曲式;阿拉伯风格的曲式)7.演奏样式(异音性、固定低音、即兴演奏)8.演奏形态(民俗音乐、艺术音乐)9.乐器种类(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10.乐器的分类:(1)原理的分类(2)形态的分类(3)奏法的分类(4)功能的分类(5)地域的分类(6)萨克斯分类法11.萨克斯分类法12.民族乐器:分布在广阔地区的乐器,有些是某个民族特有的,这就是所谓的民族乐器。
13.简述乐器的功能:(音乐功能、社会功能、象征功能、宗教功能、语言、通讯功能)14.简述世界民族音乐文化区划分的依据:(1)客观基础和文化背景(2)音乐本体特征(讲义6页)15.简述世界民族音乐的九大区划(讲义7页)第二章亚洲音乐1.亚洲音乐文化区划2.简述东亚音乐文化区特点3.简述东南亚音乐文化区特点4.简述南亚音乐文化区特点5.简述西亚音乐文化区特点6.简述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7.中原音乐8.四域音乐9.简述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历史时期10.中国传统音乐有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四个部分构成。
11.民间音乐12.文人音乐13.宫廷音乐14.宗教音乐15.中国民族乐器的类别(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弦乐器、打击乐器、特殊乐器)16.简述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1)流传和运用的广泛性(2)对打击乐器音色及其多种组合的爱好。
17.中国音乐的三大乐系(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18.试论中国音乐体系的音乐形态特征(1)三律并用的律制;(2)五声性旋法和三种音阶并存;(3)节奏节拍的散整结合和慢、中、快的发展规律;(4)以音腔为基础的音乐结构层次和以渐变为特点的结构原则;(5)音高的定量和时值的定性相结合的多种记谱法;(6)音响表现形式的单音性19.简述日本音乐的种类与特色20.雅乐的特色(12页)21.声明的特色(13页)22.能乐(13页)23.歌舞伎(14页)24.冲绳音乐的特色(16-17页)25.日本琵琶音乐特色(18页)26.朝鲜半岛传统音乐大致可分为三类:雅乐、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
27.朝鲜民俗音乐(19页)28.蒙古传统音乐大致可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29.长调30.短调31.简述东亚传统音乐的特征(22-23页)第三章东南亚音乐1.康(25页)2.拉坤(25页)3.甘美兰(29页)4.试论东南亚传统音乐的特征5.在越南的乐器中,最具特色的是独弦琴。
6.在马来西亚的传统乐器中,最具特色的是萨佩。
7.约塔呀是缅甸古典歌曲的一种形式。
8.菲律宾传统音乐大致分三个地区(29页)第四章南亚音乐1.印度传统音乐的主要形式(32页)2.印度主要的代表性乐器(33页)3.拉格(33页)4.塔拉(33页)5.巴基斯坦音乐从整体上看大致可分为宗教音乐和古典音乐。
6.哈瓦利(34页)7.孟加拉国音乐从宗教信仰看,主要有穆斯林音乐和印度教音乐。
8.夏布塔(35页)9.恰姆(35页)10.试论南亚音乐的特征(36-37页)第五章西亚北非音乐1、西亚,在地理上指的是亚洲大陆西部一带,由阿拉伯各国、伊朗、士耳其、阿富汗、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国组成。
2、西亚、北非历史上的显著特色之一,就是该地与古代文明的发祥有密切的关系。
3、在音乐方面,西亚、北非最值得注意的作为世界音乐乐史的源流之一而存在。
4、西亚、北非的音乐和它的民俗、宗教、艺术的各个方面一样,经常具有世界音乐源流的作用,另一方面,居住在这一带的人们,一直继承和创造着蛤有自身文化特色的民俗音乐和宗教音乐,以之丰富世界民族音乐的宝库。
5、土耳其的民歌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鲺尊哈瓦(Uxun hava)、克利克哈瓦(Kirik hava)。
6、土耳其的古典音乐是继承波斯-阿拉伯音乐传统而进行整理综合的集大成音乐。
7.阿拉伯民俗音乐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贝督因人的音乐,贝督因人是阿拉伯半岛和北非沙漠地带的游牧民,保存着先伊斯兰时期阿拉伯音乐的源流。
8、阿拉伯各国的宗教音乐几乎都和伊斯兰有密切的关系。
9、阿拉伯古典音乐中,旋法体系称为玛卡姆。
10、阿拉伯乐器在历史上经历过么复不断的东流、西渐,可以窥见世界乐器原有形态。
11、简述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音乐特征(1)微分音的运用和乐音有条件的带腔性(2)玛卡姆和达斯特加赫的旋法体系(3)均分律动与非均分律动同时存在(4)织体思维方式以横向性为主(5)乐器运用的共同点。
第六章非洲音乐1、黑人非洲音乐的多样性一方面,与内陆地区独持的音乐传统相对,大陆西部和东部明显受到伊斯兰·阿拉伯音乐的影响。
另一方面,西非的伊斯兰化,同样在7世世左右沿着北非的马格里布地区撒哈拉沙漠的贸易通道进行的。
2、简述黑人非洲音乐的特色(1)旋律及形式特征(2)节奏结构(3)音阶(4)多声部唱法3.交叉节奏4.黑人非洲的乐器(1)体鸣(2)膜鸣(3)弦鸣(4)气鸣5.黑人非洲乐器的特征:(1)乐器的社会功能和作用(2)乐器所具有的信息传达功能(3)注重乐器的细致变化第七章欧洲音乐1、欧洲,全称欧罗巴洲。
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亚洲的西部。
欧洲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南欧、西欧、中欧、北欧和东欧五个地区。
2、在欧洲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的地位,许多行事中都把音乐、舞蹈作为不可欠缺的组成部分。
4、英国的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1)剑舞(2)摩里斯舞(3)乡村舞(4)社交舞5、爱尔兰民歌也分成两类:以爱尔兰语演唱的民歌和以英语演唱民歌。
6、法国音乐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居住于法国本土的古代凯尔特人、高卢人的民间音乐。
7、西班牙各地的民俗音乐概略地可以分为北中、中产和南部三个地区,西班牙北部音乐可看到计多与古代欧洲的传统以及与地国等地的音乐有密切联系的要素,喜欢使用包括风笛在内的各各气鸣乐器。
8、意大利的音乐可以分为:属于欧洲大陆部分的北部地区音乐和地中海的地区音乐。
9、希腊民俗音乐中使用的乐器主要有时(lyra)、拉乌德、桑多里、佐尔纳等10、瑞士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体裁是约德尔保唱和阿尔斯长号重奏,这些都是产生一阿尔斯经济生活的体裁形式。
11、德国,以古典主义乐派、浪漫主义乐派众多著名作曲家的诞生地主要活动场所而称著12、奥地利音乐比较强调音乐的感官性,节奏活跃,富于情感表现。
13、波兰的民俗音乐是原来富有农郁地方特色的音乐基础上,接受邻近和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
14、在挪威的民俗音乐中,可以看到欧洲音乐的影响和挪威自身的特色这两个方面。
15、瑞典的民俗音乐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接受了中世纪以来的法国、德国影响的音乐,二是与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具有较多共同因素的音乐。
16、俄罗斯民间歌唱中最具特色的是无伴奏混声合唱17、俄罗斯的民俗乐器中,以三角琴、古斯里琴、多姆拉琴等弦乐器为代表。
18、简述欧洲音乐的特征(1)音乐:欧洲音乐的每个乐音都有固定的音高,音与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和“缝隙”不用音腔来填满,构明显的阶梯状。
(2)调式、旋律:比较典型的欧洲音乐的调式,是以四音音列作为基础的。
这些音音列中,都包含两个全音音程和一个半音音程,由它们之间以不同方式排列,可有三种不同样式四音音列。
其最常见的是自然大、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多里亚、弗利吉亚、爱奥利亚、混合利底亚等调式。
(3)节拍、节奏:在欧洲各民族的传统音乐,虽然也有自由节拍的非均分律动节奏,但具有代表性意义是是功以性均分律动节奏。
也就是说它的强弱拍是有规律地、按小节线的划分而循环往复地出现的。
(4)织体:在欧洲许多民族的音乐中,除了单声性织体之外,还存在大量的鑫声性织体,如:俄罗斯的无伴奏合唱、意大利的巴特克和特拉拉列罗等。
其多声部思维是以纵向生为基础的,即:在注意横向旋律流畅的同进,十分讲究志部之间的给向关系,伴奏多采用传统和声进行。
(5)乐器:欧洲的名器以风笛、提琴、吉他、手风琴为特色。
第八章北美洲音乐1、北美音乐文化区,则主要是由加拿大、美国以及丹麦属格陵兰岛等构成。
2、在印第安人的生活之中,音乐是他们用以保存依靠口传的、有连续性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对于他们来说,不仅起着教育、娱乐和抒情的作用,而且不定期有更重要的精神和心进意义。
3、舞蹈歌是因纽特人最重要的歌唱形式3、北美音乐的特征印第安人的民间音乐,在音阶方面,多采用无半音五声音阶,旋律进行中以大2度和小3度为基本音程,据布鲁诺·内特尔统计,在美国印第安人的民间音乐中,采用无音五声音阶的音乐作品大约占总数的60%左右。
也有采用六声、七声音阶,但仍以五声为骨干,常出现微升fa和微降si音。
在节拍节奏方面,所用节拍包括均分律动和大匀分律动。
因纽特人的音乐,在音阶方面,基本上是无半音五声音阶。
北美音乐文化区的欧洲音乐文化要来自于英语系和法语系,此外,还有来自于东欧、南欧等地的。
北美的非洲黑人,是在17世经初到19世纪初,作为欧洲人的奴隶而从西非移入的。
这些黑人移民及其后裔,以自己的文化遗产为基本因素,并加上适应于美洲神位新环境的独创,形成了他们所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美学观。
第九章拉丁美洲音乐1、阿根廷音乐中,最著名的是首都布宣诺斯艾利斯的探戈舞。
2、阿根廷的西北部被称为民歌的宝库。
有舞曲桑巴(与巴西不同)、查卡雷拉、加托,歌曲比达拉、巴库阿拉等。
3、智利音乐的代表性体裁形式是舞曲萨马奎卡和抒情性民歌通纳达。
4、萨马奎卡是一种一边挥动着手绢边舞蹈的活泼的舞曲。
4、印第安音乐主要流传在安第斯山脉的高原地带6、乔罗是起源于1860年左右的大众性器乐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