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中蓄电池监控模块的设计
蓄电池检测系统设计

蓄电池检测系统设计蓄电池作为一种供电方便、平安可靠的直流电源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通讯等领域,为获得较高的电压,常用多节蓄电池串联工作方式。
由于单体蓄电池特性的差异,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电池组中个别电池性能变差,进而失效,造成电池组整体性能下降,导致整个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且蓄电池是一种化学反映装置,内部的化学反映不易及时发现,因此有必要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蓄电池作为一种化学电源,1860年普兰特首次创造了实用的蓄电池以来,蓄电池以其价格低廉、易于浮充使用、电能效率高、电源独立性好、可移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变电站、邮电通讯系统、汽车、船舶、铁路客车等各个领域。
随着经济的迅速开展,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蓄电池组、充电浮充电装置以及馈电支路开关和熔断器等组成的直流系统是发电厂、变电站和通信基站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其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平安、可靠和高效运行。
而蓄电池组作为直流系统向外供电的唯一设备,为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等重要负载提供工作电源,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平安可靠性。
因此为了确保用电设备即使在交流电源全部中断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平安连续运行,必须保证蓄电池组的运行状态性能良好,在发生火电中断时能够有足够的放电容量,所以重视和加强对蓄电池的维护工作,特别是对蓄电池实施实时在线监测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开展状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特别是单片机和计算机在智能化控制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关于蓄电池的自动化监测问题也提到日程上来。
近几年以来,很多人开始研究蓄电池的自动化监测。
蓄电池监测系统中,主要内容是对单电池电压的监测。
其中,关于温度和电流的测量都属常规测量,而且在这些方而的测量技术都己成熟。
在电压的测量方法上,对单个电压量的测量方法非常简单。
浅谈蓄电池在通信电源系统中的作用

浅 谈 蓄 电 池 在 通 信 电 源 系 统 中 的 作 用
李伟 坚 , 卓 越 , 利韶 聪。 ( 1 . 广东 电网公 司电力调度控 制中心 , 广东 广州 5 1 0 0 6 0 ; 2 . 中国能源建设 集团广东省 电力设计研究 院, 广东 广州 5 1 0 6 7 0 )
摘要 : 通 信 电源 系统是 通信 系统 的心脏 , 而 蓄 电池又是 通信 电源 系统 的核 心组 成部 分 。充 分 了解蓄 电池 在通 信 电源 系统 的
a n a l y s e d t h e f u n c t i o n s o f b a t t e r y i n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p o we r s u p p l y s y s t e m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s o f s t a db n y,a n t i — r u n a wa y ,a n t b c u r r e n t i mp u l s e a d n a n t i - s h o r t c i r c u i t ,a n d c a r r i e d o n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t o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Th e r e s u l t s o f t e s t a r e s h o we d t h e n e w c h a r a c t e r s c a n e n h a n c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o f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p o we r s u p p l y s y s t e . m Ke y wo r d s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p o we r s u p p l y s y s t e m ;r u n a wa y ;s h o r t c i r c u i t ;c u r r e n t i mp u l s e
基于DS80C320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设计

统 瘫痪 。 国 A C公 司 的一项 调 查结 果 表 明 , 约 有 美 P 大
大规模 的监控 系统 , 只需 对上部 的计算机 网络加 以简单 的扩展 。因此 , 有较高 的商业价值 和研究意 义。 具
2 系统 的体 系结构及 设计思想
2 1 监控 系统 的体 系结 构 .
7 % 以上的通信 系统故 障都是 由于 电源设备故 障或 5
一
《 通信电源和空调集 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中规定
监 控系统 在结 构上 是一个 多 级 的分布式 计算 机监 控 网 络 ,一 般 可分 为 3级 , 即监 控 中心 (c—Sprio s uevs n i cne) 监 控站 (s—Sprio ai )和监控 单元 etr、 s uev ins tn s t o (u—Sprio nt。其组 成框 图如 图 l 示 。 s u e s nU i v i ) 所
K y w r s T l o mu ia o w rsp l; i l c i ir o p trV l ・ g lt a -cdb t r ( R A ; e o d : e c m nc t n p e u p y Sn e h m c c m ue ; a er ua d l da i at y V L B) e i o g p o v e e e e
An ii e e n e t.ntr r c f e
中图分 类号 :N 0 文 献标 识 码 : 文 章编 号 :5 3—49 (0 20 0 0 0 T 49 A 16 7 52 0 )9— 05— 4
1 引言
通信电源通常被称为通信系统的心脏 , 其工作方 式不正常 , 将会造成通信 系统故障 , 甚至导致整个系
通信电源简单原理及设备介绍

什么是整流器?整流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整流器是一个整流装置,简单的说就是将交流(AC)转化为直流(DC) 的装置。即所谓的AC-DC变换。
为了确保通信电源不中断、无瞬变,可采用静止型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也称UPS。UPS一般都由 蓄电池、整流器、逆变器和静态开关等部分组成。市电正常时,市电和逆变器并联给通信设备提供交流 电源,而逆变器是由市电经整流后给它供电。同时,整流器也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处于并联浮充状态。 当市电中断时,蓄电池通过逆变器给通信设备提供交流电源。逆变器和市电的转换由交流静态开关完成。
目录
1
通信电源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交直流供电指标
2
通信电源系统的简单供电原理及分析
3
通信电源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
4
设备分类介绍
一、通信电源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为通信设备及保证通信的建筑负荷供电的各种电源设备组成的供电系统,称之为通 信电源系统。
通信电源好比通信设备系统中的心脏,它是不允许中断的。电源的安全、可靠是保 证通信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否则,整个通信系统将会中断和瘫痪。
二、直流供电系统
1、系统组成
通信设备的直流供电系统由高频开关电源(AC/DC)、蓄电池、DC/DC变换器和直流配电屏等部分组成。 1)整流器:
从交流配电屏引入交流电,将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压后,输出到直流配电屏与负载及蓄电池连接, 为负载供电,给电池充电。 2)蓄电池:
交流停电时,向负载提供直流电,是直流系统不间断供电的基础条件。 3)直流配电屏: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五、结语 蓄电池质量与性能的好坏影响着整一个电力系统能否 安全稳定的运行,所以在蓄电池的监测工作下不可以有半点 的粗心大意。本文叙述了蓄电池里面比较重要的几项属性 应该如何去进行监测,通过这几项属性的监测才可以确保蓄 电池在安全地运作当中。同时就蓄电池的工作特点进行探 讨,要掌握了特性 才 可 以 更 好 地 进 行 监 测 的 工 作 ,还 对 基 于 GRPS 的新型监测系统进行了阐述。严格地把握好蓄电池监 测的关口,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作、提高蓄电池的工作效率、 延长蓄电池的寿命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新型的蓄电池监测系统 目 前 对 于 蓄 电 池 的 维 护,一 般 的 监 测 工 作 就 是 日 常 维 护,如保持蓄电池 的 清 洁 度、检 查 接 触 装 置 或 接 触 口 有 没 有 接触不良的问题、导线的连接是否可靠和定期进行蓄电池的 放电充电等等。除了这些日常的监测工作,还有相当一部分 的工作是需要用专门的监测工作来进行对蓄电池实时或者 离线,以便于及时地发现有问题的有故障的蓄电池。现在随 着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在边远的地区建立变电站。这样无 疑增大了对蓄电 池 的 监 测 工 作,由 于 交 通 等 原 因,技 术 人 员 和监测人员很难实时或者日常对在边远地区变电站的蓄电 池进行详细长时间的监测和维护。所以单单依靠现有的蓄 电池在线监测系统是不能给所有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提供保障的。 下面介绍一种加入了高科技元素的新型蓄电池在线监 测系统,就是把蓄电池的监测建设在在线 GPRS 的基础上,利 用高科技网 络 的 信 息 传 播 速 度 快、支 持 庞 大 数 据 的 高 速 传 输、适时在线,按照 流 量 收 费 等 特 点 去 实 现 电 力 系 统 中 蓄 电 池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一旦蓄电池出现了故障和意外,马 上就会以短信息或者 E - mail 的形式发到维修人员或者监控 人员的手机邮箱里面,这一种及时的反馈可以保证蓄电池监
蓄电池采集器BCM硬件设计

蓄电池采集器BCM硬件设计摘要本文将介绍蓄电池采集器BCM硬件设计的实现方案。
我们将从硬件选型,电路设计及原理图绘制等方面详细阐述蓄电池采集器BCM的硬件设计。
同时,我们将介绍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最终的测试结果和性能分析。
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望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此外,为了增强BCM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将采用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电路的正常运行和避免故障发生,比如添加过压、欠压、过流、过温等保护电路,使用稳定的电源电压和电流等。
最终,我们将对BCM的电源消耗、稳定性、可靠性等关键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通过实验数据给出相应的分析和结论。
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广泛应用,蓄电池采集器BCM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本文所介绍的硬件实现方案和方案中采用的保护措施将有望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技术参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同时,本文还可为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引言蓄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家庭储能系统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蓄电池物理性质及其负载环境等都会对其电性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蓄电池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蓄电池采集器是一种能够实时采集蓄电池状态参数的设备,其主要功能是监测蓄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关键参数,为电动车、太阳能储能、UPS等系统实时提供蓄电池的状态信息。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小型、便携、稳定性高的蓄电池采集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论文将聚焦于蓄电池采集器BCM硬件设计方案。
产品简介:BCM蓄电池采集器是一款专门针对电池组监测的产品,它可以通过安装在蓄电池组上,进行电池电压、温度、电流等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从而保证蓄电池组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该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我们面临了产品尺寸、成本、功耗等限制,同时现场安装方式决定了需要240多个设备串联使用,因此需要保证连接可靠、尽量降低功耗、实现极高的测量精度和测量稳定性。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组成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的功能及组成通信电源集中监控就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分布在不同地域的通信电源设备(包括空调设备和环境条件)合理设置必要的监控点,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从而实现电源设备的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和集中维护。
在具体操作上,就是实行遥信、遥测和遥控。
遥信:就是将正在运行的通信电源设备的各种状态,反映到监控中心。
遥测:就是根据遥信所获得的资料,去判断所发生的情况或定期测试一些必要的技术数据,以便分析故障时参考。
遥控:就是远距离操作。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技术的应用,标志着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从人工值守式管理模式向集中监控管理模式转换,其目的在于:①与通信技术发展相适应,提高对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管理水平。
①提高通信电源供电质量,使供电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①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优势,使电源设备的管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①实现通信电源设备少人值守、无人值守。
①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1、集中监控的内容根据通信系统对电源的要求以及目前我国国内的技术水平,系统的监控对象和内容如下:(1)高压配电设备遥信:开关状态、跳闸报警、过温报警和瓦斯报警等,实时了解高压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其故障作出快速诊断和定位。
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等,实时、定量记录用电情况。
(2)低压配电设备遥信:开关状态、缺相、过压和欠压状态等,实时了解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其故障作出快速诊断和定位。
遥测: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和功率因数等,随时了解供电质量。
遥控:重要配电柜开关的分、合闸。
(3)整流设备遥信:整流器工作在浮充或均充状态、整流器故障、直流输出过压和欠压及熔体断路等状态,实时了解整流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准确地对其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
遥测:交流输入电压和电流、直流输出电压和电流、各整流器输出电流及各个整流器模块输出电流等,实时定量记录电压、电流值,观测整流设备运行状况。
UPS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UPS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王宽;贺昱曜;郑普;陈金平【摘要】The battery is the main component in the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UPS) system. It i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monitor the battery on-line and know the state of health (SOH) of battery in time,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UPS systems. Thus, a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ARM is designed. The system can monitor the battery voltage, current and transfer the values to PC by CAN bus real-time. In this paper, the 2nd order RC equivalent battery model has been employed, the least square algorithm has been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parameters of battery mod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n voltage and SOC has been appliedto estimate the SOC. The SOH could display by PC software intuitively, which could point out the failure battery timely,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and guarantee the safe operation of UPS system.%蓄电池是UP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蓄电池进行在线监测,及时掌握蓄电池的健康状态,对提高UPS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1引言在本地用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中,蓄电池监控模块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拥有自己的处理器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
因此,它既能作为本地用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的一部分使用,同时加以简单扩展就可以成为单独使用的蓄电池在线检测仪。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套具有两级集散式系统结构的本地用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中蓄电池监控模块的设计。
2蓄电池监控单元的整体实现方案蓄电池监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本系统中,蓄电池监控单元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功能:剩余容量的在线检测、均/浮充方式转换、单体端电压测试及落后电池检出、电池体温度测试等等。
其总体实现如图1所示。
图1蓄电池监控单元的整体硬件结构处理器模块是蓄电池监控单元的核心,在这里我们采用了ATMEL公司最新的RISC 高性能单片机AT90S8515及大容量8KB的FLASHROM,不但保证了对大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处理,而且实现了对数据的保存查询。
在数据采集模块中,由于蓄电池监控单元中需要处理的数据对精度均有特殊的要求,(比如对蓄电池内阻的测量通常为mΩ级,且必须有足够的位数),同时由于蓄电池内阻、电压均为缓慢变化的低时变信号,因此我们采用了16位的Σ-Δ型A/D转换器AD7715,它具有自动校零、量程自动校准的功能,从而可以保证很高的测量精度,而且具有SPI 接口,可以方便的与单片机接口。
蓄电池监控单元中设有RS485的通信接口,与前端机主处理器之间以通信的形势交换数据。
因此在本系统中蓄电池监控模块实际是作为一个智能设备与主监控模块联系的。
下面分别对内阻检测模块、单体电压测试模块、单体温度测试模块进行详细的介绍。
由于电流测试模块与主处理单元的直流数据采集与处理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3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在线检测蓄电池的剩余容量是用户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它与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密切相关,蓄电池剩余电量越高,则系统可靠性越高,否则反之。
因此如何能够在既不消耗蓄电池能量又不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实时的在线监测蓄电池的剩余电量,将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蓄电池是个复杂的电化学系统,它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运行时,蓄电池实际可供释放的电量也不同。
随着蓄电池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实际可释放的电量也将下降。
过去,常依据蓄电池的端电压来判断蓄电池的好坏和其剩余电量的多少,但该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电池老化,其端电压变化不明显。
因此,利用端电压的变化来推算其剩余电量有一定困难,误差较大。
3.1几种常用的剩余电量预测方法目前预测蓄电池剩余电量的方案最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1)密度法:蓄电池剩余电量和其内部电解液密度密切相关,电解液密度由硫酸铅、氧化铅和铅三者决定。
通过测量电解液的密度值,即可间接推算其剩余电量。
但在电池使用后期,随着正负极板的腐蚀、断筋,上述三种物质的比例跟电池制造时的配制比例发生较大差异,从而导致用密度值推算剩余电量不再准确。
同时由于目前的通信电源系统中大多采用的是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这一方法难以应用。
(2)开路电压法:上面已提到,蓄电池的荷电程度跟蓄电池电解液密度密切相关,而N.RST方程描述了电解液与电池电动势的关系。
因此,通过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就可以推算出蓄电池的剩余电量。
其缺点在于随着电池老化、剩余电量下降时,开路电压变化不明显,因此也就无法准确预测剩余电量。
另外开路电压是电池无载时的稳态电压,因此只能在电池静置时方可测量,不适合实时在线测量。
(3)定时放电法:通过对蓄电池施加一负载,计算单位时间内的电池端电压变化率,根据变化率的大小推算剩余电量,变化量小意味着剩余电量大,否则反之。
为了实现在线测量,缩短测量时间,需要对蓄电池大电流放电,而大电流放电对蓄电池将会产生严重损伤,严重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4)内阻法:研究表明,电池的内阻与荷电程度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美国GNB 公司曾对容量由200~1000安.时,电池组电压由18~360V的近五百个VRLA电池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内阻与电池容量的相关性非常好,相关系数可以达到88%。
因此,通过测量电池内阻可较准确地预测其剩余电量。
蓄电池完全充电(充满)和完全放电(放完)时,其内阻相差2~4倍左右。
随着电池充电过程的进行,内阻逐步减小;随着放电过程的进行,内阻逐步增大。
另外,随着电池老化,其内阻也逐渐增大,其剩余电量也随之下降。
蓄电池内阻与剩余电量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图2蓄电池内阻与剩余电量的关系曲线由于蓄电池完全充电和完全放电时内阻变化率比电池端电压变化率(端电压变化率约为30%~40%)要大得多,故用测量蓄电池内阻来预测其剩余电量,要比开路电压法精确得多。
内阻法的优点在于对在线使用的蓄电池来说,此方法对系统影响最小,并可在电池的整个使用期内精确测量。
通过以上几种测量方法的介绍及比较,不难看出内阻法最适合于密封蓄电池剩余电量的在线测量,因此,本系统采用了内阻法测量剩余容量。
3.2内阻法预测剩余电量的实施方案内阻法预测剩余电量的具体实施方法是:首先将蓄电池充满电(以2V蓄电池为例,充电至2.35V,浮冲电流至10mA),然后以0.1C的放电率对电池放电,记录下放电过程中内阻与电量的大小。
当蓄电池放电完毕后(2V蓄电池放电至1.75V)即可获得完整的放电曲线,即剩余电量与蓄电池内阻之间的关系。
将此曲线存入EPROM中,在以后测试同型号同规格的电池时,单片机根据在线测到的电池内阻值,通过查表计算,得出其剩余电量值。
因此,此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线测得蓄电池的内阻,其测量原理如下:在蓄电池两端施加一恒定的交流音频电流源Is,然后检测电池端电压Vo以及Is和Vo两者之间的夹角θ。
显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为以及R即为我们所要获取的电池内阻值。
其具体实现方案如图3所示:图3内阻法预测剩余电量的实现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其中300Hz信号发生电路由14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分频器CD4060以及低通滤波电路组成,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
恒流功放部分采用功率可达4W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具体的使用可参见文献[3]。
图4300Hz信号发生电路4蓄电池单体电压的测量《通信电源与空调集中监控系统的技术要求》中规定蓄电池检测装置必须测量每只蓄电池的单体电压。
由于蓄电池串联起来为通信设备供电,每只蓄电池对地的电位都不相同,其最高的共模电压可达60V,对于一般的多路模拟开关、A/D转换器来说,难以承受。
因此,要对其进行测试,首先必须对浮地信号做共地处理或采取隔离措施。
传统的比较成熟的测试方法是用继电器和大的电解电容做隔离处理,基本原理如图5所示。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图5传统的单体电压测试方法其基本的测试原理是:首先将继电器闭合到A区,对电解电容充电;等到需要测该蓄电池的电压时,把继电器闭合到B区,将电解电容和蓄电池隔离开来,由于电解电容保持有该蓄电池的电压信号,因此,测试部分只需测电解电容上的电压,即可得到相应的蓄电池电压。
这种方法无需采用线性光隔离等比较昂贵的器件,具有原理简单、造价低的优点。
但是由于继电器存在着机械动作慢,使用寿命低等缺陷,实践证明,根据这一原理实现的检测装置在速度、使用寿命、工作的可靠性方面都难以令人满意。
4.1硬件直接相减的方法的实现硬件直接相减法的思想来源于数学上减法的概念。
试想,如果用高差模增益的运放将蓄电池上的高电位按比例压缩,即:首先将n号蓄电池的高端电位按照Rn1/Rn2的比例压缩至模拟电子开关可以承受的程度,测量得到压缩后的电压值,然后由软件将压缩系数乘回去,即可得到n号蓄电池的高端电位,同理可得到第n号蓄电池的低端电位,然后通过软件将两者相减,即可得到第n号蓄电池的单体电压。
从理论上分析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却难以实现。
比如,40V的电位,通过测试精度为0.1%的测试系统,其绝对误差为±40mv,而38V的电位,通过同样测试精度的系统,其绝对误差为±38mv,两者之间的绝对误差累积为±78mv,显然,其相对误差可达到8%,这远远难以达到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中的要求。
因此,这种减法器的方法在工程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其思想却十分具有参考价值:如果能够解决误差的连续累积问题,就有可能得到满意精度的测量结果。
为此我们用两片高差模增益放大器设计了一种硬件直接相减的电路,其原理电路如图6所示。
图6采用硬件直接相减法测量单体电压的电路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图6中,ICL7650是差模增益高达105/mV的运算放大器,从而能够保证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的电位相等,都等于地电位。
Rnp为保证运算放大器工作的平衡电阻。
Vna为n号蓄电池的高端电位,Vnb为n号蓄电池的低端电位。
其基本原理如下:运算放大器A构成了一个反向放大器,即:(1)运算放大器B构成一个加法器,即:(2)由式(2)可以看出,只要合理的选择Rn1、Rn2、Rn3、Rn4和Rn5的阻值,使其满足条件:即(3)则式(2)可以化为:(4)从而实现了硬件的直接相减,避免了误差的累积。
4.2元件参数的选择通信用蓄电池通常由24节单体电压为2V的蓄电池组构成。
其最高的共模电压可达60V左右,要将其移到2V左右的对地电压,并保证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安全性。
因此的值选择在25~35之间比较合适,考虑到电阻的热稳定性等其他因素,在这里我们选择Rn2、Rn3的电阻值为1.5kΩ,Rn1、Rn4和Rn5选择为50kΩ,同时由于在这个数量级的电阻难以保证较高的精度,因此应加入5kΩ的电位计加以调整。
5蓄电池单体温度的测量蓄电池体的温度是VRLA蓄电池的重要标志参数,对于蓄电池的剩余容量、工作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蓄电池体温度的测量我们采用了Dallas公司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620,它具有测温范围宽、读数稳定、与单片机接口方便等优点,其测温分辨率可达到0.50C,如果经过软件调整,还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0.10C,对于蓄电池单体电池温度的测量来说,十分适用。
DS1620的结构及其测温原理可参考文献[6],在此不再作具体的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