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误差计算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定位误差计算

定位误差计算

3.2.3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广泛使用专用夹具对工件进行装夹加工;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工序图则是设计专用夹具的主要依据;由于在夹具设计、制造、使用中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精确,故当使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不可避免地会使工序的加工精度参数产生误差,定位误差就是这项误差中的一部分;判断夹具的定位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夹具设计质量是否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是计算定位误差的目的所在;1.用夹具装夹加工时的工艺基准用夹具装夹加工时涉及的基准可分为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大类;设计基准是指在设计图上确定几何要素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艺基准是指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与夹具定位误差计算有关的工艺基准有以下三种:1工序基准 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的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工序基准可简单地理解为工序图上的设计基准;分析计算定位误差时所提到的设计基准,是指零件图上的设计基准或工序图上的工序基准;2定位基准 在加工过程中使工件占据正确加工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即为工件与夹具定位元件定位工作面接触或配合的表面;为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应尽量选设计基准作定位基准;3对刀基准即调刀基准 由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的,用于调整加工刀具位置所依据的基准;必须指出,对刀基准与上述两工艺基准的本质是不同,它不是工件上的要素,它是夹具定位元件的定位工作面体现出来的要素平面、轴线、对称平面等;如果夹具定位元件是支承板,对刀基准就是该支承板的支承工作面;在图中,刀具的高度尺寸由对导块2的工作面来调整,而对刀块2工作面的位置尺寸±是相对夹具体4的上工作面相当支承板支承工作面来确定的;夹具体4的上工作面是对刀基准,它确定了刀具在高度方向的位置,使刀具加工出来的槽底位置符合设计的要求;图中,槽子两侧面对称度的设计基准是工件上大孔的轴线,对刀基准则为夹具上定位圆柱销的轴线;再如图所示,轴套件以内孔定位,在其上加工一直径为φd 的孔,要求保证φd 轴线到左端面的尺寸L 1及孔中心线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要求;尺寸L 1的设计基准是工件左端面A ′,对刀基准是定位心轴的台阶面A ;φd 轴线对内孔轴线的对称度的设计基准是内孔轴线,对刀基准是夹具定位心轴2的轴线OO ;2.定位误差的概念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时,由于定位不准确引起该批工件某加工精度参数尺寸、位置的加工误差,称为该加工精度参数的定位误差简称定位误差;定位误差以其最大误差范围来计算,其值为设计基准在加工精度参数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用dw 表示;3.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计算 a b 图 钻模加工时的基准分析先以图为例,分析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图是以心轴定位在轴套件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槽子的具体定位方案;槽底尺寸h 的设计基准是外圆的母线A,定位基准是内孔的轴线O ′,对刀基准是夹具定位心轴的轴线O ,而一批工件外圆直径、内孔直径及夹具定位心轴直径都在其公差范围内变化,故对一批工件来说,必然会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必将引起一批工件加工精度参数的变化,即定位误差;图的定位方案,当以内孔定位加工槽子时,工件外圆尺寸的在变化会引起加工精度参数槽底尺寸h 的变化即产生定位误差,这是因为设计基准于定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当工件内孔与定位心轴配合定位时,由于其配合间隙的存在会使内孔轴线定位基准对心轴轴线对刀基准的位置在圆周360°方向发生变化;加工刀具的位置由心轴轴线确定,对一批工件而言,必将引起内孔轴线到槽底尺寸的变化,进而引起槽底尺寸h 的变化即产生定位误差,这是因为定位基准相对对刀基准存在位置变动造成的;可见,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即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的不重合和定位基准相对对刀基准的位置变动;1基准不重合误差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用jb ∆表示;从对图的分析不难看出,基准不重合误差jb ∆与设计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最大变动量B ∆即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之间尺寸的公差值密切相关;当B ∆与加工精度参数的方向相同时,jb ∆=B ∆;当B ∆与加工精度参数的方向不同时,应根据实际定位方案所决定的几何关系按一定的函数关系进行计算,以确定B ∆产生的定位误差的值,故有()B f jb ∆=∆1;将以上两种情况概括起来,基准不重合误差的计算应为()B f jb ∆=∆1,其中函数1f 的具体形式根据具体的定位方案分析确定;2基准位置误差定位基准相对对刀基准的位置移动产生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位置误差,用jw ∆表示;同理,从对图的分析不难看出,基准位置误差jw ∆与定位基准相对对刀基准的最大位置移动量E ∆一般为工件定位表面与定位元件工作面配合的最大间隙密切相关;当E ∆与加工精度参数的方向相同时,jw ∆=E ∆;当E ∆与加工精度参数的方向不同时,应根据实际定位方案所决定的几何关系按一定的函数关系进行计算,以确定E ∆产生的定位误差的值,故有()E f jw ∆=∆2;将以上两种情况概括起来,基准位置误差的计算应为()E f jw ∆=∆2,其中函数2f 的具体形式根据具体的定位方案分析确定;因为定位误差是对一批工件而言,是以其最大误差范围来计算的,故在上述jb ∆和jw ∆计算的分析中,考虑的是设计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最大变动量B ∆和定位基准相对对刀基准的最大位置移动量E ∆;3定位误差的计算由上述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及两类定位误差的计算基准不重合误差jb ∆,基准位置误差jw ∆,可以得出定位误差dw ∆的计算公式如下:)()(21E f B f jw jb dw ∆±∆=∆±∆=∆ 3-3式中 dw ∆—定位误差;对刀基准 图 铣槽工序定位误差分析jb ∆—基准不重合误差;jw ∆—基准位置误差;B ∆—设计基准相对定位基准的最大变动量;E ∆—定位基准相对对刀基准的最大位置移动量;1f 、2f —求解B ∆、E ∆在加工精度参数方向上产生的定位误差的函数,其具体形式根据具体的定位方案来分析确定;在式3-3中,当jb ∆和jw ∆由两个互不相关的变量引起时,用“+”;当jb ∆和jw ∆是同一变量引起时,要判断两者对dw ∆的影响是否同向,方向相同时用“+”,方向相反时用“-”;4.分析计算定位误差时应注意的问题1定位误差是指工件某工序中某加工精度参数的定位误差;它是该加工精度参数尺寸、位置的加工误差的一部分;2某工序的定位方案对本工序的多个不同加工精度参数产生不同的定位误差,应分别逐一计算;3分析计算定位误差的前提是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工件,用调整法保证加工要求;4计算出的定位误差数值是指加工一批工件时某加工精度参数可能产生的最大误差范围加工精度参数最大值于最小值之间的变动量;它是个界限范围,而不是某一个工件定位误差的具体值;5一批工件的设计基准相对定位基准、定为基准相对对刀基准产生最大位置变动量B ∆、E ∆是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而不一定就是定位误差的数值;3.2.4 工件在夹具中加工精度的分析与定位方案的确定任何一种机械产品,在加工的工艺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加工误差,即加工几何参数的实际值与其理想值之间存在偏差;这种偏差越大,加工误差就越大,实际参数的精度就越低;所谓合格零件,是指加工误差不超出设计给定的公差值的零件;产生加工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部分就来源于夹具;在夹具设计时,分析产生加工误差的原因,并把加工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对于提高夹具设计质量,保证工件加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工序精度参数的加工误差所谓工序加工精度参数,是指在工序图上标注出的、通过本工序的加工来保证精度的参数,如位置尺寸、垂直度、同轴度、平行度等;机械加工过程中,夹具的主要功能是保证零件上要素间的位置精度;用夹具装夹加工一批零件时,工序加工精度参数的加工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于夹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等有关的加工误差,简称夹具误差;其二是于工艺系统中除夹具之外的其它组成部分机床、刀具、工件有关的加工误差,简称其它误差;1夹具误差由于使用夹具进行装夹加工而引起的工序加工精度参数的加工误差称夹具误差;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项:1定位误差 工件在夹具上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用dw ∆表示;2夹具位置误差 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不准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用jj ∆表示;3刀位误差 刀具相对于夹具的位置不准确引起的加工误差,或刀具与引导元件、对刀元件之间配合间隙引起的导向或对刀误差,用dj ∆表示;夹具的设计、制造、夹具在机床上的装夹、夹紧时夹具变形、夹具的磨损等因素引起的工序加工精度参数的加工误差,是上述三项误差的组成部分,这些误差的存在,最终引起刀具相对于工件位置的不准确而产生加工误差;2其它误差 工艺系统中除夹具以外的其它组成部分引起的加工误差,用qt ∆表示;产生这项误差的原因有机床、刀具、工件的几何误差、受力变形、热变形、磨损以及各种随机因素引起的加工误差;2.工序加工精度参数公差的分配与定位方案的确定1) 工序加工精度参数公差的分配为了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使其成为合格的产品,上述的各项加工误差之和应不超出工序加工精度参数设计时给定的公差值,即T qt dj jj dw ≤∆+∆+∆+∆ 3-4在生产实际中,一般将工序加工精度参数设计给定的公差值T 分成三份,定位误差dw ∆占一份,夹具位置误差jj ∆和刀位误差dj ∆和起来占一份,其它误差qt ∆占一份;这样的分配并非完全合理,仅作为公差分配的初步方案,应用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为不是在所有的夹具中,几种加工误差都同时存在,例如钻床夹具无夹具位置误差jj ∆、定位误差等于零的情况等;即使几种加工误差都同时存在,也可按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在夹具设计中,夹具总图上标注的于上述误差对应的位置精度都是通过求解式3-4而给出的;下面对图所示定位方案进行分析,以说明工序加工精度参数公差值的分配方法;图中,圆柱形工件在V 形块上定位,在立式钻床上用钻模钻孔;设计给定加工孔的轴线对圆柱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1mm;由于V 形块具有良好的对中性能,故该方案对称度的定位误差0=∆dw ;钻模在钻床上的位置是由钻套来找正,然后再固定的,所以夹具位置误差0=∆jj ;根据式3-4有1.0=≤∆+∆T qt dj将公差做平均分配,取05.0=∆dj ,05.0=∆qt 为了保证导向误差控制在以内,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夹具设计时可取对称度公差为;所以,在夹具设计总图中的技术要求注明“钻套轴线应通过V 形块标准试棒的轴线,其对称度误差不超出;”2) 定位方案的确定由定位误差的组成可知,只要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合理选择定位元件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布置,就可以大大减小定位误差甚至使定位误差为零,这就是所谓的定位方案的设计问题;往往一道工序的定位方案有多个,需要择优选用;定位方案是否能满足工序的加工要求,一般的判断准则是看定位误差是否超出工序加工精度参数设计公差的三分之一;即判断定位方案是否可行的依据是 T dw 31≤∆ 3-5 式中 dw ∆—定位误差;T —工序加工精度参数的公差值;在多个可行的定位方案中,应考虑夹具结构繁简、制造的难易、操作的方便与否等诸多因素综合择优选用;φd图 用夹具装夹的精度分析1—钻模板 2—工件 3—V 形块 1 2 33.2.5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综合实例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在夹具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定位误差的大小是定位方案能否确定的重要依据;为了掌握定位误差计算的相关知识,本小节将给出一些计算实例,抛砖引玉,以使学习者获得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例3-2 在图中,零件图上标注出槽子中心平面对工件两孔轴线所决定的对称中心平面的夹角要求为45°±30′,试计算工件以图示定位方案定位时槽子角度的定位误差并判断定位方案的合理性;解:工件以一面两孔定位,实际上是以一个平面和由两孔轴线组成的另一平面组合基准要素来组合定位,此例属组合定位的定位误差分析;经分析知0=∆jb ,jw dw ∆=∆; 又从图中知 57=L ,1.0016.42+=D ,009.0025.016.42--=d ,1.0023.15+=D ,016.0034.023.15--=d ,03'±=αT做出一批工件定位时产生最大角度误差的状态如图所示,图中工件上的两定位孔轴线用O 1’和O 2’表示,夹具上的两销轴线分别用O 1和O 2表示,C 点为过O 2’点做的两销连心线平行线与孔1直径线的交点,则L C O =2 2/max 11'1∆=O O 2/max 2'221∆==O O C O α=∠C O O '2'1 于是有 LL C O tg 2'max 2max 11∆+∆==α,定位误差是指误差的最大变化范围,考虑另一个产生最大角度误差的极限位置,则有 8572034.01.0025.01.02max 2max 1'±≈⨯+++±=∆+∆±=∆=∆arctg L arctgjw dw 又αT 3127.0308<≈,故对槽子的中心平面的角度这一参数来说,定位方案是合理的; 例3-3 如图所示,工件以底面定位加工孔内键槽,求尺寸h 的定位误差解:1基准不重合误差求jb ∆ 设计基准为孔的下母线,定位基准为底平面,影响两者的因素有尺寸h 和h 1,故jb ∆由两部分组成:φD 半径的变化产生2D ∆ 尺寸h 1变化产生12h T ,所以 122h jb T D +∆=∆ 2基准位置误差jw ∆ 定位基准为工件底平面,对刀基准为与定位基准接触的图 一面两孔定位的定位误差计算 O ′ C O dDα LO ′O D d 图 内键槽槽底尺寸定位误差计算 图 V 形块定位外圆时基准位置误差jw ∆的计算1—最大直径 2—平均直径3—最小直径B A α/ 2 1C 32O OO支承板的工作表面,不记形状误差,则有0=∆jw所以槽底尺寸h 的定位误差为 122h dw T D +∆=∆ 例3-4 有一批直径为0d T d -φ的工件如图所示;外圆已加工合格,今用V 形块定位铣宽度为b 的槽;若要求保证槽底尺寸分别为1L 、2L 和3L ;试分别分析计算这三种不同尺寸要求的定位误差;解:1首先计算V 形块定位外圆时的基准位置误差jw ∆在图中,对刀基准是一批工件平均轴线所处的位置O 点,设定位基准为外圆的轴线,加工精度参数的方向与21O O 相同,则基准位置误差jw ∆为图中O 1点到O 2点的距离;在ΔO 1CO 2中,22212α=∠=O CO T CO d ,,根据勾股定理求得 221sin 2αd jw T O O E ==∆=∆ 2分别计算图三种情况的定位误差①图a 中1L 尺寸的定位误差 2)(2sin 2sin 201ααdL dw d jw jb T T E B =∆=∆=∆=∆=∆②图b 中2L 尺寸的定位误差2sin 22αd jw d jb T E T B =∆=∆=∆=∆需要说明的是2L 尺寸定位误差dw ∆的合成问题;由于jb ∆和jw ∆中都含有d T ,即外圆直径的变化同时引起jb ∆和jw ∆的变化,因而要判别二者合成时的符号;当外圆直径由大变小时,设计基准相对定位基准向上偏移,而当此圆放入V 形块中定位时,因外圆直径的变小,定位基准相对调刀基准是向下偏移的,二者变动方向相反;故设计基准相对对刀基准的位移是二者之差,即⎪⎪⎭⎫ ⎝⎛-=∆1sin 12)(2)(2αd T L dw ③图c 中3L 尺寸的定位误差 与②类似,只是当外圆直径由大变小时jb ∆和jw ∆的变动方向相同,故jb ∆和jw ∆合成时应该相加,即 L 2 L 3 L 1 0dT d -φ b 图 V 形块定位外圆时定位误差的计算2sin 22αd jw d jb T E T B =∆=∆=∆=∆ 所以 ⎪⎪⎭⎫ ⎝⎛+=∆1sin 122)(3αd L dw T 例3-5 有一批如图所示的工件,)(6500016.0-h φ外圆,)(730021.00+H φ内孔和两端面均已加工合格,并保证外圆对内孔的同轴度误差在015.0)(φ=e T 范围内;今按图示的定位方案,用)(630007.0020.0+-g φ心轴定位,在立式铣床上用顶尖顶住心轴铣)(9120043.0-h 的槽子;除槽宽要求外,还应保证下列要求:1槽的轴向位置尺寸)(1225021.01-=h L ;2槽底位置尺寸)(1242025.01-=h H3槽子两侧面对50φ外圆轴线的对称度公差25.0)(=c T ;试分析计算定位误差,判断定位方案的合理性;解:1槽的轴向位置尺寸1L 的定位误差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0=∆=∆B jb定位基准与对刀基准重合 0=∆=∆E jw 所以 0=∆+∆=∆jw jb dw2槽底位置尺寸1H 的定位误差槽底的设计基准是外圆的下母线,定位基准是内孔的轴线,不重合 023.0015.02016.0)(2=+=+∆=∆=∆e T d B jb 定位基准是内孔的轴线,对刀基准是心轴的轴线,两者有位置变动量041.0020.0021.0min max =+=-=∆=∆d D E jw所以槽底位置尺寸1H 的定位误差为 064.0041.0023.0=+=∆dw定位误差占尺寸公差的%3.33%6.2525.0064.0<=,能保证加工要求; 3槽子两侧面对外圆轴线的对称度的定位误差设计基准是外圆轴线,定位基准是内孔轴线,两者不重合,有同轴度误差015.0=∆=∆B jb定位基准是内孔的轴线,对刀基准是心轴的轴线,两者有位置变动量041.0020.0021.0min max =+=-=∆=∆d D E jw所以槽子两侧面对外圆轴线的对称度的定位误差为056.0041.0015.0=+=∆+∆=∆jw jb dw定位误差占加工公差的 %4.2225.0056.0= ,能保证加工要求; 该定位方案能满足槽子加工的精度要求,定位方案是合理的;图 心轴定位内孔铣键槽定位误差的计算。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 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王先逵 课后答案
第一章——分析结构工艺性
第一章 1-11题——确定加工图示待加工表面应限制的自由度数
a) 保证尺寸l——限制沿X移动;绕X转动 保证尺寸a——限制沿Z移动; 保证孔轴线通过外圆轴线平面——限制 沿Y移动 保证孔轴线与底面垂直——限制绕Y转 动。
v vr ) ) XYZ X Y 限制五个自由度
b)
六个自由度都必须限制 保证尺寸l——限制沿Y移动; 保证尺寸h——限制沿Z移动; 保证槽底与轴线平行——限 制绕X,Y转动 保证对称度——限制沿X移 动和Z转动;
寸链计算
110.6 = A2 + 27 0.05 = 0.009 + ES 2 − 0.05 = 0 + EI 2
0 041 A2 = 83.6 +0..05 mm −
无过定位,欠定位
) ) Y Z v r ) ) YZ Y Z
• F)
v v r ) ) ) 总体分析: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r ) ) 分体分析:底面三个支承钉,限制三个自由度:Z Y X v ) v 后面两个支承钉,限制: Z 棱形销限制: X Y v vr ) ) ) 三个短V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 X Y Z Y Z X v r
第四章习题 4-6: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 C)图:以右孔和右端面(或内 底面)为粗基准加工左端外圆 (或者各外圆)、内孔和各端 面(保证各表面相互位置要求 的原则);以已加工的左端外 圆和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右端面
第四章习题 4-9:选择粗、精加工基准
• 1)加工中心上加工:原工艺安 排没有遵循先加工平面,后加工 孔的原则 • 2)在流水线上加工:底面作为 定位基准,在精加工其它表面前 应先精加工底面(基准)
v v ) ))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第五章 练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第五章 练习题与答案

H1. 单项选择第五章练习题1-1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2 小锥度心轴限制()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1-3 在球体上铣平面,要求保证尺寸 H (习图 1-3),必须限制()个自由度。

① 1 ② 2 ③ 3 ④ 4习图 1-31-4 制( 1-5 在球体上铣平面,若采用习图 1-4 所示方法定位,则实际限 )个自由度。

① 1 ② 2 ③ 3 ④ 4过正方体工件中心垂直于某一表面打一通孔,必须限制(1-6 )个自由度。

① 2 ② 3 ③ 4 ④ 5大批大量生产中广泛采用()。

习图 1-4① 通用夹具 2. 判断题② 专用夹具 ③ 成组夹具④ 组合夹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在加工工序中用作工件定位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精基准是指在精加工工序中使用的定位基准。

附加基准是起辅助定位作用的基准。

直接找正装夹可以获得较高的找正精度。

划线找正装夹多用于铸件的精加工工序。

夹具装夹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类型。

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过定位系指工件实际被限制的自由度数多于工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数。

定位误差是由于夹具定位元件制造不准确所造成的加工误差。

组合夹具特别适用于新产品试制。

H(φD )H3. 分析题3-1 试分析习图 3-1 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的自由度:a )在球上打盲孔 φB ,保证尺寸 H ;b )在套筒零件上加工 φB 孔,要求与 φD 孔垂直相交,且保证尺寸 L ;c )在轴上铣横槽,保证槽宽 B 以及尺寸 H 和 L ;d )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 B 和槽深 H 及与 4 分布孔的位置度。

ZφBZφBLXYa )XYb ) ZZLBZZYXXc )YBd )H习图 3-13-2 试分析习图 3-2 所示各定位方案中:① 各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② 判断有无欠定 位或过定位;③ 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_new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_new
形误差以及磨损误差等。
为保证加工要求,上述三项误差合成后应小于或等于
工件公差δ。
3
即:
△定+ △安-调+ △过 ≤ δ
在对定位方案进行分析时,可以假设上述三项误差各占工 件公差的1/3。
则有:
△定≤ δ/3
此就是夹具定位误差验算公式。
4
1.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
⑴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不重合误 差△不。 ⑵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位移误差 △基(也叫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17
合成时,若设计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设计基准 与定位基面为两个独立的表面),即基准不重合误 差与基准位移误差无相关公共变量。
△定=△基+△不 合成时,若设计基准在定位基面上,即基准不重 合误差与基准位移误差有相关的公共变量。
△定=△基±△不
18
+ - 确定方法:
定位基面与限位基面接触,定位基面直径由小变 大(或由大变小),分析定位基准变动方向。
本例中∆定1 > ∆定2 > ∆定3 。
26
3.常见定位方式定位误差的计算
⑴工件以平面定位
平面为精基面
基准位移误差 △基=0
定位误差
△定=△不
注:若为毛坯面,则仍有△基
27
⑵工件以内孔定位
28
①工件孔与定位心轴(或销)采用间隙配合的定位误 差计算 △定 = △不 + △基
工件以内孔在圆柱心轴、圆柱销上定位。由于孔与轴有配 合间隙,有基准位移误差,分两种情况讨论:
a.心轴(或定位销)垂直放置,按最大孔和最销轴求得孔 中心线位置的变动量为:
△基 = δD + δd + △min = △max =孔Dmax-轴dmin (最大间隙) b.心轴(或定位销)水平放置,孔中心线的最大变动量

定位误差的计算

定位误差的计算

定位误差作业题答案7-7 套类零件铣槽时,其工序尺寸有四种标注方式,如图7-47所示,若定位心轴水平放置,试分别计算工序尺寸为H1、H2、H3、H4的定位误差。

图7-47 题7-7图解:(1)求H1的定位误差1)工序基准是外圆下母线,定位基准是孔的轴线,两者不重合,ΔB =0.03/2=0.015mm。

2)以孔在间隙心轴上水平放置定位,ΔY=(0.021+0.021)/2=0.021mm3)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H1的定位误差为ΔD=ΔY+ΔB=0.015+0.021=0.036mm (2)求H2的定位误差1)工序基准是孔的轴线,定位基准是孔的轴线,两者重合,ΔB=0。

2)以孔在间隙心轴上水平放置定位,ΔY=(0.021+0.021)/2=0.021mm3)H2的定位误差ΔD=ΔY+ΔB=0.021+0=0.021mm(3)求H3的定位误差1)工序基准是内孔的上母线,定位基准是孔的轴线,两者不重合,ΔB=0.021/2=0.0105mm。

2)以孔在间隙心轴上水平放置定位,ΔY=(0.021+0.021)/2=0.021mm3)工序基准在定位基面上,ΔD=ΔY±ΔB“+”、“-”的判别:当定位基面直径由大变小,定位基准朝上变动;当定位基面直径由大变小,若定位基准位置不动时,工序基准朝下变动;两者的变动方向相反,取“-”号。

所以H3的定位误差为ΔD=ΔY-ΔB=0.021-0.0105=0.0105mm(4)求H4的定位误差1)工序基准是外圆上母线,定位基准是孔的轴线,两者不重合,ΔB=0.03/2=0.015mm。

2)以孔在间隙心轴上水平放置定位,ΔY=(0.021+0.021)/2=0.021mm3)工序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H4的定位误差为ΔD=ΔY+ΔB=0.015+0.021=0.036mm7-8 图7-48所示工件,加工工件上Ⅰ、Ⅱ、Ⅲ三个小孔,请分别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说明哪个定位方案较好。

计算定位误差及习题(给学生)

计算定位误差及习题(给学生)
有关的尺寸及定位方案如图所示,求尺寸A的定位误 差。( 已知 m=400-0.3 , d= φ1000-0.5 和 α=45º)
精品文档
3-3 在如图所示套筒零件上铣键槽,要求保证尺 寸540-0.14mm及对称度,现有三种定位方案,分别 如图b 、 c 、 d所示
试计算三种不 同定位方案的定位 误差,并从中选择 最优方案(已知内 孔与外圆的同轴度 误差不大于 0.02mm)。
二、定位误差的计算
精品文档
例:图a为工件,前工序已保证L+ΔL ,本工序采 用调整法铣通槽,要求保证工序尺寸A,B,C, 其定位方案如图b,分析尺寸B的加工误差。
JB 2L TL
精品文档
1.定位误差的概念 定义:由于工件在夹具(或机床)
上定位不准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调 整法加工时,实质即工序基准在加工 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精品文档
3.说明加工下图两零件所需限制的自由度,画 定位简图,并分析各定位元件所限自由度
已加工面:M 、ΦD
待加工面:2—Φd及 沉头孔
加工要求:1)H;2) B;3)Φd处壁厚均匀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精品文档
等腰三角形板状铸件 待加工面:孔
要求:1)H;2)孔 位于平分线上
(2)
精品文档
4. 如图箱体,要求镗 A孔,采用一面两销 (垂直放置)的定位方式, 两定位销孔2— Φ200+0.021, 中心距为 250+0.05, 试确定:
精品文档
思考:如图工件以d1外圆定位,加工φ10H8孔。 已知:d1=Φ300-0.01mm, d2φ 0 0 5. .50 0m 5 16 0m H=40+0.15mm, t= 0.03mm , V形块两斜面的夹 角为900 , 求加工尺寸H的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39
答案:
1)若工件的工序基准为外圆的下母线时(相应的工序尺寸 为H1,参考图2-45a),C点至A点的距离为:
d
取全微分,并忽略V型块的角度误差(即将α视为常量), 可得到此种情况的定位误差:
(2-13)
40
18
合成时,若设计基准不在定位基面上(设计基准 与定位基面为两个独立的表面),即基准不重合误 差与基准位移误差无相关公共变量。
△定=△基+△不 合成时,若设计基准在定位基面上,即基准不重 合误差与基准位移误差有相关的公共变量。
△定=△基±△不
19
+ - 确定方法:
定位基准与限位基面接触,定位基面直径由小变 大(或由大变小),分析定位基准变动方向。
△基 =Δi 定位基准的变动方向与加工尺寸的方向不一致, 两者之间成夹角时,基准位移误差等于定位基准的 变动范围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投影。
△基=Δicosα
17
2.定位误差的计算
定位误差的常用计算方法是合成法。 定位误差应是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位移 误差的合成。 计算时,可先算出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 位移误差,然后将两者合成。则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总 ≤ δ 其中△总为多种原因产生的误差总和; δ是工件被加工尺寸的公差。 △总包括(1)夹具在机床上的装夹误差,(2)工件在
夹具中的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3)机床调整误 差,(4)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误差,(5) 机床和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误差等 。
12
⑵基准位移误差△基
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工件定位面与夹具定位元件共同构成定位 副,由于定位副制造得不准确和定位副间的 配合间隙引起的工件最大位置变动量,也称 为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 这是由于定位基面和限位基面的制造公差 和间隙造成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4,6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4,6章习题答案

关于同轴度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 如下图,工艺基准为孔的下母线,而定位基准为轴的中心线,若外圆及孔的 尺寸无误差,则引起工序基准位置变化的原因为孔轴的同轴度误差,工序基 准位置最大的变动量=T(同轴度公差值),即Δdw =Δjb =T; 若考虑外圆
和孔的尺寸的公差Td和TD,则Δjw = Δdw =Δjb+ Δjw
+0.0895 0
习题4-18 某零件的轴向尺寸如图a),轴向尺寸加工工序如图b),c),d,试校核工序图
上标注的工序尺寸及公差是否正确(加工符号表示本道工序的加工面)
解:先校核 b)图上的工序 尺寸:计算由a),b),c)图有 关尺寸组成的尺寸链, L1=40.30-0.1 L2=10.40-0.2 L3=100-0.1 L4=40
L3 L2
20 = 60 + L 4 − 70 L 4 = 30 mm ES L 4 = + 0 . 1mm
L1
+ 0 . 15 = ES L 4 + 0 − (− 0 . 05 )
0 = EI L 4 − 0 . 025 − ( − 0 . 025 _ EI L 4 = 0 mm
+ ∴ L 3 = 30 0 0 .1 mm
解尺寸链得: L=130±0.04mm, 50±0.04mm
第六章习题 6-1:选择粗、精加工基准分析定位方案:1)指出限制的自由度
数;2)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3)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在O处钻孔
形块共限制六个自由度;为 保证孔轴线过中心O应该限制六个 自由度,因此无过定位和欠定位
Td 2 sin
α
2
; Δjb =T+ Td/2;
第六章习题 6-4:定位误差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