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显微镜与望远镜实验讲义

合集下载

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

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

如何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1. 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 hkais 2008-07-04 23:59:17 提供资料) 查看详情>>>可以在下面这个论坛上面找,就有相关的制作文章。

望远镜论坛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的研究与制作及二手交易的论坛... 镜之家--望远镜论坛2. 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 gm807 2008-08-23 11:48:38 提供资料) 查看详情>>>1.仪器的准备望远镜实验光学平台,标尺,物镜,目镜,二维架,二维平移底座,三维平移底座等。

显微镜实验光源,微尺,透镜架,物镜,目镜,三维平移底座,升降调节架,毫米尺,双棱镜架等。

2.望远境步骤自组望远镜(1)参照光路图组成望远镜,向约3米远处的标尺调焦,使标尺的像清晰可见,并对准两个红色指标间的“E”字(距离为d1);(2)观察者用一只眼睛观察望远镜视场中标尺的像,另一只眼睛直接注视标尺,在视觉系统获得被望远镜放大的和直观的标尺的叠加像,再测出放大的红色指标内直观标尺的长度d1。

(3)求出自组望远镜的放大率,并与计算出的放大率作比较。

3.显微境步骤(1)按光路图布置各器件,目测调至共轴。

调节光源,微尺,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在显微镜系统中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微尺的像。

(2)在目镜之后置一与主光轴成45°角的平玻璃板(半透半反),距此玻璃板25cm处置一白光源照明的毫米尺;(3)测量显微镜的放大率:通过显微镜能看到微尺的放大像,这个像与半透半反镜所成的标尺的像在同一平面上,从这两个像的大小之比求得显微镜的放大率。

(4)测量物镜与目镜之间的距离,并比较显微镜的测量放大率与计算放大率。

3. 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 黄燕 2008-08-13 16:32:05 提供资料) 查看详情>>> 1,比较各种测量薄透镜焦距的方法,设计出测量焦距的光路,并测量出实验提供的所有透镜的焦距,从中选择出适合组装显微镜和望远镜的透镜.2,设计出自组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画出光路图,说明结构和简单原理,并用你选择的透镜组成望远镜3,设计出自组显微镜的光学系统,画出光路图,说明结构和简单原理,并用你选择的透镜组成显微镜4,测量显微镜的视觉放大率,画测量光路,说明原理和步骤5,估测自组望远镜的视觉放大率4. 自组显微镜和望远镜( godskyer 2008-07-28 12:47:48 提供资料) 查看详情>>>我的经历可能对你有帮助:是这样的,以前,在我家有一条走廊,在二楼的,站在那里可以看到对街的窗户。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备课讲义)-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和课后训练(人教版)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备课讲义)-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和课后训练(人教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显微镜1、构造:目镜、物镜、载物片、反光镜等几部分构成。

如图所示2、目镜和物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靠近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短;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长,两镜间的距离是可以调节的。

3、成像原理: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物镜后,在物镜的焦点以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实像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图所示:要点诠释:对于显微镜,要理解它的结构由物镜和目镜组成,它两次成像,一次成实像一次成虚像,放大倍数等于两次放大倍数之积。

知识点二、望远镜1、构造:由两种凸透镜组成,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焦距较长;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焦距较短。

如图所示:2、成像原理:由于从天体上各点射到物镜上的光可以看作是平行光,经物镜折射后,在物镜焦点外很近的地方,得到天体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的前焦点和物镜的后焦点重合在—起,所以天体通过物镜所成的实像,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

这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对目镜来说是物体,它经目镜所成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3、视角:被观察的物体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如图所示视角的大小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物体越大,或离眼睛越近,视角越大。

要点诠释:1、望远镜的作用是看清远处的物体,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但是像离我们的眼睛更近了,经过目镜的放大,我们观察像的视角变大,这样就能观察的清楚了。

2、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越大,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射到物镜上的就越多,经物镜会聚后所成的像就越亮。

这对与观察天空中的暗星非常重要。

【典型例题】类型一:显微镜例1.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解析】显微镜的原理:显微镜包括物镜和目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反光镜可以反射光线。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显微镜和望远镜课件

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
光学显微镜
利用透镜聚光、放大并显现物体细节的原理,由支 架、物镜、目镜等部件组成。
电子显微镜
利用电磁透镜和电子衍射技术,通过束缚在真空管 内极细微电子束对样品进行成像。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使用前根据不同显微镜选择合适目镜、物镜和照明方式。 • 保持显微镜平稳,调节焦距时避免碰撞和震动。 • 使用后注意清洗和保养显微镜。
显微镜的应用案例
生物学
显微镜在细胞结构研究、医学诊断和基因工程等 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学
用于研究材料组织结构和特性,优化材料的性能 和应用。
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
1
光学望远镜
利用物镜聚光、目镜放大远处物体图像的原理,由反射望远镜、折射望远镜等组 成。
2
射电望远镜
利用接收无线电波频率转换为图像的原理进行探测,由天线、接收机等组成。
小结
1 显微镜和望远镜
作为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类认知宏观和微观世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回顾课程内容
我们学习了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使用方法和应用案例。
3 未来学习方向
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应用领域,不断发掘新的科学研究方向。
显微镜和望远镜PPT课件
这是一份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PPT课件,介绍它们的原理、结构、应用领 域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案例。
什么是显微镜和望远镜
1 显微镜
显微镜是一种通过透镜或曲面镜的放大作用放大目标物体的光学设备,可用于生物学、 材料学等领域。
2 望远镜
望远镜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光学设备,分为光学和射电望远镜。用于天文学、地质学等领 域。
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望远镜与显微镜讲义

望远镜与显微镜讲义

望远镜与显微镜望远镜和显微镜都是用途极为广泛的助视光学仪器,显微镜主要用来帮助人们观察近处的微小物体,而望远镜则主要是帮助人们观察远处的目标,它们常被组合在其他光学仪器中。

为适应不同用途和性能的要求,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种类很多,构造也各有差异,但是它们的基本光学系统都由一个物镜和一个目镜组成。

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天文学、电子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验目的]1. 学会用物像放大法测透镜的焦距。

2. 熟悉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

3. 掌握光学系统的共轴调节方法。

4.学会望远镜、显微镜放大率的测量。

[实验原理]1.物像放大法测透镜的焦距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虽然有许多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透镜的光心位置无法精确 测定,甚至物屏、像屏的位置也艰定准确.所以会给测量带来一定困难。

用物像放大法测透 镜或透镜组的焦距就能完全克服这一困难。

图1如图1所示,将微尺分化板作为物置于导轨上,被测透镜也置于导轨上,其间距要大于被测透镜焦距,固定微标尺和待测透镜,并记录下它们的位置,由此可得到物距,移动测微目镜并在其中看到清晰的微尺放大像,并与测微目镜分划板无视差。

测出其横向放大率为β。

由横向放大率公式:s s '-=β 可求出像距,最终由成像公式:f s s '='+111 计算出焦距。

2.望远镜的构造及其放大原理。

望远镜通常是由两个共轴光学系统组成,我们把它简化为两个凸透镜,其中长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短焦距的凸透镜作为目镜。

物镜的作用是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会聚后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生成一倒立的实像,而目镜起一放大镜作用,把其物方焦平面上的倒立实像再放大成一虚像,供人眼观察。

图2所示为开普勒望远镜的光路示意图,图中L 0为物镜,Le 为目镜。

用望远镜观察不同位置的物体时,只需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使物镜成的实像落在目镜物方焦平面上,这就是望远镜的“调焦”。

图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视角放大率M 定义为:通过目视仪器观看物体时,其物体像对人眼张角的正切(一般取像距为明视距离)与人眼直接观看物体时物体对人眼张角的正切之比。

显微镜和望远镜+示范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示范教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教学目标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了解天文望远镜。

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

难点: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显微镜、2个放大镜、凹透镜、望远镜等。

四、相关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认识显微镜.mp4、【情境素材】太阳系内外看行星的运动.mp4、【知识探究】视角。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请同学拿一个凸透镜看手纹和远处的物体。

教师讲述: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如果把两个凸透镜迭加在一起其成像情况又会有新的不同,可以用两个放大镜试一试。

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要想看清楚远处的物体就要用望远镜。

教师活动:展示显微镜和望远镜下拍摄的照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教师讲述:这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绿体,这是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的草帽星系。

很显然这些情景我们的肉眼从未见到过。

【新知讲解】(一)显微镜教师活动:展示显微镜(或显微镜的图片)。

讲述显微镜的主要结构。

教师讲述: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教师讲述显微镜的成像过程。

教师讲述:来自待测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例如细胞。

播放【教学实验】认识显微镜.mp4此图片为视频资源截图,请下载使用【教学实验】认识显微镜.mp4 (二)望远镜教师活动:展示望远镜(或望远镜的图片),讲述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教师讲述: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开普勒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物镜的焦距较长,目镜的焦距较短(f物>f目)。

物体距离物镜都很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显微镜与望远镜放大本领的测定(精)

显微镜与望远镜放大本领的测定(精)

合)。则人眼观察的微小物体 被大大地放大成 了。
可以通过改变分划板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可以获得显微镜
的不同放大率。
显微镜光路图
2.望远镜
望远镜的光路如图所示。无穷远处的物屏上 的一点(图中 未画出)发出的光(平行光)经物镜成实像于的焦平面处(处于 目镜的焦点内),分划板也处于的焦平面处,则 与分划板重合。 如物不处于无穷远处,则 与 位于 之外。人眼通过目镜看的 过程与显微镜的观察过程相同。由此可见,人眼通过望远镜观察 物体,相当于将远处的物体拉到了近处观察,实质上起到了视角 放大的作用。
二、实验室可提供的主要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物屏、像屏、分辨率测试板 直尺、光具座、支架等
图1 实验装置照片
镜头是凸透 镜
镜头是: 或是:
镜头是凸透 镜
近视眼镜是凹透 镜
三、实验原理
1.显微镜
பைடு நூலகம்
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物体的光学仪器,其光路如图所示。物
镜 的焦距非常短(
),目镜 的焦距大于物镜的
焦距,但也不超过几个厘米。分划板 与物镜 之间的距离
显微镜与望远镜放大本领的测定
望远镜及显微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 仪器。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有读数显 微镜、测量望远镜及自准望远镜等。本实 验通过实验室给出的各种分立的光学元件, 按要求组成望远镜及显微镜,并用组成的 聚焦于无穷远的望远镜进行透镜焦距的测
定。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透镜的成像规律 2.了解望远镜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3.学习用自组的望远镜测量透镜焦距
为 。物屏 放在物镜焦点 外一点,调节 与 之间的距离,
使其通过物镜 成一放大、倒立的实像 于分划板处。然后
通过目镜 观察像 ,先调节目镜 与分划板 之间的距离,

自组望远镜和显微镜实验的教学讨论

自组望远镜和显微镜实验的教学讨论

自组望远镜和显微镜实验的教学讨论摘要: 自组望远镜、显微镜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重要的光学实验之一。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教材描述比较简单,学生未能全面掌握调节技巧,同时实验中存在了一些操作问题,在教学中学生经常遇到且容易忽视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针对实验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学生实验的效率。

关键字:望远镜;显微镜;调节技巧;实验误差;放大率1引言光学实验是大学物理实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生活、生产和科技工作中,当人们看不清物体时,常常有这样的体验:走近或拿近一点看,有条件时就用放大镜看、带眼镜看、用望远镜或显微镜等助视仪器看。

同学们是否思考过是什么原因看不清楚呢?物体太小或太远!说明能否看清楚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一般读书看报,正常人把物体放在眼前25厘米左右,视物最清楚,眼睛最不易疲劳;老花眼会把物体放远一点才看得清;近视眼要把物体放近一点才看得清楚。

不同的人,观察距离略有不同。

2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简单构造2.1显微镜的简易构件透镜是组成显微镜光学系统的最基本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和聚光镜等部件都是由单个或者多个的透镜组成。

显微镜由焦距很短的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像方焦点到目镜物方焦点之间有着较大的光学间隔。

如图1,物体AB位于物镜物方焦点附近,成一放大倒立的实像图1 物体被显微镜放大成像的原理图Fig. 1 The imaging principle of object by microscopeAB于目镜的物方焦点处。

当与眼睛联用时,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回成一放大正立的实像。

借助显微镜,人就可以观察非常微小的物体。

[1]2.2望远镜的简易构件望远镜系统是能够使入射的平行光束在射出时也保持平行的一种光学系统。

最简单的望远镜系统须由二个光组组成,前一个光组的像方焦点与后一光组的物方焦点重合,即光学间隔=0 。

望远镜和显微镜放大率的测定

望远镜和显微镜放大率的测定

望远镜和显微镜放大率的测定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最常用的助视光学仪器,常组合于其它实验装置中使用,如光杠杆、测距显微镜、分光仪等。

了解它们的构造原理并掌握它们的调节使用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透镜的成像规律,也为正确使用其它光学仪器打下基础。

Ⅰ 望远镜放大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原理并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

2、测定望远镜的放大率。

【实验原理】1.光学仪器的角放大率望远镜被用于观测远处的物体,显微镜被用于观测微小的物体,它们的作用都是将被观测物体对眼睛光心的张角(视角)加以放大。

显然,同一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与物体离眼睛的距离有关。

在一般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的眼睛能分辨在明视距离cm 25处相距为005.~007.mm 的两点。

此时,这两点对眼睛所张的视角约为1′,称为最小分辨角。

当远处物体(或微小物体)对眼睛所张视角小于此最小分辨角时,眼睛将无法分辨。

因而需借助光学仪器(如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等)来增大对眼睛所张的视角。

它们的放大能力可用角放大率m 表示,其定义为:Φψ≈Φψ=tg tg m ………………………………(1) 式中Φ为明视距离处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ψ为通过光学仪器观察时,在明视距离处的成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

由于视角的角度值很小,故在具体计算是常用它的正切值予以替代。

图(1) 凸透镜放大的示意图以凸透镜为例,如图(1)所示:L 为凸透镜,被观测物AB 长为y 1,距眼睛为D 时,y 1对眼睛的视角为Φ。

当物体置于透镜焦平面以内的位置时,可得放大的虚像''B A ,像长为y 2。

调整物距u ,使像到眼睛的距离为明视距离D ,对眼睛所张的视角为ψ。

则此凸透镜的放大率为:m tg tg y D y D y u y DD u ====ψΦ2111 ……………(2) 当透镜焦距较小(即u f ≈)时,则m D f cm f ≈=25 (3)由上式可见,减小凸透镜的焦距可以增大它的放大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