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山大学公卫研究生试题
(完整word版)中山大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自己整理),推荐文档

中山大学历年真题及答案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40科目名称:传播实务及研究方法考试时间:12月28日下午一,名词解释(任选4题,每题10分,共}o分) 1,系统抽样又称其为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各个单位按照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排列顺序所依据的标志,一般选用与项目目的有关的中立标志,系统抽样所得的样本在总体中分布均匀,具有较之简单随机抽样更高的代表性,使用方便,适用于没有培训和缺乏经验的调查人员。
2,态度{2013}3,媒介融合{2011}【首先,应当解释何谓媒介整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手段的进步,媒介整合(media convergence)与信息传播逐渐成为人类传播行为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发展趋势来看,媒介整合包括两方面--媒介形态整合和媒介资本整合。
媒介形态整合是指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彼此之间的整合,还包括媒介形态的变化、互融与创新。
资本整合则是通过资产重组,使优势资源互补共存,使跨媒介、跨地区的媒介产业集团在中国成为现实。
【其次,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实际,指出媒介整合对媒介产业的重要意义。
】媒介整合已经成为中国传媒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意义不仅在于媒介个体竞争力的增强和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更在于能由此带动其他更多媒体的产业化进程,增强整体竞争力,以迎接WTO的国际化竞争环境。
【再次,结合自己的看法,谈谈媒介整合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对媒介形态发展的影响、对传媒教育的冲击、对人们媒介接触和使用习惯的影响等。
】4,目标受众在市场营销业和广告业里,目标受众又称目标顾客、目标群体和目标客群是一个营销活动所作为目标的人口群体。
目标受众可以是某一个人口群体,如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等等。
常见受众有青少年、女性、单身、等等。
目标受众也可以包括几个不同的人口群体,比如所有20到30岁的男性。
营销过程也可以计划如何对待其他非目标群体,决定一个产品或服务的适当受众是市场调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2010年中山大学702卫生综合考研试题

C。 加 强毒物 的安全管理工作 D。 合理使用个体 防护用品
E.将 生产环境有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控制在职业接触限值 以下
35.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 中的 A。 液滴 B。 固体微粒 C。 烟 D。 雾 E。 细菌
36.噪声所致 的永久性听阈位移早期常表现为
A。 高频 听力下降
B。 中频听力下降
以 黄 曲霉毒素的主要靶器官是
A。 肾脏 B.骨 骼 C。 卵巢
D。 肝脏
E。 神经系统
笏 食物 中毒 中,按病 因分类最多见 的是
A。 真菌毒 素食物 中毒 C。 天然食物中毒 E。 原因不 明食物 中毒
Β
化学性食物 中毒
D
细菌性食物 中毒
“ 构成职业 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 的三个因素是
A.劳 动者 职业性有害因素 作用条件
A.工 作能力和生活 自理 能力下降 C.对 社会和家庭不负责任 E.危 害社会治安
B。 形成器质性精神障碍 D。 引起肿瘤
16.下列哪个是必需脂肪酸 ?
A。 亚油酸
B.花 生四烯酸
D。 二十二碳六烯酸 E。 反式脂肪酸
C。 二十碳五烯酸
17.维生素 C缺 乏主要可引起
A。 巨幼红细胞贫血 C。 牙龈肿胀 出血 E。 神经管畸形
猊 试阐述母乳 喂养的各种优 点
第 7页 共 8页
慢性汞 中毒的主要 临床表现及其诊断和处理原则
作为医务工作者,怎 样才能做好临终关怀?
第 8页 共 8页
C.低 频听力下降
D。 高低频听力下 降
E。 高中频听力下降
37.第 二级 预 防的措施是
A。 免疫接种 C。 改革工艺流程 E。 开展社 区康复
B。 D。
中山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654化学综合》试题

C。
28.下 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
CHo 〈— ⒐ cuHz-cHo
:・
1]〉
:・
OcooH C.CH3oCOOH
D・
O州 C比
<Eˇ CooH
"C>CoOH
29.∴
匕 合 物 憾H H
oH
甲
的
lIINMR谱
会 出现几组不 同的信 号 ?
A。 6组 B.5组 30.加 热 能 生成 内酯 的是
:
C。 4组
D。
3组
A・
H2CH2CH2CH2COOH
C. CH3CH2CH2♀
HCoOH oH
:
⒐
硝基 苯
:
B.CH3C砀 ♀HCHzc° °H OH
C汇 :%H
D.甲
苯
31.最 容 易发 生硝 化 反应 的是
A。 HCl B。 HBr 33.与 金 属 钠 反应 最 快 的醇是
:
苯 C。 ” 。不 能 与烯 烃发 生 亲 电加 成 反 应 的试 剂 是
A。
:
,
ˉ 1捏
L・ C. pH=10.53 D.昭 (C'、 =1.4032g 12.硼 砂CN勿 B4O7・ I0H2⑵ 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 ,若 事先将其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则对所标 定的盐酸溶液浓度结果的影响是
Lˉ
A. [H勹 =0.0030mol・
I
B。
:
[oH1〓 3.005× Iσ
ˉ … … ¨ ・ˉ …
B.减
黼
少
C.不
十
变
D。
不一定
^一
:
组分数 C和 H叫 /X郢数 自由度
2010年中山大学卫生综合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1考研高分学姐总结出的考研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考研政治的试题分为两大部分,在答题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法。
在历年的研究生考试中,各位考研高人得出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都是值得借鉴的。
在经历考研并且成功之后,针对这类问题结合我的经历,我总结出两类题型的解答技巧,与大家分享。
题型1评价分析型题型特点:评价分析型选择题一般以引文作为材料,引文的内容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该类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这类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出现最多,所考查的知识点本身并不难,但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扎实掌握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注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学素质的培养以及审美素养的提高。
解题诀窍:对这种类型选择题,考生要能够理解引文中蕴涵着哪些观点,这些观点正确与否,引文中的错误是什么,错误原因又是什么。
要特别注意:(1)如果题目是考查考生对引文的理解,那么判断备选项是否正确并不是以这个备选项所显露的“事实”正确与否为依据,而是以该备选项的观点是否蕴涵在材料中为依据。
即使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也可能选。
(2)如果题目是考查分析引文中作者的观点是否错误及其原因,要注意分析的角度,是站在“我们”的角度,还是站在材料的作者或漫画中的人物的角度。
题型2因果关系型【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2题型特点:因果关系型选择题主要是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的原因、目的、影响。
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知道结果考原因,题干为果,选项为因。
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
常用引导语是“因为”、“其原因是”、“之所以”。
另一种是知道原因考结果,其引导语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因此”、“所以”等。
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客观原因、主观原因等。
解题诀窍1.要分清是考查原因还是考查结果。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分数:1.00)A.死亡病例B.重症病例C.新发病例√D.现患病例E.治愈病例解析: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分数:1.00)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B.节省时间与费用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解析: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分数:1.00)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死亡率解析: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分数:1.00)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解析: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分数:1.00)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解析: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
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分数:1.00)A.霍桑效应B.健康工人效应√C.伯克森偏倚D.奈曼偏倚E.检出征候偏倚解析:7.对某市20~3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况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

公共卫生硕士流行病学基础真题2010年(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总题数:10,分数:10.00)1.为了尽量减少偏倚,在进行病因研究时,病例对照研究中最为理想的病例是( )。
(分数:1.00)A.死亡病例B.重症病例C.新发病例√D.现患病例E.治愈病例解析:2.前瞻性队列研究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较明显的优点是( )。
(分数:1.00)A.可用于广泛探讨某疾病的致病因素B.节省时间与费用C.适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D.有利于减少失访偏倚E.有利于判断因果联系√解析:3.在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得到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
(分数:1.00)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病死率E.死亡率解析:4.传染病的感染过程是指( )。
(分数:1.00)A.病原体更换宿主的过程B.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的过程C.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D.病原体侵入易感者的过程E.病原体向四周传播的过程√解析:5.流行病学实验中的“双盲”是指( )。
(分数:1.00)A.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B.实验的干预人员不知道研究对象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C.研究对象和实验的干预人员均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D.资料收集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E.数据分析人员不知道实验的分组情况解析:6.2009年《英国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报道,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放射工作从业者接受辐射的增加,他们患癌症的风险也会增加。
但放射工作从业者总体死亡率却低于一般人群,放射工作从业者的粗死亡率以及癌症死亡率均比一般人群总体死亡率低。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研究发现放射工作从业者多为年轻和中年人,且均经过体格检查才能上岗。
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之为( )。
(分数:1.00)A.霍桑效应B.健康工人效应√C.伯克森偏倚D.奈曼偏倚E.检出征候偏倚解析:7.对某市20~3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况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
中山大学2010真题

中山大学二〇一一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心理学一、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2分,共72分)。
答题时请在答题纸上写上题号和相应答案。
1.控制无意识以及重要生命功能(如呼吸和血液循环)的脑部结构是A. ponsB. medullaC. cerebellumD. corpus callosum2.动觉系统(kinesthetic system)与以下什么有关?A. maintain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body partsB. the location of the body in spaceC. the sense of forward accelerationD. sensing body movement, as in a car3.下面哪位心理学家最先提出“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free will is an illusion")?A. Abraham MaslowB. Wilhelm WundtC. B.F. SkinnerD. Carl Rogers4.小王对一个疗养院的住户进行有关年龄的描述性统计。
她算出来住户的平均年龄是75岁,标准差是10岁:后来她发现她的计算有错误:其中一位住户是72岁而被误写成了27岁。
如果纠正了这个错误,那么:A. th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the data set will decreaseB. th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the data set will not changeC. the standard deviation for the data set will increase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data set will become negative5.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研究来考察儿童的行为是否会受到其他儿童在场影响。
中山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605文学基础》试题

1
月
10
日 上
:答
题要写清题号 ,不 必抄题。
一 、 填 空 :(每 空 1分 ,共 20分 )请 把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 ,并 标明题号。 ∷ 1、 ⒛ Og年 诺 贝尔文 学奖得 主 是 ____ 2、 《 残游 记 》的作 者是 老 ,《 孽海 花 》 的作者 是~ 3、 鲁 迅 的小说 不周 山》为 以弗洛伊德 学 说解释创 造 的源起 ,曾 以 《
注:本试题为中山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试题,参考时请注意试题科目和科目代码
学
○-○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 学考试试题
科 目代码 : 科 目名称 : 考试时间 : ω5 文学基础
考 生 须 知 全 部 答 案 一 律 写在 答题 纸 上 ,答 在试题纸上的不得分 :请 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 用蓝 、 午
l、
″ ″ ″ ″ 结合 城 门前 和 宫中的广大前庭 两个片段 ,谈 一谈你对歌德诗剧 《 士德》中主 浮 ″ ″ 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 浮 士德精神 的认识 。
2、 3、
・ 你认为萧红 (或 者张爱玲 )的 小说创作有何不足 ?
第 2页
共 2页
。 收入 《 呐喊》 4、 诗人李金发在国内出版的三 部诗集 《 、 微雨 》
受 到 了法 国象 征派先 驱波 德 莱尔德 影 响 ,革 新 了新诗 写作 的观 念 与技 巧 。四十年代初
,
“ 又 在 《 代 》4卷 l期 上 发表 的 《 关于本 刊 中的诗 》提出 要创 作表现 现 现 ” “ “ ” 代 的情 绪 ∷和 具有 现代 的诗 形 的 纯然 的现代诗 。 6、 徐 耔 1943年 发表 的长 篇 小说 ____,被 列 为全 国畅销 书之 首 ,该 年 被称 为 f徐 莳 ” 年 。 7、 《 复活 》 中 的男女 主人 公分 别是 8玳 表 泰戈 尔诗 歌方 面成 就 的作 品是 9、 作 为 欧洲近 代文 学萌 芽 的标 志之 一 ,但 丁 的 《 曲》不用 当 时基督教世 界通用 的拉 神 。 丁文 ,而 用 民族语 言写成 。它所用 的 民族 语 言是 ∵ 场 大 战 ,争 斗双方 10、 1830年 ,雨 果 的剧作 《 欧那 尼 》上 演 ,引 发 了法 因文 艺界 的 。 的文 艺派 别倾 向分 别是 一 11、 创 作 短篇 小说 《 个 文 宫 的死 》的作 家 是 12、 在 后世 被 常州派词人 推 为有 词 以来成 就最 高的词人 是 13、 《 髯 客传 》 里 面塑造 的主要 女性形象 是 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同 异并用法
D,共 变法
E.剩 余法
9.队 列研究的最大优 点是
A.可 对较多的病人进行较长期的随访
c.较 直接的验证病 因与疾病 的因果关系 E.研 究的结果能推广到全人群
B。 D。
发生偏倚的机会较少 较易控制混杂因素
10.对 可疑因素的流行病学病 因研 究 中,可用观察法驷实验法 ,这 两种方法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在
E.6
12.在 500名 病例 与 sO0名 对 照 的病 例对照研究 中 ,有 300名 病例 与 sO名 对 照具有暴 露 史 ,其
A。
oR值 为
9
B,6
C.10
D。
13.5
E。 根据现有数据无法计算
13.反 映疾病病情严重程度 、诊断水平和医院治疗水平的的指标是
A.发 病率
10。
B.患 病率
C.死 亡率
01.高温作业工人的胃肠道疾病应 归类 于
A.职 业病 D.职 业性疾患
B。 法定职业病 E.职 业特征
C。
职业性 多发病
09.血 液里 出现赫恩小体是哪种毒物 中毒的特异性表现 ?
A。
苯
B。
铅
C.苯
胺
D.氰
化氢
E.甲
苯
03.粉 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 中的
A.液 滴
B,固
体微粒
C.烟
D。
雾
E.细
4.下 列哪些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 ?
A.致 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 强利减弱
C。 E。
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
诊断标准的变化 防疫措施 的有效与否
D.疾
5.利 用医院病人作为病例和对照 时 ,容 易产生的偏倚是
A。
D。
测量偏倚 田忆偏倚
B.时 间效应偏倚 E。 调查偏倚
C。
入院率偏倚
Λ
A.临 床前期变化 D.代 偿性生理变化
B.生 理负荷增加 E。 发病
B。 E.前
结构效度 述各顼均不属于
C。
内容效度
37.某 地区有 ⒛ 万人 口,19Ss年 总死亡人数是 ⒛00名 ,已 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 钔0名 ,其 中男
性 300名 ,女 性 100名 。19Bs年 死于结核病者 150名 ,其 中男性 90名 。该地女性结核的死亡率为
A.1o/O
D.1γ 万
6.欲 了解某病在某地区的危害状况 ,进 行现况调查时宜选用
A.普 查 B.抽 样调查 E.个 案调查
C.典 型病例调查
D.住 院病例调查
7.在 糖尿病检 出方案 中,A试 验 血糖筛选水平定为 160mg/100ml,而 B试 验定为 130mg/100ml,
这就意味着
考试完毕 ,试 题和草稿纸随答题纸一起交回。
”。欲比较 3岁 女孩体重和 sO岁 妇女体重的变异程度 ,宜 采用的指标是
A.变 异系数 D.全 距
z3.标 准化率适用于
A。
B。 E.百
标准差 分位数 马 5与 ‰ ~5的 间距
C,四
分位数间距
比较两矿区年轻矿工的患病率
16.疾 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
描述性研究
B.病
E。
例对照研 究
C.实
验性研究
于 ,实 验研究时
A。
C。
研 究各组样本量相等 研究各组人群是可 比的
B。 作前瞻性研究 D.要 用对照组
E.调 查者可决定谁将是暴露于可疑 因素者 ,谁 将不是暴露于可疑 因素者
11.在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 ,为 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 ⒈
M匹 配 ,但 M的 取值一般不超过
A.2
B.3
C。 4
D.5
中 山 大 学
二 ○… ○年 攻 读 硕 士 学 位 研 究 生 入 学 考 试 试 题
科 目代码 : 名称 : 科目 考试时间:
s05
卫生综合
∶
:
月
考 生 须 知 : 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 :
1
10
∶ 答在试题纸上的不得分 : 请用蓝 、: :黑 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 。答题要 : ∶ ∶ 写清题号 ,不 必抄原题 。
A。
变异系数
D.全 距
”.标 准化率适用于
A。
B.标 E.百
准差 分位数 马 5与
P99~5的
C.四
间距
分位数间距
比较两矿区年轻矿工的患病率
第 3页 共 ⒓页 氵
30.某 研究组为了考察不同民族的血型分布情况 ,得 资料如下 血型分布与民族的关系
民族 汉族 回族 溺力 罨走
:
A
∞
B
η
O AB
笱
合计
D.病 死率
E.续 发率
一般认为 ,一 顼研究的检验效率 (功 效 )应 大于
A.65
B.70
C.75
D.80
E.90
15.在 抽样调查中,哪 一种随机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A.单 纯
B。
分层
C。
系统 第 2页
D.整 群
共 12页
E.多 级
16.疾 病监测采用的方法属于
A。
描述性研究
D.理 论性研究
IO0 29s
20 74
03 39 19 31 125
19 23 12
据此拟了解不同民族是否具有不同的血型分布 ,恰 当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莎
检验
B.〃 2检 验
C。
线性相关
D.等 级相关
E.方 差分析
31.某 医师作了一个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 ,样 本含量 F10,秩 和的计算结果 Tˉ J,I刳 6, 查 T界 值表得 TO.∞ 胡 ~0T,TO。 1卜 10~ds则 P值 为
B.37.5%
C。 40%
E.所
给 资料不 能计算
'
比 38.L咫 泅 回归系数
A。
系为 优势比oR的 关
'与 价于a01
B.'>o等 价于o0O
E。
'〓
C。
'>0等
价于m<1
'>0等 D.'>0等 价于ακ0
卜 0等 价于α ∞
39.Cox回 归摸型要求两个不 同个体在不同时刻 扌的风险函数之 比
A。 B。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总体是根据研究 目的所确定的全部被观察单位的集合
C.无 论是在有限总体中,还 是无限总体中,参 数都能够被苴接测定
D。
抽样方法不恰当,可 能导致样本不一定能很好地代表该总体 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样本数据对研究总体的规律进行推断
E。
”。欲比较 3岁 女孩体重利 sO岁 妇女体重的变异程度 ,宜 采用的指标是
19,下 列哪种方法对减少或消除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无效 ?
A.增 加样本量
D。
B.遵
E。
循随机化原则
C.实 施盲法
严格质量控制
选择适宜的研究对象
90.制 定某种传染性疾病病人隔离观察期限的依据是
A。 D。
该病的潜伏期 该病的易感期
B。 E。
该病的流行期 该病的临床期
C.该 病的传染期
21.下 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 ,不 正 确 的是
A。
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B.随
时间增加而减小
C.不
随时间改变
D.开 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后 来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E~开 始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后 来随时间增加而增加
0O。 A。
下列哪项因素与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有关? 剂量 、浓度和作用 时间
D.人 体遗传特性
B.毒 物本身理化特性 E。 酶的特性
C。
毒物 的联合作用
低频噪声 、中频 噪声、高频 噪声
— — △ 引 ¨
Id 〓
E。
—
弱。 乙烯可引起 的法定职业肿瘤为 氯
▲剁
C。
A,肝 血管 肉瘤
B。
肺癌
皮肤癌
D.鼻 烟癌
E。
喉癌
奄 } ;
n " ⒈
09,环 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是
A。
¨ ∷
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 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移
D。
Α
n
C.环 境 因素与机体的相互作用
A.P● 0。 05
B。 P<0.05
C。 P-0.05
D.P● 0.10
E。 P,0.15
32.在 线性回归分析中,回 归系数 D的 取值范围只能是
A.△ 【 b<1
、 B。 “ <b《 +∞
C。 b≥ O
D.3≤ O
E.3≠
o
33.分 别测得 14例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和 14例 健康人的尿中 17酮 类固醇排出量 (mg/dI),两 组资料的标准差接近 ,分 析尿中 17酮 类固醇排出量与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否有关 ,恰 当的统计 推断方法是
菌
狃。国家发布并实施的尘肺 X线 诊断标准分期标准为
A.3期
B。 4期
C。 8期
D。 6期
第 6页
E.1a期
共 12页 、
绣。 生产性噪声按其产生的来源来分 ,可 分为
A.机 械性噪声 、流体动力性 噪声和 电磁性噪声
C。
B。 D。
稳态噪声 、非稳态噪声 、脉冲噪声
d
蚪Ι —
△
交通噪声 、生活噪声 、工业 噪声 持续性噪声 、脉冲 噪声 、 电磁性噪声
D.理 论性研究
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