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韵诗研究2
“神韵”背后的秘密——从《秦淮杂诗》看王士禛诗歌的台阁体倾向

中图分类 号 : 0 . 2 I2 7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 682 1)1 0 0 0 17 —2 1 (000 —09 — 4
宗 ” 但 以才 力 薄 来 评 价 他 , 示 了 他 独 领 风 骚 的力 , 揭
不从心 。理解 、 价王 士 稹神 韵 诗 的成 就 与 特色 , 评 可 以《 淮 杂 诗 》 为 窗 口 。 秦 作
涉 及 了秦 淮 水 、 叶 渡 、 总 宅 、 侯 家 、 上 楼 等 桃 江 段 水
一
代 诗 宗 王士 稹 以 “ 韵 ” 旗 帜 , 收 门徒 , 神 为 广
都 , 京 特 别 容 易 引 起 历 代 诗 人 的 兴 亡 之 感 , 况 南 何 王 士 稹 当 时 面 对 的 南 京 城 曾 经 是 垂 死 挣 扎 的 南 明 王 朝 的都 城 , 旧 明 王 朝 最 后 一 缕 繁 华 印 记 。无 情 是 的 江 山 依 旧 , 物 的 朱 颜 已 改 , 继 之 对 那 场 繁 华 人 丁
扬 州推官期 间 , 士 稹倡 导 红桥 修 禊 等 风雅 聚会 , 王
“ 杨 城 郭 是 扬 州 ” 更 是 令 他 名 闻 大 江 南 北 。但 这 绿 ,
时 的他 , 不 具 备 领 导 一 代 诗 风 的 诗 坛 领 袖 地 位 。 还
许 , 他 位 居 台 阁 。仕 途 的 顺 利 也 促 进 了 这 种 诗 风 使 的 流 传 , 是 王 士 旗成 功 地 扮 演 了风 流 诗 人 和 高 官 于
王传 明
( 山东 师 范 大学 文 学 院 ,山东 济 南 20 1) 504
拙著自讼——几种清诗研究著作订正

发 现有几处 错误 ,或 者存 疑 的地方 ,依类 叙述 如次
( 码 同 时 注 初 版 本 、 版 本 ) 页 再 。
一
是作 家生 卒年 。 四章第 四节 《 第 江左 三大 家》 ,
读 书 不 多 , 言著 述 , 轻 必误后 学 , 吾之 跋《 广
页 、 16—17页) 第 9 9 。原 诗依 据 《 沉吟楼 诗选 ・ 言 七
、
清 诗 史
此 书是笔 者博 士学 位论 文 ( 名《 原 清代 诗 歌史 》 , 最后 三 章 正 文 系毕 业 之后 续 写 ) ,江 苏 古籍 出版 社
收 稿 日期 :0 5一I —I 20 I I
绝 》上 海古籍 出版 社《 ( 清人别 集丛 刊 》 印 《沉吟 楼 影 (
七 日( 中华 书局 1 9 9 2年 1 月第 1版 , 3 9页 )如 1 第 6 ,
若 此 者往往 多有 。 凡在 徐 处旧作 , 可一 字不存 。
自量精 力 未衰 , 或未遽 死 , 迟 自有 定 本也 [。 迟 1 l 当代 则 如王利 器先 生 ,印象 中他 也一再 写过 自己纠 谬 的文 章 。而我 辈 , 论学 问 不及 顾炎 武 、 山 ( 主 傅 青 其字 ) 王 利器 先生 等人 之万一 , 错误 比例却 反 而 、 论
一
二是 引用 原始 资料 。 方 面最典 型 的 , 这 当数第 九 章第 三节《 王士祯 的神韵诗 》 内两次 引到的金人瑞 ( 圣 叹 ) 上 巳 日, 畅晴甚 , 兰亭天 朗气清句 为右军入 《 天 觉 化 之笔 , 明忽然 出手 , 昭 岂谓年 年有 印板 上 巳耶 ・ 诗 以纪之 } 首之 二所谓 “ 春写得 如清 秋” ( 2 0 - 暮 句 第 0
神韵诗研究演示文稿 (6)

神韵诗学相关理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
二曰情境。
三曰意境。
物境一。
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
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情境二。
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
意境三。
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格》诗有三思一曰生思。
二曰感思。
三曰取思。
生思一。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
力疲智竭,放安神思。
心偶照境,率然而生。
感思二。
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
取思三。
搜求於象,心入於境,神会於物,因心而得。
——《诗格》诗有五趣向一曰高格。
二曰古雅。
三曰闲逸。
四曰幽深。
五曰神仙。
高格一。
曹子建诗:“从军度函谷,驰马过西京”。
古雅二。
应德琏诗:“远行蒙霜雪,毛羽自摧颓”。
闲逸三。
陶渊明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幽深四。
谢灵运诗:“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辉”。
神仙五。
郭景纯诗:“放情凌霄外,嚼蘂挹飞泉”。
——《诗格》或曰:诗不假修饰,任其丑朴。
但风韵正,天真全,即名上等。
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又云:不要苦思,苦思则丧自然之质。
此亦不然。
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
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
有时意静神王,佳句纵横若不可遏,宛若神助。
不然,盖由先积精思,因神王而得乎?——《诗式》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才性一作情性。
等字亦然,故各归功一字。
偏高、偏逸之例,直于诗体、篇目、风貌不妨。
一字之下,风律外彰,体德内蕴,如车之有毂,众辐归焉。
其一十九字,括文章德体,风味尽矣,如《易》之有彖辞焉。
今但注于前卷中,后卷不复备举。
其比兴等六义,本乎情思,亦蕴乎十九字中,无复别出矣。
——《诗式》高、风韵切畅曰高。
逸、体格闲放曰逸。
贞、放词正直曰贞。
忠、临危不变曰忠。
节、持节不改曰节。
志、立志不改曰志。
气、风情耿耿曰气。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神韵诗研究 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杨维桢的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元末极为流行,世称()。
A.白居易体(白体)B.诚斋体C.铁崖体(铁体)D.半山体2.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曹植B.曹操C.曹丕D.蔡琰3.《洛神赋》的作者是()。
A.王粲B.曹丕C.曹植D.曹操4.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A.寻求诗律新变B.恢复风雅传统C.讲求彩丽竞繁D.倡导应制咏物5.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是谁的笔墨()A.杜甫B.陶渊明C.李贺D.李白6.《悼亡诗》的作者是()。
A.左思B.刘琨C.陆机D.潘岳7.《文赋》的作者是()。
A.曹丕B.曹植C.陆机D.钟嵘二、多选题1.下列作家属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A.王维B.孟浩然C.韦应物D.高适2.下列关于谢朓的表述正确的是()A.死于狱中,时年36岁B.齐梁诗坛首屈一指C.西邸文人集团成员D.诗歌语言晦涩赘典3.以下属于王维的诗句的是:()。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4.以下篇目属于著名文论著作《文心雕龙》的有()A.《原道》B.《征圣》C.《惑经》D.《正纬》5.“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A.李贺B.韩愈C.孟郊D.贾岛6.下列属杜甫的作品有()。
A.《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B.“三吏”、“三别”C.《登高》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下列诗人属于建安诗人“三曹”的有()A.曹髦B.曹操C.曹丕D.曹植三、判断题1.古代诗歌截止到新中国成立。
()2.玄学是魏晋时期的道家哲学。
()3.到了陶渊明,田园诗还没有成熟。
()4.严羽在《河岳英灵集》中提出诗歌需要风骨、声律、兴象三者。
()5.沈佺期和宋之问最终并没有定格律诗的形式。
()6.“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语出阮籍。
()7.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神韵诗研究典故的运用 (中)

典故的使用(中)二、典故的用法典故的运用大概有这样几种方法,费经虞在《雅论》中说:“用事之法:有正用者,故事与题相同是也。
反用者,故事与题相反也。
借用者,故事与题绝不相类,以一端相近而借之也。
暗用者,用故事之语而不显其名迹,此善用者也。
泛用者,取稗官小说、俗语戏谈、异端鄙事为证也。
”下面我们举例一一加以说明。
(一)正用。
所谓正用,即是作家所运用的典故与其作品的题旨两相吻合,典故本身的意义与作者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一致。
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说自己怀才不遇时就用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两个典故。
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冯唐以孝悌闻名,被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向上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又不徇私情,所以总被人排挤,一直到年纪很大了,还只是个郎官。
李广的事情来源于《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是汉武帝时的一员大将,屡立战功,声名赫赫,敌人闻之丧胆,人称“飞将军”,但就这样一位一代名将却终生未能封侯,最后落得在公堂上自刎而死。
冯唐与李广是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怀才不遇的事例,王勃在这儿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况自己怀才不遇,典故内涵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完全一致,这是正用典故。
(二)反用。
所谓反用典故,就是反其意而用之,也有人把它叫做“翻案法”,指的是作家故意反用原来典故的意思来抒发自己的某种感受。
比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这里使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
据《晋书·桓温传附孟嘉传》记载:东晋有一个名士叫孟嘉,在桓温举行的重阳节龙山宴会上,他的帽子被风吹落了,可是他一点不在意,依然神气自若,依然风度翩翩。
当时的人们认为他很有风度,所以有“孟嘉落帽”的典故。
杜甫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头发少了,假如风把帽子吹落了,露出短发,多么让人害羞啊!所以还是请请别人帮他把帽子戴正戴好吧,防止被风吹下来。
孟嘉落帽本来是很有风度很风流的一件事,可是杜甫就反其意而用之,恰到好处而又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神韵诗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古代诗歌截止到()。
A:辛亥革命B:清朝末年C:戊戌变法D:鸦片战争答案:A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A:《楚辞》B:《玉台新咏》C:《诗经》D:《春秋》答案:C3.辛弃疾以()形词。
A:气B:文C:心D:志答案:A4.简要说明中国的诗歌研究传统包括()、五四传统和前苏联文学理论传统。
A:古代传统B:明清传统C:唐宋传统D:上古传统答案:A5.()对“神韵”概念的使用早于诗歌理论。
A:音乐艺术B:围棋艺术C:书法艺术D:绘画艺术答案:D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A:曹植B:李白C:曹操D:刘勰答案:C7.“诗之筋骨,犹木之根干也;肌肉,犹枝叶也;色泽神韵,犹花蕊也。
”出自明代()的《诗薮》。
A:胡应麟B:宋濂C:刘伯温D:高启答案:A8.()是魏晋时期新的道家哲学。
A:玄学B:佛学C:玄真教D:正一教答案:A9.狭义的神韵理解以()为代表。
A:刘勰B:严羽C:杜甫D:王士禛答案:D10.“神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时期。
A:南北朝B:唐代C:两汉D:先秦答案:A第一章测试1.建安时期,曹操、()、曹植父子三人擅长文学,后世称其为“三曹”。
A:曹冲B:曹丕C:曹洪D:曹豹答案:B2.建安七子又号邺中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的七位文学家:()、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A:颜回B:曹植C:祢衡D:孔融答案:D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曹操的()。
A:《步出夏门行》B:《短歌行》C:《观沧海》D:《蒿里行》答案:A4.魏晋之际,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
A:左思B:张衡C:王戎D:曹操答案:C5.正始清远派的代表是嵇康和(),他们是玄学家兼诗人。
A:刘伶B:阮籍C:应玚D:刘祯答案:B6.“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语出()。
A:阮籍B:曹植C:嵇康D:陈琳答案:C7.清远派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
山大神韵诗研究试题

神韵诗研究、单项选择题1.神韵诗派的起源是()。
A. 清远诗派B. 格调诗派C. 浪漫主义诗派D. 现实主义诗派2.《赠兄秀才入军》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阮籍B. 嵇康C. 左思D. 郭璞3.下列诗人中属于清远诗派的寒士线索的是()。
A. 谢灵运B. 郭璞C. 陶渊明D. 张协4.下列诗人中开创了古代山水画传统的是()。
A. 孟浩然B. 王维C. 储光羲D. 刘长卿5.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王士禛诗歌观点的是()。
A. “韵外之致”B.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C.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D. “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6.下列文人不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A. 孔融B. 王粲C. 曹植D. 阮瑀7.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诗风是()。
A. 建安诗风B. 正始诗风C. 太康诗风D. 盛唐诗风8.东晋玄言诗的发展,与()的流行大有关系。
A. 道教B. 佛教C. 儒学D. 经学9.被称为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的辞赋作品是()。
A. 《归去来兮辞》B. 《五柳先生传》C. 《桃花源记》D. 《闲情赋》10.下列诗人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是()。
A. 王维B. 裴迪C. 张若虚D. 张子容11.清初诗人中,能以诗描写兵荒马乱之际民不聊生、流离失所的惨状从而有“一代诗史”之誉的诗人是()A. 钱谦益B. 屈大均C. 吴伟业D. 顾炎武12.韦应物后期诗歌的特点是()A.境界阔大B.清新流丽C.气势壮伟D.闲淡简远13.曹丕诗歌的代表作之一是()A.《蒿里行》B.《燕歌行》C.《薤露行》D .《野田黄雀行》14.嵇康的诗歌被评为()A.沉郁顿挫B.难以情测C.文典以怨D.清远峻切15.“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豳风•东山》B.《王风•君子于役》C.《邶风•击鼓》D.《小雅•采薇》16.“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 B .汉代末年的文学C.汉末到魏初的文学 D .魏晋时期的文学17.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A.曹操 B .曹植 C .杜甫 D .白居易18.《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研究现状及评价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研究现状及评价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内狄金森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对其诗歌创作主题的研究、对其诗歌艺术风格的研究及对其诗歌创作影响源的研究,并对国外狄金森研究现状进行几个方面论述。
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狄金森研究现状的评价,指出了目前已取得的学术成果和今后应重点研究的方向和领域关键词:诗人狄金森研究现状评价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作为19世纪美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以其不朽的诗文征服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她的读者们。
她一生潜心创作,留下了数量可观、自成一格、独放异彩的篇什。
其中包括一千七百多首表现其孤独、自然、爱情、死亡、宗教等观点的诗歌和近一千一百件即诗即信的书简。
这位孤独低调的“艾默斯特修女”,生前默默无闻,仅有几首诗歌见诸于众,死后却声振美国诗坛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学者从多个视角对狄金森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狄金森诗歌主题、创作形式、艺术风格、作品译介、评价等方面一国内学者对狄金森的研究从1890年托德夫人和希金森编辑出版的《狄金森诗集》第一版在美国问世,到1979年我国学者江枫的译著《狄金森名诗精选》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国内对狄金森的关注和研究比美国滞后近90年。
关于国内狄金森研究滞后的原因,刘保安在《近五年来国内的狄金森研究综述》一文中指出:“国内对于狄金森研究起步较晚,直到XX年代,国内的学者才开始对这位伟大诗人的译介和研究工作。
”近年来,一些研究狄金森的学术论文也相继发表。
这些论文有的以狄金森的诗学思想以及诗学艺术为切人点,深入探讨其现代主义精神国内学者对狄金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其诗歌主题的研究。
有的研究者侧重探讨狄金森诗歌主题的分类问题,王誉公在《埃米莉・狄金森:诗歌的分类和神韵研究》一书中,把狄金森诗歌的主题分为自然、死亡与永生、爱情与友谊、苦难与成长、诗歌艺术与想象等五类,并通过实例对每一个类别进行了细致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
1.著名诗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的作者是(A)。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王之涣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枚的(A)
A.咏史诗
B.伤别诗
C.纪行诗
D.写景诗
3.被称为陶渊明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的辞赋作品是(A)。
A.《归去来兮辞》
B.《五柳先生传》
C.《桃花源记》
D.《闲情赋》
4.开创我国田园诗新领域的诗人是(A)。
A.陶渊明
B.谢灵运
C.王维
D.孟浩然
5.《长安古意》的作者是(B)。
A.王勃
B.卢照邻
C.骆宾王
D.杨炯
6.下列作家中属于“永嘉四灵”的是(A)。
A.徐照
B.刘克庄
C.严羽
D.戴复古
7.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属诗篇是(C)。
A.《长安古意》
B.《帝京篇》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从军行》
8.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成为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宋代的关键人物是(D)。
A.范仲淹
B.欧阳修
C.王安石
D.晏殊
9.王绩是(A)。
A.初唐诗人
B.盛唐诗人
C.中唐诗人
D.晚唐诗人
10.下列诗人不属于山水田园诗派的是()。
A.王维
B.裴迪
C.张若虚
D.张子容
11.《从军行》(烽火照西京)的作者是(A)。
A.杨炯
B.王勃
C.卢照邻
D.骆宾王
12.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是()。
A.左思
B.刘琨
C.郭璞
D.孙绰
13.公安派中,小品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C)。
A.袁宗道
B.张岱
C.袁宏道
D.归有光
14.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C)。
A.《咏史》
B.《拟咏怀》
C.《咏怀》82首
D.《咏怀》8首
15.《典论•论文》的作者是(B)。
A.刘勰
B.曹丕
C.陆机
D.钟嵘
二、多选题
1.晚唐继承新乐府写实批判精神的诗人有(BC)。
A.韦庄
B.聂夷中
C.杜荀鹤
D.温庭筠
2.下列诗歌中属于高适的作品有(ABC)
A.《塞下曲》
B.《燕歌行》
C.《别董大》
D.《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3.下列诗篇中属于白居易的作品有(ABC)
A.《卖炭翁》
B.《长恨歌》
C.《琵琶行》
D.《舞腰》
4.以下属于王维的诗句的是:(ABCD)。
A.“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下列文章属柳宗元有(ACD)。
A.《小石潭记》
B.《祭十二郎文》
C.《始得西山宴游记》
D.《种树郭橐驼传》
三、判断题
1.中唐是神韵诗风的衰颓和变异时期,其中有一些创作特点影响了宋代的诗风。
(错)
2.王维山水诗最有特色的贡献在于禅意的创造。
(对)
3.“神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对)
4.韦应物虽然处于大历、贞元时期,其诗歌创作却未染大历诗人的衰飒、巧丽之风,在作品的深度和旷逸方面与盛唐作家相埒,所以王渔洋定其为盛唐的殿军。
(对)
5.正始清远派的代表是嵇康和阮籍,他们是跟玄学毫无关系。
(错)
四、简答题
1.王士禛在入京之后诗风发生了变化,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青春时代的悲剧感在无形中消失
②离开了大自然的陶冶,长期的京城生活
③在创作上,早就有全面继承传统、反对偏重唐诗的意向
④为了确定自己诗坛领袖的地位。
2.简要回答“神韵”的含义。
参考答案:
①广义上指的是诗歌中普遍具有的一种素质
②狭义上讲指的是“以清远为尚”
3.“神韵”一词含义的发展情况。
参考答案:
①最早是作为人物评论来使用的,专指人的精神气质
②随后被引入画界,借作对人物画的品评
③艺术创作的一种品质。
五、论述题
1.谈谈你对王士禛《秋柳四章》的理解和体会。
参考答案:
①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联想性与组合性,构造了一个迷惘感伤的柳树意象群。
②通过与自然景物的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作者与生活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③风格上面像一首忧伤的乐曲,读者能够感受到,但是却又抓不住。
2.谈谈你对嵇康及其诗歌的理解。
参考答案:
①嵇康面对时代的强硬态度
②嵇康的诗歌创作,列举相应的诗歌创作,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