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设计
教学隋唐文化史上的历史教案

教学隋唐文化史上的历史教案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华文化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诗歌、绘画、杂技、曲艺、文学、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
本文就是以教学隋唐文化史为主题,编写一份关于教学隋唐文化史的历史教案,以便于教师教学隋唐文化史来引导学生了解、掌握隋唐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
一、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科技成就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掌握隋唐时期文学、哲学等方面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及其特点。
3.理解隋唐时期的廉政风尚、孝道精神等文化内涵。
4.了解隋唐时期经济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现状。
二、教学内容1.隋唐时期社会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1)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2)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3)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科技成就等方面的贡献。
2.隋唐文学的代表作品及特点(1)隋唐诗(令、律、绝、豪放派等);(2)隋唐散文(骈文和杂文);(3)隋唐古文运动和代表作品;(4)隋唐传奇小说(如“柳毅传”、“玄奘西游记”等)。
3.隋唐哲学的代表性思想和经典著作(1)隋唐道教(如《鬼谷子》、《道德经》等);(2)隋唐佛教(如《大唐西域记》、《佛祖历代通灯论》等);(3)隋唐儒家思想(如《论语》、《孟子》等)。
4.隋唐时期的海外贸易、商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1)隋唐对外贸易的繁荣;(2)隋唐时期的商业经济特点。
5.隋唐时期的廉政风尚、孝道精神等文化内涵(1)隋唐时期的廉政风尚;(2)隋唐时期的孝道文化。
三、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使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资料,以便于生动形象地呈现出隋唐时期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隋唐文化史的基本内容。
2.讲授法:教师应当采用适度的讲授方式,针对各个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进行讲解和说明,循序渐进地解读隋唐文化史。
3.互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和讨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隋唐文化史相关的知识点。
2024年历史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2024年历史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优秀范文大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隋唐文化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成就,包括文学、艺术、科技、宗教、制度等方面。
技能: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隋唐文化的兴趣,培养其文化自信,引导学生认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隋唐文化的主要特征和成就,如唐诗、唐画、唐乐等艺术形式,以及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
隋唐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对后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难点:如何将抽象的历史文化知识具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隋唐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价值,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隋唐时期的文物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隋唐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句吗?”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为新课做铺垫。
2. 探究隋唐文化的特征讲述隋唐时期的文化背景,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等。
分析隋唐文化的特征,如多元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进行阐述。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隋唐文化特征的理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3. 赏析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选取代表性的唐诗进行赏析,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等,让学生感受唐诗的魅力。
介绍唐代的绘画和音乐作品,如《簪花仕女图》、《霓裳羽衣曲》等,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如仿写唐诗、绘制唐代风格的画作等,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探讨隋唐文化的社会影响分析隋唐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影响,如科举制度对选拔人才的作用,唐诗在社会交流中的地位等。
探讨隋唐文化对后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 繁荣与创新的时代【部编版】

复习教案: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创新的时代【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2.掌握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政策。
3.了解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创新。
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隋朝的兴起、唐朝的建立。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政策:隋朝的统一、唐朝的开放政策。
3.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交通的便利。
4.隋唐时期的文化创新:文学的繁荣、科技的进步、艺术的发展。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图片和问题引起学生对隋唐时期的兴趣。
2.学习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介绍隋朝的兴起和唐朝的建立。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治理政策。
4.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5.学习隋唐时期的经济繁荣:介绍农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交通的便利。
6.学习隋唐时期的文化创新:介绍文学的繁荣、科技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
7.总结复习:与学生一起回顾隋唐时期的重要内容。
8.课堂讨论: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9.作业布置:布置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加深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教材:《部编版历史教材》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创新的时代》。
2.图片和图片解释:展示隋唐时期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讨论问题:准备一些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
4.阅读材料:收集一些与隋唐时期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供学生阅读。
五、评估方式1.学生小组的讨论展示。
2.学生对课堂讨论的参与情况。
3.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六、课后延伸1.学生可根据课堂讨论和学习内容,进一步扩展了解隋唐时期。
2.提供一些更深入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3.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隋唐时期的短文,展示他们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为《复习教案: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创新的时代【部编版】》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案初中历史隋唐时期

教案初中历史隋唐时期年级:初中教学内容:隋唐时期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隋唐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
2. 能够分析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3. 理解隋唐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认识隋唐时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及其影响。
难点: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教学资料。
2. 多媒体设备。
3.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
2. 隋唐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
3. 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三、教学活动(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扮演隋唐时期的重要人物,展示其对当时历史的影响。
3. 课外阅读: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
四、总结与评价(5分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理解隋唐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巩固学习成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隋唐时期的认识和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分析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但也发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课外阅读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

第七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2.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成就;3.认识隋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隋唐时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2.隋唐文化的特点和成就;3.隋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1.隋唐文化的特点和成就;2.隋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1.隋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PPT、影片、文献资料等方式讲解隋唐时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成就,并重点分析隋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隋唐文化中的重要成就和对世界文化史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隋唐文化的宣传片或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隋唐文物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隋唐文化进行感性认识。
2. 授课主体(40分钟)【内容一】隋唐时期的社会和历史背景(20分钟)1.短暂而辉煌的隋朝;2.雄才大略的李世民;3.盛世长安和开元盛世;4.经济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5.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落。
【内容二】隋唐文化的特点和成就(15分钟)1.文艺复兴的萌芽;2.诗歌、书法、绘画和音乐的繁荣;3.科技发展的突破;4.文化交流的活跃。
【内容三】隋唐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和作用(5分钟)1.开创了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2.对世界文化史产生深远影响;3.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3. 讨论环节(10分钟)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文化中的重要成就和对世界文化史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答辩。
4. 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查找阅读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隋唐文化的特点和成就,并写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绘画、书法等形式进行创作。
七、教学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的质量和答辩表现,并对他们进行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历史文化辉煌的隋唐文化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一、教案名称:隋唐文化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掌握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2. 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特点的关联;2.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具体成就。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课件或教案。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隋唐文化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隋唐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问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隋唐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5.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案名称:隋唐文学教学目标:1. 了解隋唐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主要流派;2. 掌握隋唐时期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隋唐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主要流派;2. 隋唐时期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隋唐时期文学特点的深入理解;2. 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教学课件或教案。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隋唐文学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隋唐时期的文学特点和主要流派,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问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4. 分析:分析隋唐时期著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隋唐文学的重要性和影响;6.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以隋唐文化为背景的教学案例设计

本文将以隋唐文化为背景,设计一节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背景及其文化特点;2.认识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艺成就;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4.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5.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隋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历史背景及其文化特点;2.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和文艺成就;3.隋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做好讲授PPT,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社会发展、经济成就、文化特点以及科技成就和文艺成就等;2.互动法: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3.案例分析法:选取一些典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研究分析;4.多媒体呈现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历史故事、历史事件等呈现给学生。
四、教学流程1.引入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时期之一,其文化特点、科技成就、历史背景等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内容。
教师向学生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社会特点、科技成就和文艺成就,引导学生了解隋唐文化的独特性。
2.课堂讲授教师做好隋唐文化专题讲授的PPT,从隋唐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隋唐时期的奋斗历程和文化特点。
同时,介绍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文艺成就等,加深学生对于隋唐文化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小组分工合作研究隋唐文化大事件、历史文化名人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一组在班里选择隋唐文化中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如永徽之变、武则天登基等事件)或者重要历史名人(如李白、白居易等名人)进行研究,并给其他小组介绍。
每一组要讲解事件或名人的背景、影响、价值等。
4.以文化角度开展文化创新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隋唐文化,从中提炼出其内在精神和价值观念,如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尊师重道、孝道、礼仪乐器等,让学生以文化创新的角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设计出自己的隋唐文化创意作品,可以是书法、绘画、诗歌等。
隋唐初中历史教案

隋唐初中历史教案
教学内容:隋唐时期
教学目标:
1. 了解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掌握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发展和对外交往。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2. 隋唐时期的文化繁荣和对外交往。
3. 隋唐时期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2. 隋唐时期社会阶层的变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介绍隋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这一时期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隋朝的建立和短暂统治。
2. 唐朝的兴起和盛世。
3. 隋唐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
4. 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和影响。
三、讨论(2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
四、练习(10分钟)
1. 学生完成一份隋唐时期的历史练习题,加深学生对该时期的了解。
2. 老师批改练习题,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隋唐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隋唐时期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对隋唐时期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教学不足之处,需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开皇之治(581—600)
3、隋朝大运河:
开通的目的:为了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和对高丽进行战争的需要过程:通济渠(605年开)、山阳渎(原称邗沟,605年进行一番休整、扩大)、江南河(610年开)、永济渠(608年开)。
河道:三点四段五河三点(涿郡、洛阳、余杭)
2、隋文帝的改革:政治方面: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尚书、门下、内史,门下和内史二省掌典机要,尚书省是执行命令的机构,下设六部。六部指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民部、工部)。
地方上,把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制;还把州郡官吏的任命权收归吏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方面:
减轻赋税,均田制:是将政府所能支配的土地与一些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使他们固定在土地上,以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剥削;但另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农民多少得到一点土地,地主的土地兼并也多少受到一些限制,这就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耕地的面积。但不可能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2)、唐朝的衰亡
唐朝自玄宗之后,又形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以及朋党之争(“牛李党争”),进一步消弱了唐朝的统治。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官吏腐败贪婪,加之战火连绵,百姓生活困苦不堪,875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年,山东、河南农民在王仙芝、黄巢率领下起义,后为唐朝所灭。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教学难点
评价隋炀帝、武则天、唐玄宗
教材处理
适当删减,稍有补充
教学
方法
教法设计
讲解法、指导法、评价法
学法设计
分析法、讨论法、评价法
教学
资源
准备
教学资料
教材、网络资源
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教学内容
仪器设备
多媒体
耗材
作业布置
1、简述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成就有哪些。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5)、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什么?
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
③大运河的开通,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方法与手段
(6)、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孙思邈幼时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但是体弱多病,为治病几乎把家产荡尽。他亲身体会到医学的重要,于是努力学医,20岁时他已经行医于乡里,自己的身体也开始强壮,后活到百岁以上。孙思邈学医非常虚心,精益求精。他的医术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大。唐太宗、唐高宗都曾召孙思邈入朝为太医,但他不贪图高官厚禄,婉言谢绝,保持自身自由。鉴于当时医术浩杂,他博采众长,删除繁复,择其要者集为一书,名曰《备急千金要方》。书名的意思是:人命集为宝贵,千金难买;紧急时刻,一个处方就可救人一命,因此它的价值超过千金。
3、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1)、安史之乱
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边镇节度使兵力不断增加。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后来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又继续叛乱。唐朝借回纥兵,平定叛乱。从此,唐朝由繁盛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势力不断增大,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战争,持续一百多年,严重消弱了唐朝的统治。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中国历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隋唐时期。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这就是隋唐盛世。
(一)、隋朝的统一(589年—618年)及灭亡
1、隋朝的建立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即隋文帝,国号隋,改元开皇,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
课时编号
7-8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教室
课题名称
隋唐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隋唐时期的政权更替。
2、掌握隋唐时期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3、掌握隋唐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1、掌握隋唐时期的政权更替。
2、掌握隋唐时期政治格局呈现新的气象和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
3、掌握隋唐时期的科学文化艺术成就。
(3)、隋末农民战争:长白山首义,611年十月,王薄领导的农民在长白山起义,拉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篇章。随后又有许多的农民起义队伍,在这里面最主要的一支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而贵族李渊父子于晋阳起兵,618年,李渊称帝,即唐高祖,国号唐,定都长安,打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局面。
(4)、隋亡的原因:隋炀帝的奢靡腐朽、繁重的赋役、对高丽的战争、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在印章和石刻的基础上,雕版印刷出现。
印刷术的发明是长期文化、物质和技艺等积累的结果,有了这些条件,一旦社会需要,就会出现印刷术。我国古代应用最早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其原理是:将需印刷的文字或图像,书写于薄纸上,在反贴于木板表面,由刻板工匠雕刻成反体凸字,即成印版。印刷时现在印刷表面刷墨,再将纸张覆于印版,用干净刷子均匀刷过,揭起纸张后,印版上的图文就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
(三)、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
一、赵州桥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上相关内容,再详细观察课本插图“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然后回答问题。赵州桥位于什么地方?因何得名?赵州桥由谁设计并负责修建?赵州桥有什么特点?赵州桥在结构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赵州桥在建筑艺术上呈现出怎样的特色?
讲解: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结构坚固,雄伟壮观。它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堪称巧妙绝伦。古人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从整体来看,是一座单拱桥。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像一张弓,桥面平坦宽阔,兼顾了水陆交通,方便了车船运行,这种形式被称为“坦拱”。这一石拱是由28道拱圈纵向并列砌成,每道拱圈可独立站稳,自称一体,既便于施工,有便于单独修补。这样大跨度的坦拱,对桥台水平推力很大,建造难度高。而桥台却是既浅又小的普通矩形,厚度约1.529米,由五层排石垒成。其地基是承载力较小的亚粘土。在这样的地基上,用这样的小桥台,建这样大跨度的石拱桥,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的作用:加强了南北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4、隋炀帝及隋朝的灭亡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
(2)、发动对高丽的三次战争:611—614年三次“亲征”高丽,三次都遭到了失败。
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
(二)、唐朝的统一及衰亡
1、唐朝的建立及统一(618年—907年)
618年,隋炀帝被杀后,李渊废杨侑,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唐太宗即位:628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等,不久即帝位。次年改元贞观。
三、医学
引导:过去我们学过不少名医的事迹,请同学们根据学过的只是列举出几位古代名医及其事迹。(强调其高尚医德的一面)
同学们,刚才大家列举的名医都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医术高明,二是医德高尚。那么唐朝的孙思邈怎么样呢?下面,简单地
教 学 过 程 实 施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活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向大家做一下介绍:
统治政策:完善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实行租庸调制;知人善用,虚怀纳谏。
(2)、武则天的统治
破格用人,重视发展生产,国力不断上升,开创武举。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社会在继续发展。
(3)、“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前期,他选贤任能,革新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发展科举。这一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隋以前,选官用九品中正制度(重视门第出身)。隋文帝即位后,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规定每州每岁贡士三人。598年,隋文帝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到隋炀帝时,又创立进士等科。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此后,科举制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