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x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二-经济史)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53张)PPT课件

商品买卖的地点受到限制,很不方便。
度
衡
量
汉代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贸易逐渐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
(1)“商人”的来历 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 (2)春秋战国时期: 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 (3)秦汉以来: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4)隋唐时期: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 “工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商贾都是贵 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受官府的严 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夏商时期的贝币
“公食贡,大 夫食邑,士食田, 庶人食力,工商 食官,皂隶食职, 官宰食加。—— 《国语·语》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经 茶营叶丝、绸棉、花铁、器木、经营票号,走出国门 材等
“红顶商人”胡雪岩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 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 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奇迹。如安徽绩溪湖里村人“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史 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 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 安徽人的身影。
晋商商路示意图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铜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开元通宝
(汉) 五铢钱(唐朝铸)
纸币“交子” (宋)
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
遍流通的货币)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人出现和商业兴起; “工商食官”
打破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出现大商人
度
衡
量
汉代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对外贸易逐渐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宋以前的中国商业
(1)“商人”的来历 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 (2)春秋战国时期: 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 (3)秦汉以来: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
(4)隋唐时期: 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
商代已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 “工商食官”政策,即:当时工匠和商贾都是贵 族的奴仆,主要为奴隶主贵族服务,受官府的严 密控制,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极少。
夏商时期的贝币
“公食贡,大 夫食邑,士食田, 庶人食力,工商 食官,皂隶食职, 官宰食加。—— 《国语·语》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经 茶营叶丝、绸棉、花铁、器木、经营票号,走出国门 材等
“红顶商人”胡雪岩
从明代中叶到清朝乾隆末年,有一支商帮称雄中国商界300 多年,那就是徽商。在辉煌的数百年间,徽商造就了一批享誉 中华大地的的百年老字号,有的至今还熠熠生辉,这不能不说 是一个奇迹。如安徽绩溪湖里村人“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史 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尽管徽商有过极其辉煌的历史,但是今天 的"徽商"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在目前各类财富排行榜中,少有 安徽人的身影。
晋商商路示意图
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 期各种铜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秦半两 (秦朝)
五铢钱
开元通宝
(汉) 五铢钱(唐朝铸)
纸币“交子” (宋)
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
遍流通的货币)
古代商业的发展
商人出现和商业兴起; “工商食官”
打破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出现大商人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共46张PPT)

农民赶着驮碳 桥上的 的毛驴进城
商业区
车水马龙的 码头区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时期:商业比较繁荣,职业商人出现 2、西周时期:工商食官 3、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 4、秦汉以后:统治者重农抑商,商业艰难发展。 5、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6、宋元时期: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政治:结束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农业、手工业高度发达; 政策: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交通:水陆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 金融:纸币的出现和应用。
(6)北宋时,四川由于铸钱的铜原料
紧张而用铁钱不堪其重,纸币“交子” 应运而生,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 纸币。
符号化倾向
交子,北宋仁宗天圣元 年(公元1023年)成 都知府张咏初始发明发 行的货币。
(7)明清两代银两成为法定通货,不仅民间交易收藏使用,官府 收税也使用。由此形成银两制度。 贵重化倾向
国际化倾向
(8)清末民初机制铜元和银元行用,直到20世纪30年代“法 币”改革。
票 子 烫 手
近代化的产物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朝时期:商业比较繁荣,职业商人出现 2、西周时期: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3、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商人地位提高。 4、秦汉以后:统治者重农抑商,商业艰难发展。 5、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实物交换 脱胎工具
便利化倾向
(3)秦始皇兼并六国后,悉改六国货币,将圆钱方孔的“半 两”钱推行全国,成为全国统一的法定铸币形式。此后两千多年 基本上皆沿袭此种形制。 《吕氏春秋》说:“天道 圜,地道方,圣王法之, 所以立上下”。秦半两钱 圆形方孔体现 “天圆地方 说” ,法天象地,显示万 宇一统,皇权至上。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PPT

13
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
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 比地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
14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
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
青天),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 ——飞钱
利买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
• 4.卫国大商人子贡,“春结秋驷战国连时骑打,破束官帛府之商币业垄,断 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
—表—现:《货战币种国类策多》;城市多 4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 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 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 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 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 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 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7
子贡
吕不韦
8
子贡吕不韦简介
• 子贡(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 汉族,东周 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 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子贡利口巧辞, 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 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17
《清明上河图》局部 · 汴河码头
“八方辐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
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
-----《东京梦华录》
18
元 朝 水 路 交 通
19
“应知汗八里城(大都)内外人口繁多, 有若干城门即有若干附郭。此时二大郭之中, 人口较之城内更众。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 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 中。……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柜 坊 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的专营货币
借贷和存放的场所,这是银行的雏形, 比地中海金融机构早六、七百年的时间。
14
《李猛的困惑》 唐朝后期
益州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
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
青天),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 ——飞钱
利买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
• 4.卫国大商人子贡,“春结秋驷战国连时骑打,破束官帛府之商币业垄,断 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
•
—表—现:《货战币种国类策多》;城市多 4
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 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 跑地作买卖,日子一长,便 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 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 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 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7
子贡
吕不韦
8
子贡吕不韦简介
• 子贡(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 汉族,东周 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 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子贡利口巧辞, 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 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17
《清明上河图》局部 · 汴河码头
“八方辐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
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
-----《东京梦华录》
18
元 朝 水 路 交 通
19
“应知汗八里城(大都)内外人口繁多, 有若干城门即有若干附郭。此时二大郭之中, 人口较之城内更众。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 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 中。……
政策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必修二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ppt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主要表现在: (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城市——农村集市贸易发 展——明清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形成新兴的市镇; (2)交易内容的变化:土特产品和统治者所需的奢侈品
——为一般人民所需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大小商品; (3)交易媒介的变化: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不存 在交易的媒介——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一般 等价物变为货币——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 子”; (4)商品涉及领域:流通领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 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 过程; (5)商人组织的变化:与宗族亲缘组织重合——作为地 缘组织的会馆。
商朝:出现商人,货币为贝类
特点:商周时期商业由官府控制
商人的 出现和
春秋战国: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
古代
商业的 兴起
特点: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秦: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驰道,利于发展
商业 的发
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长安等商业中心,设“市”与专职官员
展
原因:“开关梁”;海陆两条丝绸之路
古代 商业 的发 展
宋元商业 的繁荣
两宋时期 空前繁荣
原因
边境贸易繁荣 海外贸易发达 北宋消除割据局面,社会经济正 常发展,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 政府放松限制,市、坊分开
益州纸币“交子”出现,设交子 务水陆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 影响: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城市商业的繁荣(大都、杭州)
表现
元朝时期
票号:清代以经营汇 兑为主的信用机构, 由晋商独占经营,在 全国金融市场上曾煊 赫一时,晚清时在外 国银行的冲击下没落。
汇票的形制原本也简单,不过是白纸一张,后为防止伪冒,遂日趋 精密。其防伪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讲究印制。如平遥蔚泰厚票 号其所用票号均由平遥一处印刷,以绿线红格,并暗印“蔚泰厚” 三个字。2.票纸有数。凡汇票印制成品均有数额,无论何处只要出 现报废,必须寄回总号备案。3.书写固定。各处书写汇票者,均指 定一人负责,其笔迹由总号传送各个分号,使各分号都能识别。4. 附加暗号。一般加于汇票之后,主要是银两和月日,但是以类似密 码的方式书写,并数年一变以防泄露。卫聚贤的《山西票号史》中, 记载了一份票号暗号,抄录如下:“一,月对暗号:谨防假票冒取, 勿忘细视书章。二,日对暗号: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 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终有报,到头必分明。三,银对暗号:生 客多察达,斟酌而后行。四,自对暗号:盘查奸诈智,庶几保安 守。” 以上“月对暗号”12字,分别指12个月份;“日对暗号”30个字代 表30天;“银总暗号”10个字代表一至十10个数字;“自对暗号” 则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一道暗号以更为保险。如是正月一日汇银一千 两,便在票后附记“谨堪生盘”四个字,不知者以为无关紧要,同 号之人则一看便明了,可以判为真票。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91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共91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b5710bb75acfa1c7ab00cc0d.png)
邸?店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机构,兼营旅店、
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
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隋唐商业繁荣的原因:
经济: 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京杭大运河开凿,对外交通发达 政治:国家统一、交流频繁 政策:對內一直商業政策鬆動,
對外貿易政策開放,商人地位提高
隋唐商业繁荣的表现:
《唐六典》卷20
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 展艰难。受时间地点限制,总体水 平不高; 但仍得到了发展;
秦漢商業初步發展的原因 1政治上:秦漢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 2經濟上: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漢初,農業手工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3交通方面:秦修築馳道,漢開通絲綢之路 4政策方面:西漢實行寬商政策,取消關卡。
金融:邸店、柜坊、飞钱 城乡商业:唐后期,市坊界限、交易时间地点限制不同程度被打破,
草市发展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城市:出现了长安、洛阳、益州、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唐后,扬
州经济地位超过长安 外贸: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唐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安史之乱后,对商业贸易的重点转移 到海上丝绸路
这是汴河边的一间茶坊。就跟 现代人爱喝咖啡一样,宋朝人 爱饮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 可见,如同今日的咖啡馆。这 些茶坊名字非常有个性,如俞 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 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黄尖 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 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名 字都起得很酷,很抓眼球,很 有广告效应。
虹桥附近的这家“脚店”,是一家酒店。门口设置了 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 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 阳游侠多少年”。灯箱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过是 寻常事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现了灯箱广 告的形式。今日在日本、韩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 这种古老的广告,古香古色,别有风味。
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东晋时已出现,唐朝时各大
商业城市大量兴办。
隋唐商业繁荣的原因:
经济: 农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交通:京杭大运河开凿,对外交通发达 政治:国家统一、交流频繁 政策:對內一直商業政策鬆動,
對外貿易政策開放,商人地位提高
隋唐商业繁荣的表现:
《唐六典》卷20
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 展艰难。受时间地点限制,总体水 平不高; 但仍得到了发展;
秦漢商業初步發展的原因 1政治上:秦漢形成了大一統的局面 2經濟上: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漢初,農業手工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3交通方面:秦修築馳道,漢開通絲綢之路 4政策方面:西漢實行寬商政策,取消關卡。
金融:邸店、柜坊、飞钱 城乡商业:唐后期,市坊界限、交易时间地点限制不同程度被打破,
草市发展成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城市:出现了长安、洛阳、益州、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唐后,扬
州经济地位超过长安 外贸: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唐前期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安史之乱后,对商业贸易的重点转移 到海上丝绸路
这是汴河边的一间茶坊。就跟 现代人爱喝咖啡一样,宋朝人 爱饮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 可见,如同今日的咖啡馆。这 些茶坊名字非常有个性,如俞 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 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黄尖 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 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名 字都起得很酷,很抓眼球,很 有广告效应。
虹桥附近的这家“脚店”,是一家酒店。门口设置了 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 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 阳游侠多少年”。灯箱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过是 寻常事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现了灯箱广 告的形式。今日在日本、韩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 这种古老的广告,古香古色,别有风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1.3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共23张PPT)

知识迁移与运用:
情境体验 唐玄宗时期,儒生孙仪进京赶考。由于铜钱携带 不便,他把铜钱折换成了交子200缗作为盘缠。到了 京城,他入住“俞大娘客栈”。他发现京城毕竟不 同他原先居住的小县城,只见 “人烟辐辏,坊巷桥 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店铺随处铺设, 早晚经营,他心情十分愉悦。白天在客栈温暖功课, 晚上去逛夜市,放松心情,隔三差五也去逛逛“瓦 肆”,所带的200缗很快就要用完,还好大考临近, 他应考完毕后,匆匆返乡。
“红顶商人”胡雪岩。
历经百年,胡庆余堂依然熠熠生辉,保持 “真不二价”的诚信传统。
博大高深的徽文化是"滋养"百年徽商的沃土。
• 乔家大院
• 错落有致的乔家大院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明全国? 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积 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 他行业;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 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徽 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 两大商帮。
•
商人在古代最初只是个体分散式的经营,沒有出现 什么大的商人群体,可以说是有「商」而无「帮」。
• 明清时期,情況发生了改变,由于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商人地位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以及人们从商观念的转变 等种种因素,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以 地域为中心的商帮,商人开始以群体形象活跃在历史舞 台。
⒋宋代:“市”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草市”的饮食服务设施已比较完 备,还有夜市、晓市、庙会等。 ⒌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非常繁华
(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⒈战国:出现商业集中趋势
⒉汉代:长安和“五都”成为全国性商业中心, 还有众多的地方商业中心 ⒊南北朝:江南也出现商业都会 ,如建康、山阴 等 ⒋唐代:除长安、洛阳外,广陵(扬州)“雄富冠天下” ⒌宋代:东京商业繁荣 ⒍清代:苏州、汉口、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最新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课件资料教学讲义PPT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3 课《古代商业的发展》ppt
课件资料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 情景导入
2 目标导航
5 随堂练习
3 自主预习
6 高考演练
4 课堂探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目标导航
❖ ●课标要求
❖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 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 ●时空坐标
自主预习
❖ 5.明清——继续繁荣 ❖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 (2)___农_副_产__品______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 (5)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 规律总结: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 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货币发展 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到统一;由金属 货币到纸币出现。货币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 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 1.市的变迁
❖ (1)宋朝以前 ❖ ①特定的位置设_市____,市坊(居民住宅区)
分开。 ❖ ②设___市_令____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
理。
❖ 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 (2)宋朝及以后 ❖ ①___坊_市_____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 ②“草市”更加普遍。 ❖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两 宋
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 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___海__外_贸_易_____ 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
朝
世界第一大港
❖ 2.特点
❖ (1)官府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 主要在官府控制下进行贸易。政治目的大于 经济效益。
课件资料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1 情景导入
2 目标导航
5 随堂练习
3 自主预习
6 高考演练
4 课堂探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目标导航
❖ ●课标要求
❖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 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 ●时空坐标
自主预习
❖ 5.明清——继续繁荣 ❖ (1)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 ❖ (2)___农_副_产__品______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 (3)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 (4)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 (5)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
❖ 规律总结: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 的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货币发展 的基本规律:货币由不统一到统一;由金属 货币到纸币出现。货币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 要求,同时又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 1.市的变迁
❖ (1)宋朝以前 ❖ ①特定的位置设_市____,市坊(居民住宅区)
分开。 ❖ ②设___市_令____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管
理。
❖ ③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 (2)宋朝及以后 ❖ ①___坊_市_____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 ②“草市”更加普遍。 ❖ ③全国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
两 宋
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 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 ___海__外_贸_易_____ 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元 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
朝
世界第一大港
❖ 2.特点
❖ (1)官府控制:中国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 主要在官府控制下进行贸易。政治目的大于 经济效益。
(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1单元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16 新人教版必修2

明朝中期后,由于商业竞争的加剧,一些商人为壮大队
伍、扩大资本、增强竞争实力,便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
自发组成了既“亲密”又松散的商人群体——商帮,商帮以“相亲相
助”为宗旨,以会馆、公所为其在异乡的联络、计议之所。
精选ppt
8
二、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1.布局的变化 (1)坊、市分立: ①宋代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 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按时开市、闭市。 ②市与民居严格分开,城市中的居民住宅区称做坊。
精选ppt
12
2.主要特征 朝贡贸易在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在 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 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问题 1】 古代中国的城市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试 分析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特征规律,并概括说明古代中国不同时期 城市发展的特色。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为手工业发展提
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
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所
以,尽管古代统治者始终把农业看做“本”业加以重视,而把工商业看
提示:本问题对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性的归纳, 既是对教材知识的概括,也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拓展和补充。
精选ppt
15
(1)特征规律: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 品经济日趋活跃;中小城镇不断增多;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明朝 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两宋繁荣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原因、表现)
6、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原因、表现)
7、明清时依然繁荣出现“商帮”,最强是徽商和 晋商(表现、存在问题)
(政府的压制如闭关锁国、重税、设关卡)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 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①国家政局(如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 融合)
②经济状况(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程度、经 济区域分工、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③交通运输(海运、陆运) ④货币金融的发展(柜坊、飞钱、交子、票
号) ⑤国家政策(放宽限制、对外开放、税收政
策[实物\货币地租])
规律性总结2: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 货币 • 市场(城市、农村) • 商品种类与数量 • 商业城市 • 国内对外贸易
第3课
【课标与考纲要求】
•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本课重点】
(1)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
原因
【难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1、“商人”的由来(西周之前“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时(:打破“官府控制”开始繁荣) 3、秦汉时:商业发展艰难(原因、表现) 4、隋唐时: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 坊、飞钱问世 (发展原因 P12 5点、表现)
D
• 6、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 ()
• A.商行 C.票号
B.柜坊 D.商号
B
• 7、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人甚厚,提 举官宜得人而久认,庶蕃商肯来,动得几 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主要强调应 是()
• A、重视官吏选拔 B、减轻人民负担 • C、重视海外贸易 D、改变抑商政策
C
8、我国至晚在什么时期已出现用金属制造的货币?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 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来自市买长鞭。——《木兰辞》
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 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很不方便。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以前: “市” “坊”严格分开; 定时开市、闭市
2、宋时: “市” “坊”的界限被打破, “草市”普遍,出现四大名镇
3、城市的发展(原因、表现P14)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发展历程: 西汉:丝绸之路 唐朝:广州、市舶使 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成为财政来源 元朝:泉州
明清:萎缩(原因、表现P15) 2、特点:官府控制下,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规律性总结1: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
杂其间
4、
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
繁荣;
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6、趋势: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
曲折。
外出经商难免要携带大量 财物,那古人是如何解决 这一问题的呢?
• 唐朝出现柜坊和飞钱。 •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
最早的银行雏形。 • 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
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 D、负责皇家物资的采购
11、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坊(住宅区)和市(贸易 区)曾严格分开。市的开设有地域限制,活动有
时间限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是在( C )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宋代 D、元代
12、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 D)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它首先出现于中国的四川地区 C、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它最早是由北宋政府印制和发行的
13、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
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这说明(D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 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商业的出 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城市的 繁荣。古代商业的发展都是在重农抑商政 策压制下顽强发展。
小结1:中国古代商业的特征
1、兴起早、规模大、繁荣、发展快;
2、联系: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
相辅相成;
3、阶段: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
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货币问题始终掺
C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10.1020.10.10Saturday, October 10, 2020
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 宋朝时出现纸币——交子。 • 清朝时出现票号。
A • 1、“交子”出现在古代中国的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2、当看到“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
是铺席买卖”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秦朝
D B.西汉
• C.南朝
D.北宋
❖3、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 界第一大港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
❖A.杭州 ❖C.泉州
B.大都 D.扬州
C
❖4、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
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的是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B
• 5、若来唐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广州有生意上
的事情,应该找
()
• A.柜坊 • C.瓦子
B.邸店 D.市舶使
14、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
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B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5、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正确解释是
A.禁止对外一切联系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只禁止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 D.只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
B
15、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 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工商业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 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受到影响,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 )B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战国
9、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B、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市 C、当时的市区与住宅区还没有严格分开,方便了 人们的生活 D、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10、唐朝城市中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其中市中
“柜坊”的职能是( A )
6、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原因、表现)
7、明清时依然繁荣出现“商帮”,最强是徽商和 晋商(表现、存在问题)
(政府的压制如闭关锁国、重税、设关卡)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由来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 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①国家政局(如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 融合)
②经济状况(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程度、经 济区域分工、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③交通运输(海运、陆运) ④货币金融的发展(柜坊、飞钱、交子、票
号) ⑤国家政策(放宽限制、对外开放、税收政
策[实物\货币地租])
规律性总结2:古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 货币 • 市场(城市、农村) • 商品种类与数量 • 商业城市 • 国内对外贸易
第3课
【课标与考纲要求】
•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 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本课重点】
(1)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 (2)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
原因
【难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1、“商人”的由来(西周之前“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时(:打破“官府控制”开始繁荣) 3、秦汉时:商业发展艰难(原因、表现) 4、隋唐时:农村集市贸易发展,为商业服务的柜 坊、飞钱问世 (发展原因 P12 5点、表现)
D
• 6、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 ()
• A.商行 C.票号
B.柜坊 D.商号
B
• 7、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人甚厚,提 举官宜得人而久认,庶蕃商肯来,动得几 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此谕主要强调应 是()
• A、重视官吏选拔 B、减轻人民负担 • C、重视海外贸易 D、改变抑商政策
C
8、我国至晚在什么时期已出现用金属制造的货币?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 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来自市买长鞭。——《木兰辞》
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 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很不方便。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以前: “市” “坊”严格分开; 定时开市、闭市
2、宋时: “市” “坊”的界限被打破, “草市”普遍,出现四大名镇
3、城市的发展(原因、表现P14)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发展历程: 西汉:丝绸之路 唐朝:广州、市舶使 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成为财政来源 元朝:泉州
明清:萎缩(原因、表现P15) 2、特点:官府控制下,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规律性总结1:影响商业发展的要素:
杂其间
4、
组成: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
繁荣;
5、管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
6、趋势: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
曲折。
外出经商难免要携带大量 财物,那古人是如何解决 这一问题的呢?
• 唐朝出现柜坊和飞钱。 •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
最早的银行雏形。 • 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 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方便了商人的
A、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B、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C、管理市场的物价和税收 D、负责皇家物资的采购
11、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坊(住宅区)和市(贸易 区)曾严格分开。市的开设有地域限制,活动有
时间限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是在( C )
A、魏晋南北朝 B、隋唐 C、宋代 D、元代
12、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 D)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它首先出现于中国的四川地区 C、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D、它最早是由北宋政府印制和发行的
13、明朝中期,江南农村出现“昔日逐末之人
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
这说明(D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 商业的兴起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商业的出 现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城市的 繁荣。古代商业的发展都是在重农抑商政 策压制下顽强发展。
小结1:中国古代商业的特征
1、兴起早、规模大、繁荣、发展快;
2、联系: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
相辅相成;
3、阶段: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
不平衡(宋元空前繁荣); 货币问题始终掺
C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10.1020.10.10Saturday, October 10, 2020
商业活动,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 宋朝时出现纸币——交子。 • 清朝时出现票号。
A • 1、“交子”出现在古代中国的 ()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2、当看到“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
是铺席买卖”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断定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秦朝
D B.西汉
• C.南朝
D.北宋
❖3、若想一览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 界第一大港的雄姿,应该到元朝的
❖A.杭州 ❖C.泉州
B.大都 D.扬州
C
❖4、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
库财富重要来源之一的是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B
• 5、若来唐经商的外国商人在广州有生意上
的事情,应该找
()
• A.柜坊 • C.瓦子
B.邸店 D.市舶使
14、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
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B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15、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正确解释是
A.禁止对外一切联系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只禁止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 D.只禁止中国人到海外经商
B
15、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 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了工商业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了中外经济交 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受到影响,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 )B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战国
9、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B、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市 C、当时的市区与住宅区还没有严格分开,方便了 人们的生活 D、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10、唐朝城市中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其中市中
“柜坊”的职能是(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