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标准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设计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显示器件的工作机制和特性;2. 使学生掌握常见光电显示器件的分类、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3. 帮助学生了解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光电显示技术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光电显示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光电显示器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教学内容1. 光电显示技术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产生、传播和接收,显示器件的光电转换原理,以及显示器件的色彩模型和光学特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光电显示技术基础2. 常见光电显示器件:详细介绍液晶显示(LCD)、发光二极管显示(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等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及应用领域。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光电显示器件3. 光电显示技术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动态,如新型显示技术、绿色环保显示技术等,以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4. 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光电显示器件的拆解、组装和性能测试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实验教学5. 跨学科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光电显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光电显示技术

持续本科专业举例: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
感谢观看
课程体系
《电路与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电子产品工艺实施》、 《光电检测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液晶显示技术》、《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印刷电路板设计与 制作》。
发展前景
就业方向
专业衔接
电子类企事业单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故障的检测与维护、产品开发与推广、运行管理和营销。
光电显示技术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01 专业定义
03 发展前景
目录
02 课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系
光电显示技术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
专业定义
光电显示技术主要研究光电产品的检测、维护,液晶显示电路的设计、检测和维护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 进行光电技术产品、液晶显示产品的生产、检验及研发等。例如:液晶、发光二极管、等离子体显示器件等产品 研发与应用,长途光纤通讯、光电池的检测与维修,显示器电路设计与维护等。
《LED显示屏安装与调试》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LED显示屏安装与调试》学分:3计划学时:48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LED显示屏安装与调试》(LED, Lighted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拓展课,它侧重理论知识掌握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学生将来从事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方向发展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本课程构建于《电路分析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之上,从LED显示屏基础知识、LED显示屏电源电路与驱动扫描控制电路、灯牌及灯箱的安装与检修、门头图文屏的结构与原理、门头图文屏制作与调试、户外大型LED图文屏组装、单色及双色LED屏结构与原理、LED视频显示屏的原理与控制等方面进行课程讲解,同时将一定的项目开发实践作为实训导向。
本课程以学生未来工作需求组织教学内容、为从事LED显示屏安装与调试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LED显示屏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安装、调试等实践动手基础,培养学生初步认识LED显示屏产业发展现状,学会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任务领域设置。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针对户外光电显示企业的LED显示屏安装调试技术员等岗位要求,使学生掌握LED显示屏的安装与调试,理解LED显示屏显示原理。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的技能培养,考虑到高职学生理论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侧重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需求相结合。
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行动导向的原则组织教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半导体原理与应用过程相一致。
精心设计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引导文,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光电显示技术 教学大纲

光电显示技术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40319Z10课程名称:光电显示技术/Opto-electronic display technology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学分:40/2.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光电测试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固体物理等。
光电测试技术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应用物理学T、光信息工程类本科生教材、教学参考书:《光电显示技术》李文峰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液晶与平板显示技术》高鸿锦、董友梅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6;《平板显示技术》应根裕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0。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光电显示技术》是一门专业技术课,以培养学生跟踪和掌握国内外光电显示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的能力为目标,拓展学生在光电显示技术领域的视野,为今后从事光电显示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与应用,了解光电显示器件的发展水平,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工程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三、课程的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了解现代光电显示器的技术现状、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图像质量与显示器性能。
掌握阴极射线管显示(CRT)技术、液晶显示(LCD)技术、等离子显示(PDP)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技术、场致发光显示(FED)技术等,掌握各种显示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2.能力要求鼓励学生进行本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项目设计,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各种资源获取参考书、文献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目前显示技术的发展前沿知识和动态,尽量发挥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3.素质要求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培养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克服困难、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将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工作质量意识和工作规范意识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光电子技术基础 第七章 光电显示技术

第7章光电显示技术7.1光电显示技术基础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调制加载信号后通过光波导(含光纤)传输到接收端,此时接收端常常需要将所需信息解调并以图像、图形、数码、字符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一技术就称为显示技术。
由于解调信号必须通过介质转换成与人的视觉协调的信息表现出来,因而该技术涉及的问题不仅需要材料发光方面的基础知识,而且需要视觉与色彩方面的知识。
由于各类显示器件理论基础不同,因而本章首先介绍一些显示的基础知识,接着学习典型显示器件的有关发光机理及其他基础知识。
7.1.1显示技术与显示器件1897年,德国的布朗发明了作为目前彩色电视机以及显示装置中心部件的阴极射线管(CRT)雏形。
之后百余年来,CRT一直占据光电显示的主导地位,如今其技术已极其成熟。
液晶是另一种显示介质,它是一种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问的有机化合物,兼有液体的流动性与固体的光学性质,l889年德国的莱曼发现其具有双折射现象,l968年美国的Heilmeier发现其双折射的电光效应可以用于制作显示装置,即现在的液晶显示器LCD。
直到20世纪90年代,液晶显示器首先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取得了绝对优势。
利用前面介绍过的本征场致发射可以制造另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平板显示器件,这类器件常被称作FET或ELD器件。
等离子体显示器件(PDP)成为近年人们看好的未来大屏幕平板显示的主流。
LCD、ELD、PDP被认为代表着光显示器件未来发展方向。
显示技术在当代科技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广义地讲,显示技术是一种将反映客观外界事物的信息(光学信息、电学信息、声学信息、化学信息等)经过变换处理,以恰当形式(图像、图形、数码、字符等)表现出来,为人类提供视觉感受、分析、表达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显示技术中的关键是显示器件。
光电显示多种多样,列如表7—1。
光电显示按发光类别可分为主动型光电显示与被动型光电显示;按照结构形状分为平板显示和体显示;按显示屏幕大小分为超大屏幕(>4m2)、大屏幕(1~42m)显示;按颜色分为黑白、彩色m)、小屏幕(<0.22m)、中屏幕(0.2~l2显示;按显示内容分为数码、字符、轨迹、图表、图形、图像显示;按成像空间坐标分为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显示;按显示原理分为电子束显示(CRT)、真空荧光显示(VFD)、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电致发光显示(ELD)、等离子体显示(PDP)、液晶显示(LCD)、激光显示(LD)、电致变色显示(ECD)。
光电专业实验课程标准

光电专业实验课程标准《光电专业实验》课程标准(Photoelectric professional experiment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光电专业实验是物理专业的学生在完成了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之后,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重要的实验课程,其内容覆盖面广,题目多数是在近代物理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著名实验,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上具有代表性。
本课程除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活跃的创新意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素质。
(二)具体目标1、专业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加深对光电子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熟练掌握光电子技术的基本测试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思想、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分析,掌握实际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2)熟悉并掌握常用光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专业能力目标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光电子技术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光电专业实验”是物理学(光电器件及其应用方向)专业的本科生专业实验课。
实验项目为“光电技术”、“激光原理”、“激光器件”、“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理论课所学内容。
实验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验证理论课所学内容,增加学生对学科前沿内容的认识及实践。
学会现代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培养学生在所学课程名称光电专业实验课程编码 050742023 课程类型及性质专业必修考试/考查考查适用专业物理学(光电器件及其应用方向)开课单位物理系总学时32总学分1专业领域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设计的依据光电专业实验是“光电专业”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树立工程实践观点,培养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加深和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实践能力上打下基础。
光电专业的课程设计

光电专业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光电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光电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光电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光电技术的应用领域;•了解光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光电专业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光电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够进行光电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光电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严谨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电专业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电专业的基本概念:光的传播、光的吸收、光的发射等;2.光电技术的原理:光电效应、光电器件、光电转换等;3.光电技术的应用领域: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光电显示等;4.光电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摄像头、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光电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光电技术的应用领域;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使学生掌握光电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光电专业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光电专业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参考书:光电技术相关的参考书,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光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动画、实验操作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4.实验设备:摄像头、激光器、光电探测器等,用于进行光电实验和操作训练。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设计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掌握光电显示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光电显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光电显示设备的组装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光电显示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应用领域。
1.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的传播、光电效应、显示原理等。
2.光电显示技术的主要技术:液晶显示技术、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等。
3.光电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手机、电视、电脑、汽车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光电显示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光电显示设备,使学生了解其组装和调试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光电显示设备的组装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光电显示技术》。
2.参考书:光电显示技术相关的学术论文、技术手册等。
3.多媒体资料:光电显示设备的工作原理动画、实验操作视频等。
4.实验设备: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光电显示设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力求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光电显示技术》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
制定时间:2010年6月
学分:3
学时:56
课程代码:
所属系部:自动化系
制定人:吴闽
批准人:陶廷甫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与应用。
(2)从工程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使学生掌握常见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理解半导体光电器件中的基本物理概念。
(3)了解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发展水平,为后读课程学习和工程的实践应用打下基础。
2、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光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器件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社会能力目标
(1)灵活运用已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
(3)学习和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对现有的电子显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比较,重点介绍了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介绍了与显示技术有关的人眼生理学、光度学、色度学及显示系统参数、图像质量评价等内容。
主要内容
有:绪论;视觉特性与光度学、色度学原理;显示系统的要求与图象质量评价;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等。
2、课程开发思路
激光器的发明,解决了光频载波的产生问题,从此电子技术的各种基本概念几乎都移植到了光频段,电子学与光学之间的鸿沟在概念上消失了,产生了光频段的电子技术,即光电子技术。
当然由于波段不同,电子学波段和光频段在相应器件的结构上完全不同。
尽管如此,从电子学频段扩展的意义上讲,光电子技术就是电子技术在光频段的开拓和发展;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上讲,光电子技术也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为了使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预定的能力目标,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技术应用为主,着眼于提高学生选择正确的光电器件、解决实际工程中检测项目的目的来实施教学。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
五、课程考核标准
1.考核形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考查形式,按照平时成绩(50%)与课程结束开卷考试成绩(50%)合并计算,计分采用百分制。
开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查重点是光电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与应用。
2.考核标准
本课程考核总评等级分为:优秀(90分~100分)、良好(80分~89分)、中等(70分~79分)、及格(60分~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六、教材、参考资料
1。
教材
李文峰光电显示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教学参考书目
朱京平光电显示技术基础科学出版社 2003
潘英俊邹建光电子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0
王庆有光电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