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的艰辛求学路一个深山贫困家庭

合集下载

大山走出的孩子例子

大山走出的孩子例子

大山走出的孩子例子大山走出的孩子例子是指在贫困山区出生长大,经过努力奋斗,最终取得成功的孩子们。

他们面临着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有限的资源,但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困境所打败,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逐渐走出了大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下是十个以大山走出的孩子为例的故事。

1. 小明,来自云南的一个贫困山区,家境贫困,但他从小就对学习充满热情。

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编程,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帮助家人摆脱了贫困。

2. 小红,曾经是贫困山区的一个孤儿,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考上了一所名校。

毕业后,她回到家乡开办了一所学校,帮助更多的山区孩子改变命运。

3. 小亮,出生在一个贫困山区的农民家庭,他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医生。

他回到家乡开设了一家诊所,为当地的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4. 小芳,来自四川的贫困山区,她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绘画技巧,最终成为了一名知名的画家,为家乡带来了光彩。

5. 小强,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小强对音乐有着天赋,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考入了一所音乐学院。

他回到家乡开设了一所音乐培训班,为更多的孩子提供艺术教育。

6. 小娟,来自贫困山区的小娟在高中时期表现出色,她获得了一份全额奖学金,进入了一所名校。

毕业后,她回到家乡成立了一家教育机构,帮助更多的山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

7. 小刚,来自贫困山区的小刚在大学期间创办了一家电商公司,通过网络销售当地特产,帮助家乡农民增加收入。

8. 小霞,出生在贫困山区的小霞通过自学成为了一名编程专家,她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9. 小杰,生活在贫困山区的小杰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自学和实践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他回到家乡开设了一家摄影工作室,为当地居民记录美丽的瞬间。

10. 小丽,来自贫困山区的小丽在大学期间创办了一家社会企业,通过帮助当地农民开发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帮助他们增加收入。

去四川大凉山儿童的艰难上学之路的作文

去四川大凉山儿童的艰难上学之路的作文

去四川大凉山儿童的艰难上学之路的作文在四川省西南地区有一个叫大凉山的地方,这里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海拔超过3000米,山脉绵延不绝。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送东阳马生序》里这句话时脑海里浮现出的场景:一个穿着单衣薄衫的书生背着书箱、拖着单鞋在寒风中弯腰前行,他渺小又倔强的身影与周边茫茫大雪和深山峡谷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求知欲真的可以让一个人成为战无不胜的神。

上大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泉州这座位于祖国东南的沿海小城,家境不算殷实但也不愁吃穿,所以文中所讲述的艰难求学路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只是我没想到,在绝大多数孩子连饥饿、贫穷的记忆都没有的今天,依然有孩子正走在那条艰难的求学路上。

求学十六载,日日如挑战“从祖国大西南的阿普路村小学,到冕宁县第二中学,再到成都市石室中学,南京大学电子学院,我走了一条很长的路”“初中时,我拥有了自行车,去县城走读”“大学时勤工俭学靠自己负担了全部学费、生活费”“高海拔的阳光,让我的皮肤变得黝黑,但书本中的知识,让我的眼睛变得明亮”6月,正值毕业季。

南京大学电子学院学生陈时鑫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论文致谢,寥寥百字,却字字扣心,被不少人称之为现代版《送东阳马生序》。

大学四年中,陈时鑫9次拿下奖学金,并在大四那年获得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全奖直博录取书。

在论文致谢里,他回忆了自己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历程和经历的种种坎坷。

第一道关,是战胜贫穷。

陈时鑫出生于四川大凉山冕宁县回坪乡阿普路村,这个村庄坐落在山脚下。

小时候的他常常爬到山顶,低头就能看到县城的全貌,抬头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道绵延起伏的山脉。

山外有山,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比喻,但对他来说却是望不到头的困境。

2017年,冕宁县才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在陈时鑫的记忆里,贫穷是常态,奶奶瘫痪在床,还有三个在上学的孩子,家里借了很多钱,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父母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钱了。

贫困山区女孩案例

贫困山区女孩案例

贫困山区女孩案例
在那遥远的贫困山区里,有一个叫小芳的女孩,她的故事让人忍不住落泪啊。

小芳每天都要走好几里的山路去上学,那路崎岖得哟,就像一条蜿蜒的蛇。

“哎呀呀,这路咋这么难走啊!”她总是这样嘟囔着。

她家里穷得叮当响,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补丁都快盖住原本的布料了。

她爸爸身体不好,妈妈一个人操持着家里家外,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妈妈,我来帮你。

”小芳懂事得让人心疼。

在学校里,小芳学习可努力了,那认真劲儿就像是在沙漠中寻找水源的人。

老师也特别喜欢她,说她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小芳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可是,家里的情况却让小芳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有一次,小芳看着同学穿着漂亮的新裙子,眼中满是羡慕。

她偷偷地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穿漂亮裙子。

”妈妈无奈地叹了口气,抱着小芳说:“孩子,等咱日子好过点了,一定给你买。

”小芳虽然有些失落,但她还是笑着说:“没关系,我有旧衣服穿就很好啦。


这不就是生活在贫困中的无奈吗?就像被困在黑暗洞穴里,努力寻找着那一丝光亮。

而我们呢,我们拥有那么多,却还经常抱怨这不好那不好。

我们难道不应该多去帮帮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吗?像小芳这样的女孩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也有梦想,也渴望美好的未来啊。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给她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要再让这些孩子在贫困中挣扎,不要再让她们的梦想破灭。

我们可以做到,不是吗?。

贫困女孩的励志故事

贫困女孩的励志故事

贫困女孩的励志故事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并不是一个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人生的起点。

这是一个关于贫困女孩的励志故事,她的名字叫小芳。

小芳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条件十分艰苦,父母经常为了生计而焦头烂额。

小芳从小就知道家里的情况,她深知自己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

于是,她从小就非常用功读书,每天晚上熬夜自学,她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学校里,小芳也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她努力学习,成绩优秀,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她赞赏有加。

小芳知道,只有通过学习,她才能离开贫困,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够改变现状。

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小芳考上了一所知名大学,这成为了她改变命运的一大转折点。

在大学里,小芳依然非常努力,她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赚取了一些零花钱,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她还利用寒暑假到工厂打工,挣取更多的学费和生活费。

尽管生活艰难,但小芳依然坚持着,她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学毕业后,小芳顺利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命运。

她不仅帮助了父母摆脱了贫困,还在工作之余开办了一个助学基金,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

小芳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她成为了一个励志的典范。

小芳的故事告诉我们,贫困并不是一个人生的终点,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生活或许会给我们很多挫折,但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一定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小芳的励志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个贫困的女孩都能够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因为,贫困并不是一个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人生的起点。

贫困女孩的励志故事

贫困女孩的励志故事

贫困女孩的励志故事
小丽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家境贫困,父母都是务农的农民,家里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小丽从小就知道家里的情况,并且深知
没有文化就意味着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贫困。

因此,她立志要好好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丽从小就非常用功,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去上学,放学后还要
帮父母做家务。

尽管生活很辛苦,但小丽从未向命运低头。

她知道
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她每天都努力学习,不断
进步。

在小学毕业后,小丽考上了县城的中学,这让她对未来充满了
希望。

然而,由于家庭贫困,小丽的学费成了一个大问题。

但是小
丽并没有放弃,她主动向学校申请了助学金,并且还打工赚取学费。

尽管生活依然很艰难,但小丽并没有被打倒,她依然坚持着自己的
梦想。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大学生活对
于小丽来说是全新的挑战,她要自己打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同时
还要努力学习。

然而,小丽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她依然坚持着
自己的目标,每天都在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终于,小丽在大学毕业后,顺利找到了一份工作。

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毅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家人的生活。

如今,小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她也在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丽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贫困并不是永恒的,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让我们向小丽学习,不畏艰难,坚定信念,努力奋斗,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贫穷孩子刻苦求学的故事

贫穷孩子刻苦求学的故事

刻苦求学的贫穷孩子在深山野林之中,有一座简陋的小木屋,这里住着一个贫穷的家庭。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他虽然生活在这座小木屋里,却有着一颗充满求知欲望的心。

小明的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伐木工人,母亲则在家里忙活着琐碎的家务事。

虽然家境贫寒,但小明的父母却都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孩子的命运。

因此,他们省吃俭用,把微薄的收入都投入到小明的教育上。

小明很懂事,他知道父母的期望,因此他每天都会捧着书本,坐在破旧的木桌前认真学习。

由于没有钱买教科书,小明只能借阅村里的公共图书馆的书籍。

他每天早早地起床,把羊赶去山林吃草后,便带着一本书和笔记本去图书馆。

图书馆的氛围很好,那里有许多热爱知识的人们。

小明在那里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帮助学习。

小明的学习成绩也因此不断提高,他的梦想也渐渐清晰起来——他想成为一名教师,帮助那些和自己一样的贫穷孩子。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小明更加努力地学习。

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梦想,因此他每天都会把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不断温习功课。

虽然生活艰苦,但小明却觉得很充实。

然而,小明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一天,他在去图— 1 —书馆的路上被一只野兽袭击了。

虽然他最终挣脱了野兽的束缚,但却受伤了。

小明的父母看到他受伤后非常担心,但他们也知道阻止小明去图书馆不是办法。

于是他们想尽办法给小明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在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小明继续坚持去图书馆学习。

他的成绩也越来越好,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一所师范学校。

这所学校对贫困学生提供了很多资助和奖学金,小明也因此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毕业后,小明成为了一名教师。

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一所乡村学校教孩子们知识。

他把从图书馆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孩子们,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追求梦想。

在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小明也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品德和思想。

他告诉孩子们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爱他人,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每一片非洲孩子们学习的艰苦作文

每一片非洲孩子们学习的艰苦作文

每一片非洲孩子们学习的艰苦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朋友们:你们今天过得好吗?我是来自非洲偏远山村的一名小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里孩子们上学的艰辛历程。

相信通过我的讲述,你们会更加珍惜自己现有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每天一大早,当乡村里的公鸡还在打鸣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就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

由于家里条件太过贫困,我们无法像城里的孩子那样轻松上学。

我们首先要起身做一些家务活,比如去远处的河边打水、砍柴、喂养家里的牲畜等。

有时候妈妈身体不舒服,我们还得帮忙做做饭。

完成这一切之后,我们就开始了征程,前往距离家有数英里远的校园。

沿路上狭窄崎岖,到处是坑坑洼洼,特别是在雨季的时候,路面几乎被洪水完全淹没。

有些地方甚至连简易的木板桥都没有,我们就只好赤脚涉水而过。

别的不说,单是这一来一回就已经让我们体力消耗巨大了。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到了学校,我们学习的环境也十分简陋。

教室里桌椅数量永远供不应求,大家只能挤在一起或干脆坐在地板上。

有时候甚至会有几十个学生挤在一间狭小的教室里。

课本和作业本更是奢侈品,我们只能用珍贵的本子勉强书写,以免浪费。

可笔还是会磨洋工,墨汁还是会用完。

而缺了课本我们就只好靠老师费力地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地抄写每一个单词和习题。

中午的时候,我们会在校园里捡拾野菜和根茎充饥。

别看我们吃的很简陋,我们可是宝贵的食物都省吃俭用,分文不浪费哦。

有时候,学校会发放一些国际组织捐赠的干粮,那可是我们最大的慰藉。

我们会分外珍惜那几块硬邦邦的饼干,细嚼慢咽地吃完最后一点残渣。

放学后,我们就要开始做家里的活了。

有些孩子还要去学校附近的农场或矿场打工,赚取贫困家庭的一点生计费。

大家背着沉重的行囊,步行数英里回到家中。

晚上太阳一落山,整个村子就会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我们只能靠着煤油灯或火把的光芒,写写作业或温习功课。

常常到了天将拂晓的时候,我们才能偷得一点儿小睡。

第二天一早,这一切又将重新开始。

老实说,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满了艰辛和挣扎。

山区孩子求学艰难作文

山区孩子求学艰难作文

山区孩子求学艰难作文
山路崎岖,像一条巨龙逶迤在山间。

清晨的阳光洒山腰,却照不亮孩子们眼中茫然的光。

他们背着沉重的书包,脚步蹒跚地走在山路上。

风拂过,山间的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孩子们心中的叹息。

他们一种渴望知识,渴望走出大山,却只能无奈对于现实的残酷。

教室里,很破旧的课桌椅,斑驳的墙壁,默默倾听着岁月的流逝。

老师们拼尽全力,为孩子们点然求知者的火焰。

孩子们那种渴望着知识,好似干涸的土地强烈的渴望着雨露。

黄昏时分,夕阳血染红了山峰,孩子们的身影在山路上略显异常人类的渺小。

他们背上书包,一步一步地向家走去。

山路艰辛的旅程,他们心中蕴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他们清楚,山区的孩子,求学之路将是蕴满荆棘。

但他们从未放弃你,他们相信,只要你坚持两个月,梦想或许永远指引光明。

山间小路,入口远方,另一条通道希望。

我希望像一颗种子,埋藏在孩子们的心中,耐心的等待着钻出地面,捐满灿烂夺目的花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女孩的艰辛求学路一个深山贫困家庭
作者:微言薄语
来源:《百姓生活》2017年第12期
家住湖南省绥宁县瓦屋镇木兰田村的小女孩朱艳成,今年12岁,上小学五年级。

由于木兰田村没有学校,孩子上学要到50里外的瓦屋镇。

朱艳成每周一早上6点起床,步行到距离村子4里多外的公路上等待公交车,然后在山里坐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到镇子上的学校上课。

5年来,她上学的总路程累计近2万里。

朱艳成生活的木兰田村1组,四周大山环绕,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楠竹和树木,生态环境非常好,但是交通闭塞。

村子旁边虽然有一条村道,但不通公交车。

朱艳成说,上一年级的时候,奶奶和爷爷轮流送她。

现在长大了就不送了,但走这条4里多山路还会害怕,有时还会遇到蛇和其它的动物。

朱艳成到达有公交车的乡村公路上,公交车一般7点钟到站,经过一个多小时来到瓦屋镇。

每次乘车费4元钱,每周来回就是8元钱,这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也是不小的开支。

据朱艳成的奶奶介绍,6年前孩子的妈妈因为嫌弃家里贫困,抛弃了这个家庭,留下了两个孩子。

朱艳成弟弟今年8岁,患有先天性脑瘫。

奶奶曾患脑溢血中风留下后遗症,爸爸有精神病;爷爷患有肾结石与双肾严重的肾积水。

因为长期营养不良,12岁的朱艳成身高和同龄孩子相差一大截,看起来只有7、8岁的样子。

朱艳成说,在学校,有的同学让她帮忙收拾课桌,就会给她1元钱。

她说同学给了这1元钱,奶奶就可以减少1元钱压力。

朱艳成家里养了一头猪,每逢周末放学回到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奶奶喂猪。

帮奶奶做完家务活,朱艳成开始复习功课做作业。

她要赶在天黑前,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因为晚上家里为了节省电费,只有一盏灯光很不明亮的电灯。

尽管家庭贫困,朱艳成在学校刻苦学习,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家里的墙壁上贴着好几张她的獎状。

(据微信公众号“微言薄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