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发表时间:2014-07-23T14:16:49.2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张亚娟[导读]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
张亚娟(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医院 163000)【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31-01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2位。
如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改善胃癌预后的关键。
目前,随着电子技术、超声技术等高新技术在胃镜中的应用和诊断技术的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日益得到重视,早期胃癌的内镜下发现率和治疗率在逐年升高。
目前胃镜不仅已成为诊断早期胃癌的最重要工具,而且也是早期胃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2年1至2013年6月对60例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治疗,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37-60岁。
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恶病质等。
1.2早期胃癌的治疗1.2.1内镜下切除治疗大量临床病理学研究表明,浸润深度为m层(包括m1、m2、m3)的黏膜内癌几乎均不伴有淋巴结转移,sm.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也极低,所以对于浸润深度为m1、m2、m3及sm1的胃癌有可能在内镜下将肿瘤病灶切除而获得痊愈;但sm2以深的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明显增高,不适合内镜治疗[1]。
常用方法有内镜下黏膜切除、黏膜分割切除术和黏膜下切开剥离术。
可根据早期胃癌不同类型可选择应用不同的手术方法。
EMR适应证:①病理特征为高分化或中分化腺癌、乳头状腺癌的微小癌;②直径<2cm的I型、Ⅱa型病变;③直径小于1cm的Ⅱb、Ⅱc 型病变且无溃疡;④无静脉和淋巴结转移。
⑤癌肿>2cm的高龄或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
ESD适用于直径>2cm或有溃疡形成而不推荐进行EMR治疗,或经EMR治疗后复发的患者。
早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位。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胃癌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未侵犯固有肌层。
由于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和生存率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早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一、早期胃癌的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 内镜检查:是目前诊断早期胃癌最常用的方法。
通过内镜观察胃黏膜的颜色、形态、质地等变化,结合活检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2.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金标准。
通过对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胃癌的类型、分化程度等。
3.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帮助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二、早期胃癌的治疗早期胃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辅助治疗。
1. 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
手术切除范围应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2. 辅助治疗:(1)化疗:化疗是早期胃癌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替吉奥等。
化疗的目的是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2)放疗:放疗在早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放疗的主要目的是杀灭肿瘤周围的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
(3)靶向治疗: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针对胃癌的靶向药物主要有曲妥珠单抗、奥希替尼等。
三、早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早期胃癌一线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手术切除+化疗:这是目前早期胃癌治疗的标准方案。
术后给予化疗,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
2. 手术切除+放疗:对于局部晚期胃癌,手术切除后可给予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3. 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对于EGFR阳性胃癌,术后给予靶向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4. 手术切除+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ppt课件

三、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与常规内镜诊断 1早期胃癌的症状和体征 ① 上腹痛 起初仅感上腹胀、沉重感、隐痛,
常被误认胃炎。北京协和医院107例表浅型胃 癌分析,出现上腹隐痛者可达80%左右。
② 早饱、食欲减退、消瘦、乏力 可作为胃 癌的首发症状,在早期出现。北京协和医院早 期表浅行胃癌的病例中,出现此症状者约20%, 并且可不伴有上腹痛。
19
② 染色法与亚甲蓝 染色法是指色素浸润消化道 粘膜或被吸收使之染色。
亚甲蓝又称甲蓝、美兰:是塞秦类可吸收染 料。正常的小肠细胞、结肠细胞、胃的肠化型 上皮和食管的特异性肠化生上皮均可被染色; 食管鳞状上皮、胃上皮和胃型化生上皮均不被 染色。食管鳞状上皮或贲门柱状上皮的不典型 增生或癌多表现为染色不良或不然色。亚甲蓝 可用于检则Barrett食管、贲门肠化生上皮以及 胃的肠型化生上皮。此外,亚甲蓝还可检测热 烧或激光下粘膜消融术后是否有肠化生上皮的 残留。
2
一.早期胃癌的定义和分型 ⒈ 早期胃癌的定义是指: 胃癌病变限于胃壁的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不论其浸润范围大小,单发或多发及有无淋 巴结转移。
其中,仅限于粘膜层的癌称粘膜内癌,已 侵及粘膜下层者称粘膜下层癌,有二个以上 癌灶者称多发癌,直径小于1.0cm者称为小胃 癌,直径小于0.5cm者称微小胃癌。中晚期胃 癌亦称进展期胃癌,是指病变深度已超越粘 膜下层者。
16
根据日本胃癌专家的研究,胃镜操作经历 不满10年的医师早期胃癌的漏诊率为25%, 尤其是贲门附近的胃癌漏诊率可高达32%; 操作经历在10年以上的内镜医师早期胃癌漏 诊率也为20%,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亦被漏 诊。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 结提高。
17
四.早期胃癌诊断的新方法 1、染色内镜 染色内镜的概念是指应用特殊 的染色剂对消化道粘膜染色观察病变的一种 内镜下诊断方法。染色后粘膜结构更加清晰, 病变部位与周围对比得到加强,轮廓更加明 显。如能结合新型放大电子胃镜,可进一步 观察消化道粘膜的隐窝、腺管开口的形态、 粘膜下血管的分布,对早期粘膜病变的诊断 效果优于普通胃镜,从而提高早期癌及癌前 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细胞 百 分 率 及 C 8 D 8 D C 2 T 细 胞 百 分 率 进 一 步 降 低 , D C3 C 8 细 胞 和 C C 2 一 细 胞 百 分 率 继 续 升 高 , 月 后 D T D8 D 8 T 3个 上 述 结 果 仍 进 一 步恶 化 , 与 病 人 的存 活 期 限 有 明 显 关 系 。提 且 示微波热疗联合放疗 后病人 的 T细胞 免疫功 能在较长 时间 内
总 的 细 胞 免 疫 状 态 呈 下 降 趋 势 。 射 线 对 淋 巴 细 胞 增 殖 功 能 有 抑制作 用 , 者 放 疗 后 C 3 患 D T 细 胞 、 D T 细 胞 及 C 4 C 4 D / C 8 D 比值 下 降更 明 显 。也 有 学 者 研 究 发 现 经 过 一 定 时 间 后 也 有 回升 的情 况 , 可 能 与 预 后 有 关 , 有 复 发 或 转 移 者 C 4 但 而 D T 细 胞 、 D /D 比 值 下 降 更 为 显 著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有 学 者 C4 C8 研 究 发 现 NP C患 者 的 活 化 淋 巴 细胞 C 3 D L A—D C 8 R、 D / HL A—D 的含 量 明显 高 于 正 常对 照 组 活 化 T淋 巴细 胞 的 含 量 R
亚群检测 及I 临床 意 义 [ ] 河 北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 0 9 3 J. 20 ,0
( )1 1 :9—2 . 1
[] 周 晋 华 . 式 细 胞 术 分 析 不 同分 期 的 恶 性 肿 瘤 外 周 血 T 7 流 淋 巴细 胞 亚 群 的变 化 [] 临 床 肿 瘤 学 杂 志 ,0 9 1 ( ) J. 2 0 ,4 7 :
而 C 8 D T细 胞 却 增 高 。 肿 瘤 的 免 疫 逃 避 增 加 , 进展 加剧 , 体 机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
方法:对我院30例早期胃癌在诊断及治疗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析。
其中18例有慢性胃病史2-30年,27例,临床表现以上腹痛为主,2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进食哽噎。
胃镜检查30例,上消化道造影检查20例。
胃黏膜层(m)癌16例,黏膜下层(sm)癌14例,淋巴结转移5例。
本组均行d.或d:,其中远端胃大部切除21例,近端胃切除7例,全胃切除2例。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
28例获得随访结果。
随访率为95%。
l、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和 87.5%。
结论: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胃癌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主要因素。
并对诊断、治疗和-临床对策作了探讨。
【关键词】早期胃癌;黏膜;黏膜下层观察我院自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共收治确诊的胃癌40例,其中早期胃癌30例。
现就早期胃癌诊断、治疗及病理特点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为1.5:1。
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9.5岁,其中50~60岁14例,占40%,为高发年龄组。
1.1临床表现:18例有慢性胃病史(占60%),27例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等。
2例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
少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食欲减退,上腹闷胀感。
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偶有上腹部轻微压痛。
1.2诊断:本组资料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组织证实为胃癌1.3手术发现:①病变部位:按l、m、u分区法,30例中l区18例,m区6例lm区3例,u区3例。
②病灶大小:直径≥3cm者5例i直径<3em者25例,占80*/0,其中小胃癌2例(直径o.6em)1.4手术情况:本组30例早期胃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
其中胃癌d:根治术(即清扫至第2站胃周淋巴结)21例,d.根治术(清扫第1站胃周淋巴结)9例。
远端胃次全切除术21例(毕i式13例,毕ⅱ式8例),近端胃切除7例,全胃切除术2例。
消化内科研究进展与前沿技术

消化内科研究进展与前沿技术消化内科是临床医学中涉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了胃、肠、肝、胆、胰等器官的相关疾病。
本文将探讨消化内科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包括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手段的创新。
在文章中,将重点介绍胃癌和肝癌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胃癌的研究进展胃癌是一种高发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
近年来,围绕胃癌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
1. 基因检测技术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以帮助识别患有胃癌风险的个体,进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胃癌相关的遗传突变,如CDH1、PTEN、TP53等基因异常,这些异常不仅可以用于早期胃癌的诊断,还可以作为患者预后和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
2. 液体活检技术传统的组织活检对于胃癌的诊断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但是由于病灶的局部性和异质性,活检结果有时存在误差。
液体活检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液体活检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如胃液或血液中的游离DNA、miRNA等,可以非侵入性地诊断胃癌。
3.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
通过刺激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针对胃癌的免疫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检查点分子的作用,激活患者的免疫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肝癌的研究进展肝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癌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肝癌的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1. 肿瘤标志物的筛查和监测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通过筛查患者体液中的特定肿瘤标志物,如AFP、AFP-L3、DSCP1等,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肝癌病变,从而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
2. 肿瘤免疫治疗与胃癌一样,肝癌也可以采用免疫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可以有效地抑制肝癌的生长和扩散。
早期胃癌筛查进展

早期胃癌筛查进展刘文忠【摘要】Gastric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China.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s less than 30%,while the 10-year survival rate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can reach 90%.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is the primary means of detecting early gastric cancer and reducing its mortality. 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infe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of gastric cancer. Eradication of H. pylori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and its mortality. This review summarized recent advances in screening methods,screeningsubjects,screening procedur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gastric cancer screening with H. pylori detection/eradication strategy.%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30%,早期胃癌10年生存率可达90%.胃癌筛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主要手段,可降低其死亡率.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病因,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就胃癌筛查方法、筛查对象、筛查流程以及胃癌筛查与Hp检测/根除策略相结合等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8(023)003【总页数】4页(P129-132)【关键词】胃肿瘤;早期胃癌;筛查;幽门螺杆菌;胃镜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类;胃泌素类【作者】刘文忠【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200001【正文语种】中文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2年资料,全球男性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4位,女性居第6位。
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

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高度致死性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但早期诊断与治疗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本文将探讨胃癌早期诊断与治疗手段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此为基础提出未来突破的方向和挑战。
一、胃癌早期诊断技术1. 体征和生物标志物:胃癌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寻找有效的体征和生物标志物对于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一些相关研究发现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碳酸氢盐酶(CA72-4)等指标在早期胃癌中升高,并能够提高其诊断价值。
此外,还有学者通过分析呼气中揮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气体成分来判断早期胃癌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性强的诊断手段,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胃镜和超声内镜(EUS)。
胃镜具有高分辨率和组织活检功能,可以直接观察到胃黏膜及其下层组织是否存在异常变化,并进一步确定病理类型。
而超声内镜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对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也能够进行准确评估。
3. 分子生物学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利用这些技术探索胃癌早期诊断新途径。
例如,基于微小RNA (miRNA) 的检测方法已经在某些实验室中应用于早期胃癌筛查中。
此外,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也被广泛应用于胃癌早期诊断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二、胃癌早期治疗方法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对于早期胃癌尤为重要。
腹腔镜手术和微创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外科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
同时,联合放化疗也成为一种常用的辅助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手术后生存率。
2.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抗癌策略,在胃癌早期治疗中也有着广泛应用。
常见的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