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深的取值(精)

合集下载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计算方法)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计算方法)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1、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为六层住宅楼,砖混结构,拟采用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最大线荷载F K=300kN/m。

根椐场地地质条件对浅基础进行评价:①、属先确定持力层,根椐场地地质条件,第②层可做为基础的持力层,其承载力特征值f ak=150kPa。

基础埋深d=2.0m。

②、求持力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深度修正):根椐5.2.4公式: f a=f ak+εdγm(d-0.5)式中:f ak---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150kPaεd=1.6, (根椐基底下土的类别,查表5.2.4:e=0.821, I L=0.35)若为湿陷性黄土或新近堆积黄土(Q42)应按GBJ25-90规范表3.0.4确定。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16.5kN/m3,d----基础埋深=2.0m代入计算为:f a=150+1.6×16.5×(2-0.5)=189.6kPa。

③、计算基础宽度b:根椐基础面积计算公式代入计算:A=Lb≥ = m取2.2m式中: F K---基础顶面的竖向力=300kN/mf 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89.6kPaL、b---基础的长度和宽度(条基时,L取1.0米)γ---基础及上伏土的平均重度=20.0kN/m3④、求基底压力P K:根椐5.2.2-1 公式式中:F k=300kN/mG k=L b dγ=1×2.2×2.0×20=88kNA=1×2.2m将参数代入计算后得p k=176.4kN/m2(kPa)⑤、根椐5.2.1-1式:f a≥p k判定地基强度是否滿足要求。

以上计算的f a=189.6kPa,p k=176.4kPa,滿足5.2.1-1式f a≥p k ,地基强度滿足要求。

⑥、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⒈已知下卧层的f ak=100kPa⒉下卧层顶面以上地基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γm = = 18.3kN/m3⒊求下卧层(第③层粉土)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f a=f ak+εdγm(d-0.5)式中:f ak=100kPaεd=1.5 (第③层粉土I p=8.1 ρw>10%)查表5.2.4。

东南大学基础工程《浅基础例题与习题》

东南大学基础工程《浅基础例题与习题》

力值
基底处最大
pk max
k min
Nk (1 6e ) 933.5 (1 6 0.227 )
A
l 1.5 3.0
3
和最小压力
301.6kPa 1.2 113.3kPa 0
fa
282kPa
NO
20
(4)调整底面尺寸再算
取b=1.6m, l=3.2m
基底处总竖向力 Nk 830 201.63.21.15 947.8kN
18.6kN / m3 e 0.90
A
11
概念题 • 5. 按 《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 》
(GB50007 - 2002) 的 规 定 选 取 地 基 承 载 力深宽修正系数时,指出那些因素能影响 地基承载力深宽修正系数的取值: • (A) 土的类别; • (B) 土的重度; • (C) 土的孔隙比; • (D) 土的液性指数。
• 要求: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5
• 解:
• 塑性指数
I p wL wp 35.2 23.2 12.0
• 液性指数
IL
w wp wL wp
26.2 23.2 12
0.25
• 查表2-5
η b=0.3、 η d=1.6

基底以上土的加 权平均重度
m
1h1 2h2
h1 h2
A、C、D 14
概念题
• 8. 对于p~s曲线上存在明显初始直线段的 载荷试验,所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A) 一定是小于比例界限值; • (B) 一定是等于比例界限值; • (C) 一定是大于比例界限值; • (D) 上述三种说服都不对。
D
15

基础工程题库选择题

基础工程题库选择题

基础工程题库选择题1、在地基变形计算中,对于不同的结构应由不同的变形特征控制,不正确的是A 。

A、框架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B、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C、单层排架结构应由柱基的沉降量控制D、高层建筑应由整体倾斜控制2、建筑基础中的 B 必须满足基础台阶宽高比的要求.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B 砖石及混凝土基础C柱下条形基础D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3、设置于深厚的软弱土层中,无较硬的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或桩端持力层虽然较坚硬但桩的长径比很大的桩,可视为B。

A、端承桩B、摩擦桩C、摩擦端承桩D、端承摩擦桩1、基础工程设计包括( c )两大部分。

A、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B、基础内力和基础设计C、承载能力设计和地基变形设计D、地基变截面设计3、减轻建筑物的自重措施之一()(C)A、选用轻型结构B注意保护坑底土体C、设置地下室D调整基底尺寸。

5、为满足承台的基本刚度,桩与承台的连接等构造需要条形承台和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厚度为()mm(B)A、500B、300C、200D、1002、建筑安全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地基设计应满足( d )A、持力层承载力要求B、地基变形条件C、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要求D、都要满足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 c )A、基底反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地基附加应力6、地基的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什么确定的?( b )A、基础类型B、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C、地基的刚度D、地基的变形性质7、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 a )A、越大B、越小C、与埋深无关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8、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修正根据( d)A、建筑物的使用功能B、建筑物的高度C、基础类型D、基础的宽度和埋深9、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 b )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箱形基础C、筏形基础D、扩展基础10、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 d )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1、高耸结构物的地基允许变形值除了要控制绝对沉降量外,还要由下列何种性质控制?( c )A.平均沉降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2、柱下条形基础的翼板厚度不应低于( c )A.100mmB.150mmC.200mmD.250mm3、计算地基变形时,对于框架结构,应由( b )A.沉降量控制B.沉降差控制C.倾斜控制D.局部倾斜控制5、在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深、宽修正时,埋深d的取值一般取( b )A.天然地面到基底B.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C.室内设计地面到基底D.室内、外设计地面到基底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物的影响B.设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C.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先重后轻,先深后浅D.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基坑时,要注意尽可能不扰动土的原状结构8、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d )A.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有效减小基底面积B.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可以降低工程造价C.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因而对抗震有利D.增大基础埋深虽然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但一般不能有效地减小基底面积9、具有地下室的筏基的地基承载力要比同样条件下条形基础的地基承载力( a )A.高B.一样C.低D.略低一些10、下列不是单桩的破坏模式的为( b )A、屈曲破坏B、滑移破坏C、整体剪切破坏D、刺入破坏1、采用《地基基础规范》的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置深度的选取是( c )A.在上部结构施工以后填方的,可以从填土面积算起B.非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的地下室,可以从室外地面算起C.在填方以后施工上部结构的,可以从填土面算起D.填土固结后,可以从填土面算起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指出下列情况中哪些不需验算沉降( d )A.5层住宅,场地填方高度为2m,持力层承载力fk=90kpa B.6层住宅,场地无填方,持力层承载力fk=130kpaC.在软弱地基上,建造两栋长高比均为3.5的5层相邻建筑,持力层承载力fk=110kpa,基础净距为2.5mD.烟囱高度为35m,持力层承载力fk=90kpa3、无筋扩展基础可用于( d )民用建筑和承重墙的厂房。

《基础工程》试卷库和参考答案

《基础工程》试卷库和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基础工程设计包括()两大部分。

(C)A、基础设计和地基设计B、基础内力和基础设计C、承载能力设计和地基变形设计D、地基变截面设计2、建筑安全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地基设计应满足()(C)A、持力层承载力要求B、地基变形条件C、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要求D、都要满足3、计算基础内力时,基底的反力应取() (B)A、基底反力B、基底附加压力C、基底净反力D、地基附加应力4、悬臂式和锚定式挡土墙属于()(B)A、扶壁式B、桩、墙式C、重力式D、固定式5、作用在高压缩性土层上的建筑物,施工期间完成的沉降量占最终沉降量的()(B)A、5%~20%B、20%~50%C、50%~80%D、80%以上6、地基的允许变形值是由下列什么确定的?()(A)A、基础类型B、上部结构对地基变形的适应能力和使用要求C、地基的刚度D、地基的变形性质7、相同地基土上的基础,当宽度相同时,则埋深越大,地基的承载力()(B)A、越大B、越小C、与埋深无关D、按不同土的类别而定8、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修正根据()(B)A、建筑物的使用功能B、建筑物的高度C、基础类型D、基础的宽度和埋深9、高层建筑为了减小地基的变形,下列何种基础形式较为有效?()(A)A、钢筋混凝土十字交叉基础B、箱形基础C、筏形基础D、扩展基础10、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A)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基础的功能决定了基础设计必须满足三个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2、在强夯中,根据加固区地基中的孔隙承压力与动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动力固结阶段。

地基承载力为什么修正

地基承载力为什么修正

实验表面,地基承载力不仅与土的性质有关,还与基础的大小、形状、埋深以及荷载的情况有关。

这些因素对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又随土质的不同而不同,在采用载荷实验或原位实验的经验统计关系等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考虑的是对应于标准条件或基本条件下的值。

而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和计算时,考虑的是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标准组合,即采用荷载设计值,所以对某个实体基础而言,就应该计入它的埋深和宽度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度和宽度修正。

(一)、承载力宽度修正根据大量的载荷资料表明:对于øk>0的地基土,其承载力的增大随øk的提高而逐渐显著。

若地基底部的宽度增大,地基承载力将提高,所以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应予以宽度修正。

当b>6m时,修正公式必将给出过大的承载力值,出于对基础沉降方面的考虑,此时宜按6m 考虑。

另一方面,当b<3m时,根据沙土地基的静载荷资料表明,按实际值计算的结果偏小许多,所以《地基规范》又规定,当基底宽度小于3m时按3m考虑。

(二)、承载力深度修正静载荷实验又表明:地基承载力随埋深d显线形增加趋势,即深度修正系数将增大。

实际上,如果埋深d越大,那么基础以上的土可做边载考虑,基底处土体所受到的上覆压力越大,使基础产生失稳和破坏的荷载也越大,也就是说,埋深越大,地基承载力越高。

值得注意的是,深度修正系数是根据同样宽度但埋深不同的载荷板实验,得出随埋深增大而承载力增长的规律确定的。

但由于载荷板实验的埋深有限,所以得出的规律也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

有些根据直径为200~300mm的小载荷板所做的实验结果表明:同样存在着一个约4d左右的临界深度,超过此值时,承载力的增长规律不明显。

所以在有些地区确定大直径桩的承载力时,由于静载荷实验的困难,就套用天然地基承载力再加上深度修正的办法得出桩的端承力,对此必须慎重对待,务必不超过当地的经验值。

(整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

(整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关系一、原因与钢、混凝土、砌体等材料相比,土属于大变形材料,当荷载增加时,随着地基变形的相应增长,地基承载力也在逐渐加在,很难界定出下一个真正的“极限值”,而根据现有的理论及经验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不同的值。

因此,地基极限承载力的确定,实际上没有一个通用的界定标准,也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土类的计算公式,主要依赖根据工程经验所定下的界限和相应的安全系数加以调整,考虑一个满足工程的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值。

它不仅与土质、土层埋藏顺序有关,而且与基础底面的形状、大小、埋深、上部结构对变形的适应程度、地水位的升降、地区经验的差别等等有关,不能作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应满足其功能要求,常常是承载力还有潜力可挖,而变形已达到可超过正常使用的限值,也就是变表控制了承载力。

因此,根据传统习惯,地基设计所用的承载力通常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前提下,使建筑物的变形不超过其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即允诺承载力,其安全系已包括在内。

无论对于天然地基或桩基础的设计,原则均是如此。

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施行,要求抗力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相应于极限值的“标准值”,并将过去的总安全系数一分为二,由荷载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分担,这给传统上根据经验积累、采用允许值的地基设计带来了困扰。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与《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不符,因此本次规范进行了修订。

二、对策《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鉴于地基设计的特殊性,将上一版“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修改为“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并加强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研究。

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也完善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表达式,认可了地基设计中承载力计算可采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自考题-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自考题-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自考题-3(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基础抵抗和调整不均匀沉降能力最大的是( )A.扩展基础B.柱下交叉条形基础C.筏形基础D.箱形基础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各个类型的浅基础的特点。

[要点透析] 筏形基础由于其底面积大,故可减小地基上单位面积的压力,同时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并能更有效地增强基础的整体性,调整不均匀沉降。

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修正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A.当基础宽度大于3米时作宽度和深度修正B.当基础宽度大于3米时作宽度修正,埋深大于0.5米时作深度修正C.当基础宽度大于3米小于6米时作宽度修正D.需作深度修正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影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主要因素。

[要点透析] 影响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主要因素为基础的宽度和埋置深度,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应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

3.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一般由______控制。

( )A.沉降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各类建筑物对地基沉降验算的要求。

[要点透析] 各类建筑物对地基沉降验算的要求:(1)由于地基不均匀、建筑物荷载嗟异大或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地基沉降,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

(2)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控制,必要时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3)必要时应分别预估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的地基沉降值,以便预留建筑物有关部分之间的净空。

4.以下属于预制桩的是( )A.混凝土预制桩B.摩擦型桩C.端承型桩D.挖孔桩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常用的预制桩。

基础工程浅基础部分习题

基础工程浅基础部分习题
(B)5kPa
(C)5.5kPa
1-26 某墙下条形基础,顶面的中心荷 载 F=180kN/m,基础埋深 d=1.0m,地 基承载力标准值fk=180kPa,确定基础 的最小宽度是( )
(A)1.0m
(B)0.8m
(C)1.13m
(D)1.2m
1-27 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基 底反力分布呈( )
(C)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
降差控制
1-15 砖石条形基础是属于哪一类基础?


(A)刚性基础 (B)柔性基础 (C)轻型基础
1-16 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在于


(A)伸缩缝比沉降缝宽
(B)伸缩缝不能填实
(C)沉降缝必须从基础处断开
1-1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计算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公式
现甲、乙基础的基底平均压力均等于
地基土的承载力,则甲、乙基础的沉
降量比较为(

(A)甲基础大
(B)乙基础
(C)一样大
1-45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 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 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 )
(A)增加基底面积(B)减小基底面积
(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
1-46 下列说法院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增大基础埋深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
1-3 面 在进行浅基础内力计算时,应采 用下述何种基底压力?( )
(A)基底净反力 (B)基底总压力 (C)基底附加压力
1-4 当建筑物长度较大时,或建筑物荷载 有较大差异时,设置学降缝,基原理是 ()
(A)减少地基沉降的措施 (B)一种施工措施 (C)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
1-5 下列何种结构对地基的不均沉降最 敏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技术煤炭工程 2004年第2期
修正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深的取值
韦洪生,周晖
(1 黑龙江鸡西矿务局设计院,黑龙江鸡西 158100;2 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建工系,河北廊房 102849) 摘要:在修正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规范对公式中各项参系数、各物理量取值都有规定,对基础埋深取值的说明更多一些,但实际工程千差万别,不免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存在室外地面高差、挖方整平区、室外高于室内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对各种特殊情况总可以按规范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找出合理的解答。

关键词:基础埋深;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室外地面高差;挖方整平区;室外高于室内中图分类号:TU47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0959(2004)02-0022-02 由于基础具有一定的宽度和埋置深度,与确定地基承载
力特征值时所考虑的状况及试验有所不同,因此地基承载力
计算时要考虑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影响,对地基承载力特
征值加以修正。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以下简称规范第5 2 4条规定:当基础宽度大于
3m或埋置深度大于0 5m时,从荷载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
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修正:
fa=fak+ b (b-3)+ d 5)m(d-0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规范第5 2 3条确
定;
b、 d!基础宽度和埋置深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
数;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
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

公式中各数、量的取值, 规范中均有规定,对埋置
深度的规定如下: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在填方整平
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
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基或筏
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的规定,较全面地列出了工程中常见的情况,大多数工程都能直接明确地按规范规定确定基础埋置深度,但实际工程中也有可能遇到与规范不同的情况,下面按规范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讨论几种特殊情
况。

1 室外地面标高有高差室外地面标高有高差(见图1、图2)时,基础埋置深度是取h1还是取h2,主要取决于标高变化处到基础底面边缘的距离a的大小。

根据土体极限平衡理论,一个条形荷载板置于土体表面上,当荷载下的土体处于塑性平衡状态时,塑流边界如图3,图中阴影部分称为被动朗金区[1],只有位于被动朗金区上方的超载才能增加其被动土压力,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这里被动朗金区的大小可以参照规范条文说明中的:∀主群楼一体的结构,对于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宜将基础底面以上的荷载,按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

#据此认为: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完全能够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作用。

对于图1所示情况:当a>2b时,埋深可按h1取值;当a∃2b时情况较为复杂,宜按h2取值,尤其当a<b时,高差对地基承
载力有不利影响,应按荷载考虑。

对于图2所示情况:当a
乎为零。

缺点是新风要靠自然的方式补充,浪费冷量,设
备初投资高。

3)不论是VRV还是VAV系统都具有根据冷热量需求
进行冷热量转移能力,同时又都是应用变频技术使运行费
用进一步降低。

因此,这两种空调系统都是节能型的。


们可以应用不同的建筑物内。

4)就本工程而言,如果建筑对室内空气品质有较高的
要求,并考虑全年空调系统运行时,应当首推VAV系统。

收稿日期:2003-12-24参考文献:[1] 蔡敬良.变风量空调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2] 张永铨,巨永平.变频控制的VRV空调系统[J] 天津大学暖通空
调,1994.3.[3] DAIKIN,超级VRV,PCZ97-4.(责任编辑章新敏)
2004年第2期煤炭工程 %b时埋置深度取h1;当a<b时,可按折算埋深h=h2-(h2-h1)a/b计算。

设计技术
2 存在挖方整平区
存在挖方整平区的情况,见图4。

规范中所说的∀一般从室外地面标高算起#是指设计室外标高,即工程竣工后的室外地面标高。

对于存在自然地面标高高于设计室外地面标高的挖方整平区,如挖方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完成,毫无疑问,埋深应从设计室外地
面标高图4
算起,取值h1;如果挖方是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也应按h1计算埋置深度。

因为没完成的挖方只在施工阶段这一短暂期间起到提高地基承载力超载作用,而持久状况(正常使用阶段),挖方已经完成,地基基础是工作在按设计的室外标高确定的埋深下,理应按h1取值。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施工阶段地基承载力高于使用阶段,施工过程中地基土受压产生一定程度的固结,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但这

1种提高极为有限,大小难以确定,设计中不应考虑因此而
提高的地基承载力。

3 室外地面标高高于室内地面标高
一般工程室内地面标高都高于室外地面标高,而对于无地下室、室外地面标高又高于室内地面标高的特殊情况,修正地基承载力时,基础埋置深度应按规范中对地下室的规定:如果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
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只要室外地面标高高于室内地面标高,无论其数值多少,均视为地下室。


2总之,对地基承载力进行宽度、深度修正时,要根据
工程具体情况按规范的规定、基本原理及理论,确定基础埋置深度的取值,尤其对一些特殊情况,应认真分析,正确取舍。

参考文献:
[1] 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地基及
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6:140.

3(责任编辑马光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