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的历史变迁
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史

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史中国民族器乐是中国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音乐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以时间顺序探讨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史。
古代中国是民族器乐的发源地之一。
早在古代,中国人就开始使用各种乐器来表达情感和表达思想。
最早的民族器乐之一是古琴,它被誉为“中国的国乐”。
古琴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象征。
古琴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弹奏时需要借助指法和技巧来表达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民族器乐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与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
这也为中国的民族器乐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发展机遇。
丝绸之路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民族器乐开始融合了一些西方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宋朝时期,中国的民族器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时,乐器的种类更加丰富,演奏技巧也更加成熟。
著名的乐器如古筝、笛子、琵琶等都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乐器在演奏技巧和音色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的民族器乐进一步发展壮大。
这个时期,乐器的种类更加多样化,乐器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民族器乐开始与戏曲、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乐表演形式。
著名的乐器如京胡、二胡等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进入现代时期,中国的民族器乐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20世纪初,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的民族器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但是,中国的民族器乐并没有被淘汰,反而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创新。
中国的音乐家开始将民族器乐与西方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品。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崛起,中国的民族器乐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展,加强了对乐器制作工艺的保护和研究。
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音乐家也加入到传统民族器乐的学习和创作中,为中国的民族器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外乐器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中外乐器的发展历史和分类
中外乐器的发展历史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一、史前乐器:人类最早的音乐活动可以追溯到上万年前的史前时期。
简单的乐器如打击乐器、口哨、石笛等开始出现。
二、古代乐器:古代乐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
在中国,古琴、筝等古代乐器开始得到发展。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出现了象牙制作的吹管乐器、弦乐器等。
三、中世纪至文艺复兴:这一时期的乐器发展较为缓慢,保持古代乐器的基本形态。
但在中国,唐代以后开始出现了更多种类的弦乐器。
四、巴洛克时期至现代:这一时期的乐器发展迅速。
在中国,清代以后,乐器的制作技术和品种都有所增加。
在西方,巴洛克时期出现了许多弦乐器,如大提琴、小提琴等。
五、现代乐器:这一时期,乐器的种类和制作技术都达到了顶峰。
各种乐器不断出现,如钢琴、萨克斯管、电子乐器等。
根据乐器的演奏方法和声音产生原理,乐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出声音,如钢琴、小提琴等。
二、管乐器:通过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如单簧管、长笛等。
三、打击乐器:通过打击或敲击乐器本身发出声音,如鼓、铜钹等。
四、键盘乐器:通过手指按键触发声音的产生,如钢琴、电子琴等。
五、电子乐器:通过电子技术产生声音,如电吉他、合成器等。
除了以上几类乐器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乐器,如吹风琴、口琴等。
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声音和演奏方式,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和多样性。
乐器与音乐历史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乐器与音乐历史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乐器和音乐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与演变,为我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
本文将探讨乐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古代乐器的发展追溯到古代,人们使用各种不同的乐器来演奏音乐。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乐器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古文明。
这些乐器主要由竹子、动物骨骼和玉石制成。
例如,埃及古代的乐器包括雕刻精美的竖琴和鳄鱼皮制成的鼓。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乐器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音乐的发展。
古希腊的乐器包括古代竖琴、长笛、豎琴等,而古罗马发展了一种新型乐器-风琴。
这些乐器为古希腊和古罗马音乐的演奏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乐器的变革进入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乐器的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在这一时期,风琴、古大提琴和键盘乐器开始出现。
特别是古大提琴的出现,拓展了乐器的音域范围,同时也为后来西洋乐队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随着技术的进步,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也开始改变制作材料和结构。
乐器制造商开始使用更先进的工具和材料,如不同种类的木材和金属来制作乐器。
这些变革不仅提高了乐器的音质,而且使得乐器的制作更加精细化。
近代乐器的演变进入近代,乐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发明家和制造商在不断尝试新的材料和设计,以改进乐器的音质和使用者的体验。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乐器领域的一个巨大变革时期,很多传统乐器被新型乐器所取代。
例如,钢琴代替了古钢琴,而电子琴则通过电子技术加入了乐器家族。
同时,各种不同类型的乐器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弓弦乐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等成为交响乐队和室内乐团的重要成员。
管乐器如长号、小号、萨克斯管等在爵士乐和摇滚乐的演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击打乐器如鼓、锣和钹则赋予了音乐更加丰富的节奏感。
未来乐器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预见乐器在未来将继续不断发展与演变。
虚拟现实技术的崛起为乐器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民族乐器发展史(转载)

中国民族乐器发展史(转载)总说周代曾以制作方法为据,分民乐为八类,称“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此种分类自周末至清初,沿用三千多年。
其中石、木两类已极为罕见,石类较著名的有磬,木类有木鼓,还有不再流传的敔、柷等。
其后,又有另一种分类方法,现下较为常见。
以演奏方法为据,分为四类,吹奏类、弹拨类、拉弦类、打击类。
其中吹奏类又分空气振动、哨片振动、簧片振动;弹拨类又分横式、竖式;拉弦类分类依据多样;打击类根据材质可分响铜、响木、皮革,根据音高又可分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两类。
最早的,且有实物证明、年代可考的乐器为河南舞阳县出土的贾湖骨笛,距今已有近八千年。
古韵悠悠,先秦遗响,我便从先秦说起。
因多数乐器皆始于先秦时代,内容浩繁,便拆分两章,夏商(及以前)与两周。
中国民乐的魅力中国民乐有哪些?中国民乐中有五声,“五声”也称“五音”,都有哪五个音阶?夏商·乐以息和  早先乐器,多由劳动工具或生活用具发展而来。
原始社会时期主要乐器有两类,敲击乐器和吹管乐器。
陶钟、石磬、骨哨、骨笛、陶埙等均已出现,因陶钟等乐器我手里无相关演奏资料,便介绍骨笛、骨哨和陶埙。
骨笛作为笛子的一种,发现于一九八六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至今仍流传于藏族牧区。
现行曲有《春播》等。
因无演奏资料,便也不再多作评价。
骨哨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有些可调声调。
音质脆、尖,类似口哨,但音亮。
《中国古典音乐历朝黄金年鉴》中有曲《原始狩猎图》,觉尖锐、凄厉,多为仿声。
由此可见,骨哨并非作为单一乐器,大抵作狩猎之用。
我于《乐德》一文中介绍,“埙具治后之德,圣人贵淹。
于是,错凡银、借福勃。
埙音古朴醇厚,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
‘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轻夺迷失,将金石以同恭,启笙竿于而启批极’,在古乐史上,埙之地位,与钟、磬等同。
西洋乐器发展史

西洋乐器发展史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乐器西洋乐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些最早的西洋乐器开始出现。
例如,古希腊的竖琴和排箫,以及古罗马的长号和小号。
这些乐器虽然简单,但为后来的乐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世纪的乐器在中世纪,西洋乐器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中最著名的是风琴,它是一种由风箱和键盘组成的键盘乐器。
风琴在教堂音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在整个中世纪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中世纪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乐器,如吹箫、琵琶、提琴等。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乐器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洋乐器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许多新的乐器被发明出来,也对现有的乐器进行了改进。
其中最重要的是弦乐器家族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等乐器,它们成为了交响乐队和室内乐团中不可或缺的乐器。
四、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巴洛克时期是西洋乐器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管弦乐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法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让·巴蒂斯特·卢利为管弦乐队的构成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规定了弦乐器、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比例和使用方式。
这对于后来交响乐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古典时期的乐器古典时期是西洋音乐的黄金时期,也是西洋乐器发展的高峰。
在这个时期,许多经典的乐器被发明和改进,为古典音乐的演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著名的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都为这个时期的乐器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六、浪漫时期的乐器浪漫时期是西洋音乐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乐器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
例如,钢琴的发明使得键盘乐器的表达能力大大提高;管弦乐队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乐器的种类和数量都得到了增加。
七、现代乐器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音乐风格的多样化,西洋乐器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电吉他、电贝斯等电子乐器的出现,使得音乐表达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同时,电子技术的应用也使得乐器的音色和效果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中国传统乐器的历史

中国传统乐器的历史中国传统乐器作为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乐魅力。
这些乐器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也见证了中国音乐发展的进程。
本文将从古代音乐文化的起源、传统乐器的分类和流派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乐器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音乐文化的起源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乐器是以鸣乐为主,如石鼓、石钺等,这些乐器在古代部落社会中被用于宗教祭祀、农业生产和战争活动中。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中国的音乐文化开始逐渐发展,乐舞由祭祀活动转变为娱乐表演,乐器也逐渐多样化,如筑、钹、铙、箜篌等。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雅乐成为贵族社会的象征,乐器的种类和使用方式进一步丰富。
二、传统乐器的分类和流派中国传统乐器可以按照乐器的材料、演奏方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弹拨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和弦鸣乐器。
弹拨乐器包括琵琶、古筝、扬琴等,它们以弹奏琴弦发出音乐声音。
吹奏乐器包括笛子、唢呐、葫芦丝等,演奏时通过口吹或吹气发声。
打击乐器则以敲击或击打动作产生声音,如钟鼓、排鼓、钹等。
弦鸣乐器以拨弦发声,如二胡、中胡、板胡等。
此外,中国传统乐器还有各自的流派和风格。
例如,京剧音乐中常用的梆笛和豎琴是以京剧为主要表演形式而产生的一种流派。
古筝则有北派和南派之分,两者在演奏方式、音色表现等方面有所差异。
每种传统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巧,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乐器流派。
三、乐器的演奏技巧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是传统音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每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方式和技巧要求。
以古筝为例,演奏时需要用拇指、食指、中指等指法,同时掌握双手的力度和节奏,以创造出丰富而优美的音乐效果。
而笛子则需要演奏者通过变换气息和吹口的技巧来掌握音调和音色的变化。
此外,乐器演奏者还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表现力,以将乐谱中的音符转化为饱含情感的音乐表达。
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发展历史系列

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发展历史系列中国拥有丰富的古典民族乐器,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
这些乐器不仅在音乐演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和音乐文化。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古典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
第一章:古代乐器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乐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商、周时期。
最早的乐器主要是以击打、吹奏和弹奏为主,如鼓、吹管、弦乐等。
这些乐器在古代礼仪、宗教仪式和娱乐活动中广泛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乐器逐渐丰富起来,形成了古代乐器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古代乐器的演化和分类古代乐器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打击乐、弦乐、吹管乐和键盘乐四大类。
打击乐器主要包括鼓、钹、锣等,弦乐器则有琴、瑟、筝等,吹管乐器包括笙、箫、管等,键盘乐器则有古琴、古筝等。
这些乐器在古代的音乐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古代民族乐器的地方特色中国广袤的土地孕育出了丰富多样的古代民族乐器。
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
比如西北地区的马头琴、二胡,江南地区的古筝、琵琶,西南地区的木琴、手鼓等。
这些乐器以其特有的音色和演奏方式,为地方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第四章:古代乐器的传承和发展古代乐器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音乐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许多文人雅士对古代乐器进行了改良和创新。
他们以琴棋书画为伴,以音乐为乐,使得古代乐器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继承。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一些电子技术也被应用到古代乐器的制作中,使得乐器的音色更加多样化。
第五章:中国古典民族乐器的当代价值中国古典民族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中国古典民族乐器,并将其应用到现代音乐创作和演奏中。
古典民族乐器在传统音乐、戏曲、舞蹈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而且,中国乐器还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为推广中华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结语:中国古典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丰富多彩,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乐器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特色

乐器的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特色乐器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通过了解乐器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每个民族独有的音乐风格,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历史和地域的角度探讨乐器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民族所表现出的特色。
一、乐器的起源与发展乐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最早的乐器大多为自然或人造的声响产生装置,如古代的鼓、木鱼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乐器逐渐分化出声音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不同类别。
每一类别的乐器都有其独特的发声原理和表演方式,这些技术的积累为乐器的多样化提供了基础。
从地理角度来看,不同地域文化对乐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古埃及的法老曾经拥有庞大的管弦乐队,并且在乐器制作上运用了独特的技艺。
古中国的乐器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古琴、古筝和古箏等,它们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
二、乐器的文化背景不同乐器背后的文化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所在民族的审美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价值体系。
以中国的古琴为例,古琴代表了中国古代士人的文化和修养。
在古代中国,弹琴被视为一种高雅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这在琴曲的作曲和演奏技巧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古琴音乐以其静谧、典雅的特点,在世界乐器家族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同样的,印度的西塔琴则是印度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它以其复杂的音乐理论和灵活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西塔琴被视为宗教仪式和精神修炼的载体,演奏者在弹奏时往往进入一种宗教般的心境,与上帝建立联系。
三、民族特色音乐与乐器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乐器特色。
这些音乐和乐器往往与当地的传统、宗教、社会习俗等密不可分。
非洲大陆是民族特色音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非洲的鼓乐如同人们的心跳般充满了热情和活力。
非洲的鼓乐包括木鼓、手鼓、击鼓和阿凡达鼓等,它们在音乐节奏和节拍方面有着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形式。
另外,苏格兰的风笛则代表了苏格兰高地风格的音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羽管键琴族/拨弦古钢琴 家族”,包括形状不一、 羽管键琴其实不是一种乐器,而是早期键盘乐器的一个主要“ 羽管键琴其实不是一种乐器,而是早期键盘乐器的一个主要“家族” 包括形状不一、
名称各异的斯皮耐特、维吉那和切巴洛,中文也被译为“大键琴” 名称各异的斯皮耐特、维吉那和切巴洛,中文也被译为“大键琴”。它们几乎在锲槌 键琴盛行的同时开始流行, 世纪成为欧洲除管风琴之外的主要键盘乐器, 键琴盛行的同时开始流行,在16至18世纪成为欧洲除管风琴之外的主要键盘乐器,并 至 世纪成为欧洲除管风琴之外的主要键盘乐器 且在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和德国形成了键盘音乐的“黄金时期” 且在英国、西班牙、荷兰、法国和德国形成了键盘音乐的“黄金时期”。上述三种羽 管键琴只是外形不同和在不同的国家受到偏爱的程度不同,但发音原理是相同的, 管键琴只是外形不同和在不同的国家受到偏爱的程度不同,但发音原理是相同的,都 是在键盘的末端使用一个称之为“栓塞” 的木制机械装置,上端有动物羽管(常常是 是在键盘的末端使用一个称之为“栓塞” 的木制机械装置,上端有动物羽管 常常是 乌鸦的)。当琴键被按下时,羽管向上拨动琴弦发音, 乌鸦的 。当琴键被按下时,羽管向上拨动琴弦发音,回落时由羽管顶端的一个毛毡式 制音器使琴弦停止振动发音。 索尔特里琴” 制音器使琴弦停止振动发音。这种发音原理可追溯到中世纪的乐器 “索尔特里琴”, 这是一种外形类似于扬琴的乐器,但是用手指或弹片拨弦发音, 这是一种外形类似于扬琴的乐器,但是用手指或弹片拨弦发音,演奏与发音原理类似 于我国古代的琴和筝。。中文文献中仅仅将Cembalo(即英文的 。。中文文献中仅仅将 即英文的Harpsichord)称作羽 于我国古代的琴和筝。。中文文献中仅仅将 即英文的 称作羽 管键琴,而这一家族的其他乐器则音译,其实是不妥的,尽管Cembalo在欧洲各国最 管键琴,而这一家族的其他乐器则音译,其实是不妥的,尽管 在欧洲各国最 为流行,是一种最主要的羽管键琴。本文统一使用各种羽管键琴的音译。 为流行,是一种最主要的羽管键琴。本文统一使用各种羽管键琴的音译。 斯皮耐特和维吉那是较小的羽管键琴,琴弦与键盘垂直或斜向布置,跟锲槌键琴 斯皮耐特和维吉那是较小的羽管键琴,琴弦与键盘垂直或斜向布置, 类似。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也可以随身携带,或放于桌上演奏。 类似。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也可以随身携带,或放于桌上演奏。斯皮耐特的外形多 可以呈长方形、五边形或三角形等;维吉那则主要流行在英国,呈长方形。 变,可以呈长方形、五边形或三角形等;维吉那则主要流行在英国,呈长方形。切巴 洛是最主要的一种羽管键琴,体积较大,其外形与现在的音乐会三角钢琴类似或呈梯 洛是最主要的一种羽管键琴,体积较大, 形平台式,这是由于其琴弦的长短不同而造成的。 形平台式,这是由于其琴弦的长短不同而造成的。制作精良的切巴洛已经具有多层键 一音多弦。以及由手动、膝盖或踏板控制的多个音栓, 盘、一音多弦。以及由手动、膝盖或踏板控制的多个音栓,可以通过转换键盘或调节 音栓而达到改变力度和音响的效果。 音栓而达到改变力度和音响的效果。 相比锲槌键琴,羽管键琴的音量较大,声音清晰而有穿透力, 相比锲槌键琴,羽管键琴的音量较大,声音清晰而有穿透力,但是在弹奏发音后 不能像后者一样通过手指的压力继续改变声音,而且音色较硬,音值较短, 不能像后者一样通过手指的压力继续改变声音,而且音色较硬,音值较短,长音不能 保持,因此不宜表现歌唱性的旋律而适宜演奏华彩性、舞蹈性的乐曲。 保持,因此不宜表现歌唱性的旋律而适宜演奏华彩性、舞蹈性的乐曲。其音域根据琴 的大小从三个八度到五个八度不等,力度范围可以从p-f,但是音量与音色的变化不 的大小从三个八度到五个八度不等,力度范围可以从 - , 能通过手指触键,而是靠音栓来控制的,所以音量只能做阶梯式的变化。 能通过手指触键,而是靠音栓来控制的,所以音量只能做阶梯式的变化。而无法实现 渐强渐弱的效果。尤其是切巴洛琴,既可作为独奏乐器,又可作为合奏乐器, 渐强渐弱的效果。尤其是切巴洛琴,既可作为独奏乐器,又可作为合奏乐器,在巴罗 克时期和古典主义初期,成为教堂、歌剧院和宫廷乐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 至 克时期和古典主义初期,成为教堂、歌剧院和宫廷乐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17至18 世纪是切巴洛这种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甚至在18世纪初期现代意义的钢琴被发明之 世纪是切巴洛这种羽管键琴的全盛时代,甚至在 世纪初期现代意义的钢琴被发明之 它依然维持了其键盘音乐的统治地位近半个世纪, 后,它依然维持了其键盘音乐的统治地位近半个世纪,在18世纪后半叶才被钢琴所取 世纪后半叶才被钢琴所取 代。
古筝艺术的历史变迁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 於陕西和甘肃一带。公元前237年李 斯上书秦始皇时,曾如此描 於陕西和甘肃一带。公元前 年李 斯上书秦始皇时, 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夫击瓮叩 ,弹筝搏 而歌乎鸣鸣,快耳目 述当时民间筝歌场面: 而歌乎鸣鸣, 者,真 秦之声也。” 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 秦之声也。 之后,筝常因此被称为“秦筝。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五弦筑身也” 据古文献记载,筝最早为“五弦筑身也”,一般认为筝是由早期 的五弦发展为汉代十二弦, 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 的五弦发展为汉代十二弦,进而为隋唐 十三弦筝,明代增至十四, 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乃至现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筝。 十五弦,到近代才出现了十六弦乃至现代的二十一至二十六弦筝。 春秋崖坟群出土了俩张十三弦筝, 近年江西贵溪 春秋崖坟群出土了俩张十三弦筝,弥补了文献记载 的不足,表明古筝早已传入中国南部。 的不足,表明古筝早已传入中国南部。可见十三弦筝并非 产生于 十二弦筝之后,而是早就与之并存。 十二弦筝之后,而是早就与之并存。 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 早期筝的表演形式主要是弹唱的筝歌。随着汉代相和歌的兴起, 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古筝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并逐步 发展为六七种丝竹乐器 耕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形式。 耕相迭奏,歌手击节唱和的形式。 十三弦筝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发展。 十三弦筝在唐代得到了充分发展。
古钢形制与特点
1 锲槌键琴/ 锲槌键琴/击弦古钢琴 管风琴是最早的键盘乐器,在公元前 世纪就已经有了 但作为带琴弦的键盘乐器, 世纪就已经有了。 管风琴是最早的键盘乐器,在公元前3世纪就已经有了。但作为带琴弦的键盘乐器, 锲槌键琴算得上最早的。这种乐器到底由何人发明,已无从考证。根据文献记载, 锲槌键琴算得上最早的。这种乐器到底由何人发明,已无从考证。根据文献记载,应该 世纪末期就有了这种乐器: 年的一首寓言诗《 是14世纪末期就有了这种乐器:在1404年的一首寓言诗《爱情的规则》中第一次提到了 世纪末期就有了这种乐器 年的一首寓言诗 爱情的规则》 锲槌键琴” “锲槌键琴”。1425年德国明登教堂保存的祭台雕刻画上同时出现了击弦古钢琴和拨弦 年德国明登教堂保存的祭台雕刻画上同时出现了击弦古钢琴和拨弦 古钢琴; 年从勃艮第交换到费拉拉的尼科洛·德斯特宫廷的乐器之中就包括了一种称 古钢琴;1426年从勃艮第交换到费拉拉的尼科洛 德斯特宫廷的乐器之中就包括了一种称 年从勃艮第交换到费拉拉的尼科洛 为古钢琴的乐器:1440年的魏玛奇书中也有关于锲槌键琴演奏的绘画,而同年亨里克 为古钢琴的乐器: 年的魏玛奇书中也有关于锲槌键琴演奏的绘画, 年的魏玛奇书中也有关于锲槌键琴演奏的绘画 阿尔诺绘制的关于乐器制作的手稿中, 斯·阿尔诺绘制的关于乐器制作的手稿中,描述了一些带弦的键盘乐器并详细叙述了它们 阿尔诺绘制的关于乐器制作的手稿中 的机理。但是这些早期的乐器已经遗失。现存最早的锲槌键琴是于1543年所制,现收藏 年所制, 的机理。但是这些早期的乐器已经遗失。现存最早的锲槌键琴是于 年所制 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乐器博物馆。 于德国莱比锡大学的乐器博物馆。 这种乐器的外形像一个长方形的箱子,可以随身携带,放在桌子上演奏。打开琴盖, 这种乐器的外形像一个长方形的箱子,可以随身携带,放在桌子上演奏。打开琴盖, 琴弦横向排列,键盘与之垂直。在每个琴键的末端有一个小铜块,按动琴键, 琴弦横向排列,键盘与之垂直。在每个琴键的末端有一个小铜块,按动琴键,小铜块就 击响琴弦。最初是多个琴键使用一根琴弦,即在一根琴弦上可以演奏多个音, 击响琴弦。最初是多个琴键使用一根琴弦,即在一根琴弦上可以演奏多个音,这是由于 琴弦的方向与键盘垂直,在不同的键盘上弹奏, 琴弦的方向与键盘垂直,在不同的键盘上弹奏,键盘上附设的装置可以使琴弦以不同的 长度振动,从而改变音高,类似于吉他和琉特琴的“品位” 长度振动,从而改变音高,类似于吉他和琉特琴的“品位”。这种通过改变弦长比例改 变音高的发音方式可以在很多弦乐器上发现,例如琉特琴、吉他、小提琴等, 变音高的发音方式可以在很多弦乐器上发现,例如琉特琴、吉他、小提琴等,其原理最 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独弦琴。它是公元前6世纪由毕达格拉斯创制的 世纪由毕达格拉斯创制的, 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独弦琴。它是公元前 世纪由毕达格拉斯创制的,主要用于审度音 律和研究乐理之用。其外形与发音原理简单:长方形的共鸣箱上张着一根琴弦, 律和研究乐理之用。其外形与发音原理简单:长方形的共鸣箱上张着一根琴弦,弦下边 有可以移动的琴马,用手指甲或拨子拨弦就可发音,移动琴马则改变音高。因此可以说, 有可以移动的琴马,用手指甲或拨子拨弦就可发音,移动琴马则改变音高。因此可以说, 独弦琴是锲槌键琴的始祖。 年以后, 独弦琴是锲槌键琴的始祖。1700年以后,锲槌键琴发展成为一音一弦,以便能够演奏音 年以后 锲槌键琴发展成为一音一弦, 阶和和弦,有些琴甚至在某些音上有两到三根弦,以增加音量。 阶和和弦,有些琴甚至在某些音上有两到三根弦,以增加音量。 锲槌键琴的音域为3至 个八度 键盘比现在的标准钢琴琴键窄,触键轻且浅, 个八度, 锲槌键琴的音域为 至5个八度,键盘比现在的标准钢琴琴键窄,触键轻且浅,发音 柔和优美,但较单薄。金属片击弦,在音发出之后与琴弦接触在一起, 柔和优美,但较单薄。金属片击弦,在音发出之后与琴弦接触在一起,因此可以在触键 后改变手指的压力,发出像小提琴揉弦似的音响或人声的颤音, 后改变手指的压力,发出像小提琴揉弦似的音响或人声的颤音,形成一种奇妙的演奏技 巧“震颤”,适合表现优美的旋律。但是其缺点是音量太小,只适合于在客厅或小型沙 震颤” 适合表现优美的旋律。但是其缺点是音量太小, 龙里演奏,观众围坐在周围,安静地欣赏。今天看来, 龙里演奏,观众围坐在周围,安静地欣赏。今天看来,演奏与欣赏锲槌键琴的音乐似乎 类似于中国的古琴音乐。在十六七世纪,锲槌键琴是西欧最受欢迎的乐器。 类似于中国的古琴音乐。在十六七世纪,锲槌键琴是西欧最受欢迎的乐器。但由于它音 量太小,功能不够, 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让位于羽管键琴, 量太小,功能不够,在17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让位于羽管键琴,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了。 世纪下半叶开始逐渐让位于羽管键琴 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了。 唯独德国人对能够表现细腻变化的锲槌键琴情有独钟,一直使用到18世纪末期 世纪末期。 唯独德国人对能够表现细腻变化的锲槌键琴情有独钟,一直使用到 世纪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