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键合工艺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引线键合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引线键合技术

学员作业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作业内容: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引线键合技术任课教师:张江元学员姓名:蒋涛学员学号: 511412130所在班级:集成电路工程教师评分: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引线键合技术【摘要】在回顾现有的引线键合技术之后,文章主要探讨了集成电路封装中引线健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球形焊接工艺比楔形焊接工艺具有更多的优势,因而获得了广泛使用。

传统的前向拱丝越来越难以满足目前封装的高密度要求,反向拱丝能满足非常低的弧高的要求。

前向拱丝和反向拱丝工艺相结合,能适应复杂的多排引线健合和多芯片封装结构的要求。

并具体以球栅阵列封装为例,介绍了检测手段。

不断发展的引线健合技术使得引线健合工艺能继续满足封装日益发展的要求,为封装继续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1. 引线键合工艺1. 1 楔形焊接工艺流程1. 2 圆形焊接工艺流程1. 3 主要工艺参数介绍1.3.1 键合温度1.3.2 键合时间2. 引线键合材料2. 1 焊线工具2. 2 引线材料3. 引线键合线弧技术3. 1 前向拱丝3. 2 反向拱丝4. 键合质量的判定标准4. 1电测试4. 2 边界扫描检测4. 3 X射线测试5. 小结参考文献1. 引线键合工艺在IC封装中,芯片和引线框架(基板)的连接为电源和信号的分配提供了电路连接。

有三种方式实现内部连接:倒装焊、载带自动焊和引线键合。

虽然倒装焊的应用增长很快,但是目前90%以上的连接方式仍是引线键合。

这个主要是基于成本的考虑。

虽然倒装焊能大幅度提升封装的性能,但是过于昂贵的成本使得倒装焊仅仅用于一些高端的产品上。

事实上对于一般产品的性能要求,用引线键合已经能够达到,没有必要使用倒装焊引起额外的成本增加。

对于封装厂商来说,使用倒装焊意味着目前传统的引线键合、模塑设备的淘汰,需要引入新的倒装焊设备,这个投资是非常巨大的。

传统的封装尺寸比较大,因而引线键合所使用的线的直径比较大,线弧也比较高,一般在150m~250m之间。

03 1 1 引线键合工艺

03 1 1 引线键合工艺

电子制造技术基础夏卫生副教授/博士1连接与电子封装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推荐图书IC Package Structure(IC结构图)TOP VIEW SIDE VIEW Lead Frame 引线框架Gold Wire金线Die Pad芯片焊盘Epoxy银浆Mold Compound 环氧树脂第三章元器件的互连封装技术什么是引线键合工艺及对比工艺应用例主要参数/设备性能检测方法劈刀参数第一节引线键合技术Review电子工程中最早采用的互连技术是钎焊,为适应微电子产业微细化的要求,已经开发并广泛使用的互连技术有以下三种:引线键合技术、载带自动焊技术和倒装焊技术。

在微电子封装中,互连技术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是很关键,特别是芯片互连对电子器件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影响很大。

半导体器件的失效大约有1/4到1/3是由芯片互连导致。

在半导体加工制造领域,引线键合是芯片封装过程的一种主要电互连方式。

该技术以其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占据了芯片封装领域70%份额。

电子封装始于IC晶片制成之后,包括IC晶片的粘结固定、电路连线、密封保护、与电路板之接合、模组组装到产品完成之间的所有过程。

Review电子封装常见的连接方法:引线键合(Wire Bonding,WB)载带自动焊(Tape Automated Bonding ,TAB)倒装芯片(Flip Chip,FC),也称为反转式晶片接合或可控制塌陷晶片互连(Controlled Collapse ChipConnection,C4)引线键合(Wire Bonding)什么是引线键合??用金属丝将芯片的I/O端(Inner Lead Bonding Pad: 内侧引线端子)与对应的封装引脚或者基板上布线焊区(Outer Lead Bonding Pad: 外侧引线端子)互连,实现固相焊接过程.原理:◆采用加热、加压或超声能破坏表面氧化层和污染,产生塑性变形,◆界面亲密接触产生电子共享和原子扩散形成焊点,◆键合区的焊盘金属一般为Al或者Au等,金属细丝通常为20~50μm直径的Au、Al或者Si-Al丝。

引线键合工艺介绍及质量检验

引线键合工艺介绍及质量检验

1引言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先进封装技术不断发展变化以适应各种半导体新工艺和新材料的要求和挑战。

半导体封装内部芯片和外部管脚以及芯片之间的连接起着确立芯片和外部的电气连接、确保芯片和外界之间的输入/输出畅通的重要作用,是整个后道封装过程中的关键。

引线键合以工艺实现简单、成本低廉、适用多种封装形式而在连接方式中占主导地位,目前所有封装管脚的90%以上采用引线键合连接[1]。

目前封装形式一方面朝着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朝着轻薄短小的方向发展,对封装工艺圆片研磨、圆片粘贴、引线键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中引线键合是很关键的工艺,键合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封装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引线键合工艺展开研究,分析影响键合质量的关键参数,以使引线键合满足封装工艺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要求。

2引线键合工艺2.1简介引线键合工艺分为3种:热压键合(Thermo-compressionBonding),超声波键合(UltrasonicBonding)引线键合工艺介绍及质量检验吕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北京东燕郊101601)摘要:介绍了引线键合工艺流程、键合材料及键合工具,讨论分析了影响引线键合可靠性的主要工艺参数,说明了引线键合质量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增强引线键合可靠性的措施。

关键词:引线键合;球形键合;楔形键合;毛细管劈刀;楔形劈刀;键合拉力测试;键合剪切力测试中图分类号:TN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07(2008)03-0053-08TheProcessIntroductionandQualityInspectionofWireBondingLVLei(The45thInstituteofCETC,BeijingEastYanjiao101601,China)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processes、materialsandtoolsofwirebonding,themainprocessparametersinfluencingonreliability,themethodsforqualityinspectionandthemethodstoimprovethebondingreliability.Keywords:Wirebonding;Ballbonding;Wedgebonding;Capillary;Wedge;BondPullTest收稿日期:2008-00-00与热压超声波键合(Thermo-sonicBonding)[2~3]。

铜丝在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及其合金的应用

铜丝在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及其合金的应用

铜丝在引线键合技术的发展及其合金的应用一、简介目前超过90%的集成电路的封装是采用引线键合技术,引线键合,又称线焊。

即用金属细丝将裸芯片电极焊区与电子封装外壳的输入,输出引线或基板上的金属布线焊区连接起来。

连接过程一般通过加热、加压、超声等能量,借助键合工具“劈刀”实现。

按外加能量形式的不同,引线键合可分为热压键合、超声键合和热超声键合。

按劈刀的不同,可分为楔形键合和球形键合。

引线键合工艺中所用导电丝主要有金丝、铜丝和铝丝,由于金丝价格昂贵、成本高,并且Au/Al金属学系统易产生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使键合处产生空腔,电阻急剧增大,导电性破坏甚至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接头性能。

因此人们一直尝试使用其它金属替代金,由于铜丝价格便宜、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导电导热性,并且Cu/Al金属间化合物生长速于Au/Al,不易形成有害的金属间化合物。

近年来,铜丝引线键合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二、铜丝键合的工艺当今,全球的IC制造商普遍采用3种金属互连工艺,即:铜丝与晶片铝金属化层的键合工艺,金丝与晶片铜金属化层的键合工艺以及铜丝与晶片铜金属化层的键合工艺。

近年来第一种工艺用得最为广泛,后两者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1. 铜丝与晶片铝金属化层的键合工艺近年来,人们对铜丝焊、劈刀材料及新型的合金焊丝进行了一些新的工艺研究,克服了铜易氧化及难以焊接的缺陷。

采用铜丝键合不但使封装成本下降,更主要的是作为互连材料,铜的物理特性优于金。

特别是采用以下’3种新工艺,更能确保铜丝键合的稳定性。

(1)充惰性气体的EFO工艺:常规用于金丝球焊工艺中的EFO是在形成焊球过程中的一种电火花放电。

但对于铜丝球焊来说,在成球的瞬间,放电温度极高,由于剧烈膨胀,气氛瞬时呈真空状态,但这种气氛很快和周围的大气相混合,常造成焊球变形或氧化。

氧化的焊球比那些无氧化层的焊球明显坚硬,而且不易焊接。

新型EFO工艺是在成球过程中增加惰性气体保护功能,即在一个专利悬空管内充入氮气,确保在成球的一瞬间与周围的空气完全隔离,以防止焊球氧化,焊球质量极好,焊接工艺比较完善。

引线键合(WireBonding)

引线键合(WireBonding)

引线键合(WireBonding)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将芯片装配到PCB上的方法 | SK hynix Newsroom结束前工序的每一个晶圆上,都连接着500~1200个芯片(也可称作Die)。

为了将这些芯片用于所需之处,需要将晶圆切割(Dicing)成单独的芯片后,再与外部进行连接、通电。

此时,连接电线(电信号的传输路径)的方法被称为引线键合(Wire Bonding)。

其实,使用金属引线连接电路的方法已是非常传统的方法了,现在已经越来越少用了。

近来,加装芯片键合(Flip Chip Bonding)和硅穿孔(Through Silicon Via,简称TSV)正在成为新的主流。

加装芯片键合也被称作凸点键合(Bump Bonding),是利用锡球(Solder Ball)小凸点进行键合的方法。

硅穿孔则是一种更先进的方法。

为了了解键合的最基本概念,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引线键合,这一传统的方法。

一、键合法的发展历程图1. 键合法的发展史: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加装芯片键合(Flip Chip Bonding)→硅穿孔(TSV)下载图片为使半导体芯片在各个领域正常运作,必须从外部提供偏压(Bias voltage)和输入。

因此,需要将金属引线和芯片焊盘连接起来。

早期,人们通过焊接的方法把金属引线连接到芯片焊盘上。

从1965年至今,这种连接方法从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到加装芯片键合(Flip Chip Bonding),再到TSV,经历了多种不同的发展方式。

引线键合顾名思义,是利用金属引线进行连接的方法;加装芯片键合则是利用凸点(bump)代替了金属引线,从而增加了引线连接的柔韧性;TSV作为一种全新的方法,通过数百个孔使上下芯片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相连。

二、键合法的比较:引线键合(Wire Bonding)和加装芯片键合(Flip Chip Bonding)图2. 引线键合(Wire Bonding) VS加装芯片键合(Flip Chip Bonding)的工艺下载图片三、引线键合(Wire Bonding)是什么?图3. 引线键合的结构(载体为印刷电路板(PCB)时)下载图片引线键合是把金属引线连接到焊盘上的一种方法,即是把内外部的芯片连接起来的一种技术。

引线键合

引线键合
11
热压焊:金属线过预热至约300至400℃的氧化铝(Al2O3)或 碳 化 钨 ( WC) 等 耐 火 材 料 所 制 成 的 毛 细 管 状 键 合 头 (Bonding Tool/Capillary,也称为瓷嘴或焊针),再以电火 花或氢焰将金属线烧断并利用熔融金属的表面张力效应使 线之末端成球状(其直径约金属线直径之2倍),键合头 再将金属球下压至已预热至约150至250℃的第一金属焊盘 上进行球形结合(Ball Bond)。在结合时,球点将因受压 力而略为变形,此一压力变形之目的在于增加结合面积、 减低结合面粗糙度对结合的影响、穿破表面氧化层及其他 可能阻碍结合之因素,以形成紧密之结合。
29
底面角
4 degree 专门设计用于解决8度或者0度的问题, 建议使用小的键合头
8 degree 一般用途,很好的第二键合点丝线截断能力 15 degree 仅仅用于热压焊,使用较少
30
5
键合头直径 (T)
主要影响第二键合点的强度, 在允许的范围内应该尽可能大, 小键合头适合于较密(细间距) 键合, 小键合头适合于手工操作。
35
36
6
2013/1/14
铝丝
• 纯铝太软而难拉成丝,一般加入 1% Si 或者1% Mg以提 高强度。 • 室温下1% 的Si 超过了在铝中的溶解度,导致Si的偏析, 偏析的尺寸和数量取决于冷却数度,冷却太慢导致更多 的Si颗粒结集。Si颗粒尺寸影响丝线的塑性,第二相是疲 劳开裂的萌生潜在位置。 • 掺1%镁的铝丝强度和掺1% 硅的强度相当。 • 抗疲劳强度更好,因为镁在铝中的均衡溶解度为2%,于 是没有第二相析出。
31
2013/1/14
键合头镀层
光滑涂层 • 较长的使用寿命 , • 要进行抛光 , • 使得第二键合点光亮, • 减少金属的残留和聚集

引线键合详解

引线键合详解

比较
球形键合:将键合引线垂直插入毛细管劈
刀的工具中,引线在电火花作用下受热成液 态,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形成球状,在摄像 和精密控制下,劈刀下降使球接触晶片的键 合区,对球加压,使球和焊盘金属形成冶金结 合完成焊接过程,然后劈刀提起,沿着预定的 轨道移动,称作弧形走线,到达第二个键合点 (焊盘)时,利用压力和超声能量形成月牙式 焊点,劈刀垂直运动截断金属丝的尾部。这 样完成两次焊接和一个弧线循环。
Au-Cu 系:1. 金丝键合到铜引脚上情形, 2. 三种柔软的IMC相(Cu 3 Au, AuCu, 和Au 3 Cu)活化能在0.8到1电子伏特之间,它们在高温(200325oC)时候由于柯肯达尔效应容易降低强度, 3. 强度的降低明显取决 于微观结构、焊接质量和铜的杂质含量, 4. 表面清洁度对于可键合性 以及可靠性至关重要,5. 另外如果有机聚合材料用于晶片的连接,那么聚 合材料要在保护气氛下固化以防止氧化。 Au-Ag 系:1. Au-Ag 键合系的高温长时间可靠性很好, 2. 无IMC形成 且无腐蚀 3. 金丝键合到镀银的引脚上已经使用多年 4. 硫的污染会影 响可键合性 5. 常在高温下(约250oC)进行热声键合,以分离硫化银膜而 提高可键合性。 Al-Ag 系:1. Ag-Al 相图非常复杂,有很多IMC, 2. 柯肯达尔效应容易 发生,但是在工作温度以上, 3. 实际很少使用这种搭配,因为相互扩散和 湿度条件下的氧4. 氯是主要的腐蚀元素,5. 键合表面必须要用溶剂清洗. 然后用硅胶防护。 Al-Ni 系:1. Al-Ni键合使用直径大于75µm的Al线, 以避免发生柯肯达 尔空洞效应。2. 应用于高温功率器件,如航行器的叶片。3. 对于键合区, 多数情况下Ni是通过硼化物或者磺胺溶液化学镀沉积的,而化学镍磷镀 会引入6 至8% 的磷而影响可靠性,但是Ni的氧化也会产生可键合性的 问题。镀Ni的键合应该进行化学清洗。

引线键合工艺介绍及质量检验

引线键合工艺介绍及质量检验

引线键合工艺介绍及质量检验引线键合工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制造的连接技术,它通过金属引线的熔融连接实现芯片与外部电路的连接。

这种工艺具有高可靠性、低成本、高生产效率等优点,因此在电子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引线键合工艺的过程、质量检验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准备:包括芯片贴装、引线框架设计、选择合适的引线材料和键合设备等。

键合:通过加热或超声波能量使金属引线与芯片和外部电路键合。

检测:对键合后的产品进行外观和功能性检测。

封装:将检测合格的产品进行封装,以保护其内部电路并提高可靠性。

质量检验是保证引线键合工艺成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质量检验步骤和方法:外观检测:通过目视或显微镜检查产品外观,判断是否有键合不良、毛刺、断线等问题。

功能性检测:利用检测仪器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确保产品在规定范围内正常运行。

X光检测:利用X光无损检测技术对产品内部结构进行观察,以发现潜在的内部缺陷。

可靠性测试:进行环境试验、寿命测试等,以评估产品的长期性能和可靠性。

微处理器封装:在微处理器封装中,引线键合工艺用于将芯片与外部电路进行连接,以确保微处理器能够正常工作。

传感器制造:在传感器制造中,引线键合工艺用于将敏感元件与信号处理电路进行连接,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

医疗设备制造:在医疗设备制造中,引线键合工艺用于将电子元件与医疗器械进行连接,以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引线键合工艺作为电子元器件制造中重要的连接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通过对其工艺过程的了解和对其质量检验方法的掌握,有助于提高电子元器件制造的整体水平和产品的可靠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引线键合工艺将继续在未来的电子产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超声引线键合点是指通过超声波振动将金属导线与芯片或基板连接起来的连接点。

超声引线键合点的形态包括圆形、椭圆形、扁平形等,其中圆形是最常见的形态。

超声引线键合点的形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键合工艺参数、金属导线材料、芯片或基板材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MS器件引线键合工艺(wire bonding)
2007-2-1 11:58:29
以下介绍的引线键合工艺是指内引线键合工艺。

MEMS芯片的引线键合的主要技术仍然采用IC芯片的引线键合技术,其主要技术有两种,即热压键合和热超声键合。

引线键合基本要求有:
(1)首先要对焊盘进行等离子清洗;
(2)注意焊盘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引线直径;
(3)键合时要选好键合点的位置;
(4)键合时要注意键合时成球的形状和键合强度;
(5)键合时要调整好键合引线的高度和跳线的成线弧度。

常用的引线键合设备有热压键合、超声键合和热超声键合。

(1)热压键合法:热压键合法的机制是低温扩散和塑性流动(Plastic Flow)的结合,使原子发生接触,导致固体扩散键合。

键合时承受压力的部位,在一定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的周期中,接触的表面就会发生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和扩散。

塑性变形是破坏任何接触表面所必需的,这样才能使金属的表面之间融合。

在键合中,焊丝的变形就是塑性流动。

该方法主要用于金丝键合。

(2)超声键合法:焊丝超声键合是塑性流动与摩擦的结合。

通过石英晶体或磁力控制,把摩擦的动作传送到一个金属传感器(Metal“HORN”)上。

当石英晶体上通电时,金属传感器就会伸延;当断开电压时,传感器就会相应收缩。

这些动作通过超声发生器发生,振幅一般在4-5个微米。

在传感器的末端装上焊具,当焊具随着传感器伸缩前后振动时,焊丝就在键合点上摩擦,通过由上而下的压力发生塑性变形。

大部分塑性变形在键合点承受超声能后发生,压力所致的塑变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这是因为超声波在键合点上产生作用时,键合点的硬度就会变弱,使同样的压力产生较大的塑变。

该键合方法可用金丝或铝丝键合。

(3)热超声键合法这是同时利用高温和超声能进行键合的方法,用于金丝键合。

三种各种引线键合工艺优缺点比较:
1、引线键合工艺过程
引线键合的工艺过程包括:焊盘和外壳清洁、引线键合机的调整、引线键合、检查。

外壳清洁方法现在普遍采用分子清洁方法即等离子清洁或紫外线臭氧清洁。

(1)等离子清洁——该方法采用大功率RF源将气体转变为等离子体,高速气体离子轰击键合区表面,通过与污染物分子结合或使其物理分裂而将污染物溅射除去。

所采用的气体一般为O2、Ar、N2、80%Ar+20%O2,或80%O2+20%Ar。

另外O2/N2等离子也有应用,它是有效去除环氧树脂的除气材料。

(2)外线臭氧清洁通过发射184.9mm和253.7mm波长的辐射线进行清洁。

过程如下:
184.9 nm波长的紫外线能打破O2分子链使之成原子态(O+O),原子态氧又与其它氧分子结合形成臭氧O3。

在253.7nm波长紫外线作用下臭氧可以再次分解为原子氧和分子氧。

水分子可以被打破形成自由的OH-根。

所有这些均可以与碳氢化合物反应以生成CO2+H2O,并最终以气体形式离开键合表面。

253.7nm波长紫外线还能够打破碳氢化合物的分子键以加速氧化过程。

尽管上述两种方法可以去除焊盘表面的有机物污染,但其有效性强烈取决于特定的污染物。

例如,氧等离子清洁不能提高Au厚膜的可焊性,其最好的清洁方法是O2+Ar 等离子或溶液清洗方法。

另外某些污染物,如Cl离子和F离子不能用上述方法去除,因为可形成化学束缚。

因此在某些情况还需要采用溶液清洗,如汽相碳氟化合物、去离子水等。

(3)引线键合工艺有球键合工艺和楔键合工艺两种。

球键合一般采用D75μm以下的细Au丝。

主要是因为其在高温受压状态下容易变形、抗氧化性能好、成球性好。

球键合一般用于焊盘间距大于100μm的情况下。

目前也有用于50μm焊盘间距的例子。

(4)在球键合工艺的设计方面,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a)球的初始尺寸为金属丝直径的2-3倍。

应用于精细间距时为1.5倍,焊盘较大时为3-4倍;
(b)终成球尺寸不应超过焊盘尺寸的3/4,是金属丝直径的2.5-5倍;
(c)环引线高度一般为150μm,取决于金属丝直径及具体应用;
(d)闭环引线长度不应超过金属丝直径的100倍。

但在某些多I/O情况下,引线长度可能要超过5mm。

键合设备在芯片与引线框架之间牵引金属丝时不允许有垂直方向的下垂和水平方向的摇摆。

楔键合工艺既适用于Au丝,也适用于Al丝。

二者的区别在于Al丝采用室温下的超声波键合,而Au丝采用150℃下的热超声键合。

楔键合的一个主要优点是适用于精细尺寸,如50um以下的焊盘间距。

但由于键合工具的旋转运动,其总体速度低于热超声球键合。

最常见的楔键合工艺是Al丝超声波键合,其成本和键合温度较低。

而Au丝楔键合的主要优点是键合后不需要密闭封装,由于楔键合形成的焊点小于球键合,特别适用于微波器件。

(5)楔键合工艺的设计方面,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a)使键合点只比金属丝直径大2-3μm也可能获得高强度连接;
(b)焊盘长度要大于键合点和尾丝的长度;
(c)焊盘的长轴与引线键合路径一致;
(d)焊盘间距的设计应保持金属丝之间距离的一致性。

(6)键合的方式有两种。

正焊键合:第一点键合在芯片上,第二点键合在封装外壳上;反焊键合:第一点键合在外壳上,第二点键合在芯片上。

采用正焊键合时,芯片上键合点一般有尾丝;采用反焊键合时,芯片上一般是无尾丝的。

究竟采用何种
键合方式键合电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引线键合的质量检查
严格的镜检可以有效的剔除内引线键合的不合格。

分别通过40倍左右和1000倍左右的显微镜观察,可以找到键合位置不当、键合丝损伤、键合丝长尾、键合丝颈部损伤、键合面明显玷污及异常、键合变形过大或过小、金属化表面有擦伤、键合引线与管芯夹角太小、残留的键丝头在管芯上或管壳内等问题。

3、影响引线键合可靠性的因素
在自动引线键合技术中,半导体器件键合点脱落是最常见的失效模式。

这种失效模式用常规筛选和测试很难剔除,只有在强烈振动下才可能暴露出来,因此对半导体器件的可靠性危害极大。

可能影响内引线键合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
(1)界面上绝缘层的形成在芯片上键合区光刻胶或窗口钝化膜未去除干净,可形成绝缘层。

管壳镀金层质量低劣,会造成表面疏松、发红、鼓泡、起皮等。

金属间键合接触时,在有氧、氯、硫、水汽的环境下,金属往往与这些气体反应生成氧化物、硫化物等绝缘夹层,或受氯的腐蚀,导致接触电阻增加,从而使键合可靠性降低。

(2)金属化层缺陷,金属化层缺陷主要有:芯片金属化层过薄,使得键合时无缓冲作用,芯片金属化层出现合金点,在键合处形成缺陷;芯片金属化层粘附不牢,最易掉压点。

(3)表面沾污,原子不能互扩散包括芯片、管壳、劈刀、金丝、镊子、钨针,各个环节均可能造成沾污。

外界环境净化度不够,可造成灰尘沾污;人体净化不良,可造成有机物沾污及钠沾污等;芯片、管壳等未及时处理干净,残留镀金液,可造成钾沾污及碳沾污等,这种沾污属于批次性问题,可造成一批管壳报废,或引起键合点腐蚀,造成失效;金丝、管壳存放过久,
不但易沾污,而且易老化,金丝硬度和延展率也会发生变化。

(4)材料间的接触应力不当,键合应力包括热应力、机械应力和超声应力。

键合应力过小会造成键合不牢,但键合应力过大同样会影响键合点的机械性能。

应力大不仅会造成键合点根部损伤,引起键合点根部断裂失效,而且还会损伤键合点下的芯片材料,甚至出现裂缝。

(5)环境不良超声键合时外界振动、机件振动或管座固定松动,或位于通风口,均可造成键合缺陷。

(6)键合引线与电源金属条之间放电引起失效(静电损伤) 当键合引线与芯片水平面夹角太小时,在ESD(静电放电)应力作用下,键合引线与环绕芯片的电源线(或地线)之间因距离太近易发生电弧放电而造成失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