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完整版)细纱工艺

细纱工艺一、细纱工序的任务1.牵伸: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2.加捻: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3.卷绕: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
二、细纱工艺设计概要在确定细纱工艺时,应考虑以下一些方面。
(1)细纱机在向大牵伸方间发展。
为了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可采用不同的牵伸机构.改善在牵伸过程中对须条的控制,合理确定牵伸工艺,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加压形式上,目前大多采用弹簧摇架加压和气动加压。
在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缩短前纺工序和减少并合数的同时,必须注意改进喂入半制品的质量。
(2)细纱捻度直接影响成纱的强力、捻缩、伸长、光泽和毛羽、手感,而且捻度对细纱机的产量和用电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很大,因此,必须全面考虑,合理选择捻系数。
(3)在加强机械保全保养工作的基础上,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车速,选择合适的钢领、钢丝圈、筒管直径和长度等。
(4)加大细纱管纱卷装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确定管纱卷装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增加卷绕密度,但必须使络筒时发生的脱圈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三、细纱牵伸工艺(一)细纱总牵伸倍数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在经济上获得较大的效益。
目前细纱机的牵伸倍数一般在30—50倍。
总牵伸倍数的能力首先决定于细纱机的机械工艺性能,但总牵伸倍数也因其他因素而变化。
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粗时,总牵伸能力较低;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细时,总牵伸能力较高;在纺精梳棉纱时,由于粗纱均匀、结构较好、纤维伸直度好、所含短绒率也较低,牵伸倍数一般可高于同线密度非精梳棉纱;纱织物和线织物用纱的牵伸倍数也可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单纱经并线加捻后,可弥补若干条干和单强方面的缺陷,但也必须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而定。
总牵伸倍数过高,产品质量将恶化,棉纱条干不匀率和单强不匀率高,细纱机的断头率也增高。
但总牵伸倍数过小,对产品质量未必有利,反而增加前纺的负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5细纱机

3、钢领和钢丝圈 (1)生产中对钢领的要求: ①钢领表面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②跑道表面要进行适当处理。
③钢领截面(尤其是内表面)的几何形状要适合钢丝圈的高速 回转。
4、导纱钩 作用:将前罗拉输 出的须条引向锭子 的正上方,以便卷 绕成纱。 5、隔纱板
作用:防止相邻 两气圈相互干扰 和碰撞。
细
一、细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 2.加捻 3.卷绕成形
纱
二、 细纱 机的 工艺 过程
三 细纱机的组成部分
(一)细纱机喂入部分
粗纱架
2、导纱杆 3、横动装置
二、细纱机牵伸部分 (一)细纱机的牵伸型式
(二)牵伸装置的元件与作用
牵伸装置的组成:罗拉、罗拉轴承、皮辊、皮圈、皮 圈轴承、皮圈销、加压机构、集合器、吸棉装置等。 对牵伸罗拉有要求。 1.沟槽罗拉
2.滚花罗拉
3.皮辊
4、加压机构
三、细纱的加捻卷绕机构
(一)细纱的加捻 1、细纱的加捻过程与成纱结构
(二)细纱加捻卷绕的高速元件 1、锭子 2、筒管
2、筒管
经纱筒管和纬纱筒管两种。 经纱筒管长度根据钢领板升降全程和 纺纱长度而定。
一般较钢领板升降全程大12%左右。
直径一般为钢领直径的40%~50%。
纺纱学 第八章 细纱

第八章 细 沙
(四)三段捻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捻度传递过程中存在着 阻捻(气圈段)和捻陷(纺纱段)。
纺纱段Ts<管纱段Tw<气圈段TB ,
纺纱段本身的捻度也呈某种分布,近前罗 拉处的捻度最少,称为弱捻度。
第八章 细 沙
(五)一落纱中捻度变化
(1)右图表示一落纱中捻度变化规 律,从图中可以看出: a.卷绕直径相同,捻度随气圈高度降 低,而增加。满纱部位纱条捻度比小 纱部位多。 b.从管纱锥体的底部(大直径)向顶 部卷绕,捻度增加,反之下降。 c.纺纱段捻度除在满纱部位卷绕小直 径外,捻度都低于管纱捻度。
纺纱学
主讲:朱军 纺织服装学院 纺织教研室
第八章 细 纱
第八章 细纱(Ring Spinning )
第一节 概 述
一、细纱工序的任务
细纱工序将粗纱加工成一定线密度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或用户要 求的细纱。为此,细纱工序要完成以下任务:
(一)牵伸 将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需要的线密度。 (二)加捻 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赋予成纱以一定
充分发挥皮圈控制纤维的作用,从而减少粗、细节,提高成纱条干均匀 度。
机织用纱1.25~1.5,针织用纱1.02~1.15。 实际使用时,后区牵伸倍数以偏小掌握为宜。 (二)罗拉握持距 与粗纱的定量、纤维的长度、粗纱捻系数、温湿度等因素有关。 在生产中若所用的纤维细而长、喂入粗纱定量重、粗纱捻系数大、车间 温湿度高,罗拉握持距应偏大掌握,以减小牵伸力,使之与握持力相适 应;反之,罗拉握持距则偏小掌握。
第八章 细 沙
(六)摇架 细纱机采用摇架加压。
FA503细纱机工艺流程与工序概述

FA503细纱机工艺流程与工序概述一、引言FA503细纱机是纺织行业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主要用于生产纱线。
其工艺流程和工序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FA503细纱机的工艺流程和工序进行概述,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设备的操作与管理。
二、工艺流程概述FA503细纱机的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原料准备在生产纱线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原料,包括纤维原料和添加剂。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混合,以确保细纱品质的稳定性。
2. 梳理处理原料准备完成后,需要经过梳理处理,以去除纤维中的杂质和短纤维,提高纤维的纯度和长度。
梳理处理是细纱制备的重要一步。
3. 精炼制备经过梳理处理的纤维需要进行精炼制备,以确保纤维的均匀性和拉伸性。
精炼处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纤维品质。
4. 精纺拉幅经过精炼制备的纤维需要进行精纺拉幅,以形成细纱。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调节纤维的细度和强度,以满足不同细纱品质的需求。
5. 细纱包装最后一步是将细纱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储存。
包装过程需要保证纱线的整洁和干燥,以免影响纱线的质量。
三、工序概述FA503细纱机的工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纤维预处理在进入细纱机之前,需要对纤维进行预处理,包括卷绕、绞线等,以便后续工序的顺利进行。
2. 梳理工序梳理工序是将经过预处理的纤维进行梳理处理,去除杂质和短纤维,使纤维更加纯净和均匀。
3. 精炼工序精炼工序是将经过梳理处理的纤维进行精炼制备,以确保纤维的均匀性和拉伸性,为后续细纱制备奠定基础。
4. 精纺工序精纺工序是将经过精炼制备的纤维进行精纺拉幅,形成细纱。
这一工序需要严格控制纤维的细度和强度,确保细纱品质的稳定性。
5. 包装工序最后一道工序是将细纱进行包装,以便运输和贮存。
包装过程的完成需要保证纱线的整洁和干燥,避免纱线受潮或受损。
四、结论通过对FA503细纱机的工艺流程和工序进行概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设备的操作和管理。
第8章 细纱工程

(3)绕纱层和束缚层 一般钢领板向上时卷绕纱圈密些,称为卷绕层, 钢领板向下时卷绕纱圈稀些,称为束缚层。
绕纱层:
螺距小(⊿),钢领板速度慢。 束缚层: 螺距大( 2⊿或3⊿),钢领板速度快。 一般钢领板上升慢下降快。
长短皮圈 双短皮圈
双皮圈牵伸装置的特点
• • • • 上下皮圈为附加元件,组成附加摩擦力界; 夹持纤维向前罗拉钳口输送,控制纤维好; 皮圈销构成既有压力又柔软的皮圈钳口; 既积极控制慢速纤维运动,又不妨碍快速纤维抽出, 使纤维变速点充分集中在前罗拉钳口附近; • 提高了牵伸须条质量和前区牵伸能力。
第二节
细纱机的牵伸机构
三 罗 拉 长 短 皮 圈 普 通 牵 伸 三 罗 拉 长 短 皮 圈 型 牵 伸
• 一、牵伸装置的种类
1、要求: (1)有较高的牵伸能力; (2)结构简单、便于运转操 作、保全和保养。 2、型式: (1)三罗拉双短皮圈牵伸 (2)三罗拉长短皮圈普通牵伸 (3)三罗拉长短皮圈V型牵伸
钢 领
1. 细纱的加捻 纱线张力拖动钢丝圈沿 钢领回转,钢丝圈沿钢领 转一转纱条就获得一个捻 回。 • 加捻元件:钢丝圈 • 加捻三角区:oab
导纱钩
纱管 钢丝圈 钢领
2、环锭纱的成纱结构
a Tisinθi b
θi
c Ticosθi
• 加捻的实质就是利用纱条横截 面间产生相对角位移达到改变纱 条结构,使原来伸直平行的纤维 与纱芯产生倾斜,使由前罗拉输 出的扁平状须条逐步形成近似圆 柱形的纱条。 • 纤维在纱中呈圆锥螺旋线状态, 两端留在纱的表面形成毛羽。
钢丝圈 ( Traveler )
49
钢丝圈的质量
• 用号数表示: – 100只的重量:1、2、3、……30 – ISO制钢丝圈:以1000只的克重表示; • 钢丝圈重量根据细纱的号数选择,细纱号数 大选择重的钢丝圈。
第七章 细纱

第二节 细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和牵伸工艺 一、喂入机构与作用 要求:退绕顺利,尽量减少意外牵伸。 机构:粗纱架、粗纱支持器、导纱杆和横动装置等。 1、粗纱架 粗纱架用来支承粗纱,并放置一定数量的备用粗纱和 空粗纱筒管。 2、粗纱支持器 粗纱支持器应保证粗纱回转灵活,以防止粗纱退解时 产生意外牵伸。
第二节 细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和牵伸工艺 3、导纱杆 减小粗纱退绕过程中的张力,防止意外牵伸。 4、横动装置 由横动导杆和横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作用: 作用:引导粗纱喂入牵伸装置,并使粗纱在一定范 围内作缓慢而连续的横向移动,以改变喂入点的位置, 使胶辊表面磨损均匀,防止因磨损集中而形成胶辊凹 槽,延长胶辊的使用寿命。
第三节 细纱的加捻与卷绕
针织用纱:捻系数低于机织用纱,一般与接近于纬纱 的捻系数。因为一般针织物要柔软。 起绒织物用纱:捻系数较小,便于起绒。 纺纱线密度:细纱细时,则捻系数应偏大。因纱细时, 纤维根数少,强力低。 (2)细纱捻向的选择 一般选用Z捻,在化纤混纺时,为了使织获得不同的 风格,常使用不同的捻向。
第三节 细纱的加捻与卷绕
二、细纱加捻卷绕高速元件 1、锭子 (1)作用 带动筒管转动。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 2 (2)锭子结构 ①锭杆:顶部与筒管相配合,下部与锭油杯相配合; 中部安装锭盘。 ②锭盘:是锭子的传动件,由锭带传动。 ③锭脚:是锭子的支承。 ④锭钩:防止锭子上跳,拔管时不让锭杆拔出。
第二节 细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和牵伸工艺 (2)钳口隔距d ①定义 胶圈钳口处上销与下销间的最小距离。 ②d对牵伸的影响 适当减小钳口隔距,可增大钳口处摩擦力界强度,有 利于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但过大,牵伸力增大。 ③d的确定 根据细纱特数的大小而定,一般为2.5~4.5mm。
第二节 细纱机的喂入牵伸机构和牵伸工艺 纺纱特数 <9 9~19 20~30 >30 钳口隔距/mm 2.5~3 2.5~3.5 3~4 3~4.5 加压范围 罗 拉 前 中 后 加压量(N/双锭) 140~180 100~140 120~180
项目七细纱

项目七细纱学习目标1.掌握细纱工序的任务。
2.掌握细纱机的组成部分。
3.熟练掌握细纱机的结构和工艺流程。
任务引入为了满足客户需要,需要在粗纱的基础上进一步牵伸。
进入成纱的最后一道工序—细纱工序。
细纱工序是将粗纱纺制成具有一定线密度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或用户要求的细纱。
本工序在棉纺厂中占有很重要地位。
任务分析为实现粗纱的牵伸,就需要认识最后牵伸的机械——细纱机,通过它来完成最后的牵伸,并为细纱加上足够的捻度,以使细纱具有足够的强力及其他物理机械性能。
任务实施一、细纱工序的任务(一)牵伸将喂入的粗纱进一步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要求的线密度。
(二)加捻将牵伸后须条加上适当捻度,使细纱具有一定的张力、弹性、光泽、手感。
(三)卷绕成形将纺成的细纱按一定成形要求卷绕在筒管上。
便于运输、贮存和后道工序加工。
图3-7-1 1293型细纱机图3-7-2 A512型细纱机图3-7-3 FA506细纱机图3-7-4 环锭细纱机二、细纱机的结构及工艺流程细纱机为双面多锭结构,一般每台400锭左右,每锭为一生产单元。
现以F A506型细纱机为例说明细纱机的工艺流程。
图3-7-5环锭细纱机1-粗纱管2-导纱杆3-横动导纱喇叭4-牵伸装置5-导纱钩6-钢丝圈7-筒管8-锭子9-刚领板粗纱自吊锭上的粗纱管1退绕后,经导纱杆2、缓慢往复运动的横动导纱喇叭3,喂入牵伸装置4,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罗拉输出,经过导纱钩5,穿过钢丝圈6,卷绕到紧套在锭子8上的筒管7上,钢丝圈每转一转,给须条加上一个捻回。
钢丝圈的转速低于纱管的转速,依靠钢领板9的升降运动,使前罗拉输出的须条按一定的成形要求有规律地卷绕到纱管上。
图3-7-6细纱管纱环锭细纱机主要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捻机构、卷绕成型机构及自动控制机构等机件组成。
三、细纱机的组成部分(一)喂入机构1、粗纱架作用:支撑粗纱。
型式:六列单层式;四列双层式。
2、粗纱支持器要求:应保证粗纱回转灵活,以防止粗纱退解时产生意外牵伸。
细纱作业指导书之细纱操作法

细纱作业指导书之细纱操作法一、本工序的主要任务细纱工序是将粗纱纺制成具有一定号数,符合国家(或用户)质量要求的细纱,供下道工序。
主要任务是:(1)牵伸:将喂入的粗纱均匀地抽长拉细到所纺细纱规定的号数。
(2)加捻:将牵伸后的须条,加上适当的捻度使细纱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光泽和手感等物理性能。
(3)卷绕成形:把纺成的细纱,按照一定的成形要求卷绕筒管上以便于运输,贮存及后工序的继续加工。
二、细纱机的纺纱流程吊锭→粗纱→导纱杆(导纱棒)→双喇叭口→牵伸机构→气圈环→钢丝圈→筒管三、交接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是保证正常生产的主要环节,交班者以主动交清为主,为接班者提供生产变化信息和良好的生产条件;接班者以检查为主,认真守好质量关,做到既要发扬风格,加强合作,又要分清责任。
1、交班:(以服务客户的态度)(1)主动交清生产情况:如断头、换粗纱、空锭、宝塔分段、号数翻改、工艺变动、平揩车、坏车、定台供应、温湿度等情况。
(2)交清机器运转情况:如零部件是否有损坏、机械故障等。
(3)全面做好机台、风口、地面清洁工作,做到文明生产交班。
(4)交清公用工具(清洁工具、轨道车、纱箱、扫把等)、工具齐全。
2、接班:(以负责任的态度)(1)提前15分钟上班进行交班,检查牵伸部分。
(2)了解支数、换批、改纺、生产质量情况;检查宝塔分段,定台供应、空锭情况。
(3)检查机台风口,地面清洁情况,回花,粗纱头,绒辊花,回丝,下脚是否收清,(4)工具是否齐全,机台零部件是否缺损。
(5)主动问清上班的工艺情况,机械运转情况,生产、质量情况、平揩车情况等。
四、操作1、基本操作细纱单项操作主要有细纱接头、细纱生头两项基本功。
细纱接头:50″/10个细纱生头:40″/10个接头要求:采用“平接头”方法。
接头要做到:一好、一轻、二准、二短、三结合、六快。
一好:接头质量好;一轻:接头动作轻(动作重容易产生白点);二准:卡头长度准(16mm——22mm),接头位置准(罗拉中上部右侧);二短:引纱短(五个锭子、四个锭距),提纱短(不超过绒辊)三结合:插管、绕导纱钩、卡头交叉结合;六快:拔管、找头、挂钢丝圈、套气圈环、插管、绕导纱钩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纱机的任务和工艺流程
一、细纱机的任务
细纱机是纺纱工艺的末道机器,其任务是:
①牵伸粗纱所需细度的须条;
②将须条加捻成有一定强度的细纱;
③将细纱绕成一定卷装,供贮存、运输和进一步加工用。
二、工艺流程
如图7-1所示,粗纱从粗纱筒管上退下来,经过导纱杆和横动装置上的喇叭口,进入牵伸装置被牵伸成一定粗细的须条。
须条从前罗拉吐出来立即被加捻成细纱,然后穿过导纱钩和钢丝圈,绕在紧套锭杆顶部的筒管上,锭杆高速回转,通过纱条拖动钢丝圈在钢领上回转。
由于钢丝圈与钢领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及气圈纱条上空气阻力的作用,钢丝圈的转速落后于筒管或锭杆的转速。
钢丝圈每转一转就给纱条加上一个捻回,同时钢丝圈相对于筒管的转速差就完成了细纱在筒管上的卷绕(与粗纱一样,它也是管导卷绕型式)。
钢领装在钢板上,随着板的升降,细纱便均匀地分布在筒管的锥形卷绕面上;并且每次短动程升降之后,钢领板随即作一次级升运动,使细纱绕在新形成的锥面上。
这样,多锥(台)面纱层的连续叠合即形成了外形呈圆柱状的细纱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