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的修订报告

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的修订报告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的修订报告一、引言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投入态度和行为,是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大众化,对于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学者们发展了许多评估工具,其中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
二、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的研究背景UWES-S量表最早是由学者Schaufeli等于2001年开发的。
原始版的UWES-S量表包括17个项目,使用7点Likert量表,被广泛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投入。
然而,随着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们开始逐渐探索将UWES-S量表用于评估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可行性。
三、修订目的与方法本次修订报告的目的是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UWES-S量表进行修订,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学习投入的特点。
修订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项目筛选、专家评议和信效度测试。
首先,在项目筛选阶段,我们参考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专家的意见,将原始版中与大学生学习投入无关的项目进行剔除,仅保留与大学生学习投入相关的项目。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了一部分新的项目,以更全面地评估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不同维度。
其次,在专家评议阶段,我们邀请了大学教育、心理学和测量学领域的专家对修订后的UWES-S量表进行评审。
他们从专业性、适用性和可理解性等方面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并提出了一些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最后,在信效度测试阶段,我们将修订后的UWES-S量表应用于一所大学的500名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评估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且进一步验证了修订后的UWES-S量表在评估大学生学习投入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修订结果与讨论修订后的UWES-S量表共包括15个项目,涵盖了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三个维度:个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
【调研问卷模板】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

【调研问卷模板】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1. 你的性别是.男女2. 你的年级是.大一大二大三3. 每天的生活中总是有我感兴趣的事情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4. 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象现在这样生活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 我总是感到心情愉快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6. 我平时常看与专业有关的书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7. 我很少去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8. 遇到灰心的事情,我常常一筹莫展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9. 我对现在的大学生活很满意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0. 我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该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1. 我对现在的学习有很高的热情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2. 我认为自己的优点多于缺点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3. 很多人都找我和他们一起玩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4. 我从不通过阅读各种有关择业的书籍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5. 当我不想一个人做事时,总能找到人陪我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6. 我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7. 当我不想一个人做事时,总能找到人陪我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8. 我总是去发现自己的优点并以此来鼓励自己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19. 我的业余生活很丰富,不需要做任何改变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0. 我不知道怎么夸奖别人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1. 我不会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制定计划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2. 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3. 我很少感到紧张或焦虑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4. 我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培养一些业余爱好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5. 我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6. 我经常对学习进行反思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7. 我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8. 虽然我的业余生活很贫乏,但我不知道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29. 我总是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0. 我不知道如何分配学习时间不同意不太同意比较同意同意31. 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2. 我非常厌烦现在的学习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3. 与同龄人相比,我感到很知足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4. 我不习惯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同意35. 我不为自己的外貌而烦恼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6. 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我总是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7. 当我有困难时,有很多的人愿意帮助我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8. 我有明确的职业目标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39. 我知道如何关心别人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0. 我的业余生活单调乏味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1. 我常常通过转移自己的注意来调整情绪状态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2. 我很少对前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总结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3. 我会综合各种因素来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4. 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让自己接纳自己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5. 很多人都愿意和我交往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6. 我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7. 我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能使自己高兴起来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8. 我喜欢学校的娱乐、休闲或锻炼场所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49. 我总是总结考试失败的经验教训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0. 我总是总结考试失败的经验教训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1. 我总是想办法来提高记忆力、注意力等学习能力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2. 我总是总结考试失败的经验教训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3. 我经常有意识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4. 我非常适应大学里的生活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5. 不高兴时,我只会抱怨不同意不太同意比较同意同意56. 我觉得现在的宿舍很舒适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7. 遇到陌生人时,我不知道如何与他们交谈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8. 当我想聊天时,总能找到人和我一起聊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59. 我觉得自己对未来从事什么工作越来越迷惘了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同意60. 当心情不好时我会出去散散心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61.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适应大学的学习了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62. 我会努力参加各种活动来丰富我的业余生活不同意不太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同意。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和效度检验

定性研究 , 没有借助统计分析手段, 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但
给实际操作带来一定 的难度 。学校适应 是一个广义 的多维 的概念 , 于应 当用 哪些指标衡量学生 的学校适应 , 研究 对 是
者普 遍关心的问题 。 目前解决这个 问题 主要 是通过两 种方 法 , 是翻译或改编 国外 的量表 , 的优点是这些量表 具有 一 它
单位, —个班约 3 左右, 一名主试进行集体测试。 0^ 由 4数据处理阶段。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结果建立数据 . 库, 应用 SS 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PS 结合专家意见, 将学校适应的主要内容确定为: 生活环境适应、 学习适应 、
交往适应 和情绪状态 四个 方面 , 生活 适应这 个分 量表 并将 进 一步分 为 : 习生活 环境 和生活 质量 两个 方面 , 1 个 学 共 2
良好的信效度和标准化 , 缺点是它 的有些指标并 不适合 我 国国情 。二是 自编置 表 ,由于现在 社会 发展 变 化迅 速 , 需 要一些适合我 国国情 的大学 生学校 适应量 表 , 为进 一步 深
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 提供科 学工 具 , 本人 在这方 面进 行
・ 收稿 日期 :0 5—0 2 2o 8— 8
—
1被试对 象。武 汉地 区高 校 四年制 本科 生 , . 人校 后 3
4个月的新生。
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心理学家从大量的心理实验中得出
结论 : 适应是儿童和青少 年发展 的 中心 问题。在研 究儿 童
2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访谈、 . 开
放式 问卷 调查 和问卷测查等方法 。 三、 ■表的编制 ’ ・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6 期
2006年 2月
本科生大作业参考文献

本科生大作业参考文献1、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
《心理学报》。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05年5期。
2、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04年1期。
3、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15年6期。
4、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12年1期。
5、父母冲突与大学生恋爱冲突及其解决的关系:大学生自我分化的作用。
《中国特殊教育》。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15年11期6、大学生情绪适应及其与依恋、情绪调节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14年9期。
7、大学生人际安全感问卷的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2014年8期。
8、90后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自我认知——基于39位大学生的深度访谈结果。
《中国青年研究》。
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
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
侯静《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

大学生学校适应量表1.我感觉我适应大学的学习。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2.我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计划,并能付诸实践。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3.我觉得失去了学习目标。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4.上大学后,我明显变懒了。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5.我觉得上大学后,认识更加宽广,前途更加清晰。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6.面对大学里激烈的竞争,我总是不懈地努力提高自己。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7.我不会安排时间,学习无急迫感。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8.上大学后,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9.我的学习很有效。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0.我感到自己知识上的不足,因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1.在我有困难的时候,老师会及时帮助我。
12.我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亲密而温暖的。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3.我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老师。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4.当我没有信心、回答问题紧张时,老师常常鼓励我。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5.即使在我难过或委屈的时候,老师也很少关心我。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6.和老师相处,我感到很不舒服。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7.在班上,老师很少注意我。
1.完全符合2.基本符合3.不确定4.基本不符合5.完全不符合18.当我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时,老师会耐心地给我讲解。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鲜血液,其学习适应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学习适应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学习环境变化时,能够有效调整学习策略、动机和态度,以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能力。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适应不仅关乎学业成绩,更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轨迹产生深远影响。
编制一份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于评估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导其学习策略调整以及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编制一份适用于评估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量表。
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调查,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我们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学习适应性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运用心理学测量原理和方法,进行量表条目的编写、筛选和修订,最终形成一份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
该量表将为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和研究者提供有力的评估工具,有助于更加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生个人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性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管理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关键阶段。
学习适应性对于大学生来说,不仅是学业成功的保障,更是未来职业生涯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基石。
学习适应性是大学生应对学习挑战的关键。
大学课程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深度,需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策略。
学习适应性强的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要求,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学习适应性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时期是个体自我认知、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
通过学习适应性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适应性还有助于大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要求个体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指导教师:***2010-10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面对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提高在校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使大学生在迈出校园之前对新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应对心态和适应能力是提升其就业力的根本途径之一。
本研究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研究一旨在编制适合中国大学生使用的生涯调适力量表,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的生涯调适能力,为高校生涯教育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辅导提供参考。
本研究根据文献探讨,归纳出在校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的四个建构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并进一步验证了量表的信效度,通过量表施测了解当前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现状。
研究二分主要析了大学生生涯调适力与生涯决策困难的相关关系及其在性别、年级、学科、家庭背景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本研究选取武汉地区四所不同层次的大学,对其全日制本科生中672名大学生样本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自我探索、环境探索、生涯规划和生涯信心。
大学生生涯调适力量表项目鉴别度良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大学生生涯调适力整体得分中等偏上,在具体维度上,大学生对自我生涯发展的信心较高,自我探索与环境探索的能力次之,生涯规划能力较差。
(3)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在年级,学科类别、生源地和社会工作经历四个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而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4)大学生生涯调适力及其各个维度与生涯决策困难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生涯调适力各维度对生涯决策困难类型有相应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调适力;生涯决策困难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With the higher employment pressure,it is to become a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how to promote undergraduates’employment.One of the fundamental wa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employability is to improve their career adaptability,making students to have good attitude and ability to adapt a new work.The majo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One is to develop a suitable inventory of career adaptability for the Chinese undergraduates.In order to devise the Career Adaptability Inventory,a survey was conducted,according to which the four factors were summarized.The study adopted the questionnaire as the methodology.The analysis of the Study Two i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nd correlations among demographic variables,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nd career adaptability.There were672valid subjects chosen from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Wuhan.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The structure of 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includs four factors:self -exploration,environment exploration,career planning and career confidence.The ite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le are acceptable,and it also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2)The score of 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is higher than average,according to descending order,four factors turned as:career confidence,self-exploration,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and career planning.(3)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grade,region,major and working experience,but no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4)Career adaptability and its various factors had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and they have different predicted effects on the dimensions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Key Words:Undergraduates;Career adaptability;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一、本文概述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学习适应性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编制一份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于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指导学生学习策略、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过程,包括量表的理论基础、编制方法、实施步骤以及初步应用效果。
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
本研究不仅为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工具,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学习适应作为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因此,编制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于评估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指导大学生提高学习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学习适应的理论探讨和影响因素分析,为后续量表的编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量化研究方法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编制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以期通过量化手段更准确地评估大学生的学习适应状况。
在量表编制方面,国内外学者已经开发出了多个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应用价值的量表。
这些量表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多维度特点,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环境适应等方面。
同时,在量表编制过程中,还注重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以确保量表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然而,现有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量表的内容上,部分量表过于关注学习策略和技能方面,而忽略了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心理层面的内容。
在量表的适用范围上,部分量表可能只适用于特定群体或特定情境,缺乏普遍性和适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 2005 - 09 - 09 3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 ”规划重点项目 (DBA010164)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 ”项目 (西国重 04007 )和西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 0309017) 。 通讯作者 :李红 , E - mail: lihong1@ swu. edu. cn;电话 : 023 - 68254337
心 理 学 报 2006, 38 (5) : 762~769 A cta Psych o log ica S in ica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3Biblioteka 冯廷勇 苏 缇 胡兴旺 李 红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人格与认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摘 要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 因素 ,并编制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 。对四类院校 918 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 ,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 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 、教学模 式 、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 、环境因素等 5 个方面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所提取的 5 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 好 ,测验具有较好的信 、效度 。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适应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 分类号 B844
762
5期
冯廷勇 等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763
大学生的学业期待和学习适应性水平有显著的正相 关 [ 6 ] 。R ice等研究了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学习适 应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与 学习适应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 6 ] 。就环境因素而言 , 大量研究集中在大学生的家庭因素对其学习适应 性 、学业成就的影响方面 ,研究者主要从家庭的教养 风格 、家 庭 结 构 、社 会 经 济 地 位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探 讨 [ 7, 8 ] 。这些研究表明 ,父母依然是影响学生社会 化的重要因素 ,父母与学生的关系是预测学生适应 大学生活的重要指标 。另外 ,研究者还从大学生的 性别 、学习任务难度 、学校纪律 、教学交往 、寝室环 境 、图书馆资料和互联网信息的利用等方面对大学 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探索 [ 9 ] 。 同时 ,研究者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评工具 也开展了一些研究 。其中 ,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 测评大多数都包括在大学生整体适应之中 。 Zitow 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水平问卷 ( CARS) [ 10 ] ,用于研 究大学生面临大学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时的主观评 估 , 其 中 包 括 对 学 习 压 力 事 件 的 评 估 。Baker 和 Siryk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问卷 ( SACQ )从多方面对 大学生的适应问题进行了评估 ,包括学习适应 、社会 适应和情绪适应等 ,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 、效度 ,是 国外研 究 大 学 生 适 应 问 题 使 用 最 广 泛 的 问 卷 之 一 [ 11 ] 。但它并不是针对学习适应性的 ,因此 Simon 等人针对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编制了大学生反 应与适应性问卷 ( TRAC) [ 12 ] ,它将学习适应性分为 以信念 (B elief) 、情感 ( Emotional)和行为 (B ehavior2 al)为基本维度的九大因素 ,即害怕失败 、考试焦虑 、 考试准备 、注意质量 、同伴帮助 、求助教师 、学习优 先 、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容易度 。 目前 ,国内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尚处于 探索阶段 。相对于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大 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新生的学习适 应性 。大多数研究者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特点 、 原因和对策上对该问题进行研究 ,特别是对大学新 生的心理适应方面的研究较多 [ 13 ] 。章明明的研究 表明 , 大学新生学习不适应占总体不适应的 2718% ,其主要原因有学习动机不足 、对专业缺乏兴 趣 、心理冲突与情绪波动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等 [ 14 ] 。 徐鸿等人认为 ,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对 学习方法 、学习环境 、学习计划和学习自我意识不适 应等方面 [ 13 ] 。另一方面 ,国内也有少数研究者开始 探索测验工具的研究 。冯廷勇 、李红采用问卷法研 究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主
2 研究方法
2. 1 正式问卷的编制 2. 1. 1 收集原始资料 从学习适应的定义出发 ,以 “学习适应的自我调整方面 ”和“学习环境适应状
764
心 理 学 报
38卷
态 ”为基本理论构想 ,编制了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开 放式问卷 。内容包括 : ( 1)您怎样看待大学的学习 ? (关于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学习环境等问题 ) ( 2)您 认为自己是否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 哪些方面适应 较好 ? 哪些方面适应较差 ? ( 3 ) 您认为读大学以 来 ,自己在学习方面有哪些变化 ? ( 4 )以下哪些因 素的不适应会对您的学习产生影响 (选项略 ) 。分 别对重庆大学 、西南师大 、西南农大三所大学的 200 名 1~4年级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 ,各年级取 样均为 50人 ,涉及到文 、理 、工 、管等学科 。收回有 效问卷 187份 ,其中男生 102份 ,女生 85份 。 2. 1. 2 编制正式问卷 对开放式问卷收集的大学 生学习适应的因素进行归纳整理 ,结合对 36名大学 生的访谈 ,筛选出 44 个项目 ,编制了封闭式的大学 生学习适应性问卷 。在编制封闭式问卷时 ,尽量采 用大学生在开放式问卷中的原话 ,使得其简洁易懂 。 问卷采用 L ikert 5点法记分 ,即同意为 5分 ,较同意 为 4分 ,不确定为 3分 ,较不同意为 2分 ,不同意为 1 分。 2. 2 测试对象 第一次测试 :对四种类型的院校的 1~4年级的 学生进行分批集体测试 。其中包括重庆大学 (综合 类 ) 、西南交通大学 (理工类 ) 、西南师范大学 (师范 类 ) 、西南农业大学 (农业类 )四所大学 。共发出问 卷 400份 ,各校 1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 368份 (回收 率 92% ) ,其中男生 226人 ,女生 142人 。第二次测 试 :对四种类型的院校的 1~4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批 集体测试 。其中包括重庆大学 (综合类 ) ,重庆交通 大学 (理工类 ) ,西南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学院 (师范 类 ) ,西南农业大学 (农业类 )五所大学 。共发出问 卷 600份 ,收回有效问卷 550 份 (回收率 91. 7% ) , 其中男生 251人 ,女生 291人 。 2. 3 统计处理 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份分析 ,因子旋转采 用最大正交旋转 ,计算工具为 SPSS 10. 0,并根据因 素分析结果进行理论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的 计算工具是 AMOS 5. 0。
要有五个因素 ,即学习动机 、学习能力 、环境因素 、教 学模式 、社交活动 [ 4 ] 。孙春晖 ,郑日昌等还对台湾 学者陈英豪等 1991年编制的《学习适应量表 》进行 了验证性因素分析 [ 15 ] ,结果表明 ,学习方法 、学习习 惯 、学习态度 、学习环境和身心适应五个分量表的整 体模型拟合较好 ,但内在结构不佳 ;同时 ,该测验的 适用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周步 成等主修的《学习适应性测验 (AAT) 》包含学习态 度 、学习技术 、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四个方面 ,其 适用对象为小学 1、2年级 ,小学 3、4年级 ,小学 5、6 年级和中学生四组 [ 16 ] 。 大学的学习较之中学的学习更复杂 、更高级 ,同 时也更为自觉 、更为自立 ,突出地表现出专业性 、自 主性 、阶段性和探索性等特点 。学习适应对整个大 学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影响 。本研究的提出 ,主 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由于学习适应问 题在入学之初表现得最为突出 ,因此国内外绝大多 数研究者把学习适应局限于入学之初 ,没有探讨中 、 高年级大学生的学习适应 [ 12~14 ] 。而实际上 ,学习适 应是随着学习环境变化而不断发生的 ,是一个长期 的自我调整过程 ,特别是在有明显阶段性特点的大 学中 。因此 ,对大学生中 、高年级的学习适应进行研 究也是相当必要的 ,这在一些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 证实 [ 4, 13 ] 。本研究拟从发展的角度 ,对当代大学生 学习适应的整体历程进行研究和探讨 。其次 ,目前 国内没有一套针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工具 。虽 然 ,国外 Simon等研究者编制了大学生适应或学习 适应的问卷或测验 [ 10~12 ] ,但这些测验都没有引入国 内 。更重要的是 ,中国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 、学生的 学习方式都与国外差异很大 ,那么即使引入这些测 验 ,它的适用性 (信 、效度 )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因 此 ,立足于本土 ,编制一套适合当代中国大学生学习 适应的测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特别 是高校扩招后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就表现得更 加突出 ,编制一套这样的测验就显得更加的迫切和 重要 。基于以上原因 ,本文在前一个研究的基础上 , 从探索性研究入手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 要因素展开研究 ,试图编制一套具有良好信 、效度的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 。
经过适应平衡状态的打破 ,学习需要的产生 ,学习诱 因的作用 ,自我的积极调整 ,最后达到学习适应的良 好状态 [ 4 ] 。因此 ,学习适应包括自我调整和学习环 境适应状态两大部分 ,其中自我调整包括学习动机 、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等 ,学习环境适应状态包括对教 学模式 、与学习直接相关的环境的适应水平等 。这 正是本研究编制测验的基本理论构想 。 国外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 ,研究者就对大学 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综合而 言 ,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是影响大学生学 习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二是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测 验工具 。研究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主要 因素包括学生的个性因素和环境因素 (家庭社会背 景 、学校环境 、教学环境和寝室环境等 )两大方面 。 就个性因素而言 , Chartrand从社会心理学与人 - 环 境适应的角度研究了大学生的个性因素对其学习适 应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大学生的自我评价 、对学习 的责任感和成为一名优秀学生的期待会直接影响大 学生在第一学年的学习适应性 ,并进一步影响其以 后的学习适应状况和学业成就 [ 5 ] 。M artin等探讨了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 、乐观态度与大学生学习适 应性 、心理压力与健康以及学业成就的关系 。研究 发现 ,学业自我效能感 、乐观倾向 、应对压力能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