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及处理的几点建议

城市生活垃圾及处理的几点建议摘要:城市生活垃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大幅度的增加,已经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其产生量大,收集、运输、处理简单,存在问题较多,进而提出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管理法规体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垃圾管理体系,正确选择现阶段各种处理技术等建议。
关键字: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处理建议一、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及危害城市生活垃圾是人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公共场所和街道清扫垃圾、医院垃圾、商业生活垃圾等,其主要成分有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玻璃、草木、灰土、砖瓦、金属等。
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成分占总量的60%,无机物约占40%,其中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等可回收物约占总量的20%。
城市垃圾的构成特性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因素有关。
我国城市的垃圾在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垃圾的构成及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剧增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大幅度的增加,已经严重地危害了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由于其组成复杂,结构多样,任何单一处理方式都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其本身含有的和产生的有害成分,会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而且极大地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二、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一)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收集。
运输我国城市人均产生生活垃圾440公斤/年,199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1亿吨,200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1.5亿吨,并且以8%-10%的速度递增。
收集主要是容器式和构筑物式,就是所谓的垃圾桶、垃圾厢和以广见于城市各条小街道处固定构筑物作为其收集容器的。
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运输方式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模式的垃圾运输车的形式的简单运输。
(二)处理情况我国大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以郊外堆放、简易填埋、卫生填埋为主,很少一部分采用焚烧处理,一些高温堆肥常基本处于半运转状态。
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5篇

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5篇第一篇: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关于我国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的讨论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急剧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城市垃圾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城市景观,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垃圾液体下渗对水体造成污染,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影响大气环境,填埋过程产生的可燃性其他更存在火灾隐患,垃圾场产生大量有害生物,威胁人们的健康。
可见,城市垃圾的处理回收面临很大的紧迫性和挑战。
全中国乃至全人类,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的恶化,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关键字:城市垃圾、处理回收、环境状况、生存环境、改善、迫切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1、现状我国城市垃圾的处理在回收处理在近十几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处理比例和效率有所提高,但是还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垃圾回收后处理仍然以填埋、堆肥和焚烧为主,其中填埋是我国最主要的处理方法。
填埋场处理的方式已经运用多年,这样的方法几乎没有所谓环保措施可言,产生的填埋气体和液体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几乎没有一家能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我国现存的填埋场大多缺乏完善的填埋气体收集处理设施,有些仅仅简单地设置了以排放为目的的导气管,只是纯粹地将气体排到其他地方,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大气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现有的垃圾液体处理工艺多数是将将城市污水的处理工艺稍加改进后直接套用,但是这种方法显然不适合处理成分复杂的垃圾渗出液,处理效果差,各种有害物质普遍超标。
新建一个填埋场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填埋场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很大,一些城市垃圾填埋场距住宅区较近,对附近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 (2)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2)二、目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1.卫生填埋技术 (3)2.焚烧处理技术 (3)3.堆肥处理技术 (3)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3)1.目前处理技术本身的缺陷 (3)2.垃圾混合收集 (3)3.资金匮乏,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3)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3)5.监管环节薄弱 (3)四、城市垃圾处理建议及对策 (4)1.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 (4)2.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4)3.加强立法 (4)4.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4)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五、结束语 (4)参考文献 (4)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剧增,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将每年以大幅度幅度递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大量垃圾的产生,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我国目前常用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但我国技术还不够成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或寻求更有效的方法。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在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处理技术;问题;对策;建议正文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城市生活垃圾按其产生源的不同分为七类:生活居住废物,商业废物,公共机构废物,建设和爆破废物,农业和畜牧业废物,工业废物及特殊废物。
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有如下特点:垃圾水分较高,含水率都达30%以上;有机物包装物比例较高,占垃圾干重50%以上;灰土含量比例很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厨余垃圾占大部分,纸类较少,无机物含量高于有机物;(2)我国含水量较大,可燃成分较少,热值较低;(3)我国垃圾中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成分较少。
垃圾整治和管理制度

垃圾整治和管理制度一、垃圾整治和管理的重要性垃圾处理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境卫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发展问题。
垃圾的乱堆乱放会污染环境,滋生病菌,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垃圾的不合理处理也会浪费资源,增加城市管理的成本。
因此,建立健全的垃圾整治和管理制度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垃圾整治和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垃圾收集不及时,造成垃圾滞留在路边,给市容市貌造成影响;2. 垃圾分类不够细致,导致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混在一起,增加了处理的难度;3. 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能力不足,导致垃圾处理困难;4. 垃圾处理成本高,对城市管理的财政压力较大。
三、垃圾整治和管理的对策为了解决城市垃圾处理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制度,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 加强垃圾收集和运输管理,保证垃圾及时清理,不堆放在公共场所;3. 拓展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垃圾处理的能力和效率;4. 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降低垃圾处理成本;5. 强化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垃圾处理的规范和安全。
四、垃圾整治和管理的实施为了有效推进垃圾整治和管理工作,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根据不同的垃圾种类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推广到全市范围内;2. 制定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标准和流程,规范和管理垃圾的收集和运输过程;3. 建立垃圾处理设施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4. 加强对垃圾处理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的行为,确保垃圾处理的质量和安全性;5. 加大对垃圾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水平。
五、垃圾整治和管理的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垃圾整治和管理工作的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垃圾处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定期检查和评估垃圾处理的效果;2. 统计和分析垃圾处理的数据,掌握垃圾处理的情况和趋势;3. 进行市民满意度调查,了解市民对垃圾处理工作的评价和看法;4.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垃圾处理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与对策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与对策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是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并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存在以下问题和挑战:首先,垃圾分类意识的提高和普及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机制,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垃圾混合投放,难以有效处理。
其次,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垃圾分类与处理方面的投入不足。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垃圾处理效率低下。
再次,缺乏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科学技术支撑。
目前,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体系,技术研发和创新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进行以下研究内容和方法:首先,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其次,加强政府投入,提升垃圾分类与处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和质量。
市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投资力度,提高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以提高垃圾处理的规模和效率。
再次,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资金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提高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科技含量。
三、对策分析与建议为了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首先,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组织协调。
市政府应明确垃圾分类与处理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加强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与能力。
通过广泛的媒体宣传和社区教育,引导居民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目标,培养他们的分类意识,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技能培训。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趋势。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机制,我国的垃圾处理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通过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改善垃圾处理状况。
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还没有实现有效的分类处理。
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
长期以来,中国人对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很多人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缺乏了解,甚至混淆了垃圾分类的概念。
第二,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的法律法规支持较为薄弱,缺乏相关的立法和监管制度,导致垃圾分类难以得到有效推行。
第三,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设施尚未达到完善的水平,无法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
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存在着严重的垃圾堆积和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改善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第一,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理解。
可以利用媒体、学校和社区等渠道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第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政府需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立法和监管力度,加强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处罚力度,形成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约束机制。
第三,加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
政府应加大对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
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垃圾处理设备来提高垃圾处理的能力。
第四,加强垃圾分类的监管和评估。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垃圾分类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政策和措施。
总之,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严峻,但通过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和加强监管和评估等对策,可以逐步改善垃圾处理状况,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分类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加强企业与政府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垃圾产生。
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多元化管理
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管理体系,发挥各方面的优势。
全过程管理
从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理到最终处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确保垃圾处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0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与对 策
感谢观看
高能耗
焚烧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 ,因此具有高能耗的特点,不 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高成本
焚烧技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 高,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 来说,推广和应用存在一定的
困难。
生物降解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
降解速度慢
生物降解技术的降解速度相对较慢,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微生物分 解才能完成。
难以处理大量垃圾
建立科学的垃圾处理收费制度
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根据垃圾的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等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确 保收费公平、合理。
实施差别化收费
根据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垃圾实施差别化收费,鼓励居民减少垃 圾产生和降低环境污染。
建立缴费渠道
为方便居民缴费,应建立多样化的缴费渠道,如线上支付、定 期定点缴费等。
THANKS
推广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和设备
1 2
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垃圾处理经验和技术,如生 物处理、高温焚烧等,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推广使用环保设备
鼓励企业使用环保设备,如使用密闭式垃圾收 集车等,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3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 动垃圾处理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改进。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技术现状及未来发 展趋势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改善方案

城市垃圾处理现状与改善方案垃圾处理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垃圾的产生量不断增加,如何高效、环保地处理垃圾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当前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垃圾处理的方案。
一、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垃圾处理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环节。
然而,目前城市垃圾处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垃圾分类意识不强。
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导致大量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被混入普通垃圾中,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
其次,垃圾收集和运输不够高效。
有些地区垃圾清运车辆不足,导致垃圾堆积问题;同时,垃圾收集和运输的路线规划也不够科学,增加了管理和运营成本。
最后,垃圾处理方式有待改善。
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处理方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浪费了资源。
因此,需要探索新的垃圾处理方式。
二、改善方案为了改善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提升垃圾分类意识。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和意识,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习惯。
同时,可以推出激励措施,奖励分类垃圾的居民。
2. 建立高效垃圾收集和运输系统。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垃圾收集和运输进行规划和管理,提高运输效率。
同时,增加垃圾清运车辆的投放,解决垃圾堆积问题。
3. 推广资源化处理方式。
采用垃圾焚烧发电、有机肥料生产等资源化处理方式,将垃圾转化为能源和有机肥料。
这既可以减少垃圾的体积,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 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垃圾处理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垃圾处理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垃圾处理全过程的安全和合规。
5. 引入私人资本参与垃圾处理。
政府可以引进私人资本,建立合理的市场化机制,将垃圾处理业务交由专业公司运营。
这样可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
三、结语城市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居民和企业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趋势及对策建议姜华吴波Jiang Hua Wu Bo(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北京,100012)(Apprais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tat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12, China)摘要:通过对垃圾处理方式全面对比以及对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和趋势分析,垃圾焚烧发电必将成为中国特别是人多地少的发达地区未来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为最大程度上防止二次污染、避免环境纠纷,从完善相关法规、强化环评管理和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垃圾焚烧及发电项目污染控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趋势;对策Abstract: It is concluded that generating electricity by incinerat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MSW)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in China especially the developed areas which has large population but with less land. This conclusion is based on contrasting different treating methods with all things considered and analyzing MSW treating status quo and trends all over the world. To preventing quadric conclusion and avoiding dissen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constituting and amending environmental code, strengthen EIA management and daily supervise & etc.Key words: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ing method; trend; coutermeasure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实现“减量化、无害化及资源化”。
目前,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技术。
而运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就是填埋和焚烧。
不同垃圾处理方式技术的选择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土地、周边条件、垃圾成分特性(如含水率、垃圾热值等)、环保意识等息息相关。
日本、新加坡、瑞士等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多以焚烧处理技术为主,焚烧处理垃圾的比例达到75-85%,而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美国等则以填埋处理技术为主,填埋处理垃圾的比例为67%。
我国到2005年底已建成垃圾焚烧厂67座(焚烧处理能力33010吨/日),焚烧处理量791万吨/年,焚烧处理垃圾的比例达到9.9%。
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在未来的五年内全国将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及发电厂82座(新增焚烧处理能力70000吨/日)。
预计未来十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将得到很大发展,但垃圾焚烧及发电项目应通过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强化环评管理,提高监测水平,强化日常监督管理等工作使其发挥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优势并保证其健康发展。
1 城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优、缺点对比卫生填埋法具有技术比较成熟,操作管理简单,处理量大,投资和运行费用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垃圾等优点,但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减容、减量化效果很差,资源化水平很低,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场址选择日益困难,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及土壤,臭气污染大气,垃圾发酵产生的甲烷气体既是火灾及爆炸隐患,排放到大气中又会产生温室效应。
高温堆肥可以杀灭垃圾中的病菌,可提供有机肥。
但下列缺点限制了其应用:只适用于易腐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垃圾,存在产品质量与市场问题,占地面积较大且臭气影响较重,气体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产品可能污染土壤,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将随食物链进入人体。
焚烧法具有减容、减量化程度高(减容大于90%,减重80%),处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燃烧的热量可用来发电(按发热值比较,1.5亿吨垃圾约相当于3千万吨标煤,约为全国标煤年产量的2%)等优点。
但也有适用于有机垃圾,且焚烧管理不当会产生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等缺点。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概况及污染控制2.1 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概况目前,全世界共有生活垃圾焚烧厂近2200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约900座;总焚烧处理能力为57.6万吨/日,年生活垃圾焚烧量约为1.5亿吨。
这些焚烧设施绝大部分分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约35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并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厂(Nickolas J.Themelis,2003)。
按年处理量分析,其中欧盟25个国家年焚烧处理占35%,其次日本占27%,美国占22%,东亚部分地区(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澳门、中国大陆等)占12%,其它地区(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巴西、摩纳哥等)占4%。
最具代表性的垃圾焚烧炉有炉排型焚烧炉、流化床焚烧炉等。
2.2 垃圾焚烧污染控制2.2.1 恶臭气体污染及其控制垃圾焚烧厂的恶臭气体主要来源于垃圾卸料厅、垃圾储存仓及焚烧炉车间。
目前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垃圾储存仓采用强制通风机抽吸,维持微负压环境,污染气体均被预热后鼓入垃圾焚烧炉助燃,并在高温焚烧过程中将恶臭物质分解。
垃圾接收及储存仓所在车间结构,均设置为封闭厂房,垃圾仓卸料门配有液压封闭盖板,垃圾接收大厅大门配有风动封闭气幕,有效防止恶臭气体外逸等。
2.2.2 烟气污染控制在二次污染防治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半干法烟气脱酸与布袋除尘的组合工艺技术迅速普及,到2001年,欧美国家几乎75%的垃圾焚烧项目是采用该工艺技术。
为了控制二噁英,普遍采取喷入活性炭的方法。
此外为了控制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脱氮技术也已成功应用于烟气净化中。
2.2.3 二噁英的产生及控制二噁英(dioxins)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Polycholoro dibenzo-p-dioxin)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Polycholoro dibenzo-furan)的统称,它共有210种同族体,其中前者75种,后者135种。
目前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在对氯乙烯等含氯塑料的焚烧过程中,焚烧温度低于800℃,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二噁英。
燃烧后形成氯苯,后者成为二噁英合成的前体;其他含氯、含碳物质如纸张、木制品、食物残渣等经过铜、钴等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不经氯苯生成二噁英;在制造包括农药在内的化学物质,尤其是氯系化学物质,象杀虫剂、除草剂、木材防腐剂、落叶剂(美军用于越战)、多氯联苯等产品的过程中派生。
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1994年9月的报告,二噁英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物质,其中毒性最强的是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CDD),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KCN)的1000倍。
二噁英类物质具有致癌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畸形性等危害。
此外,二噁英类不易分解,长期残留在环境中通过生物富集扩大污染范围,已成为全球性的一大公害。
为此,日本环境厅中央环境审议会对大气、水质和土壤中的二噁英类分别制订环境标准如下:大气中二噁英类质量浓度≤0.6 pg/m3(注,pg即10-12g);水体中二噁英类质量浓度≤1 pg/L;土壤中二噁英类质量分数≤250 pg/g。
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也有相应的二噁英类环境标准。
而我国目前尚无二噁英类环境标准。
我国的垃圾焚烧炉二噁英排放限值标准比较落后:德国、荷兰、比利时、日本、我国台湾省的控制标准为0.1ng/NM3,我国在2001年12月1日颁布的《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二噁英的排放限值是 1.0ng/NM3。
我国现行的垃圾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与日本70年代的标准相当,而日本现在正在对按旧标准建设的垃圾焚烧厂进行拆除或改建。
对于现代化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Dioxin) 排放水平已经很低。
德国环境部(BMU)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德国所有的66个垃圾焚烧装置中,由于按照法规要求配置袋式除尘器,二噁英(Dioxin)年排放量由400g下降到不足0.5g,下降幅度接近1000倍。
”欧盟目前执行EU2000/76/EEC生活垃圾焚烧标准,二噁英排放均严格执行0.1ngTEQ/Nm3,我国的上海江桥生活垃圾焚烧厂二噁英排放也达到了0.1ngTEQ/Nm3。
但国外并没有关于垃圾焚烧厂与环境敏感点(如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控制距离的相关规定。
3 我国垃圾处理技术概况及发展趋势3.1 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发展趋势据统计,1990年中国城市垃圾的总产量为6900万吨,2000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总产量已达1.4亿吨,平均年增涨7.4%。
预计到2010年按年增涨4%计(根据对418个大、中城市的调查统计,近年城市生活垃圾是以约4%-6%的速度递增),年垃圾产量将达约2亿吨。
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200多座已为垃圾山所包围。
垃圾的长期露天堆放对大气环境、地下水和土壤等已经造成了明显的威胁和危害。
3.2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目前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也主要是卫生填埋、焚烧、堆肥。
“十五”期间,我国生活垃圾处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2005年生活垃圾填埋场为366座,垃圾填埋处理量6857.1万吨/年,与2000年相比填埋处理能力增加16%。
2005年垃圾焚烧及发电厂为67座,垃圾焚烧处理量791万吨/年,与2000年相比焚烧处理能力增长了10倍,但焚烧处理垃圾的比例仅占9.9%。
监测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尚无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所排放的污染物全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例如,根据2006年《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风险评价》报告,目前全市490处填埋场,存在中、重度污染风险的达到231处。
从对14处填埋场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看,14处填埋场附近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全部为较差或极差,且下游地下水污染明显比上游严重,个别地方细菌超标几十倍。
3.3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我国许多地区人口密度高,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许多城市,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类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手段。
预计未来10年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将得到很大发展,自2006年6月-2007年6月,全国共批复垃圾焚烧发电项目9个,总垃圾焚烧能力5200吨/日。
根据我国“十一五”期间焚烧厂及能力建设规划,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将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及发电厂82座(新增焚烧处理能力70000吨/日),其中东部地区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及发电厂56座(新增处理能力45100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