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简单就能打通任督二脉
打通任督二脉的三大方法

打通任督二脉的三大方法1、简单易行的奇特打通方法:一、叩首叩手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一)叩首顾名思义就是磕头,有人说磕头也是锻炼吗?那当然,磕头还是道家修身密法之一呢!“学道本无门,叩首先有益”。
但是咱们练的叩首不是头碰地,而是头叩手背。
就象是我们趴在桌上打盹时将额头压在手背上的感觉。
也就是说怕我们的额头直接磕在地板上会疼痛受伤,用手垫着。
这样额头撞在手背上,既不会因接触面太软而无效,也不会觉太硬而受伤。
然后按拜佛叩头的样子。
以额头部分(鼻根至前发际线)撞击手背。
幅度和力度,因人而异,本着由轻而重的原则。
抬头再叩时要有一个头后仰的动作。
十五次为一小节。
接着从鼻根到下巴轻轻“撞揉”手背,反复十次为一小节。
“撞揉”时面部始终与手背相贴进行(“撞揉”时频率要快,如震颤一般)。
两节为一组,动作完成。
若觉不过瘾,可再作两组。
做完此功后,会感觉神清气爽,有明目、醒神、开窍、益智之功效。
可以治疗眼疾(对小儿近视有特效)鼻病(鼻塞即时能通)头痛、头晕等症。
对颈椎病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可使任督二脉在头部顺接。
为打通小周天的第一步。
(高血压患者暂不练此功)二、震动尾闾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二)双腿盘座,有些人说我盘不上,咱们这个功盘不上正好。
双脚微盘能交叉即可,然后用脚掌外缘骨用力往起站立。
(站的过程中膝盖不可触地)。
刚站一点有人说不行,站不起来,没关系,这个功法本来就不需要完全站立起来,只要臀部离地10至30厘米之间就行。
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时整好使尾骨撞击地板。
这个动作就完成了,这种撞击面积较大,所以安全无痛,但为保万无一失。
开始时臀部可垫棉垫。
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
或面前有人帮忙拽起也可。
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动尾骨。
使任脉会阴穴与督脉长强穴得以顺接。
这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
(有骨结核、骨质疏松及急性腰扭伤者,忌用此法)。
别小看这一站一坐,站时吸气整个脊椎督脉气冲灌顶,落下呼气时自然气沉任脉丹田。
乃用意而不用力之妙法。
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

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打通任督二脉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通过调理和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能量和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任督二脉被认为是人体上下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它们贯穿整个身体,与身体各个部位的功能紧密相关。
任脉是人体纵向的主能量通道,从肾脏向上贯穿整个身体,负责藏于骨髓中的能量的输送和供应;督脉则是横向连接主要器官的能量通道,负责从头顶部向下供应能量。
要打通任督二脉,需要综合运用中医的方法和技巧,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气功练习: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姿势的练习方法,可以帮助平衡身体的能量,并促进任督二脉的流动。
常见的气功练习包括太极拳、气功吐纳、小周天等,可以辅助身体的能量循环,增强身体的健康。
2. 饮食调理:根据中医理论,一些特定的食物可以帮助调理和增强任督二脉。
例如,富含大豆和黑芝麻的食物可补充肾脏的能量;葵花籽、核桃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可以促进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等。
此外,还可以适量摄入一些中药材,如黄芪、当归、参等,以强调补充体内的能量。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和促进人体的能量流动。
任督二脉上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龙穴"、“百会穴”、“气海穴”等。
通过针灸的方法,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进而达到打通任督二脉的效果。
4. 草药调理:中草药是中医调理和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
可以使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血的草药,如益母草、丹参、川芎、红花等。
这些草药可以通过煮煎、泡酒等方式来服用,具体用法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调整,以达到打通任督二脉的目的。
5. 运动锻炼:合理的运动锻炼也可以帮助打通任督二脉。
例如,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氧气摄取,促进气血的流动;瑜伽和太极等柔和的运动可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能量。
此外,定期进行全身性的按摩也可以帮助调理任督二脉,促进能量的流动。
综上所述,打通任督二脉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通过运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例如气功、饮食调理、针灸疗法、草药调理和运动锻炼等,可以帮助平衡身体能量,增强身体健康。
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

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
打通任督二脉是中医理论的一部分,认为如果能够通过特定的方法刺激和调节任督二脉的气血运行,可以起到调节身体平衡、促进健康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
1. 正念冥想:通过深度呼吸、专注和调整意识,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部位,有助于激活和调节任督二脉的气血流通。
2. 针灸:选择特定的穴位进行刺激,如百会、长强等穴位,通过针刺、按压等手法来刺激和调节任督二脉的气血流动。
3. 推拿按摩:通过推拿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促进任督二脉的气血流通,可以采用手指按摩、推拿、拍打等方法。
4. 呼吸练习:通过深呼吸、吐纳等呼吸练习,有助于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促进任督二脉的气血流通。
5. 食疗调理:选择适当的食物和药材,如人参、当归、枸杞子等,可以调养身体,促进任督二脉的气血流通。
需要注意的是,打通任督二脉并非是一次性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练习和调理。
同时,如果有严重的身体疾病或者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推荐一种快速打通任督二脉的气功方法

推荐一种快速打通任督二脉的气功方法多少年来,许多气功爱好者都曾为快速打通任督二脉,费了不少心血和时间,但总收效甚微。
甚至对继续气功锻炼产发生动摇,个别爱好者更是放弃了气功锻炼。
对此,本人经过近四十多年的实践研究,认为此事并不难解决。
只要将佛家六字咒语“吽”与道家六字真诀中的“嘘”结合起来默念,就可很快将任督二脉打通。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方法是:1身体姿势采取站立或坐位均可;2先深呼吸两次,双眼微微合拢,余光瞄向鼻尖,以便排除杂念,达到心静状态;3开始呼气并默念“嘘”字。
同时将意念引气由百会穴开始向头前,经前额---印堂---鼻尖—人中—承浆----下颏---丄脘----神阙---关元---会阴----尾闾,结束呼气。
4紧接前面动作,开始吸气并默念“吽”字咒。
同时将气,由意念引领,经尾闾---脊椎—颈椎---百会---结束吸气。
从而完成一个呼吸过程。
使气完成了由任脉到督脉的循环过程。
5在完成以上动作的基础上,开始第二次呼吸。
如此往返循环,可使人体真气很快沿着任督二脉运行。
6在真气运行的同时,眼球也要随之由上及下,由下及上的运动。
这样可达到精气形神协调一致,效果更佳。
此功法的原理。
主要是巧妙地发挥了道家默念“嘘”字,可以助推真气向下,以及默念佛家“吽”字咒语,可引领真气经督脉向上行的作用。
借助默念真言和咒语,迅速打开任督二脉。
实践证明,此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而且迅速。
但是,此法不可长期运用。
只要打开了任督二脉,就应迅速运用以往传统的练功方法,以便规避偏差,提高自己的练功水平,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 1。
打通任督二脉的简单方法

打通任督二脉的简单方法首先,深呼吸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
通过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的供应,促进血液循环,激活经络系统。
可以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慢慢深吸气然后慢慢呼气,注意呼吸的过程,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慢慢地,慢慢地,身体会渐渐放松,进入深度呼吸的状态。
坚持每天进行深呼吸练习,有助于打通任督二脉。
其次,按摩是另一种简单的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
按摩可以刺激经络系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能量。
可以使用手指或按摩工具,以往返运动的方式在龙脉(背部脊柱两侧),大椎脉(颈部第七颈椎)、百会脉(头顶顶点)、百会脐(小腹正中)这些经络上轻轻按摩,并用适量的力量进行按摩。
每天坚持按摩,可以有效地打通任督二脉并促进身体健康。
第三,适当的锻炼也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能量和血液循环,促进任督二脉的畅通。
常见的适合打通任督二脉的锻炼方法有太极拳、瑜伽、走路等。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运动,通过柔和的动作和深呼吸来调整身体的能量和血液循环。
瑜伽是一种身心调节的运动,通过姿势和呼吸来平衡身体和心灵。
走路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帮助增加氧气的供应和促进血液循环。
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也是打通任督二脉的重要因素之一、食物可以影响人的体内能量和血液循环,因此选择适合打通任督二脉的食物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常见的适合打通任督二脉的食物包括黄豆、黑芝麻、黑木耳、葡萄、草莓、花生等。
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可以增强身体的能量和血液循环。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清晰版+蹲墙功打通任督二脉

天天简略就能打通任督二脉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浩瀚的练功诀窍.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锤炼的便捷办法.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老是借故把身边的门徒支走,本身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多么器重.是以,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工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蹲墙起首从体态入手,对比书本细扣全身各部.然后在体态精确的基本上,逐渐加大练功强度,蹲墙前要组场,带着混元气蹲,意念导引形体放松.当然,蹲墙使形体很重要,站庄是要放松的,从概况上看,二者之间有抵触,怎么调和还要靠本身.其实,站庄与蹲墙其实不抵触,目标都在于松腰,腰一松形气就整了,神统帅形气的功能也就强了.这两种功都是智能气功的基本功.智能气功特别强调意识的感化,自动应用意识,强化形气功能.这两种功作为初练者来讲,可先练站庄,把内气练足了,再练蹲墙就不累了.蹲墙重点在于周身中正,含胸收腹,上起时不要单纯的腿部用力,不然轻易引起两腿肌肉重要.站庄时两腿松不下来就会累.蹲墙之重点是以百会带动,上起意注天上之虚空,下蹲意想地下之虚空,同时要擅长应用“化”的意识,把全身的僵劲化开,尤其是脊柱.脊柱两侧的神经.血管.日常平凡我们不留意放松,多年来造成僵劲充斥,要松腰就要把这些僵劲去掉落.有些1.2岁的小孩子作蹲墙就很轻易,大人就不成,症结就在僵劲去没去掉落,去不掉落僵劲就达不到柔若无骨.所以在蹲墙的时刻,可以想本身的骨头没有了,全身柔嫩放松.气充斥在全身遍地,如许蹲墙才轻松一点,不然蹲墙的时刻脸红颈项粗,就没有练功的味道了,如斯让气似乎慢慢的渗入渗出到重要的组织里,逐渐的重要和痛苦悲伤消掉了,将拙力.别扭.重要.痛苦悲伤等改变成气腾.天然.轻闲.舒适,如许才干持续安静的蹲下去.经由过程蹲墙哄动气机起落,居心体悟,奥妙安闲个中,总之要在松静高低工夫,自动将意念锁定在活动进程中,将意念和意念的感化同一路来.经由过程活动,使体内气机天然兴旺起来,并按照气的天然轨道运行,使身材各部分的通透程度逐渐进步而不轻易消失误差. 蹲墙功的功用本功的功法道理即经由过程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紧缩,可牵扯到经常活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自动活动到自动活动,日久天然感应平常敏锐,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平常重要,腰部放松.灵巧.气血流畅,一方面可加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前人有“命意泉源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包管腰主宰一身活动的本能机能,故前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相反,若腰部不克不及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克不及自控.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消失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其三,练动动者(尤其来去回身频仍者),易使阴阳起落掉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活动,能疗养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遍地的疾病都有平庸的后果.练此功,还能尽快消除各类练功反响.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各种不适.譬如,改变本身意识里的许多多少不良器械.一小我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器械很轻易影响本身,本来很简略的器械如今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安闲的了,本身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经由过程这种艰难的锤炼才干解决,本身的问题不是外人能懂得的. 蹲墙功的动作方法根本方法是: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天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少焉,让思路温和.然后腰向后放松,身材徐徐下蹲,下蹲时头不成后仰.不成竖直,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倾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留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请求,同时留意全身放松,把留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完整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徐徐上起;上起时,留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似乎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斯为一次.练功时只要使精力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别意念活动.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如许可下降蹲墙的难度.可以天天把书撕掉落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蹲墙的三个阶段将蹲墙功作为一个自力的小功法来锤炼,依据其工夫条来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初始阶段.刚开端,有许多人做不到完整合度,可依据本身的身材状况,肯定两脚的姿态和距离.脚尖可以先分开墙,离多远以尽本身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如年事大或行为不便利的同志,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两脚分开,以下降难度.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持物往下蹲.一开端,动作不尺度没紧要,症结是要保持.年青的身材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尺度的姿态蹲.刚开端时可能比较艰苦,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着这种情况,就要精力高度分散专一,并加意念“必定成功”.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天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如今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个,收益颇大).经由一段时光的锤炼,跟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进步,就能顺遂下蹲.上起了.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演习. 二.闇练阶段.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本上,应留意“形松意充”,领会周身气机的起落开合,同时增长蹲墙的次数和时光. 三.进步阶段.按尺度姿态能轻松自如地完成全部动作后,就不该再盲目寻求数目(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进步质量.加大难度的办法如下:1.赤脚蹲墙.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到大不一样.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感化.2.撑臂蹲墙.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蹲墙时,两臂保持阁下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进一步还可以合营手指的分合.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留意不要使手碰墙壁.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3.背手蹲墙.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经由撑臂蹲墙,起落时身材安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纳这种办法.②两臂置于面前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如许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感化.4.拳抵鼻尖蹲墙.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瞄准鼻尖.闇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耐劳演习,久之天然合度.5.蹲墙耗功.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态不动,当作站庄来练,保持的时光越长越好.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刚后果会更好. 留意: 1.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调和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鄙人丹田处.2.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克不及分开墙壁,尤其是头部绝对不克不及向阁下偏斜(即眼不克不及阁下看),不然使脊柱偏斜,影响功能.3.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应当说,人的身材总要有通透不完整的现象,在体内气机兴旺到必定程度,就轻易体察到这种不通行的部分,特别是意念散布的不平均加倍剧了这种气机冲击的强度而感到痛苦悲伤,形成了恶性轮回.所以蹲墙的动作和打气有点象,气太足了,身材还消化不了时,就先慢一点打气,等气平均了,再打一下,慢慢经由过程活动自动打气,用活动产生的高压通行身材(本质上照样经由过程活动调动了意识力).不过,身材的本质进步须要一个进程,不克不及过激.假如想一会儿蹲许多也不是什么难事,比数目没有意义,想领会出松的感到也比较轻易.症结是要保持,不要一暴十寒.一次蹲1000个轻易,天天蹲1000个,就须要很大的韧力了. 这里给列位一个诀窍,可以帮忙大家在数目上和感到上有个突飞大进,但对于工夫有什么利益.窍门很简略:先试验一下你一刻不断地蹲(闭眼.姿态精确.呼吸匀修长.速度约为1个/3秒),看你最多能蹲几个,一般约为30个;正式开端,每蹲30个,停下来,双手敷于肚脐,静养30秒(2-3个呼吸长),再开端蹲30个,再静养,不竭轮回;静养时留意意守丹田,每次静养后再蹲时,领会腰部都比前一次要有所松动.每停一次,都邑愈加松动(腰部),感到是愈加轻松,许多人就会兴致昂然,愈蹲愈愉快,一致可以达到数百个.警告:不成一下就达到很大的数字,最好以比较小的数字为基数,逐渐增长.一般日常生涯比较复杂,在时光很少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可以见缝插针,到处演习,每次花个3-5分钟,蹲几十个,后果也不错,最重要的就是蹲完后静养收气. 心得领会:一. 蹲墙的症结环节组场蹲墙--事半功倍的练法起首应清楚明了蹲墙的重要功用是:松腰.松胯.垂尾间,调剂气机使之均衡,练周身的整体性.组场时先要调剂体态:脚尖抵墙,全身放松,肌肉和肌健松驰不绷劲,重点领会脊柱和腰部的放松;用百会把身材领起来,似乎整小我晃晃荡悠吊在半空中,腿和脚似乎感到不到身材的重量.然后意想身材四周及体内都是蓝蓝的虚空,体表里是一个整体.调剂体态要和调神联合在一路,从而使精力处于分散.安详.庄重.庄重的状况.调神时意念必定要放到寰宇之间.要进入悠悠安闲.恍恍惚惚的意境,如许身材轻易放松.表里气能很好地融通.蹲墙之前卖力组场,如许练起来就比较轻松,不累,很轻易进入气功态. 精确的体态引诱气机正常运行蹲墙头要正,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下颏收受接管.两耳根.大椎也要有向上领的意念;如许做既可减轻腿部的力量,又可防止鼻子与墙的摩擦.尾闾要下垂,像有个器械坠着.上起,意念多在上面,但还要照料到尾闾,稍加前扣的意念,同时还要提会阴,如许命门就天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意念多放在尾闾,要留意由尾闾拉着全部脊柱下蹲,不要用腰压下去,腰部尽量向后放松.但头部.耳根.大椎还要有上领的意念.如许上拉下坠,姿态就根本精确了,不会怀孕材向左或向右偏的错误动作了.开端练蹲墙,感到气在背部升不上去,有疼胀感.只要把下颏收住了,留意下颏收受接管,经由几天的演习,气就通了曩昔,不适感就会消掉.蹲墙初期,有的人未留意大椎上拔,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大脑,故神较疲惫,上课爱打打盹儿.后期,调剂了姿态与意念,头部气显著充足,上课就不会打打盹儿了.蹲墙,切忌只求数目疏忽质量,下蹲时假如尾闾扣得不敷,重心控制不稳,至使脊柱阁下摆动,时光长了会造成体内气机不服衡.此外,两腿必须平均用力,如许才干使体内气机均衡.要使两腿平均用力,起首两脚内侧并拢所成的直线必须与墙垂直;然后,在蹲墙进程中,留意用百会领着,始终保持身材的中正,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假如感到到身材倾向某一边了,可以用领百会来调剂.两脚掌要平铺于地,使全部脚掌能平均受力.刚开端蹲墙时,也许重心会落在脚后跟,且偏于脚外侧或脚内侧;如许蹲的时光长了,往往认为受力的部位发麻.发木.我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在受力轻的部位加重意念.如许,不受力的部位就逐渐受力了,本来受力过重的部位也不发麻发木了.姿态的精确与否,哪怕只有细微的不合对功能的影响也会相当大.每次蹲墙,只要卖力地做到了尾闾下垂,百会上领,大椎上拔,立时就能显著认为全部脊柱的牵拉.尾闾下垂重要牵动腰椎,大椎上拔则是牵动胸推,只有按请求做,才干对全部脊柱起感化,进而影响全身气机的变更.还有些人未留意两膝并拢,从而下蹲相对轻松;但是加以看重后,难度固然较以前加大了一些,但必定会感到骶髂关节被牵动了.练功时,手的地位对强度与功能也有很大影响.当手与墙或腿接触时,难度顿减,离开接触后,腰肌所受的力随即加强.至于手臂面前或撑臂,腰.腿所需的力量则更大. 应用意识是症结要练好蹲墙功,起首要从思惟上有一个精确的熟悉.刚开端,大多是自动地蹲墙,只想若何把腰松开,意念过多分散在腰部,疏忽了全身的整体调和性,意念灌注不进形体里面,蹲得全身是汗,两腿酸疼,但见效不大.如许练,蹲至大腿日常平凡易后坐(后倒坐到地上);若蹲下不倒,起时也易后仰坐倒.当留意了百会.尾闾和腰部三个部位的合营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腰部不单得到了响应的放松,同时气在身中也能高低贯通.逐渐地,就可以或许开端调剂练功意识了,开端重视“神形着重”第一步“神念形”的锤炼.起首就用意念使本身和蔼场慎密合在一路,脑筋里一发“蹲”的敕令,就往下蹲,一发“起”的敕令就往上起,指令平常明白.然后意念分散到全部脊柱上,跟着蹲墙动作的一路一落,每个脊柱也随之一开一合,再后来,把意念分散到腰椎那儿,内视着腰椎的一开一合,以加强松腰的后果.如许自动应用意识后,蹲墙不再认为累了,一路一落轻飘飘的,天天都有新进步.在蹲墙有必定基本后,可以意念分散在体内,下蹲时用神光看着脊柱往下落,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用形象思维想着腰椎被拉松开;起时看着听着全身的气机变更.跟着体察的深刻,邪念也很少了,气向体内渗入渗出得也深了.如许做,神和形就联合得慎密了,邪念不轻易出来.“神念形”还有利于动作的精确.合度.在蹲墙时,假如跑神,身材就不轻易保持合度;反之,意念假如能始终留意着本身的身材,就会控制身材不致变形.蹲墙的症结是使日常平凡不轻易活动的腰部的肌肉.韧带得到抻拉,使之气血充足,从而达到松腰的目标.假如姿态不精确,势必耽搁或阻碍松腰目标的实现.所以“神念形”在蹲墙中的应用,不单强化了神意的锤炼,并且促进了形体和蔼机的变更,加快了松腰进程.别的,在蹲墙进程中,应恰当留意应用形象思维.下蹲时,要保持周身气机的整体性,合营意念调剂虚实,把意念放在大脚趾,如许上起下蹲时易保持周身气机的整体,意想身材内晦气于气机生发的器械都经由过程脚心散到地下虚空;上起时想像虚空的灵阳之气呼地一下贯通全身,渗入渗出到每个细胞中,并加“把脊柱抻拉直”的意念.意念要照料到腰椎及其韧带.腰两侧肌肉,也可以灌注到背部全部脊柱.韧带.肌肉,如许可使腰部及背部放松得更好,取得最佳后果.按照上述请求蹲墙,领会着背部一点点地抻拉开,就感到到气在向里渗入渗出,气感越来越显著,周身表里都被气包裹着,越蹲越轻松,脑筋也越来越清明.特别须要解释的是,在蹲墙时,意识里不克不及有墙.要施展意识的主不雅能动性,进入面前无墙.四周都是空荡荡的状况,这时,你也许会突兀地停一下,此时,很轻易领会到一种虚无的境像--全部的体态和四周的空间融为一体了……保持15天.天天蹲30-100个吃好睡好,如你想看看你身材健康的程度在开练之前看看你手上指甲盖上的半月痕吧,祝福你成功!!。
气功篇: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脉!

气功篇: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脉!气功篇:教你如何打通任督二脉!关于人体经络通道和穴位,我将来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专门细讲,这里不便多说,在半月之后,搜索“医生们跪着听:人体经络通道和穴位是怎么形成的”即可找到。
我本人是不练习气功的,或者说我练习的气功与一般的气功大不一样。
我练习的气功是:深呼深吸松紧功!具体做法是:在床上盘腿而坐,两手掌心向上放在膝盖下。
快速吸气,缓慢呼气,吸气十分,呼气八分,即吸气多,呼气少。
浑身紧张,肚子鼓胀,随着呼吸身子自然后仰,两腿膝盖自然上扬,手掌自然立起来,脊椎后仰大约30度,脊椎与大腿呈V型停留在床面上。
到最后时刻,肚皮鼓胀到最大时候,再使劲鼓三下,屏住呼吸三四秒钟。
接着转换成快速呼气,缓慢吸气,吸气少,呼气多。
浑身放松,肚子收缩,随着呼吸身子自然收回,两腿逐渐下落,手掌自然平放,头皮放松,颈椎放松,脑袋耷拉下来挨着前胸,脊椎放松,身子下俯,胳膊腿放松,浑身各个部位都放松,使劲收缩肚子,争取让前心贴后心的感觉,让身子好像稀泥一样软弱,头部挨着床面。
肚皮收缩到不能再收缩的程度后,再来使劲呼气三下,屏气三四秒钟,开始重复上一个循环。
吸气过程要全身紧张,让身体僵硬起来。
呼气过程要让全身放松起来,软弱的好像稀泥一样,五体投地,服服帖帖。
人体中的大量气血集中在前胸后背的集中区,在吸气过程中,人体中心的气血集中区压力变大,这是因为肚子鼓胀造成的。
在肚子鼓胀的时候,大量气血推向四肢和头部,即人体边缘地区和人体端部。
在呼气过程中,肚子收缩,人体中心气血集中区压力变小,刚才被推出到四肢和边缘地区的气血就会被召回。
如果前者是推出或者正流,那么后者就是召回或者倒流。
这种人为地鼓胀肚子,大量呼气和吸气,除了增大肺活量之外,更重要的是增大气血来回流动的力度,身体内的气血在脏器和组织中猛烈地潮起潮落,荡来荡去,冲刷垃圾和清理网眼。
特别交待一下,脖子是身体内的气血与头部气血连通的桥梁,脖子前半边气血通量很少,大量的气血来往是在脖子后半部上进行。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清晰+蹲墙功打通任督二脉

任督二脉及十二经脉图-清晰版+蹲墙功打通任督二脉————————————————————————————————作者:————————————————————————————————日期:每天简单就能打通任督二脉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蹲墙首先从身形入手,对照书本细扣全身各部。
然后在身形正确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练功强度,蹲墙前要组场,带着混元气蹲,意念导引形体放松。
当然,蹲墙使形体很紧张,站庄是要放松的,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有矛盾,怎么协调还要靠自己。
其实,站庄与蹲墙并不矛盾,目的都在于松腰,腰一松形气就整了,神统帅形气的功能也就强了。
这两种功都是智能气功的基础功。
智能气功特别强调意识的作用,主动运用意识,强化形气功能。
这两种功作为初练者来讲,可先练站庄,把内气练足了,再练蹲墙就不累了。
蹲墙重点在于周身中正,含胸收腹,上起时不要单纯的腿部用力,否则容易引起两腿肌肉紧张。
站庄时两腿松不下来就会累。
蹲墙之重点是以百会带动,上起意注天上之虚空,下蹲意想地下之虚空,同时要善于运用“化”的意识,把全身的僵劲化开,尤其是脊柱、脊柱两侧的神经、血管。
平时我们不注意放松,多年来造成僵劲充斥,要松腰就要把这些僵劲去掉。
有些1、2岁的小孩子作蹲墙就很容易,大人就不行,关键就在僵劲去没去掉,去不掉僵劲就达不到柔若无骨。
所以在蹲墙的时候,可以想自己的骨头没有了,全身柔软放松、气充斥在全身各处,这样蹲墙才轻松一点,不然蹲墙的时候脸红脖子粗,就没有练功的味道了,如此让气似乎慢慢的渗透到紧张的组织里,逐渐的紧张和疼痛消失了,将拙力、别扭、紧张、疼痛等转变为气腾、自然、轻闲、舒适,这样才能继续安静的蹲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天简单就能打通任督二脉气功博采众长,功法中藏有众多的练功诀窍。
蹲墙功就是诸多小诀窍、小功法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是一种全身锻炼的便捷方法。
据闻,师傅要练此功时,总是借故把身边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练,由此可见蹲墙功受到练家的何等珍视。
因此,想进行气动健身及想长功夫的功友,对蹲墙功切莫等闲视之。
蹲墙首先从身形入手,对照书本细扣全身各部。
然后在身形正确的基础上,逐渐加大练功强度,蹲墙前要组场,带着混元气蹲,意念导引形体放松。
当然,蹲墙使形体很紧张,站庄是要放松的,从表面上看,二者之间有矛盾,怎么协调还要靠自己。
其实,站庄与蹲墙并不矛盾,目的都在于松腰,腰一松形气就整了,神统帅形气的功能也就强了。
这两种功都是智能气功的基础功。
智能气功特别强调意识的作用,主动运用意识,强化形气功能。
这两种功作为初练者来讲,可先练站庄,把内气练足了,再练蹲墙就不累了。
蹲墙重点在于周身中正,含胸收腹,上起时不要单纯的腿部用力,否则容易引起两腿肌肉紧张。
站庄时两腿松不下来就会累。
蹲墙之重点是以百会带动,上起意注天上之虚空,下蹲意想地下之虚空,同时要善于运用“化”的意识,把全身的僵劲化开,尤其是脊柱、脊柱两侧的神经、血管。
平时我们不注意放松,多年来造成僵劲充斥,要松腰就要把这些僵劲去掉。
有些1、2岁的小孩子作蹲墙就很容易,大人就不行,关键就在僵劲去没去掉,去不掉僵劲就达不到柔若无骨。
所以在蹲墙的时候,可以想自己的骨头没有了,全身柔软放松、气充斥在全身各处,这样蹲墙才轻松一点,不然蹲墙的时候脸红脖子粗,就没有练功的味道了,如此让气似乎慢慢的渗透到紧张的组织里,逐渐的紧张和疼痛消失了,将拙力、别扭、紧张、疼痛等转变为气腾、自然、轻闲、舒适,这样才能继续安静的蹲下去。
通过蹲墙引动气机升降,用心体悟,微妙自在其中,总之要在松静上下功夫,主动将意念锁定在运动过程中,将意念和意念的作用统一起来。
通过运动,使体内气机自然旺盛起来,并按照气的自然轨道运行,使身体各部分的通透程度逐渐提高而不容易出现偏差。
蹲墙功的功用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过任督二脉的修炼达到丹田气足圆活,尤其是对颈、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压缩,可牵扯到常常运动不到的肌肉、韧带、神经,从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日久自然感应异常灵敏,而使肌肉、骨骼达到坚韧有弹性。
就传统而言,腰在人体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灵活、气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强肾的功能,使人元气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头在腰隙”之说;另一方面,可保证腰主宰一身活动的职能,故古人又有“力发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说法。
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
其一,影响丹田蓄气,阻滞背部气机上升,轻则背部酸痛、板直、头晕,眉间闷胀、腹满、腹胀等;重则气机走窜,甚至不能自控。
其二,影响命门之火对水液的蒸腾,男性可出现遗精、白浊,甚至癃淋;女性则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小便频数等。
其三,练动动者(尤其往复转身频繁者),易使阴阳升降失衡,浮阳上腾于面,多呈满面红光而欠涵蓄,甚至于中风(即半身不遂)。
那么怎么来松腰呢?而蹲墙功是全身的运动,能调理周身气机,所以对治疗全身各处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
练此功,还能尽快排除各种练功反应、纠治因练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种种不适。
譬如,改变自己意识里的好多不良东西。
一个人意识乱了之后,外面的东西很容易影响自己,本来很简单的东西现在也变的很难了,不是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了,自己总想改变可总做不到,所以非要通过这种艰苦的锻炼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不是外人能理解的。
蹲墙功的动作要领基本要领是:面壁而立,两脚并拢,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周身中正,脚尖顶着墙根,会阴上提,两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松,安静片刻,让思绪平和。
然后腰向后放松,身体缓缓下蹲,下蹲时头不可后仰、不可倾斜,要放松地下蹲,腰后突下蹲。
可守下丹田,肩部放松前扣(向墙的方向前扣);尾闾前扣,命门后突。
注意后背脊柱要一节节卷着逐节放松往下蹲,象猫儿一样,弓着后背下蹲,膝盖尽量不要超出脚尖等要求,同时注意全身放松,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闾部;彻底蹲下后尾闾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后再缓缓上起;上起时,注意用百会上领,百会处好像有一根细线向上轻轻拽着脊柱逐节升起、抻动、拉直,如此为一次。
练功时只要使精神专一于形体动作,使之合度即可,无其他特殊意念活动。
初学者可以先在脚后跟垫本厚书,这样可降低蹲墙的难度。
可以每天把书撕掉几页,渐至撕完,蹲墙就慢慢合度了。
蹲墙的三个阶段将蹲墙功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功法来锻炼,根据其功夫层次由易到难,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初始阶段。
刚开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确定两脚的姿势和距离。
脚尖可以先离开墙,离多远以尽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为度。
如年纪大或行动不方便的同志,可以两脚尖高开墙根,两脚分开,以降低难度。
甚至还可抱住树、床架,拉住门把手等支撑物往下蹲。
一开始,动作不标准不要紧,关键是要坚持。
年轻的身体健康的同志,则应尽量按标准的姿势蹲。
刚开始时可能比较困难,没等蹲下去,就会往后倒,碰到这种情况,就要精神高度集中专一,并加意念“一定成功”。
每次下蹲30个为一组,每天蹲一组以上,多多益善(现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数百,甚至上千个,收益颇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随着周身各部气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松动程度的提高,就能顺利下蹲、上起了。
此时就应转入第二阶段的练习。
二、熟练阶段。
此阶段在两脚并拢,脚尖抵墙能完成蹲墙动作的基础上,应注意“形松意充”,体会周身气机的升降开合,同时增加蹲墙的次数和时间。
三、提高阶段。
按标准姿势能轻松自如地完成整个动作后,就不应再盲目追求数量(即蹲墙的次数),而应加大难度,提高质量。
加大难度的方法如下:1、赤脚蹲墙。
赤脚,脚尖抵墙下蹲,同穿鞋蹲墙的感觉大不一样。
大大加强了对脊柱的抻拉作用。
2、撑臂蹲墙。
这在难度、力度上又加了码。
蹲墙时,两臂保持左右手举成一字形,立丁字掌。
进一步还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
上起时,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时,二、四指合,大、小指合。
注意不要使手碰墙壁。
练此式更有利于通透上肢。
3、背手蹲墙。
①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命门。
经过撑臂蹲墙,起落时身体平稳,不会后仰,就可以采取这种办法。
②两臂置于背后时,两小臂重叠,两手互握对侧肘关节。
这样做在蹲墙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
4、拳抵鼻尖蹲墙。
蹲墙时,可用一手握拳,横置于鼻前,用拳眼对准鼻尖。
熟练后,可加至两拳相接,置鼻尖与墙壁之间,下蹲上起。
此动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持之以恒,刻苦练习,久之自然合度。
5、蹲墙耗功。
当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时,定住姿势不动,当作站庄来练,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若此时能在鼻尖前放置两拳,刚效果会更好。
注意:1、自始至终,动作与呼吸必须协调一致,即气吸至尽时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时气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处。
2、自始至终鼻、膝、脚尖不能离开墙壁,尤其是头部绝对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则使脊柱偏斜,影响功效。
3、呼吸在胸部不憋闷的前提下,越慢越好。
应该说,人的身体总要有通透不彻底的现象,在体内气机旺盛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体察到这种不通畅的部分,特别是意念分布的不均匀更加剧了这种气机冲击的强度而感觉疼痛,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蹲墙的动作和打气有点象,气太足了,身体还消化不了时,就先慢一点打气,等气均匀了,再打一下,逐步通过运动主动打气,用运动产生的高压通畅身体(本质上还是通过运动调动了意识力)。
不过,身体的素质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过激。
如果想一下子蹲很多也不是什么难事,比数量没有意义,想体会出松的感觉也比较容易。
关键是要坚持,不要一暴十寒。
一次蹲1000个容易,每天蹲1000个,就需要很大的韧力了。
这里给各位一个诀窍,可以帮助大家在数量上和感觉上有个突飞猛进,但对于工夫有什么好处。
窍门很简单:先实验一下你一刻不停地蹲(闭眼、姿势正确、呼吸匀细长、速率约为1个/3秒),看你最多能蹲几个,一般约为30个;正式开始,每蹲30个,停下来,双手敷于肚脐,静养30秒(2-3个呼吸长),再开始蹲30个,再静养,不断循环;静养时注意意守丹田,每次静养后再蹲时,体会腰部都比前一次要有所松动。
每停一次,都会愈加松动(腰部),感觉是愈加轻松,很多人就会兴趣昂然,愈蹲愈高兴,一致可以达到数百个。
警告:不可一下就达到很大的数字,最好以比较小的数字为基数,逐渐增加。
一般日常生活比较繁杂,在时间很少的情况下,量力而行,可以见缝插针,随处练习,每次花个3-5分钟,蹲几十个,效果也不错,最重要的就是蹲完后静养收气。
心得体会:一、蹲墙的关键环节组场蹲墙--事半功倍的练法首先应明了蹲墙的主要功用是:松腰、松胯、垂尾间,调整气机使之平衡,练周身的整体性。
组场时先要调整身形:脚尖抵墙,全身放松,肌肉和肌健松驰不绷劲,重点体会脊柱和腰部的放松;用百会把身体领起来,似乎整个人晃晃悠悠吊在半空中,腿和脚好像感觉不到身体的重量。
然后意想身体周围及体内都是蓝蓝的虚空,体内外是一个整体。
调整身形要和调神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精神处于集中、安详、端庄、稳重的状态。
调神时意念一定要放到天地之间。
要进入悠悠自在、恍恍惚惚的意境,这样身体容易放松、内外气能很好地融通。
蹲墙之前认真组场,这样练起来就比较轻松,不累,很容易进入气功态。
正确的身形引导气机正常运行蹲墙头要正,要有百会悬领的意念,下颏回收。
两耳根、大椎也要有向上领的意念;这样做既可减轻腿部的力量,又可避免鼻子与墙的摩擦。
尾闾要下垂,像有个东西坠着。
上起,意念多在上面,但还要照顾到尾闾,稍加前扣的意念,同时还要提会阴,这样命门就自然地向后放松了;下落,意念多放在尾闾,要注意由尾闾拉着整个脊柱下蹲,不要用腰压下去,腰部尽量向后放松。
但头部、耳根、大椎还要有上领的意念。
这样上拉下坠,姿势就基本正确了,不会有身体向左或向右偏的错误动作了。
开始练蹲墙,感觉气在背部升不上去,有疼胀感。
只要把下颏收住了,注意下颏回收,经过几天的练习,气就通了过去,不适感就会消失。
蹲墙初期,有的人未注意大椎上拔,气没能很好地上升滋养大脑,故神较疲乏,上课爱打瞌睡。
后期,调整了姿势与意念,头部气明显充足,上课就不会打瞌睡了。
蹲墙,切忌只求数量忽视质量,下蹲时如果尾闾扣得不够,重心掌握不稳,至使脊柱左右摆动,时间长了会造成体内气机不平衡。
此外,两腿必须均匀用力,这样才能使体内气机平衡。
要使两腿均匀用力,首先两脚内侧并拢所成的直线必须与墙垂直;然后,在蹲墙过程中,注意用百会领着,始终保持身体的中正,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
如果感觉到身体偏向某一边了,可以用领百会来调整。
两脚掌要平铺于地,使整个脚掌能均匀受力。
刚开始蹲墙时,也许重心会落在脚后跟,且偏于脚外侧或脚内侧;这样蹲的时间长了,往往感到受力的部位发麻、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