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军阀
张作霖和奉系军阀的崛起

张作霖和奉系军阀的崛起民国初年,中国天下大乱。
东北一隅,亦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就在这一时期,在东北这块黑色的土地上,逐渐崛起了一支新的政治、军事力量,这便是奉系军阀,而它的首领,更是令人闻风丧胆,他就是著名的“胡帅”──张作霖。
那么张作霖和他的势力为什么会迅速崛起,这和他本人又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就让我们翻开历史上的这一页来看个究竟吧……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此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这时它们更加紧了侵略中国的步伐。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无法自拔。
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其地资源丰富,战略位置至关重要。
自然而然,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列强也不断的加强对东北的掠夺。
沙俄的蚕食,日本的侵略都在不断的加剧之中,而当时作为中国代言人的清政府面对着国土的沦丧却丝毫不敢过问,以至于帝国主义在东北可以肆无忌惮,胡作非为,于是在清政府的无能为力之下,东北地区兵匪横行、民不聊生。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帝国主义失去了控制中国的工具,于是转而扶植袁世凯。
1915年在护国运动中,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中死去,帝国主义再一次失去了以华治华的傀儡,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全中国再也找不出一个能象袁世凯一样控制中国的人物了,于是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各自在华的利益,便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各自扶植新代理人,从而达到维护其殖民统治的目的。
在东北,日本最终选择了张作霖和他的枪杆子,而张作霖和他的奉系军阀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为了一己私利而依靠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一步一步地崛起了。
因此综上所述,我们不妨说:张作霖和奉系军阀的崛起是由当时中国所处的半殖民地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
诚然,就崛起后的张作霖和他的奉系军阀的性质来看,其本身就是占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他们是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的代表,故必然会不断的壮大自己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直奉军阀有什么不同

吴佩孚文才武略俱佳,爱异名节,为官清廉,但也恃才傲物,骄狂自负,唯我独尊。大事小事要求部下必须对其绝对服从,稍有棱角,便难以在其手下长期供职。故所用之人,多是头脑简单、毫无见解的庸碌之辈,如号称其“四大金刚”的张福来、董政国、杨清臣、时全胜等,均是出身行伍的老粗,除了听话,并无长处,虽也骁勇善战,不过是一介武夫,至于在政治上,则更少远见。这一点,吴完全继承了袁世凯的衣铱,“到底还是不识字的人靠的住”。张福来在做河南督理时,因识字不多,日常事务全交与参谋长代拆代行,参谋长不在时,公文在案头堆成山,也不管不问。而吴佩孚竟能容忍,最根本的原因是张不会背叛自己,让干什么干什么,让打谁打谁。北代战争时的武昌守将刘玉春,明知无法取胜,也明知吴之对抗北伐是逆潮流之举,却仍要徒劳抵抗,致使攻守双方死伤累累,并给无辜百姓造成极大灾难。这便正是吴所极力培养的愚忠所致,张福来、刘玉春等也因此而成为吴之爱将。曾毕业于陆军大学、智勇兼备的王承斌、靳云鹗等,就都和吴相处的不甚欢恰;而桀傲不训、虽是老粗出身却惯于政治投机的冯玉祥,则更是与吴势同水火。象彭寿莘那样有棱有角又忠实于吴的人,在直军中实在不多。但彭也不过是和刘玉春等一样,除了对吴的愚忠,在政治上也并没能跟上形势。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败后,其所重用的亲信将领便也一蹶不振,无一能助吴再起,有所作为;曾毕业于士官、陆大的直系后起之秀孙传芳、周荫人、卢香亭、陈调元等,割据东南,俨然一派,而履受排挤和压制的冯玉祥、王承斌等,则走到了对立面。这是吴佩孚的悲剧,是直军的悲剧。
在用人不疑这一点上,吴也逊色于张。举例说明,和吴佩孚同是第三师出身的直军大将王承斌是奉天人,吴疑王通奉而剥夺了其带兵权,逼使王承斌后来真的通了奉。而奉军大将姜登选是直隶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和护法战争,与张作霖并无渊源,但当其投靠奉张后,却马上受到重用,先是负责东三省陆军整理处,为奉军的整军经武立下头功。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又擢任第一军军长,与直军第一号悍将,人称“刺彭”的彭寿莘对阵,算是棋逢对手,两军在主战场上反复争夺,天上飞机助战,地下炮火翻飞,间以敢死队白刃相拚。把个山海关古战场弄了个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演出近代军阀混战史上空前惨烈的一幕。姜为奉军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奉军次要方向热河一路负责的第二军军长,张也用了直隶人李景林,李为报知遇之恩,全不念敌方官兵多为自己家乡子弟,率部拚死冲杀,而直军在这一线迎战的第二军军长王怀庆等则远非李之对手,故奉军第二军势如破竹,捷报频传,李为奉军又立大功。
奉系军阀是如何发迹的

奉系军阀是如何发迹的
在国民政府统治期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诸多军阀中算得上“地主”,坐拥几十万东北军,而且装备精良。
那么,奉系军阀是怎样发迹的呢?恐怕能够说得出所以然的并不多。
通过阅读张学良传以及相关史料,总算弄懂了个大概。
1918年2月23日,发生在秦皇岛的一件事情,让奉系军阀张作霖乐开了花儿,赚了个钵满盆满,而彼时的国民政府冯国璋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事情还得从国民政府内讧讲起。
那个时候,冯国璋任中华民国代总统,段祺瑞当国务总理。
我们都知道,上一任总统黎元洪就因为和段祺瑞不和,爆发了"府院之争",现在冯国璋上台,依然和段祺瑞闹不和。
而冯国璋是直系军阀的首领,因此从日本购买了一批军火,计划从秦皇岛上岸,运到直隶装备自己的军队。
为此,冯国璋派出手下吴大全负责处理此事。
而恰巧这时,段祺瑞也积极扩充军力,当冯国璋购买武器装备的机密被段祺瑞的陆军部次长徐树铮探知,便伙同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的同学杨宇霆,准备由奉系军阀出面,在秦皇岛将这批军火截获。
得到有此等好事,张作霖便派张景惠率兵前往秦皇岛,直接将冯国璋购买的军火器械全部劫走。
这批军火可是从日本购买,具体数量不清楚,据说可以装备三万多士兵,这冯国璋损失够惨重的。
就这样,奉系军阀得到了这批简直从天上掉下来的装备,战斗力瞬间提升了N倍,成为军阀中响当当的一股势力。
自此,张作霖就当上了奉系军阀总司令,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当然,因探取情报有功,徐树铮因此从陆军部次长一跃成为奉系军阀的副总司令,仅位居张作霖之下。
历史趣谈:奉系军阀冯德麟简介 日俄战争时期做过绿林好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奉系军阀冯德麟简介日俄战争时期做过绿林好汉
导语:奉系军阀冯德麟简介日俄战争时期做过绿林好汉冯德麟,原名玉琪,又名麟阁,字阁忱,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温香乡达连村
奉系军阀冯德麟简介日俄战争时期做过绿林好汉
冯德麟,原名玉琪,又名麟阁,字阁忱,清同治七年(1868年)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市温香乡达连村万里壕。
17岁就投身海城乡勇、绿林的冯麟阁经过数年的闯荡,已经将公正侠勇之名散播开来,辽西辽南各地的百姓都称其为“团总” 。
而且冯麟阁出道早、团伙大、占地广、讲义气,已经确定了绿林和乡勇界前辈的地位。
张作霖最初与冯麟阁交往时,就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
比张作霖大9岁的冯麟阁经常到张作霖所在的大车店入住,他见张作霖为人机灵、讨人喜欢,曾给他讲过不少绿林好汉的故事。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张作霖应募投清朝宋庆毅军,清军败后,宋庆部队撤回关里,张作霖也从部队脱离回到家中。
可是重操旧业后他不得不面对贫困窘迫的生活,最后不得不投奔曾经给过他许多幻想的冯麟阁。
后来,冯麟阁把他安排在手下董大虎的手下。
虽然张作霖并没有在董大虎手下太久,但与冯的交情却从此开始。
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乱之间东北几乎没有正式军队。
一些地方乡绅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宁,联名请示政府,申请招抚绿林豪客,成立辽河南路两岸招抚局。
当时被推举为总练长的就是“年力精壮、性情侠迈”的冯麟阁。
冯德麟早年曾在县衙充当衙役,因与绿林交往被解职。
中日甲午战争后,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沙俄借机入侵我国东北。
冯德麟趁社
生活常识分享。
北洋时代奉军坏名声:张作霖和张学良劣迹斑斑

[键入文字]北洋时代奉军坏名声:张作霖和张学良劣迹斑斑在国共两党的历史叙事中,北洋军阀都是白鼻子的角色,不仅挨批,还要挨骂。
而北洋军阀中,某些角色由于出身和表现的缘故,在一般人看来,印象则格外地差,奉系军阀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便是其中的一对。
当年土匪出身的军阀不少,但最出名的两个,一南一北,南有干帅(广西军阀陆荣廷,字干卿),北有雨帅(东北军阀张作霖,字雨亭)。
相比较起来,陆荣廷昙花一现,很早就从政治舞台上消失,而张氏父子则纵横天下几十年。
1924 年以后还当了北京政府将近四年的家,身材瘦小、其貌不扬的张作霖,最后还做了一回安国军军政府的大元帅。
按他的爱将吴俊升吴大舌头的话来说,也算是当了一回皇帝。
不过,在当年,张作霖这个雨帅的口碑却不怎么样。
同样是动静大的军阀军队,直系的吴佩孚、冯玉祥的兵,甚至段祺瑞的西北边防军,在老百姓眼里的印象都比奉军好。
道理非常简单:奉军的纪律差,军队里收编的土匪痞棍多,走到哪里都免不了鸡飞狗跳。
这种状况一直到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轮到张学良当家,也没有多少好转。
著名的“三不知”将军张宗昌,就是奉系的大将,在他统治山东期间,派发的军用票不计其数,收编的土匪也不计其数,他和部下糟蹋过的女人也不计其数。
在北洋军阀的统治史上,从袁世凯、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到张作霖,数张作霖的统治最横暴。
1925 年,奉鲁联军南下江南,一路上张宗昌的白俄兵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最喜欢的事是抓住小脚女人,逼着她们光着脚乱跳。
张宗昌占领上海之后,几乎把个上海变成了国际贩毒中心,肆无忌惮地公开贩毒。
来自豫西的土匪孙殿英,感觉跟谁干都没有跟张宗昌顺心。
江南连一向送往迎来的绅士们都受不了这些蛮军,怨声载道,所以,当势单力薄的孙传芳一发难,便群起响应,势如破竹地将奉鲁联军打回了北方。
一般来讲,虽然说军阀大多不懂民主政治,但几茬统治军阀,在基本人权、言论自1。
历史趣闻吴俊升简介 被称为奉天四大军事重要人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吴俊升简介被称为奉天四大军事重要人物导语:吴俊升(18631928),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奉系军阀。
十七岁进入辽源捕盗营。
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吴俊升(1863—1928),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奉系军阀。
十七岁进入辽源捕盗营。
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策动“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部给其以沉重打击。
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升任第5军军长。
1925年郭松龄反奉,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
1928年北伐战争张作霖失败后,决定息争罢战,退兵关外,吴俊升前往山海关迎张作霖返奉,于当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与张作霖同时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岁。
人物生平投身军旅,累功升迁吴俊升,字兴权,祖籍山东济南历城县,世代务农。
咸丰末年,山东年景不好,迫于生计,便迁到东北谋生,后在奉天省昌图府(今辽宁省昌图县)兴隆沟村落户。
清同治二年农历八月廿九日(公元1863年10月11日)出生。
吴俊升共有姐弟妹八人,他在男子中居长,下有两个弟弟。
因家贫,七八岁时便给人家放马牧羊,十三岁去四平街庆丰当铺做小伙计,由于性情顽劣,惹事生非,不久即被辞退。
后又随其父贩过马匹。
光绪六年(1880年),十七岁的吴俊升加入辽源捕盗营,先后做过伙夫、马夫,三年后被编入骑兵。
因善医马疾,为骑兵营官看中,先后升什长、哨官。
他在军中,作战勇敢,在蒙境查干花、昭苏太子等地剿匪有功被多次提升,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官至奉天(今辽宁省)生活常识分享。
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简介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今辽宁省)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汤玉麟、杨宇霆﹑张宗昌、韩麟春、姜登选等。
奉系利用民国初年的混乱局面﹐在日本支持下实行地方割据和武力扩张﹐逐步建立了对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统治。
日本则取得了在东北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等特权。
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奉系与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联合﹐击败皖系军阀段祺瑞﹐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权。
但是由于直奉两系分赃不均,矛盾逐渐加剧,遂于1922年4 月爆发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战败﹐撤回关外﹐宣布“东北自治”。
此后﹐张作霖倚重杨宇霆﹑姜登选﹑韩麟春﹑郭松龄等新派军人﹐编练新式军队﹐并在日本支持下建立海﹑空军和兵工厂;并转而联络皖系段祺瑞和国民党孙中山领导下的广东国民政府,组成反对直系的“三角同盟”。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奉两军在山海关﹑热河激战。
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直系总统曹锟﹐吴佩孚兵败南逃。
11月﹐张作霖﹑冯玉祥推戴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
奉系重新控制北京政权后﹐势力扩张到热河﹑直隶(今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份及上海市﹐与地方军阀产生矛盾。
1925年11月﹐浙江军阀孙传芳联合闽﹑赣﹑苏﹑皖等省军阀将奉军驱逐出江苏﹑安徽和淞沪地区。
奉系与冯玉祥的国民军的关系也日趋紧张﹐同年11月下旬﹐驻守河北的奉系将领郭松龄在冯玉祥策动下率部倒戈﹐向奉天省会沈阳推进﹐张作霖得到日本的支持﹐将郭军击败,郭兵败被杀。
1926年初﹐奉系与直系重新联合﹐夹击冯玉祥的国民军。
同年11月﹐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张作霖组织安国军﹐自任总司令。
1927年4月﹐奉系当局搜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逮捕并杀害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国民党左派人士。
同年6月﹐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组织安国军政府。
1928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逼京﹑津﹐张作霖败退出关。
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

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张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县人,乳名老疙瘩,奉系军阀首领,喜欢别人称其张大帅,是少帅、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北洋军首领张作霖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张作霖的生平简介张作霖,字雨亭,1875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888年,张作霖的父亲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兄长一起报仇,失手枪杀了人,其兄长被逮捕,张作霖则和母亲、妹妹外逃,此后一直流落在外,1894年,投身中日甲午战争。
张作霖从战场上回来后,成为土匪,势力壮大被清朝招安,协助清朝剿灭杜立三,从此名声大噪。
1911年,武昌起义,带兵镇压革命党人,因镇压有功被封为外练兵大臣,袁世凯成为大总统后,张作霖于1915年,被招入京,袁世凯称帝,张作霖被封为奉天督军。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又授予张作霖奉天督军兼省长,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
五四运动爆发,号称“东北王”,是曹锟与段祺瑞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时帮助曹锟对抗段祺瑞。
但1923年,直奉战争失败后,宣布东北三省独立,1924年张作霖再次与直系军阀曹锟一战,胜利后,推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
1925年,是张作霖势力的顶峰期,次年张作霖被十五省推为总司令。
1927年,张作霖为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行使民国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位期间多次拒绝和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1928年因战事不利,张作霖打算退守东北,在返回的途中遭日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身亡,享年53岁。
如何评价张作霖对张作霖的评价也有两面,一方认为张作霖是民族英雄,另一方则说他是卖国求荣的大军阀,两种评价都没有离开他和日本的关系,张作霖作为一个位居东北三省的军阀不可避免的和日军发生关系。
张作霖作为军阀首领,他是有统一天下的野心,我们不得不得佩服张作霖统治时,东北三省的经济快速的发展。
张作霖作为边疆的军阀,身处日本和苏联两大强国之间,竭力的周旋,其实也是一种本事。
张作霖在不损害国家主权的条件下,满足日本的要求并不是张作霖的本意,他是一种权衡,是一种两者权衡取其轻的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两次直奉战争的意义
• 军事上:直奉战争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 海军、空军参加并取 得重大作用的内战 , 新式武器如坦克等纷 纷登场,重炮、重机 枪、地雷的使用均为 之前战争所罕有,死 伤特别惨烈 。 • 政治上:直奉战争以 奉系胜利而告终,从 此直系军阀基本退出 中国历史舞台,北洋 政府开始了张作霖时 代
东北三省的概况
• 关东,俗称东北。位于山海关以东以北,包括辽宁、吉林、 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三市一盟。 •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是我国的老工 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具有综合的工业体系、完备的基础 设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雄厚的科教 人力资源等优势,是一片极具潜力的富饶之地。土地总面 积78.7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2%,人口10715.4万人, 占全国的8.4%。东北三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 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 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华北是东 北的腹地,有京、津等大都市,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力量, 同时还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大后方。
•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 2001年10月14日),陆军 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 的“西安事变”,周恩来对 其评价是:“民族英雄、千 古功臣”。张学良,字汉卿, 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 汉族,籍贯辽宁海城,祖籍 河北大城。1901年6月3日 (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 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 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 铺)。人称“少帅”,奉系 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另 外他风流倜傥,是民国四大 美男子之一。2001年10月 14日,张学良将军因病抢救 无效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 年一百〇一岁。
奉系军阀的灭亡
• 1926年7月,广东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很快攻克湖南,直指湖北。 • 1926年11月,孙传芳亲到天津见张作霖,并与张宗昌等提议,为了 便于对抗北伐军,提议组织一支统一的军队,由张作霖出任最高军事 首领,于是,12月1日,张作霖出任安国军总司令,张宗昌、孙传芳 为副司令,杨宇霆为总参议。 • 12月27日,张作霖再次以黄土铺地的仪式进入北京。他想以“临时总 统”或“大元帅”的名义于元旦在北京主政,迫不及待地尝一尝当 “元首”的滋味,但杨宇霆却极力反对,劝他在军事上没有把握之前, 不要过早行事,以免到处树敌。张作霖听从了劝导,但心有不甘,说: “我终究非干一次不可。” • 1927年4月,冯玉祥部及阎锡山部亦改称国民革命军,和北伐军一起 夹击奉军,张作霖的统治已摇摇欲坠。然而,张作霖还未忘实现自己 的“元首”美梦。1927年6月,孙传芳、张宗昌等人按张作霖的意图, 推戴张作霖为“大元帅”。
第二次直奉战争
•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直系军阀控制了北京政权, 积极推行其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并通过贿选使曹 锟当上大总统。奉系军阀也尽力扩军备战,准备再次与直 系争夺中央政权。 9月3日,张作霖通电谴责曹锟、吴佩孚(即直系)攻浙,并 以援助卢永祥为名,组织“镇威军”,自任总司令,将奉 军编为6个军;总兵力约15万人,于9月15日分路向榆关 (即山海关)、赤峰、承德方向进发,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直系吴佩孚任“讨逆军总司令”,以二十万人应战,彭寿 莘为第一军总司令,王怀庆为第二军总司令。 张作霖、冯玉祥等在曹家花园召开天津会议,决议成立中 华民国执政府与善后会议以取代国会,并推段祺瑞为“中 华民国临时执政”,统总统与总理之职,孙中山于此时尚 在来京的途中,政权落入奉系军阀的手中。 1924年奉系势力延伸到长江流域,取得了淞沪和江苏 的地盘,时为奉系军阀的鼎盛时期。
奉系主要将领
• 旧派:张作霖 • 大部分人和张作霖一样是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先用计赶走了皖系督军 段芝贵,在奉天省独揽大权。张作相、张景惠、汤玉麟、张海鹏、张 宗昌、马占山 、许兰州 • 新派:张学良 • 新派又有士官派和大学派之别。士官派以杨宇霆、姜登选为中坚;大 学派以郭松龄、李景林为首领。曾任张学良老师的郭松龄尤为张学良 所倚重,不过后来大学派等人反叛奉系 。一些人物如孙烈臣、于学忠、 郭松龄和李景林等虽为新派但同时为张作霖效力己久是新旧派过渡人 物 • 士官派(洋派): 杨宇霆、吴俊升、孙烈臣、于学忠、何柱国、张骧 伍等 • 大学派(土派): 郭松龄、李景林、姜登选等
奉 系 的 兴 起
奉 系 的 发 展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日 本帝国主义看到皖系已声名狼藉, 便抛弃皖系,大力扶持奉系,指使 奉系联直倒皖。 张作霖在直皖战争中联直倒皖, 奉系乘机派兵入关,把势力扩张到 京山铁路沿线和内蒙古等地。直皖 战争结束后,直奉两系共同把持了 北京政权。
第一次直奉战争
东北的气候与资源、文化
• 东北三省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地形以山地、 平原、河流为主。分布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是东北生态系统的重要 天然屏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松花江、东辽河、西辽河、鸭绿江等主要河流发源这里,具有巨大的 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 东北三省物质富饶,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矿产生产基地,蕴藏着丰 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的林业用地面积达3875万公顷,占全国的 14.7%,森林覆盖率达39.6%,远远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16.55%的水 平。这里的油母页岩、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 灰岩等矿产的储量均居中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 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中国的15%和10%。这里的东北虎、紫貂、丹 顶鹤、梅花鹿、大马哈鱼、黑熊、飞龙、猴头、人参、黄芪、松耳等 驰名中外。 • 东北三省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原始、粗犷、 神奇和博大见长。冰河树挂,冰雕雪塑,蔚为奇观;森林、草原广袤 富饶以及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民俗吸引着大 量中外游客。
• 杨宇霆,(1885.8.291929.2.10))字邻葛,系北洋 军阀执政时期奉系军阀首领之一。 奉天法库(今辽宁省法库县)蛇 山沟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 八期步科毕业。历任奉军参谋长、 东北陆军训练总监、东叁省兵工 厂总办,奉军第叁和第四军团司 令,江苏军务督办,安国军参谋 总长。张作1月 10日,杨向张学良提出成立东北 铁路督办公署的要求,张学良推 说晚餐再说,后召警务处长高纪 毅进府,晚上杨宇霆与黑龙江省 省长常荫槐被高纪毅、谭海率领 六名卫士杀害于“老虎厅” ,奉 天将此事称为“杨常而去”。
• 郭松龄(1883年-1925 年),字茂宸,汉族,辽 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 镇渔樵村,是唐朝名将汾 阳王郭子仪的后裔。1905 年就读于奉天陆军速成学 堂,次年进永平府北洋陆 军第二镇随营学堂,1908 年任奉天防军哨长。1909 年随朱庆澜换防进入四川, 担任连长。1910年加入同 盟会。曾为张学良之教官, 奉军著名将领。1925年12 月25日,因反奉被杨宇霆 枪杀于辽中县老达房。
奉系人物简介
• 吴俊升(1863.10.11-1928.6.4),原 名兆恩,字秀峰,后字兴权,又字子 琴,绰号吴大舌头,奉天昌图人,奉 系军阀。十七岁进入辽源捕盗营。 1912年,满族王公勾结日人,策动 “满蒙独立”,吴俊升率部给其以沉 重打击。1921年任黑龙江省督军兼省 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吴俊 升任第5军军长。1925年郭松龄反奉, 吴俊升任讨逆军总司令,兼左路军团 司令,击败郭松龄部队。1928年北伐 战争张作霖失败后,决定息争罢战, 退兵关外,吴俊升前往山海关迎张作 霖返奉于当年6月4日,在沈阳皇姑屯 与张作霖同时被日本人炸死,卒年65 岁
老师,同学们好!
奉系军阀的兴起、发展与灭亡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之一。因首领张作霖是奉天人, 故称奉系。奉天即现在的辽宁省,省会沈阳亦称奉天。1907年, 清政府将东北地区改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个行省,称“东三 省”,徐世昌为总督,调北洋新军一部分分驻各省。驻奉天省新 军为第二混成协,奉天省原有旧军八路四十营,1909年改为中、 前、左、右、后五路,统由巡防营务处节制,张作霖任中、前两 路统领。后巡防营中、前两路改编为第二十七师,张作霖任该师 师长。当时奉天除了二十七师外,还有冯德麟的二十八师而奉天 督军却是段芝贵。 1916年 ,张作霖与冯德麟密商,彼此配合,用威逼恐吓手段 将段芝贵赶走。驱段是张作霖和冯德麟共同密商行动的,冯德麟 还出了大力,皆因他唱黑脸,张作霖唱白脸,结果督军一职让张 作霖捞去,冯德麟不甘心,两人又开始了明争暗斗。被袁世凯任 命为东三省巡阅使,使他的权力又提高了一步。吉林督军孟恩远, 素与张作霖不和,张作霖为了达到由奉系统一全东北的目的,千 方百计促使北京段祺瑞政府罢黜孟恩远。 1919年7月19日的宽城 子事件加速了张作霖完全控制东三省。
• 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系和奉系军阀共同控制北京政权。直系取代 皖系,反映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扩张和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的受挫 。日本不甘心失败,扶植奉系,并促使奉、皖两系重新联合,对 抗直系 。在内阁问题、对待华盛顿会议提出的山东问题等双方矛盾剧烈, 导致关系破裂。 • 1922年4月28日,奉系张作霖自任总司令,设司令部于落垡,率12 万名奉军官兵发动总攻击,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以吴佩孚为总司 令,以保定为大本营,分头抵御。双方在马厂、固安、长辛店激战。5月 3日,吴佩孚改守为攻,将主力迂回作战,绕至奉系后方芦沟桥,致使奉 军腹背受敌。5日,奉军张景惠部第十六师停战倒戈。芦沟桥、长辛店等 要隘被直军攻占,中路奉军退至天津。张作霖下令退却,率残部出关。 10日,徐世昌总统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 。6月17日,在英 帝国主义干预下,直奉两系停战议和 ,签订和约。双方自19日始将军队 撤退,终结战争 。
1928年1月,蒋、冯、阎、桂四派为了共同完成对奉 系军阀的北伐,暂时取得妥协。 4月9日,蒋介石下达总攻击令,国民革命军与奉 军展开激战。不久,张宗昌军与孙传芳军即遭受重创, 损失了山东大部。 4月30日,张宗昌、孙传芳弃济南而逃。 6月1日,北伐部队占领沧州、河间后,分三路由津 浦、京汉、京绥等线大举向京津全面推进,逼近北京郊 区。张作霖见大势已去, 6月3日,命张学良留守北京, 当夜带着吴俊升等乘专车离开北京,同时下达总退却命 令。 6月4日五时三十分,张作霖乘坐的专车行至沈阳附 近的皇姑屯时,被日军(东宫铁男)埋设的炸药炸毁 。 吴俊升当场被炸死。张作霖受重伤,被急救回帅府,于 上午九时三十分死去。这就是震动中外的皇姑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