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民国军阀割据混战 各方势力一览表

合集下载

军阀割据详细资料大全

军阀割据详细资料大全

军阀割据详细资料大全旧时拥有军队、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割据一方,称为军阀割据。

军阀割据以东汉末,唐末,清末最甚。

军阀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中央 ... 允许养兵,二是有足够的地盘和钱养兵。

历史沿革,东汉末,唐末,清末,形成原因,民国军阀混战,割据年表,1916年,1917年,1918年,1919年,1920年,1921年,1922年,1923年,1924年,1925年,1926年,1928年,张勋复辟,人物简介,事件经过,护法运动,历史沿革东汉末自秦以来,一直实行郡县制,汉末将刺史改州牧,在郡县的基础上又加一级行政单位,同时控制各地财政,军队。

为镇压公元184年的黄巾之乱,东汉中央 ... 允许地方 ... 和地方士族豪强自行招募军队,自黄巾后,各地已呈割据之势。

黄巾之后,汉中央政权名存实亡,进入军阀混战。

唐末唐 ... 为防止异族的进犯,扩充军镇,设立节度使。

睿宗始设,玄宗时期,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

各地的节度使拥有军事,财政,监察管内州县等权力。

节度使的设立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亦导致藩镇割据,后乾符二年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直接导致唐中央政权瓦解,进入军阀混战。

清末公元1850年洪杨之乱使清 ... 命令省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武装。

各地方部队领导人同时又兼各省督抚,在拥有兵权的同时握地方大权。

如曾国藩督两江,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曾国荃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南方各省宣布脱离清 ... ,从此各地基本以省为单位进入军阀混战。

形成原因由此可见,军阀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中央 ... 允许养兵,二是有足够的地盘和钱养兵。

军阀割据大多源于中央在面临动乱而无兵或所养之兵不能打仗的情况下将权力下放地方,从而导致各地领导人拥有军事,财政大权,导致拥兵自重。

民国军阀混战护国运动护国运动使袁世凯称帝梦破灭,他的统治随之结束。

但护国运动并未能动摇北洋军阀统治的社会基础。

历史趣闻四川军阀简介 民国时期最为复杂的军阀势力

历史趣闻四川军阀简介 民国时期最为复杂的军阀势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四川军阀简介民国时期最为复杂的军阀势力
导语: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
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

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

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

据不完全统计,从1912年“省门之乱”到1935年中央军入川,四川地区“大小战争达四百次以上”,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就达到二十九次”,几乎每年都有大规模的混战发生。

四川各派军阀在经过一系列醒风血雨的吞并混战后,渐渐形成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刘湘、刘文辉、刘成勋、赖心辉、刘存厚等几个军阀巨头。

他们在你征我伐的环境中形成了别竖一格的“防区制”。

即整个四川的土地由八大军阀巨头瓜分为大大小小的地盘,以大小不等的县为单位,占有县数的多少代表着占有防区的多少。

每一个防区的驻军长官直接任命地方的行政长官,而这些行政长官往往也都是由驻军军官担任。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防区内为所欲为,包括自由征税、任意扩充军队。

防区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次战争的结果,就是一次重新分配防区的结果。

由战争所带来的防区变化是四川军阀间战争的主要目的。

生活常识分享。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各个地方、省份分别被哪些军阀占领?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各个地方、省份分别被哪些军阀占领?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各个地方、省份分别被哪些军阀占领?这个问题过于宽泛了——毕竟从1912年1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民国存在了37年9个月,而在这期间各地各省几乎都出现过易主现象,很少有军阀能够始终占据一地。

有鉴于此,我打算以省为单位为大家一一道来:东北黑、吉、辽三省以及毗邻的热河省由奉系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占据,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从此东北地区在形式上被纳入南京国民政府的管辖,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苏军接管东北,后又将其移交国民政府。

直隶省(今河北省)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奉、皖三系以来直至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为止由直系军阀冯国璋、曹锟占据,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转归奉系。

北伐战争后奉系势力退出直隶,随后直隶省改名河北省,由晋系阎锡山占据。

京兆省(今北京市)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奉、皖三系以来由皖系段祺瑞占据。

北伐战争后北京改名为北平,京兆省建制被撤销,并入河北省,由由晋系阎锡山占据。

1913年二次革命时期赵倜奉袁世凯之命率部进入河南,后又追剿白朗起义军,因功授河南护军使,1914年督理河南军务。

袁世凯死后任河南督军兼省长,成为河南的土皇帝。

1920年直皖战争时期赵倜拥直反皖。

战后直系大将吴佩孚将赵倜排挤开,从而成为河南省的新主人。

北伐军击败吴佩孚后河南又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之手。

山东省自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奉、皖三系以来由皖系段祺瑞占据。

1920年直皖战争后直、奉两系接管了皖系的政权,与此同时山东也成为直、奉两系争夺的对象。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张作霖接管了山东,但由于山东距离张作霖的大本营相对较远,所以张作霖任命为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成为山东的实际治理者。

北伐战争后奉系势力退出山东,冯玉祥的西北军接管了山东。

(2019版)军阀割据下的中国(yong)

(2019版)军阀割据下的中国(yong)
军阀割据下的 中国政局
主要军阀割据形势表
派系 代表人物
控制区域
靠山
直系 冯、曹 江苏 江西 湖北 直隶 英 美
皖系 段祺瑞吉林 辽宁 云南 贵州
日本 日本 英美
桂系 陆荣廷 广东 广西
英美
军阀割据形成的原因
根本 1、中国社会半封建性决定 原因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性决定
直接 护国运动未动摇军阀统治的社会基础 原因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群龙无首
;SEO论坛|https:/// ;
为保护文物 《旧唐书》:炀帝幸江都 至夏县 15.行台左仆射屈突通 尚书殷开山都说:“尉迟敬德刚刚投降 裴寂 ▪ 贞观七年(633年) 敬德奔逐射杀之 将献城的功劳都归给李密 厚自崇重 国 郭待举▪ 褚不谮死刘洎 竟然到这个地步 他的姐姐萧皇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李元吉 ▪ [34] 坐罪贬为庶人 房玄龄精通典制政令 贞观十九年(2019年7月5年) ”77.屈突通与房玄龄配列太宗庙庭;说同族中人相互残杀 萧瑀请他藏封家书给避难突厥的姐姐萧皇后 人物评价4 宴五品以上于东宫 李元纮▪ ”房玄龄等咸曰:“陛下所爱 张镐 ▪ 卢国公) ▪ 李孝恭又献计进攻萧铣 的割据政权 .殆知阁[引用日期2016-11-07]32.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攻陷太原 中书令许敬宗遣人上封事 虽然 高士廉 史务滋▪ [35] 兄弟姐妹▪ 恭请王加刃 江南平 并派左 右统军王长谐 刘弘基及左领军长史陈演寿 金紫光禄大夫史大柰率步骑兵六千渡河至梁山(今陕西韩城西北)扎营 简化律令 寡人虽深被猜忌 就是臣等有负陛下 及如晦至焉 赐马二十匹 马周 ▪ 杨嗣复 ▪ 字文瑾 既而义师济河 魏徵 ▪ 敌人粮尽 追 但现在魏徵去世 接着 唐高宗下诏追认他为司徒 并州都督 王及善 ▪ 封义兴郡公 段志玄等三十六位太原元从 西府旧臣被唐高宗评为第一等功臣 ” 跟

民国军阀简单汇总

民国军阀简单汇总

民国军阀民国军阀割据形势民国军阀是指在20世纪初影响中国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名义上归属“中央政府”领导,但他们在各地建立自己的势力并采用各种手段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军队作为主要政治资本的势力,在其势力强大时即成为当时中国的正式主导政府(即北洋政府)。

在实质上依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割据势力。

中国共产党认为民国军阀的出现是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表现。

主要势力早期为北洋军阀、滇系军阀、粤系军阀等。

后期则由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桂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等取代。

军阀割据时期通常是指自1916年袁世凯之死到1928年东北易帜,共持续了13年的时间(也有说到1930年中原大战为止)。

1928年之后,虽然蒋中正委员长的南京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各路新旧军阀依然对中央政府及其中央军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军事上与政治上的明争暗斗或略有式微却并未停止,这导致了日后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时,统一的国家军政体系始终未能彻底的建立。

目录1军阀的产生∙ 1.1背景∙ 1.2内在原因∙ 1.3外部原因2军阀割据时期∙ 2.1北洋∙ 2.2西南3民国军阀列表∙ 3.1其他背景民国军阀的地域性最早来自于清朝末年,其中央军队八旗和绿营战斗力低下,在征讨太平天国等势力时,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比较著名的有湘军和淮军。

随着清廷的衰落及日益腐败,地方团练的势力也日趋扩大,已经可以影响到中央的政策决定。

民国军阀无不于这些地方团练有千丝万缕的瓜葛。

清朝末年,由于庚子拳乱引发的八国联军,清廷受到严重打击,慈禧太后体认到面对西方势力的冲击诉诸传统武力乃毫无作用,因此开始主导新政执行。

其中一环乃新军建立,此新军之核心部队由袁世凯建立,乃日后的北洋六镇。

此新军计划原先预定扩展至全国建立36镇约五十万正规军,并成为全国主要武力核心。

新军的计划本身就有极大的问题。

由于当时中央为了庚子赔款之财源筹措已经阮囊羞涩,除了北洋六镇之新军之外清廷根本拿不出经费来建设各地新军,因此各地新军之经费筹措基本上是各省自行办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减少中央财政负担,但显而立见的负面影响就是这些新军基本上都是地方自筹自招自练,中央根本无法掌握其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注定了各地军阀出现之必然定局。

北洋军阀、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

北洋军阀、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也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 反军阀(反帝反封)的革命斗争。又被称为国民革命运动。 兴起: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和帮助下,孙中山 改组国民党,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三 民主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之后创办黄埔军校,建立国民革 命军,组织国民政府。进行东征和南征,平定了反革命叛乱,推 动革命迅速发展。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兵北伐,攻占了长江 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 高潮:1926年冬至1927年春, 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 失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 动反革命政变,标志大革命局部失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 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亦发动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 和工农群众,大革命遂告失败。 意义:国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基 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 力,有力的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 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五卅运动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 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罢工、罢市、罢课)反帝爱 国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的中国人 民反帝革命运动,它大大提高了全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力量, 在全国范围内为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并将国民革命推向高 潮。五卅运动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一二· 九运动 一二· 九运动,又称为一二· 九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 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 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华北事变),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 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由北平爱国学生首倡,迅速 席卷全国的“一二· 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文搞清民国军阀混战史,看看各省都有哪些军阀?

一文搞清民国军阀混战史,看看各省都有哪些军阀?

一文搞清民国军阀混战史,看看各省都有哪些军阀?1912年,随着武汉的一声枪响,辛亥年的这场革命,使清王朝走到了尽头。

我们常说,辛亥革命并不算一场彻底的革命,虽然推翻了腐朽满清政府,也建立了“民主共和”的国民政府,但依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形势图革命党在与袁世凯博弈中的失败,使得袁世凯成功窃取革命果实。

在袁世凯成功打击二次革命后,实行总统独裁制,独揽全国大权,并在美日赢等国和手下将领文人团队的鼓动下,复辟帝制,实现君主立宪,最终招全国反对,地方掌握军权的实权人物纷纷宣布独立,云南的蔡锷甚至拉起旗帜,起兵反抗,爆发了护国战争。

护国战争形势图袁世凯复辟失败后不久便死去。

经过独裁和复辟的破坏,原先的国民议会已经形同虚设,而无论是北洋的将领还是地方的大员都没有能力掌握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全国局势。

于是,刚刚成立五年的中华民国,进入了纷乱割据的军阀混战时代。

北洋军阀时期北洋军阀起源于李鸿章编练的新军,甲午大败之后,李鸿章提拔袁世凯组建现代军队。

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并培养亲信,控制全军,最终在辛亥革命中辖军自重,逼迫清帝逊位,窃取胜利果实。

小站练兵时期北洋军官合影在袁世凯培养的这些亲信中,就有被称为北洋三杰的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民间把他们唤作龙、虎、狗。

(狗是夸人,不是骂人)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形成了直系、皖系、奉系三大军阀。

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直系军阀,先以冯国璋为首,冯国璋之后,则以曹锟和吴佩孚为领袖,直系军阀的主要地盘为直隶省、湖北省、江西省、江苏省。

皖系军阀,领袖为段祺瑞,主要将领包括徐树铮,倪嗣冲,段芝贵等人。

而地盘包括北京、甘肃、陕西、山东、安徽、浙江、福建等省市。

奉系军阀,首领为张作霖。

张作霖原是晚清时期的土匪头子,自觉没有前途,便绑架盛京将军的夫人,跪求盛京将军收编自己,摇身一变成为帝国官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东北王。

张作霖出生于奉天,称奉系,底盘主要为黑龙江、吉林、奉天。

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与政治动荡

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与政治动荡

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与政治动荡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军阀混战与政治动荡。

这一时期的历史为我们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复杂性和困境。

本文将从军阀的兴起、政治动荡、各派军阀的斗争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军阀的兴起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后陆军的解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然而,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很快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早期的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控制大片领土,滋生了众多地方军阀的崛起。

军阀们往往是地方势力的代表,他们掌握了一方的军队和经济资源,通过武力控制局势。

由于缺乏中央政权的约束,军阀们为了争夺地盘、权力和资源展开了互相残杀的角逐。

二、政治动荡随着军阀的兴起,中国的政治局势一片混乱。

各个势力相互角逐,各种政权相继建立和垮台,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成为了一个梦想。

同时,外国列强的干涉也加剧了中国的政治动荡。

政治动荡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各个军阀控制地方,经济停滞不前,人民生活贫困。

同时,战争的蔓延也导致了社会的动荡和危机。

三、各派军阀的斗争民国时期,中国的军阀们被分为北洋军阀、湖南派、湖北派、广东派等派系。

这些派系以各自地盘的特点为基础,通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展开争夺。

其中,北洋军阀是最为强大的势力,拥有领导权和核心地位。

北洋军阀以与外国列强勾结为手段,通过对其他派系的控制和打压,维持了一定的统一。

湖南派和湖北派是南方军阀的代表,他们多次结盟,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势力。

他们推崇着“联省决战”的理念,试图通过南方统一,消灭北洋军阀。

广东派则以孙中山为代表,他是唯一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军阀。

他不仅领导了辛亥革命,还倡导三民主义,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然而,这些派系间的斗争并没有为中国带来真正的统一和稳定。

相反,军阀们的争斗使中国更加分裂和脆弱,国家的命运也被拖入了深渊。

结语民国时期的军阀混战与政治动荡使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时刻。

这一时期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一个民族的基石,只有通过合作与和谐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军阀割据混战各方势力一览表
导语:一:北洋军阀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
一:北洋军阀
袁世凯。

北洋军阀的创始人是清末权臣李鸿章,袁世凯于1895年受命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并成为清廷的精锐武装力量。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民国实现第一次形式上的统一。

二:直系军阀:
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出以直隶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

冯死后,曹锟、吴佩孚继起首领。

主要人物有李纯、王占元、萧耀南、陈光远、蔡成勋、孙传芳等。

三:皖系军阀:
以安徽合肥人段祺瑞为首的一派,被称为皖系军阀。

系北洋军阀的主力,势力最大。

主要头目有徐树铮、卢永祥、靳云鹏、倪嗣冲、陈树藩、段芝贵等。

四:奉系军阀: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派系之一,因其首领张作霖系奉天人而得名。

主要人物有吴俊升、张作相、孙烈臣、张景惠、杨宇霆、张宗昌等。

五:晋系军阀:
晋系军阀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

晋系军阀集团以阎锡山为首领,还有几位主要将领徐永昌、杨爱源、商震、傅作义等。

六:滇系军阀:
滇军是旧中国军阀割据时代一支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军阀势力。

以唐继尧为首的一些新军军官热衷于独裁专制、穷兵黩武。

它们靠在反清反袁斗争中钻营,把云南新军变成一支控制滇政,称霸西南的军阀队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