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2. 培养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描写,提高作文质量。

二、教学内容:1. 体验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参与生活。

2. 作文指导:选材、构思、表达。

3. 作文修改:语言、结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

2. 课堂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有趣经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3. 作文指导:a. 选材: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素材,强调真实、生动、有趣。

b. 构思: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强调创新、独特、有新意。

c. 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描绘、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自己的感悟。

4. 作文写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现场作文。

5. 作文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6. 作文修改: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的质量:内容是否真实、生动、有趣,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通顺。

2. 学生对生活的感悟程度:是否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用心去感受、体验。

3. 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总结:通过体验式作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作文,时时有作文。

培养学生用心感悟生活,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实践证明,“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写实践性作文”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因此,我教小学六年级的一次练笔,让学生活动后作文,大大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师:同学们,你从电视上看到过记者采访的场面吗?你想过当记者吗?想不想体验一下当记者的生活?这段时间,我在电视台工作的朋友主持了一个“环保大家谈“的栏目,她请我帮忙,希望在同学们中间征集一些采访稿件,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我们全班同学可以过一把当记者的瘾啦,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记者证)二、活动准备,交流心情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采访主题是什么吗?(关于环保)2、我们采访对象是全校师生,本班同学间也可以互相采访。

大家想一想,采访之前要准备好什么呢?纸、笔、要采访的问题等)3、采访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注意文明礼貌,先介绍自己的身份,说明采访的意图)4、现在请你根据主题准备好三、四个要采访的问题,(学生准备)出发之前,互相交流一下你的心情好吗?三、活动体验,感受生活给学生10分钟时间开展活动,同学们可以在本班内采访,也可以走出课堂去采访别的老师和同学。

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采访过程,可以随同一位同学进行采访,以便指导学生交流活动过程和体验。

四、及时反馈,交流体验师:小记者们已满载而归,你们现在肯定品尝了当记者的酸甜苦辣,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完成采访任务的,在这过程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通过这次采访,你有哪些收获呢?集体交流:1、谁能跟大家说说你的采访过程?2、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3、你有哪些收获?五、明确要求,理清思路师:同学们,老师很想听听每位同学是怎样采访的,有哪些体会,但因时间关系,大家不能一一讲给老师听,这样吧,请大家把这堂课的内容写下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看,好不好?1、写作前,我们应该明确写作要求。

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按怎样的顺序去写呢?(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2、每步我们该写些什么呢?(活动前:简单写一写自己要当记者的心情以及所作的准备工作。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5篇范文)第一篇: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

【教学设想】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活动前: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

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

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

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床)。

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一生答:哄堂大笑开怀大笑一生答:前仰后合捧腹大笑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

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实践(3篇)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学生写作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互动和体验。

而体验式作文教学则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感悟和反思,提高写作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方法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写“我的家乡”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美,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例如,在写“我的宠物”时,教师可以播放宠物生活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宠物的可爱,激发写作欲望。

2. 互动交流,分享感悟(1)小组讨论,交流心得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感悟,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写“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写作能力。

(2)开展写作分享会,展示成果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写作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亲身体验,感悟生活(1)参与社会实践,积累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博物馆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写作积累素材。

(2)开展课外阅读,拓宽视野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手法,为写作提供借鉴。

运用《体验》作文教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运用《体验》作文教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运用《体验》作文教案,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会被一些学生的作文内容所折服,他们的文字流畅清晰,有条理,充满了想象力和感性,这些都能看出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观察和表达的训练是如此的扎实。

而要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可以运用《体验》作文教案。

一、《体验》作文教案的教学设计1.学生需要去了解一个地方的故事或历史,比如说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等,然后在前往该地点之前,语言上要进行预热,学生们需要预先想好需要表达的细节。

2.在学生们到达目的地后,建议让学生先静静地欣赏说历史,地貌等的景色,对于一个地方,不单单只看到了它眼前的美好,还可以通过历史故事去品味当时人们的生活,通过饮食民俗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

3.学生在寻找经验时会记录笔记,可以在画面中寻找细节,例如在当地的列屋顶上有一个巴洛克风格的纹理或一颗碧玉的树叶,这些小细节可以作为一个体验,用于后续的作文表达。

4.当学生返回学校时,老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笔记进行批注,引导他们在写作时,要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充分发挥表达能力。

5.老师需要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估,并且和其它学生作文进行对比,分析优点和不足,并给出合理的反馈。

二、《体验》作文教案对于培养学生的影响1.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了解每个地方的环境和人文历史,提高对于自己家乡和国家的认知度,从而更好地热爱自己的文化和国家。

2.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经验,提升了对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的敏感程度,并且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通过教师的批改和评价,学生可以逐渐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减少语言表达障碍,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体验》作文教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更好地融合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初中作文体验教案

初中作文体验教案

初中作文体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感知生活的美好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用笔去表达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体验: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一个最有感受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2. 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 分享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生活体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挫折。

2. 生活体验:教师布置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选择一个最有感受的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3. 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将生活体验转化为写作素材,如何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教师的指导,进行写作练习。

5. 分享交流: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与他人分享,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体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去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的质量:通过学生的写作,评价学生对生活体验的感悟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分享交流的态度:通过学生在分享交流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体验教案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相信学生能够在体验中成长,在写作中提升,在分享中收获。

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5篇

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新部编版5篇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体验式快乐作文教学设计5篇《抢橡皮》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2)《三角》体验作文教学设计 (6)《猜花篮》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8)《特殊的考试》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10)附二综合素质测试题 (14)附三学生部分作品 (15)《哑剧表演》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 (19)《抢橡皮》体验作文教学设计一、导入话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抢橡皮。

二、明确规则,精确表达。

1、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同桌两位同学面对面而坐,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当老师发出口令“左手”或“右手”时,按指令迅速出手去“抢”放在桌子正中的橡皮,抢到的同学为胜利者。

但如果你出错了手,即使抢到也算失败。

所以大家要判断仔细,明白了吗?听清楚了吗?谁来把比赛规则复述一遍呢?(指名一生交流)2、同桌复述比赛规则[板书:比赛规则]3、请同学们读读比赛规则,看看刚才你和同桌都说清楚了吗?三、要求在做游戏时注意思考下列内容:①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②当你听到老师说要玩游戏时,你是怎么想的?③刚才你周围同学的表现你留意了吗?请用“同学们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这个句式说说。

四、游戏体验,快乐书写。

(一)第一轮体验1、同学们,明确了游戏规则,我们马上开始游戏。

请把橡皮放在课桌正中,同桌同学面对面坐好,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亲爱的同学们,一定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2、“准备!3!2!停!”刚才老师是考考你们的反映能力呢!老师当记者,采访学生:(1)刚才教室里安静吗?静到什么程度?(2)你的眼睛在干什么?心里想什么?(3)你心跳加快了吗?像什么呢?你出手了吗?怎么想的?(4)你看到你对手的表现了吗,是怎么样的?3、这就是我们在备战时的情景。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简介作文是中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但是作文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比较传统、死板。

大多数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百家争鸣”,即搜集各种名师的优秀作文范文,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背诵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这些作文教学方式可能会提高一定的作文能力,但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写作过程的体验,导致学生只能拘泥于模仿,而不能自主创作。

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参与度和主动性,本教学案例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引导和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的提高。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教学材料•笔、纸、作文本•图书馆中有关写作的书籍教学过程步骤一:猜谜语教师首先给学生出两个谜语(可以不和作文相关),要求学生先回答出谜语,然后找出其中的共同点和相同之处,交流讨论。

步骤二:从情感出发教师放一首有关情感的古诗或现代诗,让学生读诗并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情感词语(如“快乐”、“孤独”等),让学生在纸上写下一个与这两个词有关的情感回忆或故事。

步骤三:集思广益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回忆或故事分别放在课桌上,然后向旁边的同桌分享自己的故事。

每桌的同桌都可以从自己的故事中得到感悟,并给对方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建议。

步骤四:众志成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并将各自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试图形成一个故事链。

如果一些故事可以笼统地联系起来,代表们将会继续讲述这个故事。

步骤五:撰写作文教师再次给学生放一首古诗或现代诗,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回忆和故事,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反映自己的情感经历。

教学效果通过此次体验式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感受写作过程,带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

另外,学生们在分享、交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这种体验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将自己封存的情感进行表达,还可以加强学生们间的互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强化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品格教育也得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式作文教学案例
课题:笑态百出——人物神态描写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2、锻炼观察能力,体验快乐情感,激发写作情趣。

【教学设想】
1、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联系学生生活,发掘作文资源。

2、创设一个笑的情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并认真观察别人的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笑的情态。

3、把指导重点放在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思考的驱动,认识的提升和智慧的开发上。

4、整个设计力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体现作文训练的层次性。

【教学过程】
活动前:
布置摘抄描写笑态的语句和成语;每人搜集一个小笑话。

活动中:
(一)交代课时目标:通过观察和体验,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笑态。

(二)创设笑的情境:请同学来讲笑话。

1、一生上台讲笑话“阿蛋写信”
一日,阿蛋听说老舅病了,便写了一封问候信。

平时阿蛋办事马虎粗心,遇到不会写的字便画个“O”代表其字。

信是这样写的(“O”读“蛋”)
亲爱的老O(舅):听说你生O(病)了,我们一家希望你好好养O(病),等O(病)好了再下O(床)。

千万不要O(病)没好就下O(床),一定要等O(病)好了才可以下O (床)。

愿你好好养O(病),早日下O(床)!你的外O(甥)阿蛋
老师叫暂停,提示:你能用一个词或成语来形容一下大家的笑吗?一生答:哄堂大笑开怀大笑
一生答:前仰后合捧腹大笑
你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教室里的欢乐气氛吗?最好用上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同学们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人仰马翻,整个教室就像一口沸腾的大锅。

笑声传出了教室,回荡在走廊上,校园里。

一生答:我们的笑声像波浪在教室里回荡,久久不能平静。

一生答:同学们都哈哈大笑,有的张着大嘴笑;有的眯着眼睛笑;有的捶着桌子笑;有的捂着肚子笑。

老师启发:能否衬托一下?
一生答:笑声飘荡在校园里,感染了校园里的柳树,柳树也笑弯了腰,柳叶也赶来伴舞。

一生答:笑声把我们班的班徽都要震落了。

一生答:笑声传到天空,鸟儿都好奇地停下来观看。

2、继续请同学讲笑话。

老师又叫暂停,提示:刚才大家都笑得很开心,回想一下你是怎样笑的?(找同学来描述)一生答:我刚才只顾高兴,仰头大笑时把头撞在了墙上。

一生答:我笑得喘不过气来。

一生答:我笑得肚子疼。

一生答:我笑得腮帮子疼。

老师继续提示:刚才你看到谁笑得最开心?他是怎样笑的?可以从表情、动作、声音等方面去描绘。

(找同学来描述)
一生答:王室栋笑得最厉害,他前仰后合哈哈大笑,脸上的青筋都憋出来了!
一生答:韩休萌笑得最厉害,他讲笑话都讲不下去了,他憋得脸通红,弯着腰抱着肚子,一个劲地笑,就是说不出一句话,他使劲想控制住自己,说出最后的一个关键词,可是张了好几次嘴,竟没说出一个字,最后他干脆两手抱头趴在了讲台上。

虽然笑话没有讲完,但同学们早已笑翻了天。

(三)梳理成文。

老师提示:把大家刚才体验到的、观察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整理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

如果整理成文,给文章起个什么题目比较好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笑、笑、笑》。

一生答:《笑比哭好》。

一生答:《笑声在教室里回荡》。

一生答:《笑的写真》。

老师继续启发:如何开头和结尾呢?(找同学发表意见)
一生答:开头开门见山,交代时间和事件,结尾写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很留恋这堂课。

一生答:用歌词开头“朋友,你是喜欢哭还是喜欢笑,你若感到幸福你就笑笑笑。


一生答:结尾可以写“笑一笑,十年少,愿你笑口常开。


老师总结:有了题目,补充完开头和结尾,一篇完整的文章出炉了。

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中间对笑态的刻画部分,一定要细致、生动、形象。

我这里有一段笑话,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吃饭时逗大家发笑的事。

大家听一听,看曹雪芹是如何描绘众人笑态的。

(附: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肥不语.众人先是发征,后来一听,上上下下一齐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呼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装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四)学生写文。

教室恢复安静。

(五)20分钟后,交流作文并修改补充。

(六)布置爱心作业。

回家亲口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把说这句话前的心理和说出后妈妈的神态反应细致地写出来,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短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