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三章-201009

《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三章-201009
《货币金融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十三章-201009

第十三章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一、填空

1.货币

2.现实不流通的货币

3.货币流通速度

4.对现实不流通货币的需求

5.外汇收支均衡

二、判断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三、单选

1.C

2.A

四、多选

1. ABC

2.BC

3.ABD

五、问答

1.简述物价水平变动对货币均衡的影响。

答:(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满足货币需求,货币非均衡就是指货币供给超过或者满足不了货币需求

(2)要把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至于视野之内,价格水平变动时会导致名义货币需求发生变动,若货币供给量没有做相应调整,货币非均衡的局面就会出现。

(3)名义货币需求的变化如果只是由于价格水平的波动引起的,实际的货币需求不会因此改变。此时如果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提高时,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则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大。同样也说明了货币的非均衡。

2.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利率的关系。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其他条件不变,利率同公众的货币需求,同企业的货币需求,呈负相关;而货币供给,与利率变动呈正相关。货币供求决定了均衡利率水平。

如果设想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假设货币需求增大而货币供给不变,就会拉动利率上升;反之则会下降。假设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增大,则会压低利率,反之则上升。

3.扼要说明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答:总需求的实现手段和载体是货币。而货币供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业务创造出来的。因此银行贷款活动调节货币供给规模,货币供给规模又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水平。

如果货币供给是适当的,由它作为载体的总需求也是适当的。

然而,可能出现另外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与个人有过多的货币积累,不形成当期的需求,而又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充货币供给,这就会形成总需求的不足;另一种情况是,扩大投资与提高消费的压力过强,或者产生财政赤字,要求提供补充的货币供给予以弥补,或银行不得不扩大信贷,直接投放过多的货币。结果货币供给过多从而形成总需求过旺的局面。

4.试析市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关系。

答: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分析

(1)从宏观角度讲,一个经济体系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商品、服务运动的方面和货币运动的方面。货币方面的任务就是保证商品和服务的实体方面正常运转。显然,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一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这是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发点(2)从微观角度讲,宏观的货币需求是通过各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体现出来的。只有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才能直接引出货币供给;能否使货币供给为流通所吸纳,也取决于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当然,无论是企业的货币需求还是个人的的货币需求,从总体上受制于总供给。总供给决定收入,而收入是货币需求函数最具决定意义的自变量。但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有其独立性。因此微观的货币需求其总和在实际上并不总是等于由市场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

5.试就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作一归纳、描述。

答: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表现为:(1)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2)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也绝非是等量的。(3)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样,同等的货币供给可以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4)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的影响。(5)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可以通过通货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也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的目标。

所以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着紧密的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但货币均衡并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原因在于:

第一,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的货币供给都构成货币需求。如下式:货币供给=现实流通的货币+现实不流通的货币

市场需求=现实流通的货币×货币流通速度

第二,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或使之出清,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方面的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如下式:

市场供给÷货币流通速度=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

货币需求=对现实流通货币的需求+对现实不流通货币的需求

所以,在思考市场均衡与货币均衡有紧密联系的命题时,必须明确它们之间的区别。

6.试析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

答: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现在已经广泛被认可的是联系潜在资源、可利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1)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以用作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那么,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就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2)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期而且货币供给仍在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3)当潜在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的时候,经济体系中就会产生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

7.在如何处理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为什么有时候通过紧缩货币供给也达不到市场均衡的矛盾?

答:(1)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少总需求的规模以求得解决,似乎是更简捷的途径,然而,复杂的现实生活并不像抽象推理那样简单。

(2)而当总需求扩张不是突发的并成为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内在因素,即正常生产已经事实上是在需求扩张的支持下运作时,单纯的紧缩,也不会产生使供求均衡的效应。通常的机制是;总需求缩减,实际再生产缩减,从而总供给缩减,供需的差额仍然不能由于紧缩需求而取得均衡。

(3)至于紧缩货币供应、紧缩总需求的物价效应,一般情况下是直接的。紧缩至少能在短期内对物价上涨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如果紧缩也抑制了实际的经济增长,那么,供求矛盾解决不了,物价水平上涨的压力依然难以缓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