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工区活动解析.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美工区》教案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插接、剪贴、泥工、绘画等不同形式大胆探索、表现小鸟的窝及蜗牛、蜘蛛的形象。
2.尝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愿意和动物做朋友,懂得爱护动物及动物的家。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鸟窝的特征及蜗牛、蜘蛛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2.物质准备:
图片: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图片、草地背景图、“蜘蛛结网忙”背景图、蜗牛、蜘蛛图片。
材料:彩色卡纸、纸盒及半成品、旧报纸、树枝、“大树”。
工具:橡皮泥、剪刀、彩笔、油画棒、胶棒、图画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分组进行粉刷。
1.仔细观察鸟巢、蜘蛛、蜗牛图片,了解其特征。
2.选择喜欢的活动和材料,如需合作,进行协商,做好分工。
3.利用选择的材料,大胆想象,进行探索、操作活动。
4.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表现,必要时进行适时适度的协助与指导。
5.作品展示。
相互讲述自己的作品,并把做好的鸟窝放在“大树上”,蜗牛和蜘蛛粘贴在相应的背景图上,懂得生活中关心爱护小动物,能够保护动物的家园。
二、活动规则。
1.合理使用材料,懂谦让,不争抢。
2.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注意安全。
3.安静活动,协商时不影响他人。
4.活动后物品归原位,保持区域整洁卫生。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美工区观察记录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美工区观察记录一、活动背景在幼儿园中班的教学中,区域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环节。
其中,美工区更是孩子们发挥创造力、锻炼动手能力的宝地。
观察孩子们在美工区的表现,不仅有助于了解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策略的调整依据。
二、活动内容在这次观察中,我主要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孩子们对美工材料的兴趣2、孩子们的创作过程及作品3、孩子们的交往与合作4、孩子们在美工区的情绪状态三、观察结果1、材料选择与使用:孩子们对美工区的材料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颜色鲜艳的彩纸、卡纸和各种画笔。
他们能够自主选择材料,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使用它们,比如折纸、画画、剪纸等。
2、创作过程及作品: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他们能够用彩笔画出奇特的城堡、飞船,或者用纸折出小狗、小猫等小动物。
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非常出色。
3、交往与合作:在美工区,孩子们之间有良好的交往和合作。
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也愿意帮助其他小朋友解决问题。
这种互相帮助的精神使得孩子们能够共同进步。
4、情绪状态:在美工区活动中,孩子们的情绪状态都非常积极。
他们能够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愿意尝试新的创作方法,并且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
四、反思与建议通过这次观察,我认识到美工区活动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为了更好地发挥美工区的作用,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丰富美工区的材料:除了常规的画笔、纸张外,还可以引入更多的美工材料,比如毛线、珠子、小石头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
2、增加指导力度:教师可以适时地参与到孩子们的美工活动中,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创作,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教授一些基本的绘画、折纸等技巧。
3、展示作品:将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在教室里,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其他小朋友从中获得灵感。
4、情绪引导:在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引导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幼儿园主题活动背景下美工区区域活动的组织实施

幼儿园主题活动背景下美工区区域活动的组织实施一、活动背景幼儿园美工区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而设立的一个特殊区域。
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美工区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美工区的活动,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活动目的1.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美工区的活动,引导幼儿自由绘画、剪纸等,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美工活动,让幼儿参与到绘画、剪纸等手工活动中,锻炼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致性。
在美工区活动中,可以设置一些观察题材的绘画、剪纸、拼贴等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培养注意力和细致性。
4.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通过美工区活动,让幼儿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长,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绘画活动。
在美工区中设置绘画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彩笔、彩纸、颜料和画板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画,并让他们在画板上贴上自己的名字,展示自己的作品。
2. 剪纸活动。
在美工区中设置剪纸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纸张和剪刀等工具,引导幼儿剪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并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剪纸技巧,让他们体验到剪纸的乐趣。
3. 拼贴活动。
在美工区中设置拼贴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颜色的彩纸、胶水和粘贴工具等,引导幼儿用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然后通过粘贴的方式拼贴出自己的作品。
4. 手工制作活动。
在美工区中设置手工制作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手工制作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如纸板玩具、纸牛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组织实施1. 活动前准备。
根据活动内容准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为幼儿提供一个整洁、明亮的美工区,并在区域中张贴一些美术作品,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研究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研究引言:幼儿园的美工区是一个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手工技能的重要环境。
通过开展各种美工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美工区活动的意义、目标及实施方法,旨在为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美工区活动的意义:1.发展幼儿创造力:美工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通过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美工活动可以让幼儿参与到艺术创作中,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对色彩、形状、线条等要素的欣赏和判断能力。
3.提升幼儿的手工技能:美工活动是通过手工制作等方式进行的,可以培养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提高他们的手工制作技能。
4.增进幼儿与教师、伙伴之间的互动:在美工区活动中,幼儿与教师、伙伴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意识。
二、美工区活动的目标:1.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美工区活动,培养幼儿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探索。
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美的欣赏能力:通过美工区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形状、线条等要素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3.提升幼儿的手工制作技能:通过美工区活动,培养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手工制作技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4.增进幼儿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美工区活动,促进幼儿与教师、伙伴之间的互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三、美工区活动的实施方法:1.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发展需求,合理制定美工活动的内容和计划,确保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提供丰富的美工材料和工具:提供各种颜色的纸张、彩色笔、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和工具,满足幼儿进行美工创作的需求。
3.鼓励幼儿自由创作:在美工活动中,要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和工具,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量避免过多的干预。
一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美工区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

一、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美工区是幼儿艺术活动中的一部分,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工区活动能提供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能帮助孩子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等各器官,使幼儿获得最好的乐趣和满足。
对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美工区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
也就是说,美工区活动不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它的潜能,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通过教师的设计、创设.二、活动的特点:本次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美工区域设计和材料的投放.并且组织相对的教学活动。
大班幼儿已能观察到物体的细节部分,并能把所见、所闻表现在画面中。
所以大班幼儿掌握蜡笔、水彩笔、毛笔等不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有目的地选用和制造多种表现形式。
如:涂蜡法、粘彩法、刻划法、喷水法等。
三:活动准备材料:1、各类涂鸦工具各种各样的笔——包括小面积绘画的记号笔、油画棒、水彩笔,大面积涂色的排刷、毛笔等。
颜料——给幼儿使用的颜料不应成瓶摆放在区域中,而是根据当天活动的内容适量提供,并盛放在垫有海绵的容器中,这样既能控制幼儿蘸取颜料的量,也不易打翻。
自制涂鸦工具——生活中许多材料都能提供给幼儿操作并产生较好的效果。
如蔬菜的根茎拓印出美丽的花朵;圆圆的套筒印出小鱼吹出的泡泡;小小的牙刷刷出天空的细雨……2、各类纸张背景纸——为了吸引幼儿的目光、给幼儿的操作提供暗示,在纸张准备上可以打破传统的白色的、长方形纸张,而是为幼儿准备一些各种各样有造型轮廓的纸,比如撕贴面条时使用装饰过的圆形背景纸,就象小盘子;用彩泥制作苹果时,一棵大树就成了苹果的家。
操作用纸——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水平提供不同材质、大小的操作用纸。
如刚开始使用剪刀时,宽度必须是让幼儿能一刀剪断的(小草),然后才是3-5厘米宽的距离(薯条),再慢慢越加越宽,多层次呈现。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创新实践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创新实践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
象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创新实践,包括活动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
活动内容
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手工制作、绘画、剪纸等形式。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同时,在进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艺术修养。
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通过小
组合作,幼儿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不同的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实施效果
通过创新实践,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在活动中,幼儿
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自己的细心和耐心。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幼儿可以学会与他人协作,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总的来说,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创新实践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帮助幼儿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将会更加丰富多彩,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用教案之美工区

幼儿园区域活动实用教案之美工区美工区是幼儿园园区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区域。
通过在美工区开展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以下是一份幼儿园美工区活动的实用教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水平。
2.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美术的喜爱和热情。
3.促进幼儿的社交与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二、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彩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场地准备:干净整洁的美工区,放置好幼儿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3.活动时间:根据幼儿年龄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进行安排。
三、活动流程:1.活动引导:(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美工主题,例如绘画、手工制作等,激发幼儿的兴趣。
(2)向幼儿介绍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并告诉他们如何使用和保管。
(3)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可以给予一些启发性的提示和建议。
2.活动实施:(1)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美术活动,如绘画、剪纸、折纸等。
(2)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幼儿展示活动的步骤和技巧。
(3)引导幼儿动手实践,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
(4)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想法和感受,促进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3.活动总结:(1)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集体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2)鼓励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感受。
(3)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了解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四、活动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美术馆,带领他们欣赏艺术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2.邀请艺术家或美术老师来园,给幼儿上一堂专业的美术课,指导他们提高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技巧。
3.组织幼儿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成果。
通过开展美工区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美工活动还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交与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是幼儿园园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幼儿园必备】如何指导美工区活动

如何指导美工区美工区活动室以激发幼儿兴趣为本,以开展自由操作性的美术活动为主,让幼儿在玩中思考、探索、尝试,体验色彩变化和创作的乐趣,逐步积累美术经验。
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核心的游戏环境,吸引幼儿能积极愉快、主动自愿地去游戏和交往。
在美工区个别化活动之前教师应该给予幼儿适合的指导,不是过多的指导,不影响孩子和想象的创意,避免孩子在操作中以为的按照老师的方法操作,失去自己的想法。
也不是太少的指导,让孩子们一头雾水不知如何操作。
适合有效的活动前知道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的显性指导1.开设的区域当美工区中有新的材料注入,对于幼儿来说是陌生的,因此教师要将新加入的活动材料给幼儿做简单的介绍,只介绍基本的操作方法。
例如:折纸活动,教师向孩子介绍折纸图的看法,什么是对边折,什么是对角折,幼儿能独立摸索看图折纸的方法。
2.材料和玩法活动前向幼儿简单明了的介绍,让幼儿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干什么用,可以用图片更加直接形象地讲解,幼儿会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怎么玩?是幼儿需要完成的,教师只告诉幼儿一个操作的目的,其他的给予幼儿一定空间,让幼儿独自或者和同伴进行探索,去发现不同的玩法,在玩中学。
3.平等的身份参与活动“虚心”请教幼儿,抛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与幼儿共同探索交流问题出在哪儿?用什么办法解决?和幼儿一起复盘,查找原因,共享成功喜悦。
4.因材施教①当困难出现时当困难出现时,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答案,教师的介入不只是让幼儿学会方法,更要的是使幼儿学会了一种学习的策略。
②当材料不适合时幼儿在选择时,不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是就需要老师的介入,在幼儿初步尝试体验后,帮助他们找到合适自己的材料,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③当幼儿行为需要认可时当作品完成获得了成功时,教师要及时介入,语言和动作都要给予肯定、表扬。
二.环境的隐形指导1.入区的环境入区环节的标志有插牌式、记录式这两种常见方式,不论哪种方式,教师应利用好这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