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变电所硐室标准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井下变电所及硐室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标准化规定对于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可靠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质量标准化规定。
一、设计方面:1. 结构设计: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保证抗震、防水和耐久性等性能。
结构材料应选用优质的防腐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2. 通风设计:确保井下变电所及硐室内的空气质量,通风系统应满足相关标准,保证空气流通和新风供应,有效控制湿度和温度。
3. 施工空间设计:设计应考虑到变电站内设备的保养和维修空间,并合理设置检修门洞和行走空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和日常维护。
二、建设方面:1. 施工过程:建设过程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施工现场应进行必要的隔离和警示标示,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 绝缘和接地:绝缘和接地装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三、运行方面:1. 安全运行:按照运行规程和操作技术标准,确保变电所及硐室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检修和维护: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设备巡检、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确保变电所及硐室的设备状态正常。
3. 运行记录:及时记录变电所及硐室的运行数据和事件记录,以便发现问题并进行正确的处置。
四、维护方面:1. 清洁:变电所及硐室应保持清洁,定期清除灰尘和杂物,确保设备的正常散热和通风。
2. 检修记录:对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检修时间、内容和结果等,以便参考和分析。
总结起来,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举措。
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四个方面的规定都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员的安全,促进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科学的建设、严格的运行和规范的维护,我们可以提高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质量水平,为社会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支持。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井下变电所是城市电力供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以____字介绍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
井下变电所是建在地下的电力变电设施,通常由变电设备、电缆、接地系统和防火保护设施等组成。
井下变电所的质量标准化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标准:井下变电所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电气设计规范和标准,例如国家电网公司的《井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设计应充分考虑负荷容量、环境温度、通风要求、防火防爆要求等因素,确保变电所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 施工标准:井下变电所的施工要符合国家相关的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如《市政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土建工程、电气安装、通风和防火设施的施工等。
3. 材料标准:井下变电所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例如变压器、开关设备、电缆等设备的选用应符合国家标准。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火性能和抗爆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4. 环境标准:井下变电所的环境要求主要包括通风、温度、湿度等方面。
通风系统应能保证变电所内空气的流通,排除热气和湿气,避免设备过热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
变电所的环境温度应符合设备的额定工作温度范围,湿度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避免出现设备故障和电气事故。
5. 运行检测标准:井下变电所的运行应定期进行检测,包括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泄漏电流等方面的检测。
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6. 防火标准:井下变电所防火标准主要包括防火墙的设置、防火门的选择和安装等。
变电所的防火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一定的耐火时间和隔热性能,以减少火灾的蔓延速度,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防火门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其密封性和隔热性能。
7. 安全标准:井下变电所的安全标准主要包括电气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井下变电所检查标准

(及小型电器)无失爆 型防爆电器或 防爆电气设
备失爆一台不得 分
标志牌
所设备与电缆标志牌齐全, 填写正确,标志牌有型号、 规格、容量(长度)整定值
、用途及设备编号。
现场检查,发现设备和电缆 缺一块标志牌或一项填写不
规范扣1分,扣完为止。
4
4
设备(电缆)布置排列整
齐,设备距墙不得小于 现场检查,设备电缆布置排
短路电流值。
2 巡回检查图表 现场张挂
11
3
操作规程 现场张挂
11
4
电气设备检修试 验制度
现场张挂
11
5
岗位责任制和包 机制
现场张挂
11
6 停送电制度 现场张挂
11
7
领导干部上岗查 岗制度
现场张挂
11
8 交接班制度
现场张挂
11
9
要害场所管理制 度
门口张挂
11
内容为:高压危险!非工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警示牌
人员禁止入内。并挂在两峒
执行交接班制、操作规程 、要害场所管理制度、停
有一次不执行不得分。
1
1
送电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
司机必须经过技 2 术培训,考试合 现场检查
格,持证上岗
一人未持证上岗不得分 。
0.5 0.5
现场考核检查。知设备的
3
要做到“三知四 会”
结构、性能、继电保护整 定计算的原理,会操作、 会维修、会保养、会排除
3
3
每季度测定一次,主、辅接
地极每年详细检查一次。
峒室两头分别设置2-4个灭 无电气火灾灭火器、无沙箱
5
防火设施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简介井下变电所及硐室是矿井系统中紧要的电力设施,为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依法订立本规定。
第二条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旨在规范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其质量实现标准化要求。
适用于全部矿井系统中的井下变电所及硐室。
第三条重要原则1.依法合规: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安全第一: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
3.高效运行: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质量掌控应重视高效、稳定的电力供应。
第二章设计标准第四条设计基准1.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并熟识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设计符合要求。
2.设计应依照矿井的规模、需求和环境因素,合理确定变电所及硐室的规划布局、重要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
3.设计应满足电力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要求,保证变电所及硐室的电力供应满足矿井的需求。
第五条设计文件1.设计方案应编制认真的设计文件,包含总平面布置图、各类设备布局图、回路接线图、设备参数和技术指标等。
2.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的设计标准,设计文件应进行审查并获得法定审批。
第六条设备选型1.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而且具有相关产品合格证书。
2.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品质和性能,能够满足井下的特殊环境要求。
第七条安全防护1.设计应合理设置火灾报警、消防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确保变电所及硐室的安全。
2.设计应考虑防雷、防爆和防静电等电气安全措施,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三章建设标准第八条建设施工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严格依照设计文件进行建设。
2.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设备安装1.设备安装应依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并严格遵守设备生产厂家的安装说明。
2.安装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实现要求。
第十条联合验收1.建设完成后,应进行联合验收。
联合验收人员应包含设计人员、施工方代表和使用单位代表。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范本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范本一、引言本标准旨在规范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质量标准化工作,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维等各个阶段。
二、术语和定义2.1 井下变电所:指地下建设的供电变电站,为矿井、隧道等地下工程提供稳定的电力系统。
2.2 硐室:指地下空间,用于容纳井下变电设备及相关设施。
三、设计要求3.1 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电力工程和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满足变电所及硐室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要求。
3.2 设计应结合井下环境特点,考虑地质条件、矿井通风、防火防爆等因素,合理布置变电设备及相关设施。
3.3 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运维操作、维修、检修等需求,合理设置通道、出口等设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四、施工要求4.1 施工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变电所及硐室的质量。
4.2 施工现场应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保持施工现场整洁、有序,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
4.3 施工人员应持有效证件上岗,严禁违章施工,确保变电所及硐室施工质量。
4.4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五、验收标准5.1 变电所及硐室的工程验收,应符合国家有关电力工程和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
5.2 工程验收应包括基础工程的质量验收、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电气设备的质量验收等。
5.3 基础工程的验收应检查土建工程的结构、防水、防渗等情况,确保基础工程质量合格。
5.4 建筑工程的验收应检查硐室结构、通风、防火等情况,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5.5 电气设备的验收应按照设备的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六、运维管理6.1 运维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制定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设施设备的运维管理规定。
6.2 运维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接受专业培训,确保能够独立进行设备运维工作。
6.3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维护、检修,做好设备台账和运行记录,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煤矿标准化井下变电硐室标准

(2)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3)安全操作规程和包机制度 (4)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和电气试验制度 (5)巡回检查检修制度 8.硐室内清洁,无积水、无杂物、淋水不
4.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两端各设一 出口
5.引出、引入电缆有穿墙套管,套管固定 牢固,并采用不燃性材料严密封堵
6.硐室内的高度和宽度应能满足搬运最大 设备外形尺寸要求
二、设备及布置
1.室内设备台台完好,小型电器台台合格。 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和电缆)无 失爆
2.设备与电缆标志牌齐全,填写正确,标 志牌有型号、规格、容量(有长度)、整 定值、用途、维护人,设备有编号
3.设备(电缆)布置排列整齐,设备距墙 不得小于0.5m,设备之间应留出0.8m的 通道,如设备不需从两侧及后面工作的, 可以不留间距
三、保护及安全设施
1.过流保护整定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动作 电流刻度值每年至少校对一次,每半年检 查一次
2.无压释放装置动作可靠,每年校对一次 3.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
煤矿标准化井下 变电硐室标准
一、硐室结构
1.变电硐室必须是不燃性材料支护或砌 (锚喷),井设在新鲜风流内,硐室无变 形,中央变电所地面标高高于大巷底板标 高0.5m
2.必须有向外开、合格的防火铁门和栅栏 门,门槛高度不得小于100mm,铁门关闭 时的间隙不超过10mm
3.由防火铁门起,5m内巷道应用不燃性材 料支护
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中央变电所要 有高压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
4.接地系统、接地装置材质、断面、连接 以及接地电阻合乎规定,并每季度测试一 次
5.硐室两头分别设置2~4个灭火器和不少 于0.2m3的灭火砂,单个砂箱或沙袋重量 不超过10kg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一、编制依据1、国家工程咨询委员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范》2、《井下变电站和硐室施工质量评定标准》GB50353-20043、现场施工实践阅历和先进的技术标准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井下变电所以及硐室的设计、施工、验收工作。
其中井下变电所包括:井下交流变电所、井下直流变电所等;硐室包括:调压调流硐室、中央掌控室等。
三、概述井下变电所和硐室是矿山井下不可缺少的设施,它们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高效和稳定性。
本标准从设计、施工和验收三方面对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质量进行规范,旨在确保设施的安全、牢靠和高效运行。
四、设计1、设计首先应充足相关法律、规定和安全要求。
2、设计应依据矿山实际情况和要求,合理规划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布局,确保电力输送的效率和安全,并符合矿山生产工艺的需要。
3、设计应考虑到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需要,合理设置出入口等便于操作的设施。
4、电气设计应依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重视安全隐患的处理与避开。
五、施工1、现场勘查和测量施工前应进行认真的现场勘查和测量,确保施工的精准明确和牢靠。
2、基础和土建工程基础、土建工程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建筑参数应确认。
加强对地质、地形及地下水的调查和根除。
3、设备和机电工程安装设备和机电设施的安装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采纳优质的电气元器件和标准化机械设备,保证井下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4、电力设施安装电力设施安装应符合规范和标准,电缆铺设、维护区域、防护设施,应充足矿山专业卫生防护要求,停电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5、保温防腐、涂装等工程验收保温防腐、涂装等工程验收应符合施工方案和规范,质量充足矿山卫生和环境要求,防腐和涂装、金属、陶瓷设备应基于相关规范订立依据。
六、验收1、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以便在验收时,对比施工方案和周期核对施工过程的质量。
2、验收前的检查验收前,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前检查,查明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强度、完整性、正常运行等方面的情况。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范文

井下变电所及硐室质量标准化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定旨在规范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确保其质量标准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本规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企业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企业的井下变电所及硐室的建设、改造、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井下变电所:指位于矿山井下的供电变电设施,用于将电能由高压送入井下地面设备,以满足矿井生产和使用电力的需要。
2.硐室:指位于井下的用于容纳变电设备的封闭空间。
第二章设计规定第四条设计要求1.井下变电所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供电。
2.硐室的设计应满足变电设备的容纳和散热要求,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第五条设备选择1.井下变电所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选用符合矿山井下环境要求的设备。
2.硐室的设备应符合变电设备的规格和技术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第六条火灾防护1.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设计应考虑火灾防护措施,采用阻燃料子和防火墙等措施,确保掌控火灾扩散。
2.设备选材应考虑防火性能,确保设备在火灾情况下不产生二次祸害。
第三章施工规定第七条施工组织1.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施工应订立认真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2.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并依照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第八条施工料子和设备1.施工料子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2.施工设备应具备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关证书。
第九条施工质量掌控1.施工单位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2.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矫正施工中的问题。
第十条完工验收1.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完工验收,确认设备的安装质量,并增补完善相关施工资料。
2.完工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并出具验收报告。
第四章运行和维护管理第十一条运行管理1.井下变电所和硐室的运行应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进行巡察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井下变电所硐室标
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井下变电所硐室质量标准化标准
一、硐室结构
1、变电硐室必须是不燃材料支护或砌碹(锚喷),并设在新鲜风流内。
2、必须有向外开、合格的防火铁门和栅栏门,门槛高度不得小于100mm,铁门关闭的时间间隙不超过10mm。
3、由防火门起,5m内巷道应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4、硐室长度超过6m时必须在两端各设一个出口。
5、引出引入的电缆有穿墙套管,并必须严密封堵,要剥掉麻皮。
6、硐室内的高度和宽度应能满足搬运最大设备拘留外形尺寸的要求。
二、设备及布置
1、室内设备台台合格,防爆电气设备(及小型电器)无失爆。
2、设备与电缆标志牌齐全,填写有型号、规格、容量(长度0、整定值、用途)。
3、设备(电缆)布置排列整齐,设备距墙不得小于,设备之间应留出的通道,如设备不需从两侧及后面工作的,可以不留间距。
三、保护及安全设施
1、过流保护整定必须符合实际要求,动作电流值每年至少校对一次。
2、无压释放装置动作可靠,每年校对一次。
3、低压馈电上应装设检漏保护装置,并执行日试验制。
4、接地系统、接地装置的材质、断面、连接以及接地电阻合乎规定。
5、硐室两头分别设置2~4个合格的电气火灾灭火器和不少于的灭火砂,单个砂箱或砂袋的重量不超过10kg。
6、有合格的高压绝缘手套、绝缘台或绝缘靴(每年做一次试验)。
四、资料与环境、制度
1、供配电系统图必须与实际配置相符,并有过流整定计算。
2、硐室内清洁,无积水、无杂物、淋水不得淋到设备上。
3、有维修记录及检漏运行试验测试记录、事故记录、交接班记录、巡回检查记录、要害场所登记簿,有停电作业牌,入口有明显“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警示牌,有维护负责人。
4、室内温度不超过30。
C
5、室内应有照明灯,灯的间距为
6、要害场所管理制和班干部上岗制
7、岗位责任制和交接班制度
8、安全操作规程和包机制度
9、机电设备定期检修制各电气试验制度
10、有巡回检查检修制度。